北大思想史第二十二讲周敦颐与二程.ppt_第1页
北大思想史第二十二讲周敦颐与二程.ppt_第2页
北大思想史第二十二讲周敦颐与二程.ppt_第3页
北大思想史第二十二讲周敦颐与二程.ppt_第4页
北大思想史第二十二讲周敦颐与二程.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4/29,北大思想史,第二十二讲:周敦颐与二程,The Philosophy of Zhoudunyi And Ercheng,2019/4/29,北大思想史,儒学的复兴 太极 诚 天理 人性,2019/4/29,北大思想史,一. 儒学的复兴,宋初“三先生” 儒学复兴,2019/4/29,北大思想史,1. 宋初“三先生” 胡瑗 孙复 石介,2019/4/29,北大思想史,2. 儒学复兴 崇道抑文 尊经 排佛,2019/4/29,北大思想史,周敦颐,字茂叔,生于公元1016年(宋真宗大中祥符九年),死于公元1073年(宋神宗熙宁元年),道州(今湖南道县)人。曾作过几任州县官吏,晚年在庐山下筑室,名濂溪书堂,后人称他为周濂溪。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后人编为周子全书。,2019/4/29,北大思想史,二. 太极,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 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 唯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 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故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又曰:“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大哉易也,斯其至矣!(太极图说),2019/4/29,北大思想史,三. 诚,在人性和道德问题上,周敦颐发挥了中庸的观点,认为人有一种超然的本性,叫做“诚”。这“诚”是从阳气得来的,是绝对至善的,是一切道德的根源。他在通书中说:“诚者,圣人之本。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诚之源也。乾道变化,各正性命,诚斯立焉。纯粹至善者也。”(诚上) 提出了“主静”学说,作为修养方法。周敦颐自己解释“主静”说:“无欲故静。”所谓“静”就是安定、安宁。所谓“无欲”,就是没有私欲的干扰。他认为,人能“无欲”,仁义道德的“本性”也就充分发挥出来了,这就是他所说的“诚”的境界。,2019/4/29,北大思想史,程颢,字伯淳,生于公元1032年(宋仁宗明道元年),死于公元1085年(宋神宗元丰八年),河南伊川人。他作过几任地方官吏,后到中央政府供职,任监察御史里行,曾经表示赞成王安石变法,但不久即提出反对意见,成为反对新法的主要人物之一。后人称为程明道。,2019/4/29,北大思想史,程颐,字正叔,生于公元1033年(宋仁宗明道二年),死于公元1107年(宋徽宗大观元年),程颢之弟。他曾任国子监教授和崇政殿说书等职,在政治上也反对王安石的新法。后人称为程伊川。,2019/4/29,北大思想史,Have A Break!,2019/4/29,北大思想史,四. 天理,天理 形而上与形而下 理与心,2019/4/29,北大思想史,1. 天理 二程认为世界的根源是“理”,也叫做“道”,也叫做“天理”。 程颢提出“天者理也”的命题(遗书十一)。所谓“天”,指最高实体,认为“天即是理”,就是认为“理”是最高实体。他又说过:“吾学虽有所受,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贴出来。”(外书卷十二) “理”指伦理纲常。程颢说:“为君尽君道,为臣尽臣道,过此则无理。”(遗书五)“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同上)。 程颐认为,“理”是万事万物所根据的法则,是物质世界的“所以然”。程颐肯定万物都有理,他说:“天下物皆可以理照。有物必有则,一物须有一理。”(遗书十八),2019/4/29,北大思想史,2. 形而上与形而下 二程强调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区别。形而下的即是物质世界,他们认为这不是根本的;形而上的是“道”和“理”,他们认为这才是最根本的。程颢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若如或者以清虚一大为天道,则乃以器言,而非道也。”(遗书十一) 二程认为形而上是形而下的根本,也就是认为理是气的根本。程颐说:“有理则有气”,又说:“有理而后有象,有象而后有数。”(二程粹言卷一),2019/4/29,北大思想史,3. 理与心 “在天为命,在人为性,论其所主为心,其实只是一个道。”(遗书十八) “在天为命,在义为理,在人为性,主于身为心,其实一也。”(同上),2019/4/29,北大思想史,五. 人性,天命之谓性 生之谓性 敬,2019/4/29,北大思想史,1. 天命之谓性 程颐提出“性即理也”的命题(遗书二十二上),认为“天命之谓性”的性就是“理”,也就是“五常”。他说:“自性而行皆善也,圣人因其善也,则为仁义礼智信以名之。”(遗书二十五)所谓性的内容就是“仁、义、礼、智、信”。,2019/4/29,北大思想史,2. 生之谓性 人性既然包含“仁、义、礼、智、信”等道德内容,何以人又有很多不符合道德标准的行为呢?程颐认为,这是气的影响,气有清浊之分,于是人的思想感情就有善有恶。程颢说:“有自幼而善,自幼而恶,是气禀有然也。”(遗书一)程颐说:“气有清浊,禀其清者为贤,禀其浊者为愚。”(遗书十八)这就是说,人们“恶”的行为是从先天禀受的气质中带来的。,2019/4/29,北大思想史,3. 敬 “人心不能不交感万物,亦难为使之不思虑。若欲免此,唯是心有主。如何为主?敬而已矣。”(遗书十五) “主一之谓敬,无适之谓一。”(同上),2019/4/29,北大思想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