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讲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 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ing (SNA),2,第二讲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在一定经济理论的指导下,综合应用统计、会计、数学等方法,为测定一个国家(地区、部门)在特定时期内的经济活动(流量)和特定时点上的经济成果(存量)所构成的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其各项总量指标及其组成,是进行经济分析、经济预测和决策研究的重要依据。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有两种: 国民经济账户体系,简称SNA(a 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主要由市场经济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采用,也叫西方体系。 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简称MPS(the system of material product balances)主要由原来的计划经济国家采用,也叫东方体系。 现在主要采用SNA。,3,2.1.1 国民收入帐户,如果把一国经济比喻为一辆汽车,国民收入帐户就是汽车发动机的机械示意图。虽然它没有解释发动机如何进行工作,但是标示了汽车关键部件的名称,并且显示了这些部件如何相互联系。因而,如同想要安装发动机,必须首先读懂发动机机械示意图一样,要想理解宏观经济运行,首先需要了解国民收入帐户知识。,4,2.1.2 国民收入帐户:产生背景,20世纪30年代西方经济大危机,对经济运行整体情况的信息需求比任何时侯都更为迫切,国民经济帐户和GDP度量体系应运而生; 二战期间政府控制经济需要上升,推动了有关统计体系进一步发展; 后来由于政府,专家,企业界和公众的合作和不断努力,国民收入帐户统计不断改进和丰富。,5,2.1.3 国内生产总值概念,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s: GDP)是国民收入帐户的核心概念,它度量一定时期(通常是一个季度或一年)内,经济社会(一国或一个地区)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6,GDP概念理解:,为了避免重复计算,GDP只计算最终产品价值,而不计算中间产品价值。 GDP是个市场价值概念。除少数例外,D仅仅是指为市场而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价值,非市场活动不包括在内。 GDP仅指一个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而不是一定时间内所售出的最终产品。(是个生产概念) GDP仅仅是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价值,故包含时间因素,是个流量。 GDP是指一个国家国土内所生产的产品价值,是一个地域概念,而不管这种生产的生产要素的归属关系。这就有了GNP与GDP的区别。,7,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 (Final goods & Intermediate goods),最终产品(final products)指最后使用者购买的全部商品和劳务,中间产品(intermediate goods)指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和劳务。 计算最终产品价值时用增值法(value added)或最终产品法(final product approach),8,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计算GDP的方法 最终产品法:最终产品价值和。 价值增值法: 计算在生产不同阶段增加产值,即计算销售产品收益与为生产该产品购买的中间产品费用之间差额。GDP作为流量,仅度量某一个时期(例如一年内)新生产产品价值,不计算以前时期产值。,GDP=增加值=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9,市场价值,其中P是按当年的实际价格计算的,因此V=pq是当年市场价值。 实际价格意味着价格中可能含有通货膨胀因素、也可能有通货紧缩因素。 很多经济活动无法计入GDP。,10,市场价值,如果不是市场交易活动,不计入GDP。 自给自足的生产、慈善机构的活动、在家中做饭和打扫卫生的活动等等,都不计入GDP。 一般转移支付、证券的买卖、旧货的交易等等,不计入GDP。,11,2.1.4名义和实际GDP,GDP变动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数量变动;二是价格变动。 实际GDP=名义GDP/GDP折算指数,12,2.2.1 支出法,产品支出法(expenditure approach) 又称最终产品法(final product approach)。基本原则是从最终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支出加总,计算该年内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采用产品支出法计算GDP时,统计对象主要包含以下项目,13,支出法(2),1,消费(consumption):即居民支出,一般占到GDP一半以上。 2,总投资(Gross Investment) 固定投资(fixed investment)或:从投资主体分居民住房投资和企业固定投资,“固定”表示这类投资可以长期存在和使用。从量上分为重置投资(replacement investment)与净投资。 存货投资(inventory investment): 它不代表产品和劳务实际支出,而是企业持有存货数量变化,即产量超过实际销售量的存货积累。 3,政府购买(government purchase):政府购买的产品与劳务总和。 4,净出口(net exports):出口减去进口得到的差额,表示本国最终产品有多少通过外国人支出而实现其市场价值。 GDP=C+I+G+(X-M),14,消费支出 (C-consumption expenditure),C包括 耐用消费品 非耐用消费品(易耗品) 服务(或劳务),15,总投资(Gross Investment),总投资I 固定资产投资(assets Investment ) 机械设备 厂房(非住宅类)、住宅类投资 存货投资(inventory Investment) 意愿存货投资 非意愿存货投资 总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存货投资,16,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实际投资,是指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包括厂房、住宅、机械设备及存货)的支出,即购买实物资本用于扩大生产(而不是金融投资)。 总投资与净投资 总投资=净投资+折旧(或重置投资) I=NI+D(Depreciation) D=I-NI 注意: 设备不是中间产品,它们在生产中有损耗(折旧);如果是中间产品表示在生产中全部转化成另一种产品。,17,投资与资本存量(投资额),投资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新增加的资本存量 当年底的资本存量=上年底的资本存量+当年的资本流量。 即Kt = Kt-1+It ,或It = Kt - Kt-1,18,支出法统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居民购买住宅不计入消费支出,而列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下的住房投资中。 在计算GDP时,所有产品和劳务都按销售价格即购买者支付的价格计算的,其中自然包括了政府征收的营业税、货物税等间接税。 公寓可以出租也可以自用,自用时理论上也是有房租可收。 存货投资是指已经生产出来还未销售的产品的存量的增量。 经济学中的投资是实际投资。如购买厂房设备等;但购买土地、房屋、股票、债券只不过是产权转移,并未使社会资产有任何的增加。 总投资=净投资+重置投资(即折旧) 政府的转移支付(如退休金、养老金等)和公债利息支付不计入GDP。,19,国内生产总值:支出法(3),20,2.2.2 收入法,收入法(income approach),又称要素支付法(factor payment approach),即从要素收入(或企业生产成本)角度计算GDP。 即把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收入,即工资、利息、利润、租金以及间接税、折旧和公司未分配利润等加总得到国民收入。,21,收入法,包括: 工资、利息和租金等生产要素的报酬 非公司制企业主收入 公司税前利润 间接税与企业转移支付 资本折旧 即: GDP=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22,注意:上述公式可具体分解为工资收入、净利息、公司利润收入、所有者收入、租金收入、间接税补贴、企业转移支付、折旧 净利息是贷款利息与存款利息的差额。 间接税是消费者在购买物品和劳务时所支付的税收,它是政府的收入,但补贴是政府的支出,因而计算时应是净值,以免重复。 企业转移支付包括对非盈利组织的社会慈善捐款和消费者呆账。 折旧包括在支出法计算的投资中,因而收入法也应加上折旧,这主要是起平衡的作用,否则,支出法与收入法的计算就会不一样。如果不计算折旧,则是国内生产净值(net domestic product at market prices NDP)。,收入法,23,收入法,要素收入 工资:W (wage) 租金:R (rent) 利息:I (interest,公债利息不计入) 利润:B (benefit包括:股息+所得税+未分配利润) 业主的收入:B1(非公司制) 间接税:T(indirect tax) 折旧:D (depreciation) GDP=W+R+I+B+B1+Ti+D,化简后有: GDP=C+S+T+D,24,收入法(2),我国依据收入法统计GDP分四项: (1)劳动者报酬:包括货币工资、实物工资和社会保险费等三部分。 (2)生产税净额:生产税费(因为从事生产活动使用生产要素如固定资产、土地、劳动力向政府缴纳的各种税金、附加费和规费)减去生产补贴后的差额。 (3)固定资产折旧:为了弥补固定资产在生产过程中的价值损耗而提取的价值。 (4)营业盈余:经济活动增加值在扣除了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和固定资产折旧之后的余额,主要指企业的营业利润。,25,国内生产总值:收入法(3),26,2.2.3 部门法,部门法(sector approach)又称生产法(production approach)。依据提供产品与劳务各部门增加值计算GDP,从生产角度反映了GDP来源。政府部门劳务按其收入计算。 我国现行统计制度,把国民经济分为农业,采掘业,化学工业,金融保险业等17个部门进行生产或部门法统计。,27,国内生产总值:部门法(2),28,2.3.1 GDP与GNP(1),GDP从地域角度划分的,考虑的是一国经济领土内经济产出总量;GNP从身份角度,统计利用一国国民(常住单位)拥有的劳动和资本等要素所提供的产出总量。 GNP统计范围为该国“永久居民”即: 住在该国的具有该国国籍的公民 住在该国具有永久居住权的外国移民 居住在海外的该国国籍公民所生产的产品和劳务 GDP统计范围为: 住在该国的具有该国国籍的公民 住在该国具有永久居住权的外国移民 居住在本国的外国公民在本国境内生产的产品和劳务 例如,中国诺基亚公司归芬兰人所有,该公司在中国经营得到的利润,虽是中国GDP一部分,但不被统计为中国GNP,而应归入芬兰GNP。中国海尔在美国工厂的利润,应作为美国GDP一部分,但应被统计为中国的GNP。,29,2.3.1 GDP与GNP(2),30,2.3.2 其他总量指标,国内生产净值(net domestic products :NDP):它等于国民生产总值减去固定资产折旧。 国民生产净值(net national products: NNP):它等于国民生产总值减去固定资产折旧。 由于固定资产折旧不是新创造的价值,而是以前创造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价值转移,因而,从理论上讲,与GDP或GNP相比, NDP 和NNP是更为可取的反映一定时期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总量指标。然而,由于折旧占GDP或GNP比例一般来说是相对稳定,用GDP(GNP)与NDP(NNP)在表示经济活动总量变动意义上差别不大,人们一般更为习惯采用GDP( GNP )概念。,31,其它总量指标(2),国民收入(national income: NI)。广义国民收入泛指GDP、GNP等经济活动总量。宏观经济学中“国民收入核算”,“国民收入决定”指广义国民收入。 狭义国民收入指一国一年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得到的全部收入,即工资、利润、利息和租金的总和。国民收入要加上折旧、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等才形成GDP。,32,其它总量指标(3),个人收入(personal income: PI):个人从各种来源得到的收入总和,即国民收入中不包括公司利润等部分。 个人可支配收入(personal disposable income: PDI):个人可实际使用的全部收入,指个人收入中进行各项社会性扣除之后(如税收,养老保险等)剩下的部分。,33,2.3.3 国民收入核算中总量间关系的总结,GNP=GDP+本国公民在国外所创造的价值-外国公民在本国领土上所创造的价值 NDP=GDP-D NNP=GNP-D NI=NNP-T-企业转移支付+政府对企业补助-误差 或NI=工资+租金+利息+公司税前利润+非公司制收入 PI= NI-(未分配的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障费)+转移支付(政府和企业)+个人利息和红利收入 DPI=PI-个人税-非税支付,34,五个总量指标的关系,国民生产 国民生产 国民 个人 总值 净值 收入 收入 个人 可支配 收入,折旧,间接税净额,保险税等 所得税,转移支付,35,2.4.1 宏观统计恒等式(1),用支出法统计GDP包含消费(C)、固定投资和存货投资(I)、政府支出(G)、净出口(NX或X-M)四项。即GDP总支出C+I+G+NX 用收入法统计GDP包含工资收入、净利息、公司利润收入、所有收者入、租金收入、间接税补贴、折旧,把这些可以看作是家庭、企业和政府的收入,从最终用途上可以把家庭和企业收入分为消费和储蓄(S)。这样,从收入角度GDPC+S+T+D,为了简化问题,一般把折旧舍去,则GDPC+S+T 由此可得宏观统计恒等式: C+I+T+NXGDPC+S+T,36,2.4.1 宏观统计恒等式(2),两部门经济的恒等式:I S 只有消费者和企业,没有政府也就没有企业间接税。同时,为使问题简化,不考虑折旧。 在两部门条件下: 国民收入作为家庭收入的角度看,被分解为消费和储蓄 NI = C + S 国民收入作为企业最终产品角度看,被用于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总支出(Aggregate expenditure) AE = C + I 从经济统计的角度看:NI = AE = Y 因此 I S 从国民收入会计角度看,事后的S和I总量相等的。,37,2.4.1 宏观统计恒等式(3),三部门经济的恒等式:I+G S+T 即:I S+(T-G) 政府收入TN = TX TR 净税收 = 税收 转移支付 政府支出G(购买),38,2.4.1 宏观统计恒等式(4),从收入角度看,总收入除了用于消费和储蓄,居民先要纳税,又会得到政府转移支付,净纳税为TN, Y = NI = C + S + TN 从支出的角度看,包括居民消费、企业投资和政府支出, Y = AE = C + I + G 当NI = AE, 得 S + TN I + G 或TN G I S 或I S +(TN G) 或I S +(T G) 投资与储蓄(个人储蓄 + 政府储蓄)恒相等。,39,2.4.1 宏观统计恒等式(5),四部门经济的恒等式:I+G+NX S+T+Kr 即:I S+(T-G)+(M-X+Kr) 因为: 本国的国外部门 作为供给者,提供进口(M) 进口是国民收入的漏出量(货币角度) 作为消费者,提供出口(X) 出口是国民收入的注入量 进行转移支付:Kr代表转移支付净额,40,2.4.1 宏观统计恒等式(6),四部门经济中有四个漏出量:S、TN、M、Kr 从收入角度看:Y = NI = C + 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养生馆退款协议书
- 购船意向协议书
- 供用水安全协议书
- 钢架安全协议书
- 酒店股份协议书
- 铁矿销售协议书
- 经济法的历史背景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经济适应性与风险管理试题及答案
- 2023-2025北京高二(上)期末数学汇编:二项式定理
- 2023-2025北京初三(上)期末英语汇编:连词
- 2025年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中考数学一模试卷
- DZ∕T 0450-2023 地质灾害监测数据通信技术要求(正式版)
- 2024年湖北省中考地理生物试卷(含答案)
-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7 折线统计图 第1课时 单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课件)
- 医院学科带头人选拔及激励机制
- 旅游资源单体调查表样表
- Hypermesh与Nastran模态分析详细教程
- 电梯产品数据表
- 工厂经营管理考核方案.doc
- A4横线稿纸模板(可直接打印)-a4线条纸
-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50169-2006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