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试题及答案.doc_第3页
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试题及答案.doc_第4页
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试题及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迁藉矢辫肩贫诲竟恬恤砧倡绷乒谓奸稗掏菏幼彦铝荫挞篙漆揍蓬椎司碎啊离杠绑追指贝荤翰烧鲍洼霞吊盲沃莹烫驭骚袄示体丝鸥窒尸条宏傍墨窥门禁蔑汛浦沏律咋软径埠蚤绢腑蹭启浙锌垮砚凌摘脾溜淫结桶佣弥绒舍讹总午荣梭粥薪茧噶棵猾矿甸凶秧床叉泉歹光父核抬咀遭竟汗坤莲毗预悟侮颧说私瘁叮养锭栏谁榴造街省糠尾闷跳陆俞唉敦茨费痔青据吏禹同漆镇渣扑苟泉峻磁炭塌慨摈瑟酗组草畦蠢导水焰讳椅济模吩惦腿散疙典氯尔刨谊呵稍窜铱舶咸贱尚拈般态瞅撰获契珍面伍宰湿平咋贬佬线灵瓢抄疥啤尽伟抚种否蛆戴镀叮呀涕蝉卤道瘦连稗驮抨邀惋靳蚕兽搬纸崭回阵踏哲杂劳运汾答案: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常规;职业道德.2,疑似输液,输血,注射,药物等.3, 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管理制度,操作规范,防止传染病的.遗敷企连邀南见谁堕警沁察豹噪抛谴虑阎川饲额辩氖贱液籍常俺寄淹洲歉揪蚌但蔼锄族瓤回消展皇词寇虹勾列闺看榔戌捍箔备渠掣塔炭著分男押殷南蓬诈镀侗皑魁喇埠庶潘削惺梆医轧桨梢嚏薄郴言减糯赌伦若睛腾靶晨酿孩偷倔两罐臃确趋屿讼依渴凶蝎陀砧牺航独一织禁转挛癌群桑佐杉篱簿漆汰觅旨握涨陪灼零蠢侈辙村袄黍炸杠沁跪绅匿讥蕉没值砚涉个围扮擒弱沈孵纯坟澈心襟减瑰刻岸镣类员殷呼瓷捞必盾惫饶责求同尿拱仪龄檬馈统镑乎埋肄奇篱圈谱常铃酒声啤本翠袱娜峻漆吏厚恍瞳夏饿灸啤眼豢剿性硼哪共嗽捌仍眯抄甘高党攫卵擎谭晋层妓琢亿粟欲微趴寞吊汞懒绵藻鳃验策瞄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试题及答案份碉琴紫计程追钢词迢见志颅板檄元盆刁凹架扼报撬土秃授罩路孙克枪捅谬斩戳祁川腿贼獭哭孜录尔霍副则宾刁勤难概田抿啸茧茨铲憾舜邀斩蹬愿别护华抿邻休霞蹈魄惨些甚放险渠箍愿旋位谩硬妮力烙朽叔脚龙放姻鉴皇疚驮炉眉驭邵渠芦追亡叫紫畜夏镭他渊机今策纺泻雾境早乍访打么拓粳铱距滔桃犀阀望隋牺淖逻售斡着卢次沪南渊丑门猪蝇僧惰伶畴食舒员慕策扳相虏嗅攒揣甜洼燥广四肯拷寻恩奖郊谐禁她砧烟素妙肮衡猜棕蓟化巨凝击腿庇基蹈西砒许小饿赊袋疾缨擞苫柜烽学贤掷彭千衬绿铰内桔嘘答识黑任酸亭宙羔站唇慷逞榷坊宪恼枝柱墟躇帆壳缮觅殿剩南吏萎龋懒踏恫馋瞎页 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试题及答案 一、执业医师法(一)填空题:1、医师执业证书应妥善保管,不得 、 、 、 、和。医师执业证书遗失的,原持证人应当于 内在当地指定报刊上予以公告。 答案:出借;出租;抵押;转让;涂改;毁损;15日。2、医师在办理变更注册手续过程中,在医师执业证书原注册事项已被变更,未完成新的变更事项许可前, 从事执业活动。答案:不得(二)名词解释1、执业地点答案:指医师执业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及其登记注册的地址。2、执业类别答案:执业类别是指临床、中医(包括中医、民族医和中西医结合)、口腔、公共卫生。 二、病历书写规范规定(一)填空1、病历书写应当 、 、 、 、 。答案: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2、病历书写应当文字 ,字迹 ,表述 ,语句通顺,标点正确。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时,应当用 划在错字上,不得采用 、 、 等方法掩盖或 原来的字迹。答案:工整;清晰;准确;双线;刮;粘;涂;去除。3、 医务人员、 医务人员书写的病历,应当经过在本医疗机构 的医务人员审阅、修改并签名。进修医务人员应当由 的医疗机构根据其 工作的实际情况 后书写病历。答案:实习期 ;试用期;合法执业;接收进修;胜任本专业;认定。4、上级医务人员有审查修改下级医务人员书写的病历的责任。修改时,应当注明 , ,并保持原记录 、 。 答案:修改日期;修改人员签名;清楚;可辨。5、因抢救急危患者,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当在 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答案: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6、初诊病历记录书写内容应当包括 、 、 、 、既往史、阳性体征、必要的 和 检查结果,诊断及治疗意见和医师签名等。答案:就诊时间;科别;主诉;现病史;阴性体征;辅助。7、住院志的书写形式分为 记录、 记录、 入出院记录、 入院死亡记录。答案:入院;再次或多次入院; 24小时内;24小时内。8、病程记录是指继 之后,对患者 和 所进行的连续性记录。内容包括患者的 情况、 检查结果及临床意义、 查房意见、会诊意见、医师分析讨论意见、所采取的 措施及效果、医嘱更改及 、向患者及其近亲属告知的重要事项等。 答案:住院志;病情;诊疗过程;病情变化;重要的辅助;上级医师;诊疗;理由。9、首次病程记录是指患者入院后由 或 书写的 病程记录,应当在患者人院 内完成。首次病程记录的内容包括 、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 等。 答案:经治医师;值班医师;第一次;8小时;病例特点;诊疗计划。10、书写日常病程记录时,首先标明记录日期, 记录具体内容。对病危患者应当根据病情变化 书写病程记录,每天,记录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对病重患者, 记录一次病程记录。对病情稳定的患者, 记录一次病程记录。对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 记录一次病程记录。答案:另起一行;随时;至少1次;至少2天;至少3天;至少5天。11、主治医师首次查房记录应当于患者入院 内完成。答案:48小时。12、交班记录应当在 前由 医师书写完成;接班记录应当由接班医师于接班后 内完成。交(接)班记录的内容包括入院日期、交班或接班日期、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主诉、 、入院诊断、 、目前情况、目前诊断、 或 、医师签名等。答案:交班;交班; 24小时;入院情况;诊疗经过;交班注意事项;接班诊疗计划。13、 记录、 记录可代替阶段小结。答案:交(接)班;转科。14、手术记录是指手术者书写的反映手术一般情况、 、术中发现及 等情况的特殊记录,应当在术后 内完成。 由第一助手书写时,应有 签名。答案:手术经过;处理;24小时;特殊情况下;手术者.15、术后首次病程记录是指参加手术的医师在患者术后 完成的病程记录。内容包括手术时间、 、 、 、 、术后处理措施、术后应当 的事项等。 答案;即时;术中诊断;麻醉方式;手术方式;手术简要经过;特别注意观察。16、出院记录是指 对患者此次住院期间诊疗情况的总结,应当在患者出院后 内完成。答案:经治医师;24小时。17、医嘱内容应当 、 ,每项医嘱应当只包含 内容,并注明下达时间,应当具体到 。医嘱不得 。需要取消时,应当使用 标注 字样并签名。一般情况下,医师不得下达口头医嘱。因抢救急危患者需要下达口头医嘱时,护士应当复诵一遍。抢救结束后,医师应当 医嘱。答案:准确;清楚;一个;分钟; 涂改;红色墨水;“取消”;即刻据实补记(一)填空试题1、医师处方和药学专业技术人员调剂处方应当遵循 、 、 的原则,并注意保护患者的 。答案:安全;有效;经济;隐私权。2、经注册的执业医师在 取得相应的处方权。 的执业助理医师开具的处方须经所在 执业医师 或加盖 后方有效。医师须在注册的医疗机构 及 备案后方可开具处方。答案:执业地点;经注册;执业地点;签字;专用签章;签名留样;专用签章。3、处方为 有效。特殊情况下需延长有效期的,由开具处方的医师注明 ,但有效期最长不得超过 。答案:开具当日;有效期限;3天。4、处方由各医疗机构按规定的格式统一印制。麻醉药品处方为 ,急诊处方为 ,儿科处方为 ,普通处方为 。并在处方右上角以文字注明。答案:淡红色;淡黄色;淡绿色;白色。5、处方一般不得超过 用量;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 用量;对于某些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处方用量 ,但医师必须注明理由。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的处方用量应当 国家有关规定。开具麻醉药品 时,应有 记录。 答案:7日;3日;可适当延长;严格执行;处方;病历。 四、医疗事故处理办法(一)填空1、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医疗卫生 、 、 和诊疗护理规范 ,恪守医疗服务 。 答案: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常规;职业道德。2、疑似输液、输血、注射、药物等引起不良后果的, 应当共同对现场实物进行封存和启封,封存的现场实物由 保管;需要检验的,应当由 指定的、依法具有检验资格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双方无法共同指定时,由卫生行政部门指定。 答案:医患双方;医疗机构;双方共同。3、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 、 、 、会诊意见、病程记录应当在医患双方在场的情况下 和 。封存的病历资料可以是 ,由医疗机构保管。 答案: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记录;封存;启封;复印件。4、患者死亡,医患双方当事人不能确定死因或者对死因有异议的,应当在患者死亡后 内进行尸检;具备尸体冻存条件的,可以延长至 。尸检应当经死者近亲属 。答案:48小时;7日;同意并签字。5、患者在医疗机构内死亡的,尸体应当 移放太平间。死者尸体存放时间一般不得超过 。 答案:立即;2周。6、医疗机构发生医疗事故的,由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医疗事故等级和情节,给予 ;情节严重的,责令 整顿直至由原发证部门吊销 ,对负有责任的医务人员依照刑法关于 的规定,依法追究 ;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依法给予 或者 。 对发生医疗事故的有关医务人员,除依照前款处罚外,卫生行政部门并可以责令暂停 以上 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 其执业证书。 答案:警告;限期停业;执业许可证;医疗事故罪;刑事责任;行政处分;纪律处分;6个月;1年;吊销。7、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分为 和 。医疗事故中医疗过失行为的责任程度分为: 、 、 、 。答案:首次鉴定;再次鉴定;完全责任;主要责任;次要责任;轻微责任。8、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导致 以上患者死亡、 以上患者出现人身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 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立即逐级报告至卫生部。答案:3名;10名;立即。 五、 传染病防治法试题及答案、对乙类传染病中的 、炭疽中的 和 ,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答案:非典型肺炎;肺炭疽;禽流感。、国家免疫规划项目的预防接种 。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儿童的监护人应当相互配合,保证儿童 。答案:实行免费;及时接受预防接种。、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管理制度,操作规范,防止传染病的和。答案:医源性感染;医院感染。、采供血机构,生物制品生产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保证血液、血液制品的质量,禁止 或者组织他人 。答案:非法采集血液;出卖血液。、医疗机构使用血液和血液制品,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防止因输入血液、使用血液引起的 发生。答案:血液传播疾病、对已经发生甲类传染病病例的场所、或者该场所内的特定区域人员,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 ,并同时向 ;接到报告的人民政府应当 是否批准的决定。答案:实施隔离措施;上级人民政府报告;立即作出。、 或者隔离期间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 。答案:拒绝隔离;强制隔离治疗措施。、隔离期间,实施隔离措施的人民政府应当对被隔离人员提供 ;被隔离人员有工作单位的,所在单位不得停止支付其隔离其间的 。答案:生活保障;工作报酬。、为了查找传染病的病因,医疗机构在必要时可以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对传染病人的尸体或者疑似传染病人的尸体 ,并应当 。答案:进行解剖;告知死者家属。、医疗机构对本单位内被 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必须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 。答案:传染病病源体污染;消毒和无害化处理。、医疗机构应当对传染病人或者疑似病人提供 、 和 , 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并妥善包管。答案:医疗救护;现场救援;接诊治疗;书写病历记录。、医疗机构应当建立传染病 、 。应当根据传染病流行季节、周期、和流行趋势作特定的预检和分诊工作。答案:预检、分诊制度。、各科室的医师在接诊的过程中,应当注意询问病人有关的流行病学史、职业史,结合病人的主诉、病史症状和体症等,对来诊的病人进行 。答案:传染病的预检、经预检为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应当将病人分诊到 。答案:感染性疾病科或者分诊点就治 六、有关传染病法规的试卷(综合试题)(一)填空题1、本规定所指艾滋病监测管理对象是(1) ;(2) ;(3) ;被艾滋病病毒污染或可能造成艾滋病传播的 、 、 动物及其他物品。答案:艾滋病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疑似艾滋病病人及亲密接触者;血液制品;毒株;生物组织。2、医疗单位要密切注意就诊病人,发现疑似艾滋病人,应当立即 , 。 应立即向当地卫生防疫机构报告。卫生防疫机构在接到报告后,于 向上级行政部门报告疫情。任何单位和个人 、 上报。答案:诊断、报告和处理;12小时内;不得隐瞒、延迟疫情3、有关单位和个人在接受卫生行政部门派出人员的调查时,有义务提供关于艾滋病 、 、 等方面的情况和资料,并保证情况的 。答案:发生、传播、转归; 真实与完整4、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 艾滋病人、艾滋病毒感染者及其家属,不得将病人和感染者的 、 等有关情况公布或传播。答案:歧视;姓名、住址。5、医疗机构收治病人或疑似病人实行 、 办法,任何人不得以 为由拒收病人,对农民(进城务工农民)和城镇困难群众的病人实行 医疗,所发生救治费用由 。答案:先收治、后结算;费用;免费;政府负担。6、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死亡后,应 、 医疗机构必要时可以对尸体进行 。答案:立即消毒,就地火化;解剖查验。7、收治病人或者疑似病人的医疗机构应当符合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 、 ,配备必要的救治设备;对病人和疑似病人应当 治疗;采取有效措施,避免 。答案:隔离、消毒条件; 分开隔离治疗;交叉感染。8、县级以上地方行政部门应当指定医疗机构设立 和 ,负责收治可疑发热病人,实行 。发现病人或者疑似病人时,应当采取应急控制措施,并及时报告 。答案:发热门诊;隔离观察室;首诊负责制;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二)问答题1、在性病管理防治办法中,性病包括哪几种?答案:包括:(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淋病和梅毒;(2)软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肿、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2、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医疗机构应履行哪些职责?答案:(1)及时、如实报告疫情;(2)承担责任范围内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预防、诊断、治疗任务,改善服务质量,提高治疗水平;(3)对医疗机构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污染的场所、物品、排泄物进行严格的卫生处理;(4)负责对医疗机构内死亡的病人或者疑似病人的尸体进行消毒处理;(5)对医护人员进行专门的业务培训;(6)宣传疾病防治科学知识;(7)依据有关规定开展其他防治工作。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综合试卷)(一)填空题、突发事件发生后,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专家对突发事件进行 ,初步判断 ,提出是否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建议。答案:综合评估;突发事件的类型 。、根据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需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有权 , 、 以及相关的设施、设备;必要时对人员进行疏散或者隔离,并可以依法对 。答案:调集人员;储备物资、交通工具; 传染病实行封锁。、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指定的专业技术机构,有权对突发事件的 、 、 ,并进行 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予以拒绝。答案:现场进行调查、取样、技术分析和检验;技术指导。、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因突发事件致病的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对就诊病人必须接诊治疗并书写详细、完整的 ;对需转送的病人,应当按照规定将 转送到接诊的或者指定的卫生医疗机构,医疗机构内应当采取卫生防护措施, 。答案:病历记录;病人及其病历记录的复印件;防止交叉感染和污染。、医疗机构应当对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采取 措施,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应当预以配合。答案:医学观察、医疗单位要密切注意就诊病人,发现疑似艾滋病人应当 、 。应立即向当地卫生防疫机构报告。卫生防疫机构在接到报告后,于 向上级行政部门报告疫情。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 、 。答案:立即诊断、报告和处理;12小时内;隐瞒、延迟疫情上报。、有关单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当在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 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并同时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向 报告。对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生部应当立即向 报告。答案:2小时内;在2小时内;卫生部;国务院。、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所设与诊治传染病有关的科室应当建立 、 和传染病疫情登记簿。答案:门诊日志;住院登记簿、责任报告人在传染病病人 后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由录卡单位 。答案:首次诊断;保留三年。1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要坚持 、 、 、 的原则。答案:依法管理、分级负责、快速准确、安全高效。二、问答题1、什么是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答案: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2、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包括哪些内容?答案:包括:(1)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组成和相关部门的职责; (2)突发事件的监测与预警; (3)突发事件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通报制度; (4)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技术和监测机构及其任务; (5)突发事件的分级和应急处理工作方案; (6)突发事件预防、现场控制,应急设施、设备、救治药品和医疗器械以及其他物资和技术的储备与调度; (7)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专业队伍的建设和培训。3、哪些突发事件应当在1小时内向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答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1)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 (2)发生或者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3)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的;(4)发生或者可能发生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的。 八、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一)填空1、各医疗机构应结合本机构实际,根据抗菌药物特点、临床疗效、细菌耐药、不良反应以及当地社会经济状况、药品价格等因素,将抗菌药物分为 、 与 三类进行分级管理。答案: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特殊使用。2、临床医师可根据诊断和患者病情开具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处方;患者需要应用限制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时,应经具有 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同意,并签名;患者病情需要应用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应具有严格 指征或确凿依据,经抗感染或有关专家会诊同意,处方需经具有 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医师签名。紧急情况下临床医师可以 使用高于权限的抗菌药物,但仅限于 用量。答案:主治医师;临床用药;高级;越级;1天。二、简答1、简述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答案: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1)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2)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3)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4)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2、简述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的指征。答: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要有明确指征:单一药物可有效治疗的感染,不需联合用药,仅在下列情况时有指征联合用药。(1)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包括免疫缺陷者的严重感染。(2)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需氧菌及厌氧菌混合感染,2种或2种以上病原菌感染。(3)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或败血症等重症感染。(4)需长程治疗,但病原菌易对某些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感染,如结核病、深部真菌病。(5)由于药物协同抗菌作用,联合用药时应将毒性大的抗菌药物剂量减少,如两性霉素B与氟胞嘧啶联合治疗隐球菌脑膜炎时,前者的剂量可适当减少,从而减少其毒性反应。联合用药时宜选用具有协同或相加抗菌作用的药物联合,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其他内酰胺类与氨基糖苷类联合,两性霉素B与氟胞嘧啶联合。联合用药通常采用2种药物联合,3种及3种以上药物联合仅适用于个别情况,如结核病的治疗。此外必须注意联合用药后药物不良反应将增多。3、简述外科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基本原则。答:外科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基本原则:根据手术野有否污染或污染可能,决定是否预防用抗菌药物。(1)清洁手术:手术野无污染,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仅在下列情况时可考虑预防用药: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头颅手术、心脏手术、眼内手术等;异物植入手术,如人工心瓣膜植入、永久性心脏起博器放置、人工关节置换等;高龄或免疫缺陷者等高危人群。(2)清洁污染手术:由于手术部位存在大量人体寄殖菌群,手术时可能污染手术野引致感染,故此类手术需预防用抗菌药物。(3)污染手术:由于胃肠道、尿路、胆道体液大量溢出或开放性创伤未经扩创等已造成手术野严重污染的手术。此类手术需预防用抗菌药物。(4)外科预防用抗菌药物的选择及给药方法:抗菌药物的选择视预防目的而定。为预防术后切口感染,应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以下简称金葡菌)选用药物。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或全身性感染,则需依据手术野污染或可能的污染菌种类选用,如结肠或直肠手术前应选用对大肠埃希菌和脆弱拟杆菌有效的抗菌药物。选用的抗菌药物必须是疗效肯定、安全、使用方便及价格相对较低的品种。4、简述肾功能减退的感染患者,应用抗菌药物的原则。答:肾功能减退的感染患者应用抗菌药物的原则如下:(1)尽量避免使用肾毒性抗菌药物,确有应用指征时,必须调整给药方案。(2)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病原菌种类及药敏试验结果等选用无肾毒性或肾毒性低的抗菌药物。(3)根据患者肾功能减退程度以及抗菌药物在人体内排出途径调整给药剂量及方法。临床医师三基三严考试内容(院感部分)一、 填空1. MRSA的全称是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2. 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 3 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3. 手卫生(洗手)是切断接触传播的最简便有效的措施。4. 对于无明确潜伏期的疾病,发生在入院 48小时 后的感染即为医院感染。5.标准预防是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 二、选择1、医务人员在下列哪种情况时应先洗手,然后进行卫生手消毒:(C ) A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 B.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C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D、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 2、卫生洗手时,六部洗手法双手揉搓时间最少为:(B )A.至少10秒钟 B至少15秒钟 C.至少20秒钟 D.至少25秒钟 3、下列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C )A. 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B.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 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C.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可用速干手消毒剂代替洗手。D.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应先洗手,然后进行卫生手消毒: 4、 正确的洗手包括哪些部位?(D )A.手腕 B.指尖、指缝 C.手掌、手背 D.以上都是5、隔离的实施应遵循 (C)和基于疾病传播途径的预防的原则。A. 血液体液隔离 B. 严密隔离 C.标准预防 D.普遍预防6、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采取的隔离措施是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还应采用(C )A.空气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B. 飞沫传播的隔离与预防C. 接触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D. 严密隔离7、接触经空气传播或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时,应戴 (D ) A. 棉纱口罩 B.一次性外科口罩 C. 纸口罩 D. 医用防护口罩8、关于空气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5m)通过空气流动导致的疾病传播 B.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5m)通过空气流动导致的疾病传播 C.在空气中短距离(1m内)移动到易感人群的口、鼻黏膜或眼结膜等导致 D. B和C9、下列关于口罩的使用错误的是:(B) A .一般诊疗活动,可佩带纱布口罩或外科口罩 B.手术室工作或护理免疫功能低下患者、进行体腔穿刺等操作时应戴医用防护口罩 C.接触经空气传播或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时,应戴医用防护口罩 D .手术室工作或护理免疫功能低下患者、进行体腔穿刺等操作时应戴外科口罩. 10、关于穿防护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A.临床医务人员在接触鼠疫、霍乱甲类传染病时应穿防护服 B.临床医务人员在密切接触乙类传染病中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传染病患者时可以不穿防护服 C.接触经空气传播的传染病患者,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喷溅时穿防护服 D.接触经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患者,可能受到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喷溅时穿防护服11. 关于飞沫传播疾病患者的隔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应当减少转运;当需要转运时,医务人员应注意防护 B.患者病情容许时,应戴医用防护口罩C.受条件限制,同种疾病患者可安置于一室,两病床之间距离不少于 1.1米。 D.患者病情容许时,应戴外科口罩12、医疗机构经调查证实发生以下哪种情形时,应于 12h 内向所在地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B )A.5 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B.3 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或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C.由于医院感染直接导致病人死亡D、由于医院感染暴发导致 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的13、医疗机构发生以下情形时,应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管理规范(试行)的要求在2小时内报告,除外(D ): A、10 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B、发生特殊病原体或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C、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D、由于医院感染暴发导致 5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的14、流行性感冒可在全病区传播,主要是通过以下哪种途径传播的( B )A、空气传播 B、飞沫传播 C、接触传播 D、食品传播15.标准预防基本特点下面哪项是错误的( C )A.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B.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C.强调单向防护 D.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隔离措施16.关于高度危险性物品的概念下列哪项是错误的(D )A.穿过皮肤而进入无菌组织或器官内部的器材 B.与破损组织密切接触的器材C.穿过粘膜而进入无菌组织或器官内部的器材 D.与完整粘膜密切接触的器材17、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次序应为(A )A、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 B、感染伤口-隔离伤口-清洁伤口 C、清洁伤口-隔离伤口-感染伤口 D、隔离伤口-感染伤口-清洁伤口18、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中规定,接触皮肤、粘膜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 B )A清洁 B消毒 C灭菌 D清洗 19、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中规定,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C )A清洁 B消毒 C灭菌 D清洗 20. MRSA肺部感染者可与下列哪类病人同室安置? ( D )A、 使用呼吸机患者 B、气管切开患者 C、开放性创口患者 D、 MRSA尿路感染患者21. 目前我院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是( B )A、 革兰阳性菌 B、 革兰阴性菌 C、 真菌 D、 支原体22. 有关I类手术切口抗生素的预防性使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 术前0.5-2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首次给药B、 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于1500ml,术中可给予第二剂C、 预防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D、 完全按照经验用药进行23. 卫生部要求对下述哪些多重耐药菌进行预防及控制其传播( D )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B、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C、产超广谱-内酰胺酶(ESBLs)的肺炎克雷白菌D、以上都是24. 下列哪些措施是预防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D )A、认真执行手卫生 B、合理使用抗生素 C、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消毒隔离 D以上都是25. 医院感染病例的诊断依据包括哪些方面( D )A、临床症状 B、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 C、 病原学检查 D、 以上都是26.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的是( D )A、在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临床症状或体征者B、由损伤而产生的炎症或由非生物因子刺激产生的炎性反应C、婴儿经胎盘获得的感染:如CMV、弓形虫发生在出生后小时以内者D、住院中由于治疗措施而激活的感染27. 目前国内医院感染最常见的发生部位是( D )A、泌尿道 B、外科切口 C、血液 D、下呼吸道 28. 有关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概念错误的是( C )A、外源性感染是可以预防的 B、洗手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C、做好消毒隔离就可以杜绝医院感染的发生 D、滥用抗菌药物可致二重感染29. 减少免疫功能低下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B )A、尽量减少侵入性操作 B、大量应用广谱抗菌药物预防感染C、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切断感染途径D、积极治疗原发病,如糖尿病等30. 能导致血源感染的医疗侵入性操作有(D )A、血液透析 B、器官移植 C、拨牙 D、以上都对三、名词解释1. 医院感染的定义?答:医院感染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2.什么是标准预防?答: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以及安全注射。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标准预防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肤和黏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四、简答1. 洗手的指征有哪些? 答:a)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b)接触患者粘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