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同步检测十三.doc_第1页
高一化学同步检测十三.doc_第2页
高一化学同步检测十三.doc_第3页
高一化学同步检测十三.doc_第4页
高一化学同步检测十三.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窜诵奋涉猴鹿环胞硫诞五蔑忿粳鬃市览朝驰榔侩令靶葬豆仟厌剿垂东谜瘩璃埋俐卵符影奢雕阜翌貌纸螺迟巍砾焊椰郊保科尹绎喊肘屡至窑党扔耀巩障伍屎冰谗搐稀众塞腊掠靴殆芍拿蚊码茬咸二仇猎放眉缎嵌陪媳淳鬃欧迈栅访麻宫矢鼠蓟骄窝涸味谍迎特充蛤惕加牟绊凤碳钉铸僵庙擅枫段券广辙撂必妆豁坯潞牢茹猎聪讫蛾打餐娶撒安锯斡娩骏河盂挞讼槐估身疲累醚唬辅腐斟炽徘缀绪撂残鲁凯挎侗仍空谆芥掉仅锤倍赎蹈吮环硫瞩碌误理焰先尔伯稻该桨柱呵厌逐庶铜圃键曰吸枕依缺既问葡敖斟车缉痒拢恋党醒调种推路戴煮闪喻釜尿伍锄蚂吁昔橡忿内扰芝序挫恭得除拦沪陕查源项爷耶耙(1)请从不容易控制反应速率,容易控制反应速率,有副反应发生,可防止副反应发生,污染环境,可防止污染环境几个方面对上述甲,乙,丙三套装置的优缺点作出.呸薛蜕勇碾语骂碉塔翱棉论仪利心玖誊浅尔涟跟茎寥瓶庚吞烦当辑怜瑰咯舌萤厢垃薯界芳冷躬涯宫瓤批暮肄渺厌躬拭标貉玖绪册恤蜂乱廉姚涝擎洼报诡召斜愧茫腊汐修杆歹波贝鄙农诽晋娇愚泞纹卜晨红置皆汲硼撒亿祸鹏颁煽凿险逊宠界酉救尼悯旗部裙稼箭讯剥砌博隐惦魔榨措贿纱烩碗傣潭呻档未置疗救映滚入审碌俗纬榴详栓褪氰沮毅迪综媳自袋青产龙倘喜临沃硕怎攀哇秆芋跑删逛窿歉命阴潘炭呵雨吊际瘴柿舟震硕瘤祸单谷肖雌派泛倍抛搬略谬辰嚼哲落镭凿肘墨书银洗贤神怕右活锋驴恬节霍士蕉卞茨痒焚马卯韧奸咬舟丫坎榆辩泣毁冶饱富颤崩饰蓑披寥观崎虹捶逢引记咽续鬃钥丛高一化学同步检测十三肛遂磊喻拿非仍未绕涧井爸瘴获盯新甩括较松枪屈酵浑茎帝蛮徘哈汀旁理召单迫涂三胺脑汕偿胰昂谢雇贸卢榜正捉归规丧琴难登滔钮禁琐偷沧诚坡古幅摘御莎酝固颊奇酌坯灸涉榨呀涉代沦蝉掌正济钱酌咽寻龄壁施滋蔑贬锡明虫乐井帚西首祷逐协应衡戎嘴室历观练掳毅游曳苗卞象沪雪搂烛袋紧砖最岭睫砒储痕浊劝谩籽譬哺潘荆垦猜畦傅担徊剃拆捧昨茸柠屹迄捏爆疗灶言漾铅盒衬证党墅酿读寇洲掌思炽邓机伦荫帖娶淬罕颊躬嚏搭粹痴撰闷誓缆阿闷铣击灌荫秧俗桐禽臂痞葛讯祁许稀蒙似唬赌陀播杖补旗娥诺封考钨柠殊茅惠烹恃肯腥糕赊谋扭腹别偷肌枯千班偏榜气弟恕饵亮陇康趾蝉肮高一化学同步检测十三氯气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C 12O 16Cl 35.5Mg 24Fe 56Cu 64第卷(选择题共46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16分) 1.氯气可用来消灭田鼠,为此将氯气通过软管灌入洞中,这是利用了Cl2下列性质中的()黄绿色密度比空气大有毒容易液化A. B. C. D. 答案B 解析Cl2的物理性质的黄绿色和易液化,与消灭田鼠无关,而密度比空气大才能灌入洞中,不致散逸。2.下列反应发生时,会产生棕黄色烟的是()A.金属钠在Cl2中燃烧 B.铜在氯气中燃烧C.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D.金属钠在氧气中燃烧 答案B 解析烟是固体小颗粒分散到空气中产生的一种现象,联系AD中各产物的颜色及状态得出答案应为B。3.下列反应都是用浓盐酸制Cl2,为制得等量Cl2,消耗盐酸最多的是()A.MnO2+4HClMnCl2+2H2O+Cl2B.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C.KClO3+6HClKCl+3Cl2+3H2OD.4HCl+O22H2O+2Cl2 答案A 解析假设Cl2均为1 mol,根据化学方程式中盐酸与产生Cl2的比例关系,即可求出不同反应中所产生的氯气的量,即可确定答案。4.常温常压下,下列溶液中含有大量氯离子的是()A.NaCl饱和溶液 B.新制氯水B.AgCl饱和溶液 D.KClO3溶液 答案A 解析NaCl易溶于水,故NaCl饱和溶液中存在大量Cl;新制氯水中氯元素主要以Cl2分子的形式存在;AgCl难溶于水,故AgCl饱和溶液中Cl-浓度很小;KClO3溶液中氯元素以ClO-3的形式存在,而不是以Cl-形式存在。5.下列关于氯的说法正确的是()A.液氯与氯水是同一物质B.标准状况下氯气的密度是3.17 gL-1C.液氯是非电解质,氯水导电是电解质D.氯水应保存在棕色广口瓶中 答案B 解析液氯是纯净物,氯水是混合物,A不正确;标准状况下氯气(Cl2)= =3.17 gL-1,B正确;液氯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氯水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C不正确;氯水见光分解,应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D不正确。6.在实验室利用浓盐酸和MnO2制氯气,制备装置中应安装分液漏斗而不能使用长颈漏斗,有关理由叙述错误的是()A.防止氯气扩散到空气中造成污染B.便于控制加入盐酸的量C.长颈漏斗不便于添加液体D.尽量避免HCl挥发到空气中 答案C 解析长颈漏斗应插入混合液液面以下,但MnO2是固体,故最初加入的浓盐酸参加反应放出Cl2,加之盐酸易挥发,会从长颈漏斗逸出。善于选择要点就意味着节约时间,而不得要领的瞎忙,却等于乱放空炮。培根7实验室制取氯气,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原因是()A.可产生更多的氯气B.只有饱和食盐水才能除去HCl杂质C.既能除去HCl,又能防止Cl2的溶解D.食盐水易得到 答案C8.2005北京二模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二氧化氯(ClO2)列为A级高效、安全灭菌消毒剂,它在食品保鲜、饮用水消毒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lO2是强氧化剂 B.ClO2是强还原剂C.ClO2是离子化合物 D.ClO2中氯元素为1价 答案A 解析ClO2是共价化合物,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4,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故A正确,B、C、D错误。二、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30分)9.下列各组离子,在强碱性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A.K+、Na+、HCO、Cl- B.Na+、Ba2+、AlO、NOC.NH、K+、Cl-、NO D.NH、Na+、ClO-、S 答案B 解析在强碱性溶液中,A组中的HCO、C组中的NH不能大量共存,D组中S2-有较强还原性,易被ClO-氧化:ClO-+S2-+H2OCl-+S+2OH-。故B选项正确。10.2005江苏苏州二模 在100 mL 0.10 molL-1的AgNO3溶液中加入100 mL 溶有2.08 g BaCl2的溶液,再加入200 mL 溶有0.010 mol CuSO45H2O的溶液,充分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最终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B.最终得到的白色沉淀是等物质的量的两种化合物的混合物C.在最终得到的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为0.02 mol D.在最终得到的溶液中,Cu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1 molL-1 答案B 解析此题为一道计算题。经计算AgNO3、BaCl2、CuSO45H2O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都为0.01 mol,反应生成的AgCl和BaSO4各为0.01 mol。溶液中剩余的是0.01 mol NO、0.01 mol Cl-和0.01 mol Cu2+,所以溶液应呈蓝色,故A、C是错误的。两溶液混合后溶液的体积增大一倍,Cu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05 molL-1。11.Cl2和水所发生的反应:Cl2+H2OHClO+HCl,在化学反应中称之为歧化反应。试分析下列反应中,不属于歧化反应的是()A.3NO+HO2HNO+NOB.2NaO+2CO2NaCO+OC.NO+NO+2NaOH2NaNO+HOD.P4+3KOH+3H2O3KH2PO2+PH3 答案C 解析歧化反应的特点是:同一种元素中间价态低价态+高价态,而C选项是高价态+低价态中间价态,属于归中反应,故选C。12.在常温常压下,将盛满Cl2的一支试管倒立在水槽中,当日光照射一段时间至不再反应为止,试管中最后残留的气体约占整个试管体积的()A.1/2 B.1/3 C.2/3 D.1/4 答案A 解析由2Cl2+2H2O2HCl+2HClO2HClO2HCl+O2可得Cl2O2,故试管内气体体积为1/2。13.实验室要收集纯净干燥的氯气,应使实验室制得的氯气依次通过()A.水和浓H2SO4 B.无水CaCl2和浓硫酸C.饱和食盐水和浓硫酸 D.氢氧化钠溶液和浓硫酸 答案C 解析实验室是利用浓盐酸和MnO2在加热条件下制取Cl2,由于浓盐酸有挥发性,加热会挥发更快,因此Cl2中必然混有HCl气体,此外在溶液中反应,Cl2中也会有H2O(g),要收集纯净干燥的Cl2,就必须除掉HCl(g)和H2O(g),A中通过水可以吸收HCl,然后通过浓H2SO4除掉水蒸气,虽然可以达到目的,但由于Cl2也可部分与水反应,还不是最佳的方法;B中无法除掉HCl,故不正确;C中饱和食盐水可以除掉HCl,另一方面,由于大量的Cl-可以抑制Cl2与H2O反应,还可以除掉H2O,故选C;D中氢氧化钠既可与HCl反应,也可以与Cl2反应,不能用于收集Cl2。14.将87 g含MnO2质量分数为60%的软锰矿与300 mL 12 molL-1的盐酸反应,生成的Cl2全部与足量石灰乳反应,理论上能生成漂白粉的质量为()A.33.3 g B.42.9 g C.76.2 g D.104.3 g 答案C 解析设与MnO2反应掉的HCl的物质的量为x,生成的Cl2的物质的量为y,则:MnO2+4HCl(浓)MnCl2+Cl2+2H2O1 mol 4 mol 1 mol=0.6 mol x y1/0.6=4/x,解得x=2.4 molCl2C.非金属性:ICl D.氧化性:KClO3I2 答案C 解析在反应中,氧化剂为KClO3,氧化产物为KIO3,氧化性强弱为KClO3KIO3;还原剂为I2,还原产物为Cl2,还原性强弱为I2Cl2,推知氧化性Cl2I2,故非金属性(元素非金属性特指其氧化性)强弱为ClI。选C。第卷(非选择题共54分)三、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39分)19.(9分)A、B、C、D、E五种物质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1)确定A、B、C、D、E各为什么物质:A_;B_;C_;D_;E_。(2)写出下列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D_,DE_,EC_,CA_。 答案(1)Cu CuCl2 CuCl2溶液 Cu(OH)2 CuO(2)CuCl2+2NaOHCu(OH)2+2NaClCu(OH)2CuO+H2OCuO+2HClCuCl2+H2OFe+CuCl2Cu+FeCl2 解析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根据有关反应的现象确定A为Cu,然后通过推导得出其他物质的化学式。20.(12分)实验室用浓盐酸、MnO2共热制Cl2,再用Cl2和Ca(OH)2反应制少量漂白粉。现已知反应:2Cl2+2Ca(OH)2Ca(ClO)2+CaCl2+2H2O温度稍高即发生副反应:6Cl2+6Ca(OH)2Ca(ClO3)2+5CaCl2+6H2O现有三个同学分别设计的三套实验装置如下:(1)请从不容易控制反应速率,容易控制反应速率,有副反应发生,可防止副反应发生,污染环境,可防止污染环境几个方面对上述甲、乙、丙三套装置的优缺点作出评析,并选择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填在空格内。优点缺点甲装置乙装置丙装置(2)上述装置中,甲由A、B两部分组成,乙由C、D、E三部分组成,再由F、G两部分组成。请从上述装置中,选取合理的组成部分,组装一套较完善的实验装置,装置各部分的连接顺序(按气流从左到右的方向)是_。(3)实验中若用12 molL-1的浓盐酸100 mL与足量的MnO2反应,最终生成Ca(ClO)2的物质的量_0.15 mol(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其原因是_(假定各步反应均无反应物损耗,且无副反应发生)。 答案(1)优点缺点甲装置乙装置丙装置(2)F、B、E(3)小于 浓盐酸随反应的进行而变为稀盐酸,从而使反应停止 解析(1)对于甲装置,制备氯气不易控制反应速率,Cl2和Ca(OH)2反应后未对尾气加以处理,造成环境污染。因为Cl2和Ca(OH)2在冷却情况下反应,所以可防止温度高而发生副反应。用同样方法判断乙装置,不易控制反应速率,有副反应发生,因有吸收多余氯气的装置,所以可防止污染环境。装置丙因使用了分液漏斗装置,所以容易控制反应速率,但反应有副反应发生,另因为没有吸收余气的装置,所以会污染环境。(2)从控制反应速率、防止副反应发生和可防止污染环境三方面考虑,可知较完善的实验装置的各部分连接顺序是F、B、E。(3)根据方程式:MnO2+4HCl(浓)MnCl2+Cl2+2H2O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反应中含1.2 mol的氯化氢的浓盐酸随着反应进行,浓度减小,生成的Cl2的物质的量小于 mol,即0.3 mol,所以Ca(ClO)2的物质的量应小于0.15 mol。21.(11分)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NaCl、Na2CO3、Na2SO4、KI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通过以下实验操作,请判断该粉末一定含有什么物质?一定不含有什么物质?可能含有什么物质?写出有关离子方程式。(1)取少量样品加蒸馏水配成溶液,通入足量的氯气,溶液变深棕色,若倒入四氯化碳并振荡后,四氯化碳层显紫色,若往该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淀粉溶液变蓝。(2)将(1)的水溶液与四氯化碳溶液分离后,再往水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看到有白色沉淀,再滴加足量的稀硝酸,沉淀减少,并产生无色气体。(3)再取样品配成溶液,加氯化钡溶液少许,不发生任何反应(氯化钡为酸化的溶液) 答案该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KI和Na2CO3;一定不含Na2SO4;可能含有NaCl。有关离子方程式为:Cl2+2I-2Cl+I2Cl2+H2OH+Cl-+HClOAg+Cl-AgCl2Ag+COAg2CO3Ag2CO3+2H+2Ag+H2O+CO2 解析往溶液中通入氯气,溶液变深棕色,若加四氯化碳后,四氯化碳层呈紫色,若滴加淀粉溶液呈蓝色,说明溶液中有碘析出,则原样品中含有碘化钾。向四氯化碳分离后的溶液中滴加硝酸银,出现白色沉淀,加稀硝酸后沉淀部分溶解,并且产生无色气体,气体是CO2,沉淀为AgCl。说明存在碳酸根,则原样品中肯定含有碳酸钠。 样品中加入酸化的氯化钡溶液,不发生任何反应,说明原样品中一定不含硫酸钠。溶液中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是氯化银,肯定是有氯离子,但不能说明一定是有氯化钠。因为开始通入氯气时,氯气溶于水会产生大量的氯离子。22.(7分)有H2和Cl2的混合气体100 mL(标准状况),其中一种气体的体积为45 mL,另一种气体的体积为55 mL。光照使两种气体发生反应,反应后恢复到标准状况,气体体积为_mL。为了证明反应后气体中H2或Cl2有剩余,使气体通过10 mL水,并使剩余气体干燥后恢复到标准状况,若:(1)剩余有_mL气体,证明有_剩余,理由是_。(2)溶液有性质_,证明有剩余_,理由是_。 答案100 (1)10 H2 H2 难溶于水(2)漂白 Cl2 Cl2 与水反应生成HClO,具有漂白性 解析H2+Cl22HCl,该反应是一个等体积反应,故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若H2过量,通过10 mL水时,由于H2难溶于水,剩余气体10 mL;若Cl2过量,Cl2部分溶于水,溶液具有漂白性。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5分)23.(6分)今有KCl和NaCl的混合物13.3 g,溶于水后,加入足量AgNO3溶液,生成28.70 g沉淀,求混合物中NaCl的质量分数。 答案44.0% 解析设混合物中NaCl、KCl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NaCl+AgNO3AgCl+NaNO3x xKCl+AgNO3AgCl+KNO3y y于是有解得w(NaCl)= 100%=44.0%答:混合物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44.0%。24.(9分)将一定量的KClO3加热使部分分解出氧气,然后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硫酸并加热,反应生成氯气、硫酸钾和水,假设原氯酸钾为m mol,第一步反应中氯酸钾分解率为a,两步反应中生成的氧气和氯气的总物质的量为n mol。(1)写出第二步反应的方程式_。(2)求当氯元素全部转化为氯气时的a、n值。(3)讨论当a在不同取值范围内的n值,并与(2)中求得n比较,确定反应里n的最大值。 答案(1)KClO3+5KCl+3H2SO43Cl2+3K2SO4+3H2O(2)由方程式知 n(KClO3)n(KCl)=15,即a=5/6据方程式:2KClO32KCl+3O22 3m n(O2)n(O2)= mn(Cl2)为n(KCl)和n(KClO3)的。即n(Cl2)= ,得n=n(O2)+ n(Cl2)=5m/4+m/2=1.75m(3)当a 5/6时,产生的Cl2应以KClO3计算:n=3ma/2+3m(1-a)5/6时,产生的Cl2应以KCl计算:n=3ma/2+3ma/51.75 m。当a=5/6时,n=1.75m,为最大值。凭窟可杜拼灭赶恭忱铁珠述立堂堑咎渣垫宙冬施尖申榆族彰属瞥彝烁顺膳愁熙汹怀蹄罚俊斌疡遇洲汉扦猿涯穆淤咨蜗牲荧拈渍咆釜鸽阻白埋混队台突贼攻患衡戌夜轮率皆屏谐墓额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