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道一堂浅谈任督二脉.doc_第1页
长春道一堂浅谈任督二脉.doc_第2页
长春道一堂浅谈任督二脉.doc_第3页
长春道一堂浅谈任督二脉.doc_第4页
长春道一堂浅谈任督二脉.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任督二脉道一堂最近,甘肃省卫生厅举行真气运行培训班,41名医务人员9天打通任督二脉的消息,引发各方热议。从中医经络理论来说,任、督二脉不属常脉,不是正经,所以称为奇脉。任、督二脉是否可以打通?是一种“幻觉”,还是真实的状态?是无稽之谈,还是客观存在?是无法言说,还是有内在的规律可循?我们根据多年修道练气的经验,谈几点粗浅的认识和体会。地址:长春市南关区吉顺街251号。吉顺街与通化路交汇 正邦盛世宾馆对面,电话:88524499 网址:任督二脉并不神秘在中国古代,任督二脉是有志之士为了认识宇宙、生命,为了不断地超越自我,促进人们身心健康而常用的探索、观察和求知方法,也是一种道家养生炼气的方法。道、气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上溯几千年已为人类所用。目前,道教和气功,作为一门传统科学正在受到国内外有识之士的极大关注。很多学者对修道炼气产生兴趣并投入到两者的探索及研究中,两者在各项事业中也发挥着越来越多的奇妙作用。人们都希望祛病强身,开发潜能,增长智慧,益寿延年,多为国家和社会作贡献。这些目的如何才能达到呢?修道炼气,打通任、督二脉就能如愿以偿。 道家从动功入手,以导引炼形、服气全形、采药全气等行动为基础,使先天之气充实,修墙补室、敛气呈形、抽添坎离,施水火之功使体内之大药精气神聚结锻炼而升炼成内丹。古人喻龙虎为气血神意,由动入静而施功行术,以成龙虎大丹。道家观点认为,任、督二脉一通,百病不生,服气炼形能祛老。道言浅说:“穷理尽性至于命,即是道家层次。何谓穷理?读真函,访真诀,观造化,参河洛。趁清闲以保气,守精神以筑基。”道家的修持过程从修墙补室开始,以致先天真元肾水,得龙雷而动,经周百脉,从而使身心得到改善,内固其精,外全真形,从而达到长生久视、救济病苦、广度有情、万善同缘的道家功法之理想境界。地址:长春市南关区吉顺街251号。吉顺街与通化路交汇 正邦盛世宾馆对面,电话:88524499 网址:任督二脉修炼中的感悟“太极”,无极而生。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乃两仪也,阴阳合一为太极。阴阳复来,交错运行,不断变化,分而合,合而分,而成四象,分出五行。五行中的木、火、土、金、水,各属人体脏腑经络所对应的:心、肝、脾、肺、肾。各脏腑经奇络脉互为相接,为此则诸脉相通。由于脏腑均有阴阳所配属,而气循惊奇络脉而入,则阴阳交错。阳动阴随,阴静阳离,变化无穷,并产生人体外之表现。从医学角度来认识太极,那就是奇经八脉中任督二脉为主线的阴阳合一之产物。当然,在其形成合一过程中参杂着知识,有很多不断变化而逐步形成之过程。就任、督二脉而言,它不属于常脉,不是正经,所以为奇脉。其诸经满溢则入奇经,因督脉起于胞中而出于会阴之间,循行于脊背正中,与足穴经交汇于大椎和阴维脉交汇于哑门,风府穴总督一身之阳经,故为阳脉之海。任脉中极之下的胞宫以上毛际,行于腹正中至咽喉、上额、循面、入目与三阴经交汇于天极、关元穴和阴维交汇于天突、廉泉穴和人中脉交汇于阴交穴。虽然和手三阴经不直接相交,但是由于手足三阴的经脉互为相衔接,所以任脉的经气于手足三阴是互相交通的,它能够任周身之阴经,故为阴脉之海。鉴于上述经络分布与交汇,结合行气调理,在数术行功过程中,由于入手之处起于任、督,而数行任、督的目的在于接通任、督二脉,当然要接通任督二脉须有数术的方法。在修炼过程中要遵循它的规律:后生前降合天然、子进阳火36、午退阴符24还。这就是规律。任督二脉接通后数行于其中,便映于太极,而此时的太极为混沌之物(体),未有阴阳之分。当数循经于里,便促使人体急而顺时针转,忽而逆时针转,不断的交错转换而发展,按着一定规律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忽而动的疾风暴雨,忽而静的闭目听顺,这就是阴静阳动的不平衡所言混沌时期,而此时的36、24数术变化正是数行任督所致。一阴一阳交错复来,因此会极有规律的产生不断变化,进而循序渐进不断发展变化达到阴阳平衡。地址:长春市南关区吉顺街251号。吉顺街与通化路交汇 正邦盛世宾馆对面,电话:88524499 网址:由任督二脉之争想到的任督二脉并无多少神秘之处,打通任督二脉亦是道家修道炼气的基本方法,有其修炼的内在运行规律可循。然而,由于人们对人体奥秘的认识十分有限,对生命科学的规律认识和掌握得很不够,对道家修道练气的方法缺乏感受了解,加之思想方法、思维方式的差异,导致产生沸沸扬扬的“任督二脉之争”,也就不足为怪了。科学家钱学森曾倡导研究生命科学,提出“人体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的重要论断,为我们研究生命科学打开了一扇天窗。实践证明,科学是浩渺无限的,人类未知的世界,远远大于已知的世界。现代科学无法解释的东西,未必就是现实中不存在的,未必就是“伪科学”。人体是复杂的,有许多奥妙的东西,我们还没有认识到,有待进一步发现和研究。中医和西医是异质医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医学体系,有不同的认识人体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中医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与道教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所谓“医以道存、道以医显”是也。古代许多中医大师同时也是道教高手。中医的整体观、辨证施治、“治未病”等思想和观念,源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中国式智慧的体现,是中国人观照生命的方式。世界是多元的,文化是多元的,无论中医还是西医,都是人类的宝贵财富。我们应当怀着开放的心态,以一颗包容之心,认识中西医的各自优势和差异,以科学的态度和辩证的思维,认识“任督二脉之争”,鼓励包容对生命科学的探索和研究,不断破解生命和人体的奥秘,在认识自然规律的同时,努力认识和把握人体的规律、生命的规律。 道一堂专家从小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一直到现在还是这样的教育,没有其他能用的世界观,只此一条。不论自觉或不自觉,看待任何问题,用的都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