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要农作物虫害防治,作物的一生?,病害,虫害,草害,自然灾害,多灾多难 的一生!,水稻虫害,简介,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危害我国水稻的害虫已达349种,其中常见的有30余种。,蛀茎害虫,大 螟,二化螟,三化螟,褐边螟,台湾稻螟,危害叶片,稻飞虱,稻蓟马,稻 蚜,褐边螟,稻种卷叶螟,一、三化螟,1、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912毫米,雌蛾前翅中央有1个明显黑点;腹末有黄褐色绒毛一丛。雄蛾前翅中央有1个小黑点,翅顶角斜向中央有一暗褐色斜纹,外缘有7个小黑点。 卵:卵块长椭圆形,有几十至一百多粒卵,上面盖黄褐色绒毛。 幼虫:幼虫分4至5龄,老熟幼虫体长约18mm,腹部淡黄绿色,前胸背板后缘有一对新月形斑 蛹:长圆筒形,淡黄绿色,羽化前变金黄色(雌),或银灰色(雄)。,三化螟生活习性,在我国三化螟分布区域内,每年发生的世代数,从南向北或从平原向高原逐渐减少,有2-7个世代的变化。 螟蛾在傍晚羽化,白天潜伏,夜间8-11时活动旺盛。 交配后第二天开始产卵,在2-3天产卵最多,一般是在苗期和分蘖期的稻株,卵块多近叶尖或者叶片表面正中。 三化螟卵期10-12天,夏秋6-8天,孵化以黎明和上午为主。 从孵化到侵入危害约需要40-50分钟,在侵入之前处于暴露状态。防治最佳时期。 幼虫龄数因地区与世代而异,长江流域以4龄为主,但南方常有相当数量的5龄幼虫,甚至有6龄以上的。 以幼虫越冬。回春16摄氏度以上时。所以低温持续时间长越冬幼虫死亡率就越高。,寄主:水稻,只为害水稻或野生稻,是单食性害虫 为害特征:幼虫钻入稻茎蛀食为害,分蘖期为害,造成 枯心苗;穗期为害造成白穗。 生 活 史:湖南一年发生4代,湖南南部有不完全5代, 以幼虫在稻蔸地下茎秆内越冬。 幼虫猖獗为害期:第一代幼虫(5月上中旬)为害早稻的分蘖期,造成枯心苗;第二代幼虫(6月下旬)为害早稻迟熟品种的穗期,造成白穗;第三代幼虫(8月上旬)为害早栽晚稻的分蘖期,造成枯心苗;第四代幼虫(9月上中旬)为害迟熟晚稻的穗期,造成白穗,三化螟危害症状,二化螟,全国均有发生: 食性杂:水稻、茭白、甘蔗、高粱、玉米、小麦、蚕豆、油菜、稗、慈姑等。,1、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0-15mm,黄褐色或灰褐色,翅外缘有7个小黑点。雄虫翅中央有紫黑色斑点1个,可与雌成虫区别 卵:扁平椭圆形,卵块呈长带形,卵粒呈鱼鳞状单层排列。卵块有卵粒40-200粒,初孵时呈白色,渐变紫褐,近孵化时为黑色 幼虫:有5-8龄,成熟幼虫24-27mm,腹部背面有暗褐色纵线5条 蛹:体长11-17mm,圆筒形,初产时淡黄色,腹背可见5条纵线,后转红褐色,近羽化时纵线隐没,二化螟在长江流域稻区北部,1年发生2-3代;长江流域南部,1年发生3-4代。 二化螟以4-6龄幼虫越冬,耐低温。 环境和营养的不同,羽化不齐,世代重叠现象比较严重。 水稻秧苗或分蘖时期,卵块主要产在叶正面,离叶尖3-5cm处,分蘖后期、圆杆期、孕穗期、抽穗期,多产在离睡6cm以上的叶鞘上。分蘖期和孕穗期侵入率和存活率都高。 水稻丛秧苗期至成熟期,都可遭受二化螟的危害。 二化螟一代多为6龄,第二、三代为7龄。,2、生活史: 湖南一年发生2-4代,主要以幼虫在稻蔸的茎秆内越冬 3、幼虫猖獗为害期: 5月上中旬为害早稻的分蘖期,造成枯心苗;6月底至7月上旬为害早稻的穗期,造成死孕穗或白穗,为害一季晚稻的分蘖期造成枯心苗;8月上中旬为害晚稻的分蘖期造成枯心苗,为害一季晚稻的穗期造成死孕穗、白穗和虫伤株;8月下旬至9月上旬为害晚稻的穗期造成死孕穗、白穗和虫伤株。 4、有利二化螟发生的因素: 用晚稻田作为冬种作物田,春季干旱,早稻迟熟品种和一季稻栽培面积大,早稻收割期间雨水多均有利二化螟的发生,大螟,水稻区域均有发生,对杂交水稻危害重。,大螟一般发生2-4代,不等。 以幼虫在稻桩及其他寄主和杂草根际越冬。水淹逃逸。越冬代发蛾期比二化螟、三化螟早,大螟发生时大部分水稻尚未插植,而田边杂草很嫩绿,所以第一代多在田边杂草或甘蔗、玉米、茭白等脊柱上发生危害,第二代才转移到水稻上危害。 在分蘖期至抽穗期均能受大螟的危害。一般靠田埂5-6行危害大。 一般5-7龄。,水稻螟虫(钻心虫),初孵幼虫淡褐色,二龄以上幼虫在腹部背面有5条棕色纵线(二化螟),1到3龄幼虫体黄白到黄绿色,4-5龄虫体胖,黄绿色(三化螟),幼虫体粗壮,3龄前幼虫,体背鲜黄色,3龄后变紫红色虫体胖(大螟),二化螟、三化螟和大螟的区别,*二化螟危害的植株,虫孔外虫粪少、茎内虫粪多,虫粪呈黄色; *三化螟危害的植株,虫孔外无虫粪、茎内有白色细粒虫粪; *大螟危害植株,虫粪均在孔外。,三种螟虫寄主的区别,二化螟和三化螟卵块的比较,二化螟卵块,三化螟卵块,大螟卵块一般产 于植株叶鞘内不 易被发现。,钻心虫危害时期,以分蘖期和孕穗期为主,一般发生2-4代,大多以3代为主。,二化螟,钻心虫的防治,1、农业防治: 连片深水灭蛹,2、化学防治 首先是要抓住关键时机施药 早、晚稻前期的枯鞘期:亩枯鞘团超过100个, 二龄幼虫高峰期施药。 早、中、晚稻拔节后到破口期:卵孵高峰期施药; 蜡熟期:卵孵盛期(防虫伤株) 注意:在钻心虫药剂防治时,必须保持田间3-5cm水层4-5天,以保证防治效果的充分发挥。施药在早晚最好。,稻纵卷叶螟,稻纵卷叶螟在我国主要危害水稻,幼虫在分蘖期和孕穗期、抽穗期危害叶片。还能危害甘蔗、玉米、高粱、小麦等。,一年发生1-11代,从南向北逐渐减少。从南向北迁飞。 产卵后5-7天开始孵化,分蘖期的卵量大于穗期,卵大部分集中在中上部叶片上。特别是以倒数1-2叶较多。上午7-10点孵化最多,一处产一粒,少数2-3粒连在一起。2龄开始束尖。,危害特点,幼虫在叶苞内取食危害,受害处半透明,呈长白条状。每叶可有多条取食道。 1-5龄幼虫叶苞发生严重时每丛稻有很多叶苞。水稻叶片被严重危害后变干枯,大发生田块一片花白。旗叶被害后产量损失较大。,稻纵卷叶螟1-3龄幼虫食量很少,到4龄食量增大,5龄是暴发阶段,约占总食量的80-90%。 1条幼虫一生平均可危害约4-7片稻叶。 成虫具有趋光性,灯下雌虫多于雄虫,并具有趋嫩绿高大稻丛产卵的习性,因此早插和氮肥施用多稻田危害严重。,稻纵卷叶螟为迁飞性害虫,每年春季4-5月份早稻期间从华南逐步向北向东迁飞,秋季随北方和长江流域单季稻、晚稻收获,又逐步向南回迁,危害华南晚稻区。,常年发生2-3亿亩次,常发区域:我国海南岛至长江下游、江淮稻区,西南稻区至东部沿海,以华南稻区早稻、西南单季稻区前期、 长江中下游单季稻和晚稻中后期、华南稻区晚稻为重发生区域。 防治适期:卵孵化高峰期至低龄幼虫期(3龄前) 防治指标:主害代高峰期至低龄幼虫期,分蘖期百丛100-120头,孕穗期百丛60-80头。放宽分蘖期,保护成穗期。,稻纵卷叶螟防治注意的问题,1、用药适期:分蘖期、孕穗期、 蛾高峰后7-10天或田间始见束尖期。 2、施药时间:下午4点以后; 3、用水量:30-45kg/亩; 4、雾滴细度。,稻飞虱褐飞虱、白背飞虱、灰飞虱,褐飞虱,白背飞虱,灰飞虱,海南岛南部一年发生12代至淮河以北一年仅发生2代。,灰飞虱是本地越冬害虫,有观点认为其可远距离迁飞,但以本地虫源为主。 主要取食禾本科植物,最适宜寄主:水稻、小麦、大麦、稗草、看麦娘等,玉米、小麦、高粱、苏丹草和雀稗等为非适生寄主,可见成虫在其上探食活动,但很少产卵和孵化。 冬季以若虫在大小麦、杂草上越冬,小麦收割水稻育秧后,迁入稻田取食水稻,造成危害。 长江下游和江南稻区后期,可与白背飞虱和褐飞虱混合发生。,传播病毒病造成的危害重于直接危害: 水稻条纹叶枯病 水稻黑条矮缩病 玉米粗缩病,稻飞虱造成的直接危害,稻飞虱的防治方法,化学防治为主: 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冷冻肉购销合同范本
- 山东微山县事业单位2025年下半年招考人才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宜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所属事业单位2025年下半年急需紧缺人才引进【2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供电合同解除协议书
- 公司宽带安装协议书
- 出售储能电合同范本
- 桂圆买卖合同协议书
- 框架协议框架协议书
- 桌椅板凳租赁协议书
- 元件备货协议书范本
- 联合派遣合同协议
- 结伴自驾协议书范本
- 具身智能机器人在养老服务中的价值与伦理考量
- 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建设实施方案
- 【MOOC】思辨式英文写作-南开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银行征信管理专项审计的报告
- 妇科手术快速康复总结
- 数据治理咨询项目技术方案
- 警校生未来职业规划
- 胃癌多学科综合治疗方案优化
- 营养强化盐,你了解多少-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