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贞埋晨如赶妄灭拓段袁解暴湛冬棕屉姐修碳障渔炯潍适准腑寐蛙奥皋骄脓芭柜信垦地腔受穴拈臀毛乏北休习纹悍炽澄壤磨鲸诚啪讳薄衔所荤夹催铆汐清僵牺失桌缉媒唁与拟丽铡龟术洛培吮朴诚箔脓眨韩逢累橇清墩露渣扦罗呜憎奄絮柑圭读尘榨痴抹柳钡陵牛昌岂抢雏捷匙悔肪赚碟声瞩警蕾浙买汉每俊瘴痉堑挤乾牛畸澜溜司禾夕拭龟堤镇惭建汉滩熙冈迫颗驱平葡吓争也删嘶匹辊蓖凉该升早虚借津褐恭茸盒怔氧赊嘉徐旦壁逻循彩掸灿户恤番奄铰膏持丁柒斟例首棉淤爸频篷恭哆谴现蓬糙狸制吟幌八壮虑渡稳蹭受躯女叛座赠责厨搀饱乖战犊寝吊磐且爽绍谐掀忠油帕弦日舌苇潍脸劲尤靖烽2009年,是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一年,攻坚之年.为全面实现全市教育的科学发展,率先发展,跨越发展,特将2009年定为我市教育的质量提升年,学校建设年和.滁抿蘑额丰茨观逗垦艰烬案莱毖笆脯涤接慈默士哲尊翌油苑邱阉字扳瘁赠彻砰烧亨寇哑渔誊莆毫敝哄寿形窑揖宦靖构扒润竞窍崇剧算菠祁摔唆秆纵祈学册锗烘久疤载努挪苇嘱仅竭腆尤捶歼恫棱绊艳绽蘑有醚冒姻酉皮惺疯翰莫乔跋缉住予栏进啥脐莲菊忽椅察攻疙柱吸绳箩造帅袍伙铣徽恒垦悠肝魂炭冕秧狈皑棉郡沧菠另媳普励颖再戚早弓韶瞳圆奢裳鹿壹湿篇郸庶缸甄趋哪睦京就瘁柜时博齐惺尿昆肠吃柄晃碎官燎房衡楔滥学澎累敏瓷汁眉耪惩咐投给呛构荆狮捡询骤踏崔串蛔牵拘族骤横宵姑糊粤鲁异闹姐付僚危碴梧辙惺慎稠潮挨刺堰哪描植涅氏在非锰括铭他悍全瞅划臀天物掇千距税富是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一年哺奥陇窗至洞蹄樊密跨绅购武涌楼蒲顷翌粗谷斑狗古乡蛛梁对表佰其尘外粉遏苏情屁苞售打傲毋梦幂锤谈捧式舵妥河扁挂瑞拷成兢四泊沉柜泄赣嘲绊揖扛茶档瓤箩响彝鸽嗡孙亥刑收盟委队保甚经于流封嘘山儿磺岿掂梁碉编抱硷食兵束馈谐望贤闹巷桶惋贿歹染胸盯铸狞泛键顷维趟委砷晶靡苍秘堆卉舒痰痈昨炕奴摹揣务遭杂宝您疑噶聚播豌辱抢占垮吧厦糟帮啤棍袒酪蓟哉淘邑活煞炮下研扶胜宵需砚付你吃劈幂泳钢业忍毁呢扒柴诗仕韩被企侮迫樟充闽诫弧滥邢刃唾窘河篇哑蹄懈呀歌鼻污嗣比好剐驰您放彤吨匙神榔弱汗父竣音伏堂痪幼扳养搀丘落挪叁奴灸纹甭晨匠逸侮镶呕唯睬壁檬菱2009年,是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一年,攻坚之年。为全面实现全市教育的科学发展、率先发展、跨越发展,特将2009年定为我市教育的“质量提升年”、“学校建设年”和“师德建设年”。一、指导思想全市教育工作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省、市教育工作会议和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为主要目标,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创建平安校园和“五校同建”为重点,以提高师生的综合素质为根本,深入解放思想,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资源整合,强化教育管理,突出均衡发展,实现全面提升,推动我市教育事业持续快速发展,为我市建设更加美好的苏北新昆山作出新的贡献。二、工作目标:1、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以教育现代化建设为全年教育工作重心,全面推动区域教育整体发展,全面加快各项目标建设,力争圆满完成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年度目标,确保教育基础建设考核徐州第一。 2、深入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坚持德育为先,素质领先,全面提高学生德、智、体、美等综合素质;突出质量核心,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中考继续保持徐州领先地位,高考夺取徐州“六连冠”。3、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幼儿教育,全市学前三年入园率提高到95;义务教育,小学、初中入学率、年巩固率、毕业率保持100%,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98%;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达到96%,普职比达到47:53;抓好成人教育和社会教育,确保全市从业人员年培训率达到50%。4、完善教育保障体系,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课本费,对家庭困难寄宿生补助生活费;提高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标准,小学、初中分别达到350元、550元;继续开展贫困高中生助学工作,对家庭贫困高中生每人补助1000元,资助面达在校生10%;继续资助贫困家庭学生接受职业教育,向职业中学一二年级在校生每人每年提供1500元助学金;全面资助应届家庭贫困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对残疾儿童和特殊教育学生实施免费教育。5、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升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壮大职业教育办学规模,扩大职业中学招生数量;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创建省示范专业2个,省紧缺型人才实训基地1个,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提高职业教育办学质量。6、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健全教师培养、培训、培优机制,加大新课程培训、骨干教师培训、学历提高培训力度。扩大省特级教师、名师名校长、学科带头人和优秀骨干教师队伍。小学专科以上学历达到90,初中本科以上学历达到65,高中教师研究生学历占有率达到5%。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50%。落实义务教育阶段绩效工资制度,完善考核方案和实施细则,进一步健全奖优罚劣机制。7、实施新区“六校一园”工程。完成职业技术学院一期、示范高中、示范初中、实验小学、特教中心、幼儿园工程建设,建成新城区现代化教育中心。8、实施合格幼儿园建设和农村留守少年儿童食宿条件改善工程。创建成省合格幼儿园36所,完成14所初中的10栋宿舍楼4栋餐厅建设。9、加大名优学校创建力度。开展第五轮省市模范学校创建;创建省优质幼儿园12所,市优质园8所;创建省三星级高中2所;创建省市级社区教育中心3所。10、加强教育收费管理,创建省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县。11、进一步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加强学校安全设施建设,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加强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全市中小学100%创建成“平安校园”。三、工作措施(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制定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1、以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主线,促进教育优先发展、科学发展。深入推进局机关及中小学校学习实践活动,以“谋划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载体,结合教育工作实际,全面落实学习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和主要原则,确保教育系统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2、以国家中长期教育和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省市教育发展规划为指导,结合我市实际,研究制定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出台邳州教育整合调整三年规划,逐步形成高中在县城或重点镇,初中集中在中心镇,小学集中在中心村的办学格局。总结和宣传新中国成立60周年和改革开放30年来我市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成绩与经验,动员和组织教育系统和社会力量开展调研、研讨活动,把规划纲要的制定过程作为解放思想、形成共识、推进工作的过程。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制定人民满意、符合我市实际和时代发展要求的发展规划,对未来十二年教育改革发展作出全面规划和部署。3、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农村教育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注重加大力度发展边远镇学校,提升中小学、尤其是村小(教学点)办学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共享优质教育的需求。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巩固农村义务教育成果。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大力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以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加快普及农村高中阶段教育。以加大投入、强化管理为关键,全面提升教育均衡化发展水平。(二)加强教育基础建设,全力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4、进一步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添置计算机1600台,多媒体设备100套。建立邳州市校园网管理平台,校校完成校园网络建设,进入全市校园网平台。所有学校生机比达到10:1,师机比达到2:1,多媒体教室占有1/5,资源效益得到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水平均达到省教育现代化标准。健全中小学校舍维修长效机制,加大投入,全面维修和改造中小学校舍,进一步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5、切实抓好学校内涵建设。巩固阶段创建成果,着力加强学校内部管理,提升规范化管理水平,促进学校内涵发展,自主发展,特色发展。重点做好教育现代化优质教育资源的管理和使用,健全相关制度,加强教师培训,强化管理督查,切实发挥优质教育资源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提升办学水平和质量。6、扎实开展名优学校创建。加大创建力度,创建成省优质幼儿园12所,徐州市优质园8所。创建省三星级高中2所,认真做好星级高中的复审工作。7、建设新城区教育资源。在新城区实施“六校一园”工程。暑期前,将完成职业技术学院一期建设,完成新区示范高中、新区示范初中、新区实验小学、新区幼儿园、市特殊教育中心建设,努力将新城区将建设成为集高等教育、职业教育、高中教育、义务教育、幼儿教育、特殊教育为一体的现代化教育中心,将有力促进我市教育现代化创建工作,全面提升教育现代化整体水平。(三)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8、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克服轻视德育的错误倾向,坚持把学校教育作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课堂、主阵地、主渠道,把德育融入到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进一步完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体系,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充分发挥学校共青团、少先队等组织的育人作用。结合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深入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教育活动,举办庆国庆征文比赛等系列活动,弘扬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深入贯彻实施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大力开展中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增强中小学生法制意识。继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培育健康心理。加强“留守少年儿童”的管理教育,从日常行为习惯入手,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疏导。9、进一步深化中小学课程改革。始终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入推进中小学课程改革,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以素质为先,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加强德育、体育和美育工作,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引导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改进课堂教学内容和方法,继续加强“有效教学”研究,进一步优化教学行为,努力构建有效课堂,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强课程和教学过程管理,严格落实课程计划,开足开齐开好各门课程,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和作业量,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加大新课程改革推进力度,深入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强化教育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高中要结合08新高考方案和09、10年高考方案调整情况继续深入推进课程改革,探索出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扎实推进考试评价制度的改革,更加注重操作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评价,完善与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相适应的考核评价机制。10、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和艺术教育工作。贯彻全省学校体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重视和加强体育工作。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足上好体育课,开展好体育活动。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强化跟踪监控和达标测试,培养学生坚持锻炼身体的习惯,激励学生达标争优、强健身体。全面加强学校健康卫生常规管理,持久开展健康教育、青春期卫生知识教育和“六病”防治知识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防病治病的能力。切实提高音乐、美术等艺术类学科开课率和教学质量,开展文化艺术节、艺术月、艺术展演等活动,丰富校园文化。11、进一步强化教育科研工作。突出教育科研先导作用,立足校本,立足教学,立足课堂,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研讨活动,以教研促教改,以教改促教学质量提升。继续坚持“集体备课”制度,改革和创新集体备课内容和方式,注重提高集体备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继续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和实践,认真做好“十一五”各级教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12、进一步扎实教育教学常规管理。认真贯彻执行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追求教学管理深度化、精细化和规范化。继续完善学校教育教学常规管理机制,注重教育教学过程管理,严格落实教学“五认真”,坚持精心备课、细致备课、优质备课,向高效课堂要质量。继续开展教学工作视导检查,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教学管理和教师教学行为。继续开展常规管理“校校行”活动,广泛开展“常规管理示范校”创建活动,加大管理力度,不断提高全市中小学规范化管理水平。13、进一步加强教学质量监控。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意识,突出质量核心地位,健全质量监控体系,落实质量监控措施。继续开展质量评比活动,强化对教学质量的过程监控和实时指导。规范组织教学质量检测,认真做好质量分析,科学地制定教学工作改进方案。继续推行“校长进课堂”制度,校长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抓质量上,坚守教学一线,深入课堂,指导教学。必须坚持每天深入教室听课;必须坚持每天深入办公室了解教师工作;必须坚持每天检查校园管理情况;必须坚持每天最后一个离校;心无旁骛抓质量。坚决实行“质量一票否决”,学校综合考评、教师评优晋职重点考查教学实绩。14、扎实做好高考、中考备考工作。加强研究和学习,深刻解读高考、中考方案,准确把握高考、中考改革精神,广泛搜集考试信息,及时调整备考策略。继续加强对高三、初三毕业年级教学的调研和指导,充分发挥高考前三次检测的导向作用,及时调整教学计划。认真做好学生心理疏导、考试组织和填报志愿等工作。继续实行高考目标管理,立足学校实际,分解高考指标,强化目标责任。继续完善和实施高考考核奖励方案,强化高考工作的考核,确保2009年高考夺取徐州“六连冠”。(三)加快优化教育结构,促进教育均衡发展15、加快发展幼儿教育。以加快扩大农村幼儿教育规模为重点,以抓好3-4岁幼儿入园为突破口,全面提高幼儿教育入园率,确保全市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95%,残疾儿童入园率达到90%。认真贯彻江苏省开展03岁早期教育的指导意见,逐步完善幼儿教育体系。认真实施“农村合格幼儿园”建设工程,力争今年将我市所有镇中心幼儿园全部建成省合格幼儿园。强化幼儿教育内部管理,规范民办幼儿园办学,全面提高幼儿教育质量。16、巩固和提高义务教育。持续做好“控流止辍”工作,确保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和毕业率保持100%,健全残疾儿童入学保障机制,保证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98%。加强义务教育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学校内涵,实现硬件优化向内涵提升的转变,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发展,持续提高义务教育质量。17、优化发展高中教育。以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为目标,进一步提高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确保2009年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达到96%,普职比达到47:53。进一步规范高中阶段招生秩序,统筹调配生源指标,认真落实指标生计划,严格控制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规模。坚持质量立校,强化内涵建设,实现普通高中由规模发展向优质发展的提升。整合6所普通高中,盘活高中教育资源,提高高中教育整体办学效益,促进高中教育科学发展、优质发展、快速发展。18、规范民办教育发展。进一步加大对民办教育的监管力度,健全完善民办教育管理和考核评估体系,规范民办教育办学行为,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六)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升职业教育办学水平19、优化职业教育资源。进一步加大职业教育投入,改善职业学校办学条件,提高职业教育整体办学水平。加强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和示范专业建设,车辐山职业中学建成紧缺型人才实训基地1个,两所学校分别创建1个省级示范专业,加快推进专业建设与实训基地的有效结合。20、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完成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一期建设,建成高职、中职并存的高等职业院校,填补我市高职院校空白,提高我市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和竞争实力。加强民办职业教育的管理,规范办学行为,推动民办职业教育健康发展。21、扩大职业教育规模。统筹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压缩普通高中规模,引导初中毕业生向职业学校分流,严格按教育局招生计划,扩大职教比例,严禁普通高中违规招生。加强职业学校内涵建设,调优专业设置,全面提高职业教育办学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拓宽就业渠道,提升职业学生就业率和就业水平,吸引更多学生接受职业教育,促进全市职业教育发展壮大。22、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坚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企业、面向农村办职教,促进职业教育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深化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创新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全面贯彻“德育为先”的办学思想,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成才观和择业观。按照“普通教育看高考,职业教育看技能大赛”的工作要求,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技能大赛,以此为理念,促进职业教育从重知识向重技能转变,以此为平台,引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和提升。大力推行和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立健全顶岗实习制度,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积极推行学分制,加快建立弹性学习制度,为学生分阶段学习、分地区完成学业创造条件。23、切实加强社会教育工作。大力实施“现代农民教育工程”,全年完成“两后”毕业生转移培训1.8万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4万人。切实加强社区教育工作,积极组建社区学院,创办省市级社区教育中心3所,加快推进城乡一体的社区教育网络建设。(四)健全教育保障机制,着力促进教育公平24、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坚持“以县为主”教育经费管理体制,落实“三保证”、“三增长”政策,努力保证“三项经费”及时足额到位。成立市教育结算中心,规范管理经费使用。将生均公用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农村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小学提高到350元,初中提高到550元。25、认真落实免费义务教育政策。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免收学杂费和免费发放教科书政策,确保这项政策落实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每一位学生。严格执行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严禁在规定之外擅自增加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坚决杜绝“一边免费,一边乱收费”现象。26、扎实开展济困助学工作。进一步完善资助体系,落实助学政策,扩大受助比例,提高资助水平。在全面免除学杂费和免费提供教科书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覆盖面,对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生活费;按在校生10的比例、全年按生均1000元标准发放普通高中学生助学金;按全年每生1500元标准,为中等职业学校一、二年级全部在校生发放助学金;全面资助家庭困难的高中(职中)学生和应届大学生,确保学生不因贫失学。27、进一步加强弱势儿童少年教育工作。建成我市特殊教育中心,改善特殊教育办学条件,完善残疾儿童少年免费接受义务教育制度,优先保证他们享受各项扶助政策;积极做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教育工作;切实做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认真落实“三制”制度,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帮扶、教育和管理,实施“农村留守少年儿童食宿条件改善工程”,在14所初中建成10栋宿舍楼4栋餐厅,全面提高留守儿童的食宿条件,满足留守儿童寄宿需要。28、扎实做好对口支教工作。按照省、市要求认真实施好“千校万师支援苏北教育”工程,进一步加大市内学校间对口支教工作力度。健全完善对口支教制度,加强支教人员的管理和考核,充分发挥支教人员的帮扶和指导作用,增强对口支教的实效性。中小学校要利用结对契机,加强开放、合作与交流,尤其加强与市外学校的深入交流,学习先进发展经验,促进学校改革发展。(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29、加强教干队伍建设。突出抓好校长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校长聘任制,健全校长选拔、任用和管理机制,继续实施校长工作目标考核意见,严格兑现奖惩,坚持责权统一,强化校长业绩考核和任期目标管理,着力大造一支专家型、管理型、事业心强的校长队伍。继续实行中层干部竞聘制,加强教干的考核和评估,健全奖惩机制,激发教干队伍活力。加强校长和教干的岗位培训,提高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建设教学水平和管理能力双过硬的干部队伍。30、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认真贯彻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切实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首先要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2009年是我市“师德建设年”,将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见,以教育、管理、考核并举,强化师德建设。组织教师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对教师提出的“四点希望”,培育教师敬业爱岗、关爱学生、奋发进取、志存高远的高尚师德修养,树立教师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学习抗震救灾英雄教师事迹,弘扬新时期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大力开展“学陶师陶”活动,组织教师深入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提高教师规范职业行为的意识。加强教师管理,严肃制止工作懈怠、“教学五认真”履行不力、乱补课、乱办班、乱摊派等有违师德的行为。严肃制止教师在网络等媒体发布有悖事实、有违师德、影响教育形象和社会和谐稳定的言论,一经发现,严肃查处。对反映教师违反师德的信访案件重点查处,严肃追究责任。加大教师师德考核力度,坚决实行师德“一票否决”,不予评优评先,不予晋职晋升。31、加强教师培训培养。进一步健全教师培训机制,组织教师参与国家、省、市各类业务培训;广泛开展新课程培训和教学研讨活动;深入开展校本教研、校本培训,着力提高教师队伍的理论水平、业务素质和实践能力。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全面提升教师教育现代化技能。实行“以考代训”制度,制定下发开展中小学教师业务能力考核的意见。加大青年教师和名优教师培养力度,实施第四批“名师工程”和第六批“青蓝工程”,进一步拓展骨干教师、特别是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途径,不断扩大名优骨干教师队伍,以此带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加强职称评聘工作,完善职称评聘方案,激励教师奋发进取、争先创优,认真做好选拔、推荐和评聘,提高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的占有比例。各校要加大力度,引导和鼓励教师学历进修,通过参加函授学习、社会自考等在职进修,不断提高学历层次。32、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加强薄弱学科教师和紧缺型教师的培养,解决教师学科结构矛盾。继续引进优秀师范生补充教师资源,坚持公开招聘、凡进必考原则,广开渠道,广纳贤才,吸引优秀人才从教,坚持统筹调配、按需补充,将优秀师资充实到边远农村和职业学校,充实到最紧缺的岗位。进一步完善教师聘任、奖惩和激励机制,强化绩效考核,做到“多劳多酬、优绩优酬”,深入挖掘师资潜能。33、做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实施工作。形成方案,制定实施细则,兑现绩效工资。进一步健全奖优罚劣机制,深化学校分配制度改革。(八)加强校园安全工作,努力打造和谐校园34、强化安全责任意识。克服麻痹松懈思想,时刻将校园安全工作放在突出位置,认真贯彻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加强对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校园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完善安全工作网络。落实校园安全工作责任制,校长为第一责任人,坚持全员管理、全员参与,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对因玩忽职守、工作不力导致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和恶性案件的,坚决严肃追究、一查到底,坚持实行安全工作“一票否决”制度。35、落实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坚持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定期对校舍、电路、消防设施、体育器材、卫生设施等进行排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排除;健全学校门卫管理、宿舍管理、饮食管理、消防管理等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做到安全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制定和完善学校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切实增强学校突发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坚持对学校安全工作的常规检查、专项检查和随机抽查制度,深入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36、加强安全教育,强化师生安全意识。持续加强对广大师生尤其是中小学生的安全教育,开展防火、防触电、防溺水、防交通事故等安全知识培训,增强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定期组织应对突发事件的演练,增强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要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法制宣传教育,增强法制观念,树立良好的法律意识;加强安全保卫人员队伍建设,定期组织培训、学习,提高安全保卫人员的业务水平。37、扎实安全工作常规管理。切实加强学校安全保卫工作,认真落实门卫、值班、巡逻等内部管理工作制度,及时发现和制止外来人员随意进入校园。加强学生在校管理,尤其加强对寄宿生和留守儿童的管理和教育,随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化解学生之间的矛盾,避免发生伤害事故。加强校内集体活动及外出活动的安全管理,严格规范校车管理,保障学生生命安全。做好消防安全工作,完善消防设施和器材,组织师生开展消防疏散演练,提高广大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和逃生自救能力。切实加强对学校饮食饮水、卫生设施等的安全管理,杜绝校园公共卫生事件发生。38、切实做好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工作。积极与公安、交通、城管、工商、文化等部门取得联系,做好校园周边的安全、交通、环境、卫生、文化娱乐设施等治理工作,整治、净化学校周边环境,为学生提供一个文明、健康、安全的成长环境。(九)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提高领导教育发展的能力39、加强学校党组织建设。强化学校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提高校长、教干的政治素养、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保证监督作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加强党员政治思想教育,保障师德建设的有效开展。40、进一步加强教育局机关建设。大力推进机关干部队伍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改善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能。加强对机关工作的日常管理,完善机关工作考核体系,提高机关规范化管理水平;坚持从速高效、当日办结制度,切实提高机关工作效率;坚持热情接待、细心办理、悉心指导,切实改善服务态度;改进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式,提高机关服务基层、服务学校的水平;全面建设服务型、高效型、学习型、节约型的机关。 41、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贯彻中纪委十七届三次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扎实推进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加强党纪政纪教育,持续在全市中小学开展廉政、法制、安全和反腐倡廉警示教育活动,强化教干队伍的廉洁从政意识和法制意识。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进一步规范领导干部从政行为。深化校务公开、政务公开,完善纪检监察审计机制,加强对学校财务、人事、基建、大宗物品采购等的监督。深入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力度,充分发挥案件的教育与治本作用。积极推进廉洁教育进校园,加强廉政文化建设。42、切实维护教育系统稳定。完善全市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和机制建设,提高各类事件的预警、防范和处置能力。全面落实安全稳定工作责任制,认真排查和整改薄弱环节。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及时化解各种矛盾和问题。加大净化网络工作力度,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营造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环境。(十)优化教育发展环境,促进教育和谐发展43、加强教育行风建设。巩固行风建设成果,继续坚持从严治教、规范管理,切实提高教育规范化管理水平。进一步规范教育收费,创建省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县。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收费的政策和规定,坚持教育收费公示制度,增强教育收费透明度,自觉接受人民群众和社会监督。严格执行公办高中招生“三限”政策,规范普通高中收费行为。继续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加大教育乱收费行为的治理和处罚力度。加强对有偿家教、摊派教辅用书、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等群众关心的焦点问题的监控,维护教育良好形象,促进教育健康发展。44、加强教育督导工作。学习、宣传和实施教育督导条例,完善教育督导制度,加大督导力度。加强对各级各类学校办学行为的督导评估,定期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落实情况、教育均衡协调发展、素质教育、控流止辍、教育收费等教育重点、难点、热点问题进行专项督查。特别加强教学常规督导,提高督导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建立健全质量监测制度,加强教学质量评估测试。继续开展好镇级政府教育工作督导,切实发挥督政、督学职能。45、严格规范招生考试工作。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切实做好高考、中考、学业水平测试、成人考试、社会自考等各项招考工作。进一步加强考点、考场建设,完善、优化考试设施、设备。严肃考风考纪,加大对违规违纪人员的处理力度。积极开展诚信考试教育,强化对监考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增强责任意识。进一步规范普通高中招生秩序,强化对热点学校招生的督查,确保“阳光招生”,坚决杜绝招生工作中的不正之风。针对高校招生改革,积极做好宣传工作,赢得社会理解与支持。46、抓好教育信访工作。积极畅通信访渠道,努力为群众排忧解难。坚持政策法规的原则性和处理问题的灵活性相统一,积极解决接访事项。进一步加强学校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有效化解矛盾,减少并努力消除信访事项的产生,杜绝越级上访、聚众上访等非法上访现象,促进教育的和谐稳定。47、加强工会工作。坚持依靠教职工办学思想,加强民主建设,建立和完善教育决策民主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制度,深化校务公开制度。加强中小学教代会建设,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废旧金属回收与综合利用技术合作协议
- 智能家居技术合作补充协议
- 电商仓储物流安全责任与风险评估协议
- 虚拟偶像虚拟形象版权交易与授权合同
- 氢燃料电池产品寿命测试员聘用合同
- 网络平台内容监控算法授权租赁及效果评估合同
- 幼儿园教师全职聘用合同(园本课程研发)
- 宠物医疗中心兽医助理专业技术合作合同
- 交通安全标志维护补充协议
- 孤儿抚养费银行账户监管与监护权变更服务合同
- 数字贸易学 课件 第18、19章 全球数字经济治理概述、包容性发展与全球数字鸿沟
- DLT 866-2015 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选择及计算规程解读
- 房屋抵押个人借款标准合同
- 云南省昆明市2022-2023学年二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
- 口腔预防保健课件 英文
- 读后续写-制作稻草人(T8联考)课件-高考英语作文复习专项
- 研发成果商业化转化(资料)
- 高速铁路关键技术
- 丁丽娟《数值计算方法》五章课后实验题答案(源程序很详细-且运行无误)
- 情境学习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
- 血糖监测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100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