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厂新建工程热机初步设计说明书.doc_第1页
热电厂新建工程热机初步设计说明书.doc_第2页
热电厂新建工程热机初步设计说明书.doc_第3页
热电厂新建工程热机初步设计说明书.doc_第4页
热电厂新建工程热机初步设计说明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xxxx热电有限公司xx热电厂新建工程初 步 设 计xx 热机部分说 明 书xxxxxx热电有限公司xx热电厂新建工程初步设计xx 热机部分说明书 批 准: 审 核: 校 核: 编 写:xxxxxx热电有限公司xx热电厂新建工程 初步设计 xx 热机部分 说明书本卷目录1 概述12 燃料63 燃烧系统及辅助设备选择94 热力系统及辅助设备选择135 系统运行方式216 主厂房布置217 辅助设施241 概述1.1 设计依据xxxxxx热电有限公司文件:2004第(3)号“xxxxxx热电有限公司xx热电厂新建工程进行可行性研究委托书”;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件:发改能源20041343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xxxx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xx热电厂项目建议书的批复”;xx省电力有限公司文件:xx电综计2003390号“关于阜矿集团xx热电厂新建工程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意见”;xxxxxx热电有限公司xx热电厂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审查意见。1.2 设计原则1.2.1xxxxxx热电有限公司xx热电厂新建工程建设规模为四台150MW超高压中间再热汽轮发电机组,其中两台为150MW超高压单抽中间再热冷凝式汽轮发电机组,两台为150MW超高压中间再热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配四台480t/h超高压中间再热循环流化床锅炉。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改能源2004864号文件,本期工程的设计原则是发电为主、兼顾城市集中供热,而且工程建成后可以开发利用xx,既节约能源,又改善环境,达到资源综合利用,减少碳硫化合物污染的目的,不仅符合我国的产业政策,而且也是政府扶持和鼓励的开发项目。1.2.2 本期工程热机专业设计范围为:锅炉燃烧系统、锅炉点火及助燃油系统、汽轮机热力系统、主厂房内辅机冷却水系统、检修及仪用压缩空气系统、启动锅炉房等。具体设计内容包括:主厂房及辅助车间布置、各系统管道或烟风道布置(支吊)和有关计算、设备选型及其相应的计算、主辅设备安装、主辅设备检修起吊、设备和管道的保温油漆等。所有与其它专业连接的管道分界均设在主厂房柱中心线外1m。1.2.3 本期工程厂区内设有启动锅炉房,锅炉房内装设一台10t/h的燃煤启动锅炉和一台10t/h燃油启动锅炉,提供第一台机组的启动蒸汽以及厂区采暖蒸汽。1.3 主机设备技术规范1.3.1 锅炉1.3.1.1 1号、2号锅炉 型式: 超高压一次中间再热循环流化床锅炉 生产厂家:无锡华光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额定蒸发量: 480t/h 过热蒸汽压力: 13.7MPa 过热蒸汽温度: 540 再热蒸汽流量: 389.3 t/h 再热器蒸汽入口压力: 2.83MPa 再热器蒸汽入口温度: 324.17 再热器蒸汽出口压力: 2.65 MPa 再热器蒸汽出口温度: 540汽包工作压力: 14.56MPa 给水温度: 250.53 排烟温度: 132锅炉效率: 89.46%1.3.1.2 3号、4号锅炉 型式: 超高压一次中间再热循环流化床锅炉 生产厂家:无锡华光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额定蒸发量: 465t/h 过热蒸汽压力: 13.7MPa 过热蒸汽温度: 540 再热蒸汽流量: 385.78 t/h 再热器入口压力: 2.61Mpa 再热器入口温度: 315.0 再热器出口压力: 2.43 MPa 再热器出口温度: 540汽包压力: 14.56MPa 给水温度: 242.90 排烟温度: 130锅炉效率: 89.56%1.3.2 汽轮机1.3.2.11号、2号汽轮机型式: 超高压中间再热单抽凝汽式汽轮机 型号: C135/N150-13.24/0.294/535/535 生产厂家:南京汽轮电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额定功率(抽汽/冷凝): 135/150MW 主蒸汽额定压力: 13.24MPa(a) 主蒸汽额定温度: 535 主蒸汽额定流量(抽汽/冷凝): 480/446t/h 冷段再热蒸汽压力(抽汽/冷凝):2.928/2.9224MPa(a) 冷段再热蒸汽温度: 329.39 再热蒸汽进汽压力(抽汽/冷凝):2.567/2.562MPa(a) 再热蒸汽进汽温度: 535 再热蒸汽流量(抽汽/冷凝): 389.3/363.2t/h 额定采暖抽汽压力: 0.294MPa(a) 额定采暖抽汽量: 150t/h额定工业抽汽压力: 0.98MPa(a)(预留条件) 额定工业抽汽量: 50t/h 冷却水温: 20 背压: 0.0052MPa(a) 额定转速: 3000r/min 额定给水温度(冷凝): 250.6 回热系统: 2级高压加热器+1级高压除氧器+4级低压加热器1.3.2.23号、4号汽轮机型式: 超高压中间再热凝汽式汽轮机 型号: N150-13.24/535/535 生产厂家:武汉汽轮发电机厂 额定功率: 150MW 主蒸汽额定压力: 13.24MPa(a) 主蒸汽额定温度: 535 主蒸汽额定流量: 432.027t/h 冷段再热蒸汽压力:2.56MPa(a) 再热蒸汽进汽温度: 315.1 再热蒸汽进汽压力:2.221MPa(a) 再热蒸汽进汽温度: 535 再热蒸汽流量: 363.656t/h 冷却水温: 20 背压: 0.0049MPa(a) 额定转速: 3000r/min 额定给水温度: 236.7 回热系统: 2级高压加热器+1级高压除氧器+4级低压加热器1.3.3 发电机1.3.3.11号、2号发电机型号: QFJ-150-2 生产厂家: 南京汽轮电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额定功率: 150MW 最大功率: 158MW 额定电压: 15750V 额定转速: 3000r/min 功率因数: 0.85 冷却方式: 空冷1.3.3.23号、4号发电机型号: QF-150-2 生产厂家: 武汉汽轮发电机厂 额定功率: 150MW 最大功率: 158MW 额定电压: 13800V 额定转速: 3000r/min 功率因数: 0.85冷却方式: 空冷2 燃料2.1 燃料来源2.1.1本工程所消耗的燃料由xx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所属各矿提供,燃料由xx和劣质煤混合,其混合后的煤质符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2004864号文件要求。本期工程耗用的xx及其它消耗性材料采用公路运输和铁路运输两种方式,其中铁路运输占50%,公路运输占50%。2.2 煤质分析2.2.1煤质分析资料见表2-1。煤 质 资 料 表 表2-1序号 名称符 号单位设计煤种校核煤种 1收到基碳分Car%34.5336.9 2收到基氢分Har%2.122.634 3收到基氧分Oar%6.416.61 4收到基氮分Nar%0.580.67 5收到基硫分Sar%0.620.64 6收到基水分Mar%10.479.41 7收到基灰分Aar%45.0443.14 8空气干燥基水分Mad%5.364.8 9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daf%41.8247.210收到基低位发热量Qnet,arkJ/kg121601347711哈氏可磨性指数HGI822.3 灰分析2.3.1灰分析资料见表2-2。灰 成 分 分 析 表2-2序号项 目单位设计煤种校核煤种 1SiO2%58.59 2AL2O3%17.31 3Fe2O3%12.18 4MgO%2.42 5CaO%1.8 6TiO2%1.09 7Na2O%1.00 8K2O%2.88 9P2O5%0.009 10S2O3%1.8 11其他%0.9212变形温度117013软化温度122014半球温度126015流动温度12902.4 石灰石分析2.4.1石灰石分析资料见表2-3。石灰石矿料成分分析 表2-3序号名 称数 量单 位1CaO518053.20%2SiO22.535.86%3SO30.010.08%4MgO0.290.43%5Al2O3+Fe2O30.931.20%6K2O +Na2O0.010.07%7烧失量38.241.3%石灰石的粒度要求:粒度范围0-1mm,50%切割粒径d50=0.2mm。2.5 锅炉点火油及助燃油2.5.1锅炉点火及助燃油采用0号轻柴油。由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稳燃负荷较高,点火油量少,冬季可采用-20号轻柴油,这样可以简化燃油系统,减少投资。其它季节采用0号轻柴油。燃油运输采用汽车罐车运输方式。2.5.2 点火油油质分析见表2-4油 质 分 析 表2-4序号名 称0号轻柴油单 位 1运动粘度(20)3.08.0mm2/s 2灰份0.02%(m/m) 3水份痕迹%(v/v) 4硫含量1.0%(m/m) 5机械杂质无 6凝点0 7闪点(闭口)65 8低位发热量4103141870kJ/kg3 燃烧系统及辅助设备选择3.1本工程锅炉燃煤量及石灰石耗量见表3-1锅炉燃煤量及石灰石耗量 表3-1序号项目名称单位设计煤种校核煤种备 注1、2号炉3、4号炉1、2号炉3、4号炉 1小时燃煤量t/h121.07119.58108.63107.29单台炉2日燃煤量t2905.682869.922607.122574.96单台炉 3年燃煤量105t6.386.305.725.65单台炉,按5269小时计 4小时石灰石耗量t/h5.3125.2474.9494.888单台炉5日石灰石耗量t127.488125.928118.776117.312单台炉 6年石灰石耗量104t2.802.762.612.58单台炉,按5269小时计3.2 燃烧系统3.2.1给煤系统本期工程循环流化床锅炉为前墙给煤系统,设计采用电子称重式皮带给煤机,保证给煤量可以随锅炉负荷的变化而变化。每台锅炉配6台给煤机,。给煤机容量按三台能满组锅炉满负荷运行设计。原煤仓共8个,几何容积590m3,每台炉配2个,可满足锅炉9小时的运行要求。6台给煤机将原煤仓落煤输送至炉前的6个给煤口,然后送入燃烧室内燃烧。在锅炉给煤口及炉膛入口处有一次热风作为播煤风,使煤能均匀铺在炉床上。由于循环流化床锅炉内可能出现正压,因此要求给煤机能承受正压又要有良好的密封性能。为防止炉内正压烟气返窜到给煤系统中,在给煤系统中通入二次冷风,作为正压密封风。进入锅炉的燃煤粒度小于10mm。3.2.2 石灰石给料系统为减少锅炉烟气中SO2的排放量,需向锅炉内输送石灰石颗粒。石灰石颗粒采用制成品,粒度在1mm以下的成品通过汽车罐车运输到厂区内一个有效容积为74m3的石灰石中间储仓。石灰石储仓底部有气力输送设备,通过压缩空气和仓泵将石灰石输送到主厂房内的四个几何容积为400m3的石灰石仓(每炉一个,满足锅炉3天用量),再通过石灰石输送风机输送到二次风管线上的16个给料口内(每炉4个),最后送入燃烧室。中间储仓和主厂房内石灰石仓均设有干燥装置,以保证石灰石的流动性。3.2.3 送风系统送风系统采用一、二次风并联系统,即一次风、二次风风机单独配置。每台炉配两台一次风机,两台二次风机。循环流化床锅炉采用分级送风的方式,一次风从布风板下送入,二次风分二层从炉膛下部密相区送入,可以有效地抑制NOX的生成。一次风经过空气预热器后从布风板下进入炉膛,二次风经过空气预热器后进入锅炉侧墙的二次风喷口,从布风板上送入炉膛,一次热风和二次热风一起作用使床料处于流化状态,保证炉膛以及旋风分离器的物料循环。从一次热风主管上引出一路热风进入床下启动燃烧器作为锅炉点火风和混合风,一路热风作为播煤风密封风。从二次冷风主管上引出一部分二次冷风作为给煤机的密封风。锅炉配有2台高压风机作为旋风分离器下部的回料阀处物料的流化和回送。2台高压风机1台运行,1台备用。3.2.4 引风系统为保证锅炉引风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每台锅炉配2台引风机。3.3 辅助设备选择3.3.1 燃烧计算成果表燃烧计算成果表 表3-2序号项目名称单位设计煤种校核煤种备注1、2号炉3、4号炉1、2号炉3、4号炉1锅炉实际燃煤量t/h121.07119.58108.63107.292锅炉计算燃煤量t/h118.40116.92106.56105.253理论空气量Nm3/kg3.453.453.793.794理论烟气量Nm3/kg3.813.814.174.175引风机入口烟气量m3/h8515098384918372278244346一次风量m3/h3208033176443171453179737二次风量m3/h217532214898214474211879 3.3.2 主要辅助设备选择设备规范表 表3-3序号名 称规 范单位数量1一次风机192530 m3/h 22.549KPa台22二次风机130519 m3/h 15.976KPa台23高压风机13094m3/h 90KPa台24石灰石风机4320 m3/h 49KPa台25引风机480680m3/h 9.192KPa台26皮带称重给煤机540t/h 运距12.84m台67石灰石给料机05t/h 运距2000mm台2 注:表中设备为一台锅炉所需,本期共安装四台炉。3.3.3 锅炉点火油系统锅炉点火采用0号轻柴油。点火方式为二级点火,即高能点火器轻油。水冷风箱下部布置有4只床下启动燃烧器,单只油枪的出力1200Kg/h,布风板上3米处布置有4只床上启动燃烧器,单只油枪的出力1000Kg/h,雾化方式采用内回油机械雾化。油枪为气动,压缩空气压力0. 5MPa。油枪投运时,可以打开手动截止阀对点火器及油枪的气缸送气,实施点火器及油枪的进退(床下启动燃烧器仅有点火器进退,油枪不需要进退),油枪入口油压3.0MPa。吹扫蒸汽来自厂用蒸汽。燃烧系统图见F166 C-J-04。点火油系统图见F166 C-J-05。4 热力系统及辅助设备选择4.1 汽平衡投产期(2006年)和达产期(2015年)的汽平衡分别见表4-1、4-2。投 产 期 汽 平 衡 表表4-1 类 别项 目单 位数 值采暖期非采暖期最大平均平均最小锅炉新蒸汽 13.7MPa锅炉蒸发量t/h189018321878单抽汽轮机进汽量t/h960960952纯凝汽轮机进汽量t/h930872926比较t/h000采暖用汽0.294MPa汽轮机抽汽量t/h12595采暖用汽量t/h9262热网除氧器t/h1212厂内采暖及生活t/h2121比较t/h000单台汽轮机功率单抽汽轮机MW145000150000150000纯凝汽轮机MW158000150000150000达 产 期 汽 平 衡 表表4-2 类 别项 目单 位数 值采暖期非采暖期最大平均平均最小锅炉新蒸汽 13.7MPa锅炉蒸发量t/h192018241872单抽汽轮机进汽量t/h960960952纯凝汽轮机进汽量t/h960872920比较t/h000采暖用汽0.294MPa汽轮机抽汽量t/h300207采暖用汽量t/h267174热网除氧器t/h1212厂内采暖及生活t/h2121比较t/h000单台汽轮机功率单抽汽轮机MW135000140000150000纯凝汽轮机MW1580001500001500004.2热经济指标投产期(2006年)和达产期(2015年)的热经济指标分别见表4-3、4-4。投产期热经济指标成果表表4-3序号项 目单 位2xC135/N150+2xN150设计煤种校核煤种1平均采暖负荷t/h62622年发电量kWh/a3.3x1093.3x1093年供电量kWh/a3.036x1093.036x1094年对外供热量GJ/a5.467x1055.467x1055发电设备利用小时h550055006锅炉年利用小时h526952697发电年均标准煤耗率kg/kWh0.3120.3118供电年均标准煤耗率kg/kWh0.3390.3379供热年均标准煤耗率kg/GJ39.7139.4410年供热标准煤耗量t /a217112171111年发电标准煤耗量t /a1030401102460012全年标准煤耗量t /a1052112104631113综合厂用电率%8814供热厂用电率%0.10.115发电厂用电率%7.97.916年燃煤量t/a25359702275365达产期热经济指标成果表表4-4序号项 目单 位2xC135/N150+2xN150设计煤种校核煤种1平均采暖负荷t/h1741742年发电量kWh/a3.3x1093.3x1093年供电量kWh/a3.036x1093.036x1094年对外供热量GJ/a1.534x1061.534x1065发电设备利用小时h550055006锅炉年利用小时h526952697发电年均标准煤耗率kg/kWh0.2990.3118供电年均标准煤耗率kg/kWh0.3240.3379供热年均标准煤耗率kg/GJ39.7139.4410年供热标准煤耗量t /a217112171111年发电标准煤耗量t /a1030401102460012全年标准煤耗量t /a1052112104631113综合厂用电率%8814供热厂用电率%0.10.115发电厂用电率%7.97.916年燃煤量t/a253597022753654.3 热力系统4.3.1 主蒸汽系统主蒸汽管道采用单元制系统。主蒸汽管道与再热蒸汽(冷段)管道连接有级高压旁路,为满足汽轮机的中压缸启动条件,根据汽轮机厂的要求,旁路容量为35%。在锅炉过热器出口集箱出口处设水压试验堵阀,并在管道的最低点设置疏放水点。主蒸汽管道规格及材料见表4-5。4.3.2 再热蒸汽系统再热蒸汽管道采用单元制系统。再热蒸汽(热段)由锅炉再热器接至汽轮机中压缸。再热蒸汽(冷段)由汽轮机高压缸接至锅炉再热器。再热蒸汽(热段)管道上设有35%容量的级旁路。在锅炉再热器出、入口集箱的出、入口处设水压试验堵阀,并在管道的最低点设置疏放水点。再热蒸汽管道规格及材料见表4-5。4.3.3 主给水系统4.3.3.1给水系统按单元制设计。给水配两台100%容量调速电动给水泵,一台运行,一台备用。电动给水泵采用液力偶合器调节,在给水主管路上不设调节阀,为解决低负荷时的调节,在给水管路上设30%负荷旁路及5%点火旁路,其中 30%负荷旁路装设调节阀。给水泵设置再循环管路。4.3.3.2两台高压加热器采用大旁路系统,当一台高加出现事故时,两台高加同时切除。4.3.3.3锅炉过热器和级高压旁路减温水由高加前高压给水供给,给水泵中间抽头提供再热器减温水。主给水管道规格及材料见表4-5。4.3.4 厂用蒸汽系统厂用蒸汽系统采用切换母管制。启动汽源由启动锅炉房供至本期辅助蒸汽母管,每台汽轮机的3段抽汽也供至该母管,并可以互相切换。汽封供汽、暖风器用汽、炉底加热蒸汽都由厂用蒸汽提供。当电厂第一台机组启动时,由启动锅炉房供汽,经过厂用蒸汽母管供各用汽点使用。从第二台机组建成开始直至四台机组全部投运,四台机中只要有一台运行,启动机组所需辅助蒸汽可通过运行机组3段抽汽供给。此时,可解除启动汽源,系统未考虑两台以上机组同时启动时的用汽。本期设有两台550 t/h高压除氧器。高压除氧器正常运行时由汽轮机3段抽汽供给,启动时由辅助蒸汽母管供给。一、二次风暖风器用汽由辅助蒸汽母管供给。热网补水除氧器加热蒸汽由0.294MPa蒸汽供给。4.3.5 机组回热系统回热系统由两台高压加热器,一台除氧器和四台低压加热器组成,加热蒸汽来自汽轮机的7段抽汽。1号高压加热器和2号高压加热器的加热蒸汽分别由汽轮机2段抽汽和1段抽汽提供。7段、6段、5段和4段抽汽分别作为1号低压加热器、2号低压加热器、3号低压加热器和4号低压加热器的加热蒸汽。高压加热器的疏水逐级自流到高压除氧器。低压加热器的疏水逐级自流后经2号低压加热器疏水泵升压送至2、3号低压加热器之间的凝结水管道上,再至除氧器。疏水泵事故时由另一路引到凝汽器热水井。4.3.6 主凝结水系统每台机组配3台凝结水泵,每台凝结水泵容量按机组最大凝结水量的55%选择。正常运行时,两台运行,一台备用。凝结水经凝结水泵升压后经汽封加热器和四台低压加热器加热,送入高压除氧器。低压旁路阀减温水由凝结水提供.在凝结水管路上设置了调节阀,可对除氧器水位进行调节;在调节阀后,设了流量测量装置。机组低负荷或抽汽工况运行时,凝结水量减小,为保证凝结水泵的稳定运行,防止凝结水泵汽化及低负荷和抽汽工况下有足够的凝结水通过汽封加热器,设置了再循环管路。为了凝结水系统的启动和补水,全厂设置一台露天布置的100m3凝结水补充水箱及两台补充水泵,补给水泵只在机组启动上水时运行,一台运行,一台备用。4.3.7暖风器供汽及疏水系统锅炉暖风器在机组启动、低负荷或环境气温较低时投运,所需蒸汽由厂用辅助蒸汽管道供给。其疏水排入暖风器疏水箱,由疏水泵(一台运行,一台备用)排至高压除氧器。4.3.8 锅炉排污系统锅炉排污采用两级排污系统。锅炉连续排污排至连续排污扩容器,连排二次蒸汽接入高压除氧器。连续排污水冬季作为热网首站的热网补水,夏季接至定期排污扩容器后蒸汽排大气,疏水经冷却后排入降温池。4.3.9循环水系统本期循环水为中水经过超滤膜深度处理由厂房外循环水泵房供水,回水至冷却塔。为防止凝汽器管结垢,在循环水管路设有胶球清洗装置。4.3.10冷却水系统本期冷却水系统为开式冷却水系统。由于本期工程的水工专业供水均为化学处理后的预脱盐水,故各辅机的轴承轴瓦冷却水、汽轮机冷油器、发电机空气冷却器、冷渣器冷却水的冷却水均可由水工专业供水直接引接。汽轮机冷油器、发电机空气冷却器冷却水从循环水入水管引入,回水回到循环水回水管,为保证足够压力,设两台循环冷却水泵,一台运行,一台备用;其他冷却水来水从水工工业水管引入,回水排入降温池回收。4.3.11供热系统本期工程只提供蒸汽参数为0.294Mpa的采暖蒸汽。四大管道材料及规格明细表 表4-5序号名 称规格材料备注1主蒸汽273X2812Cr1MoV2再热蒸汽(热段)426X1412Cr1MoV3再热蒸汽(冷段)406.4X11St45.8/4主给水273X2820G主要辅助设备规范表 表4-6序号名 称规 范单位数量11号、2号机组电动调速给水泵组550t/h 15.95MPa台423号、4号机组电动调速给水泵组550t/h 16.01MPa台431号、2号机组高压除氧器550t/h 0.75MPa台2高压除氧器水箱100m3台243号、4号机组高压除氧器550t/h 0.7MPa台2高压除氧器水箱100m3台25定期排污扩容器20m3台46连续排污扩容器3.0m3台4 热力系统图见F166 C-J-02、 F166 C-J-03。冷却水系统图见F166 C-J-06。5 系统运行方式本工程机炉采用单元制运行方式。6 主厂房布置6.1 布置原则满足设备和管道合理布置前提下,有效利用空间位置,尽量减少占地,减少投资费用。6.2 主厂房布置格局 主厂房布置顺序依次为:汽机房除氧煤仓间锅炉除尘器引风机室烟囱。主厂房有关数据见下表位 置名 称尺 寸汽机间柱距(m)8跨度(m)36长度(m)179.6运转层标高(m)9加热器平台标高(m)5,9天车轨顶标高(m)19.8屋架下弦(m)23.30m检修场面积(m2)约260除氧煤仓间柱距(m)8跨度(m)13长度(m)179.6运转层标高(m)9除氧间房顶标高(m)41.4除氧层标高(m)17.5皮带层标高(m)35除氧间管道层(m)4.5C列至锅炉前排柱 1/C (m)6.5锅炉间锅炉前后距离(1/C-4/C)(m)36.8锅炉前后距离(4/C-D)(m)2运转层标高 (m)9炉顶标高 (m)58炉宽 (m)31引风机室引风机室纵向平面尺寸(m)159.6引风机室下弦(m)11.5跨度(m)10D列至E列长度(m)46.1D列至烟囱D列至烟囱长度(m)69.16.3 主厂房主要设备布置6.3.1 汽机房汽轮机为横向布置,四台机机头均朝向锅炉房。本期在主厂房的固定端设有一个热网换热站,安装2台热网加热器、2台热网循环水泵、2台补水泵及2台疏水泵。0.294MPa蒸汽经 2台热网换热加热器将热网70回水加热成115向市区供暖。2号、3号机之间靠近A排处预留一个同样容量的热网换热站。汽机房安装两台75/20t桥式起重机。1号、2号机之间和3号、4号机之间零米处各留有一个安装、检修场地。 每台机组在零米B排处布置2台给水泵。加热器平台柱中心线距B轴线3m,汽机房零米靠B排留有约3m宽通道,以利于运行及检修运输。6.3.2 除氧煤仓间 在除氧煤仓间零米布置厂用配电装置。4.5m层为管道层,布置采暖蒸汽管道(只1号、2号机组有)。运转层布置机炉集中控制室。17.5米层布置高压除氧器、热网除氧器(只1号机组有、2号机组预留位置)、连续排污扩容器、冷却水膨胀水箱和石灰石给料机、皮带称重给煤机。35米层为皮带层,布置输煤皮带和除尘设备。6.3.3 锅炉房 锅炉房运转层以下采用砖封闭结构,整个锅炉运转层以上采用压型钢板紧身封闭。在锅炉房零米布置一、二次风机及高压风机。1号、2号炉之间和3号、4号炉之间各有一个电梯井。炉前有大约5m左右的通道。 锅炉运转层固定端9m层、13.5m层为化学取样、化验及炉内加药等房间。 每台锅炉房屋架下弦设有一台3吨电动葫芦,作为锅炉检修用。6.3.4除尘器场地锅炉房D排外布置布袋除尘器,锅炉房D排与引风机室E排柱间距为46.1m。6.3.5引风机室引风机室布置在烟囱前,每台炉设两台引风机。四台炉合用一个烟囱,新建烟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