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铁大桥局股份有限公司孝汉大道三期SG-5标项目部文件编号: XHZYZD-004 受控编号: 预 制 后 张 法 简 支 T 梁混凝土工程作业指导书编制: 审核: 批准:2013126 发布 2013131实施中铁大桥局股份有限公司孝汉大道三期SG-5标项目部作业指导书预制T梁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适用于孝汉大道三期SG-5标T梁预制混凝土施工。2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阅读、审核施工图纸后,解决相关技术问题,熟悉混凝土作业规范和技术标准。对混凝土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2.2外业技术准备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包括施工配合比、混凝土入模温度及环境温度测量、混凝土养护记录、混凝土测温记录、现场施工记录等。3技术要求3.1混凝土入模时的温度不超过30。应避免模板和新浇混凝土受阳光直射,控制混凝土入模前模板和钢筋的温度以及附近的局部气温不超过40。宜尽可能安排在傍晚浇筑而避开炎热的白天,也不宜在早上浇筑以免气温升到最高时加剧混凝土内部温升。3.2当昼夜平均气温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应按冬期施工处理,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应低于5。3.3在新浇筑完成的下层混凝土上再浇筑新混凝土时,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浇筑完成上层混凝土。3.4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当因故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应小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3.5浇筑混凝土期间,应设专人检查模板、钢筋和预埋件等的稳固情况,当发现有松动、变形、移位时,应及时立即调整复位。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1.2施工程序原材料检验、确定施工配合比、浇注底腹板混凝土、浇注顶板混凝土、抹面养护。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图原材料检查施工配合比钢筋、模板检查混 凝 土 搅 拌混凝土料斗农用车运输附着式振动器振捣水平0.3m分层从一端浇注往另一端水平分层往复浇注插入式式振动器振捣浇筑顶板砼抹 面养 护5施工要求5.1投料顺序及搅拌时间5.1.1搅拌时先投入细骨料、水泥和矿物掺和料搅拌20s,随后加水将其搅拌成砂浆;再向搅拌机投入粗骨料充分搅拌后;最后加入外加剂搅拌均匀为止。5.2混凝土输送5.2.1混凝土集料斗接料将叉车带上料斗到搅拌站接料,接好料后运到相应台座。龙门吊把料斗吊到台座中心将料放下。5.2.2下料输送高性能混凝土通过搅拌站下料到叉车集料斗。由叉车送至浇筑现场。搅拌司机在下料时发现混凝土过干或离析时严禁下料,立即通知试验室进行调整。5.3混凝土灌注5.3.1采用附着式振动器为主,振动棒为辅的振捣方法5.3.2附着式振动器布置及振捣方法外内侧模:两端模板均布4台高频振动器,其余模板均布3台。端模:无。每相邻两台附着式振动器连通,每次连续振动时间不得超过20s。5.3.3插入式振动棒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混凝土时,插入式振捣棒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且插入下层混凝土内的深度50100mm,与侧模应保持50-100mm的距离。当振动完毕需变换振捣棒在混凝土拌和物中的水平位置时,边振动边竖向缓慢提出振动棒,不得将振捣棒放在拌和物内平拖。不得用振捣棒驱赶混凝土。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为2030s,以混凝土不再沉落,不出现气泡,表面呈现浮浆为度,防止过振、漏振。5.4浇筑顺序混凝土灌注采用斜向分段、水平分层的浇筑方法通过混凝土集料斗从一端开始向另一端分层布料,斜向分段长度45m,斜度3045度、分层厚度0.3m,如此往复。灌注时,采用侧振和插入式高频棒联合振捣成型的方式,侧振采用高频振动器。插入式高频振捣棒应垂直点振,不得平拉,并防止过振、漏振。注意第一斗料时离梁端0.6m1m处开始布料。灌注混凝土时的注意事项:混凝土不得附着在钢筋骨架上,必要时利用捣固铲人工捣固。为避免因侧振使混凝土出现局部下陷,造成腹板空洞,当灌注至底模1.2m以上时应停止侧振,全部采用插入式高频振捣棒振捣。这样即使下部混凝土出现局部下陷现象,通过插入式振捣棒的振捣也能予以弥补。5.5收浆抹面混凝土振捣完成后,应及时修整、抹平混凝土裸露面,待定浆后再抹第二遍。抹面时严禁洒水。5.6混凝土养护当混凝土灌注完毕,在混凝土初凝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加强表面的保湿工作。当温度较高、气候干燥时应用喷雾保湿,绝不允许用水管直接冲混凝土表面。拆完模后应注意对桥面的养护。混凝土早期养护,派专人负责,使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养护时间应能满足混凝土硬化和强度增长的要求,使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养护采用养护毯覆盖洒水,并在其上覆盖塑料薄膜养护。洒水养护采用自动喷水系统和喷雾器进行,保证养护不间断。洒水次数以能保持混凝土表面充分潮湿为度。一般气候条件下白天1-2h洒水一次,晚上4h洒水一次,天气炎热时要增加洒水次数,当环境相对湿度小于60%时,养护不少于28d;相对湿度在60%以上时,养护不少于14d。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预制梁表面应喷涂养护剂,并采取保温措施,不得对混凝土洒水。5.7冬期施工以当地气象部门提供的气象资料为依据,以每年第一次连续3天出现室外日平均温度在5以下或日最低温度在-3以下的第一天起,至最后一次连续5天出现同样温度的最后一天止,为冬期施工期。进入冬期应采取一定的施工措施,以保证混凝土施工的顺利进行,保证产品质量。5.7.1原材料5.7.1.1冬期生产用碎石不允许用水冲洗,以免结冰。5.7.1.2冬期施工用的河砂,不得含有冻块及冰雪混杂物。5.7.2混凝土工程5.7.2.1每次搅拌混凝土之前,应先用热水或蒸汽将拌和机和混凝土输送装置进行预热。5.7.2.2拌和用水需进行加热,使拌和用水的温度保持在3060之间。5.7.2.3在灌注混凝土之前应采用蒸汽对模型进行预热,以保证混凝土入模前模板的温度不低于5。5.7.3养护5.7.3.1为确保预制梁质量,保证每天24小时供气,以满足混凝土拌和用水、预热模型。5.7.3.2养护过程中,每小时测温1次并做好测温记录,若发现温度达不到要求时,应及时通知锅炉房。5.7.3.3冬期养护应喷涂养护剂,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严禁对梁体洒水。5.7.3.4当混凝土表面与环境温差,混凝土芯部与梁体表面温差不超过15时,方可脱模。5.8夏季施工当昼夜平均气温高于30时,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应符合的有关规定。5.8.1原材料5.8.1.1应对水泥、砂、石的贮存仓、料堆等进行遮阳防晒处理,或在砂石料堆上喷水降温,以便降低原材料进入搅拌机的温度。5.8.1.2冷却拌和水,并对水管及水箱加遮阳和隔热设施。 5.8.1.3水泥进入搅拌机的温度不宜大于40。5.8.2混凝土工程5.8.2.1搅拌站料斗、储水器、皮带运输机、搅拌楼都要采取遮阳措施,尽量缩短搅拌时间。应经常测定混凝土的坍落度,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以满足施工所必须的坍落度要求。5.8.2.2混凝土浇筑宜选在一天温度较低的时间内进行。5.8.2.3应加快混凝土的修整速度,修整时可用喷雾器喷少量水防止表面裂纹,但不准直接往混凝土表面洒水。5.8.2.4混凝土浇筑前应将模板外喷水润湿。5.8.3养护5.8.3.1混凝土浇筑完后,表面应立即覆盖清洁的塑料膜,初凝后撤去塑料膜,用浸湿的布覆盖,并经常洒水,保持潮湿状态最少7d。5.8.3.2混凝土拆模后的洒水养护应不间断,不得形成干湿循环。5.9雨季施工在雨季施工前制订应急方案,采取预防措施,对现场机械设备停放做好妥善安排,排水防护系统要有专人维护。雨季应加强对生产区、生活区相关设施避雷装置的检查与防护工作,不穿戴易产生静电的衣物。5.9.1雨季期间,加强对砂石料含水率的检测,及时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并通知搅拌站控制室进行调整。5.9.2搅拌站砂石料输送带用防雨罩进行遮盖,防止雨天输送带带水。5.9.3灌注过程如遇大雨,桥面需及时用篷布或塑料薄膜覆盖,防止雨水灌入模型内。6质量控制及检验6.1采用附着式振动器为主、插入式振动棒为辅的振捣方法。6.2每相邻两台附着式振动器连通,每次振动时间不得超过3分钟。6.3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混凝土时,插入式振捣棒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且插入下层混凝土内的深度50100mm,与侧模应保持50-100mm的距离。6.4当振动完毕需变换振捣棒在混凝土拌和物中的水平位置时,边振动边竖向缓慢提出振动棒,不得将振捣棒放在拌和物内平拖。不得用振捣棒驱赶混凝土。6.5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为2030s,以混凝土不再沉落,不出现气泡,表面呈现浮浆为度,防止过振、漏振。6.6混凝土不得附着在钢筋骨架上,必要时利用捣固铲人工捣固。6.7为避免因侧振使混凝土出现局部下陷,造成腹板空洞,当灌注至底模1.2m以上时应停止侧振,全部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这样即使下部混凝土出现局部下陷现象,通过插入式振捣棒的振捣也能予以弥补。6.8混凝土振捣完成后,应及时修整、抹平混凝土裸露面,待定浆后再抹第二遍。抹面时严禁洒水。6.9当混凝土灌注完毕,在混凝土初凝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加强表面的保湿工作。当温度较高、气候干燥时应用喷雾保湿,绝不允许用水管直接冲混凝土表面。拆完模后应注意对桥面的养护。混凝土早期养护,派专人负责,使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养护时间应能满足混凝土硬化和强度增长的要求,使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要求。6.10在雨季施工前制订应急方案,采取预防措施,对现场机械设备停放做好妥善安排。7安全及环保要求7.1安全要求7.1.1施工区域设警示标志,严禁非工作人员出入。7.1.2混凝土灌注属高空作业,应有高空作业安全保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有机农场测试题及答案
- 都市圈助力统一大市场建设
- 教师教学创新策略与方法
- 房地产精装设计合同模板
- 2024年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 数据分析基础(第2版)课件 第4.3 动态数列分析与预测
- 无人机应用技术3.5.室内编队飞行飞行状态栏认识
- 湖北省黄冈市黄冈中学2025年化学高一下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
- 2025至2030年中国组合平衡型网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
- 正文排版题目大全及答案
- 化工企业适用-法律法规文件清单
- 工业催化原理及应用
- 国开2023春《语言学概论》形考任务1-3+大作业参考答案
- 公安院校及专业招生政审表
- 青少年体能训练计划方案
- 2023年公需课 大数据概述及基本概念考题
- 广东深圳红岭中学物理自主招生试卷
- 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
- GB/T 28733-2012固体生物质燃料全水分测定方法
- GB/T 14294-1993组合式空调机组
- GB/T 13912-2002金属覆盖层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