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妊娠晚期储存式自体输血在基层医院的临床应用-妇产医学论文妊娠晚期储存式自体输血在基层医院的临床应用 王红莲 云南省红河开远市人民医院妇产科,云南开远 661400 摘要 目的 探讨妊娠晚期进行储存式自体输血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11月2012年12月中我院收治的35例妊娠晚期孕妇进行分析,进行储存式自体输血,观察采血前后、回输前后血常规相关指标以及产时出血量和新生儿出生状况。结果 采血前后及回输前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积压(HCT)和血小板(PLT)等相关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5例孕妇分娩出血量为2001300mL,产后出血3例;10例进行阴道分娩,25例行剖宫产术,新生儿Apgar评分810分,无新生儿窒息发生。结论 储存式自体输血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输血方式,能使剖宫产或产后大出血产妇,尤其是稀有血型产妇尽快得到输血治疗,为抢救赢得时间,对孕妇及胎儿无不良影响,可在基层医院临床上大力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妊娠晚期;储存式;自体输血 中图分类号 R4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4(b)-0126-02 产后出血一直是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近年来,由于国家对住院分娩各项健康计划及“降消”项目等政策的实施,住院分娩率大大提高,孕产妇死亡率虽有所下降,但因近年来剖宫产率的升高,随着手术分娩的增多,产后出血仍然是不可忽视的方面并发症1。而输血作为临床治疗和抢救患者是不可替代的手段,当今血源紧张日益突出,输血不良反应和因输血导致各种血源传染病也愈来愈备受人们的关注,因此,自体输血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储存式自体输血是自身输血的方式之一,20世纪30年代第一个血库成立时就被提倡2,20世纪80年代后在国外逐步应用于临床。为了探讨探讨妊娠晚期进行储存式自体输血的临床应用效果,本文选取2009年11月2012年12月中我院收治的35例妊娠晚期孕妇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2009年11月2012年12月中我院收治的35例妊娠晚期孕妇,均在我院住院待产,年龄205岁,平均年龄(28.452.91)岁,体重在50.482.1kg之间,平均体重为(67.242.39)kg,分娩孕周3741周,平均为(39.971.08)周,初产妇24例,经产妇11例,分娩方式:自然分娩10例,剖宫产术25例。其中合并前置胎盘5例,有剖宫产史妊娠的8例,特殊血型:RHD(-)8例,AB型10例。 1.2采血方法 由经管医生根据孕妇体检指标进行评估,对采血前HB110g/L,HCT34%,PLT100109/L,无合并高血压、心脏病等严重合并症者,由本人或家属签署自体储血同意书一式两份,在预产期前或手术日期前37d,开始给予口服硫酸亚铁颗粒,饮食加强营养,提前与检验科联系,由输血科人员负责采血200300mL,标明姓名、年龄、采血日期、血型、血量等信息,置4贮血冰箱内保存备用,在采血过程中密切观察产妇血压、脉搏、呼吸、胎心监护等情况。35例产妇均采血后,回输血后复查血常规,观察HB、HCT、PLT变化,同时记录产妇分娩过程中的出血量,并进行新生儿Apgar评分,统计新生儿体重。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xs)表示,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采血前后血液指标比较 采血前后HB、HCT和PLT等相关血液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2.2回输前后血液指标比较 回输前后HB、HCT和PLT等相关血液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2.3孕妇分娩时出血量 35例孕妇分娩出血量为2001300mL,平均出血量为(654.865.9)mL,其中产后出血3例,前置胎盘2例,有剖宫产史妊娠1例,1例前置胎盘患者除回输自体血,还输注异体血400mL。 2.4新生儿出生情况 35例产妇中,10例为阴道分娩,25例为剖宫产术,新生儿Apgar评分810分,无新生儿窒息发生,新生儿体重在24574156g之间,平均为(3324126)g。 3 讨论 我州属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地,有些县级医院也因当地经济,医疗条件参差不齐,仅能少量备血甚至并不具备常规备血条件,随着住院分娩人次不断提高,尤其是农村生育二胎无需考虑政策,近年来手术分娩人数也逐年攀升,再次剖宫产甚至三次剖宫产者并不少见,加之对于医疗条件落后基层医院,尤其是离中心血站较远,紧急情况下无法迅速得到可用血源,这样不仅不能保障患者的安全,同时也造成医疗纠纷的发生。 自体输血是在预先或者在术前几天内采集患者的血液,经过一定处理和贮存,在产妇分娩过程中或分娩后在回输给产妇的一种输血方法。自体输血血液离体时间较短,血液中的有效成分保存较为良好,能够减少对异体血的需求3。储血式自体输血是自体输血的主要方法之一,它的优点在于,具有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染,避免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及异体免疫反应发生,能够刺激自身造血机能,促进术后康复,使稀有血型患者及时进行手术治疗,赢得抢救时间,节约血源,减少患者经济负担,因此,自体储血已经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中。而对于孕产妇,正常的孕妇,可以耐受失血量10001500mL而不至于对胎儿造成威胁,妊娠中、晚期孕妇有血容量及红细胞增多的生理变化特点,红细胞压积,如果失血过多后不能够及时补血会严重影响着妊娠结局。此外,对于RHD(-)血型的产妇,很难找到同型血源,手术过程中如果不及时输血会给母婴带来极大风险,因而对于RHD(-)血型等稀有血型的产妇,采用储存式自体输血是最佳的选择。 相关研究表明,对于妊娠晚期孕妇自体采血不超过400ml对孕妇的影响较小,安全可行4。本研究结果显示,随访采血前后,回输血后HB、HCT和PLT等相关血液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新生儿Apgar评分810分,无新生儿窒息发生,新生儿体重在24574156g之间,平均为(3324126)g,这与相关文献报道5基本一致,说明储存式自体输血在孕妇中是安全可行的,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本研究中,我院于2009年11月2012年10月对35例妊娠晚期孕妇于分娩前37d,进行自体储血,在正常分娩或剖宫产术中进行回输,35例孕妇分娩平均出血量为(654.865.9)mL,其中产后出血3例,前置胎盘2例,有剖宫产史妊娠1例。通过分析产妇采血前后及回输前后血常规相关指标,以及新生儿出生时情况,均表明储存式自体输血是一种易行、安全的输血方式,可在临床推广应用,此外,储存式自体输血对稀有血型、具有高危出血因素的孕妇效果也较为明显。 综上所述,储存式自体输血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输血方式,能够减少异体输血量和异体输血带来的疾病传播,能使剖宫产或产后大出血产妇、稀有血型产妇尽快得到输血治疗,且对孕妇及胎儿无不良影响,可在基层医院临床上大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郭瑞德,沈默,陈碧乐,等.储存式自体输血在Rh(D)阴性血型孕妇中的应用与评价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1,27(7):553-554. 2 杨成民.基础输血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354-357. 3 魏红巧.储存式自体输血的临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设备改造方案优化分析报告
- 2025年电商绿色物流绿色物流包装材料环保认证与市场推广研究报告
- 供应链金融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信用担保体系构建报告
- 绿色环保建材在2025年绿色农业设施中的应用报告
- 中医人急救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细胞治疗产品临床试验质量控制与审批要求报告
- 中医神经外科试题及答案
- 中医试卷试题及答案
- 新能源汽车轻量化车身结构设计研发资金申请分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安徽-安徽造林管护工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乡村振兴致富带头人培训
- 化学品MRSL培训教材
- 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划定技术方案
- (正式版)HGT 20593-2024 钢制化工设备焊接与检验工程技术规范
- GB 1886.174-202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食品工业用酶制剂
- T-CRHA 028-2023 成人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技术
- 网络安全管理规范vfd样本
- 新《安全生产法》全面解读“三管三必须”
- 部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 《关爱女性健康》课件
- 关于女性生殖健康知识讲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