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分公司建分公司建设设完善完善矿矿井安全避井安全避险险“六大系六大系统统”的方案的方案 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安监总煤装2010146 号、国投煤201099 号、南煤政字2010117 号的文件精神要求,为按 期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工作,特制定方案如下: 一、组织机构及工作职责 (一)组织机构 公司成立建设完善“六大系统”领导组。 组 长: 总经理 副组长:各级副总 成 员:各职能科室负责人及各采掘辅助队队长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立在生产调度室) (二)工作职责 1、组长负责对建设完善矿井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工作的组织领 导,落实资金、物资及时到位,督促工作进度,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2、副组长负责从系统设计、施工、验收等环节的把关,落实各分 管范围内系统建设的进度,协调和督促各部门开展工作。 3、领导组成员负责对各系统建设的分类指导,按照系统建设的 方案和设计,科学组织施工,掌握施工进度,严把施工质量。 4、领导组办公室负责系统建设的日常组织和协调工作,督促相 关部门和队组开展工作,按照系统建设的要求和进度落实工作进展情 况,确保工作按期完成。 二、建建设设完善完善矿矿井安全避井安全避险险“六大系六大系统统”的方案及的方案及设计设计 (一)完善(一)完善矿矿井井监测监监测监控系控系统统 1、 、监测监监测监控系控系统现统现状状 (1)矿井装备了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研制的 KJ90 煤矿安 全监控系统。该系统于 2008 年 4 月份经过系统改造,升级为符合 AQ6201-2006标准的 KJ90NB 安全监控系统,该系统采用先进的工 业环网+数据总线型式通讯模式,能充分发挥各部分设备的性能优势、 结构简洁、可操作性强,便于系统的日常维护及管理。 (2)实现了安全监控系统 24 小时连续运行。 (3)安全监控系统中各类传感器均符合 AQ6201-2006 的规定,稳 定性不小于 15 天。 (4)KJ90 安全监控系统实行双机并行传输方式,根据山西省数据 上传协议,实现监控数据由 Web 浏览器数据库向市安全生产监督局 传输,做到了矿井瓦斯正常、稳定、连续监控,甲烷传感器在线监测率 达到 100,传感器报警、断电、馈电异常等信息全部上传至市局,全 年不正常时间小于 1 个工作日。 (5)*分公司 KJ90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现有井下分站 39 台,备用 11 台;远、近程瓦斯电闭锁控制点 18 处,在用断电装置 14 台,备用 16 台;瓦斯传感器在用 75 台,备用 66 台;温度传感器在用 18 台,备 用 12 台;一氧化碳传感器 20 台,备用 5 台;风门开关传感器 8 台,备 用 2 台,烟雾传感器 7 台,备用 5 台,设备开停传感器在用 79 台,备 用 41 台;闭锁开关馈电传感器在用 2 台,备用 33 台;风速传感器在 用 5 台,备用 10 台;负压传感器 4 台,备用 6 台;风筒风量传感器在 用 5 台,备用 15 台;风流压力传感器在用 4 台,备用 8 台。 (6)制度管理方面,由*分公司编制了安全监测工手册,制订 了完善的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建立健全了安全监控系统帐卡及报表; 设备、仪表台帐;监测故障登记表;检修记录;巡检记录;中心站运行日 志;矿井瓦斯监控日报;矿井瓦斯监控设备使用情况月报表等。 2、 、监测监监测监控系控系统统方案方案 (1)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各级管理人 员及岗位人员的职责。 (2)始终保持安全监控系统装备齐全、数据准确、断电可靠、处置 迅速,确保监控有效。加强设备和系统维护,及时升级、拓展系统功能 和监控范围。发挥其监测、控制和避险预警作用。 (3)矿井坚持按照规定配足井下瓦斯、CO 等监测传感器,定期对 其进行调校,保证监控准确有效,实现对煤矿井下瓦斯、CO 浓度、温 度、风速的动态监控。 (4)完善紧急情况下及时断电撤人制度,为煤矿安全管理和避险 救援提供决策和调度、指挥依据。 (5)煤矿监测监控系统必须按规定时刻保持完好和正常工作状态。 (6)2010 年底前全部完善。 3、 、监测监监测监控系控系统设计统设计 (1)完善矿井监测监控系统管理制度和技术资料档案。进一步完 善安全监控人员岗位责任制、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维护制度、 安全 监测监控系统监测日报制度、 甲烷传感器校验制度等制度,明确各 级管理人员的责任和职责,确保监测监控系统正常运行。 (2)强化专业培训,使系统管理维护人员扎实掌握煤矿安全规程 、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监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 通用技术要求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要求等方面的知识,以提高系 统管理维护水平。 (3)严格执行AQ1048-2007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和 管理规范,规范作业人员对系统的安装、使用、维护与管理,充分发 挥管理系统的安全保障作用。 (4)严格执行AQ1029-2007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 管理规范,按规定使用和维护安全监控系统及监测仪器,按规定进 行传感器的设置、检修、测试、调校和维护。 (5)完善矿井 12#煤层及 15#煤层的监测监控系统图和断电控制 图,随采掘工作的变化及时进行修改。布置图要标明传感器、声光报 警器、分站、电源、中心站等设备的位置、接线、断电范围、报警值、断 电值、复电值、传输电缆、供电电缆等。断电控制图要标明甲烷传感器、 馈电传感器和分站的位置,断电范围,被控开关的名称和编号,被控 开关的断电接点和编号。 (6)在编制采区设计、采掘作业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时,要同时 对安全监控设备的种类、数量和位置,信号电缆和电源电缆的敷设, 断电区域等做出明确规定,并绘制布置图和断电控制图。 (7)矿井现有生产采区两个:15#煤八采区和 12#煤六采区。两个 回采工作面:8820 综采工作面和 4606 综采工作面。五个掘进工作面: 8822 正巷掘进工作面、8822 副巷掘进工作面、4609 正巷掘进工作面、 4610 副巷掘进工作面和 4610 正巷掘进工作面。矿井全部按照规定设 置了传感器,并具有安全监控系统要求的全部功能。 (二)完善(二)完善矿矿井人井人员员定位系定位系统统 1、 、矿矿井人井人员员定位系定位系统现统现状状 (1)人员监控系统采用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州自动化分公司 研制的 KJ69 人员监测系统,该系统在煤矿安全工作中,除有必要的 人员防护措施外,还能运用于井下人员的活动监测,实现对入井人员 的实时监控。实现监测至各采掘工作面或作业点。 (2)KJ69 人员监测系统主要由地面中心站、KJE11 发射器、无线 数据监测站、接收探头及电源、电缆、传输接口、数据传输信道等辅助 设备组成。KJE11 编码发射器发出具有代表身份特征的射频信号,经 数据监测探头接收,发送至地面中心站。中心站接收来自数据监测分 站上的编码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形成各种文件,使管理人员能及时 查询各种信息。 (3)安装监测分站 11 套,信号接收器 40 台,矿灯无线编码发射 器 2090 个,共敷设传输电缆 7200 米,屏蔽信号电缆 5300 米,本安电 源线 500 米。现有备用分站 6 台和备用人员识别卡 500 个,可满足矿 井需要。 (4)KJ69 人员监控系统实现双机备份,一台使用、一台备用,每 班值班人员 2 名,连续 24 小时运行。 (5)存在问题: KJ69 人员监控系统未实现与市局的联网。 入井口未安装用于监测识别卡工作是否正常和唯一性的监测装 置。 2、井下人、井下人员员定位系定位系统统方案方案 (1)完善井下人员管理(定位)系统,完善以上存在问题。所有下井 人员必须携带识别卡,加强入井人员管理,随时准确掌握井下人员的 动态分布情况。 (2)健全机构和相关制度,积极稳妥做好系统推广和在用系统的 升级改造工作,在用系统必须符合 AQ1048-2007 的要求。 (3)强化系统维护维修,保障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4)发挥人员定位系统在防治超定员作业、监督领导干部下井带 班等工作中的作用,不断增强系统在现场管理和预防事故方面的功能。 (5)通过健全人员定位系统,实现对煤矿入井人员的动态管理, 准确掌握各个区域作业人员的情况,加强对人员的安全管理和及时有 效避险。 (6)2010 年底前全部完善。 3、井下人、井下人员员定位系定位系统设计统设计 (1)KJ69 人员监控系统正在筹备与市局的联网,年底前完成。 (2)入井口要安装用于监测识别卡工作是否正常和唯一性的监测 装置,已经与厂家联系购置此设备,年底前安装完毕。 (3)严格执行AQ1048-2007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与 管理规范,规范系统的安装、使用、维护与管理。 (4)要建立完善设备仪表台帐、 检修记录、 巡检记录、 中心站 运行日志等各种记录台帐。健全岗位责任制、 操作规程等规章制 度。 (5)完善矿井 12#煤层及 15#煤层的人员定位系统图,随采掘工 作的变化及时进行修改。 (三)建(三)建设设完善井下完善井下紧紧急避急避险险系系统统 1、井下、井下紧紧急避急避险险系系统统方案方案 (1)入井人员要配备额定防护时间不低于 30 分钟的自救器。 (2)从采掘工作面步行,凡在自救器所提供的额定防护时间内不 能安全撤至地面的,必须在距离采掘工作面 1000 米范围内建设避难 硐室或救生舱。救生舱要有足够的强度和防护能力,救生舱应放置在 距人员集中工作地点约过 750800m 为宜。救生舱安设位置应避免 在爆炸冲击波的超压影响范围内(一般距离采掘工作面 300m 以外), 其容积应能容纳一个工作班的作业人员。 (3)避难硐室和救生舱内要配备使用时间不小于 45min 的隔绝式 氧气呼吸器,配备数量不低于最大避难人数的 1.2 倍(最大避难人数 按照采掘工作面的劳动组织编制为准)。 (4)应设有与矿调度室直通的电话。 (5)避难硐室或救生舱要有足够气密性,能够防止有毒有害气体 侵入。避难硐室或救生舱的有效容积应保证人均占有容积不小于 0.8 m3,且总容积不小于 8.0 m3。 (6)有可靠的压风供氧自救系统,在避难硐室或救生舱内安装一 组压风自救装置。在额定防护时间内提供人均供风量不低于 0.3m3/min。 (7)有可靠的供水施救系统,在避难硐室或救生舱内安装一组供 水施救装置。在额定防护时间内提供人均供水量不低于 500mL/人天。 (8)应配备防护时间内额定人员生存所需的食品,食品配备不少 于 2000kJ/人天。 (9)避难硐室或救生舱的外体颜色在矿井照明条件下应醒目,应 设置明显的荧光条码。 (10)救生舱应该远离各种地质构造区域 ,救生舱设置地点要打 一临时硐室以便安设。救生舱的安设位置还要考虑不能设置在巷道容 易积水处。 (11)2011 年 6 月底前,建设完善此项工作。 2、井下、井下紧紧急避急避险险系系统设计统设计 (1)在矿井的两个生产采区包括 15#煤八采区和 12#煤六采区从 采区口开始每 1000 米内设置救生舱一个,并能满足 20 人同时避难 (人均使用面积不小于 0.8m3)。15#煤八采区和 12#煤六采区分别设置 救生舱三个。 (2)在 4606 工作面正副巷风桥以里 100 米处靠人行侧设置救生 舱,能满足 20 人同时避难。 (3)在 8820 工作面正副巷口以里 100 米处靠人行侧设置救生舱, 能满足 20 人同时避难。 (4)在 4609 正巷掘进工作面、4610 副巷掘进工作面和 4610 正巷 掘进工作面从材料巷以里 100 米处靠人行侧设置救生舱,能满足 10 人同时避难。 (5)在 8822 正巷掘进工作面、8822 副巷掘进工作面从材料巷以 里 700 米处靠人行侧设置救生舱,能满足 10 人同时避难。 (四)(四)矿矿井井压风压风自救系自救系统统 1、 、矿矿井井压风压风系系统现统现状:状: (1)*公司目前井下压风系统采用固定式和移动式空压机相结合 的压风方式。地面神峪河压风机房安装有 2 台 5L40/8 固定空压机, 管路从神峪河西翼回风井进入井下至 8808 副巷回风口,全长 5685 余 米,管路直径为 6 寸。在 8808 副巷口分支成两路,一路使用 3 寸管路 沿八采区材料巷延伸至八采区第八连通,主要供八采区沿线掘进工作 面用风,长度为 2650 米。另一路使用 3 寸管路沿八采区材料巷至采 区口,沿 594 大巷延伸至 12煤六采区材料巷口,与 12煤材料巷 3 寸压风管路通过阀门对接,作为 12煤备用压风。另外,采用移动 压风机为远距离掘进作业点供风。 (2)12煤六采区用风主要靠 12#煤六采区空压机硐室安装的 2 台 MGL20/132 型 20m3空压机提供,主供 12#煤各掘进作业点用风, 硐室压风管路与材料巷 3 寸主压风管路对接,分支为 2 路,一路沿材 料巷延伸至十三连通。另一路沿材料巷延伸至 12煤六采区材料巷 口。 (3)15煤八采区用风主要靠 15#煤八采区空压机硐室安装的 2 台 MLGF30.4/8-185G 型移动空压机提供,主供 15#煤各掘进作业点 用风,硐室压风管路分支为 2 路,一路使用 3 寸管路与材料巷压风管 路对接,一路使用 6 吋管路经回风巷闭墙、一回风巷、进入二回风沿 巷延伸至十三连通。在每个工作面回风口预留分支管路,经风桥巷道 进入工作面,作为工作面主要压风管路。 (4)在 8808 副巷斜巷口、12#煤六采区口设置两处控制阀门,平 时处于常闭状态,控制地面压风系统与井下压风系统连接。 2、 、压风压风自救系自救系统统方案方案 (1)掘进工作面自采区材料巷开始,每 500m 设置一组压风自救 袋,每组自救袋数量为 10 个,靠近掌头一组保持距掌头 2540m 的 距离。 (2)回采工作面进、回风巷自采区材料巷开始,每 500m 设置一组 压风自救袋,自救袋个数为 20 个。 (3)压风自救袋要安装在地点宽敞、支护良好、没有杂物堆积的 人行道侧,人行道宽度要保持在 0.8m 以上,管路安装高度按距底板 1.5m,自救袋的安装高度按自救袋的袋底距底板 1m。 (4)在紧急避险系统设置的救生舱内设置一组(10 个)压风自救 装置。 (5)安装压风自救袋时,从压风管路支出压风自救袋的支管,并 用适当的管卡进行两处固定,压风自救袋阀门扳手要同一方向且平行 于巷道。 (6)紧急避险系统建设避难硐室或救生舱的,要在避难硐室或救 生舱内设置压风自救袋。 3、 、压风压风自救系自救系统设计统设计 (1)装置分布 4606 综采工作面正、副巷各安装 3 组,每组安装压风自救 袋 20 个。 4609 正巷掘进工作面安装 2 组,每组安装压风自救袋 10 个。 4610 副巷掘进工作面安装 2 组,每组安装压风自救袋 10 个。 4610 正巷掘进工作面安装 2 组,每组安装压风自救袋 10 个。 8820 综采工作面正、副巷各安装 2 组,每组安装压风自救 袋 20 个,共计安装 40 个。 8822 正巷掘进工作面安装 3 组,每组安装压风自救袋 10 个。 8822 副巷掘进工作面安装 2 组,每组安装压风自救袋 10 个。 两个采区安装压风自救装置共计 21 组。 (2)压风自救系统建设进度: 目前,*矿井井下压风管路具备条件。11 月份要完成压风自 救装置的选型、采购等前期工作,12 月份底前完成井下压风自救 系统的安装,验收合格后投入使用。 后附:压风自救装置安装示意图 (五)完善(五)完善矿矿井供水施救系井供水施救系统统 1、供水系、供水系统现统现状状 *矿井井下现有两套清水供水系统和一套矿井水供水系统。具体 现状如下: (1)清水供水系统 现有地面清水池两个,蓄水量分别为 500m3和 1000m3。 现有两套清水供水系统: 第一套供水系统:由地面清水池经主井、594 运输大巷、各采区材 料巷(主管路)至各采掘工作面用水点。主管路长度:6 寸管 900 米,3 寸管 10520 米。 第二套供水系统:由地面清水池两趟 6 寸水管经四尺人行斜井、 710 水平运输大巷分开。一趟经联运巷进入 12#煤皮带巷后与采区材 料巷主管路对接;另一趟经 15#煤回风巷进入八采区二回风后与材料 巷主管路对接。6 寸管全长 11300 米。 (2)矿井水供水系统 现有地面矿井水水池一个,蓄水量为 500m3。 由地面矿井水水池经主井、594 运输大巷、各采区材料巷至各采 掘工作面用水点。在各采区材料巷与采区皮带巷和采区回风巷的联络 巷口分支管路进入采区皮带巷和采区回风巷。 主管路长度:6 寸管 3480 米,3 寸管 7980 米,2 寸管 14060 米。 2、供水施救系、供水施救系统统方案方案 (1)按照能够保证在灾变时期为井下各采掘作业和人员较集中的 地点被困人员提供应急供水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井下供水系统。 (2)保证地面两个清水池蓄水总量不小于 400m3。 (3)防尘供水管路敷设到所有能产生粉尘和沉积粉尘的地点,并 且在需要用水冲洗和喷雾的巷道内按规程要求间距装设三通及阀 门(皮带巷每 50 米设置三通阀门一处,其它巷道每 100 米设置三通阀 门一处)。 (4)供水施救管路敷设到所有采掘工作面掌头。管路内要全部使 用可供人员食用的清水。 (5)掘进工作面自采区材料巷开始,每 500m 设置一组供水施救 装置,每组供水施救阀门为 10 个,最里一组距掌头保持 2540m 的 距离。 (6)回采工作面进、回风巷自采区材料巷开始,每 500m 设置一组 供水施救装置,每组供水施救阀门为 20 个。最里一组距掌头保持 2540m 的距离。 (7)供水施救装置要安装在地点宽敞、支护良好、没有杂物堆积 的人行道侧,人行道宽度要保持在 0.8m 以上,供水施救阀门安装高 度距底板 1.5m。 (8)紧急避险系统建设避难硐室或救生舱的,要在避难硐室或救 生舱内设置供水施救装置。 (9)要加强管路维护,保证管卡固定牢固,阀门开关灵活。供水施 救阀门扳手要在同一方向且出水口为水平位置。 (10)通过完善供水施救系统,在灾害发生后为井下作业人员提供 清洁水源或必要的营养液。 (11)2010 年底前,完善此项工作。 3、供水施救系、供水施救系统设计统设计 (1)装置分布 4606 综采工作面正、副巷各安装 3 组,每组安装供水施救阀 门为 20 个。 4609 正巷掘进工作面安装 2 组,每组安装每组供水施救阀门 为 10 个。 4610 正巷掘进工作面安装 2 组,每组安装每组供水施救阀门 为 10 个。 4610 副巷掘进工作面安装 2 组,每组安装每组供水施救阀门 为 10 个。 8820 综采工作面正、副巷各安装 2 组,每组安装供水施救阀 门为 20 个。 8822 正巷掘进工作面安装 3 组,每组安装每组供水施救阀门 为 10 个。 8822 副巷掘进工作面安装 2 组,每组安装每组供水施救阀门 为 10 个。 两个采区供水施救系统共计安装 21 组供水施救装置。 (2)压风自救系统建设进度: 目前,井下供水施救管路已全部到位。11 月份要完成供水施 救装置的制作,12 月份底前完成供水施救装置的安装,验收合格 后投入使用。 后附:供水施救装置图 供水施救装置安装示意图 (六)完善(六)完善矿矿井通井通讯联络讯联络系系统统 1、 、矿矿井通井通讯联络讯联络系系统现统现状状 (1)*公司井下通讯系统电话号码由南煤集团通讯中心程控交 换机经 MHYAV 通信电缆传送至*矿井井口,进入地面耦合器,二 次线路通过矿用 MHYAV200 芯(100 对)通信电缆进入井下生产区 域。 (2)井下现安装有 KTH8 型防爆电话 87 部,总计使用电话号码 77 个,固定电话安装点分布井下各机电硐室、移动抽放泵站、采掘工 作面、皮带机头,煤溜机头、各采掘队临时工作地点(临时电话),以 及各部分需装设电话地点,各处电话可方便与各生产部门直接联系, 及时汇报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和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矿山汽车考试题及答案
- 殡仪馆考试题及答案
- 航向操作考试题及答案
- 上虞招聘面试题及答案
- 非遗智慧:孩子学艺诀窍
- 2020-2025年BIM工程师之BIM工程师高分通关题库A4可打印版
- 2025年注册消防工程师之消防技术综合能力通关提分题库(考点梳理)
- 1.1菱形的性质与判定第2课时(教学课件)数学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
- 保安防恐防暴培训知识课件
- 保安知识培训资料内容课件
- 切削刀具项目实施方案
- 常见行政案件笔录模版
- 手术室甲状腺切除术手术配合护理查房
- 国家电网电力中级职称考试题
- 美国专利法及实务培训-上传课件
- 新版中国电信员工手册
- 2023年中国工商银行软件开发中心春季校园招聘500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D500-D505 2016年合订本防雷与接地图集
- 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建设与管理指南
- 社区矫正法课件
- 后勤保障楼幕墙施工方案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