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古筝曲《庆丰年》的艺术特色.doc_第1页
浅析古筝曲《庆丰年》的艺术特色.doc_第2页
浅析古筝曲《庆丰年》的艺术特色.doc_第3页
浅析古筝曲《庆丰年》的艺术特色.doc_第4页
浅析古筝曲《庆丰年》的艺术特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析古筝曲庆丰年的艺术特色学生姓名:XXX学校/系别:XXX指导教师:XXX完成日期:XX年XX月XX日目 录一、庆丰年的曲式分析3(一)曲式结构31.段落划分32. 音色组成4(二) 旋律特点51.和声特点52.节拍控制5二、作品的创作背景6(一)作者的经验灵感61.直接经验62.间接经验6(二)作品的创作手法61.审美主题62. 意境设置6三、作品的体制构成及艺术成就7(一)体制构成71.作品的韵味特色72.作品的演奏技法7(二)艺术成就81.作品对民间艺术的影响82.作品对音乐要求的重视8结论8参考文献9Abstract10致 谢11摘 要 庆丰年由赵玉斋创作于1955年,是近代筝曲界中十分有分量的一部作品,乐曲的弹奏手法创新,审美表现突出,为古筝艺术的发展起到了带头作用。对庆丰年古筝曲艺术特色的研究,其目的在于探索我国解放初期对民间音乐、古筝音乐的生存、发展及对世间的影响性,剖析和挖掘筝曲庆丰年的艺术魅力,通过对“筝”文化底蕴的学习,从中了解博大精深的传统音乐文化,提升音乐理论认识,以点带面,从对该曲的研究中,窥视古筝音乐艺术价值之一斑,在其独特的弹奏方法打破了中国传统筝曲单手弹奏的局面。庆丰年不论是在曲式结构方面还是在演奏技巧方面,均有独特的创新点,值得人们探究,也由于庆丰年作品的问世,极大的推动了我国筝曲的发展,奠定了中国筝曲在世界乐坛的地位。庆丰年的古筝音乐艺术其内在的音乐气质、审美特征、弹奏技巧均十分值得称赞,其优美的旋律、饱满的情绪、刚柔并进、节奏快慢的掌控是其主要的艺术特点,这也是体现出古筝音乐的古朴、真实的艺术特性。关键词:庆丰年;审美特征;赵玉斋;曲式结构一、庆丰年的曲式分析(一)曲式结构 1.段落划分 在庆丰年中,作者根据小溪流水曲调将庆丰年的开头四节作以变化,随之引出庆丰年的音乐主题。具体可参照下面的谱例。谱例1 小溪流水曲调谱例2 庆丰年曲调第一乐段共有48小节,随后便是乐曲的第二乐段。在这一乐段中,旋律悠扬,兼具创新与传统的合一。通过揉、按、颤、滑等传统技法的演奏,左手在音柱的左侧无音区处便可自然弹奏出审美意蕴来。表现最突出的是在第72节上,运用了密摇,这是古筝技法的传统演奏手法,从而使该乐曲更富有韵味。当第二乐段的乐曲转入到时候,便又实现了乐曲的徽调式的转变,明朗欢快的美感伴随着柔和优美的弹奏,使得转调过程的实现也更为轻松。当曲调进入第103小节后,开始了乐曲的第三乐段。轻快欢唱弹奏的技巧,着重反映出该乐曲的中心思想,将农民的辛勤劳动、喜获丰收、欢庆丰年的欢快情境跃然纸上。在这一乐段中,在深得传统弹奏精华的基础之上,还运用了钢琴的和弦、竖琴的琶音、琵琶扫弦等专业手法,通过不同乐器的结合使用,突出了该乐曲的变化和形象化,展现了古筝乐曲的艺术魅力。第三乐段第103小节208小节时该乐曲的关键点,见谱例4。谱例3 庆丰年第三乐段样例2. 音色组成庆丰年的音色在艺术上具有独一无二的成就与特征,特别是其中两种音色的变换,也基本容纳了古筝曲技巧的乐曲音色之精华。首先体现在基本音色上,基本音色也被称为乐曲的“底色”,是突出演奏者基本功的一种表现。古筝属于弹拨类乐器,基本音色的体现在于触弦之上,使得乐曲的声音能够实现并产生更加清晰、圆润、结实、有弹性的效果。在庆丰年中开篇大量运用了基本音色,又如在乐曲的第一乐段的第二小节中,有经验的作者往往借助大撮指法的功能和力量,以手腕为运动轴心,弹后立即恢复到自然状态,然后协调其他对抗,这样演奏会显得格外轻松,并且音色也十分浑厚、有分量。另外,在庆丰年的第三段中,其中在第一乐段第一小节中,通常使用左手手指压住琴码,将声音变得闷沉,为求表现出敲鼓的声音,展现人们丰收时敲锣打鼓的欢庆场景。这两种古筝的音色变化多出现与古筝乐曲的创作中,既丰富了古筝的音色变化,又拓宽了古筝的表现能力。在演奏中,还需要针对音色方面多做揣摩,掌握好演奏尺度,塑造出灵活、生动的音乐形象。(2) 旋律特点庆丰年能够被选入中国古筝名曲荟萃、中国古筝考级教程、古筝教学法等诸多优秀古筝教学书籍中,成为古筝教学曲目,其关键一点就是拥有独特的旋律特点,作为讲求韵律之美的古筝曲,节拍的控制固然是庆丰年乐曲中的旋律特点,这两种特点形成了庆丰年独特的风格以及经久不衰的欣赏价值。1. 和声特点庆丰年以小溪流水的旋律为创作基础,曲调中融入了民间锣鼓喧闹的节奏,在原曲调的基础上增加了创作素材,丰富了乐曲的内容。在古筝的弹奏技巧上,作者十分大胆,运用了很多古筝技法中不会运用的弹奏技巧。其中赵玉斋使左手与右手一样在琴码的右侧进行复杂的弹奏,出现了和声效果。并且在之后的弹奏中,随着曲调高潮的引出,运用了左手大抓、左手套抓、双手交替套抓、左手刮奏、和声刮等技巧,增强了乐曲的表现力,也为以后的筝曲创作奠定了基础。其实,庆丰年在当时也出现了诸多争议,认为其创新之中忽视了传统音乐运用,特别是和声的运用,左右手分工的弹奏扩大了和声的作用性,不少学者认为左手负责颤按推揉,右手负责勾抹劈托,二者作用分明,不能改变。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古筝乐曲一直得不到充分的发展,其强大的和声功能一直没有得到应用1。庆丰年的出现,使古筝成为了一种和声乐器。在此看来,其中运用的和声技巧并非困难,弹奏十分简单,但是其和声效果却接近完美。特别是重音弹奏的地方,第八小节中最后一个重音,此重音属于和弦音,需要抓弦运用,并且抓弦的三根手指必须力度一致,形成完美的和声效果,并在和声的基础上,演奏出重音。2. 节拍控制全曲始终传递出一种欢快、喜庆的节奏,在曲式创作上,分为了引子、尾声和三个乐段组成。在每一乐段中都需要注意节拍的控制。在开始时,引子打破了传统的乐曲演奏技法,节拍强弱对比、又慢到快。这段节拍的控制全面的设置了一个左手和弦琶音,也是由这个琶音引出了正板旋律。这种创新在古筝界还是第一次。引子的第二乐段运用了双手和弦与滑音揉弦相互交替的运用,用来控制引子的节拍变化。第二阶段为慢板,侧重于音乐的乐思,为了表现及引发农民丰收喜悦的兴许。再此段中,节奏的变化中运用了七声音阶,这使整体的节奏演变出了更丰富的层次感,为乐曲的高潮部分做好了铺垫。第三阶段为急板,在此期间,“老八板”的音调再次出现,本段的节奏控制主要强调快慢交替。左手快速扫弦,右手加重琶音,表现的锣鼓声惟妙惟肖。在结尾支出,双手弹奏,并用和音,节奏控制有急有缓,将人们的喜悦情绪表现的十分充分2。二、作品的创作背景(一)作者的经验灵感1.直接经验庆丰年创作于1955年,创作者赵玉斋任沈阳音乐学院民乐系古筝讲师。其在教学过程中,将前人口传心教的古筝知识整理成谱,方便学生学习,并且同时更是最求西方音乐与乐器的表演,为求拓宽古筝的艺术欣赏价值。赵玉斋庆丰年的创作之路并不平坦,在音乐学府中任音乐教师,如此良好的条件下使赵玉斋本人也得到了文化的熏陶。逐渐的,赵玉斋对古筝知识愈加丰富、创作思路愈加开阔。也就是此时,开始了赵玉斋庆丰年的创作。2. 间接经验1955年春节前夕,赵玉斋下乡慰问演出,当时与农民一起欢度春节,亲身感受到了农村的朝气蓬勃与欣欣向荣。同样,在农村的一段时光,是赵玉斋了解到农村人们的生活情况,对音乐、戏曲的迫切需求。与广大农民培养出炙热的情感,让赵玉斋产生了创作的欲望,最终选择了用古筝来表现农民的幸福生活。并且在创作之处便确定了创作的题目为庆丰年3。(二)作品的创作手法1.审美主题庆丰年古筝曲可以说是古筝艺术的代表佳作,内含的审美特征包括了形态美、情态美、意态美等。当演奏者在演奏时会根据音乐中的各种元素来构成印象动态结构,充分表现了演奏者的演奏能力。古筝的演绎并非是静态的,而是动与静相结合,演奏者的形体、表演情绪都会给人增添视觉的美感。另外,庆丰年中的旋律变化多端,需要丰富的演奏技巧和节奏的律动,这种节奏的均衡、匀称、对比、统一的美感,能够满足人们听觉上的审美需要。上文中分析了庆丰年的节奏与节拍,其中,通过各种快速、慢速的节拍变化、和声强弱的对比,制造出敲锣打鼓的气势和人们喜庆的情绪,甚是让人身临其境。赵玉斋创作该部作品时,就是注重了乐曲的审美主体,运用了审美观点的创作手法,使审美特征充分的表现,才创作出了这样的一个经典的筝曲。2. 意境设置在意境设置方面,是构成音乐结构的重要一环,古筝乐曲的意境表现常常能够让人获得精神上的超越,能够起到净化人心灵的作用。这也是古筝曲最突出的优势。庆丰年中通过赵玉斋超强的演绎技术,让演奏时常产生变化,并且音乐融合了传统筝曲的清雅脱俗之韵味,特别是在左手揉、吟、滑、按等技术上的运用,将乐曲中体现的人们的心理情绪变化紧密相连,奏出独特的味道,将人的情绪刻画的入目三分,令欣赏者产生共鸣4-5。三、作品的体制构成及艺术成就(一)体制构成1.作品的韵味特色 庆丰年作品的韵味特色并不仅仅体现在弹奏上,也并非创新的左手参与弹奏,以往有过将军令、线索十三套也都出现过左手演奏的情况。但在庆丰年的筝曲创作中,左手技巧的使用,相对简单,所以并不能看做是作品的独特点。这里说的该部作品的韵味特色主要是由乐曲的节奏与结构的创新,乐曲一开始便将左手弹奏当做整体的一个有机成分体现,尽可能的充分展现出古筝的和声功能。在编配上,作者花费了大量的功夫,力求该部艺术作品体现出前所未有的韵味。特色的体现在于两点,第一,该部作品打破了原来的古筝弹奏技巧,双手界限分明的弹奏方式在庆丰年中很少出现,多数都是和弦共同体现,这为后来的古筝曲目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第二,这首乐曲的韵味特色具有时代性的意义,已改以往的古筝乐曲形象,充分的展示了古筝的风采。为古筝艺术增添了一支馨香的花朵。例如,庆丰年属于D调曲目,本应用D调来弹奏,但是在演奏中却使用了G调来弹奏。在演奏过程中,又将乐段划分为多个小节,并且将尾声部分独立出来,其中也考虑到了整体的速度、节奏与乐曲的整体表现情感。2. 作品的演奏技法 第一,节奏的掌握,通常来讲,散板乐段的弹奏速度十分自由,这是对演奏者即兴演奏的一个诠释,既要控制触弦的方向和力度,又要防止杂音的产生,既要保证筝弦的震动,又要保证乐音的完整6-7。 第二,套抓弹奏的力度。此乐段的套抓为左右手交替进行,十分注重弹奏的力度,左右手的套抓要均匀、饱满、扎实有力,两手的弹奏力度要一致,各个手指的弹奏细节也要保持一直,这样才能保证声音效果的统一。 第三,速度控制。左右手的套抓弹奏是该乐段弹奏的难点,要弹奏的迅速、敏捷,和弦准确,左右手交替无痕迹。在演奏过程中,快慢的掌控是对整个乐曲的表现,弹奏速度快,声音质量便会提高,若想弹奏的慢,就要抓准音位。使用手腕带动手指弹奏,而并非是依靠身体的力量控制手指。(二)艺术成就 1.作品对民间艺术的影响 该部作品的问世,对各个流派的发展都起到了带动作用,运用该部作品演奏手法及审美观点的作品还有瑶族舞曲、闹元宵、战台风等,这些都是民间艺术的代表佳作,在演奏方面也都运用了双手胶体的弹奏方法。并且庆丰年被收录到筝曲教学曲目中,加快了筝曲的艺术发展8。 2.作品对音乐要求的重视 由于庆丰年的带动,不少筝曲作品也重新得到了重视,是庆丰年的带动,才使山东筝登上了世界乐坛,奠定了中国音乐艺术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另外,中央文化艺术局也重新提出,应该对筝曲给予重视,从“中国音乐家代表团”远赴荷兰、瑞典、挪威、丹麦等国家进行了演出,并且由庆丰年带头,受到了荷兰总统和夫人的亲临观看,世界均对庆丰年及中国古筝艺术给予了极高的重视。结论 综上分析来看,庆丰年堪称中国古筝艺术的典范,在中国传统古筝艺术界中中,弹奏手法单一,赵玉斋先生对古筝艺术的深厚艺术造就是其创作的资本,在弹奏技巧、内涵表现、审美特征等方面均进行了探索。虽然在现今看来,庆丰年的演奏技法并不能算上高难度,其和弦的运用、和声的配合也在现今古筝艺术中有了诸多体现,但是在创作之处,也确实由于庆丰年创新的独特性、震撼性,为古筝界带来了极大的影响,推动了中国古典音乐的发展。参考文献1 刘郁强.浅析古筝曲西部主题畅想曲的音乐特色J.黄河之声,2014,05(12):48-49.2 张静嘉.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研究文献述评来自CNKI的研究报告J.戏剧丛刊,2014,02(05):65-66.3 吴蓉.试论古筝协奏曲东渡的人物精神体现J.黄河之声,2014,17(05):38-40.4 高英.论筝曲春到湘江的音乐特点与演奏分析J.宿州学院学报,2014,03(06):70-74.5 毛丽华.简论古筝左手技法及认识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4,01(05):65-70.6 肖宁.浅析古筝流派之客家筝曲的艺术特色J.音乐时空,2014,13(05):49.7 韩建勇.谈浙派筝家对中国古筝艺术发展的贡献(上)J.乐器,2013,03(07):56-59.8 刘慧.古筝弹奏技术技巧的发展运用J.科技信息,2013,11(05):3.GuZhengQu shallow of the artistic features of the journal qinfeng yearsName: XXXSchool: XXXAbstract: the qinfeng year by Zhao Yuzhai creation in 1955, is a modern zheng QuJie very weighty work, music playing technique innovation, aesthetic, played a leading ro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guzheng art. The study of the qinfeng years GuZhengQu artistic features, the purpose is to explore the early liberation of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folk music, guzheng music and the impact on the world, its unique ways to break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zither music one hand play. Qinfeng years, both in te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