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M常用专题参数设置策略与评估.doc_第1页
GSM常用专题参数设置策略与评估.doc_第2页
GSM常用专题参数设置策略与评估.doc_第3页
GSM常用专题参数设置策略与评估.doc_第4页
GSM常用专题参数设置策略与评估.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GSM常用专题参数设置策略与评估1. 空闲阶段用户感知1.1 待机时长短1) 事件场景描述待机时长短,表现为用户MS终端电池不是由于电池本身能力下降而引起待机时间缩短,而是由于通信网络参数设置原因造成待机时间缩短的情况。2) 相关TimerT3212(周期位置更新定时器,NSN参数名称PER)3) Timer作用周期性位置更新定时器,控制MS进行周期性位置更新的时长4) 参数设置规则周期越短,网络的总体服务性能越好。但周期太短,也会带来以下问题: 1)网络的信令流量大增,无线资源的利用率低,严重时会影响系统中各实体的处理能力;:x4b2z5i.N/ja$M5S4w(R移动通信,通信工程师的家园,通信人才,求职招聘,网络优化,通信工程,出差住宿,通信企业黑名单2)增大移动台的功耗,降低移动台的平均待机时间。5) 设置原则a) 对业务量和信令流量较大的地区,选择较大的T3212(6h、10h、15h); /2?(l0O0J:j*T9m9l |国内领先的通信技术论坛b) 对业务量较大,信令流量较低的地区,选择较小的T3212(1h、3h); /E6T-_ q&X.f/J移动通信,通信工程师的家园,通信人才,求职招聘,网络优化,通信工程,出差住宿,通信企c) 对业务量严重超过系统容量的地区,则设T3212为0(不启用周期性位置更新);d) T3212的设置应小于网络对在其VLR中标识为IMSI附着的用户作查询周期的值。6) 北京现网Timer设置数值分布目前,北京现网的所有小区PER全部设置为7.9小时,交换机侧IMPLICIT DEREGISTRATION(此定时器超时之前,MS未与网络通信,则将MS在VLR中状态修改为detach)设置为8小时10分。以上设置,是兼顾网络信令负荷与用户感知的结果。既不会发生海量用户频繁进行周期性位置更新,而给网络造成信令负荷,又不会由于频繁的周期性位置更新,而使用户待机时长过短。7) 北京现网Timer设置策略北京现网有222个BSC,VLR平均驻留用户超过1000万,因此周期性位置更新的设置策略对于网络稳定性有较大影响。 同时,周期性位置更新的时长对用户MS终端的待机时长也有较大影响,频繁的周期性位置更新,会加大MS终端与网络联络的次数,增加MS终端上行信令流量,也就加快了MS终端电池电量的消耗速度,缩短了MS终端的待机时长。综合以上因素,北京现网PER参数统一设置为7.9小时,在此种参数设置情况下,用户的MS终端每7.9小时进行一次周期性位置更新,也就是在用户没有主动与网络通信的情况下,每7.9小时,MS终端才会发送一次周期性位置更新请求,因此大大降低了MS终端的耗电量,能够有效延长待机时长。2. 起呼阶段用户感知2.1 接续时间过长1) 事件场景描述接续时间过长主观的感受就是从用户拨打开始到听到振铃音的时间间隔过长。2) 相关TimerMFR、AG、T3120、RET、T9103、Tciph、MSS上参数(每xx次主叫鉴权,每xx次被叫鉴权)注:这个影响是最直接的,其他的都是在失败情况下才能有明显的影响。MSC中相关鉴权频次的Timer(APER、AMOC、AMTC)3) Timer作用a) MFR:复帧的数量:使用该参数可以定义同一MS寻呼组中相同寻呼消息传递时复帧的数量。b) AG:接入允许信息块的数量:使用该参数可以定义准入消息保留的模块的数量。c) T3120:信道请求(CHANNEL REQUEST)重发定时器(Phase I MS)d) RET:最大重传数。使用该参数可以定义MS能够处理的最大RACH重传数量e) T9103:T9103监控信道激活流程f) Tciph:该参数定义了收到CIPHER MODE COMPLETE的定时器时长g) MSC内鉴权Timer(APER、AMOC、AMTC):控制周期性位置更新、主叫、被叫时的鉴权频次4) 参数设置规则a) MFR根据GSM规范,每个移动用户(即对应每个IMSI)都属于一个寻呼组(有关寻呼组的计算参见GSM规范05.02)。在每个小区中每个寻呼组都对应于一个寻呼子信道,移动台根据自身的IMSI计算出它所属的寻呼组,进而计算出属于该寻呼组的寻呼子信道位置,在实际网络中,移动台只“收听”它所属的寻呼子信道而忽略其它寻呼子信道的内容,甚至在其它寻呼子信道期间关闭移动台中某些硬件设备的电源以节约移动台的功率开销(即DRX的来源)。寻呼信道复帧数(MFR)是指以多少复帧数作为寻呼子信道的一个循环。实际上该参数确定了将一个小区中的寻呼信道分配成多少寻呼子信道。根据CCCH、AG和MFR的定义,可以计算出每个小区寻呼子信道的个数:当CCCH与SDCCH共用一个物理信道时:(3AG)MFR。当CCCH不与SDCCH共用物理信道时:(9AG)MFR。由于同一个位置区(相同LAC)中任何一个寻呼消息必须同时在该位置区内的所有小区中发送,因此同一位置区中每个小区的寻呼信道容量应尽可能相同或接近(指最终计算出每个小区的寻呼子信道数)。b) AG每个小区的公共控制信道(CCCH)实际上由接入准许信道(AGCH)和寻呼信道(PCH)组成。对于不同的公共控制信道配置,每个BCCH复帧(含51个帧)中包含的CCCH信道消息块数是不同的。CCCH信道是准许接入信道和寻呼信道公用的。参数“接入准许保留块数(AG)”用以表示每个BCCH复帧中CCCH信道上为 AGCH保留的消息块数。当小区中的信道组合情况一旦确定,参数AG实际上是分配AGCH和PCH在 CCCH上占用的比例。可以通过调整该参数来平衡AGCH和PCH的承载情况。在运行网络中,统计AGCH的过载情况适当调整AG。c) T3120启动:MS发送CHANNEL REQUEST消息后停止:定时器超时超时:定时器超时后,MS重发信道请求消息d) RET移动站在启动立即指配过程时(如移动台需位置更新、启动呼叫或响应寻呼时)将在RACH信道上向网络发送“信道请求”消息。由于RACH是一个ALOH信道,为了提高移动台接入的成功率,网络允许移动台在收到立即指配消息前发送多个信道请求消息。最多允许重发的次数则由参数“最大重发次数(RET)”确定.网络中每个小区的最大重发次数是可以由网络操作员设置的。一般地,M越大,试呼的成功率越高,接通率也越高,但同时RACH信道、CCH信道和SDCCH信道的负荷也随之增大。在业务量较大的小区,若最大重发次数过大,容易引起无线信道的过载和拥塞,从而使接通率和无线资源利用率大大降低。相反,若最大重发次数过小,会使移动台的试呼成功率降低而影响网络的接通率。因此合理地设置每个小区的最大重发次数是充分发挥网络无线资源和提高接通率的重要手段。对于业务量很大的微蜂窝区和出现明显拥塞的小区,建议RET设置为1。e) T9103含义:T9103监控信道激活流程 ;启动:当BSC发送(CHANNEL_ACTIVATE)消息给BTS时,该计数器计时开始;停止:当收到BTS发送的(CHANNEL_ACTIVATION_ACK)或(CHANNEL_ACTIVATION_NACK)消息后计数器停止计时;超时: 当T9103超时,BSC会发送(RF_CHANNEL_REL)消息到BTS;f) Tciph启动:发送CIPHERING MODE COMMAND停止:收到CIPHERING MODE COMPLETE超时:触发1653告警,同时呼叫中止,产生B15H的CLEAR CODEMSC内鉴权Timer(APER、AMOC、AMTC)表示同一用户,连续N次发生周期性位置更新、主叫或被叫时需要进行一次鉴权。5) 设置原则a) 由上述分析可知,当参数MFR越大,小区的寻呼子信道数也越多,相应属于每个寻呼子信道的用户数越少(参见GSM规范05.02寻呼组计算方式)。但是,上述优点的获得是以牺牲寻呼消息在无线信道上的平均时延为代价的,即MFR越大使寻呼消息在空间段的时间延迟增大,系统的平均服务性能降低。可见,MFR是网络优化的一个重要参数。b) AG的取值原则是:在保证AGCH信道不过载的情况下,应近可能减小该参数以缩短移动台响应寻呼的时间,提高系统的服务性能。AG的一般取值建议为1(CCCH与SDCCH共用一个物理信道)、2或3(其它CCCH组合情况)。c) T3120信道请求重发定时器,在MS发起信道请求的过程中,若未收到指配信令时,其会进行自动重发,该定时器就定义此重发的间隔时间。设置小,接通率低,设置高,接通率高。最大设置为5s。T3120和SLO有关,现网的SLO=7, TX_INTEGER参考下表对应Non-combined BCCH为217Non-combined configuration:resent interval 998.2 ms=217*4.6 , 1025.8 ms=(217+7-1)*4.6TX_INTEGERNon-combined BCCHCombined CCCH/SDCCH3,8,14,5055414,9,1676525,10,20109586,11,25163867,12,32217115d) RET最大重发次数M的设置通常可以参考下列方法:对于小区半径在3公里以上,业务量较小的地区(一般指郊区或农村地区),RET可以设置为7,以提高移动台接入的成功率。对于小区半径小于3公里,业务量一般的地区(指城市的非繁忙地区),RET可以设置为4。对于微蜂窝,建议RET设置为2。e) T9103此参数不可以修改,固定设置为2sf) Tciph该参数定义了收到CIPHER MODE COMPLETE的定时器时长MSC内鉴权频次周期性位置更新和主被叫时进行鉴权的频次,会影响到用户接续时长,频次过高会增加接续时间,频次过低,不利于网络安全。6) 北京现网Timer设置数值分布北京现网,MFR全部设置为2;AG全部设置为2;T3120现网基本上为1s左右;目前北京全网的话务量较大,而且小区站间距小,在保证接通率但不影响网络负荷的情况下,北京RET设为4;T9103不可以修改,固定设置为2s;北京现网Tciph均设置为15s。北京现网中,周期性位置更新的鉴权频次APER设置为6,主叫的鉴权频次设置为1,被叫的鉴权频次设置为17) 北京现网Timer设置策略a) MFR北京现网MFR=2的情况下,如果邻区数目大于13的话,会延长重选周期;而现网每小区邻区数量平均在27个左右,因此完整的测量周期需要11秒左右,所以我们在高速路上尽量减少不必要邻区,会减小重选周期。b) AGAG消息和Paging消息的争抢机制:在PCH空闲的情况下,允许AG消息占用PCH发送。AG消息和Paging消息在发送到空口之前都会排队,如果空口资源充足,都可以顺畅发送,如果空口资源不足,则给予AG消息更高优先级,因此AG的容量是动态的。由于AG消息抢占Paging buffer的这种机制,会导致特殊情况下paging 消息的paging delete。北京东区全网CCCH信道采用non-combine组合方式,亦即CCCH有9个BLOCK; AGCH的固有容量由AG_BLKS_RES 决定,东区现网AG_BLKS_RES =2。亦即CCCH信道 9 个BLOCK中留2个BLOCK用于AGCH,用于PCH的有7个BLOCK ;MS1上报自身类别特性网络侧发起呼叫建立过程MS2上报自身类别特性MS2按下接听键,随后开始本次通话过程网络指示MS1呼叫正在进行 MS1听到回铃音MS2振铃MS2 TCH信道指配过程MS2 认为可以完成本次呼叫建立MS1 进入呼叫建立过程,上发本次呼叫相关信息网络侧认为可以完成本次呼叫建立MS2 要求建立与网络端的信令链路MS2 响应Paging,上发SDCCH信道请求MS2 SDCCH信道指配MS1 三层业务请求网络接收本次服务网络Paging MS2MS1 TCH信道指配过程MS1发起呼叫进程,请求SDCCH信道分配MS1 SDCCH信道指配由上表所示,通话从主叫手机按发射键(call attempt)开始,到听到回铃音(收到L3D ALERTING)是拨叫到听到振铃声的整个过程。对通话进行统计分析,主叫发起呼叫(call attempt)后,被叫(NW_PAGING_REQUEST_TYPE)响应寻呼消息时间有长有短。响应寻呼时间长短,主要是由于MFR和AG这两个参数设置影响的,其中MFR决定了寻呼组的循环周期,所以设置越小,响应寻呼的时间就约短;MFR还与AG一起共同决定了寻呼组的个数,MFR越大,小区的寻呼子信道数也越多,相应属于每个寻呼子信道的用户数越少,因此寻呼信道的承载能力加强(理论上寻呼信道的容量并没有增加,只是在每个BTS中缓冲寻呼消息的缓冲器被增大,使寻呼消息发送密度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更均匀)。但是,上述优点的获得是以牺牲寻呼消息在无线信道上的平均时延为代价的,即MFR越大使寻呼消息在空间段的时间延迟增大,系统的平均服务性能降低。所以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把主叫从按发射键即(Call attempt)到听到回铃音即(收到网络下行的alerting),主要分为三个阶段:1 主叫手机信令阶段:信令从CHANNEL REQUEST 到 ASSIGNMENT_COMPLETE,根据以上统计分析该阶段几乎不受影响;2 被叫响应寻呼消息阶段:根据以上统计分析根据该阶段被叫手机可能受到两方面因素影响: i. 被叫手机在响应寻呼前恰好做位置更新;ii. 被叫手机由于接入服务小区参数MFR和AG参数设制的不同,所以寻呼消息在空间段的时间延迟不同。3 主叫信令走到ASSIGNMENT_COMPLETE分配完TCH信道后可能触发切换针对以上分析,对于呼叫时长的控制,在无线侧的原因是LAC的边界划分,切换关系以及网络的干扰等原因均可导致手机在起呼过程中的并行的信令行为使得呼叫被迫延迟,可以通过合理划分LAC区域,改善网络性能以及寻呼参数的局部调整等手段来提高呼叫的灵敏度。c) T3120T3120和SLO有关,现网的SLO=7, TX_INTEGER参考下表对应Non-combined BCCH为217Non-combined configuration:resent interval 998.2 ms=217*4.6 , 1025.8 ms=(217+7-1)*4.6TX_INTEGERNon-combined BCCHCombined CCCH/SDCCH3,8,14,5055414,9,1676525,10,20109586,11,25163867,12,32217115T3120现网SLO设置为7,计算出来是1S左右d) RET最大重发次数M的设置通常可以参考下列方法:对于小区半径在3公里以上,业务量较小的地区(一般指郊区或农村地区),RET可以设置为7,以提高移动台接入的成功率。对于小区半径小于3公里,业务量一般的地区(指城市的非繁忙地区),RET可以设置为4。对于微蜂窝,建议RET设置为2。e) T9103此参数不可以修改,固定设置为2sf) Tciph目前按照系统默认值设置MSC内鉴权Timer(APER、AMOC、AMTC)根据北京现网实际情况,周期性位置更新的鉴权频次APER设置为6,主叫的鉴权频次设置为1,被叫的鉴权频次设置为1。此种设置,保证了频繁发生的主被叫的网络活动能够安全接入网络,同时配合周期性位置更新时长PER,APER设置为6,减小了周期性位置更新这种网络活动可能带来的接续时间长的可能。3. 通话阶段用户感知3.1 掉话1) 事件场景描述 用户通话过程中由于网络原因造成的通话中断。2) 相关TimerT200、N200、RLT3) Timer作用a) T200定时器(Timer200)是Um接口数据链路层LAPDm中的一个重要的定时器。又因为LAPDm有不同的信道,如SDCCH, FACCH, SACCH, 不同的信道传送速率不一样,所以要设定不同的定时器值。T200+信道类型指的是在该信道上的T200值。T200定时器是防止数据链路层数据发送过程死锁的定时器,数据链路层的作用就是将容易出差错的物理链路改造成顺序的无差错的数据链路。 在这个数据链路两端通讯的实体采用确认重发的机制。也就是说,每发送一个消息都要对端确认收到。在不可知的情况下,如果这条消息丢失,会出现双方都等待的情况,此时系统死锁。因此,在发送一方要设立定时器,当定时器溢出,发方认为收方没有收到消息,就会重新发送。b) N200超时后的重发次数,NSN对于此参数固化于设备中,不可调。FACCH/Full Rate: 34 timesFACCH/Half Rate: 29 timesc) RLT当移动台在通信过程中话音(或数据)质量恶化到不可接受,且无法通过射频功率控制或切换来改善时(即所谓的无线链路故障),移动台或者启动呼叫重建,或者强行拆链。由于强行拆链实际上引入一次“掉话”的过程,因此必须保证只有在通信质量确实已无法接受(通常的用户已不得不挂机)时,移动台才认为无线链路故障。为此GSM规范规定,移动台中需有一计数器S,该计数器在通话开始时被赋予一个初值,即参数“无线链路超时”的值。若每次移动台在应该收到SACCH的时刻无法译出一个正确的SACCH消息时,S减1。反之,移动台每接收到一正确的 SACCH消息时,S加2,但S不可以超过参数无线链路超时的值。当S计到0时,移动台报告无线链路故障。4) 参数设置规则a) 对于T200策略,我们建议:在最早可能的时机发起帧的必要的重传;如果由于对等实体某些原因而响应延迟,在收到并处理对端的下一帧之前T200不应超时;如果T200超时,并且没有其他的帧优先发送,则应在此消息块中发送其重复帧;在下一个PH-READY-TO-SEND 指示后立即启动北京网络按照以上策略考虑统一设置成280msb) N200此参数固化不可调c) T305从较大值改为较小值后,MSC将主动发出Disconnect Command消息清除信道,对掉话率有一定好处。d) T308从较大值改为较小值后,MSC将主动发出Clear Command消息清除信道,对掉话率有一定好处。e) RLT参数“无线链路超时”的大小会影响网络的断话率和无线资源的利用率。因此网络操作员设置适当的数值至关重要。该参数的设置与系统的实际应用情况密切相关,一般可以参考下列规则:在业务量稀少地区(一般指边远地区),该参数建议设置在5264之间。在业务量较小,覆盖半径较大(一般指郊区或农村地区),该参数建议设置在3648之间。在业务量较大的地区(一般指城市),该参数建议设置在2032之间。在业务量很大的地区(通常由微小区覆盖),该参数建议设置在416之间。对于存在明显盲点的小区,或发现在移动过程中断话现象严重的地区建议将此参数适当增大。北京业务量很大,RLT设置为205) 设置原则a) T200在最早可能的时机发起帧的必要的重传;如果由于对等实体某些原因而响应延迟,在收到并处理对端的下一帧之前T200不应超时;如果T200超时,并且没有其他的帧优先发送,则应在此消息块中发送其重复帧;在下一个PH-READY-TO-SEND 指示后立即启动b) N200N200超时后的重发次数,NSN对于此参数固化于设备中,不可调。FACCH/Full Rate: 34 timesFACCH/Half Rate: 29 times2nUYTEaS(c) T305T305从较大值改为较小值后,MSC将主动发出Clear Command消息清除信道,减少RNC发出Clear Request的几率,对掉话率有一定好处。d) T308T308从较大值改为较小值后,MSC将主动发出Clear Command消息清除信道,对掉话率有一定好处。e) RLT基本根据业务量大小进行设置,业务量越大,建议将RLT设置越小,但对于存在明显盲点的小区,或发现在移动过程中断话现象严重的地区建议将此参数适当增大6) 北京现网Timer设置数值分布a) T200:北京现网全部设置为280msb) N200:此参数固化不可调c) T305:北京现网全部设置为10sd) T308:北京现网全部设置为5se) RLT:北京现网全部设置为20s7) 北京现网Timer设置策略下面分析其可能的原因。在LAPDm 上T200主要用于SAPI0与SAPI3的数据链路,而T200 值的选择需要根据以下一些法则:在LAPDm 协议层上出现帧丢失的情况必须及时得以发现。帧的重发应该在可能的最早时间内进行。T200 不应该在对方的下一个帧未接收到并加以处理完成之前超时。在不同的逻辑信道上的T200 值应该是不同的。T200 在个别逻辑信道上的默认值如下:SACCH/T 416 framesSDCCH (SAPI-0&3) 51 framesFACCH (RBS2000)(SAPI-0) 30 framesFACCH (RBS200)(SAPI-0) 39 framesN200 是帧重发时的最大次数。N200 值与T200 值同样是根据不同的逻辑信道而设,这主要是为了确保一个判断第二层(LAPDm)链路故障的共同时间。以下是主要逻辑信道上的N200 值:SACCH/T 5 次SDCCH 23 次FACCH/F 34 次Um 接口上的T200 与N200 值同样是无法更改的。在MSC收到MS的释放完成(RELEASE COMPLETE)消息后,将释放MM连接,返回到“NULL”状态。CC层和MM层的连接释放完毕后,网络将向BSC发出“清除命令”(CLEAR COMMAND)的消息来请求释放SCCP信息链路。在消息中携带着此次呼叫清除的原因。例如“因切换完成”而清除还是“因位置更新完成”而清除等等。若由于是无线接口消息失败,无线链路失败或因设备故障等原因而导致呼叫进程非正常性释放,则BSC向系统发出“清除请求”(CLEAR REQUEST)消息。因此减少T305和T308计时器的监视时长,提前释放呼叫,减少由于是无线接口消息失败,无线链路失败或因设备故障等原因而导致呼叫进程非正常性释放,从而减少掉话。T305 取值范围1到255秒,交换机默认值为30。 T308 取值范围1到255秒,交换机默认值为30。参数“无线链路超时”的大小会影响网络的断话率和无线资源的利用率。因此网络操作员设置适当的数值至关重要。该参数的设置与系统的实际应用情况密切相关,一般可以参考下列规则:在业务量稀少地区(一般指边远地区),该参数建议设置在5264之间。在业务量较小,覆盖半径较大(一般指郊区或农村地区),该参数建议设置在3648之间。在业务量较大的地区(一般指城市),该参数建议设置在2032之间。在业务量很大的地区(通常由微小区覆盖),该参数建议设置在416之间。对于存在明显盲点的小区,或发现在移动过程中断话现象严重的地区建议将此参数适当增大。4. 挂机阶段用户感知4.1 长时间不挂机1) 事件场景描述手机长时间不挂机是基于用户感知来的一个现象,直观的解释就是按下挂机按钮以后,手机没有立即回到空闲模式。2) 相关TimerT305、T308、T9104、Tclea、T31093) Timer作用a) T305用于监控挂机过程;启动:MSC发送DISCONNECT消息,消息中不包含“in-band information or appropriate pattern now available”(过程指示#8)或“CCBS activation is not possible”(CCBS:Completion Calls of Busy Subscriber supplementary service,对占线用户的完成呼叫的补充业务);停止:(1) MSC收到RELEASE消息(2) MSC收到DISCONNECT消息超时:网络侧发出DISCONNECT后,如移动台一直不上报RELEASE,T305超时后网络将自己下发RELEASE让手机拆线,结合T308可在网络发出1次RELEASE 后如移动台还无响应,可让网络在一定时间后重发,如还无完成消息上报,网络在2个T308超时后将强行发CLEAR COMMAND拆线。b) T308是资源释放过程监视定时器;启动:MSC发送RELEASE消息;停止:(1) MSC收到RELEASE COMPLETE消息(2) MSC收到RELEASE消息,即冲撞时或MS没有收到RELEASE消息造成手机T305超时。超时:处于“释放请求”状态的网络侧CC实体在T308第一次超时,将重发RELEASE消息,重新启动T308,继续保持在“释放请求”状态。在T308第二次超时,网络侧CC实体将释放MM连接,并返回“空”状态;c) T9104T9104用于监控从MSC发送的CLEAR命令;启动:当BSC发送(CLEAR_REQ)消息给MSC时,该计数器计时开始;停止:当BSC收到MSC发送的(CLEAR_CMD)消息后计数器停止计时;超时: 当T9104超时,会重复发送(CLEAR_REQ)消息,最多不超过4次;d) Tclea设置范围:5,30TCLEA用于监控MSC发送清除定时器;启动:MSC向BSC发送CLEAR COMMAND消息;停止:收到BSC发来的CLEAR COMPLETE消息;超时:定时器超时后,MSC认为RR连接释放;e) T3109T3109用于监控信道释放流程;启动:当BSC下发CHANNEL_REL消息经BTS给MS时,该计数器计时开始;停止:当BTS发送RELEASE_INDICATION消息后,T3107停止计时;这一步是在MS上传的DISC-frame到BTS后才算完成的。超时: 当T3109超时,BSC会发送RF_CHANNEL_REL消息给BTS;4) 参数设置规则a) T305从较大值改为较小值后,MSC将主动发出Disconnect Command消息清除信道,对掉话率有一定好处。b) T308从较大值改为较小值后,MSC将主动发出Clear Command消息清除信道,对掉话率有一定好处。c) T9104从较小值增大为较大值后, 对掉话率会有相应的改善d) Tclea设置过小,增加协议出错的几率;设置过大,在协议出错后,会增加释放的时间,影响网络资源利用率e) T3109将从默认值变为最大值,TCH_ABIS_FAIL_CALL相应减小,说明T3109较大的设置对掉话率改善有一定帮助,同时,T3109的增大,对BSC的话务量、TCH拥塞率和切换失败率都没有较大影响,修改109没有对网络其他指标造成不利影响。T3109设置值增大有助于改善由于T3109超时导致的非正常信道释放, 在网络负荷资源允许的情况下, 建议把T3109设置增大。因此,北京现网T3109的设置值较默认值大,设置为15s5) 设置原则a) T305T305从较大值改为较小值后,MSC将主动发出Clear Command消息清除信道,减少RNC发出Clear Request的几率,对掉话率有一定好处。b) T308T308从较大值改为较小值后,MSC将主动发出Clear Command消息清除信道,对掉话率有一定好处。c) T9104T9104从较小值增大为较大值后, 对掉话率会有相应的改善d) Tclea设置过小,增加协议出错的几率;设置过大,在协议出错后,会增加释放的时间,影响网络资源利用率e) T3109T3109将从默认值变为最大值,TCH_ABIS_FAIL_CALL相应减小,说明T3109较大的设置对掉话率改善有一定帮助,同时,T3109的增大,对BSC的话务量、TCH拥塞率和切换失败率都没有较大影响,修改109没有对网络其他指标造成不利影响。T3109设置值增大有助于改善由于T3109超时导致的非正常信道释放, 在网络负荷资源允许的情况下, 建议把T3109设置增大。因此,北京现网T3109的设置值较默认值大,设置为15s6) 北京现网Timer设置数值分布a) T305:北京现网全部设置为10sb) T308:北京现网全部设置为5sc) T9104:北京现网全部设置为15sd) Tclea:北京现网全部设置为15se) T3109:北京现网全部设置为15s7) 北京现网Timer设置策略手机长时间不挂机是基于用户感知来的一个现象,直观的解释就是按下挂机按钮以后,手机没有立即回到空闲模式。产生这一现象的触发场景就是当用户发觉通话质量难以忍受或根本听不到对方话音的时候,主动挂断手机的一个动作。从网优的角度来说,就是手机当时所处的无线网络质量已经很差(上行或者下行),MS和网络失去有效的联系而导致RLT处于倒计时状态。由于网内的RLT都设置为64即用户如果不挂机需要等待近32秒的时间才会引起RLT超时掉话,很多用户是没有这样的耐心等待如此长的时间,所以就必然出现挂机动作。但是按照GSM的规范,无论是来自于MS侧的拆链还是来自网络侧的拆链,都不是一个独立的过程,而是一个各个网元互动和信令交互的问答式的过程,因此,挂机必然要受限于各个网元之间的配合和通讯,只是绝大部分挂机是正常的,用户是无法感知的,但是当无线链路出现故障的时候,通信将不能有效的进行,因此,GSM系统就只能通过规范设定的计时器超时机制来强制中断呼叫从而释放无线资源,因此就必然会出现等待的过程。下面从挂机的信令流程中予以解释。从上图的挂机流程可以清晰的看出,用户挂机动作经手机转换成DISCONNECT信令发给BTS,从这一刻起,网络内的各个网元之间就处于互动的拆链过程,只是用户是无法感知而已。从OSI模型来分析,GSM系统使用类似OSI协议模型的简化协议,包括物理层(L1)、数据链路层(L2)和应用层(L3)。L1是协议模型最底层,提供物理媒介传输比特流所需的全部功能。L2保证正确传递消息及识别单个呼叫。在GSM系统中,无线接口(Um)上的L1和L2分别是TDMA帧和LAPDm协议。在网络侧,Abis接口和A接口使用的L1均为E1传输方式,L2分别为LAPD和MTP协议。在Um接口,MS每次呼叫时都有一个L1和L2层的建立过程,在此基础上再与网络侧建立L3上的通信。在网络侧(A和Abis接口),其L1和L2(SCCP除外)始终处于连接状态。L3层的通信消息按阶段和功能的不同,分为无线资源管理(RR)、移动性管理(MM)和呼叫控制(CC)三部分。当手机挂机时,涉及到以下几个步骤: A.清除CC连接和 MM连接 当一方用户挂机时,开始清除通信连接。从L3的CC子层开始清除,最终到L1。 以主叫MS先挂机为例。MS发送DISCONNECT(断开连接)消息,指明呼叫清除的发起端及清除原因。网络收到DISCONNECT后,停止所有的CC连接定时器,清除业务信道在网络中的连接,向MS发送RELEASE(呼叫释放),通知它网络正在释放CC层的连接。MS收到消息后,停止所有CC连接定时器,释放MM连接,向网络发送RELCMP,本身进入“NULL”(空闲)状态。这时,在MS侧,L3的连接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