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 程 设 计题 目 -煤矿思采区瓦斯抽采设计 院(系)别 安全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地质13-2班 姓 名 指导教师 2016 年 12 月 摘 要-矿井可采煤层有68 #、79 #、85 #和93 #,共四层。可采储量为28.755 Mt,服务年限45年,根据-一矿地质资料和生产技术资料,确定本设计为单水平斜井开拓方式,采煤工艺为综采。-煤矿矿井生产能力为0.9Mt/a,煤层倾角为1423,本设计主要针对于矿井四采区,四采区单翼开采工作面走向长度1400m、倾向长度206m,采区回风上山长度1275m。本次瓦斯设计工作面每天推进速度为2.4m/d,设计日产量为1500t,根据瓦斯赋存情况以及煤样化验结果表明,该采区瓦斯含量为11m3/t 。85号煤层用顺层平行钻孔布孔,钻孔间距6m,孔深100m,共466个钻孔,封孔长度为5m。本次设计不仅实现了矿井安全生产的目的,同时也提高了资源利用率,降低了通风费用,并为环境保护做出了贡献。关键词:瓦斯抽采,瓦斯抽采系统,平行钻孔,瓦斯检测及管理目 录摘要I1 概况矿井开拓11.1 矿井概况11.1.1 地理位置11.1.2 交通11.1.3 气象21.1.4 水源21.2 井田地质特征21.2.1 地质年代,地层层序21.2.2 煤系地层走向、倾向及倾角31.2.3 断层和褶皱情况41.2.4 煤层特征41.2.6 煤质特征41.2.7 地质勘探程度51.3 矿井安全概况51.3.1 水文地质特征51.3.2 瓦斯情况61.3.3 爆炸危险性,预防措施61.3.4 煤的自燃性71.3.5 井下高温的处理措施72 工作面概况92.1 采区位置范围、地质条件92.2煤层瓦斯参数和抽放瓦斯参数92.3采区和工作面巷道布置、采煤方法92.4矿井二采区储量计算103 瓦斯储量计算抽放瓦斯必要性论证113.1 煤层瓦斯储量计算113.1.1 煤层瓦斯储量计算113.2抽放必要性可行性论证123.2.1 瓦斯抽放的必要性123.2.2 工作面可以供给的风量133.2.3 通风方法可以解决的瓦斯含量133.2.4 采面瓦斯涌出量预测133.2.5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量预测153.2.6 通风处理瓦斯量核定163.3 瓦斯抽放的可行性174 工作面可抽瓦斯量及可抽期184.1瓦斯抽放率184.1.1工作面瓦斯抽放率的测定与计算:184.1.2可抽放瓦斯总量计算194.1.3 年抽采量和可抽期205煤层瓦斯抽放方法设计225.1抽放方法的选择225.1.1一般规定225.1.2抽放方法选择225.1.3本煤层瓦斯抽放方法235.2抽放钻孔参数确定235.2.1钻场及钻孔布置245.2.2本煤层预抽钻孔钻场布置265.2.3封孔方法275.2.4封孔长度285.2.5 抽采方法效果预测286工作面瓦斯抽放系统316.1工作面瓦斯抽放设施的配置和布置316.1.1井下移动瓦斯抽采泵站326.2抽放管路的计算和选择326.2.1抽放管路选型及阻力计算规定326.2.2计算方法347瓦斯泵选型377.1瓦斯泵选型确定377.1.1 规定377.1.2 选型原则计算377.1.3 瓦斯泵类型38结论40致谢41参考文献42541 概况矿井开拓1.1 矿井概况1.1.1 地理位置-煤矿位于七台河矿区西部生产区的东部,行政区划归七台河市-区。地理座标:东经13055421305853,北纬454339454750。1.1.2 交通矿井北部边缘有铁路经七台河站与国铁相接,通往全国各地。公路通哈尔滨、佳木斯、牡丹江、鸡西等地,交通十分方便见交通位置如:图1.1。 图1.1交通位置图1.1.3 气象本区属寒温带大陆性气候,由11月至次年4月为冻结期,冻结深度1.52.0米。最高气温(78月份)零上35,最低气温(121月份)零下38,平均气温33.5。年降雨量400600mm,多集中在79月份,占年总降雨量的60。年蒸发量801000mm。本区冬季以西北风为主,夏季多东南风,风力一般24级,最大可达78级,春季多大风。1.1.4 水源七台河发源于本区南部山区,为倭肯河支流,河宽20m左右,水深0.30m左右,平常期流量为0.51.5m3/s,水期流量为10200m3/s,属季节性河流,该河位于本区西部,泾流方向由南向北,垂直煤系地层走向,基本切割本矿区全部煤系地层,对矿区的开发有一定的影响。本区内第四系地层广泛分布,地下含水量极其丰富,水源充足。供水水源来自于倭肯河附近的五个水源井和-水库净化水,水量满足生产需要。1.2 井田地质特征1.2.1 地质年代,地层层序城子河含煤组是鸡西群中上部地层,岩性以粉砂岩、细砂岩、粉细砂岩互层为主,其次是中粗砂岩及炭页岩。下部较细,自下而上中、粗砂岩增多,本组是矿内主要含煤组,主要可采煤层均分布在本组内,可分为8个含煤段。(1)第一含煤段:上界至97号煤层下部的含砾粗砂岩为界,厚约250米,岩性以中粗砂岩为主,夹多层含云母的粉砂岩及页岩,含煤十余层,其中98号煤层零星可采。(2)第二含煤段:上界以94层顶板细中砂岩为界,以中砂岩为主,下部不含煤,上部有三层簿煤,间距较小,局部可采。(3)第三含煤段:上界以88层顶板粗中砂岩为界,以粉砂岩为主,夹中细砂岩。含煤五层其中两层可采,93号煤层全区发育,是矿井主要可采煤层。(4)第四含煤段:上界以81层顶板粗中砂岩为界,岩性以粉细砂岩互层为主,其次是粉砂岩、中细砂岩。含煤五层,其中可采与局部可采共三层,85层全区发育,是主要可采煤层。(5)第五含煤段:上界以67层顶板粗中砂岩为界,以粉砂岩为主。67、72、74层底板有凝灰岩及凝灰质粉砂岩,可做对比标志。含煤10层,其中可采与局部可采共7层,68层和79层全矿发育,是主要可采煤层。(6)第六含煤段:上界以55层底板粗砂岩为界,粉砂岩和粉细砂岩互层为主,局部夹中细砂岩,含煤十二层,均匀分布,以簿煤层为主,局部可采四层,61层底板局部有一层凝灰岩,可做对比依据。(7)第七含煤段:上界至51层底板中砂岩,岩性以粉砂岩细砂岩互层为主,含煤2至3层,均为簿煤层,无可采煤层。(8)第八含煤段:上界至44层顶板中粗砂岩与穆棱组分界。岩性以粉细砂岩互层为主,厚度较大,含煤十一层,可采与局部可采者七层,其中44、47、48三层发育较好,44层底板有一层凝灰岩是本区的重要对比标志。1.2.2 煤系地层走向、倾向及倾角井田范围内的构造按其力学性质和展布规律分为两个区域。以F6断层为界,北部为走向N70W接近向南倾斜的单斜构造,在此范围内褶皱不发育,地层倾角一般在2025,断层较少,以小正断层为主,走向N45W落差一般在一米左右,一般对生产影响不大。F6号断层以南为一个压扭性帚状构造带,受帚状构造控制,煤系地层走向及主要断层走向均以弧形展布,走向从N15W向,逐渐转为南北向,地层倾向由近向南倾斜转为向西倾斜,地层倾角一般在1530,局部褶皱挤压,一般褶曲轴部煤层加厚,翼部煤层变簿。构成帚状构造的主要断层为压扭性断层,如:F6、F2断层等,在这些逆断层之间,常有一组次级构造,为张扭性,如:F30,与主体构造线组成入字型构造。1.2.3 断层和褶皱情况构造复杂程度类型:根据-煤矿南北两区构造的差异性,构造复杂程度类型不同。构造:根据-煤矿南北两区(以F6断层分界)构造的差异性,构造复杂类型不同。(1)F6断层以北区:含煤地层的产状有一定变化,大中型断层9条,单斜构造,伴有落差5m左右小断层较多;靠F6断层附近地层产状变化大。斜井区的构造复杂程度定为类。(2)F6断层以南区:含煤地层的产状变化很大,煤系地层走向及主要断层走向均以弧形展布,走向从N15度W向,逐渐转为南北向,大中型断层23条,断层呈帚状。F6号断层以南属类;因此井田构造复杂类型分地段评价:F6号断层以北,属类;F6号断层以南,属类;全区构造复杂程度评价为类。1.2.4 煤层特征据本采区范围内所有钻孔资料,参与储量计算的煤层共有两层:85#煤层:厚度在0.634.16m,平均1.50m。属结构复杂、全区发育可采的稳定型煤层。93#厚度在0.643.25m,平均1.50m。属结构复杂简单、全区发育可采的稳定型煤层。1.2.6 煤质特征依据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确定本区煤类有焦煤、1/3焦煤、瘦煤。斜井区除94煤层为JM外,其它煤层为1/3焦煤;立井区79号煤层以上煤层为焦煤,85号煤层以下煤层从浅部向深部由焦煤过度到瘦煤。72、75和87号煤为1/3焦煤;56、60、65、67上、68号煤为1/3焦煤和焦煤;67、94号煤层为焦煤,其他煤层为1/3焦煤、焦煤和瘦煤。1.2.7 地质勘探程度基本查明了-矿井井田内地层层序和含煤地层形态,比较详细的划分了含煤地层,查明了勘探区的构造形态,确定了区内的构造复杂程度;详细查明各主要可采煤层的煤质特征、煤类、层位、厚度、结构和煤层的分布范围。为设计提供了可以满足要求的资料。1.3 矿井安全概况1.3.1 水文地质特征 井田位于倭肯河南0.5km,呈山区丘陵地貌。井田内的河流和沟谷有:倭肯河、六闾沟、八道岗沟和二采小沟。(1)倭肯河:河宽20m左右,水深0.30m左右,平常期流量为0.51.5m3/s,水期流量为10200m3/s,属季节性河流,该河位于本区西部,泾流方向由南向北,垂直煤系地层走向,基本切割本矿区全部煤系地层,对矿区的开发有一定的影响。(2)六闾沟:位于井田北部,为季节性沟谷,垂直地层走向展布,向北流入倭肯河,汇水面积5km2。沟谷经过一水平一、三采区的采空区,1981年曾发生地表水经小井采空区灌入矿井,造成无死人的淹井事故,目前在六闾沟的主要集水部位疏通了水流,修建了一条750m长的排水渠道,1992年又在六闾沟上游修建一条长120m的人工渡槽,保证六闾沟排水畅通。 (3)八道岗沟:位于井田西北部,为季节性沟谷,垂直地层走向展布,向北流入倭肯河,汇水面积8平方公里,主要集水部位处在一水平五采区右翼,对五采区安全有一定影响。1981年曾发生地表水经小窑灌入大井采空区造成五井淹井事故,目前已对采空区附近进行了治理,保证露头防水煤柱可靠性,以防再次造成水害事故。(4)二采小沟:位于井田中部,为季节性沟谷,垂直地层走向展布,向东流入-河,汇水面积约5.2km2,由于沟下大、小井采空区较浅,表土较薄,故对矿床充水有一定影响,治理措施是已对二采沟局部地段修筑渡槽。第四系疏松含水层主要分布在倭肯河及-河两侧,呈条带状分布,对该矿床充水影响不大。煤系岩层由不同粒级的砂岩组成,其中以粉砂岩、细砂岩为主,矿床的充水程度主要决定于岩层裂隙发育程度和补给条件,富水性较强的中、粗砂岩层仅在局部发育。故不利于地下水的富集,也就造成了矿井水较少的条件。矿井采掘工程受水害影响不大,遇断层有时会发生涌出现象,但由于其水量有限,且在短期内就被疏干,对矿井安全不会造成威胁。1.3.2 瓦斯情况85#煤:,根据钻探资料分析,区内部瓦斯含量为11m3/t。煤的密度为1.4t/m3,水分1.23%、灰分9.37%、挥发份17.18%;93#煤:区内煤层瓦斯含量较高。钻孔揭露情况表明:浅部煤层为瓦斯低含量区,属瓦斯含量富集区,瓦斯含量为11m3/t。煤的密度为1.4t/m3,水分1.23%、灰分30%、挥发份30%;综上所述,本采区8593煤层赋存情况总体基本上为瓦斯高含量区,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30m3/min,本矿井属于高瓦斯矿井。,局部伴有瓦斯含量富集区,因而瓦斯对煤层的开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1.3.3 爆炸危险性,预防措施 一井具有完善的防尘供水系统,井下主要运输巷带式输送机巷道、上山与下山、采煤运输巷与回风巷、采煤工作面机巷与风巷、掘进巷道,煤仓放煤口,溜煤眼放煤口,路,并安卸载点,卸载点等地点都敷设有防尘供水管装支管和阀门,三通闸阀实行编号管理,全矿累计防尘管路49330 m。1.3.4 煤的自燃性根据生产证实,煤层顶底板与原勘探报告和上次矿井地质报告相比无变化;瓦斯比以前低;地温梯度基本无变化;从采掘看地压有明显增大趋势,具体表现在二水平一采区左翼。矿井为高瓦斯矿井,各煤层的煤尘均有爆炸性,平均爆炸指数31。表1.1 瓦斯鉴定情况表年绝对瓦斯涌出量(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m3/t)200415.28.7200514.88.4200613.98.3200712.87.9200810.36.2表1.2主要可采层煤尘爆炸指数表煤层煤种Vrad挥发份Ad灰分爆炸指数851/3JM32.0225.3231.54931/3JM32.1624.5031.71对67上、68、79、85、90、93、94号煤层共7个煤层样化验,均为不自燃煤层,历史上各煤层未发现自燃发火现象。1.3.5 井下高温的处理措施 1工作面回采完毕,要及时进行充填密闭,对废巷、盲巷要及时充填密闭,防止自燃生热。2、巷道壁进行喷水降温,同时也可以达到降尘的目的,保证井下湿度,进一步降低井下温度。3.在运输大巷设立水门,降低入井空气温度。4建立完善的火灾预测系统,设置阻化剂发射泵,惰性气体灭火装置等防火措施。2 工作面概况2.1采区位置范围、地质条件本煤采区开采煤层(85),煤层厚度为15m;赋存稳定,倾角为20,顶板为砂质泥岩,岩层不能致密,93号煤层距离85号煤层垂直距离24m,煤厚1.5m。本区域有小断层,对开采影响不大。工作面走向长度1400m、倾向长度206m,区回风上山长度1275m。85#煤层:煤厚0.634.16 m,平均1.5 m。93#煤层:煤厚0.643.25 m,平均1.5 m。煤层平均倾角为20。2.2煤层瓦斯参数和抽放瓦斯参数主要瓦斯参数 85号煤层瓦斯含量为11m3/t,煤的密度为1.4t/m3,水分1.23%、灰分9.37%、挥发份17.18%;93号煤层瓦斯含量为11m3/t,煤的密度为1.4t/m3,水分1.23%、灰分30%、挥发份30%;煤层瓦斯压力1.8MPa,具有突出危险性。2.抽放瓦斯参数: 85号煤层透气性系数5.75(m2/MPa2.d)93号煤层透气性系数12.76(m2/MPa2.d)。2.3采区和工作面巷道布置、采煤方法1.通风方式及风量 采区采用抽出式,回风由采区主要扇风机排出地面,经计算工作面供风量为17.7 m3/s 。 2.采煤方法及巷道布置: 采用走向长壁全部跨落顶板管理法,工作面后退式倾斜一次开采。2.4矿井四采区储量计算根据储量计算公式: (2-1)式中:采区工业储量,t; 采区面积,m2; 煤厚,m; 容重; 煤层倾角,可得出矿井二采区的煤炭储量本设计二采区面积为0.58km2,采区内包含二层煤,其中85#煤层煤厚1.6m,93#煤层煤厚1.4 m,则平均煤厚1.5 m,容重取1.4,煤层平均倾角20左右。 85号煤层储量=(采区面积煤厚容重)/cos20=1.23/0.41=3.17Mt93号煤层储量=(采区面积煤厚容重)/cos20=2.97/0.41=2.77Mt采区工业储量= 3.17+2.77=5.94 Mt3 瓦斯储量计算抽放瓦斯必要性论证3.1煤层瓦斯储量计算3.1.1煤层瓦斯储量计算根据GB504712008煤矿瓦斯抽采工程设计规范第4.0.1条规定,矿井瓦斯储量应为矿井可采煤层的瓦斯储量、受采动影响后能够向开采空间排放的不可采煤层及围岩瓦斯储量之和。可按下式计算: (3-2) (3-2) (3-3)式中:采区瓦斯储量,Mm3;W1可采煤层的瓦斯储量(Mm3);W2受采动影响后能够向开采空间排放的各不可采煤层的瓦斯储量(Mm3);W3受采动影响后能够向开采空间排放的围岩瓦斯储量(Mm3),实测或按式4.0.1-4计算;A1i采区可采煤层i的资源量(Mt);X1i采区可采煤层i的瓦斯含量(m3/t);A2i受采动影响后能够向开采空间排放的不可采煤层i的资源量(Mt);X2i受采动影响后能够向开采空间排放的不可采煤层i的瓦斯含量(m3/t);K围岩瓦斯储量系数,可取0.050.20;当围岩瓦斯很小时,可取W3=0;若含瓦斯量较多时,可按经验取值或实测确定。因此, 85号煤层瓦斯储量W185=3.17 Mt11m3/t=34.87Mm393号煤层瓦斯储量W193=2.77Mt11m3/t=30.47Mm3可采煤层瓦斯储量:W1=W185+W193=65.34 Mm3不可采煤层的瓦斯储量:W2=0围岩瓦斯储量:W3=0.15(W1+W2)=9.8 Mm3 (K取0.15)最后得到,煤层瓦斯总储量W=W1+W2+W3=75.14Mm33.2抽放必要性可行性论证3.2.1 瓦斯抽放的必要性抽放瓦斯的必要性论证应对矿井、回采工作面及掘进工作面分别进行抽放瓦斯必要性分析。(1)规定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145条及AQ1027-2006煤矿瓦斯抽放规范第4.1.14.1.3条规定: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矿井,必须建立地面永久抽放瓦斯系统或井下临时抽放瓦斯系统:1个采煤工作面的瓦斯涌出量大于5m3/min或1个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大于3m3/min,用通风方法解决瓦斯问题不合理的。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达到以下条件的:大于或等于40m3/min;年产量1.01.5Mt的矿井,大于30m3/min;年产量0.61.0Mt的矿井,大于25m3/min;年产量0.40.6Mt的矿井,大于20m3/min;年产量小于或等于0.4Mt的矿井,大于15m3/min。开采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煤层的。本设计中煤层具有突出危险性,故必须进行抽放,对于一个突出煤层工作面而言,开采前需要通过采前瓦斯抽采消除煤层的突出危险性。开采期间需要通过采中瓦斯抽采保证工作面瓦斯浓度不超限。开采结束后通过对采空区进行采后瓦斯抽采提高矿井瓦斯抽采率。为了实现上述瓦斯抽采的目标,就需要在采掘活动的各个时期、各个地点进行瓦斯的综合抽采,因此为保证工作面及矿井的安全开采,对高瓦斯及突出煤层进行综合瓦斯抽采是非常必要的。3.2.2 工作面可以供给的风量Q = 15.84m3/s =1064m3/min3.2.3 通风方法可以解决的瓦斯含量 通风方法可以解决的瓦斯含量是根据产煤量,供风量和煤的残存瓦斯量来估算煤层瓦斯的应抽指标。 (3-4)式中:WB通风方法可以解决的瓦斯含量m3/t C 规程 允许的最高瓦斯浓度,1 Q工作面供给的风量m3/min A工作面日产煤量t WC残存瓦斯量m3/t 取 WC =2 m3/t KW瓦斯涌出不均衡系数,取KW =1.6经计算可得: =8.38m3/t计算结果表明,用通风的方法可解决的瓦斯含量是8.38 m3/t,而煤层本身的瓦斯含量是11m3/t。故而仅用通风方法无法解决瓦斯问题,因此有必要采取预抽煤层瓦斯措施。3.2.4 采面瓦斯涌出量预测对于改(扩)建矿井及生产矿井,矿井瓦斯涌出量可以实测;对于新建矿井,矿井瓦斯涌出量要进行预测,预测依据AQ1018-2006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采用分源预测法预测工作面瓦斯涌出量,论证是否需要抽放。 (3-5)式中:q1开采层相对瓦斯涌出量,m3/t; K1围岩瓦斯涌出系数;K1值选取范围为1.11.3;全部陷落法管理顶板,碳质组分较多的围岩,K1取1.3;局部充填法管理顶板K1取1.2;全部充填法管理顶板K1取1.1;砂质泥岩等致密性围岩K1取值可偏小; k2工作面丢煤瓦斯涌出系数,用回采率90%的倒数来计算; K3采区内准备巷道预排瓦斯对开采层瓦斯涌出影响系数,如无实测值可按参照AQ1018-2006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附录D选取, 采用长壁后退式回采时,K3按式(D.1)计算。K3=(L-2h)/L (3-6)式中: L工作面长度,m; h掘进巷道预排等值宽度,m;K3=(L-2h)/L=(206-216)/206=0.84m开采层厚度,1.5m;M工作面采高,取1.5m;W0煤层原始瓦斯含量,m3t,Wc运出矿井后煤的残存瓦斯含量,m3t,如无实测值可参照AQ1018-2006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附录表3.1选取。表3.1挥发分()6881212181826263535424256WC(m3/t)96644332222工作面日产量1500t。85号煤层瓦斯含量为11m3/t,采区采用抽出式,回风由采区主要扇风机排出地面,经计算工作面供风量为1064m3/min。由此,计算得:q1 =1.31.10.841(11-2)=10.81m3/t由公式: q2开采层绝对瓦斯涌出量m3/minA工作面日产量tq1开采层相对瓦斯涌出量,m3t,得:q2 = (q1A)/(6024) =11.26m3/min根据供风量为1064m3/min,工作面瓦斯浓度按1计算风排瓦斯量Qp=QC=10641/100=10.64m3/min。不抽放瓦斯,则工作面的瓦斯浓度将超限。3.2.5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量预测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包括掘进时煤壁瓦斯涌出和落煤瓦斯涌出两部分: q=q3+q4 (3-7)式中:q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量,m/min; q3煤壁瓦斯涌出量,m/min; q4落煤瓦斯涌出量,m/min。1) 掘进工作面煤壁瓦斯涌出量其计算公式为: (3-8)式中:掘进巷道瓦斯涌出量,m/min; D巷道断面内暴露煤壁面的周边长度,m;对于薄及中厚煤层,D=2m,对于厚煤层,D=2h+b,h、b分别为巷道的高度及宽度, v 巷道平均掘进速度,m/min;为保证矿井采掘的接续,根据矿方提供采掘安排,其平均掘进速度为0.0016m/min; L巷道长度,m,取L=1400 m; q0 煤壁瓦斯涌出初速度,m/m2min; Vdaf 煤的挥发分含量,%;85号煤为17.18; W0开采煤层瓦斯含量,m/t; q0=0.046m/m2min q3=0.28m/min2) 掘进工作面落煤瓦斯涌出量 (3-9)式中:q4掘进巷道落煤瓦斯涌出量,m/min; S 掘进巷道断面积,m;S13m; 煤的密度,t/m,1.4t/m;W0开采煤层瓦斯含量,m/t; Wc开采煤层煤的残存瓦斯含量,m/t; 所以q4=0.262 m/min 故 q掘=q3+q4 =0.28+0.262=0.542 m/min3.2.6 通风处理瓦斯量核定当一个矿井、采区或工作面的绝对瓦斯涌出量大于通风所能允许的瓦斯涌出量时,就要抽放瓦斯,即: (3-10)式中 q矿井(采区或工作面)的瓦斯涌出量,m3/min;qf通风所能承担的最大瓦斯涌出量,m3/min;W通风所能解决瓦斯含量m3/tA日产煤量q掘进工作面瓦斯含量m3/minq+qqf=8.73m3/min故应该对煤层进行瓦斯抽放。尚需抽放瓦斯量q+q-qf=11.8-8.73=3.07m3/min工作面瓦斯浓度才能维持1。3.3 瓦斯抽放的可行性开采层瓦斯抽放的可行性是指在原始透气性条件下进行预抽的可能性,一般来说,其衡量指标有两个:一为煤层的透气性系数;二为钻孔瓦斯流量衰减系数,按和判定开采层瓦斯抽放可行性的标准,如表3.2所示。表3.2 煤层瓦斯抽放难易程度分类表 抽放难易程度钻孔瓦斯流量衰减系数()(d-1)煤层透气性系数()(m2/MPa2.d)容易抽放10可以抽放0.0030.050.110较难抽放0.050.1本设计中85号煤层透气性系数5.75(m2/MPa2.d),属于可以抽放;93号煤层透气性系数12.76m2/MPa2.d),属于容易抽放。4 工作面可抽瓦斯量及可抽期4.1瓦斯抽放率据GB504712008煤矿瓦斯抽采工程设计规范第4.0.3条规定:设计瓦斯抽采率,可根据煤层瓦斯抽采难易程度、瓦斯涌出情况、采用的瓦斯抽采方法等因素综合确定,也可按邻近生产矿井或条件类似矿井数值选取;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AQ 1027的有关规定,同时应满足采、掘工作面的通风要求。根据AQ1027-2006煤矿瓦斯抽放规范第8.6.3条规定:瓦斯抽出率:预抽煤层瓦斯的矿井:矿井抽出率应不小于20%,回采工作面抽出率应不小于25%;邻近层卸压瓦斯抽放的矿井:矿井抽出率应不小于35%,回采工作面抽出率应不小于45%;采用综合抽放方法的矿井:矿井抽出率应不小于30%;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预抽煤层瓦斯后,突出煤层的瓦斯含量应小于该煤层始突深度的原始煤层瓦斯含量或将煤层瓦斯压力降到0.74 MPa以下。对于设计来说,瓦斯抽放率的确定应符合以上标准的要求,也可以参照AQ1026-2006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第4.2条进行选取。4.1.1工作面瓦斯抽放率的测定与计算:工作面回采期间,在工作面瓦斯抽采干管上安装瓦斯计量装置,每周测定工作面瓦斯抽采量(含移动抽采)。每月底按式(4-11)计算工作面月平均瓦斯抽采率。 (4-1)式中:工作面月平均瓦斯抽采率,%;回采期间,工作面月平均瓦斯抽采量,m3/min;工作面月平均风排瓦斯量,m3/min=1000.768m3/min/(0.768m3/min+1.31m3/min)=36.9%4.1.2可抽放瓦斯总量计算根据GB504712008煤矿瓦斯抽采工程设计规范第4.0.2条规定可按下列公式计算:WcWK (4-2)KK1K 2K 3 (4-3)K1K4(My-Mc)/ My (4-4)式中 Wc可抽瓦斯量(Mm3 ); K可抽系数; K1瓦斯涌出程度系数; K2负压抽采时的抽采作用系数,可取1.2; K3矿井瓦斯抽采率(%)。按目前我国的抽采技术水平,预抽煤层瓦斯时,可取25%35%;抽采上下邻近层瓦斯时,可取35%45%; K4煤层瓦斯排放率,可根据 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AQ1018-2006)中的规定选取;当采高小于4.5m时,Ki按式(4-5)计算或按图4.1选取。 (4-5)式中:hi第i邻近层与开采层垂直距离,m; hp受采动影响顶底板岩层形成贯穿裂隙,邻近层向工作面释放卸压瓦斯的岩层破坏范围,m。1上邻近层;2缓倾斜煤层下邻近层;3倾斜、急倾斜煤层下邻近层。图4.1 邻近层瓦斯排放率与层间距的关系曲线K1 = 1-=0.4KK1K 2K 3 =0.41.20.3=0.144所以,可抽瓦斯量:85号煤层:Wc=34.870.144=5.02Mm3 93号煤层:Wc=30.470.144=4.39Mm34.1.3 年抽采量和可抽期根据GB504712008煤矿瓦斯抽采工程设计规范第4.0.4条及AQ1027-2006煤矿瓦斯抽放规范第5.3.5都规定:矿井或水平的抽放年限应与其抽放瓦斯区域的开采年限相适应。矿井设计瓦斯年抽采量可按下式计算:QN=1440365Q/1000000 (4-6)式中:QN矿井设计瓦斯年抽采量(Mm3);Q矿井设计瓦斯抽采规模(m3/min)。 QN=14403653.07/1000000 = 1.61Mm3则可抽期:85号煤层:T=5.02/1.61=3.1年 93号煤层:T=4.39/1.61=2.7年5煤层瓦斯抽放方法设计5.1抽放方法的选择5.1.1一般规定根据GB504712008煤矿瓦斯抽采工程设计规范第5.1.1条规定:选择抽放瓦斯方法,应根据煤层赋存条件、瓦斯来源、巷道布置、瓦斯基础参数、瓦斯利用要求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要求:a)尽可能利用开采巷道抽放瓦斯,必要时可设专用抽放瓦斯巷道;b)适应煤层的赋存条件及开采技术条件;c)有利于提高瓦斯抽放率;d)抽放效果好,抽放的瓦斯量和浓度尽可能满足利用要求;e)尽量采用综合抽放;f)抽放瓦斯工程系统简单,有利于维护和安全生产,建设投资省,抽放成本低。根据AQ1027-2006煤矿瓦斯抽放规范第7.1.2条规定:按矿井瓦斯来源实施开采煤层瓦斯抽放、邻近层瓦斯抽放、采空区瓦斯抽放和围岩瓦斯抽放;第7.1.3条规定:多瓦斯来源的矿井,应采用综合瓦斯抽放方法。瓦斯抽放系统选择还应注意以下问题:分期建设、分期投产的矿井,抽放瓦斯工程可一次设计,分期建设、分期投抽。抽放瓦斯站的建设方式,应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一般情况下,宜采用集中建站方式。当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可采用分散建站方式:分区开拓或分期建设的大型矿井,集中建站技术经济不合理。矿井抽放瓦斯量较大且瓦斯利用点分散。套抽放瓦斯系统难以满足要求。5.1.2抽放方法选择根据上面建立的抽放瓦斯的必要性指标和可行性指标,依据规程、规范的规定论述采用矿井集中抽放瓦斯系统或地面钻孔抽放瓦斯系统,还是采用井下移动式抽放瓦斯系统。瓦斯抽放方法及各方法的抽放率详见AQ1027-2006煤矿瓦斯抽放规范附录B。5.1.3本煤层瓦斯抽放方法未卸压煤层进行预抽,煤层瓦斯抽放的难易程度可划分为三类。煤层透气性较好,容易抽放的煤层,宜采用本层预抽方法,可采用顺层或穿层布孔方式。煤层透气性较差,采用分层开采的厚煤层,可利用先采分层的卸压作用抽放未采分层的瓦斯。单一低透气性高瓦斯煤层,可选用加密钻孔、交叉钻孔、水力割缝、水力压裂、松动爆破、深孔控制预裂爆破等方法强化抽放。煤与瓦斯突出危险严重煤层,应选择穿层网格布孔方式。煤巷掘进瓦斯涌出量较大的煤层,可采用边掘边抽或先抽后掘的抽放方法。5.2抽采设计鉴于钻孔预抽本煤层瓦斯有着多方面的优点,所以被我们国家很多的煤矿所采用钻孔法预抽本煤层瓦斯主要分为两种:1)穿层钻孔布置2)顺层钻孔布置(1)顺层钻孔顺层钻孔的原理是:为了降低回采时涌向采煤工作面的瓦斯量,要提前掘进出新的煤巷,并且向煤层打顺层钻孔,经过一段时间抽放后,再进行采煤12。优点:在煤层中打钻的速度比在岩层中打钻的速度要快很多,工效高,成本低,钻孔揭露煤层的面积大。顺层钻孔法因为具有工程量小的特点,因而特别适用于倾角小、赋存稳定、煤硬度高、构造较简单的薄和中厚煤层。(2)穿层钻孔穿层钻孔的原理是:为了降低回采时涌向采煤工作面的瓦斯量,在底板岩石巷道或者邻近层煤巷向开采层施工穿层钻孔,经过一段时间的抽放在进入工作面进行采煤作业。由于矿井工作面的巷道都是沿煤层所布置的,没有底板岩石巷道,因而穿层钻孔预抽煤层瓦斯的方法在保德煤矿行不通。 (3)穿层钻孔与顺层钻孔比较穿层钻孔的优点有: 凭借掘进巷道,提前施工了钻孔,这样可以大大提高预抽时间。 岩石硬度大,极其利于封孔。 顺层钻孔的优点是: 由于钻孔扰动,煤层的暴露面积逐步增大,而且煤的硬度相对较低,故相比开掘岩石巷道,打钻速度相对较快、成本相对低的优势可以格外有益于提高经济利益。所以,我们在抽放中厚煤层和薄煤层的瓦斯时,要首先考虑选用顺层钻孔方式。5.2.1方案一钻孔及钻场布置93号煤层百米钻孔初始瓦斯涌出量为0.032m/min100m,钻孔瓦斯流量衰减系数为0.002d-1。Qt =1440 q0(1-e-t) / (5-1)K=Qt/QJ=(1-e-t) (5-2)式中: Qt百米钻孔在t时间内可抽瓦斯总量,m;t抽采时间,d;k钻孔抽采有效系数,;QJ钻孔极限瓦斯涌出量,QJ= 1440q0/,m; 其中=0.02d-1,q0=0.032将相关数据代入公式可得;表5.1 不同抽采时间内百米钻孔抽采瓦斯总量及钻孔抽采有效系数表预抽时间(月)810121416抽采瓦斯总量Qt(m3)878311039118251309314218钻孔抽采有效系数K(%)3845515762 当预抽时间为14个月时,钻孔抽采有效系数K值能达到62%。 下面对钻孔预抽时间为16个月时,抽采影响范围进行计算: (5-3)式中:钻孔抽采影响范围内的瓦斯抽采率,;取90% L钻孔长度,m,取100; M煤层平均厚度,m,取值1.5m; D钻孔抽采影响范围(直径),m; Y煤的平均容量,t/m3,取值1.5; X煤层瓦斯含量,m3/t,取值11;将其代入式中计算可得:由上可得钻孔间距为6m。表5.2D(m)258(%)28711471.8抽采具体布置为:机巷和风巷打一排钻孔,孔长100m,孔径为100mm,封孔5m。如表5.3所示。 表5.3 顺层钻场平形钻孔的布置方式钻孔(个)孔深(m)孔径(mm)封孔(m)机巷,进风巷4661001005图5.15.2.2 方案二钻孔及钻场布置钻孔(个)孔深(m)孔径(mm)封孔(m)机巷,进风巷3501001005方案二:采用本煤层顺层扇形钻孔的布置方式抽采具体布置为:工作面长190m,采面走向长1400m,第一钻场距采面间距定为40m,孔深80m,封孔长度5m,钻场间距40m,每个钻场布置5个钻孔,呈扇形布置,机巷、风巷共布置钻场352=70个。一个工作面预抽巷道钻孔布置共计705=350个。孔长350100=35000m,孔径都为100mm,封孔5m。如表5.4所示。表5.4本煤层顺层扇形钻孔的布置方式图5.25.2.3封孔方法钻孔封孔设计应满足密封性能好、操作便捷、封孔速度快、造价低的要求。封孔方法的选择应根据抽放方法及孔口所处煤(岩)层位、岩性、构造等因素综合确定,因地制宜地选用新方法、新工艺,并应符合下列要求:a) 岩壁钻孔;宜采用封孔器封孔。b) 煤壁钻孔,宜采用充填材料进行压风封孔。封孔材料应根据具体条件优先选用膨胀水泥、聚氨脂等新型材料。在钻孔所处围岩条件较好的情况下,可选用水泥砂浆或其它封孔材料。封孔材料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穿层钻孔宜采用封孔器封孔。封孔器械应满足密封性能好、操作简单、封孔速度快的要求。2)顺层钻孔宜采用充填材料封孔。封孔材料可选用膨胀水泥、聚氨酯等新型材料。在钻孔所处围岩条件较好的情况下,亦可选用水泥砂浆或其它封孔材料。3)不宜采用黄泥封孔。5.2.4封孔长度封孔长度应根据钻孔孔口段煤(岩)性质、裂隙发育程度及孔口负压等因素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要求:孔口段围岩条件好、构造简单、孔口负压中等时,封孔长度可取2m3m;孔口段围岩裂隙较发育、或孔口负压很高时,封孔长度可取4m6m;在煤壁开孔的钻孔,封孔长度可取5m8m;采用聚氨酯外的其他材料封孔时,封孔段长度与封孔深度相等;采用聚氨酯封孔时,封孔参数见表5.5。表5.5 聚氨酯封孔参数 单位为m封孔材料钻孔条件封孔段长度封孔深度聚氨酯孔口段较完整0.835孔口段较破碎1.046采空区抽采时插管周围应封闭严密,宜减少外部空气漏入,有条件时可设置均压密闭。5.2.5 抽采方法效果预测方案一计算瓦斯抽采量Qi (5-4)式中:Li=钻孔个数N深度h;Q百 -百米钻孔抽采量(取0.02m3/min);-钻孔成孔率(一般取80%);L封-封孔长度。根据相关数据,带入计算公式得:m3/min工作面最大抽采量的抽采率d的计算 (5-5)式中:Qi本煤层顺层平行钻孔抽采瓦斯量,m3/minQ工作面煤层瓦斯涌出量,m3/min;d工作面最大瓦斯抽采率,%;根据矿井瓦斯抽采管理规范的规定,“采用综合抽采方法的矿井,矿井瓦斯抽采率应不小于30%”。所以,设计的抽采率达标。方案二瓦斯抽采量计算Qim3/min工作面最大抽采量的抽采率d计算 A 经济技术比较:钻场扇形布孔可能能够造成钻孔之间的交叉,从而影响预抽的效果。平行钻孔之间没有交叉,而且钻井时没有角度,相比较扇形布孔可以减少时间,另外平行钻孔钻机移动量小,具有技术优势。扇形钻孔的钻机移动量远大于平行钻孔,浪费工作时间和人力资源。 B 抽采效果比较:方案一的抽采率远大于方案二,能够抽采利用更多的煤层气,减少煤矿隐患事故。 经过上面计算和对比,采用本煤层顺层平行钻孔的布置方式抽采煤层瓦斯6工作面瓦斯抽放系统6.1工作面瓦斯抽放设施的配置和布置根据AQ1027-2006煤矿瓦斯抽放规范规定具备下列两个条件的矿井,应建立地面永久瓦斯抽放系统;瓦斯抽放系统的抽放量可稳定在2 m3 /min以上;瓦斯资源可靠,储量丰富,预计瓦斯抽放服务年限五年以上。根据4.1、4.2规定,不具备建立地面永久瓦斯抽放系统条件的,对高瓦斯区应建立井下移动泵站瓦斯抽放系统。建立井下移动泵站瓦斯抽放系统时,由企业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编制设计和安全技术措施。井下移动泵站瓦斯抽放工程设计可按地面永久瓦斯抽放工程设计的相关内容进行。井下移功瓦斯抽放泵站应安装在瓦斯抽放地点附近的新鲜风流中。抽出的瓦斯必须引排到地面、总回风道或分区回风道;已建永久抽放系统的矿井,移动泵站抽出的瓦斯可直接送至矿井抽放系统的管道内,但必须使矿井抽放系统的瓦斯浓度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移动泵站抽出的瓦斯排至回风道时,在抽放管路出口处必须采取安争措施包括设置栅栏、悬挂警戒牌。栅栏设置的市置,上风侧为管路出口外推5m,上下风侧栅栏间距不小于35 m。两栅栏间禁止人员通行和任何作业。移动抽放泵站排到巷道内的瓦斯,其浓度必须在30 m以内被混合到煤矿安全教程允许的限度以内。栅栏处必须设警戒牌和瓦斯监测装置,巷道内瓦斯浓度超限报警时,应断电、停止瓦斯抽放、进行处理。监测传感器的位置设在栅栏外1 m以内。两栅栏间禁止人员通行和任何作业。井下移动瓦斯抽放泵站必须实行“三专”供电,即专用变压器、专用开关、专用线路。根据GB504712008煤矿瓦斯抽采工程设计规范规定:井下固定瓦斯抽采泵站的位置应选择在稳定、坚硬的岩层中,并宜避开较大的断层、含水层、松软岩层、煤与瓦斯突出煤层,不应受采动影响,并应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泵站与主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时间管理大师课件
- 电子商务员培训
- 孤独症家长培训
- 二零二五年生物科技股权三方转让及产品研发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高速公路设施维护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农业设施拆迁补偿合同模板
- 2025版遗产继承遗产评估协议-确保价值公平评估
- 二零二五年度房屋施工土地征用与拆迁补偿合同范本
- 2025版房地产投资居间服务纠纷解决合同范本
- 2025版商业综合体餐饮窗口特许经营合同范本
- 德佑房屋买卖合同范本
- 中医适宜技术在儿科应用
- DLT 5100水工混凝土外加剂技术规程
- (正式版)JBT 14875-2024 带式输送机 输送带纠偏装置
-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核心素养教案全册
- (2024年)公务员必修课公务员法配套法规第1讲
- 新时代劳动教育教程(中职版劳动教育)全套教学课件
- 问题解决过程PSP-完整版
- 眼耳鼻咽喉口腔科护理学(高职)全套教学课件
- (完整版)中医适宜技术课件
- 中国华能:风电机组数字化感知与运行状态评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