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故乡的歌谣谈我所熟悉的一首民歌洪湖水呀浪呀嘛浪打浪啊,洪湖岸边是呀嘛是家乡啊,清早船儿去呀去撒网,晚上回来鱼满舱。一首熟悉的洪湖水浪打浪,引起了多少荆楚学生的思乡之情。我曾在雨雾迷蒙的四月,航行在烟波浩淼的太湖,听忽远忽近的渔歌,看雁落平沙的远景。渐行渐远而略无歇泊,乃是因为,我觉得江南最好的花汛和鱼汛,总在桨橹不及的前渚。我亦在天高云淡的八月,翻越雪花飘飘的念青唐古拉山口,千里万里,怀着朝圣的心情,我来到地球上最高的湖泊纳木错湖,面对千万顷纤尘不飞的澄碧,我眼含热泪跪下去。在那里,我不可能得到舣舟的乐趣,但是,我知道了什么叫圣洁,什么叫宁静。它们有着溶解一切喧嚣的空灵,有着翡翠一般的冷润的颜色。然而现在,在这红叶摇落的暮秋,我记忆中的这些湖水,突然像风中的涟漪,一圈一圈地散去了。一只古铜色的的臂膀,奋力地摇着桨板,把我带进另一片苍茫的波心。映日的荷花,被炎热的夏天带走了;夕照中的芦苇,兀自用大片大片的空翠,抵抗日重一日的秋寒。突然,一只鱼鹰飞起了,被它勾起的晶莹的露珠,又飘然而下,就在溅落的那一刻,风起了。平静的湖面顿时推起层层怒涛,在这蕴蓄着闪电飘雷的雪浪中,一曲熟悉的旋律像湖鸥一样掠起:洪湖水,浪打浪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是世界民族音乐之林中的一棵古老而常青的参天大树,是我们华夏子孙的骄傲,它以丰富璀璨的繁花硕果,深广久远的历史传统,独特而多样的色彩风貌,巍然挺立于世界的东方。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是一个浩瀚的大海,每一个民族都有着自己引以自豪,流传久远的民歌,民歌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56个民族拥有古老的历史,悠远的文明和灿烂的文化,神州大地的肥沃土壤孕育的优秀民歌、古朴、悠扬、明快、美妙、悦耳、令人感动、神往,与其它艺术一样,民歌艺术同样博大精深,同样有着独特的韵鼓掌和强大的生命力。这首洪湖水浪打浪是洪湖赤卫队的插曲,该曲取材于襄河民歌襄河谣,以宽广的节奏、明快绮丽的曲调,抒发了主人公韩英热爱家乡和人民以及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崇高感情。全曲为三段式结构:前奏有双簧管和弦奏出,描绘洪湖秀丽的自然风光。第一段是“起承转合”四个乐句的复乐段,优美精致,流畅动听、结构严谨、婉转流畅。第四句“晚上回来鱼满舱”以其美妙的拖腔使旋律更为动人。这个拖腔也出现在歌曲各段的末尾。第二段是对比段,采用二重唱形式,全段为三乐句乐段构成第一乐句节奏明快曲调欢跃,共四句。旋律由低音区开始,婉转起伏。旋律舒展与第一段在音调上形成鲜明对比,两个声部交替出现,相互陪衬,第三乐句同前段的落腔,形成二重唱“合尾”格式使前后两段取得统一。这是韩英和秋菊发自内心的赞叹。第三段是第一段地再现,并有所扩展,主旋律由高音部唱出,低音部延后两拍在下四度上模仿进入。然后两个声部时而交错,时而补充,各自独立又彼此交融,生动地表现了革命根据地的兴旺景象和人们的欢乐心情。最后再采用重唱“合尾”格式,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信心。歌曲的三个段落结尾都使用了同样的拖腔,三个段落之间又用了相同的间奏,使歌曲既有对比,又显得完整统一。歌中衬词的使用,也让人听来倍感亲切。歌词中生动形象的展示了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两湖平原、鱼米之乡的山明水秀、文教发达、美丽富庶的景象。歌词是诗歌的一种,也是诗的语言。洪湖水,浪打浪的歌词运用了通韵的押韵形式,既适宜于抒发雄壮豪迈的情感,又朗朗上口, 富有声调节奏的音乐美感。从诗歌中分化出来后,情感性依然是歌词的基本属性。洪湖水,浪打浪歌词分前八句和后六句两片。上片重写洪湖之景,下片重抒感恩之情。上片歌词简洁明了,生动形象,深邃的意蕴能给人以丰富的联想。清晨的阳光,盛开的鲜荷,简朴的渔船,寥寥几笔勾勒出一个真实 而动人的洪湖。渔民临水而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靠着这天成的洪湖,“清早船儿去撒网,晚上回来鱼满舱”成为主要的生产活动。物产丰富的洪湖,盛产菱藕,又因其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水稻产量很高。而且洪湖地区野鸭云集,用野鸭羽毛制成的羽毛扇 至今都是全国知名的传统纯手工艺品。六月荷香满 城,七月莲子重垂,波光粼粼之间,洪湖给予人们的是富足的生活。这就是:“人人都说天堂美,怎比我洪湖鱼米乡”。后六句是加写,点明了歌曲的革命性,也表明了洪湖人民深知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对“天堂般”生活的珍惜。洪湖水,浪打浪是湖北人民独特而珍贵的文化遗产,如同刘三姐代表着广西,阿诗玛属于云南,洪湖水,浪打浪则是湖北民歌的象征。民歌特色之一:衬词的运用。衬词没有实际意义,但是对歌词的节律变化、情绪表达和地域风格的体现起到很大的作用。洪湖水,浪打浪中衬词的使用极具地方特色。湖北地处中国南北交界地带,文化与音乐均有独特的色调,既有南方民歌的委婉流畅,又兼北方民歌的高亢明亮。从民歌发展来看,荆楚民歌是由楚辞经汉代乐府的相和歌、 南朝乐府的西曲到宋代及以后的竹枝词,形成了丰富完整的楚歌体系。自古荆楚民间就有“无歌不插禾”之说。许多民歌反映了当地特有的农业生产民俗,也继承了“楚歌”中浪漫主义的音乐性格和 乐观的音乐禀赋。早在屈原借用“楚声”的民歌形式作成楚辞之时,楚地民歌已经打破了古诗语言字数与句式的诸多限制,每句可长可短,并在句头或句中加上衬字以丰富歌曲的韵律和节奏,增加歌词的内容含量,是以形成穿插体的民歌形式。 楚辞中“兮”字所体现的体式因素,是穿插体民歌体式流行的重要渊源。作为体现楚文化特色的湖北民歌,洪湖水,浪打浪不仅反映了楚地的诸 多民俗与艺术风情,也沿袭了楚辞中的骚体形式,句子参差不齐,灵动自由。歌词中运用的衬词,如:“洪湖水呀浪呀嘛浪打浪啊, 洪湖岸边是呀嘛是家乡啊。”既使歌词口语化、生活化,营造一种自然而绵延的情感氛围; 同时衬词也改变了正词中原有的平仄,造成句中和句尾的回环韵律,使得歌词既悦耳和谐又活泼整齐, 既有泼辣奔放的酣畅淋漓,又有如水般的柔美绵长;加上音乐上的“拖腔”,结合婉转的旋律,使人深深感受到歌唱者韩英所代表的革命者对家乡爱的深沉与纯真。 民歌特色之二:地域特征的描写。民歌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为悠久的文学样式之一,也是反映民俗民情的一面镜子。荆楚民歌中多有反映农业生产民俗的歌曲。洪湖地区自古就有种田、出湖唱歌的习俗,民歌形式有渔歌、田歌、号子等十来种,歌曲内容十分丰富。洪湖水,浪打浪的音乐取自洪湖渔歌之一的襄河谣。洪湖现是中国湖北最大的淡水 湖,全国七大淡水湖之一,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 洪湖水域面积四百多平方公里,烟波浩渺,绿荷红莲 成为其天然的形象代言人。“人人都说天堂好,怎比我洪湖鱼米乡”就是其真实的写照。渔帆点点,轻舟荡漾,清晨的阳光照得水面波光粼粼,如同金子般灿烂。湖中荷叶弥盖,荷塘深处却是欢声笑语,一派安乐祥和的乡土生活情景。行进于湖中,进入莲荷的海洋,荷香阵阵沁人心脾,令人神清气爽,思绪怡扬。新的渔歌便回到了渔船上,成为湖中人们劳作时最好的抒情之曲。桨声欸乃,我已在洪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银行网点春游活动方案
- 过期妊娠考试题及答案
- 广告手绘考试题及答案
- 骨科职称考试题及答案
- 古典剧目考试题及答案
- 公需考试题及答案
- 工地厨师考试题及答案
- 改良员考试题及答案
- 时间的价值议论文话题5篇
- 防疫保安考试题及答案
- 煤矿安全规程2025版解读
- 尿培养的采集
- 具有法律效应的还款协议书6篇
- 东航空乘英语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全国企业员工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竞赛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广东省中考英语试卷深度评析及2026年备考策略
- 2025-2026秋中小学升旗仪式演讲稿:(第3周)积跬步养习惯向未来
- 绿色建筑和绿色建筑材料
- 《七堂保险金信托课》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 Jade6操作和应用优秀课件
- 渐开线花键强度校核(完整计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