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作文教学的几点尝试.doc_第1页
浅谈作文教学的几点尝试.doc_第2页
浅谈作文教学的几点尝试.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作文教学的几点尝试厚街竹溪中学 王晓薇内容提要:对于大多数语文教师来说,作文教学都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作文教学周期长见效小,没有一定的章法可循,教者凭感觉教,学生凭感觉学。可是,写作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我想所有的老师都很清楚。语文教学要取得成功,作文教学必须要得到足够的重视。下面是本人近两年来在作文教学方面的几点尝试。关键词:作文兴趣 写作技巧 作文训练模式 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要写出成功的文章,决非易事,所谓“呤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对于学生来说,要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一方面就要不断阅读,积累语言材料,丰富头脑。语言是文章的基本组成。语言表达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文章表情达意的效果。巧妙高明的语言能“妙笔生花”,为文章增添不少的风采和内涵。另一方面还需要多观察,多思考,勤练笔。天地自然、日常生活中蕴含着无数可描可写的事物,世间万物,处处变化运行着可歌可泣的现象。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皆文章”,要把学生引向他们自身生活更广阔、更深入、更真实、更缤纷的世界,让他们用眼睛去观察、用身心去感受,用激情去探索,积累丰富的素材。让学生明白写文章就是写我们的生活,写我们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除此之外,恐怕不可能找到什么终南捷径。怎样才能让学生做到以上这些呢?一、将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结合,培养学生作文兴趣。“写作不是空白的稿纸上涂上了一些字句。”因此写出最佳作文必须首先要挖掘学生心灵中的积蓄,激发创作的灵感,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特别是一些所谓作文差生,要善于采取相应的对策,有效的排除作文差生的心理障碍,提高其兴趣。1、对一些有探索性的问题开展辩论。现在许多的课文文本都有留下一些“空白”让学生去探讨质疑。我就经常通过组织辩论让学生去深入思考,让他们去积极查阅资料,灵活组织语言,点燃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培养阅读兴趣。以前我在教珍贵的教科书这篇课文时就遇到过这种情况:在学习课文时,我引导同学们讨论张指导员的优秀品质,大部分同学都认为他这种舍身护书的精神是值得学习的,而有一个男生却说:“我不喜欢他,他为什么要为了这一捆教科书而死呢?真不值!他活着,还有机会帮那些孩子找书啊!”我微笑地赞许了他的独特看法,接着就让学生围绕“张指导员死得值不值”这个话题进行辩论,让他们各抒己见,学生在激烈的争论中不仅领会了文章的思想感情,也体验到了民主、宽容的学习氛围所带来的乐趣。2、以课文为范本,尝试传授学生一些写作技巧。中学语文选编的课文多是名家文质兼美的佳品,古含中外,无所不包,是指导学生读写结合的范例。执教以来我确立“教学生从课文里学,作文”这一课题,孜孜以求,认真实行,效果颇佳。我们所教学的每一篇文章,都是很好的范文。所以,要充分利用课文教学来进行作文教学。比如:我们在讲授朱自清的春之前,要求学生以“春”为题写一篇文章;然后结合讲春对这篇文章进行讲评。讲完后,要求学生模仿其中的一个景段,按写景的特色、顺序,写一则练笔。这样,学生写起来就会觉得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文可写了。为打开学生的思路,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选材,教师要立足课文进行有的放矢的讲评。本学期,我给学生布置了一篇以“今日家事”为题的文章,要求学生通过一件事,反映家庭生活的某一点变化。我首先让学生重新回顾曾经学过的文章山的那一边、爸爸的花儿落了、台阶等几篇文章,要求他们找出这几篇文章的共同点,即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这些文章都是从“小”的角度反应了“大”的主题,且选材新颖、巧妙,值得借鉴。在此基础上,诱导学生明确“小”与“大”的联系,使学生掌握如何通过细微的现象,把握时代的脉搏,表现时代风貌,然而让学生结合自己家庭生活的实际,写这篇文章,发现确有新意、深意。作文教学能够与课文教学充分联系起来,互相促进,互相提高,相得益彰,值得我们这一位语文教师去尝试。二、经常组织课外文学阅读欣赏课。文学需要感悟。“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由于每个人的感悟力、他们各自的出身、性格都不相同。中学生因为年龄和阅历的关系还缺少这种对文学的感悟,而且即使有,他们的感悟力差异也大。因此,这就需要教师进行一些文学欣赏的引导。教师可多向学生推荐一些美文作品,进行一些适当的精辟点拨。我就经常在读到好文章之后,向学生推荐。我并不期望他们记住多少,只是希望他们在听、读过程中,欣赏、捕捉到文学的那种美。审美素质也就在这不知不觉中形成并提高。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文学欣赏水平,光靠语文课本是绝对不够的,因为世界的多姿多彩,文学的百家争鸣,一本课本是不可能包容的。在教学中必须让学生广泛涉猎各类文学作品,吸取更多的营养,增加知识积累。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莫泊桑的小说羊脂球,沈从文的边城,乃至于卞之琳的诗断章,还有红楼梦水浒传等名著在我的课堂都成了初中学生的赏析对象。我们常说:要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其实教师不但要有一桶水,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自已去找水的能力。宋代理学家朱熹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生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还得自己去寻觅。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学生阅读量大了,知识积累多了,阅读兴趣就会越来越高,“找水”的能力就会越来越强。进而使阅读写作渐入佳境,最终达到“书山有路趣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的境界。三、运用“说、写、评、发”的作文训练模式,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坚持课前一分钟口头训练。课前一分钟口头训练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每个学期内容各不相同。初一年级,安排“复述新闻”及“背诵古诗文”;初二是成语典故及“我喜欢的一句名言”;初三是“小散文”及“老师精选的佳文”。课前演讲这一方式,促进了学生阅读课外书,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还提高了语文鉴赏力,锻炼了语感。这是因为,学生一是想讲得比别人好,二是要讲得好就要看书,看好书。于是学生在无形中兴趣增强了。这是我平时对学生进行的“说”的训练。在学生对“说”有基础的前提下,每次布置作文题时,先给学生作文要求或写作情景,再请几位同学上台进行三分钟口头作文(说),然后班上的同学进行点评,大家提建议后,接下来就一气呵成,形成文字(写) 。做完后全班交换评改(评)。学生相互修改作文,学生与老师一起参与讲评,共同探究。学生在批改的过程中,充分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地进行语文实践。在批改中,大家质疑问难,深入研究并解决问题。每次的批改,我都提醒学生让他们对文章的错别字、病句、优美语句、篇章结构及主题思想等诸方面作总体评价。然后交回来,教师总览,再由几个同学对本次作文进行综合分析。同学们的批改各有特色,不少同学的评语几乎比作文原文的篇幅还要长,可称得上精美的赏析文章。有位同学对一篇文章的今天,太阳似乎起得特别的早,公鸡就起来大声的唱歌。是这样评价的:“似乎含金量不足,你可以这样来写今天,公鸡早早地叫出了太阳。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不足为训,希望你在遣词造句上多下功夫,增强语言的文学色彩。”通过互评互改,同学们对文章的分析评价能力得到了锻炼,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整个课堂洋溢着融融乐乐、愉悦合作的氛围。给学生一种作文成就感,作文教学要跨出校门,放眼大处。培养写作兴趣还有很重要的一步,那就是发表(发)。经常推荐学生参加由市镇组织的征文比赛,如给父母的一封信“禁毒征文”等。近几年,各地屡屡举办征稿活动,作文教研活动等一些有益的活动,为作文教学提供了更大更新的场所,作文教学要跨出校门,放眼大处,高瞻远瞩。应适当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报刊、杂志、文学团体的征文活动,了解不同镇区学校的写作动态,同时在活动中去发现自己作文中的不足,免做“井底之蛙”。每次学生作文后,我都选出较优秀的文章及时推荐给学校文学社,当他们第一次看到自己的文章成为铅字时,总会有一种成功的喜悦,因为自己的作品全世界人都能看到了。不少同学的文章还被国内各大教育网站转发、推荐。四、坚持每周练笔,即每周必须写一篇作文。在起始阶段,要对学生的“练笔”有所“点评”。点评要对症下药,语言要简短幽默,要以鼓励为主。当然,评语重点应酬放在技巧上,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及兴趣。每周练笔还培养了学生持之以恒的毅力。我常在学生的作文批改中写这样一句话“贵在坚持”。心理学认为:要培养一个新的习惯,或者改变一个旧的习惯,必须设法使我们开头的坚决,尽量强烈,而且始终不要有例外,一直到形成习惯为止。学生形成习惯后,练笔之作,题材非常广泛,多是思想和生活的真实写照。因为练笔不受作文形式的限制,这样学生就有机会表现自己,能及时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写下来。多是真情实感的流露,也没有一般命题作文的“挤牙膏”、无病呻吟的现象。学生尝到了写作的乐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