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时训练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时训练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时训练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时训练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时训练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一、选择题11934年10月,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八万多人突围西进,开始长征。中央红军进行长征的原因是()A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B南昌起义部队南下受挫 C红军第四次反“围剿”失利 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21934年10月10日,红军主力五个军团及中央、军委机关和部队共八万多人,分别自瑞金地区出发进行长征,中央红军长征的主要目的是()A为了抗击日本的侵略 B进行战略转移 C打通各根据地的连接 D传播革命火种3以下叙述符合下图情景的是()A红军主力损失惨重B红军解放了贵州遵义C红军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D红军声东击西,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42016玉林市福绵区期末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某中学暑期组织“红色记忆”考察团,分赴延安、吴起镇、井冈山、遵义四地实地考察。其中,贵州遵义考察团考察的主题最恰当的是()A生死攸关历史转折 B长征会师伟大胜利 C革命圣地战略后方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5“群龙得首自腾翔,路线精通走一行。左右偏差能纠正,天空无限任飞扬。”这首诗是朱德为纪念遵义会议而作。“群龙得首”是指遵义会议开始确立谁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A博古 B陈独秀 C毛泽东 D邓小平6长征途中,毛泽东率领红军出奇制胜,打乱了敌人追剿计划的行动是()A四渡赤水 B强渡大渡河 C飞夺泸定桥 D翻雪山、过草地7【2017梧州市藤县期末】在整整两年中,红军长征转战十多个省,历经曲折,战胜了重重艰难险阻,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的地点是() A瑞金 B腊子口 C会宁 D吴起镇8长征精神一直以来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断进取。下列红军长征路线按照行程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中央革命根据地遵义湘江金沙江赤水河吴起镇B中央革命根据地金沙江遵义赤水河湘江吴起镇C中央革命根据地湘江遵义赤水河金沙江吴起镇D中央革命根据地遵义金沙江湘江赤水河吴起镇92018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2周年。下列关于长征历史意义表述正确的是() A使得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B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C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D取得了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10【2016桂林兴安期末】红军长征二万五千里,是什么力量把中华民族成千上万的热血青年聚集在一起,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奔向一个目标,这种力量就是永存的长征精神。对“长征精神”理解正确的是()革命英雄主义革命集体主义革命乐观主义个人自由主义A B C D二、非选择题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33年10月50万国民党军队被调往江西前线,开始了对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围剿”。面对国民党军队的强大进攻,住在瑞金那座“独立房子”里的军事决策者不顾敌我力量对比的悬殊,仍然命令红军对敌人的坚固堡垒实行攻坚战。这使红军的反击从一开始就连续受挫长征材料二在第五次战役中,由于毛泽东失去领导权,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采纳苏联军事顾问李德的建议,提出了“御敌于国门之外”的口号,要求红军在根据地之外抵抗国民革命军,并争取苏维埃在全中国的胜利。(1)根据两则材料分析指出,导致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受挫的原因是什么?(2)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受挫有何影响?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35年1月毛泽东在会议上批评当时中央的指挥是纸上谈兵,不考虑战士要走路、要吃饭、要睡觉,也不问是山地还是平原、河道材料二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进入了核心领导层。随后,又掌握了中央红军的最高指挥权。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逐步确立。(1)两则材料中“会议”的名称是什么?(2)这次会议对中国革命有何影响?1D2.B3.A4.A5.C6.A7.C8C9.B10.C11(1)国民党军队兵力强大,敌我力量悬殊;李德和博古等人的错误指挥。(2)使中央苏区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12(1)遵义会议。(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