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初稿1沉睡的比目鱼.doc_第1页
论文初稿1沉睡的比目鱼.doc_第2页
论文初稿1沉睡的比目鱼.doc_第3页
论文初稿1沉睡的比目鱼.doc_第4页
论文初稿1沉睡的比目鱼.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绵阳师范学院2014届本科学年论文(2014)届本科生学年论文题 目 论欧阳修抒情散文的特色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院 系 文学与对外汉语学院 学 号 1001040152 姓 名 徐 敏 指 导 教 师 袁津琥 教授 成 绩 2014年4月论欧阳修抒情性散文的特色 学 生:徐 敏 指导老师:袁津琥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到宋代,又达到了高度繁荣的新的质变点,古今学者在这方面都有明确论述。南宋朱熹在楚辞后语中说:“国朝文明之盛,前世莫及。”1 陈寅恪先生对宋代文化的高度评价更是耳熟能详:“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2在学术思想文化界诸派林立、百家争鸣的繁荣背景下,欧阳修是北宋前期最早升起的一颗文化巨星。他作为当时文坛盟主,领导了宋代的古文运动,奠定了宋代散文的群体风格。欧阳修的散文各体兼备,一生写有五百余篇散文,今存欧阳文忠公集,有政论文、史论文、记事文、抒情文和笔记文等。他的散文无论议论抒情、状物斜井、记事怀人,都能写得明白晓畅,曲折有致,成为宋文新风格的典范。本论文对欧阳修的抒情性散文的特色进行了深入探究,从其抒情性散文的高雅的意境美,多情的阴柔美,简而有法的语言技巧,妙丽古雅的虚字运用四个特色分别叙述了欧阳修这类文章的成功之处。关键词:欧阳修 抒情散文 意境美 阴柔美 语言技巧 虚字A Study on Characteristics of OuYangxius lyrical prose Undergraduate:Xu Min Supervisor:Yuan JinhuAbstract: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developed to the Song Dynasty, and reached a new qualitative point of highly prosperous, and in this respect, ancient and modern scholars have explicitly discoursed in. Song Zhu Xi in the Songs of the South after the word, said: Sheng country toward civilization, past and Mo.1S Research on highly of the Song Dynasty culture is familiar: culture of the Chinese nation, listing the evolution of golden, made a very in conservatory of the world, after gradually decline, revival will end.2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Zhupai academic buildings, contending prosperit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early Northern Song Ouyang Xiu was first raised a cultural superstar. He was literary as chief, led the literary movement in the Song Dynasty, the group laid the prose style of the Song Dynasty. Ouyang Xiu various bodies of both prose, and his hundreds of articles written five essays, this deposit, Ouyang Wenzhong set, there are political essays, history papers, notes, text, and notes Shuqing Wen Wen and so on. Whether talking about his lyrical prose, tilting inclined, notes pregnant person, can write intelligible, twists and turns have caused, Song became a model for the new style. In this thesis, featured lyrical prose Xiu conducted in-depth inquiry, its lyrical prose and elegant mood beauty, passionate feminine beauty, Jane and the law of language skills, wonderful virtual character using four characteristics were described the success of such articles Xiu. Key words: Ou Yangxiu; Lyrical prose; Beautiful artistic ; Feminine Beauty; Language Skills; Virtual characters.目 录中文摘要 1英文摘要 2目录 3前言 4一、欧阳修简介 4二、欧阳修散文风格转变的过程 5三、欧阳修抒情散文的特色 6(一) 高雅意境之美 6(二) 阴柔多情之美 7(三) 简而有法的语言 8(四) 妙丽古雅的虚字 9结语 9参考文献 10致谢 11前言历朝历代对欧阳修的研究不计其数,因为欧阳修在文学、进学、金石学、史学、目录学和谱牒学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所以相应的就出现了各类研究专著,如洪本建宋文六大家活动编年(1993),严杰欧阳修年谱(1998),黄进德的欧阳修评传(1998)等和大批的学术论文,论述内容包括对欧阳修金石学的研究,对欧阳修新五代史方面的研究及对欧阳修散文具体篇章的研究、分类研究、文论研究等传统研究领域。但真正能以相对科学的态度对欧阳修散文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还要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开始;并且随着时代的变迁,对欧阳修散文的研发不再局限于其散文本身,而是将目光转向了更广阔的学术空间,范中胜的与欧阳修文学成就(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3),又如李文炳的试论与欧阳修及其作品的关系(齐齐哈尔社会科学1985.4),较早地将经学与散文联系在一起,这种研究方法极大地拓展了研究者的学术视野,角度新颖,从学术的角度来解读欧阳修的散文的风格、艺术成就及成就影响,论据十分充实,论述的逻辑性也很强,得出的结论也是公正可信的。近代,国外学者也开始关注对欧阳修散文的研读,如韩国学者黄一权的欧阳修散文研究一书,对欧阳修“六一风神”的来龙去脉及其意义有较详实的阐述;日本学者东英寿的复古与创新欧阳修散文与古文复兴对欧阳修散文中虚字的运用有较为深入的阐释。像这类著作和学术论文等研究成果在近些年来都有深度及广度上的发展,为后来的学者在研究上提供了较为充分、有价值的材料,当然要想研究达到系统化、理论化和规范化的水平还有待中外学者的共同努力。欧阳修的抒情散文有很大的探究空间,比如说该类散文的艺术成就,价值意义,写作技巧等。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来探讨欧阳修抒情散文的特色,第一,高雅的意境之美;第二,阴柔多情之美;第三,简而有法的语言;第四,妙丽古雅的虚字。1、 欧阳修简介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卓越的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被世人称为“唐宋八大家”。欧阳修一身创作无数,就单是文学这一块就令人乍舌。欧阳修的散文在北宋文坛上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被公认当时的文坛领袖、古文运动的领导者。他的散文在历史上一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一方面在继承唐代著名散文作家韩愈、柳宗元、李翔等人的创作基础上,创作出自己特有风格,同时对于当时以及其后明、清两代的一些著名散文作家的创作,也具有重大的影响。欧阳修的抒情性散文的地位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欧阳修大力倡导诗文革新运动,改革了唐末到宋初的形式主义文风,取得了显著成绩。(二)欧阳修取韩愈“文从字顺”的精神,大力提倡简而有法和流畅自然的文风,并反对浮靡雕琢和怪僻晦涩。他不仅能够从实际出发,提出平实的散文理论,而且自己又以造诣很高的创作实绩,起了示范作用。(三)形成了独特的六一风神的风格,这类风格集抒情散文特色于一身,情韵深长,委婉曲折,平易自然。这是欧阳修抒情散文的美学风格,它的实质是抒情散文的诗化和情感的外显,富有淳厚的诗意,着眼于感情的抒发。结构层次曲折多变,重视文章节奏气势连贯。语言上平易自然,偏于阴柔之美,纡余委备而婉曲有致,文味醇浓而情韵绵邈,含蓄蕴藉而平易自然。二、欧阳修散文风格转变的过程欧阳修散文创作道路、散文特点的形成和成就的获得,跟北宋古文运动的发展直接关联,也跟北宋的整个政治环境和社会情势密不可分。换句话说,也就是散文创作、古文运动和政治革新在他的身上相互影响、同步进行的。欧阳修四岁丧父、家贫但志向远大。早年,引导欧阳修走上古文写作之途的是韩愈。他第一次见韩愈的文集是在随州城南李尧辅家:“见有弊框贮故书在壁间,发而视之,得唐昌黎先生文集六卷,脱落颠倒无次序。因乞李氏以归,读之,见其言深厚而雄博。然予犹少,未能悉究其义,徒见其浩然无涯若可爱。”韩文在他孤贫力学的生活中不啻展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从此,欧阳修在古文运动上愈演愈烈,当之无愧成为古文运动的领袖。这一过程对欧阳修的散文创作道路发生过一锤定音的重要作用。首先是编校韩集,写作古文。他自述:“举进士及第,官于洛阳,而尹师鲁之徒皆在,遂相与作为古文,因出所藏昌黎集而补缀之。求人家所有旧本而校定之。其后天下学者,亦渐趋于古,而韩文遂行于世。”而欧阳修本人也从此学为古文,摒绝骈文。其次是提高了他的知名度,声誉鹊起,为日后主盟文坛创造了条件。苏辙曾说:欧阳修“补西京留守推官,始从尹师鲁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圣俞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由此,增强了他在文坛的影响力及号召力。最后最重要的是孕育了他独特的散文风格的胚芽。尤其是在抒情散文的创作上,语言上平易自然,偏于阴柔之美,纡余委备而婉曲有致,文味醇浓而情韵绵邈,含蓄蕴藉而气势流畅。政坛方面,欧阳修积极参加以欧阳修为首的庆历新政。这时期,欧阳修的文章多为政论文,有较浓厚的“圣贤情节”。在理论上,欧阳修热衷于对“圣贤”之道的体认和阐释,这就如钱穆先生所说:“庐陵虽疑经辨伪,不喜言心性,而庐陵心中自有一番古圣人及所谓古圣人之道者在”3欧阳修坚定的相信,只有成为圣贤,才能实现“三不朽”。在治理国家方面,欧阳修认为“道德”是治理国家的根本,所谓“道德仁义,所以为治”4。因此这段时期的文章的抒情色彩并不强,只是注重文章的抨击力及说服力。然而并不是说这时期与欧阳修抒情散文文风形成的影响不大。相反的,在我看来,这一时期至少有两点明显促进了欧阳修抒情散文文风的形成。首先,正因为这时期欧阳修强烈维护庆历新政而多次触动上层阶级的既得利益,才导致他在官场上被一贬再贬,进入到第二阶段,即散文创作风格的成熟期。在这一阶段,欧阳修虽然被贬官但依然对文化建设事业有着很强的热情,创作了不少重要作品,除我们耳熟能详最具代表性的抒情散文醉翁亭记外,如丰乐亭记、菱溪石记、偃虹堤记、真州东园记诸记,送杨置序、送秘书丞宋君归太学序、苏轼文集序和新五代史所作序论等。其次,文学创作是文人集团活动的中心,所以这一时期欧阳修接触到众多的散文名家,在相互切磋、激励、竞争中,培养出了一种新的欣赏习惯,使之成为较为稳定的审美爱好,为他后来抒情文风的形成起到了借鉴作用。也许是淡泊明志,也许是无心也无力再置身于官场风云中,早年的进取心在后期的欧阳修身上逐渐淡化。这时候的文章更加注重的是高山流水,闲情逸致和情感的表达。也是他抒情散文的高峰。欧阳修的抒情散文题材广泛,或刻画自我形象,或抒发身世之感,或表现对人生的体验,或寄托对亲人的哀思等。这些文章无不色彩鲜明、无不充满强烈的抒情色彩。不得不说欧阳修为散文再次开拓了更为广阔、更富有文学价值和抒情成分的美文领域,从抹杀性情的道学家手中争得一块表现真性情、表现个性的宝贵园地。三、欧阳修抒情散文的特色(一)高雅的意境之美好的散文应为诗,有优美的意境。意境作为中国古代文论和传统美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概念,历来为人所推崇。毫无疑问的被作为评价一般抒情性作品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解读一种境界,当然要靠欣赏者的体悟、理解;而营造一种境界,则全在作者的才情以及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它是浸润着作者主观感情的艺术画面。意境的构成是以空间境象为基础的,是通过对境象的把握与经营得以达到“情与景汇,意与象通”的,这一点不但是创作的依据,同时也是欣赏的的依据。欧阳修将抒情散文意境之典雅发挥的淋漓尽致,给读者独特的审美感受,以悦目而致赏心。尤其是他的佳作醉翁亭记,这篇散文饶有诗情画意,别具清丽格调,无不展现一种秀丽妩媚的画面,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确是不可多得的。醉翁亭记的思想中心是一个“乐”字,宴酣之乐,“醉”中之乐,太守之乐,它像一根彩线连缀各幅画面。而“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则表达了纵情林木,醉意山水,这也是作者的本意。因此,欧阳修凭借神奇的“意”渲染了优美的“境”,从而达到情与意相融,意与境相谐。可以说,醉翁亭记的优美意境,作者独运匠心,集中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山水相映之美。在欧阳修笔下,醉翁亭的远近周边是一张山水画。有山,有林,有泉,有亭,然而他没有孤立用墨,而是交织一体,既各尽其美,又多样统一。蔚然而深秀的琅琊山,风光秀丽,迤俪连绵,苍翠欲滴。群山作为背景,一圈环绕而过。林深路曲,泉流蜿蜒,则“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这样山与泉相依,泉与亭相衬,突出了山水相映之美,山水亭台相映成趣。一幅画中山水亭台,构成诗一般的优美意境。第二,朝暮变化之美。“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阴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写出了醉翁亭早晚变化的优美景色。由于早晚不同,欧阳修运笔的色调、氛围有别。早晨有宁静之状,清新之息,傍晚则有昏暗之象,薄暮之气。他对景色变化的观察既深且细、笔触如丝,以不同的景象写出了相异的境界。第三,四季变幻之美。在这篇文章中,欧阳修不仅写出了早晚的景色,还描写了四季景物的变化:“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只四时也”。芳草萋萋,幽香扑鼻是春光;林木挺拔,枝繁叶茂是夏景;风声萧瑟,霜重铺路是秋色;水瘦石枯,草木凋零是冬景。变化有致,给人不同的美学享受。四幅画面相互映衬,春光如海映衬了秋色肃杀;夏日繁茂映衬了冬景寒洌。四季之景历历在目,美轮美奂的优雅意境无不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第四,动静对比之美。文中先说景物与景物之间的动静对比。蔚然壮秀的琅琊山是静态,潺潺流淌的酿泉水是动态,山色苍郁悦目,泉声琮琮动听,相映成趣。“树木阴翳,鸣声上下”,树木之境对比出百鸟啁啾之动,相得益彰。“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是景物与人物间的动静对比。“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以众宾喧哗之动,对比出太守颓然之静,生趣盎然;写出了人与人之间的动静对比。文章中有动有静,相互衬托,营造了一种错落有致,精巧灵动的意境画面。醉翁亭记不愧是是千古名篇,在这篇文章中,欧阳修多方面的进行对比,使该篇散文的意境绘声绘色,山光、水色、人情、醉态并于一画,各具情趣,意境优美。(二)阴柔多情之美欧阳修的抒情散文具有阴柔多情之美,他的这类文章大致诞生于庆历年间。欧阳修受这段时期关注人事、人情的学术思想影响,散文也表现出了阴柔多情的特点。如归有光在归纳欧阳修抒情散文特点时说:“工于写情,略于序事,极淋漓骚郁之致”。5又如洪本建在略论欧阳修散文的阴柔之美一文中说,“欧阳修的散文情韵深美,偏向阴柔一味发展,显示出典型和成熟的艺术风格”,并将其阴柔之美总结为:蕴藉吞吐之美,委婉曲折之美,平易自然之美,清音幽韵之美。6洪本建曾又在略论“六一风神”中说,六一风神的归属是“阴柔之美”。林纾也把“多情”看作是欧阳修“六一风神”的重要标志,“世之论文者恒以风神推六一,殆即服其情韵之美”7。并说:“文之含蓄处,是欧公长技。”8刘德清在欧阳修论稿中认为,“六一风神”的特点是:第一,平易自然,婉曲有致;第二,纡余委备,顿挫抑扬;第三,偏于阴柔,情韵绵邈;第四,含蓄蕴藉,诗味醇浓。9就醉翁亭记而言,整篇文章由醉翁亭记起笔,最后由太守之乐收束全篇,其间跨度较大,但文中的山水、醉翁亭、太守和游人等给人的感觉却是联系紧密、环环相扣的。诚如清代吴楚材等人的评语所言:“逐层脱卸,逐步顿跌,句句是记山水,却句句是记亭,句句是记太守。似散非散,似排非排,文家之创调也。”10古文析义也认为这篇文章“共用二十个也字, 句句是记山水,却句句是记亭,句句是记太守。读之惟见当年雍熙气象,故称绝构。”11认真诵读此文就会发现,文中暗含起承转合,安排精妙周到。具体而言,文章中出现的一切都用一个“乐”字贯通,表面上看一直是在写“乐”,但实际上话题已在暗中转换,由“山水之乐”,到“游人之乐”,“禽鸟之乐”再到“太守之乐”,文章深意正是在这层层暗转中逐渐显现出来,到结尾处,逼出一句“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至此,读者才猛然感到文章绝非一般的山水游记,绝非一般的序记,它表现出了欧阳修对于“乐”复杂的体认。醉翁亭记原是以“乐”为全篇之目,但既含有离开政治漩涡之后的自适,又有派遣摘苦闷的自悲和自忧,感情体验不是单一的。其实,乐与悲、昔与今、理与情,在他的内心世界中是不可分解的并存结构,既各自肯定,又互相否定,痛苦可以化解,欢乐也不必过于欣喜,时间和空间的重叠、渗透使他不断品味往昔的愉悦和现今的悲哀,但他炽热的感情始终受到理智的节制,因而保持一种徐缓平和的节律和恬淡俯仰的感情定势。这就是“六一风神”的精髓。(三)简而有法的语言歌德说:“一个作家的风格是他的内心生活的准确标志。所以一个人如果想写出明白的风格,他首先就要心里明白;如果想写出雄伟的风格,他也首先就要有雄伟的人格。”12欧阳修向圣贤学习,具有“圣贤情结”,在散文创作上学习“六经”简易文风。我们注意到,欧阳修在实际的散文创作中也体现了他心中的追求,从欧阳修作古文之时起,他就坚持不懈地追求“简易”的文章风格,以下材料能很好地证明这点:天圣,明道中,钱文僖公自枢密留守西都,谢希深为通判,欧阳永叔为推官、尹师鲁为掌书记,梅圣俞为主簿,皆天下之士,钱想与之甚厚。一日,会于普明院,白乐天故宅也,有唐九老画像,钱相与希深而下,亦画其旁。因府第起双桂楼西城,建阁临圜驿,命永叔、师鲁作记。永叔文先成。凡千余言,师鲁曰:“某止用五百字可记。”及成,永叔服其简古。永叔自此始为古文。13欧阳文忠在翰林日,尝与同院出游,有奔马斃犬于前,文忠顾曰:“君试言其事。”同院曰:“有犬卧于通衢,逸马蹄而杀之。”文忠曰:“使子修史,万卷未已也。”“内翰以为何如?”文忠曰:“逸马杀犬于道。”14由此可见欧阳修在作文的时候力求文章简易通畅,为求简而反复改动文章,这种改动有的是文章中某些个别字句的删改,例如他的抒情散文醉翁亭记的开头一段,将原来的几十字改作“环滁皆山也”五字。朱子语录中有这样的记载:“欧公文亦多是修改到妙处。顷有人买得他醉翁题记稿,初说滁州四面有山,凡数十字,末后改定,之曰:环滁皆山也五字而已。如寻常不经思虑,信意所作言语。”15醉翁亭记开头一句“环滁皆山也”,的确让欧阳修改到了妙处,最直观的是字数的改变,由原来的数十字变成五个字,具备了形式上的简省,但单是说形式上的简省并没有说到五字处理法的真正妙处。那么要是还能体味出如下两点好处,才可以称得上是欧阳修的异代知己。第一,以“环滁皆山也”五字开头,它是一个带有总括性质的句子,本身就有一种不确定的意义,读者可根据不同的经验和审美趣向来界定滁州山峦之美,也就是说,这样改动可以扩大欣赏者二度创作的空间,给读者以驰骋想象的余地。这样处理能让行文简洁明白,又能达到含蓄可人的艺术效果,让欧阳修醉翁题记中的“环滁皆山也”一句更具有了耐人寻味的诗境之美,具有纡徐不迫,雅似诗境的效果。第二,如果用几十字开头,较为具体地写出山峦之美,倒还不一定得到全体欣赏者的认同,并且真的那样处理还有喧宾夺主之嫌。因为全文重点是写醉翁亭,亭在山上不可不交代,但在文章一开始,便大肆渲染滁州山峦之美,写过百十字以后,尚不及亭,欣赏者不免会莫名其妙,甚至有厌烦之感,从这个角度而言,五字处理法简单交代周边的环境,再用“其西南诸峰林壑优美,望而蔚然深秀者,琅琊也”一句链接下一句,一个“尤”字,即承上,暗指滁州山峦之美,又起下,点明醉翁亭在滁州最美的山峦,让醉翁亭之于滁州山峦,就像在美好而模糊的大背景下的一盏明灯,非常醒目,且在它身后大背景的映衬下,越发显得多姿多彩,这样写法正为避免了喧宾夺主的缺点,真可谓以少胜多、妙笔生花。除了对文章个别字句修改以外,欧阳修的求简还包括对通篇文章的内容、布局、字句和段落等方面全方位的改动,不胜枚举。(四)妙丽古雅的虚字欧阳修散文常用虚字,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总结出了这个特点:“韩、柳尤用奇字重字,欧、苏唯用平常轻虚字,而妙丽古雅,自不可及。”16今人经常举醉翁亭记中连用二十一个“也”字为例论述欧阳修精心撰文的独到之处,如“文章骈散结合,基本上每句结尾处 用也字,见出事作者精心结撰的力作”17。“文章神气,骈文在音律,散文在虚字,是有一定道理的。欧阳修在本文中连用二十一也字,它有规律地散见全篇,反复出现,加强了文章的节奏感和抒情气氛,也强化了文章咏叹的韵味,读起来朗朗上口。”18 虚字的运用深刻地影响到了中国的散文创作。其实,散文创作也无非是对实字和虚字的合理安排,清人刘淇说:“构文之道,不过实字虚字两端,实字其体骨,而虚字其性情也。”19古文关于虚字在文章、诗词中作用的论述很多,但不出表情感和增顿挫等几个方面:“故虚字者,所以传其声,声传而情见焉。”20“词中虚字,犹曲中衬字,前呼后应,仰承俯注,全赖虚字灵活,其词始妥溜而不板实,不特句首虚字宜讲,句中虚字亦当留意。”21正因为虚字的运用有很多的作用,它们常常被看作是调整语气,抒发情感最为方便快捷的方式之一。因此古文很注重散文中虚字的运用,欧阳修也不例外,他沿袭圣人经典的虚字技法,又大胆开创自己的新篇幅。他所创作的名篇数不胜数,其中我们最熟悉的醉翁亭记就是成功运用虚字的典范。欧阳修运用虚字不仅加强了其文章的情感表达,调整了文章的语气和节奏,就像醉翁亭记中“其”、“也”等助词的运用使其文章“情韵悠折,一唱三叹而有遗音,如啖橄榄,时存余味”22。而且使其文章能够达到简易明了与纡徐含蓄的结合的美学效果,如多用“也”的散文中,非常著名的醉翁亭记就是一篇成功的著作。结语欧阳修的抒情散文在以古文为骨且合于理的前提下,吸收了骗偶文形式整齐、雅美、音韵和谐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性和感染力。他的抒情类散文仅仅是看一遍就会给读者留下一唱三叹,极富韵致的印象。无穷无尽的美感油然而生,不禁想吞噬才满足对欧公文章的需求。总而言之,欧公的抒情散文在各方面的造诣之深,影响之大,令读者流连忘返,余味浓烈,犹如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参考文献1 宋朱熹:楚辞后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300页。2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