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教学课件 第7章 络合滴定法.ppt_第1页
分析化学教学课件 第7章 络合滴定法.ppt_第2页
分析化学教学课件 第7章 络合滴定法.ppt_第3页
分析化学教学课件 第7章 络合滴定法.ppt_第4页
分析化学教学课件 第7章 络合滴定法.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 络合滴定法,7.1 概述 7.2 各级络合物型体的分布 7.3 副反应及条件形成常数 7.4 EDTA滴定曲线及其影响因素 7.5 络合滴定指示剂 7.6 终点误差和准确滴定的条件 7.7 提高络合滴定选择性的方法 7.8 络合滴定的方式和应用,络合滴定与酸碱滴定,酸碱滴定反应,络合滴定反应 M + Y = MY,EDTA加入,金属离子被络合,M or M 不断减小,化学计量点时发生突跃,滴定试剂加入,H+随着变化,化学计量点时发生突跃,本章基本要求,1.掌握EDTA及其二钠盐的性质。 2.理解络合平衡体系中形成常数、逐级形成常数、累积形成常数、条件形成常数和绝对形成常数的意义,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掌握络合平衡中有关各型体浓度的计算方法。 4.理解副反应对络合平衡的影响,掌握酸效应系数和络合效应系数的计算方法。,5.了解EDTA滴定过程中金属离子浓度的变化情况,影响滴定突跃的因素,掌握络合滴定条件。 6.掌握络合滴定指示剂的指示原理和选择金属指示剂的依据。 7.了解提高络合滴定选择性的方法、络合滴定方式的特点及应用。 8.掌握络合滴定分析结果的有关计算。,7.1 概述,络合滴定以络合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 直接测定的对象金属离子。,一.常用络合剂,简单无机络合剂: NH3, Cl-, F-,Cu2+-NH3 络合物,不稳定;各级稳定常数相差小,有机络合剂:乙二胺,EDTA等,乙二胺 - Cu2+,二.EDTA及其二钠盐的性质,乙二胺四乙酸 (H4Y),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 (Na2H2Y22H2O),pH=4.4,EDTA,H6Y2 H+ + H5Y+ H5Y H+ + H4Y H4Y H+ + H3Y- H3Y- H+ + H2Y2- H2Y2- H+ + HY3- HY3- H+ + Y4-,Ka1= = 10-0.90,H+H5Y,H6Y,Ka2= = 10-1.60,H+H4Y,H5Y,Ka3= = 10-2.00,H+H3Y,H4Y,Ka6= = 10-10.26,H+Y,HY,Ka5= = 10-6.16,H+HY,H2Y,Ka4= = 10-2.67,H+H2Y,H3Y,M-EDTA络合物的立体构型,1:1的络合物 多个五元环,Y:EDTA MY:络合物,1) 普遍性,几乎能与所有的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配合物。优点:应用广泛;缺点:选择性差 2) 稳定性,EDTA与金属离子配位时,形成五个五元环,具有特殊的稳定性。 3) 反应速度快,且在水中有较大的溶解度。 4) 络合物大多数无色,有利于指示剂确定终点。 5) 配位比11,便于计算。 Mn+ + H2Y2-MY(n-4) + 2H+ 为书写方便将上式写为:M + Y MY,三. 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的特点,1. ML(1:1)型络合物的稳定常数,7.2 各级络合物型体的分布,离解常数K不稳,某些金属离子与EDTA的形成常数,逐级形成常数 Ki, , ,K 表示相邻络合物之间的关系,M + L ML,ML + L ML2,MLn-1 + L MLn,2.MLn(1:n)型络合物的稳定常数,溶液中各级络合物型体的平衡浓度,ML = 1 M L,ML2 = 2 M L2, ,MLn = n M Ln, ,M + L ML,ML + L ML2,MLn-1 + L MLn,酸可看成质子络合物,Y4- + H+ HY3- HY3- + H+ H2Y2- H2Y2- + H+ H3Y- H3Y- + H+ H4Y H4Y + H+ H5Y+ H5Y+ + H + H6Y2+,K1= = 1010.26 1=K1= 1010.26,1,Ka6,K2= = 106.16 2=K1K2= 1016.42,1,Ka5,K3= = 102.67 3=K1K2K3= 1019.09,1,Ka4,K4= = 102.00 4=K1K2K3K4= 1021.09,1,Ka3,K5= = 101.60 5=K1K2K5= 1022.69,1,Ka2,K6= = 10 0.90 6=K1K2K6 = 1023.59,1,Ka1,分 析 化 学 C,热烈欢迎听课老师光临指导,任课班级:2013生科,2013生技 任课老师:翁雪香,第七章 络合滴定法,7.1 概述 7.2 各级络合物型体的分布 7.3 副反应及条件形成常数 7.4 EDTA滴定曲线及其影响因素 7.5 络合滴定指示剂 7.6 终点误差和准确滴定的条件 7.7 提高络合滴定选择性的方法 7.8 络合滴定的方式和应用,7.1 EDTA及其二钠盐的性质,乙二胺四乙酸 (H4Y),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 (Na2H2Y22H2O),pH=4.4,应用广泛的络合滴定剂,广泛 稳定 简单配比 形成速度快 易于指示终点,1. ML(1:1)型络合物的稳定常数,7.2 各级络合物型体的分布,离解常数K不稳,逐级形成常数 Ki, , ,K 表示相邻络合物之间的关系,M + L ML,ML + L ML2,MLn-1 + L MLn,2.MLn(1:n)型络合物的稳定常数,溶液中各级络合物型体的平衡浓度,ML = 1 M L,ML2 = 2 M L2, ,MLn = n M Ln, ,M + L ML,ML + L ML2,MLn-1 + L MLn,7.3 络合滴定中的副反应和条件形成常数,一.副反应和副反应系数 1.Y的副反应系数 2.金属离子副反应系数 3.络合物MY的副反应系数 二.络合物的条件形成常数,一.络合滴定中的副反应和副反应系数,M + Y MY 主反应,副反应,OH-,L,H+,N,H+,OH-,MOH,MHY,MOHY,NY,HY,M(OH)n, ,ML,MLn,H6Y, , ,M,Y,MY,M= M+M(OH)+M(OH)2+M(OH)n+ ML+ MLn,副反应系数:未参加主反应各组分的总浓度X 与平衡浓度X的比值,用表示。 表示副反应进行的程度,副反应系数,1.Y的副反应系数,H+,N,NY,HY,H6Y, ,Y,M + Y = MY,1)酸效应和酸效应系数 Y与H+ 的副反应,p402 附录表4,2)共存离子效应系数 Y(N),Y,aY(N)= = = 1+ KNYN,Y,Y,Y+NY,3)Y的总副反应系数 Y:,2.金属离子的副反应系数 M,M= M+M(OH)+M(OH)2+M(OH)n+ ML+ MLn,1)络合效应其它络合剂使M参与主反应能力降低的现象。,=1+1L +2L2+nLn,=,=M(OH)+ M(L) -1,2)水解效应 M(OH) =1 +1OH-+ 2OH-2+ + nOH-n 表6 p403,例:计算pH=10.0,NH3=0.1molL-1时的lgZn 分析题意:,则 Zn Zn(NH3) + Zn (OH), Zn (OH) 查表可得,计算pH = 9.0, cNH3 = 0.10 molL-1时的 lgZn(NH3),分析题意,NH4+: pKa =9.4,例:计算pH=10.0,NH3=0.1molL-1时的lgZn,为2.27,4.61,7.01,9.06,则 Zn Zn(NH3) + Zn (OH),解答,Zn(NH3)42+ 的lg 1lg4分别为2.27, 4.61, 7.01, 9.06,3.络合物MY的副反应系数 MY,酸性较强 MY(H)= 1+ KMHYH+ pH3,碱性较强 MY(OH)= 1+ KM(OH)YOH- pH11,二.MY络合物的条件形成常数,条件稳定常数:,例:计算pH=2.0 和 pH=5.0 时ZnY的条件稳定常数 lgKZnY 。,解:查表得:lgKZnY=16.5 pH=2.0 时, lgY(H)=13.8 lgZn(OH) =0 pH=5.0 时, lgY(H)= 6.6 lgZn(OH) =0 由公式: lgK MY = lgKMY -lgY(H)- lgZn(OH) 得: pH=2.0时,lgK ZnY =16.5-13.8=2.7 pH=5.0时,lgK ZnY=16.5-6.6=9.9,计算pH = 9.0, cNH3 = 0.10 时的 lgKZnY,解:,7.4 EDTA滴定曲线及其影响因素,一.滴定曲线 二.影响滴定突越因素,络合滴定与酸碱滴定,酸碱滴定反应,络合滴定反应 M + Y = MY,EDTA加入,金属离子被络合,M or M 不断减小,化学计量点时发生突跃,滴定试剂加入,H+随着变化,化学计量点时发生突跃,M + Y = MY,化学计量点的计算,化学计量点,MYsp =c M,sp -M sp c M,sp,MY M +Y,pM = -lg M pM= -lgM pY = -lgY pY = -lgY pc = - lgc,1)被滴定的金属离子的浓度的影响,K, MY一定时,金属离子浓度越大,突跃范围越大。,二、影响突跃的主要因素,KMY受酸度影响,pH 越大,aY(H)越小, KMY 越大,突跃范围越大。,当金属离子浓度一定时, KMY越大,突跃范围越大。,2)条件稳定常数,7.5 络合滴定指示剂,一.金属指示剂的作用原理 二.金属指示剂变色点的pM 三. 金属指示剂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四.常用金属指示剂简介,MIn + Y MY + In 甲色 乙 色,指示剂与显色络合物颜色不同(合适的pH); 显色反应灵敏、迅速、变色可逆性好; 稳定性适当,K MInKMY,一 .指示剂的作用原理,具备条件:,二. 金属离子指示剂变色点pM,M + In = MIn,KMIn=,变色点:MIn = In 混合色 故 pM = lgKMIn =lg KMIn -lgIn(H),三. 金属指示剂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指示剂的封闭现象 若KMInKMY, 则封闭指示剂 Fe3+ 、Al3+ 、Cu2+ 、Co2+ 、Ni2+ 对EBT、 XO有封闭作用; 若KMIn太小, 终点提前,指示剂的氧化变质现象,指示剂的僵化现象 PAN溶解度小, 需加乙醇、丙酮或加热,四.常用金属离子指示剂,7.6 终点误差和准确滴定的条件,一.终点误差 二.直接准确滴定M的条件 三.酸度的选择和控制,二.准确滴定判别式 若pM=0.2, 要求 Et0.1%, 可知需 lgcM,spKMY6,如果只考虑酸效应,当金属离子浓度为0.01molL-1,,则要求 lgKMY8.0,三.络合滴定中的酸度选择和控制,H4Y 中Y4- 反应,产生H+ M+H2Y=MY+2H+ 滴定剂的酸效应lgY(H) 金属离子与OH-反应生成沉淀 指示剂需要一定的pH值,1. 用酸碱缓冲溶液控制pH的原因,2. 单一金属离子滴定的适宜pH范围 最高酸度,例如: KBiY=27.9 lgY(H)19.9 pH0.7 KZnY=16.5 lgY(H)8.5 pH4.0 KMgY=8.7 lgY(H)0.7 pH9.7,lgKMY= lgKMY-lg Y(H)8, (不考虑 M) 有 lgY(H) lgK(MY) - 8 对应的pH即为pH低,csp=0.01molL-1, lgKMY8,以pH值为纵坐标,金属离子的lgKMY为横坐标绘制的曲线称为酸效应曲线。,1、判断能否只滴定混合溶液(含M、N)中的M。,判据:,满足上述条件,可在N存在下只滴定M。(相对误差0.1 ,PM= 0.2),7.7 提高络合滴定选择性的方法,1)控制溶液酸度,2、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方法,沉淀掩蔽:只测定水中的Ca2+时,加入NaOH使溶液的pH12,Mg2+生成Mg(OH)2,用钙指示剂,EDTA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测Ca,2)掩蔽方法,络合掩蔽:如以铬黑T作指示剂,用EDTA测定水中的Ca2+、Mg2+时,可加三乙醇胺来掩蔽Al3+、 Fe3+。,、氧化还原掩蔽法;EDTA测定溶液Bi3+时, Fe3+干扰。因lgKBiY=27.94, lgKFeY=25.1, 加还原剂如抗坏血酸,将Fe3+还原Fe2+, lgKFeY=14.33。,3)、选用其他配位剂。,H4Y 中Y4- 反应,产生H+ M+H2Y=MY+2H+ 滴定剂的酸效应lgY(H) 金属离子与OH-反应生成沉淀 指示剂需要一定的pH值,小结 :用酸碱缓冲溶液控制pH的原因,7.8 络合滴定的方式与应用,1、直接滴定法,例:水中总硬度的测定(Ca、Mg离子测定),在pH=10(NH3NH4Cl缓冲液),EBT或KB指示剂,EDTA标液滴定至终点,即可求出总硬度的含量。,nEDTA=nCa2+nMg2+,EDTA溶液的配制与标定,用Na2H2Y.2H2O(分子量:372.24)间接配制法配制。,基准物质:Zn、ZnO、CaCO3等。,例:水中钙硬度的测定原理:,在一定体积的水样中,用NaOH调至pH12 13,Mg2+2OH-Mg(OH)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