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然辩证法,中国计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鲁本录,第三讲 十九世纪自然科学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一、19世纪自然科学的大发展 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的自然哲学思想渊源 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特征和重大意义,一、19世纪自然科学的大发展,19世纪自然科学发展基本状况:18世纪下半叶开始的技术革命,极大地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理论科学的发展突飞猛进。主要有“星云说”、地质“渐变论”(赖尔对居唯叶灾变论的打击)、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电磁场理论、元素周期律、有机化学如尿素的合成等等。,一、19世纪自然科学的大发展,19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的新特点: 其一,从分门别类地收集资料进入相互联系地整理材料。,一、19世纪自然科学的大发展,整理过程中的新发现及其意义表现如下: 德国化学家维勒(F.Wohler)在1824年成功合成尿素,从此打开了有机合成的大门。,一、19世纪自然科学的大发展,“由于用无机物的方式制造出过去一直只能在活的有机体中产生的化合物。这就证明了对无机物适用的化学定律对有机物也是同样适用的,而且把康德还认为是无机有机之间的永远不可逾越的鸿沟大部分填起来了。”(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第14页),一、19世纪自然科学的大发展,德国生物学家施莱登(M.J.Schleiden)和施旺(T.Schwann)在1838-1839年提出细胞学说,揭示了整个生物界的内在联系。,施旺,施莱登,细胞,一、19世纪自然科学的大发展,“由于这一发现,我们不仅知道一切高等有机体都是按照一个共同的规律发育和生长的,而且通过细胞的变异能力指出了使有机体能改变自己的物种并从而能实现一个比个体发育更高的发育的道路。”(恩格斯:费尔巴哈论,第3页),一、19世纪自然科学的大发展,1840左右在物理学领域发现能量守恒定律。,赫尔姆霍兹,焦尔,一、19世纪自然科学的大发展,“它向我们表明了一切首先在无机自然界中起作用的所谓力,即机械力及其补充,所谓位能、热、放射(光或辐射热)、电、磁、化学能,都是普遍运动的各种表现形式,这些运动形式按照一定的度量关系由一种形式的一定的量代之出现,因此,自然界中的一切运动都可以归结为一种形式向另一种形式不断转化的过程。”(恩格斯:费尔巴哈论,第36页),一、19世纪自然科学的大发展,元素周期律的发现把原来以为彼此孤立、各不相关的各种元素看成是有机内在联系的统一体。 “不自觉地应用黑格尔的量转化为质的规律,完成了科学上的一个勋业。”(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第51页),门捷列夫,一、19世纪自然科学的大发展,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J.C.Maxwell)在1873年建立起电磁场理论。 不仅确立了电场和磁场之间的普遍联系,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揭示了光电磁本质上的统一,而且在更深层次上可引出相对论,向牛顿的机械论自然观提出挑战。,一、19世纪自然科学的大发展,其二,从研究空间并存的事物进入到探索时间相继的过程。,一、19世纪自然科学的大发展,星云假说。康德在1755年所提出的第一个天体演化的学说。使宇宙天体的生成理论,第一次从神学禁锢中解放了出来。,一、19世纪自然科学的大发展,“是从哥白尼以来天文学取得的最大的进步。让以为自然界在时间上没有任何历史的那种观念,第一次动摇了。”在“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观念上打开了第一个缺口。”(恩格斯:反杜林论,第54页)“在康德的发现中包含着一切继续进步的起点。”因为“如果地球是某种逐渐形成的东西,那么它现在的地质的、地理的、气候的状况,它的植物和动物,也一定是某种逐渐生成的东西。”(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第12页),一、19世纪自然科学的大发展,在地质学领域,英国地质学家赖尔(C.Lyell)在1830年提出了“地质渐变论”。,“只有赖尔才第一次把理性带进了地质学,因为他以地球的缓慢变化这样一种渐进作用代替了由于造物主的一时兴发所引发的突发革命。”(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第11页),一、19世纪自然科学的大发展,生物进化论,一、19世纪自然科学的大发展,“他极其有力地打击了形而上学的自然观,因为他证明了今天的整个有机界,植物和动物,因而也包括人类在内,都是延续了几百年的发展过程的产物。”(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20页),一、19世纪自然科学的大发展,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R.J.E.Clausius)分别在1850和1865年提出热力学第二定律和熵概念。第一次把“时间之矢”引进了物理学,实际上拉开了“演化物理学”的序幕。,一、19世纪自然科学的大发展,正是这些科学成就的取得,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界是一个联系的整体。联系、运动和发展是自然的普遍规律。,一、19世纪自然科学的大发展,上述自然科学的一系列成就,在旧自然观上打开了一个个缺口,并为新自然观的产生准备了条件。对此,恩格斯指出:“我们现在不仅能够指出自然界中各个领域内的过程之间的联系,而且总的来说也能指出各领域之间的联系了,这样我们就能够靠经验自然科学本身所提供的事实,以近乎系统的形式描绘出一幅自然界联系的清晰图画。”(恩格斯:费尔巴哈论,第36-37页),第三讲 十九世纪自然科学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一、19世纪自然科学的大发展 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的自然哲学思想渊源 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特征和重大意义,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的自然哲学思想渊源,其一是德国古典自然哲学。 康德关于空间与时间、物质与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哲学思考,包含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刻画了一幅关于宇宙的结构与发展的宏观图景。,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的自然哲学思想渊源,黑格尔是德国古典自然哲学的集大成者。他把自然界看做“是一种由各个阶段组成的体系,其中一个阶段是从另一个阶段必然产生的”,(自然哲学,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8页),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的自然哲学思想渊源,指出了一种自然形式和领域向一种更高的自然形式和领域的发展与转化,无机界向有机界的发展和转化,有机界向生命界的发展和转化,提出了“自然界自在地是一个活生生的整体” (自然哲学,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34页)的著名论断。他论证了空间、时间、运动和物质的统一,提出了物质的连续性与间断性的统一,猜测到最简单的生命是从化学过程产生的。,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的自然哲学思想渊源,其二是马克思恩格斯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和继承。马克思恩格斯继承了古希腊自然观中的辩证法观点,克服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而上学性质,批判地吸取了德国古典自然哲学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头脚倒立的。就是说,他的辩证法只是观念的辩证法:发展是理念、观念的发展;联系是概念的相互联系,而自然界的辩证法只不过是它的外化),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第三讲 十九世纪自然科学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一、19世纪自然科学的大发展 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的自然哲学思想渊源 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特征和重大意义,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特征和重大意义,其一,基本思想。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万物本原;物质是运动和联系着的;自然的存在与发展符合三大规律;自在自然与人化自然的区分;人与自然。,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特征和重大意义,其二,基本特征。与以往自然观相比,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实现了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自在自然与人化自然的统一;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是能动性与受动性的关系。,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特征和重大意义,其三,意义。继承与超越古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产品差异化与供应链金融创新考核试卷
- 体育会展项目融资工具创新考核试卷
- 电气系统维护考核试卷
- 人工智能在罕见内分泌疾病诊断中的多模态数据应用考核试卷
- 供应链金融创新服务考核试卷
- 传动部件的动态性能仿真分析考核试卷
- 2025年中国PVC便笺盒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FR挟口杯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面罩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铝研磨面板材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 2024年陇南市武都区佛崖镇招聘专职化村文书笔试真题
- 猎头职业技能培训
- 电动公交车充电设施建设与运营模式
- 和合文化与国际传播
- 煤矿急救知识培训课件
- 高中语文 小说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 汇川技术的在线测评
- 骨科医疗纠纷防范和处置
- 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五四学制)(含答案)
- 大学俄语一级课程考试试卷 (A 卷)
-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学生作业(全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