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情感流淌在对话中.doc_第1页
让情感流淌在对话中.doc_第2页
让情感流淌在对话中.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让情感流淌在“对话”中 汪佩珍(宁波市鄞州区横街镇中学,浙江 宁波 315181)摘 要:新课标加强了课程目标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维度,注重学生情感体验。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它是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的重要手段,必须采用各种手段让情感参与到这一过程中。关键词:语文教学;阅读教学;情感;对话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560(2005)02-00 新课程标准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理念出发,加强了课程目标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重要维度,也就是说,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语文教学从本质上说是情感的,狭义的语文教学就是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即教师、学生、文本作者精神上、心灵上的相互沟通。由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根据语文教学的特点,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要求渗透于阅读教学过程中,让情感流淌在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中,开启学生走进语文和语文走进学生心灵的大门。为此,笔者认为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方面:一、 教师要注重情感氛围的营造,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教师可通过包孕丰富的话题设置论辩情境,通过变化多姿的设问设置问题情境,通过趣味横生的调侃设置幽默情境,通过极富魅力的描述设置想象情境,当然更可以运用电脑、电视、多媒体等现代化技术手段创设影像情境,诱导学生进入,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情感经验,点燃他们能动创造的火花,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想方设法形成乐学的氛围,充分调控学生的注意力,引导他们去领会作品的言外之意、题外之旨。可以设想,刻板、呆滞、紧张的课堂氛围,是难以实现富有活力和创意的对话的;轻松、活跃、和谐的环境气氛才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使对话过程激情洋溢。在对话过程中,教师的语言、动作、态势、眼神要吸引学生,要知道,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能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教师更要尊重、理解、关心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当学生的见解能动的表达出来后,教师要凝神倾听,露出欣赏的态度,当然也要判断、评价,但特别要注意评语的“情味”,多颔首点头,少指责否定。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敞开情怀自由发挥。二、 教师要把握文本情感的脉搏,融入自己的情感体验一般来说,教师作为文本与学生的中介,他的思想深度、文化水准、人生经验、审美水平要高于学生,他起到向导的作用,架起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情感桥梁。但教师要想激发出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自己首先必须动情,这就需要教师把握文本情感的脉搏,善于挖掘文本中的情感因素,融入自己的情感体验,切记只有“入乎其内”,方可“出乎其外”。正因如此,需要语文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深入钻研教材,查找详尽的资料,细心揣摩和体会作者在文 收稿日期:2004-10-30作者简介:汪佩珍(1971- ),女,浙江鄞州人,宁波市鄞州区横街镇中学一级教师。本中流露出来的真情实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自己首先要能被课文的人情美、言辞美所感动,没有这种情感的积聚也就不可能倾情,情不动则辞难发。纵然言于声也非出于心,不是伪饰,就是矫情。正如于漪在语文教学谈艺录中所说:“要使学生真正在思想、品格、情操等方面受到陶冶,教师自己要进入角色,披文以入情。”而文本中流露出的情感总有差别,或激昂愉快,或悲抑凄婉,或勃发豪放,或凝重深沉,这也需要教师引领学生确定文本的基调,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想象力、理解力,对作品的主题、意境、形象进行积极的创造与补充,从全局、整体角度去把握好作品中的情感。一、 教师更要重视学生情感体验,引发学生的情感丰富的人文精神遍布语文阅读教学的角角落落,无时无刻不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尤其对于文学作品来说,如果不去品味其中的情感,领悟作品的意蕴、情味,那么语文教学就失去了它真正的意义,而成为机械死板、单调乏味的可操作的冷冰冰的流水作业。长此以往,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缺乏感情的滋润、心灵的陶冶,势必造成他们精神之源的干涸和心灵之花的枯萎!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以形象为手段,以美育为突破口,以情感为纽带,做到情动于衷,形诸于外,运用引人入胜、扣人心弦的口头语言,变化多端、具有很强感染力的肢体语言、动人的眼神,充分表达文本中所蕴涵的情感和教师自己的情感,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获得情感体验。如阅读叙事性作品,学生除了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外,更能体验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阅读诗歌,除了把握诗意,想象意境外,更要体会文本中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受到他们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从而培养自己积极向上的情感。在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交流是情感的流动,是人性的共鸣。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教师应做一个充满激情的导游,引领我们的学生走进他们富有个性的阅读世界中去,这样才能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总之,教师要激其情,启其疑,引其思,使学生心理处在兴奋状态,提高学习效率。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促进他们之间的相互合作,在合作中增进师生之情、同窗之谊。二、 教师一定要把三者有机地统一起来,做到教情、学情、文情三者统一语文教学是情感教学,是愉悦人的一种审美活动,需要我们教师去努力营造情感氛围,引导学生去体验、感受作品丰富的意蕴和意味。语言在统一教情、学情、文情三者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教师如能用规范、鲜明、洗练、准确、形象、生动、流畅的语言,合乎逻辑,饶有情趣,寓庄于谐地表达,就能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化枯燥为风趣,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受其感染,受美熏陶。如在阅读、赏析抒情散文和诗词时,教师要用此种语言引导启发学生饱含感情地去思考、探究、理解作者是如何将“情”和外界的自然或社会景物有机地结合,创造一些生动、鲜明具有深刻意义的生活画面,并多让学生饱含情感地反复诵读,细细品味。这样,教师的情感,学生的情感和文本作者的情感才能跨越时空融合在一起,使学生真正获得审美乐趣。多尔说:“教育不只是奔向未来的手段、目的,它在自己的存在中,找到自身的利益,它是在现时中找到欢乐的情感。”所以,蕴涵丰富情感的语文阅读应该是学生学习、生活以及情感、精神最愉快的一个生命活动。有了勃发的生命活力和丰富的情感世界的“对话”将为学生走进语文铺平道路。切记阅读教学是挖掘情感、丰富情感、体验情感的主要手段,情感体验是学生生命的本真呼求。因此,教师要凭借文本中的情感因素,引领学生感知体悟,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激励学生表情达意,达到丰富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移情能力的目的,形成良好的情感品质,从而促进学生的认知和情感的协调发展,较好地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 总而言之,语文教学离不开情感教育,阅读教学应是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沟通。借用冰心先生的话来表达笔者对语文教学的理解:“爱在左,而情在右,在教学之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得穿花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挥,不觉得悲凉!”尽管教学工作是清苦的,但只要我们用心去工作,用情去感染,用爱去点化,你会发现这一径长途将会变得灿烂而美好! Let Students Study with Feelings WANG Pei-zhen(Hengjie Middle School, Ningbo 315181,China)Abstract: The new curriculum has strengthened the feeling attitudes and the value view of the course target. Reading teaching is a process among teachers, students and contents conversation. Its an important measure of training students morality and healthy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