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双峰县梓门桥镇白山村村庄整建规划说明书 第20页第一章 规划背景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城镇经济及城市化高速发展,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机遇期。一方面城镇经济发展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支撑和创造条件,促进和引导农村产业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出路和空间;另一方面,在这一时期容易出现贫富悬殊和城乡差距拉大等社会问题,从而导致经济社会徘徊不前、动荡不安,社会形势迫使农村必须寻找出路、快速发展。同时白山村建设发展已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在发展中随之出现了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方面经济发展是建立在资源初级开采的基础上,现状工业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工业附加值不高;另一方面,村民经济收入增加了但生活质量却跟不上发展,“只见新房,不见新村”现象突出。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制定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国家发展战略,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为深入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村规划水平,建设各具特色的新型村庄,应白山村的要求,双峰县委县政府将该村确定为全县村庄整治示范村之一,并要求按照山区农村示范村的总目标编制该村的村庄建设规划。第二章 基本情况一、现状概况1、地理位置、行政区划及社会状况白山村属行政建制村,隶属双峰县梓门桥镇,位于县城东北部,梓门桥镇的西北部,距县城约13公里。其北界永胜村、东湾村,东临源泉村、南连周井村、五异村、香泉村,西与燕岩村接壤。白山村辖17个村民小组,236户,916人,总面积2.41平方公里。2、自然及资源条件白山村地形地貌主要以山地为主,全村三面环山,西北高,中部及东南低并有山地穿插其中,地形极为复杂。地形高程介于235.9-83.1米之间,其中山地约占土地总面积的54%。白山村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其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7.3,年平均降水量1413毫米,全年雨日155.2天,全年日照时数1524.4小时,年平均风速1.7米/秒,无霜期280天左右。整个气候有利于综合发展农、林、牧、渔各业。本村有一定的自然矿产资源,为石膏与煤共生矿。其中可开采的石膏矿有280万吨,煤60万吨,主要集中在村庄西北部山区。3、土地利用现状白山村总用地面积2.4068平方公里,其中村庄建设用地(包括居住建筑用地、行政管理用地、生产建筑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和公用工程设施用地)53.37公顷(实际建成区23.23公顷),占总用地的22.18%,人均建设用地582.64平方米,居住用地151.97平方米/人,工业用地366.27平方米/人,道路广场用地54.59平方米/人;水域和其它用地约187.31公顷,占总用地的77.82%,主要包括水域11.65公顷,农田57.90公顷,旱土8.80公顷,林地及闲置用地108.96公顷。目前山林为村集体所有,尚未承包到户。4、经济状况白山村现状经济以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为主,第三产业除个别简易的日杂商店外尚未起步, 2005年全村共完成工农业总产值约3000万元,实现利税400万元,人均纯收入4300元。村集体经济以矿产开采为主,至2005年底村集体经济总节余约90万元。第一产业以传统种植业为主,主要作物有水稻、玉米、花生、红薯、西瓜、大豆,总产值约1050万元,约占工农业总产值的35.0%。村庄现有养殖业不突出,仅有两家小型养猪户,尚为实行人畜分离,卫生条件极差。第二产业工业总产值约1950万元,约占65.0%。村上现有工矿企业4家,在建企业一家,分别为县第二石膏矿,2005年工业产值500万元;白山石膏粉厂,2005年工业产值300万元;矿区石膏粉厂,2005年工业产值150万元;国藩石膏板厂,2005年工业产值1000万元;以及在建烟花炮竹厂和一个运输车队。5、基础设施道路白山村进村公路从本村南面经过,宽4.2米,长1700米,已水泥硬化。近年白山村自投资金已建好了环村公路,路面为水泥硬化,道路宽3.5-5.8米,长4500米,基本实现了组组通水泥路。各组内部及农业生产区目前为1-3米土路或沙石路联系,已初步形成了村级道路交通网。用水目前本村尚没有自来水,也不具备供自来水和集中供水的条件。企业及村民大部分是自己打井取水,小部分使用山泉,水质安全可靠。能源目前本村尚无沼气或秸杆气使用户,村民主要使用煤、柴火、液化气。100%的家庭使用煤,同时有45%的家庭使用柴火和55%的家庭使用液化气。电力电讯村内有10KV电力线一条,有变配电设施4处,其中工矿企业专用变3处(总容量为75KW),村公变一处(总容量为130KW);2005年生活用电11万度,工业用电110万度。2005年全村已安装固定电话的有165户,普及率69.9%;有手机140部,普及率59.3%;安装有线电视的有210户,普及率90.0%;互联网用户5户,普及率2.1%。水利白山村有大小山塘100余处,有贯穿村域东西向的灌溉水系,水域总面积11.65公顷;有电排4处。目前本村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水利灌溉系统,仅有10余亩农田缺水。6、公共设施建设现状白山村村务办公现与村办矿企在一起,且位置偏僻。目前新的村部办公楼已在环村公路旁选址建设中,建筑面积700多平方米,其办公条件即将改善。村上现有小学一处,为多个村庄共用。小学占地面积约0.29公顷,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学校用地面积偏小,设施缺乏。村上有私人诊所一处,设于私人家中,医疗建筑面积20平方米。有小型日杂商店2处,为私人开设。主要经营日常生活用品,商品种类单一,质量较差,存在假冒伪劣商品。二、现状调查与分析(一)调查情况白山村辖17个村民小组,236户,总人口916人,户均3.88人。其中男人466人,女人455人,劳动力527人,育龄妇女187人,外出务工人员112人。现有耕地总面积66.70公顷,其中农田面积57.90公顷。现有住宅建筑面积5.04万平方米,现有住宅基底面积4.85公顷,现有住宅总占地面积13.92公顷,住宅建筑密度为34.83%。建筑年限10年以下的占42.80%,1020年的住宅占30.93%,2030年的住宅占11.02%,30年及以上的住宅占15.25%。家庭人均年收入情况:3000元以下的占16.0%,30005000元的占44.5%,50007000元的占15.9%,7000元以上的占23.6%。农田集中承包情况:愿意集中承包的占49.6%,不愿意集中承包的占50.4%。是否愿意种地情况:愿意种地户占38.1%,不愿意种地户占61.9%。需建房户是否愿意迁入新居民点情况:目前全村近年打算建房的有79户,愿意迁入新居民点的占37.97%,不愿意迁入新居民点的占62.03%。家庭发展计划情况:全村有明确发展计划的家庭有44户,占18.6%,其中有18户打算进城发展,有13户打算自办企业。注;现状调查表附于说明书后。(二)调查情况分析 1、社会情况男人占总人口的50.87%,女人占总人口的49.13%,男女性别比接近1:1,较为和谐。劳动力占总人口的57.53%,平均一个劳动力养活1.74人,劳动力资源有限。育龄妇女占总人口的20.41%,比例较高,应加强计划生育工作。村民尚未加入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全村也尚未建立村级社会保障体系,本村应尽快投入此两项工作,建立健全为村民谋福利的长效机制。2、建设情况分析白山村大部分住宅较新,可继续使用,村民集中建居住新区需分期实施。现有住宅人均建筑面积54.97平方米,已超过人均35平方米的小康标准。现有住宅基底面积205.44平方米,超过了湖南省新农村建设村庄整建规划导则规定(最高标准180平方米)。3、经济情况分析人均耕地1.08亩,人均农田0.95亩,低于我国人均耕地1.4亩的平均水平,耕地资源有限,本村须严格保护耕地。虽然本村人均经济收入在全县同比较高(全县农村居民年收入4093元),但距小康水平(1000美元)尚有一定差距。家庭主要经济来源:工厂工资占63.56%,经商收入占12.71%,农业及种养收入占23.73%。大部分家庭经济来源主要靠工厂收入,工业经济较发达。4、发展计划情况分析耕地愿意集中承包户与不愿意集中承包户约各占一半,不愿意种地户约占全村3/5,农业产业化发展是今后的发展方向。愿意迁入新居民点和不愿意迁入新居民点的户数比约为2:3,为改善村民居住环境,提高设施利用率,减少重复投入,应在今后分期实施,引导村民进集中居民点建房,并采用分散式集中方式建集中居民点。家庭发展计划调查结果有13户打算自办企业,说明村域工业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需求和后劲。5、文化教育情况分析全村约有74%的人口为小学到初中文化水平,外出务工人员很少经过职业技能培训。从村域经济长远发展和科技创新考虑,白山村应进一步加强村民的文化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三、发展优势1、资源及产业优势白山村拥有较为丰富矿产资源,勘测结果表明石膏矿按年产7万吨,可开采40年;煤矿按年产3万吨,可开采20年。目前村上现有工矿企业4家,在建企业一家,其中村办工业一家,2005年工业总产值约1950万元。目前白山村已建立以石膏矿为原料的建材和烟花炮竹企业,村域经济已进入了工业经济为主导的发展期。2、区位优势白山村距离县城仅13公里,能较便利地通过县城获取信息流、资金流,同时本村距320国道约8公里,能较便利地实现产品物流,较近的区位优势有利于其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3、政策优势对本村的发展,双峰县委、县政府的领导极为关注,并多次到现场考察、调研,确定将其作为全县新农村示范村来建设,将给予一定的政策及资金支持。4、环境优势本村属于山区,山林面积约占全村土地面积的54%,山体植被覆盖良好,山清水秀,有利于发展休闲产业。5、资金及领导优势村集体有经济实体,且有一定的经济节余,村民较为富裕,日后的发展有一定的资金保证;村干部有带领村民致富的强烈愿望,且发展思路清晰,经济意识较强,经济发展有好的领路人。6、村民市场意识优势全村大部分村民家庭都有人在企业工作,也有村民从事经商和开办企业,村民的市场意识较强。7、基础设施优势白山村已硬化了环村公路和进矿山、企业的道路,村民出行、货运交通较为方便。四、制约因素1、对外交通联系不畅白山村对外联系道路为乡村道,道路宽度太窄(仅为4.2米),线型不顺,货运交通不便,对外联系道路是制约白山村工业的发展的瓶颈。2、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威胁现有工矿企业的经济效益是建立在资源消耗和以环境破坏为代价的基础上,尤以两个石膏粉厂污染最为严重,它们产品单一、生产设备落后,环保意识淡薄,已对村庄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3、基础设施滞后村上大部分联系住宅的道路为土路或沙石路,且路基较窄,雨雪天交通极为不便。村环卫设施建设几乎为零,村民的公共卫生意识不强,“各扫门前雪”。生产、生活垃圾随处堆放,严重污染环境、损害村容村貌,同时也对村民身心健康构成了潜在威胁。农田耕地仍为自然形成状态,没有得到合理的修整与改造,不利于日后农业机械化和产业化的发展。4、村民生活质量低,与经济发展不相称村民经济收入较高,但生活质量却没有得到多大改善。主要是因为居住过于分散,公共服务设施难以配套,包括医疗设施、教育设施、商业设施、文体设施、交通设施等;其次是劳动保险、生活低保、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福利和保险机制还没有建立。5、村民建房随意性大村民建房材料、形式繁多,没有形成整体、统一的村庄特征;建筑过于分散,有的村民甚至独处山头,“占山为王”,自己将自己“与世隔绝”。6、劳动力素质不高村民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劳动职业技能培训落后,村庄人才资源不足,不利于村庄经济的后续发展。第三章 规划依据、原则及目标一、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村镇规划编制办法(试行);3、村镇规划标准(BG50188-93);4、建设部关于村庄整治工作的指导意见(建村2005174号);5、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条例;6、湖南省新农村建设村庄整建规划导则;7、湖南省村庄和集镇规划编制审批办法(试行);8、湖南省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湖南省建设厅、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全面小康示范村村庄规划建设的指导性意见;9、双峰县县域城镇体系规划;10、2006年测1:1000地形图;11、村镇提供的其它文件资料。二、规划原则1、贯彻珍惜土地、节约土地的国策,坚持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2、坚持“统一规划,完善功能,成片发展,配套建设”的方针。3、合理用地,节约用地,注重生态保护,谋求可持续发展。4、处理好近期建设与远景发展、改造与新建的关系,充分利用旧村现有的设施。 5、坚持“田园特色”。保护白山村山清水秀的生态特色,将白山村发展成为“田园风光、现代生活”的新型生态乡村。6、城乡协调发展。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发展的双重要求,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及农村生活向城市生活转变。三、规划目标总目标:抓好“六新”(即培植新优势、培育新农民、发育新组织、形成新机制、资源新配置、塑造新风貌);把好“四关”(即在空间环境、使用功能、公建配套、基础设施等方面高标准、严要求),将白山村建设成为空气清新、景观良好、居住舒适、经济繁荣的生态型社会主义新农村。1、经济发展目标近期(2010年)目标:总产值达到7800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达到6000万元(在建烟花炮竹厂年预计产值2000万元),年均增长8.5%;农业总产值达到1300万元,年均增长4.0%(预计我国农业总产值增长率为4-4 5);第三产业总产值达到200万元;一产业:二产业:三产业比重为11.52:76.92:2.56。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000元。远期(2020年)目标:总产值达到1.56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达到1.24亿元,年均增长7.5%;农业总产值达到2700万元,年均增长4.0%;第三产业总产值达到500万元;一产业:二产业:三产业比重为17.31:79.49:3.20。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000元。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加大和提高村集体经济比重,建立较为殷实的村级财政,为村民福利事业的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奠定坚实的财政基础,促进村民共同富余。2、社会发展目标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5以内,劳动力就业率达到100%,一、二、三产业按产业化需求分配劳动力;村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100%,并建立起村民生活低保福利制度;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人口平均预期寿命75岁以上,人口素质显著提高。3、村民生活目标建立起成组成团、配套设施完善的现代生态居住区,村民恩格尔系数低于35%,人均居住建筑面积35平方米以上。家用电脑拥有量超过50台/百户;摩托车拥有量80台/百户;程控电话普及率100%,移动电话拥有量超过70台/百人。村民生活质量得到极大提高,达到或超过小康水平。4、生态环境目标山体森林覆盖率达到95%以上;村民居住区绿地率达到45%以上;村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率达到80%;改厨、改厕、人畜分离达到100%;100%住户建有沼气池或秸杆气装置。5、村庄建设目标树立“10个示范”,即土地科学合理利用示范村;产业结构协调布局示范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示范村;生态自然良性循环示范村;生产安全环保节能示范村;生活富裕舒适示范村;管理民主公开公正示范村;村容整洁美观完整示范村;民风纯朴文明诚信示范村;文化浓郁特色鲜明示范村。四、规划期限近期:20062010年远期:20112020年第四章 村庄性质与规模一、村庄性质通过对白山村现状经济、社会条件的评价与分析,本着尊重历史、研究现状、展望未来的原则,本次规划将白山村定位为双峰县中部山区经济发达、社会和谐、环境优美,改扩建型工矿型中心村。二、规模1、人口规模采用综合增长率法预测。综合增长率法为根据近几年白山村人口增长规律及2006年白山村年龄构成情况,综合考虑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迁移两个方面以及各规划阶段的要求的预测方法。双峰县预计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5,而农村人口城市化转化率为5.0-6.8;2010年城市化水平34.0%,2020年城市化水平45.0%;而白山村现状人口916人,近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88,机械增长率为2.90,综合增长率为2.89;综合考虑白山村人口综合增长率约为-4.5。其发展预测计算: Q=Q0(1+K)n+P 其中Q总人口预测数(人); Q0总人口现状数(人); K规划期内人口的自然增长率; P规划期内人口的机械增长数(人); n规划期限(年)。综合以上情况及未来弹性发展,2020年白山村总人口取860人。而现状户均人口为3.88人,规划户均人口按3.6人计,则2020年白山村总户数为239户。2、用地规模白山村现状(2005年末)耕地970亩, 总人口916人,现状人均耕地1.06亩,人均农田0.95亩,现状人均建设用地为253.60平方米,户均宅基地面积205.44平方米。根据湖南省新农村建设村庄整建规划导则中“宅基地标准,城镇郊区和人均耕地不足1亩的地方,每户用地不超过120平方米;人均耕地超过1亩的地方,每户用地不得超过140平方米;山区、丘陵区利用荒山荒地,每户用地不得超过180平方米。住宅建筑面积标准,4人以下小户不超过200平方米,超过4人的大户不超过300平方米” 的规定。考虑白山村属于山区利用荒山荒地建房及白山村现状用地情况与未来发展的需要,确定户均宅基地面积150平方米,建筑密度按20%控制,则相应的村民住宅建设用地规模不应超过17.93公顷。第五章 村庄布局第一节 产业发展规划一、产业发展战略总体战略:以工业发展为重点,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积极发展第三产业。(一)第一产业发展战略1、对基本农田实行严格保护,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与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结合起来,优化农业区域布局,优化农产品品种,培植农业的比较优势,推动农业的集约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2、以农田整治和村域土地整理为契机,研究政策重新整合和划分村组及对农田承包进行调整,为农业机械化、产业化奠定基础;村民以土地入股的方式交由个人或组织经营,提高生产效率,解放农村劳动力,发展其它产业;3、利用农户宅前屋后空地大的特点,鼓励和引导发展庭院经济(但要按农业用地依法管理),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4、利用现有低矮山丘、荒山及缺水耕地改造培育经济林(水果林)发展休闲农业;5、依托现有水面发展渔业养殖;6、继续做好封山育林工作,适度采伐用材林;7、建立1-2个农业合作组织,共同抵御市场风险。(二)第二产业发展战略1、白山村有一定的石膏矿藏,且其周边村庄石膏矿藏丰富,目前全县以矿产开发为主,白山村应抓住机遇发展石膏产品工业,拉长产业链条、丰富产品类型,全力培育1-2个名牌产品;2、重点发展石膏建材,应更新设备、提高技术水平,积极开发新产品(如:纳米硅乳化外墙喷涂石膏、石膏水泥刨花板、纤维石膏板、水泥调凝增强剂、高强石膏粉等),提高工业竞争力;3、积极稳妥地将石膏产品向医用石膏、石膏模具等新领域推进;4、继续支持烟花炮竹企业建设,使其达到设计规模;5、鼓励本村村民自办企业,提高村民就业率,带领村民共同致富;6、集中发展工业和处理污水,减低污染、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三)第三产业发展战略1、依托山林、水体自然风光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与农家乐; 2、组建和规范汽车运输对,发展小型物流业。二、产业布局(一)第一产业布局1、严格保护村庄中部基本农田(现状为868亩,规划为858亩,减少部分为缺水农田)和现有水体,发展传统种养业。2、为适应农业的机械化和集约化生产,需对本村农田分台地进行整治和对村域土地进行整理,同时结合农田整治的要求修缮和改造现有水利设施。3、利用塘坳上至庙塘一带低矮山丘发展休闲农业(采摘水果林、无公害采摘时鲜蔬菜基地),总面积约为146 亩。(二)第二产业布局白山村现有工业集中在其西北部山区,交通不便;地形陡峭,用地十分有限;且位于村庄常年主导风上风向,村民居住在下风向,对村民生活污染较重。从村庄的长远发展和工业发展考虑,将现小学及其周边小山丘规划为村庄集中工业小区(此处交通便利、地形平坦、工业用电接线方便、对村庄污染小),总用地面积为2.0公顷,并在其东面低洼地建集中污水处理设施和在其北面控制20米的防护林带;同时按原有规划发展烟花炮竹企业和在原址发展矿产开采业。(三)第三产业布局利用牛角塘附近水面大、山林植被好的环境优势发展农家乐,组织垂钓、农家旅馆、野战俱乐部、采摘果蔬、参与农耕等休闲娱乐活动和发展餐饮业,其规模不宜太大(避免恶性竞争),以10家左右为宜。第二节 村庄居民点规划一、居民点现状1、白山村现有17个村民小组,236户,分布在村域的30多个点。村民住宅建设十分分散,最集中的一处居民点在古塘,面积约3公顷,也仅约20户;2、村庄一户多处宅基地、空心房的现象较为严重;3、需建房户多,据统计近期有建房要求的有79户,而因建筑质量较差实际须建房户有108户。4、户均宅基面积超标。现状户均宅基地面积为205.44平方米,远超过湖南省新农村建设村庄整建规划导则中宅基地标准180平方米的上限指标。二、现状居民点布局存在的问题1、居住用地占地较大,用地不节约,严重浪费土地资源;2、居民点过于分散,公共设施配套困难,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过大,不经济,村民生活质量难以提高;3、村容村貌难以构建,景观形象难以建立;4、一定程度上容易造成大面积的垃圾污染和生态破坏;5、不利于村庄管理、村民交流不方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农村社会治安建设。三、村庄居民点规划本着尊重现状、方便生产、改善生活、配套完善、节省投资的原则,白山村居民点布置适宜于“分散式集中”的方式。村民住宅建设要坚持一户一宅、旧宅复垦的原则,通过土地整理、土地兑换、旧宅基地复垦等办法,解决村庄和农民住房建设用地;对村庄规划区内的承包地,村委会可组织进行适当的土地调整,保证农宅建设用地。 为方便建设,有针对性的进行管理,本规划将全村的居民点划分为拆迁居民点、限建居民点和集中发展居民点三类。拆迁居民点指规模小的零散户,其建筑质量差、配套设施困难,需建房户的现有住宅近期必须逐步拆除且不得再在此处建房,拆除后的宅基地退宅还林或退宅还耕;限建居民点指规模不大、建筑质量一般、近期拆除有一定的难度,待条件成熟时宜拆迁的居民点,此类居民点不再扩大其规模,原则上不再在此新批宅基地,拆除后的宅基地退宅还林或退宅还耕;集中发展居民点指现状有一定规模,建设条件较好,是规划确定的村民建房重点区域,应制定各种优惠措施引导村民建房向此集中。在综合分析现状的基础上,规划确定了5个集中发展居民点,7个限建居民点,其余均为拆迁居民点,各居民点规划情况详见下表(表一、表二、表三)。20 白山村拆迁居民点规划情况表 表一居民点名称现所在组名规划面积(公顷)保留户户主姓名拆迁户户主姓名拆迁户数(户)新建户数(户)规划户数(户)古塘组彭思礼、彭与求、彭初成、彭思敬、彭来清、彭培清、彭慕兰、彭冬清、彭育清、彭西清、彭同轩、彭沂裕、彭桂仁、彭桂炎、彭响、彭方升、彭银生、彭文辉、彭文礼、彭进初20塘角组吴湘林、吴春林2新屋组胡连喜、胡双喜李才、李富华、彭青成、彭青松、彭科学、胡春喜、胡又喜7红星组王求生、彭升根2桃花组彭运堂、彭必英、李江清3八亩组刘石波、李伏云3坝上组胡友伏、胡海燕、胡双跃(新屋、老屋)、胡明训4豆子组王全才1白竹组彭国标1 白山村限建居民点规划情况表 表二居民点名称现所在组名规划面积(公顷)保留户户主姓名拆迁户户主姓名拆迁户数(户)新建户数(户)规划户数(户)古塘组彭全成、朱升连、彭宏开石邻组彭永湘、彭永康(彭国辉、彭富辉)、彭伏学胡利秀、彭永阳、彭永清、彭轩求、彭白求5白竹组彭国和、彭志望彭年春、彭景春(老屋)1红星组彭国祥、彭永林、王本生、王军民彭国成、彭国清、彭望成、胡再宣、彭志良5红阳组彭冬胜彭正谷1桃花组王艮梅(新屋)、李江华、李江清、王银梅(老屋)、彭建明、李双平、周定耕3八亩组李桂云、彭海松、彭惠松、彭竹松、彭秋成、彭子成、彭米成彭志松、李恒云、李伏田、秦光辉、刘石兰、刘石冬6道仁组彭济初(新屋)、彭桃初(新屋)、刘粉初彭济初(老屋)、彭桃初(老屋)豆子组王意和刘家组刘正团、刘成伟、刘世伟刘正江、刘志伟、刘双胜3炉弯组左纯来(新屋) 白山村集中发展居民点规划情况表 表三居民点名称现所在组名规划面积(公顷)保留户户主姓名拆迁户户主姓名拆迁户数(户)新建户数(户)规划户数(户)峡积塘集中发展居民点古塘组1.93彭立志、彭阳青、彭仰山(新屋)、彭自升、彭丈扣、彭小阳、彭光裕、彭明裕、杨建中、彭文义、彭文成(新屋)、彭加求、彭文德、彭兵初彭仰山(老屋)、彭文学、彭文成(老屋)、彭华求21532塘角组杨建升、杨少林、杨福喜杨方林、杨玉林、吴冬林、吴小元、吴培元、杨建平6白竹山集中发展居民点石邻组2.23彭永年2038白竹组彭茂林、彭景春(新屋)、彭洪卫、王洪时、王国华、王双时、彭双元彭建光、彭景春(老屋)1红星组彭锡林、彭识金彭望成、彭世其2红阳组彭敏发(新屋)、彭敏桂、王风标、王文时、李湘中、李松根、李湘奇、李新建彭敏发(老屋)、彭敏才、彭敏平、王来时、李安全4桃花组李双才坝上集中发展居民点坝上组0.96胡国和、胡国平(新屋)、胡小和、胡福庆、胡福云、胡海肆、胡祥和、胡谷求胡国平(老屋)、胡复礼、胡友德、胡爱国3816栗牛集中发展居民点铁汉组6.49彭菊成、彭菊阳、邓良初、彭光明、彭光永、彭光云彭春四16593道仁组彭广、刘秋炎王礼兵、彭秋海2炉弯组左同春、左阳春、左应田、左顺来(新屋)左凤云、胡平仁、胡福仁、左顺来(老屋)、左纯来(老屋)3立升组彭纯德(新屋)、彭良梅、王满和、王保和、王平和、彭铁建(新屋)、彭良发、彭纯悌彭纯德(老屋)、彭金玉、彭铁建(老屋)1八亩组彭光连、彭盛成彭谷成、彭湘成、刘石海3豆子组王桂生(新屋)、王桂升、王成桂王桂生(老屋)、王连宣1桃花组胡永求(新屋)、彭水平、彭建堂胡永求(老屋)、胡永初、胡永生、胡永和3万家湾集中发展居民点刘家组3.29刘正清、刘正乐、刘正才、刘正双、刘玉金、刘玉春、刘之八、胡方根、胡共峰、胡远胡治男、胡和建52858胡家组胡胜阳、胡建华、胡洪艾(新屋)、刘友文、胡建军、胡与云、胡桂兰、胡东如、胡新阳胡桂如、胡朝阳、胡学志、胡与青、胡洪艾(老屋)、胡俊清、胡国栋、6豆子组王迎春、陈夕方(新屋)、陈铁方、王育辉、王谷夕、王远光、王本光、王远辉、王正才(新屋)陈夕方(老屋)、王双春、王正才(老屋)1坝上组胡志勇立升组彭铁建第六章 公共服务设施及土地利用规划一、公共服务设施1、文化体育设施以村部为中心集中布置文体活动、村图书室场地,满足村民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需要,同时结合小学和集中居民点绿地、广场一并设置户外体育健身设施。2、商业设施在村部周边设一处营业建筑面积不小于120平方米的农村小超市,满足村民基本的生产、生活购物需求,同时在每个集中居民点设置一处小型便民商店。3、教育设施小学:本村现有小学位于村庄南部,其设施简陋,特别是缺乏运动场地,学生体育健身要求难以得到满足。为适应小学的教学和村庄工业发展的要求,规划拟将小学搬迁至豆子组荒山上,规划用地面积为0.94公顷,原有小学的教学楼改作工业企业的办公或生产之用。幼儿园:按国家及省、市教育发展的有关要求及我国农村幼教的发展趋势,规划拟在新村部周边设置一处用地面积为1500平方米的幼儿园,设施按4班要求配建。 村庄主要公共服务设施一览表 表四公共服务设施项目面积()位置备注1、村委会在建环村公路旁2、幼儿园、托儿所600新村部东面4班,用地15003、文化站(室)新村部4、老年活动室新村部5、卫生所、计生站、药店、诊所新村部6、体育健身设施可与小学、绿地结合建设7、文化宣传栏长度10m可与新村部、文化站建在一起或设在村口、绿地内二、土地利用规划 村庄规划用地汇总表 表五 序号类 别代 号用地类别名称现状2006年规划2020年面积(ha)比例(%)人均(m2/人)面积(ha)比例(%)人均(m2/人)1R居住建筑用地13.925.78151.9717.027.07197.912C公共建筑用地0.380.164.152.621.0930.47其中C1行政管理用地0.080.35C2教育机构用地0.300.94C3-C6其它公建用地01.333M生产建筑用地34.0714.16371.9435.3614.69411.16其中M3工业用地33.5535.36M4农业生产设施用地0.5204 S 道路广场用地5.002.0854.596.052.5129.175U公用工程设施用地0001.310.5415.236G绿地0002.050.8523.84其中G1公共绿地0.977E水域和其它用地187.3177.822044.87176.2773.252049.05其中E1水域11.6511.60E2农田57.9057.26旱土8.8014.98林地及闲置用地108.9692.43村庄规划范围用地240.68100.02627.51240.68100.02627.51第七章 基础设施规划一、道路交通规划1、建设目标和规划原则 建设与乡村发展相适应、布局合理、经济适用的道路网系统。合理组织村对外交通及村内部交通,并结合白山村生产运输的需要,提供相应的停车场地。2、道路规划道路系统由村庄主路和支路组成,为环网放射式。村庄主路宽5-6米(环村公路南段及西段须按100米间距局部拓宽一处错车位),长约4KM,为村庄交通环路;支路宽3-4米,长约5KM,为放射式,起联系各主要居民点和功能区的作用。规划道路广场用地面积6.05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2.53%,人均面积29.17平方米。规划在村入口处设进村牌楼和村口形象广场。3、停车场规划本村除村部和农家休闲乐园设置集中停车场外,其余私家车、农用车停车场地结合宅、院及道路沿线分散设置。二、给水工程规划 1、水源按照经济合理和方便建设的原则,水源选择为地下水和山泉水。2、供水方式村庄新工业小区采用集中修建水塔供水,其余地段采用山泉水或地下水分散供水。三、排水工程规划排水体制采用合流制。农村人畜粪便和生活污水应采用管沟排放,污水排放前,应采用化粪池、沼气池等方法进行处理,禁止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村庄新工业小区和其它工业用地通过多级沉淀和化粪池处理后,采用管道集中排放。布置排水管渠时,雨水应充分利用地面径流和沟渠排放。农田水利系统须结合农田整治和村庄土地整理进行改造,集中居民点内和其附近的水塘堤岸应加建片石护岸,并结合规划预留绿化空间,以满足水利建设及景观需要。四、电力工程规划1、现状概况规划范围内现有10KV架空线一条向规划区供电,能够满足规划区用电需要。现状生活用电水平为120 KWh/(人.a),工业用电水平为150Kw/ha。2、电力负荷预测规划电力负荷计算,居民用电按400 KWh/(人.a),工业用地按200Kw/ha计算,规划期末白山村电力总负荷为2615.68万KWh:3、10KV变电所设置为满足烟花炮竹企业的工业生产要求,规划需将10KV电力线直接接至此用地内,同时需引一回10KV电力线至村新工业小区。各企业根据各自需求自行设置变配电设施。为满足小康社会的发展要求及保证居民生活用电的安全可靠,村现有公变容量须由现状的80KW扩容至规划的260KW。4、线路布置村庄电力线布置参照“道路及工程管线规划图”。五、电信及广播电视工程规划1、普及率现状电话普及率为69.9%,规划普及率为100%。广播网络根据村庄整治建设的要求应尽量全面覆盖。2、线路布置尽量利用现有线路,采用弱电共架的方式架设, 经济条件允许,电信、有线电视可考虑共沟沿村庄道路敷设,管材采用硬质PVC110管,电缆井采用电信局标准的电缆手孔井。3、邮政本村需设邮政代办点一处,以满足邮政业务需要,位置可结合村部设置。六、能源利用规划白山村目前村民主要生活能源为煤,普及率100%。规划鼓励村民使用清洁能源,使沼气或秸杆气的普及率达到100%。七、环境保护与环卫设施规划1、环境保护水环境保护:使地表水达到国家地表II类水质标准,重点加强对工业用地、居民点、矿井的工业废水及污水的控制。村民住户改厨、改厕、改栏、改浴率100%,设立公共厕所,垃圾实行统一收集、集中处理,厕所卫生洁化率100%。大气环境保护: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大力推行清洁能源的利用,鼓励村民利用太阳能。噪声环境质量保护:噪声控制符合国家城镇区域噪声标准,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小于55DB(A),道路噪声平均值低于70DB(A)。加强道路与公路绿化带建设,有效降低交通噪声污染。2、环卫设施规划规划按居民点整治要求设置垃圾收集设施;并在村庄西面设置一处面积为2900平方米的垃圾填埋场;村民集中住宅区按相关规范设计与施工,管线统一安排,确保村民居住环境质量。新建独立村民住宅必须采取有效厕所卫生洁化方法及措施,保护环境质量。八、防灾减灾工程规划1、规划结合农田水利改造项目,修缮农田灌溉水渠,形成以自流为主机械提升为辅的灌溉水系,提高防洪抗旱功能。2、村民应组成义务消防队伍,用于应付紧急火灾扑救和配合镇消防员实施救护工作。工业小区须设消防水塔(可与供水水塔共用)和消火栓,给水规划中应保证充足的消防用水。同时充分利用现有水渠和水塘作为近期消防水源及备用水源。3、完善农村医疗卫生体系,设置突发急性流行性传染病的临时隔离和救治室,建立完善的疫情预警机制。4、由于本村四周为高山,居民大部分在山脚建房,应做好挖土地段挡土墙和护坡的建设,谨防山体滑坡。九、殡葬用地规划在村坝上组后山面南缓坡地段规划一处集中殡葬用地,占地约0.86公顷,为村内的集中安葬区,同时鼓励村内现有的坟地统一迁入安葬区。第八章 空间管制规划为了保护好白山村良好的生态环境、科学利用土地,合理引导建设,有针对性的进行管理,规划将本村土地划分为引导建设区(或适宜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禁止建设区三类。具体详见空间管制规划图。引导建设区:是村庄居民建房和其它建设的区域,今后村庄各类建设与配套、各种优惠、奖励政策与措施须重点向这类区域倾斜。但引导建设区亦不得过大改变原有地形地貌,也必须按预先设计的详细规划建设。限制建设区:指现状已有一定规模,近期拆除有一定困难,近期保留且原则上不得再在此新建的区域,这类区域不得再扩大其规模。禁止建设区:指严禁建设的区域,主要包括植被良好和地形陡峭的山林、基本农田、其它类型耕地、水体等。第九章 村庄整治白山村现状存在诸多问题,如土地资源利用不科学,村庄布局不合理、村民居住过于分散、生活品质不高、卫生环境较差、生态环境受到污染等。为了更好、更快地改变村庄现状面貌,树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庄形象,必须对白山村进行整治。整治内容包括:居民点及民居、道路、环卫设施、生态环境、水电工程等。一、整治原则1、尊重现状,合理利用现有基础设施。对限建居民点和集中发展居民点内的现有民居、道路、其他基础设施、生态植被等在保护利用的基础上提出整改措施;2、村庄整治以改善村民生活居住环境为目的,注重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配套及民居建筑质量、品位的提升;3、提出改变村庄环境措施,将村庄环境改造和房屋的整饰有机结合,做到新旧建筑有机协调,形成合理有序的环境空间。三、居民点整治目前规划保留的居民点大都背山面田,大环境较好,四周风光秀丽,空气清新。但普遍存在配套跟不上,尤其是环卫基础设施,村民随意倾倒生活垃圾,卫生条件较差;居民乱搭乱建现象严重,管理落后;虽然临近村公路,大交通条件好,但入户道路泥泞,道路宽窄不一,居民出行不便;由于缺少规划,公共景观建设和活动场所建设落后等诸多问题。本次居民点整治规划主要通过环卫基础设施、道路、景观三方面的整治建设解决上述问题,以实现新农村居民点整体生活环境及品位的提升,为村民营造卫生清洁、交通通畅、景观舒适的生活环境。具体措施有:1、做好居民点周边的生态保护工作,具体详见“生态环境整治”;2、村庄出入口、村民集中活动场所建设村庄小游园。充分利用不宜建设的废弃场地和空闲地建设小绿地,同时结合道路边沟布置绿化带,绿化品种选择适宜当地生长、具有经济生态效果的品种;3、整治利用或修建公共水面,保持水面洁净,改善堤岸亲水环境;公共水面宜结合自然水体设置原生植被,人工护坡宜采用本地材料修砌。场地铺装,形式应简洁,用材以地方材料为主,利于排水; 4、在村庄主要道路上安装路灯、指示牌、废物箱等,风格应统一协调;5、保留居民点内拆除重建户和迁入户建房必须严格遵循居民点详细规划,并应引导村民按照规划提供的设计户型建房;对现有的村庄要进行适当的整饰,可通过粉刷(以白色为主)等方式对建筑进行修整,形成统一协调的村容村貌;6、保留居民点内按不大于100米的服务半径设置垃圾收集点或每户统一修建垃圾围,再定时统一由村环卫工作人员收集,运至村垃圾填埋场进行卫生填埋。并制定村级卫生管理公约,禁止随意堆放杂务和随意放养家禽;7、拆除随意搭建的辅助用房,净化居民点景观环境。在居民点附近指定位置集中建设牲畜栏,实行人畜分离;8、按相关标准对保留居民点的入户道路、住宅前坪进行修整硬化和美化,使之与村级公路接轨,形成完整的村庄道路系统。入户道路整治应尽可能利用现有基础,道路坡度在3%5%,路宽3米,路面材料以水泥硬化;住宅前坪可结合绿化种植进行庭院整治,硬化材料可为水泥、乡土石材、砖块等,硬化面积不得超过100平方米;晒谷坪和停车场利用前坪分散布置;9、每个集中发展居民点至少设置一处景观中心,并设室外健身器械,以满足居民景观、交流和健身的需求;10、加强住宅房前屋后的绿化种植,树种宜以柚子、柑橘、橙、枇芭、桃、李、杨梅、葡萄等果木树为主(亦可适当开辟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永泰消防知识培训课件学校
-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人员安全培训方案
- 机电设备安装协调与沟通方案
- 建筑工程施工图纸审核方案
- 水稻田保护政策解读课件
- 建筑工程项目设计变更与管理方案
- 水电站生产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中成药非处方药39课件
- 2025版木工手工艺品制作与销售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不锈钢水箱销售代理合同范本
- 养生馆转让协议书
- 南充市“十四五”现代物流产业发展规划
-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修订版(原版)
-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六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试题 物理 含答案
- 医保人员管理制度
- 电话卡租借合同协议
- 2025年中医经典知识竞赛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汽水管道应力计算相关软件使用导则
- 退役军人创业就业园运营方案
- 交通辅警笔试题目及答案
- 学校食堂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与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