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父母侵害未成年子女问题的法律探索-法律对父母侵害未成年子女问题的法律探索 【编者按】 2015年岁末,酝酿已久的反家庭暴力法有望出台。在这一重要时间节点,本刊通过法律出版社总编室主任王晓增写的、对最近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3起发生在家庭内部父母侵害未成年人典型案例中1起的解读以及法律探索,呼吁“社会关注对再婚家庭未成年子女的人身安全保护”,呼吁所有为人父母者要“尊重子女的人身权益和人格尊严”。 文王晓增 站在法律人的角度看,家庭是以血缘、婚姻或收养关系为纽带而组成的共同生活体,父母、子女是家庭的基本成员。父母是子女的监护人,父母养育子女,子女在家庭中健康成长,这本是自然的事情。然而,现实情况却问题重重。其中,最大的问题是,身负监护人职责的父母特别是继父母成为伤害未成年子女身心健康的元凶。 2015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公布8起人民法院依法惩治的、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典型案例。其中,3起是发生在家庭内部父母侵害未成年子女的案例继父性侵未成年继女案、继母故意伤害未成年继女致其死亡案和亲生母亲教育方式不当致孩子死亡案。 最高人民法院公布这3起发生在家庭内部父母侵害未成年子女典型案例的初衷是“引起社会关注对再婚家庭未成年子女的人身安全保护”、父母要“尊重子女的人身权益和人格尊严”并充分认识棍棒教育的严重后果。 典型案例:3岁幼女遭继母伤害致死 2012年5月,被告人曾冰经人介绍认识了现任丈夫许某,随后即与许某和许某与前妻生育的女儿小佳(案发时不满3岁)一起生活。为阻止许某与前妻联系,曾冰经常大发雷霆,怀孕后更是对非亲生的小佳严厉苛责,打骂不断。 2013年1月1日下午5时,曾冰在家中叫小佳洗澡,小佳哭闹着不肯洗澡。曾冰一怒之下用手打、推小佳的脸和颈部,致使小佳跌倒在地头部受伤。曾冰对此并未在意,直到小佳神志不清,伴随有呕吐和昏迷症状,她才叫亲戚一起将小佳送至医院抢救。但终因伤情太重,小佳于1月7日死亡。经法医鉴定,小佳的死亡原因为重型颅脑损伤等。 案发后,曾冰被以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四年零三个月。一审宣判后,曾冰以量刑过重为由提起上诉。她认为: 1原判认定上诉人犯故意伤害罪属适用法律错误,其行为属于过失致人死亡,上诉人与被害人共同生活时,一直对其照顾有加。案发时上诉人只是出于教育目的打了被害人几下,小孩摔倒死亡并非其所愿,且现实中家长教育致小孩死亡有许多案例都是以过失致人死亡定罪处罚。 2被害人父亲曾对上诉人表达过谅解的意思。 3原判未充分考虑其悔罪态度及父母年老、儿子年幼的情形。请求二审法院予以改判。 二审法院认为,虽然从上诉人曾冰在小佳昏迷后送其去医院抢救等情况看,其并不积极追求被害人死亡的后果,但从其殴打方式和部位以及被害人头部左枕骨粉碎性骨折、颅骨骨缝骨裂状且部分脑组织呈溶解状改变的伤害后果,可见上诉人在实施殴打时的力度,显示其主观上对危害后果的放任,应属间接故意。因此,一审认定构成故意伤害罪正确。对于曾冰上诉提出其有积极赔偿的情节,经查属实。同时,考虑该案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且案发后上诉人积极将被害人送医救治,留在医院守候没有逃走,遂改判曾冰有期徒刑十二年。 这一案例是2015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8起人民法院依法惩治的、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典型案例之一,也是监护人侵害未成年人的典型案例。 未成年人受侵案频发的原因 在最高人民法院近两年公布的侵害未成年人典型案例中,有多起是发生在家庭内部监护人侵害未成年子女的案件,即父母对未成年子女实施的故意杀人、故意伤害或虐待案件。在这些案例中,受到侵害的都是幼小的孩子,有刚出生的婴儿,有十几岁的少女。在法律上,他们是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的人,他们不懂得也没有能力保护自己。 父母本应是孩子最可信赖的保护者。但在这些案例中,他们却成为加害孩子的罪魁祸首。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从社会观念和普遍现象上看,有相当部分成年人认为父母打骂孩子是天经地义的事,“不打不成器”。因此,父母打骂孩子现象频发而无人过问。直到酿成严重后果受到司法干预时,他们才后悔。这种有悖人伦的悲剧还经常发生在生活窘迫、孩子智障或身体残疾、父母品行不良或精神心理异常等特殊家庭。 从社会文明和法治角度看,我们的社会文明程度不高,一些人虽然为人父母,却不具备基本的做人品德。我们建设法治国家的道路还很漫长,保护未成年人立法和实施措施需要加以完善。 保护未成年人是监护人的法定责任 未成年人受到侵害往往发生在家庭中,具有频发性和较大的隐蔽性。虽然我国法律规定任何公民对犯罪行为有权利和义务向公安机关报案,但打骂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本身并不好界定。即使构成犯罪,在造成表面能判断的后果前,“外人”也难以在家长打孩子时履行这项法律赋予的义务。这与严重家庭暴力伤害案件频发有较强的因果关系。 居委会、村委会、民政、公安、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关工委)以及各种官方或民间的未成年人保护组织等社会力量,在保护未成年人方面没有形成联动有效的干预机制,在措施上也不够得力。司法追究是最后一道公平正义防线。如果不出现孩子被打致伤、致残、致死的情况,父母很难受到司法追究。 父母是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在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一系列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法规中,明确规定了父母对未成年人抚养监护、教育引导的基本责任。法律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除了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了监护人的职责外,我国宪法民法通则婚姻法收养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劳动法刑法刑事诉讼法等法律及其司法解释也对监护人的职责和如何制裁监护人非法侵害未成年人作了相应规定。 对未成年人受监护侵害的保护措施 2015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民政部发布实施了关于依法处理监护人侵害未成年人权益行为若干问题的意见。该意见针对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性侵害、出卖、遗弃、虐待、暴力伤害未成年人以及不履行监护职责、严重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等行为,提出了详细、具体的处理措施,包括以下几条: 1报案或举报。对于监护侵害(监护人侵害未成年人)行为,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权劝阻、制止或者举报。公安机关应当采取措施保护被侵害人。 2社会救助。民政部门应当设立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对因受到监护侵害进入机构的未成年人承担临时监护责任。 3撤销监护人资格。未成年人的其他监护人、所在地居委会、民政部门、共青团、学校等团体和单位有权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 4联合保护。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民政部门应当加强与妇儿工委、教育部门、卫生部门、共青团、妇联、关工委、未成年人住所地村(居)民委员会等组织的联系和协作,积极引导、鼓励、支持法律服务机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公益慈善组织和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共同做好受监护侵害的未成年人的保护工作。 5依法惩治侵害者。监护人的监护侵害行为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公安机关应当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廊坊)幼儿园招聘合同制教师3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模拟题)
- 2025年河北唐山滦南县第二批选聘事业编制卫生专业技术人员5名模拟试卷完整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广西柳钢集团技术技能人才社会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2025湖北十堰市城市发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及所属子公司招聘拟聘用人员模拟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安全培训教师个人事迹课件
- 2025年节能型空气分离设备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广西钦州市钦南区林业局招聘1人模拟试卷参考答案详解
- HIV-1-tat-Protein-1-9-生命科学试剂-MCE
- 安全培训效果评估方法课件
- GSPT1-degrader-7-生命科学试剂-MCE
- 2025文具用品采购合同范本格式
- 树木学试题及答案北林
- 电气检修生产安全培训课件
- 财政补贴政策在促进农村电商发展的扶持效果可行性分析报告
- 2025第三季度作风建设党课以忠诚廉洁担当的政治品格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 《2025新版检验检测机构管理评审报告》
- 2025劳动教育考试试题及答案
-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数学试卷
- 宠物急救标准化流程
- 2025届广东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10套)
- 教师信息技术数字资源开发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