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汉寿二中遗传定律练习2.doc_第1页
2012届汉寿二中遗传定律练习2.doc_第2页
2012届汉寿二中遗传定律练习2.doc_第3页
2012届汉寿二中遗传定律练习2.doc_第4页
2012届汉寿二中遗传定律练习2.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届汉寿二中遗传定律练习2一、选择题(45分)1、右图为一高等雄性动物细胞分裂某时期结构示意图。已知基因A位于上,基因b位于上,则该动物体产生Ab配子的比值不可能是( ) A100 B50 C25 D12.52、下图表示某哺乳动物细胞(2n)进行减数分裂的不同时期,其中a表示细胞数目。c所代表的结构物质及基因重组可能发生的时期是 A染色体 乙时期 B染色体 丙时期 CDNA 甲时期 DDNA 丁时期 3、甜豌豆的紫花对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由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共同控制,只有当同时存在两个显性基因(A和B)时,花中的紫色素才能合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白花甜豌豆杂交,后代中不可能出现紫花甜豌豆 B若亲本基因型是AaBb和aaBb,则杂交后代中紫花占3/8 C紫花甜豌豆自交,后代中紫花和白花的比例不一定是31 DAaBb的紫花甜豌豆自交,后代中紫花和白花甜豌豆之比为974、正常指聋哑人的父亲患短指症,母亲完全正常。已知短指(B)对正常指(b)是显性;会说话(D)对聋哑(d)是显性。则正常指聋哑人父母的基因型、结合产生正常指聋哑人的精、卵是 A父BBDd、母bbDD和Bd精子、bD卵子 B父BBDD、母bbDd和bd精子、bd卵子C父BbDd、母bbDd和bd精子、bd卵子 D父BbDd、母bbDd和bD精子、bD卵子5、某雌(XX)雄(XY)异株植物,其叶形有阔叶和窄叶两种类型,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三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对表中有关数据的分析,错误的是杂交组合 亲代表现型子代表现型及株数 父本母本雌株雄株1阔叶阔叶阔叶234阔叶119、窄叶1222窄叶阔叶阔叶83、窄叶78阔叶79、窄叶803阔叶窄叶阔叶131窄叶127A根据第1组实验,可以判断阔叶为显性,窄叶为隐性B根据第1组或第3组实验可以确定叶形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C用第3组的子代阔叶雌株与阔叶雄株杂交,后代基因型比例为121D用第1组子代的阔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后代窄叶植株占1/4 6、某生物的三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E和e)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且基因A、bb、ee分别控制三种酶的合成,在三种酶的催化下可使一种无色物质经一系列转化变为黑色素。假设该生物体内黑色素的合成必须由无色物质转化而来,如图所示:现有基因型为AaBbEe的两个亲本杂交,出现黑色子代的概率为A1/64 B8/64 C3/64 D27/647、已知某一动物种群中仅有Aabb和AAbb两种类型个体,两对性状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Aabb:AAbb=11,且该种群中雌雄个体比例为11,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则该种群自由交配产生的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为 A12 B58 C14 D348、下图为某家族甲(基因为A、a)、乙(基因为B、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其中一种为红绿色盲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6的基因型为BbXA Xa B如果7和8生男孩,则表现完全正常 C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乙病为红绿色盲症 D若11和12婚配其后代发病率高达239、用纯合子果蝇作为亲本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结果如下:PF1灰身红眼黑身白眼灰身红眼、灰身红眼黑身白眼灰身红眼灰身红眼、灰身白眼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果蝇的灰身、红眼是显性性状 B由组合可判断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 C若组合的F1随机交配,则F2雄蝇中灰身白眼的概率为31 6 D若组合的F1随机交配,则F2中黑身白眼的概率为1810、已知小麦抗病对感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纯合的抗病无芒与感病有芒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的F2,假定所有的F2植株都能成活,在F2植株开花前,拔掉所有的有芒植株,并对剩余植株套袋。假定剩余的每株F2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F3的表现型符合遗传定律。从理论上讲F3中表现有芒感病植株的比例为 A1/6 B1/16 C7/48 D3/1611、已知某植物非糯对糯为显性。植株抗病对感病为显性。某同学以纯合的非糯感病品种为母本,纯合的糯抗病品种为父本进行杂交实验,在母本植物上获得的F1种子都表现为非糯。在无相应病原体的生长环境中,播种所有的F1种子,长出许多的F1植物,然后严格自交得到F2种子,以株为单位保存F2种子,发现绝大多数F1植株所结的F2种子都出现糯与非糯的分离,而只有一株F1植株所结的F2种子全部表现为非糯,可见这株F1植株控制非糯的基因是纯合的。据分析,导致该植株非糯基因纯合的原因有两种:一是母本自交,二是父本的一对基因中有一个基因发生突变。为确定是哪一种原因,可以分析F2植株的性状,如果是由于父本控制糯的一对基因中有一个基因发生突变,则F2植株的表现型为 A全部非糯抗病 B全部非糯感病 C抗病和感病比为11 D抗病和感病比为31 12、控制植物果实重量的三对等位基因A/a、B/b和C/c,对果实重量的作用相等,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已知基因型为aabbcc的果实重120克,AABBCC的果实重210克。现有果树甲和乙杂交,甲的基因型为AaBbcc,F1的果实重135180克,则乙的基因型是 AaaBBcc BAaBBcc CAaBbCc DaaBbCc13、在葫芦的皮色遗传中,已知黄皮基因(Y)对绿皮基因(y)为显性,但在另一对白色隐形基因bb存在时,基因Y和y都不能表达,基因B对Y和y表达无影响,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有基因型为BbYy的个体自交,其后代表现型种类及比例分别是 ( )A4种,9331 B2种,133 C3种,1231 D3种,93414、在玉米中,有三个显性基因A、B和R对种子着色是必须的,基因型A_B_R_是有色种子,其他基因型皆无色,一有色植株与aabbRR杂交,产生25%有色种子;与aaBBrr杂交产生25%的有色种子;与AabbRR杂交,产生37.5%有色种子。这一有色植株的基因型为 ( )A.AaBBRr B.AABbRr C.AaBbRrD.AABBRR15、豌豆灰种皮(G)对白种皮(g)为显性,黄子叶 (Y)对绿子叶 (y)为显性,现有GGYY与ggyy杂交得F1,F1自交得F2。F1植株所结种子种皮颜色的分离比和子叶(胚的某部分结构)颜色的分离比分别是A31和31 B10和31 C10和01 D31和53二、非选择题 1、(18分)报春花的花色白色(只含白色素)和黄色(含黄色锦葵色素)是一对相对性状,这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共同控制。显性基因A控制以白色素为前体物合成黄色锦葵色素的代谢过程;显性基因B可抑制显性基因A的表达,其生化机制如右图所示。请据此回答:(1)开黄花的报春花植株的基因型有可能是 ,开白花纯种植株的基因型可能是。(2)通过图解可知:基因A和基因B是通过控制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实现对花色的控制的。(3)为了培育出能稳定遗传的黄色品种,某同学用开纯种白花植株设计杂交育种方案如下:选择基因型为的两个品种进行杂交获得F1;让F1植株自交获得F2;从F2植株中选择开黄花的个体进行自交留种;重复步骤若干代,直到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为止。(4)根据上述实验,回答相关问题:控制报春花花色遗传的两对基因是否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填“是”或“否”)。F2中开黄花与白花的植株之比为。开黄花的F2植株自交,后代中开黄花的纯合子占全部F3植株的。上述方案利用的原理是,但具有育种周期过长的缺点,若采用育种方法则能够克服这一缺点。2、(14分)荠菜的果实形状有三角形和卵圆形两种,该形状的遗传涉及两对等位基因,分别是A、a和B、b表示。为探究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规律,进行了杂交实验(如图)。(1)图中亲本基因型为_。根据F2表现型比例判断,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遵循_。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另选两种基因型的亲本杂交,F1和F2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与图中结果相同,推断亲本基因型为_。(2)图中F2三角形果实荠菜中,部分个体无论自交多少代,其后代表现型仍然为三角形果实,这样的个体在F2三角形果实荠菜中的比例为_;还有部分个体自交后发生性状分离,它们的基因型是_。(3)荠菜果实形状的相关基因a,b分别由基因A、B突变形成,基因A、B也可以突变成其他多种形式的等位基因,这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_的特点。自然选择可积累适应环境的突变,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_,导致生物进化。(4)现有3包基因型分别为 AABB、AaBB、和aaBB的荠菜种子,由于标签丢失而无法区分。根据以上遗传规律,请设计实验方案确定每包种子的基因型。有已知性状(三角形果实和卵形果实)的荠菜种子可供选用。实验步骤: _; _; _。结果预测:如果_,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AABB;如果_,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AaBB;如果_,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aaBB。3、(6分)小麦有大、小穗和抗虫、不抗虫的两对相对性状,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穗大小和抗虫与否的基因可分别用A、a和B、b表示,请分析回答:组合序号杂交组合子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小穗不抗虫小穗抗虫大穗不抗虫大穗抗虫1大穗不抗虫(甲)小穗不抗虫7532517622482大穗不抗虫(乙)小穗抗虫0015081529(1)上述两对性状中, 是显性性状。(2)杂交组合1的子代中出现小穗抗虫和大穗抗虫植株的原因是 。(3)杂交组合1的子代中大穗不抗虫植株的基因型是 。4、(17分)大豆是两性花植物。下面是大豆某些性状的遗传实验:大豆子叶颜色(BB表现深绿;Bb表现浅绿;bb呈黄色,幼苗阶段死亡)和花叶病的抗性(由R、r基因控制)遗传的实验结果如下表:组合母本父本F1的表现型及植株数一子叶深绿不抗病子叶浅绿抗病子叶深绿抗病220株;子叶浅绿抗病217株二子叶深绿不抗病子叶浅绿抗病子叶深绿抗病110株;子叶深绿不抗病109株;子叶浅绿抗病108株;子叶浅绿不抗病113株组合一中父本的基因型是_,组合二中父本的基因型是_。用表中F1的子叶浅绿抗病植株自交,在F2的成熟植株中,表现型的种类有_,其比例为_。用子叶深绿与子叶浅绿植株杂交得F1,F1随机交配得到的F2成熟群体中,B基因的基因频率为_。将表中F1的子叶浅绿抗病植株的花粉培养成单倍体植株,再将这些植株的叶肉细胞制成不同的原生质体。如要得到子叶深绿抗病植株,需要用_基因型的原生质体进行融合。请选用表中植物材料设计一个杂交育种方案,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选育出纯合的子叶深绿抗病大豆材料。(5分)二、非选择题1、(1)AAbb或AabbAABB、aaBB、aabb (2)酶的合成 (3)AABB和aabb (4)是 3:13 1/2 基因重组单倍体2、(1)AABB 和 aabb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三角形果实:卵圆形果实=3:1 AAbb和aaBB(2)7/15 AaBb aaBb Aabb(3)不定向性 定向改变(4)分别将三包荸荠种子和卵圆形果实种子种下,待植株成熟后分别将待测种子发育成的植株和卵圆形果实种子发育成的植株进行杂交,得到F1种子;将得到的F1种子分别种下,植株成熟后进行自交,得到F2种子;将F2种子种下,植株成熟后分别观察统计F2所有果实性状及比例。若F2植株上果实形状为三角形:卵圆形=15: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