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本专业培养能够在运动控制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本专业培养能够在运动控制,过程控制过程控制,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检测与自动化仪表检测与自动化仪表,电子与计算机技术电子与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信息处理,管理与决策等领域从事系统分析管理与决策等领域从事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设计,系统运行系统运行,科技开发及研究等科技开发及研究等.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毕业生就业宣传手册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毕业生就业宣传手册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2011 毕业生就业宣传手册毕业生就业宣传手册 目 录 上海海事大学简介 1 上海海事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各部门联系方式 3 上海海事大学 2011 年本科毕业生专业目录表 .3 上海海事大学 2011 年高职毕业生专业目录表 .4 上海海事大学 2011 年研究生毕业生专业目录表 .5 上海海事大学 2011 年本专科毕业生生源概况 .6 上海海事大学 2011 年研究生毕业生生源概况 .8 商船学院毕业生专业介绍 9 交通运输学院毕业生专业介绍 .13 经济管理学院毕业生专业介绍 .21 物流工程学院毕业生专业介绍 .28 信息工程学院毕业生专业介绍 .39 外国语学院毕业生专业介绍 .47 海洋环境与工程学院毕业生专业介绍 .51 文理学院毕业生专业介绍 .54 法学院毕业生专业介绍 .58 高等技术学院毕业生专业介绍 .60 高等技术学院海华校区毕业生专业介绍 .61 浦东工商管理学院毕业生专业介绍 .64 4 上海海事大学简介上海海事大学简介 上海海事大学是一所以航运技术、经济与管理为特色,具有工学、管理学、经 济学、法学、文学和理学等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 中国高等航海教育发轫于上海,1909 年晚清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南洋公 学)船政科开创了我国高等航海教育的先河。1912 年成立吴淞商船学校,1928 年 更名为吴淞商船专科学校。1959 年交通部在沪组建上海海运学院。2004 年经教育 部批准更名为上海海事大学。为更好地服务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和国家航运事业 发展,根据上海市高校布局结构调整规划,上海海事大学主体搬迁临港新城。2004 年 11 月 19 日,新校建设破土动工,并于 2008 年 10 月基本建成。校园占地面积 133 万余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60 万平方米,绿化率 52%,水域面积 8 万平方米。 新校区及其完善的功能配套设施将成为学校更好地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为中 国和世界海运事业发展服务的一个新的平台。 学校设有 2 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 个一级学科博士点,7 个二级学科博士点, 2 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8 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 个专业硕士点 (包括工商管理硕士 MBA、高级工商管理硕士 EMBA、法律硕士、翻译硕士、工程 管理硕士、工程硕士,其中工程硕士包括交通运输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电气工 程、机械工程、计算机技术、电子与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物流工程等 8 个领域), 43 个本科专业,15 个高职专业。拥有集装箱供应链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航运 仿真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航运技术与控制工程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教育部 科技查新工作站、上海市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上海海事大学海 商法研究中心、上海航运物流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 地(上海航运中心建设研究方向)等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 挂靠学校。现有 1 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4 个国家级 特色专业(航海技术、物流管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轮机工程),6 个部 市级重点学科(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载运工具运用工程、轮机工程、港航电力传 动与控制工程、物流工程与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17 个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 设有水上训练中心,拥有万吨级“育锋”教学实习船,“天鹰”、“天琴”两艘无限航区远 洋训练帆艇及 29 艘水上训练艇。 2008 年以来,年度科技经费超过 2.0 亿元,获一批国家级科研项目及部市级以 上科技进步奖。 实行校、院二级管理体制,现设有商船学院、交通运输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物流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海洋环境与工程学院、法学院、中荷 2 机电工程学院、文理学院和徐悲鸿艺术学院等二级办学部门。在 20000 余名全日制 学生中,有本科生 14000 余人,各类在校研究生 2500 余人。在近 900 名专任教师 中,有教授 110 余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超过 35%。学校致力于培养国家航 运业所需要的各级各类专门人才,已向全国港航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输送了 5 万 余名毕业生,被誉为“高级航运人才的摇篮”。 与世界海事大学、西澳大利亚大学、荷兰马斯特里赫特管理学院和荷兰泽兰德 大学及美国圣马丁大学等院校进行合作办学。与荷兰鹿特丹伊拉斯穆斯大学、波兰 格丁尼亚海事大学、新加坡理工学院、日本东京海洋大学、日本神户大学、韩国海 洋大学、埃及阿拉伯科技与海运学院、美国加利福尼亚海运学院、美国缅因海运学 院、美国麻省海运学院、加拿大纽芬兰纪念大学海运学院、英国利物浦摩尔斯大学 等院校签署了合作协议。此外,学校还与英国剑桥大学、英国卡迪夫大学、德国汉 堡应用技术大学、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海运学院、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工会、日本邮船 株式会社、丹麦诺登轮船公司、意大利船级社、法国布雷斯特科技园区、美国福茂 集团等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中国新加坡经贸合作网站信息采编中心和中国 印度尼西亚经贸合作网站信息采编中心设在我校。 学校将立足航运,依托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特色 和学科优势,为建成世界高水平的海事大学而努力奋斗。 3 上海海事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各部门联系方式上海海事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各部门联系方式 部门联系人联系电话电子邮件 刘 艳 38284361 赵超群 38284378 Z 赵 雷 58851665 (老校电话兼传真) 38284383 (新校电话兼传真) 13122449690126.com 陈楚瑶38284381 (新校) 就业指导中心 翁盈萍 50936218 (老校电话兼传真) 38284379 (新校电话兼传真) 本科部 商船学院张国荣 38282905 交通运输学院赵睿 38282305 经济管理学院高涛 38282406 物流工程学院刘海威 38282607 信息工程学院马莹 38282806 外国语学院钱敏芳 38282706 文理学院秦立卿 38282206 海洋环境与工程学院张道兵 38282505 法学院李希平 38282136 专科(高职)部 王威仪 58712456 倪慧琴 58715978 潘慧英 58715978 高等技术学院 吴 波 58715978 汪庆国 50381063 高等技术学院海华校区 彭远森 50389119 胡海云 58520613 浦东工商管理学院 徐敏慧 58521913 研究生部 研究生就业办李翠 58855200-4110 4 上海海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2011年本科毕业生专业目录表年本科毕业生专业目录表 学院名称学院名称总人数总人数专业名称专业名称专业人数专业人数 航海技术 282 轮机工程 277 商船学院626 热能与动力工程 67 航运管理 184 航运管理+英语 30 交通工程 31 交通运输 203 交通运输学院558 物流管理 110 财务管理 68 电子商务 69 工商管理 72 管理科学 34 国际经济与贸易 72 会计学 142 金融学 90 经济学 90 经济管理学院667 旅游管理 30 测控技术与仪器 36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86 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中荷) 69 工业工程 30 机械电子工程 22 机械电子工程(中荷) 60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80 物流工程 69 物流工程学院485 自动化 33 电子信息工程 67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99 通信工程 92 网络工程 33 信息工程学院403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112 日语 60 外国语学院177 英语 117 工业设计 50 数学与应用数学 33 信息与计算科学 33 文理学院183 行政管理 67 法学院162法学(海商法) 162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34 海洋环境与工程学院68 环境工程 34 4 上海海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2011年高职毕业生专业目录表年高职毕业生专业目录表 学院名称学院名称总人数总人数专业名称专业名称专业人数专业人数 高等技术学院 79 国际航运业务管理 79 船舶工程技术 93 电气自动化技术 77 国际航运业务管理 53 会计 47 机电一体化技术 68 集装箱运输管理 46 计算机应用技术 39 物流管理 99 海华高等技术学院 565 应用电子技术 43 国际会计(中美合作) 132 浦东工商管理学院 250 商务英语(中美合作) 118 5 上海海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2011年研究生毕业生专业目录表年研究生毕业生专业目录表 学院学院专业专业研究生男生研究生男生研究生女生研究生女生博士博士合计合计 制冷与低温技术125 17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81413 轮机工程*270229 商船学院 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95317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55526113 交通运输学院 交通运输工程415 产业经济学2532 57 国际贸易学2523 48 交通运输经济管理*31 4 会计学 32 32 管理科学与工程812 20 经济管理学院 企业管理928 37 民商法学91120 国际法学65118183法学院 经济法学81523 机械设计及理论74 11 机械电子工程73 10 机械工程105 15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307 37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24 6 物流工程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114 15 通信与信息系统1515 30 信号与信息处理919 28 计算机应用技术118 19 信息工程学院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15 6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1771 88 注:含土耳其留学生 1 名、休学学生 1 名(10 年 9 月复学) 外语学院 英语语言文学734 41 海洋环境与工程学院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162018 思想政治教育012012 文理学院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3104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87015 4599 物流管理与工程* 注:07、08 级博士生,含缅甸留学生 1 名 技术经济与管理99018 物流工程0202 科学研究院 管理科学与工程1113024 合 计 1026 备注:有*者可授予博士学位 6 上海海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20112011年本专科毕业生生源概况年本专科毕业生生源概况 7 上海海事大学 2011 年本专科毕业生生源概况 8 上海海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2011年研究生毕业生生源概况年研究生毕业生生源概况 9 商船学院毕业生专业介绍商船学院毕业生专业介绍 商船学院下设航海系、轮机系、航海科学研究所、中法联合伽利略系统与海上 安全智能交通研究所、国际海事研究所以及木兰航运仿真纪念中心。现有载运工具 运用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轮机工程 3 个博士点,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博 士后流动站;载运工具运用工程、轮机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制冷与低温工 程等 4 个硕士点;船舶与海洋工程、交通运输工程 2 个工程硕士点;其中载运工具 运用工程为上海市重点学科;轮机工程为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航海技术、轮机工 程本科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 商船学院具有较完备的教学、实验和科研设施,设有 10 个教研室,2 个教学实 验中心。拥有综合船桥系统(IBS)实验室、雷达模拟器、船舶操纵模拟器、电子海 图、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GMDSS)、天象馆、冷藏集装箱综合实验室、自动 化机舱、轮机模拟器等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实验设备;拥有“天琴”、“天鹰” 两艘无限航区的现代化远洋训练帆艇和各类专业证书训练的设备,设有航海科学研 究所。 商船学院作为国家培养高级航海技术人才的基地,以“重素质,保质量,培养 敬业精神,外语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高级国际航海人才”为质量方针。商船学院 现有教职工 170 余人,自 1972 年以来,已有 7000 余名航海类专业毕业生走出校门, 投身航运事业,其中许多人已成为我国国内外运输和航海科技事业的骨干力量,为 我国的航运现代化建设做出巨大贡献。 一、研究生专业:一、研究生专业: 1、载运工具运用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学科主要涉及船舶运用工程。船舶运用工程主要研究船舶的 运行品质、安全可靠度、与交通环境的相互影响以及船舶的检测维修等理论和技术, 以适应重载、高速和高效船舶以及安全水上运输发展的需要。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的 主要相关学科有船舶制造、信息与通信系统、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计算机应用技 术及信号与信息处理、系统科学与技术等。与这些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并派生出 一些新兴的边缘学科与新的研究方向。航海技术本科专业是本学科相关专业。 2、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学科主要涉及水上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等。水上交通信息 工程及控制主要研究水路交通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与控制的基本理论,并研究 10 建设智能化、综合化的港口和水道交通信息控制系统,以保障交通运输安全、提高 运输效益和效率。航海技术本科专业是本学科相关专业。 3、轮机工程、轮机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 轮机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是集船舶、机械、电气、热能与动力、自动控制于一 体的综合学科,集中体现了设计、制造、管理、使用、检验、维修等方面的理论与 方法,属综合性、交叉性、渗透性、应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领域。本学科主要研究 方向有船舶动力装置、现代轮机管理、船舶辅机工程、船机修造技术、轮机自动化 等,其中在轮机系统仿真及控制、现代轮机管理和船舶冷藏运输三个研究方面具有 一定的学科优势。本学科研究方向目标明确,相关性好,航运特色明显,学科梯队 稳定,学术成果和人才培养水平在国内航运院校居领先水平。轮机工程本科专业是 本学科相关专业。 4、制冷与低温工程、制冷与低温工程 制冷与低温工程学科点成立于 2000 年,经过多年建设,现已发展为包括船舶制 冷空调、冰蓄冷技术、冷藏运输技术、吸收制冷技术等为研究特色的学科,其中韩 厚德教授、章学来教授、孙文哲研究员在冷藏运输、冰蓄冷技术、吸收制冷技术领 域享有较高的声望。现有冷藏运输实验室、冰蓄冷实验室、中央空调实验室、热工 实验室。学科近年研究经费达 500 多万元。五年来培养研究生 70 名,学生就业包括 美国约克、开利、特灵、日本大金等国际著名空调企业。热能与动力工程本科专业 是本学科相关专业。 二、本科专业:二、本科专业: 1、航海技术、航海技术 本专业培养符合国际海事组织(IMO)制定的国际海员教育和培训标准,具备驾驶 和管理海洋船舶能力的高级航海技术人才。掌握驾驶船舶和管理船舶所必需的基础 理论、专业知识,并能熟练地应用英语和计算机从事航运业务有关的工作。学生在 校期间实行准军事化管理。 主要课程:航海学、航海气象与海洋学、船舶结构与设备、船舶操纵、船舶避 碰、货运技术、航海仪器、远洋运输业务、海运法规、船舶运输安全学、船舶通信 及 GMDSS 系统等。 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海洋船舶驾驶工作,也可从事航运管理、海事监督、船 舶保险、船舶检验、科研和教学等工作。 11 2、轮机工程、轮机工程 本专业培养符合国际海事组织(IMO)制定的国际海员教育和培训标准,获得工程 师基本训练,具有轮机、电气管理基础理论等专业知识、具有较高外语水平和计算 机应用能力,并能实际操作和管理现代化海洋船舶机电设备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学生在校期间实行准军事化管理。 主要课程: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机械设计基础、电路与电子技术、船舶柴油 机、船舶辅机、船舶电气设备、轮机自动化、轮机维修技术、船舶动力装置技术管 理和船舶管理等。 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海洋船舶轮机管理,也可从事石油钻井平台的机电设备 运行管理工作以及在交通运输部门担任船舶机务管理、海事监督、船舶检验、科研 和教学等工作。 3、轮机工程(船舶电子电气)、轮机工程(船舶电子电气)【2012 年起有毕业生年起有毕业生】 本专业培养符合国际海事组织(IMO)制定的国际海员教育和培训标准,获得工程 师基本训练,具有船舶电子、电气设备管理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高外语水 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并能实际操作和管理现代化海洋船舶电子、电气设备的高级 工程技术人才。学生在校期间实行准军事化管理。 主要课程: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力电子技术、通信原理、船舶电力拖动与 自动控制、船舶电站、轮机自动化、网络与计算机通信、航海仪器、GMDSS 设备、电 子海图信息显示系统、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应用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海洋船舶电子、电气设备管理,也可从事石 油钻井平台的电子、电气设备运行管理工作以及交通运输部门担任船舶机务管理、 海事监督、船舶检验、科研和教学等工作。 4、热能与动力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科学素质及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热能与动力工程 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能从事制冷与空调技术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研开发、应用 研究、运行管理和教学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传热学、工程热力学、制冷原理和设备、空气调节技术、 泵与风机、冷藏集装箱及冷藏运输、制冷空调自动控制、液化天然气船及液化气体 贮运、电工与电子技术、热工测试技术等。 12 学生毕业后,在工业、交通运输、商业和机械电子等行业主要从事制冷与空调 技术方面的设计、研究、科研开发、试验、管理工作,也可从事教学工作。 13 交通运输学院毕业生专业介绍交通运输学院毕业生专业介绍 上海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学院的前身为上海海运学院水运管理系和国际航运系, 是全国最早创建的交通运输管理类(水运管理)专业院系之一。积累了半个多世纪 的人才培养与学术研究的丰厚经验,逐步发展成为中国从事交通运输(水运管理) 专业教学与研究的主要基地。 为了适应上海建设成为航运中心的更高要求,于 2003 年组建了交通运输学院。 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共有教师 50 名,其中教授 10 人(含博导 6 人),副教授 17 人。教师中已具有博士学位的 25 名,在读博士 11 人, 占学院教师总数的 74%。 学院学科体系完整,培养层次齐全分明。其中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学科于 2007 年和 2008 年先后被国家教育部和上海市教委批准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和上海市 教委重点学科。交通运输学院现拥有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博士学位授予权,在校博 士生达 20 余名;交通运输工程与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2 个硕士点,国际航运与物流 工程与物流工程与管理 2 个中外合作研究生培养项目,共培养在读硕士研究生 500 余 名;交通运输、航运管理、物流管理、交通工程四个本科专业,在读学生 2000 余人, 其中交通运输、国际航运管理为学校的特色专业,早在 1986 年被上海市确认为重点 学科,目前除交通工程专业,学院的其他专业在招生时均列入第一批高校本科招生, 深受社会青睐。 学院非常重视企校合作和理论联系实际,大力开展科学研究,建有数字物流综 合实验中心、模拟实验室等实践基地,年科研经费达到 600 多万元。学院早在 1983 年就与亚太经社会合作培养航运经济研究生班。近年又与世界海事大学、西澳大利 亚大学合作培养研究生和留学生,与香港理工大学建立互换学者及学生的交流机制。 一、研究生专业:一、研究生专业: 1、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学科简介学科简介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学科是交通运输学院的主体学科,1981 年获硕士学位授予 权,1998 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1996 年被评定为交通部重点学科。该学科现有博士 生导师 6 名,教授 10 名,副教授 17 名,25 名教师具有博士学位。 14 目前学科的科研水平在国内领先。近年来,先后承担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省部级项目以及各类横向项目 300 多项,其中一部分项目达到国家先进水平。 本学科、专业培养目标本学科、专业培养目标 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基本原理,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江泽 民同志“三个代表”的思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较强 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良好品德。 2 具有严谨的学风,实事求是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在以水运为特色的交通 运输规划与管理学科领域内,培养具有扎实而宽广的基础理论和深入系统的专业知 识,善于理论联系实际,既掌握严密的逻辑思维、又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的高层次 交通运输管理人才。掌握一门或一门以上外语,其中一门必须具有听、说、读和写 作能力。 下设研究方向下设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名称研究方向名称主要研究内容主要研究内容 交通运输发展战略与策略研究 港航业的竞争和合作战略理论与方法及 策略研究 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经济效益分析 交通运输工程基础理论研究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现代化 区域综合交通运输规划 交通运输系统仿真 运输业务流程重组 现代物流管理 物流系统设计与优化 供应链构建与系统优化 物流系统管理 国际航运现代化管理 船队规划与航运生产组织优化 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实务 集装箱多式联运系统优化 15 国际港口现代化管理 港口规划 港口生产组织优化 港口资源优化配置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 港区及集疏运系统规划与设计 综合交通规划 交通安全与环境 物流工程与运输经济 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交通运输战略与规划、港口现代化管理、航运现代化管理、交通运输系统分析、 港区及集疏运系统规划与设计、交通规划方法等。 授予学位授予学位 工学硕士、管理学硕士 就业方向就业方向 交通运输学院研究生培养具有严谨的学风,实事求是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在以港航为特色的交通运输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学科领域,具有扎实而宽广 的基础理论和深入系统的专业知识,善于理论联系实际,既掌握严密的逻辑思维、 又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交通运输管理人才。 二、本科专业:二、本科专业: 1 1、交通运输、交通运输 培养目标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工学基础理论、航运和港口运输管理与组织等专业知识,能在 国家以及省市的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交通运输企事业单位等从事交通运输组织、指 挥、决策,以及交通运输企业生产与经营管理的,特别是具备航运与港口管理的专 业知识的高级人才。 培养要求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港航工程与规划、港口装卸工艺、港口生产组织与管理、 船舶原理与设计、国际航运管理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交通运输技术 16 管理、商务管理、信息管理的基本训练,具有运用运输技术设备、合理组织运输生 产以获得最佳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基本能力,并在航运与港口管理领域具有专长。 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扎实的,本专业需要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 (2)、具备较强的英语与计算机应用能力,以胜任今后工作要求; (3)、掌握理工科、工程技术与管理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4)、具备交通运输组织指挥、交通运输企业生产和经营的基本能力; (5)、掌握国家关于交通运输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6)、了解交通运输设施与设备以及交通运输组织管理的发展趋势; (7)、具备现代化的信息检索能力,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8)、掌握航运与港口管理领域的专门知识,使学生在该领域具备较强的工作适 应性; (9)、掌握学习的方法,具备较强的自我学习的能力,并具有现代意识和创新精 神。 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 交通运输、港口管理、航运管理 主要课程:运筹学、管理学、管理信息系统、港航工程与规划、港口装卸工艺、 港口生产组织与管理、船舶原理与设计、国际航运管理、交通港站与枢纽、交通规 划、物流管理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航行实习、运输企业认识实习、港口企业认识实习、港口装卸工艺课程设计、 船舶原理与设计课程设计、港航工程与规划课程设计、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国 际航运管理课程设计、运输代理模拟实验、港口生产调度模拟实验、毕业实习等。 授予学位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就业方向就业方向 毕业后,主要从事交通运输行政管理和国际航运与港口企业、航空运输企业、 物流企业、运输代理公司,以及其他交通运输企业的经营与管理工作 2、物流管理、物流管理 培养目标培养目标 17 物流管理涉及众多的专业领域,融合了组织管理与工程技术,集物质流、信息 流和资金流于一体,是多个系统的集成,同时物流管理需要理论与实务的紧密结合。 鉴此,现代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其专业培养目标为:充分体现 综合性的特点,使学生广泛掌握多领域的专业知识,熟练掌握国际物流知识;在综 合平衡基础上对组织管理和工程技术有所侧重;加强教学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实 际应用能力。 培养要求培养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基本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 (2)、具备较强的英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其中:外语达到国家大学生四级要求, 并鼓励学生达到六级水平; (3)、掌握理工科、工商管理、物流管理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4)、掌握物流及相关领域的业务知识及政策法规,使学生具备物流系统规划设 计、物流行政管理、物流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能力; (5)、熟练掌握国际物流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6)、具备现代化的信息检索能力,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物流学、管理学、运筹学 主要课程:运筹学、管理学原理、物流学原理、供应链管理、交通港站与枢纽、 运载工具、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信息系统、仓储与配送管理、租船运输实务 与法规、班轮运输实务与法规、电子商务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分为认识实习、课程设计和课程模拟实践三个部分。其中认 识实习包括:运输企业认识实习和物流企业认识实习;课程设计包括:物流信息系 统课程设计和物流系统规划课程设计;课程模拟实践包括:运输业务(模拟)实践、 第三方物流业务(模拟)实践、集装箱码头业务(模拟)实践。 授予学位授予学位 管理学学士 就业方向就业方向 毕业后,主要去向为:交通运输政府管理部门、国际航运与港口企业、航空运 18 输企业、物流企业、运输代理公司,以及其他交通运输企事业单位。 3、 交通工程交通工程 培养目标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的道德文化修养,扎实的工程数学、力学、外语和计算机 应用基础,系统掌握交通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技能,接受交通工程师的基本训练,毕 业后能在国家与省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城建规划部门、规划与设计部门、交通建 设与运营企业、港口与物流企业、交通咨询公司以及大专院校从事交通发展战略及 政策制定、交通运输规划、交通工程设计、交通影响分析、交通管理与控制系统开 发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培养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比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和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具有综合运用外语 的能力; (2)、掌握交通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和基本知识,初步具有从事交通工程科学与技 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的能力; (3)、掌握工程数学、力学、测量学、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理论与知识; (4)、交通运输系统的综合分析能力,具有以交通畅达、安全、舒适、清洁为目 的的交通系统规划、交通系统设计与交通管理的基本知识、理论、方法和技能; (5)、具有交通运输基础设施(道路、港站和枢纽等)规划与交通设计和管理的 基本知识和能力; (6)、熟悉国家有关交通运输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7)、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和训练; (8)、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 (9)、掌握文献检索和文献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 力。 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交通规划、交通设计、交通控制与管理。 主要课程:工程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工程力学、运输工程导论、交通 工程导论、道路工程、交通港站和枢纽、交通分析、交通规划、交通设计、交通管 理与控制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19 专业认识实习、测量实习、道路勘测设计实习、毕业实习 授予学位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就业方向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通过工作实践,可在交通设施(港口、航道、公路、铁路、机场) 规划与设计、交通运营和管理技术部门、港务局、航道局从事规划、设计、施工、 营运和管理等技术与研究工作。 4、 航运管理航运管理 培养目标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精通国际航运商务、国际航运经营管理知识,熟悉国际贸易与国际 运输实务,英语水平高,具有海内外独立工作能力的国际航运、综合物流等相关企 事业单位及政府行政部门、科研院所所急需的高级航运管理人才。 培养要求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在掌握管理学、计算机、法律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航 运管理、航运业务及相关法规、多式联运、供应链管理等专业课程,通晓国际航运 管理及国际贸易实务,了解航运运作规律和发展趋势的研判方法,接受企业管理方 法与技巧的基本训练,参加社会实践和企业实践。 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管理学原理、现代企业管理基本理论与方法、计算机基础知识及一定 的运用能力; (2)、掌握国际航运与物流企业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3)、掌握航运业务及相关法规,熟悉国际贸易实务、国际海运政策、国际航运 商业运作惯例与国际公约; (4)、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5)、英语应具备相当强的听、说、读、写能力,能适应国际航运管理及相关领 域工作的需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阅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 力。 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航运管理、航运业务、航运法规、航运英语 20 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VB、合同法、国际贸易实务、班轮运输实务与法规、 租船运输实务与法规、货运代理实务与法规、船务代理实务与法规、航运管理、多 式联运组织与管理、集装箱码头业务与管理、航运管理信息系统、供应链管理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航海实习、港航企业参观、航运实务模拟实习、毕业实习 授予学位授予学位 管理学学士 就业方向就业方向 毕业后,主要在国际航运、国际贸易、国际货运与物流,以及与国际航运中心 建设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 21 经济管理学院毕业生专业介绍经济管理学院毕业生专业介绍 经济管理学院以海运、物流及相关临港产业经济管理问题为主要教学内容和研 究对象,立足上海、辐射长江三角洲地区和沿海沿江地区、面向海内外,追求人才 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种功能的协调发展,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经济管 理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和经济管理问题的重要研究基地,为全国海运、物流及相关 临港产业提供经济管理人才支持和相关的智力和决策支持,保持着在海内外同领域 学术对话中的话语权。 学院的科学研究重点集中在以下领域: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港口与区域发 展、海运产业的政府管制、海运市场研究、海运产业技术经济研究、国际贸易与海 运、海运与金融、自由港与自由贸易区政策、海洋经济与海洋产业,海洋旅游研究、 海运企业管理创新、国际航运中心研究。学院现有教授 15 位,副教授 35 位,讲师 36 位。 学院已形成了“以临港产业与国际物流管理教育为主要品牌、兼顾通用型管理 教育”的办学特色。校友遍布世界各地,在商界呈现出令人欣喜的发展势头。他们 中不少已成为大型企业尤其是海运、港口和物流企业的 CEO、CFO、CLO 及其他高层 管理人员,其中有的取得了“上海市十大杰出青年”、“中国物流十大风云人物”、 “中国 MBA 十大创业英雄”等荣誉。 一、研究生专业一、研究生专业 (一)博士研究生专业(一)博士研究生专业 1、 交通运输经济与管理交通运输经济与管理 本学科、专业以创新运输经济与管理的理论与方法为主要使命,并以将理论与 方法应用于分析和解决海运、物流及其他与交通运输相关的临港产业的经济与管理 问题为应用研究重点。 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海运与物流产业经济研究;海运与物流技术经济研究; 国际航运中心研究。 主要专业课程:随机过程、数值分析、泛函分析、高级微观经济学、高等运筹 学、高级统计学、海运与物流产业经济研究、交通运输工程学、港口经济研究等。 (二)硕士研究生专业(二)硕士研究生专业 1、产业经济学、产业经济学 本学科是交通部部级重点学科,创建于 1956 年,1986 年获得“运输经济”硕士 22 学位授予权,后学科名称调整为“产业经济学”。本学科是我国普通高校中最具涉 海和临港产业特色的产业经济学学科,立足上海、辐射海内外,追求人才培养、科 学研究、社会服务三种功能的协调发展。本学科主要培养具有扎实而宽厚的经济学 理论基础和产业经济学(包括产业发展、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产业政策)理论和 方法,掌握经济思维和经济研究方法,熟悉海运业、物流业及其他相关涉海和临港 产业,适应我国向海运和海洋强国发展、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以及我国工业化中 后期所出现的临港产业快速发展需要的高级经济学人才。 本学科的研究方向:海运、物流经济与金融 ;海运与物流经济的统计学研究; 海洋产业经济研究。 主要专业课程:产业经济学、运筹学、运输经济学、涉海与临港产业经济研究 前沿、统计方法与技术、海运经济与物流、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等。 2、国际贸易学、国际贸易学 本学科 1998 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坚持理论 联系实际,并具有海运特色的高层次的国际贸易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本学科近 10 年来学科建设成果显著,共出版专著 10 部、发表论文 100 篇、完成科研项目 20 项, 获得省部级三等奖 2 项。本学科的研究方向紧密联系浦东新区开发开放,又形成本 学科的地方特色。 本学科的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金融与投资;国际贸易管理; 国际贸易经济与物流分析决策。 主要专业课程:数量经济学、运筹学、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金融理论与 实务、国际商务等。 3、会计学、会计学 会计学科点始建于六十年代,l996 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点的创始人是 我国交通运输业著名的会计学家邓志铮教授和朱梦熊教授。本学科研究重点包括运 输业的财务管理体制、投资与筹资决策、融资方式创新、运输业集团化资本经营、 运输业会计运行系统及其特征、运输业成本核算方法、运输业收入确认方法、运输 企业内审制度、运输企业审计风险控制等。对于现代财务与会计理论与方法在运输 业尤其是水运业的应用研究是本学科点的特色。 本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财务会计;理财学;管理会计;审计学。 主要专业课程:数量分析方法、经济数学模型、管理学、财务会计理论、财务 理论与公司政策、审计理论与方法、管理会计理论等。 23 4、企业管理、企业管理 企业管理学科是研究企业现代化经营管理的一门学科,我院于 1998 年获得硕士 学位授予权。近年来在新老学科带头人的带领下,通过教学与科研,在学术水平的 提高、学术梯队的培养和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本学科主要特点在于学科研 究的全程性、综合性、实践性;财务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主要侧重于研究运输的投资 决策、融资决策以及收入分配决策等一系列理论和方法。 本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交通运输、现代物流、企业管理;供应链管理;服务 产品市场营销学;水上旅游业管理。 主要专业课程:数量分析方法、运筹学、管理学、管理经济学、市场营销、供 应链管理、港航企业战略、运营管理等。 5、管理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本学科形成于 l990 年,于 l996 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作为一级学科的“管理科 学与工程”是管理门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应用现代科学方法与科技成就, 阐明和揭示管理活动的规律,应用与发展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本学科具有基础扎实、 理论与方法研究较强的优势。 本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供应链与物流管理;运输管理;信息管理;系统工程。 主要专业课程:高等运筹学、随机过程、应用统计学、供应链管理、微观经济 学、管理学、运营管理等。 二、本科专业:二、本科专业: (一)经济学大类(一)经济学大类 经济学大类包括物流经济系和国际经济贸易系,以涉外性为特征、以知识复合 型为特点、以全球海运与物流为特色,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 掌握现代经济理论与方法,具有相当强的经济思维能力,具有广博的涉外经济专业 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计算机应用能力,能较熟练地用英语和电子商务手段从事业 务活动。 经济学大类学生前两年不分专业,第三年根据学生的志愿以及德、智、体成绩, 按照“优生先选、选满为止”的原则分配专业。每个专业的学生除了在共同课程和 本专业课程中修满规定的学分外,还必须在经济学类另外两个专业的课程中修满一 24 定的学分。 主要共同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大学英语、中国近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 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计算机文化基础、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 济学说史、货币银行学、国际经济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经济管理定量方法、 国际航运经济学、物流经济学、会计学、财务管理、财政学、水运概论、经济应用 文写作等。 1、物流经济系、物流经济系 (1)经济学(海运与物流经济)经济学(海运与物流经济) 本专业培养具备比较扎实的经济学和运输经济学理论基础,比较熟练地掌握现 代经济分析方法,熟悉全球海运、港口及物流系统各环节,知识面较宽,具有向经 济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运输经济学、运输技术经济学、港口经济学、外贸运输实务与 法规、国际贸易实务、世界海运地理、海商法、运输统计学等。 毕业后可在国际运输企业、大中型港口企业和物流企业从事货运组织、营销、 费收、统计等业务工作和经济分析、预测、规划、投资评估等经济管理工作,可在 外贸企业和生产企业从事租船、订舱等工作,也可在其他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管理 工作。 2、国际经济贸易系国际经济贸易系 (1)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经济与贸易 本专业培养较系统地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 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有关法规,熟悉外贸运输的实务知识,了解当代 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的高级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实务与法规、国际商务管理、 外贸运输实务与法规、国际服务贸易、市场营销学、国际结算等。 毕业后可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硬件答辩相关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量子计算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施工升降机安装拆卸工(建筑特殊工种)操作证考试题及答案
- 园林景观植物配置技术
- 水体景观修复与提升方案
- 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
- 生物安全专员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2025年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试题及答案
- 多因素认证智能家居安全-洞察与解读
- 高三试卷:2025届鄂东协作体11月联考英语试卷
- 乡村振兴汇报模板
- 津16D19 天津市住宅区及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标准设计图集 DBJT29-205-2016
- 心肺复苏(CPR)培训考核试题及答案
- 开展健康生活方式、营养和慢性病预防知识教育和宣传活动
- 高分子物理-第2章-聚合物的凝聚态结构课件
- CNAS体系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特种设备制造内审及管理评审资料汇编经典版
- 河蟹健康养殖与常见疾病防治技术课件
- 小学二年级《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课件
- 儿童牙外伤讲稿
- GB∕T 41491-2022 配网用复合材料杆塔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