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樂的秘訣:和睦.doc_第1页
喜樂的秘訣:和睦.doc_第2页
喜樂的秘訣:和睦.doc_第3页
喜樂的秘訣:和睦.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和睦的喜樂腓立比書4:1-3(2)我所親愛、所想念的弟兄們,你們就是我的喜樂,我的冠冕。我親愛的弟兄,你們應當靠主站立得穩。2 我勸友阿蝶和循都基,要在主裏同心。 3 我也求你這真實同負一軛的,幫助這兩個女人,因為她們在福音上曾與我一同勞苦;還有革利免,並其餘和我一同做工的,他們的名字都在生命冊上。現在已經查到腓立比書的最後一章。在我預備講章的時候,我就面對一個選擇:到底我要不要提腓立比教會這兩位引起爭端的姊妹呢?為什麼保羅會在公開的書信中不避諱的提到這兩位姊妹?(a)保羅曾經在使徒行傳20:27說到他牧養的原則:因為神的旨意,我並沒有一樣避諱不傳給你們的。 忠於解釋聖經的傳道人,就不能因為怕引起困難,而故意不解釋這段聖經。那麼腓立比教會有什麼困難呢?(3)使徒保羅在以弗所書5:25-27裡這樣說:25 你們作丈夫的,要愛你們的妻子,正如基督愛教會,為教會捨己。 26 要用水藉著道把教會洗淨,成為聖潔, 27 可以獻給自己,作個榮耀的教會,毫無玷污、皺紋等類的病,乃是聖潔沒有瑕疵的。教會原來應該是充滿了愛與和睦,我們理想的教會,應該是毫無玷污、聖潔沒有瑕疵的。但是你一定會覺得希奇,因為教會存在了兩千年,一直到今天,我們仍然喜歡到教會去。現實狀況裡,很少教會從來沒有爭執。世界上沒有一個完全的教會,因為我們都是罪人。如果你發現有一個教會,完全沒有一點瑕疵,一但你加入那間教會,你才發現真正使你留下來,是因為你順服神的帶領,是因為你接受神為你安排的屬靈的家。如果你看到的教會沒有問題,那麼回頭問問他們過去的歷史,你會發現他們曾經有過問題。如果沒有人告訴你任何問題,你只要留在一間教會長一點,你一定會看見問題發生。或者就像花生漫畫刊登的幾幅圖。露西對史奴比說:很多時候我覺得你真是煩死我了。但是有時候我又覺得好想抱抱你。史奴比回答說:那就是我。可以煩死你,也可以愛死你。教會就是這樣一個地方。我們是一群蒙恩的罪人組成的。我們的不同,有時會冒犯別人。而這些不同,又是每個人可愛的地方。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個性、不同的恩賜才幹、不同的喜好、不同的長處短處,不同的優點缺點。這些不同原來都是神的設計。因為神創造的時候,從來沒有把兩個人造的一樣。然而當這些不同造成基督徒的老自己出頭時,就出現彼此互相爭競、生氣頑固、故意誤解別人、分黨分派、就使人際關係失去了和諧。因此是不是基督徒都要和別人一樣,才能保持教會的和睦呢?也不盡然。因為我們絕對會有不同的看法。(a)然而無論在什麼情況下,我們都應該記得聖經的話說: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弗4:3)保羅不但在以弗所書裡提到這種合一的重要性,雅各在雅各書裡也提到教會的不合睦帶來的殺傷力。無論是雅各還是保羅,他們都生活在第一世紀。那時代的社會,遠沒有現代的社會複雜。然而就連那麼單純的社會,他們也一樣有爭吵。(4)雅各在4:1-3說:你們中間的爭戰鬥毆是從哪裏來的呢?不是從你們百體中戰鬥之私慾來的嗎? 2 你們貪戀,還是得不著;你們殺害嫉妒,又鬥毆爭戰,也不能得。你們得不著,是因為你們不求。 3 你們求也得不著,是因為你們妄求,要浪費在你們的宴樂中。雅各是耶穌的親弟弟。他指責的是教會裡基督徒雅各講話也像耶穌指責法利賽人那樣的直截了當。(A)在雅各書4:1裡的爭戰, plemos希臘文這個字就是平常他們稱呼國與國之間的戰爭的那個字。這個字表達的是國與國之間,大規模的流血戰爭。(b)鬥毆 mche這個字代表的是一群人與另一群人之間,小規模的衝突、打架。有時也形容是兩個城邦之間,長期的鬧事。這兩個字最好的比喻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世界上有兩大戰場。一個大戰場在歐洲,一個大戰場在亞洲。這兩個大戰場,就是典型的爭戰,也就是 plemos而無論歐洲或者亞洲,都有許多局部的戰爭。好比日本軍隊由中國東北入侵華北。由海上入侵上海,中國軍隊在上海展開上海保衛戰。後來日本人又進行菲律賓的攻擊、偷襲珍珠港。又入侵中南半島、佔領英國法國所有的屬地。這些局部性的戰鬥,用 mche鬥毆來形容最恰當。今天我們談的是教會內部的衝突。英國和愛爾蘭多少年來一直都為他們天主教和基督教的不同信仰互相攻擊。直到現在還常常聽說在英國發生小型的衝突。英國和愛爾蘭之間的衝突已經演變成一種地域性長期的衝突。不但如此,我們還可以看見不同的神學思想,不同的神學院之間,常常帶起教會與教會之間的衝突。最明顯的,就是由達拉斯神學院的畢業生,發起的長達三十年的美南浸信會聯會內部的奪權運動。雖然沒有一點暴力,但卻有大批聯會級的牧師離職、轉任。連好幾個美南浸信會旗下的神學院,也因為這次的運動,改變了神學立場。而衛理公會內部因為同性戀和女牧師按立,引起的爭執,使得衛理公會許多教會改變立場,申請加入美南浸信會。這也是教會宗派級的爭執。而個別教會同樣也有爭執。有人說,達拉斯所有的中國教會,都是內部爭執引起分裂產生的。你就可以知道教會內部曾經有過多少爭執。我真的要感謝主,過去一年來,教會不是沒有問題。但是弟兄姊妹保持合一,有驚無險。沒有造成太大的傷害。因為今天留在教會都是忠心愛教會的弟兄姊妹。他們留下來,是因為看見神的手親自在這裡保持我們的合一。所以經過的風浪,反而讓我們更清楚神的帶領。更加相愛,更加同心。(5)為什麼一個由基督徒組成的教會,也會有衝突呢?雅各在雅各書裡,直截了當的把根源指出來。(a)4:1說:你們中間的爭戰鬥毆是從哪裏來的呢?不是從你們百體中戰鬥之私慾來的嗎?4:1的下半節說:是從百體中戰鬥之私慾來的。(b)私慾這個字,原文是 hedone這個字原來的意思是感官的快樂。雅各是說:我們的衝突,是來自各人追求自己的感官快樂。為什麼追求個人的感官快樂,會引起人際關係的衝突呢?感官快樂好像沒有那麼強烈的傷害力啊?希臘文原來的意思,是強烈的追求自我的滿足。一個人追求的目標,一個人事奉的動機,如果滿心都是追求自我的滿足,個人的野心、熱切的想要讓自己活得有成就感,更滿足自己,更快樂,一個人為了滿足自我的野心,自我的成就感,無論看起來多麼正當,到一個地步,自己的期望達不到時,爭執衝突就像發起戰爭一樣,那就是雅各的意思。(c)而什麼是發起戰爭呢?原文是: strateomai這個字後來發展出英文裡的Strategy。雅各的意思是說:一個人為了要達成自己想要的目標滿足自我成就感,就促使他開始策略性的思想謀劃,把自己想要達成的目標,變成行動,一步一步去執行,不顧別人的感覺和看法。總之就是要按我的意思去爭取我的方法實現。(6)雅各在4:2說:你們貪戀,還是得不著;你們殺害嫉妒,又鬥毆爭戰,也不能得。你們得不著,是因為你們不求。這是什麼意思?這是說一個人下定決心要執行到底。他心裡想的是:如果要爭,我就爭到底。如果要吵,我就吵到底。如果要爭取別人支持,那我就去爭取到底。如果使用強硬的言語,可以讓我達成目標,我就用拼命講。如果生氣可以讓別人退一步,我就生氣到底。到一個地步,為了達成目標,可以不擇手段。經文是說到爭戰、鬥毆。在教會我們大約不會真的拿起武器來爭戰。也不會真的動拳頭打架。我們不需要武器、不需要動拳頭,在我們堅刻的利齒後面那一張三吋不爛之舌,就足以打擊任何堅固的營壘。我們或許在教會不會看見什麼人流血。但是我們可以用言語在人的心頭留下深深的傷口。因為一個自我中心,自私的人,為了達成自己的目的,他總會找到十足的理由,讓他有根有據的發起他的全面攻擊。當然面對真理的挑戰,看見不合真理的作法,我們絕對不應該退縮。但是絕大多數的時候,聖經真理只不過是被人使用的一個藉口。人心裡自私的目的,自我目標的達成,才是一個人發動爭執的真正理由。而基督徒到底會用多少不同的方法來表示他的不同意?為了達成一個人自私的野心,基督徒用過許多非常過份的方法。在教會史上,有太多不應該打的仗。當然我們必須承認,有些爭執是為真理堅持。面對真正的真理之爭,退縮就是妥協聖經真理。然而大多數的教會紛爭,都是權力鬥爭。是個性強的人在耍手段。是自私在堅持按著自己的方法去推動。(a)有一個人發了一千份問卷,問基督徒:教會的目的是什麼?(b)89%的基督徒選擇的答案是:照顧我和我家的屬靈需要。(c)只有11%的人選擇帶領世人歸向主。百分之八十九人都是為了滿足自我的需要。在這種自私的心態下,我們怎麼可能指望在教會裡沒有自私的野心?有一個年長的基督徒做見證說:我剛畢業開始找工作的時候,我就禱告求神給我一個好工作,那樣我可以娶一個漂亮的妻子,買一幢大房子。現在我發現神差不多完成了我的心願。神給了我一個漂亮的房子,和一個大妻子。你看,一個人的禱告如果出於自私的動機,就算得到了,也不會感恩。不會帶來滿足。這也是為什麼出於自私的動機,會帶來教會的衝突。因為自我得不到滿足。如果我們不知道第一世紀是保羅的喜樂的模範教會,這個腓立比教會,也有不和諧,那麼我看到現在教會中間的爭執,一定會很灰心。然而幸好連腓立比教會這樣保羅的喜樂、保羅事奉的冠冕,都有教會內部的不和諧,我們就發現,並不是初世紀的教會,就是完全的教會。早期的教會,無論是哥林多教會、帖接羅尼迦教會、加拉太教會、羅馬教會,都有他們各自的問題。和今天世界上的教會沒有什麼兩樣。(7)請看腓立比書4:1-3:我所親愛、所想念的弟兄們,你們就是我的喜樂,我的冠冕。我親愛的弟兄,你們應當靠主站立得穩。2 我勸友阿蝶和循都基,要在主裏同心。 3 我也求你這真實同負一軛的,幫助這兩個女人,因為她們在福音上曾與我一同勞苦;還有革利免,並其餘和我一同做工的,他們的名字都在生命冊上。腓立比書是一本喜樂的書信。如果腓立比人什麼都好,為什麼保羅會起意寫這一封信?保羅書信大多是寫給正在發生困難的教會或個人。腓立比教會也不例外開始有了危機。保羅認為這些危機必須解除,要不然問題就會越來越大。必然影響福音工作。但是問題出現處理的好,就成了一個轉機,帶來福音的擴展。保羅在第一章提到他下獄的事。那是一件讓許多基督徒會跌倒的問題。如果一個傳道人真的那麼好,為什麼到處都引起別人逼迫呢?為什麼那麼多人恨他入骨,要置他於死地呢?腓立比教會的弟兄姊妹開始對保羅失掉了信任。因此保羅在寫腓立比書的時候,首先要解決這個問題。所以他說,連看守他的御營全軍,都知道他是為了信仰的緣故。並且他的下獄,使得福音更加興旺。然後保羅就教導了一系列的喜樂秘訣。其實是因為腓立比人面臨失去喜樂的危機,所以才需要保羅不斷提醒鼓勵。(a)4:1-3節提到的首要原則,能夠解決教會不和諧的問題,就是要站立得穩,回到信仰的基礎:耶穌基督。信徒只要在對耶穌的信仰上堅定不移,不再追求自我的滿足,只求神旨意實現,問題就沒有了。所以4:1說:我所親愛、所想念的弟兄們,你們就是我的喜樂,我的冠冕。我親愛的弟兄,你們應當靠主站立得穩。(8)保羅在1:27早就說過:只要你們行事為人與基督的福音相稱,叫我或來見你們,或不在你們那裏,可以聽見你們的景況,知道你們同有一個心志,站立得穩,為所信的福音齊心努力。保羅不停的強調要我們每一個人對耶穌的信心要站立得穩。而站立得穩保羅最愛強調的主題。(a)他在哥林多前書16:13說:你們務要警醒,在真道上站立得穩,要作大丈夫,要剛強。(b)他在加拉太書5:1說:基督釋放了我們,叫我們得以自由。所以要站立得穩,不要再被奴僕的軛挾制。(c)他在帖撒羅尼迦前書3:8說:你們若靠主站立得穩,我們就活了。(d)他在帖撒羅尼迦後書2:15說:所以,弟兄們,你們要站立得穩,凡所領受的教訓,不拘是我們口傳的,是信上寫的,都要堅守。(9)為什麼保羅這樣強調要在主裡站立得穩?為什麼在主裡站穩那麼重要?因為這是保持和諧,最重要的基礎。(a)因為在主裡站立得穩,是保羅認為達到和諧的先決條件。站立得穩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要實踐耶穌的教訓。要尊重耶穌的教訓。要效法耶穌所設立的優先順序。要愛屬於耶穌的人。要明白耶穌的旨意,也要追求實踐耶穌的旨意。如果我們仔細觀察每一個真心跟從耶穌教訓的基督徒,就會發現凡是在耶穌的教訓上真正站立得穩的基督徒,就很難跟別人起衝突。一個基督徒如果真的虔誠,第一個現像就是生命有彈性,容易相處。難怪保羅想到腓立比教會這兩位起衝突的姊妹,第一件要提出來的事,就是要在主裡站立得穩。在我們進一步思想這兩位姊妹的情況之前,我們要先思想一下,你到底有沒有在主裡站立得穩?一個人如果不是在主裡站立得穩,那麼就可能是堅持自己做事的原則。或者是堅持過去自認為優美的傳統。或者為了顧全個人最親密的幾個好朋友的需要和喜樂,而忽略了大多數人的需要。然而讓我們仔細想一想,無論你怎樣堅持自己做事的原則、過去的傳統、或者親密的好友的看法,只要你是基督徒,你是不是應該把在主裡站立得穩,放在所有其他考慮之前?所以我說,在主裡站立得穩,是和諧的先決條件。(b)不但這是先決條件,這還是人際關係的必須。保羅說出了先決條件之後,他就明白的指出問題的中心人物了。(10)4:2說:我勸友阿蝶和循都基,要在主裏同心。這兩個人是什麼人物呢?他們是腓立比教會的姊妹。因為這兩個名字在希臘文裡都用了女性字尾。而另外一件值得我們留意的是這兩姊妹的名字,沒有在聖經裡任何其他的地方出現過。而保羅雖然提到她們的名字,卻一句也沒有說她們之間到底有什麼問題。(a)保羅只強調她們兩人要在主裡同心。換句話說,她們兩人不能和睦相處。她們之間關係不和諧。而保羅的要求,是向她們兩個人的心發出的。保羅要她們同心。保羅沒有告訴她們要怎樣彼此和睦。也沒有施加一點壓力或責備。相反的,他是充滿愛心和恩慈。他又沒有一點想在遙遠的地方強制別人聽他的。(b)這句聖經希臘文是說:我勸友阿爹,我勸循都基使用了兩次勸字。中文聖經只翻譯一次。(c)這兩個勸字,讓我們看出許多意思。首先保羅表現出他不站在兩人的任何一方。因為他兩個人都勸。他覺得兩個人都有錯。正如中國話說的,一個巴掌打不響。任何的爭執總是因為一方有了行動,而另一方有反應。所以凡是爭執,一定兩方都有錯。或許是從某一個人的錯誤開始,另外一方得理不饒人,乘勝追擊,爭得先犯錯的一方忍無可忍,開始反擊,於是成為相持不下的爭執。形成爭執,看起來總是某一方開始。如果我們自己落在爭執中,我們總覺得是對方開始的。然而從神的角度看,不論有沒有理由,無論是誰,只要爭執不下,就把自己也放在錯誤的地步。原來有理也成了無理。(d)只有一件事是雙方都應該作的,就是在主裡同心。這句話的意思不只是同心,而有保持和睦的意思。如果我們真的站在真理的一方,像我們口中說的那樣,就應該實現耶穌對門徒的教導。(e)當彼得來到耶穌面前抱怨說:我弟兄得罪我,我當饒恕他幾次呢?到七次可以嗎?你聽聽彼得的話是什麼意思?他覺得自己已經饒了別人七次,現在他第八次又被得罪了。他忍無可忍要反擊了,所以先到耶穌面前,求耶穌批准。沒想到耶穌說:我對你說,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個七次。什麼時候我們決定與人爭到底,我們就是在違反耶穌的旨意。如果我們真的有愛心,真的維持真理,就要採取饒恕七十個七次的態度。而更重要的是,當兩個人開始不和睦的時候,兩方面都要願意放下所爭執的重心。無論這個重心是過去的嫌隙,彼此的怨恨、還是一方的妒忌。要表達出願意饒恕的態度。我們要接納耶穌當年的態度。他一點也沒有自己的放下天堂榮華,來到污穢骯髒的世界。只有這樣虛己謙卑,才能真的達成建立和諧目標。而兩個人願意放下自己的立場,饒恕對方,唯一的方法就是在主裡同心。就像前面所說的,先決條件是在主裡站立得穩。現在要恢復和諧的關係,必須在主裡同心。我們的基礎是對耶穌的信心,所以要我們恢復和睦,也必須是建立在主裡的同心。在日本侵略中國之前,日本已經侵略了韓國。他們佔領了韓國,正像他們對待中國人一樣,用盡了一切的殘酷和兇狠的方法。而其中一項最令人不理解的事,就是這些侵略者,他們對待基督徒的方法。就像早年羅馬帝國起初迫害基督徒一樣,日本人來到韓國,第一件做的事就是把教堂關閉,把牧師趕出教堂。就像後來中國共產黨在毛主席的指導下,也做過同樣的事。他們都以為只要把教堂關閉,牧師趕走,基督教就消滅了。想不到這個韓國牧師非常頑固,他不顧日本警察的兇狠、殘酷,下獄、酷刑。每次警察把他放出來,第二天他就又跑去警察局要求警察開放教堂。幾次之後,警察終於答應了他。訂了日子,教堂要重開了。四周的基督徒聽到消息,都興高采烈的互相傳達。到了預訂的日子,日本警察在那座特選的木造教堂外面站崗,四周的基督徒把整個教堂擠得水瀉不通。還有許多人在外面站著,想要進去。裡面的基督徒開始唱詩,越唱越大聲,越唱越喜樂。他們的聲音太大了,外面在發生什麼事都沒有人注意。日本警察把圍在窗外門外的人統統趕走,然後他們拿來大桶的柴油,警察局長一聲令下,十幾個士兵同時把教堂澆上柴油,窗戶、大門都往裡面澆柴油。幾秒鐘裡就同時點火。基督徒開始驚恐,有幾個人爭著由窗戶爬出去,由門口推門出去。外面卻架著機槍,出去的人都中了幾十顆子彈。牧師知道沒有逃走的希望,在一段簡短的禱告之後,大家一起唱著詩歌,在雄雄烈火之中,慢慢倒地。全體殉道。日本投降後幾十年,韓國人對日本的仇恨一點也沒有改變。他們在這間教堂的遺址建了一座記念碑。上面刻著每一個殉道的人的名字。然而人怎麼能忘記這麼深的仇恨?韓國人發現他們不能原諒不能饒恕日本人。一直到1972年,情況才有了轉機。有一群日本牧師到韓國旅行。來到這個教堂遺址,讀到過去發生的事情。他們雖然沒有一個人參加過第二次世界大戰,但是他們知道從前日本軍隊留下的傷痕,造成這些信仰上的弟兄姊妹的殉道。他們決意要為自己的國家認罪。這一群日本牧師回國後,發起一個捐獻,要尋求韓國信徒的饒恕。他們募到一千萬日元。於是在記念碑所在地建了一座白色的教堂。教堂獻堂典禮那天,一群日本信徒來參加典禮。雖然韓國信徒對他們的慷慨奉獻,建起的這座教堂很受感動。但是典禮中的講道,一點也不能使他們忘記當年發生的慘案。節目一個一個進行。他們宣讀每一個殉道基督徒的名字,又要每一位殉道者的家屬起立致哀。每一個都帶起沉重的哀傷。每一個節目節目不但不能消除他們的傷痛,反而讓他們更加記起當年的仇恨。在座的日本基督徒差不多要放棄了。覺得他們所做的一切的努力好像完全白費功夫。韓國基督徒一點也不領情。快要散會了,領唱的弟兄帶著大家一起唱:藉我主十字架,我得見主恩光,罪重擔從我心皆脫落。藉十架我因信,眼明亮心平康,到如今,我終日常歡樂。忽然有一位韓國信徒,受到詩歌的感動,轉向一個日本弟兄,兩人抱在一起痛哭。接著另外一對韓國日本弟兄抱在一起。於是每一位韓國弟兄都去找到一位日本弟兄,大家都抱在一起。韓國基督徒哭,是因為他們要從心裡饒恕日本人。日本弟兄哭,是因為他們真誠的為過去的日本人認罪。也是接納了韓國弟兄的饒恕,心存感恩。神所賜下的和好和諧,終於再一次臨到韓國基督徒和日本基督徒之間。(11)讓我們再回到腓立比書。保羅在腓立比書4:3還要求第三者出面調解。他說:(a)我也求你這真實同負一軛的,幫助這兩個女人,因為他們在福音上曾與我一同勞苦。還有革利免,並具餘和我一同作工的,他們的名字都在生命冊上。(b)什麼叫真實同負一軛的?解經學者有許多假設。(c)有人說,或許保羅是指巴拿巴。(d)也有人說,或許是以巴弗提。(e)也有人說,真實同負一軛其實是一個希臘名字。這位弟兄的名字,意思就是真實同負一軛。所以保羅是求一位弟兄,去幫助這兩個女人。(f)其實猜測這個人是誰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去幫助這兩個起爭執的姊妹。保羅說:她們曾與我一同勞苦。也就是說,她們和保羅是主內一起辛勞的同工。曾經同甘共苦,度過了許多艱難的日子。說不定腓立比教會就是他們一起建立起來的。使徒行傳十六章十二節說,保羅第一次到腓立比,那裡只有一個婦女禱告的地方。腓立比教會就是從這個婦女禱告會開始的。說不定友阿爹和循都基當時都在那個禱告會裡。如果這種說法確實,保羅和他們的關係真的非常深刻。然而很多時候,多年的同工一旦有了爭執。那真是讓人心痛的一件事。因為他們曾經有那麼多值得懷念的日子。難道那麼多的日子同甘共苦,齊心努力,建立了那麼喜樂的腓立比教會,現在就因為她們之間的爭執,就要分手嗎?很多時候這就是我們最頭痛的一件事。人際關係的糾紛,其實夫妻關係何嘗不是如此?神的家裡如果弟兄姊妹不同心,就和一般家裡不同心一樣,都會把我們的力量消耗乾淨。我們心中的怨恨苦惱會讓我們失掉了生命的活力。生活在這種心情之中,絕對不會再有一點喜樂。不論是家庭教會或者任何有人存在的組織社團,如果沒有饒恕的愛,常常翻舊帳起爭執,就會永遠留在痛苦中。為什麼要停留在這種痛苦中呢?是不是應該想辦法停止這種痛苦。很多人想要除掉痛苦,他們的作法是要求對方改變,使自己的痛苦可以減輕一點。然而這種方法早就證明沒有用。所以關鍵仍然在我們自己身上。(12)讓我們學習禱告。我們首先要學會把自己的痛苦,去告訴神。然後我們要求神幫助我們去赦免去饒恕。(a)如果你有基督徒的朋友,彼此要一同禱告分享。不是藉著這種機會找一個同情自己的人,一起罵讓我痛苦的對象。那樣反而會加深恨意。而是找一個人,可以幫助我們走過赦免的道路。我們的怒氣憤恨冤屈挫折,都要交託給神。(b)我們的目標是要完全赦免饒恕讓我們傷心的對向。耶穌曾經說,我們若不饒恕那些得罪我們的人,我們的天父也不饒恕我們。有一位荷蘭宣教士二次大戰後到德國傳福音。他告訴德國人他自己的經驗:當我們來到神面前承認自己心中的仇恨,願意在神面前完全赦免別人的時候,我們要把我們心中一切的仇恨痛苦都投在大海裡。然後在岸邊豎立一塊招牌說:禁止釣魚。永遠丟掉,不要再重新釣回來。在人世間,我們總會遇到許多爭執。有時我們也會為真理而與人相爭。然而很多時候我們的爭執是因為我們的罪是因為自私是因為驕傲。那時我們要來到神面前,向神認罪。有時我們有機會處理一些人際關係的問題。那時我們要記得,我們的目的是幫助人和睦,而不是作審判官,審判別人誰是誰非。(c)因為聖經說:所以時候未到,什麼都不要論斷,只等主來,他要照出暗中的隱情,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