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16728-1997 是一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全称为《预应力混凝土肋形屋面板》。该标准规定了预应力混凝土肋形屋面板的分类、原材料、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旨在确保此类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使用性能,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中采用的预应力混凝土肋形屋面板的设计、生产和验收。

标准内容概览:

  1. 范围:明确了标准的应用范围,即适用于以预应力钢筋为受力筋,通过张拉预应力并在混凝土中建立预压应力来增强其性能的肋形屋面板。

  2. 规范性引用文件:列出了实施本标准时需要参考的其他相关国家标准和文件,这些文件对于理解和执行具体技术要求至关重要。

  3. 术语和定义:对预应力混凝土肋形屋面板及相关专业术语进行了定义,帮助读者准确理解标准中的各项要求。

  4. 分类:根据板的结构形式、预应力类型等因素,将预应力混凝土肋形屋面板进行分类,便于根据不同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产品类型。

  5. 原材料:详细规定了用于生产预应力混凝土肋形屋面板的水泥、骨料、水、外加剂、预应力钢筋等原材料的技术指标和质量要求。

  6. 技术要求

    • 设计要求:包括强度、刚度、耐久性等性能指标。
    • 生产工艺:如混凝土搅拌、浇筑、预应力张拉等工艺步骤的具体操作规范。
    • 尺寸、外观及允许偏差:规定了成品的尺寸规格、表面质量及尺寸偏差的允许范围。
  7. 试验方法:介绍了对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进行物理性能、力学性能检测的具体试验程序和评判标准。

  8. 检验规则:确立了产品检验的批次划分、抽样方案、检验项目及合格判定准则,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9.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规定了产品出厂时应附带的标识信息、包装方式、运输条件和储存要求,以保护产品在流通和存放过程中的完好性。

实施意义:

此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为预应力混凝土肋形屋面板的设计生产提供了统一的技术依据和质量控制标准,有助于提升建筑结构的安全性、经济性和使用寿命,同时促进相关行业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发展。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现行标准GB/T 16728-2007
  • 1997-01-19 颁布
  • 1997-08-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16728-1997预应力混凝土肋形屋面板_第1页
GB16728-1997预应力混凝土肋形屋面板_第2页
GB16728-1997预应力混凝土肋形屋面板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16728-1997预应力混凝土肋形屋面板-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中华 人 民共和 国 国家标 准 预应力混凝土肋形屋面板G B 1 6 7 2 8 - 1 9 9 7 Pr e s t r e s s e d c o n c r e t e r i b b e d r o o f s l a b s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铺设防水层和采用先张法的预应力混凝土肋形屋面板( 以下简称板) 包括屋面板、 檐口 板、 嵌板、 嵌板檐口 板的规格尺寸、 型号编制方法、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标志、 堆放和运输等。 本标准规定的上述板是指铺设防水层的板和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板, 其屋面板的规格尺寸以1 . 5 mX6 . 0 m为主。 其他规格尺寸的同类板也可参照采用。 对用于侵蚀环境、 表面温度高于 1 0 0 或有生产热源且表面温度经常高于 6 0 C、 高湿环境、 以及有较大振动设备环境的板, 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有关规定。2 引用标准 G B 8 1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G B 1 7 5 硅酸盐水泥、 普通硅酸盐水泥 G B 7 0 0 碳素结构钢 G B 1 3 4 4 矿渣硅酸盐水泥、 火山 灰质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G B 1 4 9 9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 G B 1 3 0 1 3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 钢筋 G B 5 0 2 0 4 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J G J 5 2 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J G J 5 3 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J G J 5 6 混凝土减水剂质量标准和试验方法 J G J 6 3 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 G B J 1 0 7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 B J 1 1 9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G B J 3 2 1 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评定标准3 规格尺寸与编号方法3 . 1 板的主要规格尺寸应按表1 的规定。国家技术监督局1 9 9 7 - 0 1 一 1 9 批准1 9 9 7 一 0 8 一 0 1 实施 G B 1 6 7 2 8 一1 9 9 7 表 1 mm一不彝毕3 . 2 板的型号由名称、 荷载等级、 主筋类别、 抗震设防烈度和所在屋面位置组成, 其表示方式如下: Y- W B X 一 X X X X仁JW-IIE,gMf4i1VLRiaRwAlISANIIIRA T Q t Y- KW B X 一 X X X X仁要3 . 3 型号示例 二荷载等级为2 级, 主筋类别为II 级变形钢筋, 抗震设防烈度为8 度, 位于厂房伸缩缝处的预应力混凝土屋面板的型号为: 预应力混凝土屋面板Y - WB -2 , , s G B 1 6 7 2 8 -1 9 9 7 b 荷载等级为2 级, 主筋类别为H 级变形钢筋, 抗震设防烈度为8 度的预应力混凝土檐口 板的型号为 : 预应混凝土循口板Y - WB T -2 , e G B 1 6 7 2 8 -1 9 9 7 c 荷载等级为1 级, 主筋类别为 , 级变形钢筋, 抗震设防烈度为8 度 位于厂房端部处的预应力混凝土嵌板的型号为: 预应力混凝土嵌板Y - K WB -1 , a s G B 1 6 7 2 8 -1 9 9 7 G B 1 6 7 2 8 一 1 9 9 7 d 荷载等级为1 级, 主筋类别为II 级变形钢筋, 抗震设防烈度为8 度的预应力混凝士嵌板檐口 板的型号为 : 预应ji混凝土嵌板檐口板Y - K WB T -1 , s G B 1 6 7 2 8 -1 9 9 73 . 4 板的制作长度、 宽度与标志长度、 宽度的差值分别为3 0 m m和1 0 m m,3 . 5 板的平、 剖面及截面各部位尺寸, 应符合图1 图4 的规定。 , 3 L- IMr -I IIII I IIIIj I RO-105 IIIII IIII I R80 IIIIIIII 毕-rftT- - - - 1IIII I JIIII I ,IIII I IIIII I , ,IIII I , IIII I ,IIII -3I I 1 M ZN NOV V V CRN40 40- 40 155 1435 1435 1435 1435 55i, 5970 I 止 二二4 0 2一 2一 。 一 8 5自 一一 一一”一 二O 图 1 屋面板 G s 1 6 7 2 8 一 1 9 9 7厂1红习一于三三三到0N005970 1 1 一 110 85 万币 0m0o o R 0 10 fl 10o RO300 -10 R30-a 65 651490 400 2 一 2 图 2 檐 口板 G s 1 6 7 2 8 一 1 9 9 7厂z 几ri- - - -I. _ 粤井刊oi- - -序不牛不牛寺牛 of5970. .I N I 1一1 : 10 850o RO-10;as 65 890 2一2 图 3 嵌板 G s 1 6 7 2 8 一 1 9 9 7幸 2I 01 1 w- - _ - - - _ -I I Om ti_ - - - - - -I25970手于于手于于 O5970 1 N1 1一 1 10 85 65 。9。 65890 209 一 2一 2 图4 嵌板格口板I6 屋面板在纵、 横肋构成的区格内均允许开洞, 且允许在四个区格内同时开洞, 开洞区格面板需加厚, 开洞形式、 尺寸及加厚尺寸应符合表2的规定, 见图5 a 表 2 m m二 井个才一it G B 1 6 7 2 8 一 1 9 9 7一国万 图 5 开洞板4 技术要求4 . 1 板的设计, 生产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 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和设计图纸的要求。4 . 2 材料4 . 2 . 1 混凝土4 . 2 . 1 . 1 混凝土的原材料质量应分别符合G B 1 7 5 , G B 1 3 4 4 , J G J 5 2 , J G J 5 3 , J G J 5 6 , J G J 6 3 , G B J 1 1 9 的规定 。4 . 2 . 2 钢材4 . 2 . 2 . 1 预应力钢筋可采用冷拉 II, III , N级变形钢筋, 其材质和性能应分别符合 G B 1 4 9 9 和G B 5 0 2 0 4 的规定。也可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其他种类的预应力钢筋。4 . 2 . 2 . 2 非预应力筋宜采用乙级冷拔低碳钢丝和 I 级钢筋, 其材质和性能应分别符合G B 1 3 0 1 3 ,G B 5 0 2 0 4 的规定。4 . 2 - 2 . 3 吊环应采用未经冷拉的I 级热轧钢筋制作; 预埋钢板应采用Q 2 3 5 - B F制作, 其材质应分别符合G B 7 0 0 , G B 1 3 0 1 3 的规定。4 . 22 . 4 焊条: I 级钢筋同I 级钢筋或 I 级钢筋同Q 2 3 5 - B F焊接时, 应采用E 4 3 X x 型焊条, II 级钢筋同Q2 3 5 - B F焊接时, 宜采用E s 0 X x 型焊条, 焊条材质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4 - 2 - 2 . 5 钢筋、 钢丝和预埋件钢材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进厂试验报告单, 并严格按钢号、 规格堆存,不得混淆, 同时应防止污染和腐蚀。4 . 3 混凝土强度4 . 3 门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 3 0 .4 . 3 . 2 放张预应力筋时的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无明确要求时, 不得低于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7 5 0 0 04 . 4 构造要求4 . 4 . 1 纵肋主筋保护层不应小于2 0 m m, 横肋及面板钢筋保护层不应小于 1 0 m m,4 . 5 纵肋主筋接头位置和数量应符合G B 5 0 2 0 4 , G B J 3 2 1 的有关规定和设计图纸的要求。4 . 6 施加预应力的技术要求4 . 6 . 1 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应力应符合设计要求。 预应力筋实际建立的预应力总值与检验规定值偏差的百分率不应超过士5 %.4 . 7 板的制作过程应符合G B 5 0 2 0 4 和G B J 3 2 1 的有关规定。4 . 7 . 1 钢筋应按设计图纸正确设置, 并应采取措施防止隔离剂沾污。 G B 1 6 7 2 8 一1 9 9 74 . 8 板的外观质量应符合表 3 的规定。 表 3铸于 注: 露筋指板内钢筋未被混凝土包裹而外露的缺陷 孔洞指混凝土中深度和长度均超过保护层厚度的孔穴。 蜂窝指板混凝土表面缺少水泥砂浆而形成石子外露的缺陷。 裂缝指伸入混凝土内的缝隙 外形缺陷指板 端头不直、 倾斜、 缺 棱掉角、 飞边和凸 肋疤瘤 外表缺陷 指板表面 麻面、 掉皮、 起砂和 漏抹 外表沾污指构件表面有油污或枯杂物。4 . 9 对不超过表3 规定的蜂窝和不影响结构性能及安装使用性能的缺陷, 允许用高一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及时修补。4 . 1 0 板的有关项目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 的规定。 表 4典是 G B 1 6 7 2 8 一 1 9 9 7 表 4 ( 完)一 tlLf*Ao 详A,mm0-5-30750 注 : L为板长。4 . 1 1 应对板的结构性能包括承载力、 挠度、 抗裂( 或裂缝宽度) 进行检验。其结果应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和G B J 3 2 1 的规定。5 试验方法5 . 1 各种原材料及钢材焊接质量的试验项目和试验方法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5 . 2 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应符合G B J 1 0 7 的规定, 试验方法应符合G B J 8 1 的规定5 . 3 结构性能的试验方法应符合G B J 3 2 1 附录二和设计图纸的规定。 试验参数和检验指标应符合由设计图纸的要求或G B J 3 2 1 附录一的规定。5 . 4 预应力筋实际建立的预应力总值的检验, 应在张拉后1h 量测检查。5 . 5 外观质量检验方法应符合表 5 的规定。 表 5弓士5 . 6 外形尺寸及其他有关项目的检测方法应符合表6 的规定。 表 6斗 IM 11-K f井Rii l -r c lh7 h ll G B 1 6 7 2 8 一 1 9 9 7 表 6 ( 完)扮客6 检验规则6 . 1 出厂检验6 - 1 . 1 检验项 目 主要包括钢筋材质、 混凝土强度、 板的外观质量、 外形尺寸及结构性能。6 . 1 . 2 检验批量、 抽样数量、 检验与复验规则等, 应符合G B J 3 2 1 的规定。6 2 型式检验6 . 2 . 1 检验条件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试验: 8 产品转厂生产或首次投入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时, b 产品停产半年以上再恢复生产时; 。 设计、 工艺和材料有较大变更, 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d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e 正常生产时的周期性检验; f 上级质量监督检查机构提出检验要求时6 . 2 . 2 检验项目 按本标准的技术要求逐项检验6 . 2 . 3 根据G B J 3 2 1 的规定确定检验批量。按检验批量逐件或随机抽样 5 且不少于3 件对外观质量和外形尺寸实测实量, 按G B J 3 2 1 确定结构性能检验的数量。复验规则按G B J 3 2 1 的规定进行。6 . 3 结果评定6 . 3 . 1 板由供方质量监督检验部门按本标准和有关标准对产品进行检验。6 . 3 . 2 出厂检验评定应符合G B J 3 2 1 的规定。6 . 3 . 3 型式检验结果符合本标准技术要求时为合格。7 标志、 堆放与运翰7 . 1 板应设有永久性标志, 其内容包括: G s 1 6 7 2 8 一 1 9 9 7 a 制造厂名称或商标 b 型号 , c 生产日期( 年、 月、 日) ; d . 检验合格章。7 . 2 堆放与运输7 . 2 . 1 板应按型号、 质量等级、 品种和生产日期分别堆放。7 . 2 . 2 堆放场地应平整夯实, 堆放时应使板与地面之间留有一定空隙, 并有排水措施, 堆放层数应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7 . 2 . 3 板堆放时的支承位置应符合其受力情况, 应在两端设置垫木, 垫木高度要求一致, 垫木距板端位置应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 并应上下对齐, 垫平垫实。7 . 2 . 4 板装运时的支承位置和方法应符合其受力状态, 并固定牢靠。8 产品合格证 板出厂时应签发产品合格证, 合格证应包括以下内容: a 合格证编号, b 生产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