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人格发展.ppt_第1页
中学生人格发展.ppt_第2页
中学生人格发展.ppt_第3页
中学生人格发展.ppt_第4页
中学生人格发展.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4/30,1,第四章 中学生人格发展,本章结构,第一节 人格概述 第二节 人格差异和因材施教,第一节 人格概述,一、 人格及其特征 二、 人格结构 三、 人格理论 四、 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一、人格及其特征,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气质、性格、需要、动机、价值观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身心组织。 人格具有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和社会性等四个基本特征。,二、人格结构,(一)气质与性格 1、气质的概念 气质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之一,是个体与生俱来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是指在人的心理和行为活动中表现出的稳定的动力特点。 2、性格的概念 性格是指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的心理特征。 (二)自我调控系统 自我调控系统是人格中的内控系统或自控系统,由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所构成,因此也叫自我意识,其作用是对人格的各种成分进行调控,保持人格的完整、统一和谐。,三、人格理论,(一)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1、意识层次结构理论: 意识,前意识和无(潜)意识 2、人格结构模型 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 3、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阶段论,三、人格理论,(一)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3、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阶段论 (1)口腔期(the oral stage,01 岁) (2)肛门期(the anal stage,13岁) (3)性器期(the phallic stage,36岁) (4)潜伏期(the latency stage,611岁) (5)生殖期(the genital stage,也称青春期),三、人格理论,(二)艾森克的人格理论 艾森克结合了类型与特质的概念,提出了人格的维度理论,从人格的特质和维度的研究出发,将人格特征分为三个基本的维度:E维度:内外向(introversion-extroversion); N维度:情绪稳定性(也称神经质)(neuroticism);P维度:精神质(psychoticism)。,三、人格理论,(三)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埃里克森认为,自我是人格中一个相当有力、独立的部分,其作用是建立人的自我认同感和满足人控制外部环境的需要。,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1、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对不信任 2、儿童期(1.53岁):自主性对羞愧和怀疑 3、学龄初期(35岁):主动性对内疚 4、学龄期(612岁):勤奋对自卑 5、青春期(1218岁):自我认同感对角色混乱 6、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对孤独 7、成年期(2565岁):繁衍对停滞 8、成熟期(65岁以上):自我整合对失望,四、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一)遗传与生理的影响 (二)环境的影响 1、家庭的环境和教育对人格的影响 2、学校教育对人格的影响 3、文化与社会风气对人格的影响 4、自然因素对人格形成的影响 (三)主观能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的作用,第二节 人格差异与因材施教,一、中学生气质差异及其教育意义 (一)气质的心理特性 (二)气质的类型 (三)中学生气质差异及教育 二、性格差异及其教育意义 (一)性格差异表现 (二)中小学生良好性格的培养,一、中学生气质差异及其教育意义,(一)气质的心理特性 表 气质心理特性在四种气质类型的表现,一、中学生气质差异及其教育意义,(二)气质的类型 巴甫洛夫提出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即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具有三种基本特性:强度、平衡性、灵活性。 第一种类型是强而平衡又兼灵活型,也称“活泼型”。 第二种类型是强而不平衡型,也称“不可遏制型”。 第三种类型为强而不平衡又兼不灵活性,也称“安静型”。 第四种类型为弱型,又称“抑制型”。,一、中学生气质差异及其教育意义,(三)中学生气质差异及教育 1、正确认识学生的气质特征 2、根据学生的气质特征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3、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和调控自己的气质,二、性格差异及其教育意义,(一)性格差异表现 1、性格的特征差异 性格的态度特征; 性格的意志特征; 性格的情绪特征; 性格的理智特征。 2、性格的类型差异,二、性格差异及其教育意义,(二)中小学生良好性格的培养 1、加强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 2、充分发挥教学的作用 3、注意教师自身言传身教的作用 4、提供实际锻炼的机会,及时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 5、利用集体的力量进行感染和熏陶 6、依据性格倾向因材施教,及时进行个别指导 7、鼓励并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4/30/2019,21,第三节 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本章结构,一 中学生自我意识概述 二 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一 自我意识概述,(一)自我意识的概念 (二)自我意识的结构,(一)自我意识的概念,1、自我意识的定义 自我意识是主体对其自身的意识,是主体觉知到自身存在的心理历程,是人对自身状态及自己与客观世界关系的意识。 包括对自身的三个方面的意识成分: 对自身生理状态的认识和评价 对自身心理状态的认识和评价 对自己与周围关系的认识和评价,(一)自我意识的概念,2、自我意识的作用 对态度和行为的调节作用 对自我教育的推动作用 对意志发展的促进作用,(二)自我意识的结构,1 从内容上看 生理自我 社会自我 心理自我 道德自我,二、自我意识的结构,2、从形式上看 自我认识 自我体验 自我调控,二 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一)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二)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 (三)中学生常见的自我意识困扰,(一)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自我意识发展的三个时期: 1、自我中心期 8个月开始至3岁左右:生理自我 新生儿不具有自我意识 1岁左右,儿童开始把自己的动作同动作对象区分开来。 2岁以后,儿童逐渐学会使用代词“我”。,(一)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自我意识发展的三个时期: 2、客观化时期 3岁到青春期:社会自我 幼儿期:自我评价的发展为主要标志。 从学前后期到小学初期:对自己个别的或某些方面的外部行为表现反映。 初中开始:从外部行为转向自觉地对别人和自己的内在品质、内心世界做出反映。,(一)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自我意识发展的三个时期: 3、主观化时期 从青春期到成人:心理自我,(二)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成人感和独立意向显著 自我开始分化 (主我和客我;现实我和理想我) 自尊心高度发展 自我评价趋于成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