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碳减排”问题研究开题报告.doc_第1页
山东省“碳减排”问题研究开题报告.doc_第2页
山东省“碳减排”问题研究开题报告.doc_第3页
山东省“碳减排”问题研究开题报告.doc_第4页
山东省“碳减排”问题研究开题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聊城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2011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任务下达书(教师用表)专业 地理科学 学号 2009300154 姓名 朱超 现将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下达书发给你,主要内容如下:一、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山东省“碳减排”问题研究二、 基本要求 态度端正,思路清晰,工作积极;在导师的指导下,能主动查阅文献资料,调查收集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按照进程安排保质保量完成论文的相关工作。三、推荐参考文献1赵承,田帆,韦冬泽.温家宝总理出席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纪实J.节能与环保,2010 , (01):1 4.2王雪娜.我国能源类碳源排放量估算方法研究D.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北京林业大学,2006, (03):5658.3王铮,朱永彬.我国各省区碳排放量状况及减排对策研究J.战略与对策研究, 2008,(2):109115.4何勇.中国气候、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6,45119.5宋永昌,由文辉,王祥荣.城市生态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56198.四 进程安排起 迄 日 期主 要 内 容2010年12月 2011 年2月 选题、调研、收集资料2011年2月1日 2011年3月20日 论证、开题2011年3月21日 2011年5月10日 写作初稿2011年5月11日 2011年 5月31日 修改、定稿、打印五、本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下达书于2010年 12月 13日发出。毕业论文(设计)应于2011 年 5 月 31日前完成后交学院,由指导教师和评阅人分别评阅后提交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委员会。六、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下达书一式三份,一份给学生,一份留学院存档,一份装入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记录。 指导教师: 2010年12月 10 日 分管院长: 2010年12月 12 日聊城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2011届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书(学生用表)学生姓名朱超专 业地理科学班 级2009.8学 号2009300154题 目山东省“碳排放”问题研究指导教师陈师越职 称教授学 位博士题目来源 指导教师推荐 自选 其它题目类别 基础研究 应用研究 其它【选题意义、研究现状及可行性分析】全球变暖已成为当今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鉴于全球变暖带来的危害,国际社会呼吁各国进行减排工作,我国政府承诺将会把减排目标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在这样的背景下,有必要对山东省的碳排放及减排情况进行分析,从而为山东省的减排工作顺利进行提供依据。山东省是我国的工业、农业和人口大省,在全国范围内占有很大的碳排放量,山东省工业所占行业比重大;一次能源消费量大,且以原煤作为主要的一次能源来源;山东省人口众多,社会发展等因素都对山东省的碳减排工作提出挑战。采用联合国气候框架公约及我国气候变化委员会给出的碳源分类及碳排放量计算方法对山东省的碳排放情况进行计算,在此基础上对山东省的碳排放量及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并针对山东省自身的情况提出有利于减排工作进行的策略。选用方法及研究思路符合实际情况。【研究的主要问题和重点、难点】主要问题:山东省的碳排放量现状及面临的挑战。重点与难点:山东省碳减排面临的挑战及碳减排的对策。研究步骤与方法:搜集、分析、整理资料,向老师咨询.预期结果:对山东省碳排放特征有深入的了解,并就排放现状提出减排措施。【主要参考文献】1赵承,田帆,韦冬泽.温家宝总理出席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纪实J.节能与环保,2010,(01):1 4.2朱莉娜.成都市碳排放量及排放特征分析A.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5.3梅娟,范钦华,赵由才.交通运输领域温室气体减排与控制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1150.4蒋家超,李明,赵由才.工业领域温室气体减排与控制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社,2009,6789.5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R.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6胡琨,王辉,刘玉凤.以天然气为原料合成氨生产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计算J.河北化工, 2009,11(32):4749.7宋永昌,由文辉,王祥荣.城市生态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56198.8何勇.中国气候、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6,45119.9王铮,朱永彬.我国各省区碳排放量状况及减排对策研究J.战略与对策研究, 2008,(2):109115.【写作进度安排】2010年12月 2011年2月 选题、调研、收集资料2011年2月1日 2011年3月20日 论证、开题2011年 3 月 21 日 2011年5月10日 写作初稿2011年 5 月11日 2011年5月31日 修改、定稿、打印 【指导教师意见】(对文献综述的评语,以及对本课题深度、广度及工作量的意见和对论文(设计)结果的预测)资料文献搜集比较充分全面,课题深度、广度符合本科毕业生的知识水平,工作量适中,能够如期较好地完成论文。指导教师签章: 2011 年 3月 16日【开题小组意见】 同意开题 开题小组组长签章: 2011年 3 月 18 日【学院意见】 同意开题主管院长签章: 2011年 3月 21 日 聊城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2011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检查及指导记录表 (指导教师填写)学生姓名朱超专 业地理科学班级2009.8学 号2009300154题 目 山东省“碳减排”问题研究指导教师姓名陈诗越职 称教授学位博士是否按计划完成工作任务 是 基本按计划要求 否是否有能力独立按期完成毕业论文(设计) 是 基本按计划要求 否【目前进展情况】(学生论文写作进展、资料搜集和利用情况、教师指导情况等)该毕业论文框架已基本确立,结构基本合理,资料收集和选择材料及利用状况基本满意。在已经完成的初稿中,观点正确,对数据的处理充分,选材合适,采用的技术路线基本合理,并在撰写过程中主动接受指导老师指导。在格式方面及论文结构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总体进展顺利。【对此后论文(设计)工作的建议,包括应注意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论文格式和内容不符合要求,表现为:1论文格式不合要求,从我院网站上下载论文模版,并且按其论文格式编辑。2论文中单位应规范,统一。3所有参考文献都应在论文中体现出来,加尾注引用。4应侧重写山东省应对碳减排的策略。采取的措施: 敦促学生加快速度,增加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进一步提炼中文摘要,对数据进行更深入分析,按时保质完成数据分析和毕业论文的撰写。 指导教师签章: 2011年4月10日【学院意见】 同意院长或主管院长签章: 2011年 4 月 18 日 聊城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2011届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评分表 学生姓名朱超 专业 地理科学 班级 2009.8 学号2009300154 评分内容具体要求分值分项评分标准得分ABCDE学习态度努力学习,遵守纪律,作风严谨务实,按期圆满完成规定的任务。1010987610创 新论文(设计)有新观点、新方法、新材料、新发现 。101098769调研论证能独立查阅文献资料及从事其他形式的调研,能较好地理解课题任务并提出实施方案,有分析整理各类信息并从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101098768综合能力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发现及解决实际问题。20201816141218论文表述论证、分析、设计、计算、结构、建模、实验正确合理,绘图(表)符合要求。20201816141218文献阅读查阅文献有一定广泛性;有综合归纳资料的能力和自己的见解。101098769撰写质量结构严谨、文字通顺、用语符合技术规范,图表清楚,格式规范,符合规定字数要求。20201816141220【指导教师评语:毕业论文(设计)的价值;反映学生掌握知识、能力情况;论文(设计)的内容、结构、结论以及整体水平等】该论文观点明确,逻辑性强,按期圆满完成任务。难易程度和工作量符合教学要求;选题正确,数据处理及数据分析合理,推演严密,分析说服力强;文章结构合理,组织严密,语句通顺,概括精练;能独立查阅文献和调研;能较好地作出开题报告;有收集、综合和正确利用各种信息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查阅文献有一定广泛性;译文数量符合要求,语句通顺、文笔流畅;结论明确,技术用语准确。工作中有创新意识,有一定应用价值,达到学士论文要求。 是否同意提交答辩 同意评定成绩(百分制):92 指导教师签章: 2011年 6月2日聊城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2011届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评阅人评分表学生姓名 朱超 专业 地理科学 班级 2009.8 学号 2009300154 评分内容具体要求分值分项评分标准得分ABCDE任务量毕业论文(设计)任务量饱满,难度较大。20201816141216创 新论文(设计)有新观点、新方法、新材料、新发现。101098768论文表述论证、分析、设计、计算、结构、建模、实验正确合理,绘图(表)符合要求。40403632282440文献阅读查阅文献有一定广泛性;有综合归纳资料的能力和自己的见解。101098769撰写质量结构严谨、文字通顺、用语符合技术规范,图表清楚,字迹工整、书写格式规范,符合规定字数要求。20201816141220【评阅人意见】(选题的价值与意义、工作量大小、写作的规范化程度、存在的问题、建议评定成绩、是否可以提交答辩等)气候变暖不仅是环境问题,处理不好还将带来社会问题,在此背景下对山东省碳减排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具有现实意义。该论文工作量较大,资料充分,内容详实,语句通顺,结构合理,层次清楚,格式规范,结论明确,论述条理清楚。论文中中文摘要字数较少,表格设计上略显不足。该论文总体上达到本科毕业论文水平,建议评定成绩为 分,可提交答辩。是否同意提交答辩 同意提交答辩评定成绩(百分制): 94 评阅人签章: 2011年6月3 日 聊城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2011届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评分表学生姓名 朱超 专业 地理科学 班级 2009.8 学号 2009300154 评分内容具体要求分值分项评分标准得分ABCDE自述总结思路清晰,语言表达准确,概念清楚,论点正确,分析归纳合理。30302724211827创 新论文(设计)有新观点、新方法、新材料、新发现。101098768答 辩能够正确回答所提出的问题,基本概念清楚,有理有据。50504540353050资 料资料齐全,符合聊城大学毕业论文(设计)管理条例规定。101098768【答辩小组评语】(学生知识面掌握情况、逻辑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回答问题正确性等)该学生对山东省碳减排的问题有较深刻理解,并且查阅了大量有关方面的文献材料,知识面较广,掌握牢固,对资料的归纳总结较准确。在答辩过程中,该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较强,口头表达流畅,思路清晰,回答问题准确,针对问题能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是否通过答辩 通过答辩答辩小组评定成绩(百分制):93 答辩小组组长签章: 2011年6月4日【学院意见】同意 院长或主管院长签章: 2011 年 6 月 5 日 聊城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2011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记录表学生姓名朱超专业地理科学班级2009.8学号2009300154题 目山东省“碳减排”问题研究答辩时间2011 年 6 月 4 日答辩小组组长:李庆朝答辩小组成员:李庆朝 路洪海【问题及回答要点】以问答形式记录 李庆朝问:山东省碳排放呈现怎样的特征?答:山东省碳排放呈逐年上升趋势,能源类是最大的碳排放源,能源类中又以原煤的消耗量最大,这主要是由于山东省经济的高速发展增加了对能源的需求量,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的依赖度很高;其次是来自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山东省是工业大省,不仅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而且生产工艺过程中也会有大量的碳排放;此外是来自人口类及农林类的碳排放,这部分所占比例很小。路洪海问:山东省实现减排的潜力有多大?答:首先,山东省碳排放主要来自于能源消费,能源消费中又主要以原煤为主,因此重点在于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比如发展煤炭的清洁利用,这个方面在钢铁行业中收效很大,山东省是我国的钢铁生产大户,近年来已逐渐转变以转炉炼钢为主的生产方式,采用吨钢碳排放量极少的电弧炉来生产;山东烟台海阳核电站建成之后,必将极大的改善山东省的能源消费情况。其次,山东省位于东部沿海,地理位置优越,产业转型空间大,有实现将经济发展引导向能耗小的第三产业的条件。此外,山东省拥有面积广大的山地丘陵,通过植树造林来增加碳吸收汇也将缓解山东省的碳排放形势。可见,山东省能够在多方面实现碳减排。答辩委员会意见: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能及时完成工作,答辩中陈述准确清楚,答辩思路清晰,回答准确。达到了学士论文各项要求,准予通过。 答辩秘书签字: 2011年 6 月 4 日聊城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2011届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过程检查记录 (指导教师用表)专业 地理科学 学号 2009300154 姓名 朱超 指导情况记录: 1、指导学生利用图书馆、资料室以及网络资源查阅相关的资料,阅读相关的书籍;2、从统计年鉴、年鉴等比较权威的地方获取数据;3、在搜集资料和获取数据的过程中,对论文基本思路进行梳理,写出论文的基本提纲。 指导教师(签字): 2010年10月27日指导情况记录:1、对已经完成的论文的大纲进行修改,理顺思路;2、对资料的收集以及数据的获取情况进行了解,要求学生使用最新的,最权威的的资料和数据;3、指导学生开始论文初稿的写作。指导教师(签字): 2011年3月22日 指导情况记录:1、论文初稿已经基本完成,对论文的整体写作情况进行检查;2、对论文中的表格和图表进行规范要求;3、论文的格式要求严格按照模板要求进行修改。 指导教师(签字): 2011年4月28日指导情况记录: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