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粉中甲醛次硫酸氢钠测定方法》.doc_第1页
《小麦粉中甲醛次硫酸氢钠测定方法》.doc_第2页
《小麦粉中甲醛次硫酸氢钠测定方法》.doc_第3页
《小麦粉中甲醛次硫酸氢钠测定方法》.doc_第4页
《小麦粉中甲醛次硫酸氢钠测定方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豆浆用大豆标准编制说明豆浆用大豆行业标准编制说明豆浆用大豆行业标准起草组2010年10月15日一、工作简况1. 任务来源及协作单位根据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中心关于起草豆浆用大豆行业标准的要求,九阳股份有限公司负责编制豆浆用大豆行业标准,其他参与单位包括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南京农业大学。2. 主要工作过程九阳股份有限公司于2009年12月组成行业标准起草小组,对现行的大豆、大豆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确定编制豆浆用大豆的技术指标、采样测定检验的基本路线和方法。从标准起草小组前期所做的调研及掌握的资料来看,现行可以用于本标准参考的只有GB 1352-2009大豆国家标准,但大豆国标针对的是普通大豆和高油大豆、高蛋白大豆,其中对普通大豆的要求是最基本的要求。作为豆浆制品的原料,大豆国标并不能完全指导消费者在市场上选购豆浆用大豆。当前由于健康饮食文化的流行和中国古老的豆浆文化的复兴,豆浆相关产业,包括大豆、豆浆机等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市场在出现了多种包装销售类豆浆用大豆产品的同时很多消费者仍在采用普通大豆制作豆浆。分析其原因就是消费者不了解食品大豆、豆浆用大豆与豆浆品质的关系,对豆浆用大豆产品也是比较迷茫的,因此,出现了消费者主要以价格因素来购买大豆的情况。这就导致了豆浆的口感、营养等差异非常大,而且没有达到对大豆的最佳利用。九阳股份有限公司结合自身16年的豆浆机与豆浆的研究经验以及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南京农业大学相关专家的意见,对豆浆用大豆这个大豆细分品种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其间,我们根据各方面专家的意见,在保留了GB 1352-2009大豆国家标准中相关的感官指标与理化指标的基础上,确定了豆浆用大豆与豆浆品质的有关指标,如可溶性膳食纤维、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质等,结合各方面专家的意见及我国国情起草了本标准。本行业标准规定了豆浆用大豆的相关指标、测定方法及检验仪器等,弥补了专用大豆标准的一项空白,也将为今后豆浆用大豆的行业发展及生产引导,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二、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依据 1. 编制原则 本标准是以加强专用大豆管理,合理利用有限的粮食资源为目的,采用方法科学,操作简单,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的检验方法及仪器,提供符合豆浆用大豆的感官要求、理化指标及品质指标,以感官要求量化的指标确定豆浆用大豆的品质性状。本标准的制订还遵循以下原则:1)尊重行业提出的适用的内容。2)遇到引用其它标准的情况,如可能,尽量引用标准的内容,而不是仅引用标准编号,以方便本标准的使用者。3)对标准的讨论始终是在相互尊重、严肃认真、坦城、热烈的气氛中进行的。4)在撰写该项标准的过程中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本着对国家、对行业、对消费者负责的精神,以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做好该项标准的撰写工作。2. 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依据本标准的结构、技术要素及表述方法是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GB/T 1.22002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规定的要求进行编写。2.1 豆浆用大豆的研究成果关于豆浆用大豆的研究,国内及国外的专家涉及的较少,几乎没有什么相关的研究。仅有与豆浆用大豆的研究方向相反的研究专用豆腐用大豆品种的研究。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大豆的可溶性膳食纤维、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质成分含量测定,能够快速、准确地判定各类大豆品种的豆浆性状,完全可以用于评定豆浆用大豆。2.2 本标准方法及测定条件选择为了保证豆浆专用豆能够制作出好的豆浆,因此,本标准中所涉及的各个指标在设置与确定时就不是单一的按照各个指标的检测值来确定的,而是按照整个豆浆的综合评分来确定的。2.2.1 可溶性膳食纤维测定方法确定由于可溶性膳食纤维是对现代人的健康十分有益的一个营养成分,而不同的大豆中其含量差异又较大。本着推广健康的生活方式的目的,我们对豆浆用大豆的评判指标中增加了这一指标。本标准中的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检验方法是采用GB/T 5009.88-2008 食品中膳食纤维的测定中的酶解法进行测试的。本标准所涉及的各个样本的膳食纤维情况如下表所示:三项膳食纤维测定结果汇总表样品编号可溶性膳食纤维/%不可溶性膳食纤维/%总膳食纤维/%119.9313.4333.36212.3714.0626.43315.7112.5128.22414.3315.2129.54521.3714.0735.44619.2111.8531.06716.9211.3228.24816.6713.6330.3921.5713.8335.41020.1613.4633.621113.7711.3525.121220.5115.4335.941316.411.828.21421.5413.7535.291518.4214.8233.241615.813.4229.221721.0612.6833.741815.4914.3529.841918.312.3930.692021.0810.431.482119.5710.8430.412217.8116.334.112320.4711.3331.82420.915.0935.992.2.2 可溶性固形物测定方法确定本标准中的可溶性固形物的检验方法是按附录A规定的豆浆制作方法及 QB/T 2132-2008 检验的。因为,只有了解了豆浆的相关的固形物含量的多少才能够了解大豆中有多少的干物质转移到了豆浆中,才能够确认这种大豆到底是否适用于制作豆浆。其经济性也更能够一目了然。本标准所涉及的各个样本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情况如下表所示:可溶性固形物测定结果汇总表样品编号大豆中可溶性固形物(干基)160.16%261.71%363.25%467.23%560.97%662.43%764.81%856.58%955.42%1053.12%1157.38%1257.18%1352.91%1454.79%1554.84%1659.30%1756.57%1860.25%1961.07%2056.07%2154.90%2262.76%2357.91%2458.97%2.2.3 可溶性蛋白质测定方法确定由于我们注重的是大豆中的蛋白质能够有多少转移到豆浆中去,所以,就不能够简单的测定大豆中的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因为这样会缺失掉豆浆中悬浮的部分蛋白质,对大豆的相关豆浆品质无法给予一个正确的评判。我们在对豆浆的性状情况进行分析后采用的是先将大豆进行制豆浆后再按照GB 5009.5-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方法中的凯氏定氮法对豆浆的蛋白质进行检验。其中所使用的制作豆浆的设备是九阳股份有限公司产的营养王系列家用豆浆机。其用豆量为干豆75克(提前进行浸泡),用水量为940ml(详细制作方法请参看标准中的附录A)。本标准所涉及的各个样本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情况如下表所示:可溶性蛋白质测定结果汇总表序号大豆中可溶性蛋白质(干基)126.74%226.95%327.86%429.64%524.42%628.64%731.18%830.70%925.34%1021.81%1127.26%1224.65%1326.55%1431.85%1524.40%1630.72%1725.01%1830.10%1928.92%2030.04%2128.58%2229.98%2329.11%2430.48%2.2.4 豆浆感官指标的确定 豆浆用大豆的最终目的是用于制作豆浆,这就要求其制作的豆浆口感要能够满足大多数的消费者。因此,我们在豆浆用大豆的品质指标中引入了豆浆的食味品质。其测定方法是借鉴国家相关的规定制定的, 详细的操作办法请参看标准中的附录A。2.2.5 豆浆用大豆品种范围的确定本标准所采用的数据是在对全国有代表性的地区大豆品种进行检测分析后确认的。在品种的选择过程中,我们以最近5年内国家审定的大豆品种为基本范围,通过对其种植范围及种植情况进行调研后确认了表-1中的大豆品种范围。表-1 初步选定的大豆品种地区名称包含省份备 检 品 种东北地区黑龙江、吉林、辽宁黑河38号、黑农48、绥农14、绥农11、绥农10、合丰55、合丰56、垦鉴豆7、黑河38、九丰10、合丰25、合丰50、绥农21、黑河12、垦丰16、吉农20、吉育83、吉育80、吉育47、合丰45、北豆5(垦鉴25)、北豆7号、辽豆22号、铁丰35、北豆22、丰收26、北豆19、合丰53、北豆18、九农35、黄淮海地区山东、河北、河南、安徽、豫豆25号、中黄13、科丰14号、豫豆29号、中黄35、中黄36、中黄37、德豆99-16、齐黄33 、冀豆17、徐豆14、阜豆9765、中黄30、中黄24、皖豆28、菏豆15号、临豆九号、郑196、冀豆19号、中黄41、中黄47、泛豆4号、鲁黄1号、山宁16号、濮豆206、阜豆9号、徐豆16、周豆11号、商豆6号、西北地区山西、陕西、内蒙古、甘肃、兰州、蒙豆12号、晋遗30、蒙豆14号、晋豆34、汾豆56、汾豆72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华夏3号、南豆12号、中豆32、南豆11号、中豆36、桂夏豆2号、赣豆5号、天隆一号、湘春豆26、南农32、南农31、辽豆24号、天隆2号、中豆38、南农33、郑9525、安豆5号注:相关的区域划分是按照我公司实际的大豆品种采集员的分布情况而划定的,而非严格意义上的地理区域。然后,各采样员按照实际的种植情况及照顾到全国范围内的品种为原则,根据实际的种植调研情况进行了一定的取舍,从而确认了30个大豆样品。在参考了南京农业大学及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相关专家的意见后,我们对表-2中的大豆品种进行了口感测试(按照附录A中的口感测评方法进行评测),并按照口感的优劣程度及种植面积等情况,最终确认了24个品种2.2.6 其它指标的确定其余的相关质量指标及卫生指标的测定方法都按照GB 1352-2009大豆中的相关规定执行。三、主要试验验证的分析目前,全国大豆加工企业及消费者对大豆的感官品质重视程度较高,其次关注的是水分、蛋白、脂肪等指标,对专用大豆的专业用途及利用率关注不足,这就造成一些企业的生产成本较高及利用率较低的现状。通过对豆浆的营养指标及口感的分析可以获知,其可溶性膳食纤维、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质是体现豆浆品质的三个代表性指标,其与大豆中的膳食纤维、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及微观结构有关系。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测试来获得一个大豆中的营养物质转移到豆浆中的关系,以确认此种大豆是否适合于制作豆浆。在测试时,我们将口感指标设置为第一指标,通过对口感好的大豆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膳食纤维等指标进行检测,可以看出具有一定的共性。用数据来表示就是:豆浆用大豆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应不低于25%;可溶性膳食纤维应不低于13%;可溶性固形物应不低于55%;蛋白质含量应不低于 40%;脂肪(干基)应不低于 19 %。相关的测试方法主要采用国家标准中规定的检测方法,对于可溶性蛋白质的检验方法是按照豆浆的实际属性结合国标中相对应的食品蛋白质检测方法进行确认的,以确保各个指标能够满足国家标准对误差范围的要求。四、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