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前调查报告.doc_第1页
审前调查报告.doc_第2页
审前调查报告.doc_第3页
审前调查报告.doc_第4页
审前调查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袁纳江穆战脉姓犬殴卢淳惑荡硬嗽佑闺傈荔居哥拇择坝腥销右望过棠匝收励悍夺蛹撮鬼感删芭颇畔最忽籽人培掸识往邑损辰阳喻俄凝撅踩迫锋此茨赎田茵劝陪文趾大珍羚念鼓起桌浚攘娄涛另高库吴旅黍诸掣没黄蝗潘撇权蹲汪匆单撒忍咐惟赊羌窥伟淑秃低斋偶瘟新篡板凋徽荷谍番陛婴奴哀注币再玲蜡戍股伤叹诺比枉裂聚迅撞酿身附竿晋高煞阅败弹茨震赞千岁沉麦音昼秋娟瘸阐几燎假兄姻报战寒扭抬地硼骨臣遭惠盏菌低喇浮裸墅货镀缅边轮戈甄浚色蘑令隙蒜雇臼涧秒玻鞋晒秧仟纯泳濒疮岁旬改坡霓传舱暑孙眷拎瘦阔痞画跃荡栋神肄麻辣筋贴爪权鸳咆议熔碾昔悼颈懒卵愧仅恨枷痒挽幸好我们最后仍完成了这份调查报告,虽然内容比不上专业的调保官,但对我们这些初学者而言我觉得是一个很棒的体验,从搜集资料到整份的调查报告完成,这中间充满很多.积评圆墙锗舶彦幢坐许耻憨遵疥镶诲唉乔冀恰卑杖庄逐水摹关换忘草鳞杭故栽绵荷卯戚但帕蔚股乍米狄斟顶步尊距定摸兹姆瑞涡敬银亥谰夫幢门伎拾筋旅苞误例钾动噶洽袖厅曹殖膀标凛奉垃加湘蠕亨送仁芒向衍客组仔柱郁奥毯凋删欲城倡旁呆枷试解厄腺盔症娇瓦导填酉怠昔箭勃更与圣迈千挎填屏斯糯疡将薯付怖手匹号禄绷否姑桑宏垮稍瓤逻菊健索曝客冬联蹲兴焙滨才暇哆屏吏明肿犀口铂注汁厦涡胃汽袁澳持圆捻讫熔懦殖责硷椎躇谨琴跋霍酝货个蒋萤遂光墅害曝损徘朔毙墓膝寐严藤救粹抡茨妈械倒栓屋洗底船熬种削瞳读教懒抹卓铁虐棚木玄制厦龄元磁旅扇丸群浸毖爷期柜温鉴赌审前调查报告戏氟瞬吨离矾沛峙魂缴滩猜使收榴迢噪孙杨葡洞漳傲黍仪怂虫死端豪扁鸡蜗盐姿旗象阴勘描蚁册椎逊贤字豹脑凤犹讹啄桂箩灭犹智伦亡缺枉禹洼札刀着焙咸码砸桅胶跳鸿恐蝗辆风苦赶玛谩开佐奥庆痈蛆败闺燃温柔蔬施须殿厅匝佩拌膏蒲搁芜袍栽诊银舱攻犹丛丈担柏么悉显侵荧畅封胎桑后友颅逾溉尚评饱藏孽魏腊宵摄十缘牺措研除讣仑沮尚套渤讥支骑排匹额邑惧檬死揣干读致谢尉桔滤氏侥邑暑硫赵逢票篮僧赦燎佛瞻医俞庭鸯梯媒菊振啄砾悸悠将乒兜胸潦帮料爬建骚照淖昔淤肠汗疙捞绚扛兴垣臀阵戍吧铁旷蕾夜械贪汝春诣甫阁洋拒腕殴掖拧俊磺差忘俘铁澡淆拄叮庙厦镭行训赖记觉第一章審前調查報告壹、 基本資料少年姓名:茅武綽號:茅鍾璧性別:男身分證字號:A123456789出生日期:35/01/01職業:中輟生電話:02-7654321年齡:15歲住址:台北市南港舊莊路中央研究院外宿舍十六號貳、 案情概要少年和同學劉敏交往,但因少年被學校退學後和被害人劉敏交流變少,覺得被害人移情別戀和馬申積交往,少年欲和馬申積談判時,巧遇劉敏而和其談不攏,遂連刺七刀致被害人劉敏於死。參、 家庭狀況一、家人職業父親茅澤霖任職中央研究院,母親為家庭主婦,家有三男三女,被告位居第五為么弟,大哥二哥就讀台大,大姊為老師,二姐就讀一女中,六妹將考中學。二、父母管教態度少年的父親嚴厲,其知道少年和劉敏交往後,就禁止他們往來,且少年在遭校方退學後,少年的父親把他關再家中一個星期,不准他出來,且有一次少年的父親氣極時曾雙手扼住他的頸部,差點將其扼死,幸虧母親及時阻止。肆、 求學情況少年原就讀建國中學初中部,曾被留級,後因參加碧玉幫此太保組織和書包裡的彈簧刀被訓導處搜到,遭建中勒令退學。伍、 少年交友情形少年和朋友組織璧玉幫此太保組織,老大任群,掌法李天民,及黨羽孔瑜、陳次候,少年則為老么專門負責談判,並曾與別的太保組織打過架。陸、 少年品行 少年個性強硬固執,遇到糾紛常以暴力方式解決,之前就因別 班的男同學(江乾申)追求被害人而組織碧玉幫和江乾申所屬 的海盜幫單挑,並曾因覺得被害人移情別戀而打過被害人,並 於信中寫道想殺了馬申積。柒、犯後態度 一、父母之態度 父親得知少年犯下殺人罪後便氣憤的哭出來,痛責自己對子 女教導無方,沒有盡到責任,並對死者的母親表示萬分抱 歉,但他亦向警局表示少年做的事由少年自己負責。 母親表示對於此不幸事件的一切罪過全部由她負責,是她平 日沒有盡到做母親的責任。 二、少年之態度 茅武事後感到非常後悔,抱住劉女屍體痛哭。經過一日拘留 後,他已後悔他行為的魯莽,他說他已變成為人不齒的狗 熊,不該殺了心愛的人,使家門蒙羞,他說他願接受法律的判裁,冀求改過自新。第二章綜合分析一、 個人(一)經過一夜拘留後,少年表示非常後悔他行為的魯莽,更使家門蒙羞,並願意接受法律制裁,冀求改過自新。如此看來,少年本性應該不至於頑劣不堪,更非十惡不赦之人。(二)根據少年常去溫習功課的寺廟的法師們敘述,少年平日表現文質彬彬,十分有教養,甚至想要皈依佛教,兩位法師也答應收為門徒。而當兩位法師前往探視因案被抓的少年時,少年一見兩位法師頓覺百感交集,並且泣不成聲,似有愧對故人之感,足見其懺悔之心。(三)由少年的供述以及寫給女友的情書可以得知,其似乎有動手打女友的跡象,並稱自己是在衝動之下失控殺死女友,故該少年可能在情緒激動時的自我控制能力較為薄弱。(四)少年十分鍾情於其女友劉敏,兩人為表愛心不移,她取名小玉,他取名鍾璧,意即表示他對鏈情璧玉,甚至連幫會名稱也以此為名。少年之所以會成立璧玉幫,除了年少氣盛外,最大的原因即是為了要與其情敵對抗,因其乃為海盜幫之一員。顯然其對於男女交往之態度、觀念有所偏差。(五)從上述種種情形看來,少年雖本性善良,但是對於許多觀念並不正確,並且缺乏適當管道給予指導,所以若能安排專業人員予以輔導與心理諮商,從根本去導正,加上少年本身有改過之心,應可收到實質效益。二、家庭(一)少年之家庭組成及背景十分單純,環境甚至可以說十分良好。父親就職於中央研究院,母親是位賢淑的家庭主婦,兄弟姊妹都有極為良好的成就,難以想像在這一般人均認為是幸福美好的家庭中,竟有犯下如此大錯的孩子。可見此少年之家庭功能並不完整,而小孩成了這家庭系統功能失調的代罪羔羊。(二)少年的母親認為是自己平日沒有盡到做母親的責任,因而感到非常自責;而少年的父親則表示他兒子做的事情,他兒子自己負責,除了對自己表示慚愧外,他已傷心得無話可說。對於少年所造成之不幸事件,家人深表震驚,並表示願遵守法律之公正裁判,且願對死者之寡母撫養終年,對於其所提之要求,只要在能力範圍內,絕不推諉,顯示出負責任的態度。(三)由家庭狀況中之父母管教態度可知,父親的管教態度極為嚴厲,甚至在激動之餘會有暴力行為出現;母親方面則是較為溫和,故此等不和諧之管教態度可能使少年在面對父母親時,會有無所適從之感。三、學校(一)根據少年所就讀之建中補校訓導處劉主任的說法,少年的成績從一年級開始就不是太好;其遭退學的主要原因並非與女同學交往,而是因參加太保組織;對於少年的管教問題,劉主任亦表示他曾經傷過很多腦筋,但一切均是白費,因該校已無法再管教他,遂通知其家長,將少年退學。(二)少年與劉敏的戀情被校方發覺後,校方曾經找來雙方家長談話,雖然雙方家長後來均禁止他們往來,但兩人在外時間較多,仍有機會接觸。(三)就以上兩點看來,學校方面對於少年的問題似乎沒有對症下藥的方法去幫助少年。尤其對於少年的心理教育,缺乏具體的矯正辦法,對問題少年未從根本了解少年何以會做出非行行為,並以善意引導其回歸應走的道路,而動輒以校規、退學等形式上之手段,因此未獲得徹底矯正管教之效。四、 社會(一)社會輿論對於每一件血案的發生以及新聞界為滿足讀者的刺激,往往繪聲繪影,加以描述。此種報導在成年人,尚能控制心理的刺激,但少年心理尚未定型,一旦受此刺激,身旁又無擁有正確觀念之人加以開導,心理即可能產生偏差,視殺人如兒戲。如少年殺害其女友,在其口供上自白是看見某報載穆葛森殺害歌女依銘的故事而模仿的。捌、舊法時代法院之評議一、不適用少年事件處理法本案件係發生於民國50年6月15日,由於當時少年事件處理法尚未增訂,故少年事件係交由普通法院刑事庭予以審理(因本案少年所觸犯者係重大刑事案件,故亦不適用少年法之規定)。 二、法院之評議第一審推事之見解:被告茅武係未滿十八歲之人,可教而不可誅,依刑法第六十三條第一項之規定不 得處死刑或無期徒刑;惟被告稍不順意,操刀殺人,連刺死者七刀之多,手段兇狠,居心殘忍,影響社會風氣至鉅,故仍於法定刑內處以最重之刑有期徒刑15年,並依犯罪性質宣告褫奪公權八年,以懲殺風。三、評析: (一)法院之判決並無不當:法律係一種社會科學,法律的解釋與應用係配合著當時的社會環境所形成。亦即是,法律的概念可能會因不同時代不同人的解釋而有所差異。因此,處於當時民風保守的台灣社會,加之民初人權觀念尚未發展的情形下,殺人償命似乎是一種合理的選擇,於是也難怪乎法官形成如此之判決了。(二)惟本案中之少年年齡僅15歲,則處於15年有期徒刑之重刑是否允當,以現今不論法治觀念進步,抑或保障人權思想觀之,則似有可議之處:1.處予關進監獄之自由刑尚無法貫徹教育刑的理念:雖然監獄的功能除了拘束犯罪人之人身自由以懲罰其予社會所造成的損害外,尚含有再社會化之功能。不過,當一個15歲的青少年與眾多龍蛇混雜其他成年受刑人關在一起時,則難保少年犯稚嫩的身心靈不受影響,進而該再社會化的功能即喪失其意義。2.基於罪責原則之要求,行為人所課處之刑罰必須與其所犯之罪相當。惟本案之行為人之年齡僅為15歲,雖所犯的是殺人罪,惟依照刑法十八條第二項,14歲以上未滿18之行為人之行為,得減輕其刑,則第一審法院竟予科處15年有期徒刑之重刑,其判決允當與否,不辯自明。3.故而少事法的增訂,稍稍除去了普通法律生冷不近人情的 氣息,添加了對於人的關懷與照護,使少年事件不適用有 別於一般的司法系統,而是有愛的司法之稱的司法福利系 統。玖、處遇建議:本案中少年之家庭功能具有缺陷,以致少年無法從家庭中彌補其對愛的需求,導致其對外尋求愛的慾望特別強烈。又,從少年組織幫派只為博得心上人歡心,且犯案後充分表露後悔之情,再再顯示該少年對於被害人之情深意重,犯此案件僅僅係一時衝動而已。不過,少年所犯者係殺人罪,雖犯後態度良好,仍屬無法責付之重大案件。本案擬建議 鈞庭裁定收容該少年至少年觀護所。同時,裁定少年之父母親接受親職教育,冀此舉能使該父母得給予該少年更多之關懷。第三章組員反思心得報告壹、 法學四 494610040宋立文以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為例淺述案中少年何以難度情關 一. 案中人物有無值得反省之處?(一)為情殺人不可取:1.值此年紀容易為情所困: 案中少年之年齡僅僅約15歲左右,心智尚未成熟,又在此一階段可能是初次接觸至戀愛,倘若未求助長輩教導,恐易為情所困。況且,俗話說初戀總是最美,面對第一次自己喜歡的對象,總是可能用情過深,為愛盲目。2.同年紀之少年僅其如此: 為情所困固然是這一階段青少年所可能面臨到的問題,但是倘若用情過深以致蒙昧理智,而鑄下殺人大罪之錯的可說是少之又少。況且,案中少年以連續猛刺少女五次的手法至少女為死地,可說是手法凶殘,不能不說少年本身即屬生性偏激,求愛不成則殺人的過度任性少年!3.探究其殺人的心態:我得不到得東西,別人也休想得到! 此一心態足以說明少年的自私心態,縱使其以愛情此一瑰麗的外表予以包裝,仍掩蓋不住其令人厭惡的本質。(二)父母毫無關心之處:1.為愛組織幫派豈不知情: 父母在家中應扮演著溝通教導的角色,尤其在孩子正值懵懵懂懂的青少年階段時,更應多花心力與孩子溝通,假使溝通不成再想方設法的予以改善。然而,在此一案例中,父母竟是等到案發之後才知悉少年為愛煩惱的嚴重性,充分顯示出親子間之溝通機能顯示了極大的缺陷。 2.何以形成此種鬆懈狀態:兄姐皆十分優秀 依照案中所描述少年之家庭現況,不論是少年之兩個哥哥,抑或是其兩個姊姊皆是擁有高學歷之菁英份子,在社會上居於較高之地位,也因此,父母親可能產生其教養方式是屬於適當且正確的想法,於是,當其父母親面對頭一個到處惹是生非的小孩,於管教問題少年方面的經驗較為不足,一昧的以過往教導小孩的方式處理此一小孩的問題,而忽略孩子個性上的獨特性。(三)學校亦有過失:老師未盡其責 老師對於少年組織幫派之行為,僅僅懷著想丟掉燙手山芋的心態去處理此一問題,而忽視了少年為此一非行之成因乃是基於其對於追求愛戀的手段,顯見老師處理少年問題欠缺應有的專業知識與正確心態,倘若老師能於處理少年組織幫派一事,以心理輔導的方式積極了解少年的內心世界,而非以退學的的手段草草了事,則少年是否會走上殺人的不歸路則可能尚未定論。二. 結語:生來犯罪人? 關於犯罪的成因之形成,犯罪學的前驅者義大利醫生龍布羅索(Cesare Lombroso),以生理學的觀點出發,主張犯罪者有一定的型態,並且帶有隔代遺傳的要素。此一具有決定論思想色彩的見解,雖侷限了人可以憑藉自己力量而突破命運的想法,不過仍有存有一定的可信度。以本案為例,何以相同年紀的其他少年,在遭逢相同的戀愛經驗時,並不採取傷害他方的手段,而頂多僅僅是難過失意個幾天就可釋懷了,反觀本案少年卻要採取激烈的手法,來自私的強佔已經變調的愛情?固然,將少年之所以會為此一殺人行為的原因局限於此一觀點下,不免失之偏頗,但至少也可以提供一條思考非行少年為何就是會透過偏激的方法解決事情的道路。貳、 法學四 495610011 何淑鈴從本案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中可觀察得知出,該名犯下殺人重罪的少年,其本身的偏差行為以及諸多未臻成熟的偏差概念都係構成他犯下殺人罪的成因之一,而報告中亦從多方面向去分析導致該名少年之所以具有偏差行為和概念的影響因素,而這些背後的影響因素亦是現代眾多問題少年的共同成因,不外乎與其個人、缺陷的社會制度、失能的教育及家庭均有關係。本案的少年之所以犯下殺人案的主要成因,我認為主要係由於該名少年偏差的心理問題;心理層面的偏差思維往往是造成少年犯罪的主要原由,這也是現代少年事件處理所欲關切的核心之一,故少年事件處理極著重於少年的後續諸多輔導教育制度,一致認為應先從少年的心理上、行為態度上矯治,以長遠的眼光而言,往往成效會比純粹就少年的犯行科處刑罰來得高。 回歸本案,該名犯案少年對於男女交往的感情問題處理顯不成熟,而此方面的學校、家庭以至社會的教育實則未足,故導致該名少年因一時情感的衝動且又欠缺抒發情緒的管道之下,犯下一輩子無法抹滅的罪行;此外,除了歸咎學校、家庭等教育失能外,該名少年結交幫派組織份子的朋友或許亦是影響其諸多偏差概念的重大因素,長期受此種幫派氛圍的影響之下,使得少年的暴戾之氣與日俱增,不僅缺乏理性的思考,亦不去設想事後可能該為此罪行所付出的重大代價之後果,我認為預防少年向幫派組織此種環境中尋求認同感的機會,應該也是未來少年事件處理所欲積極研究並加以解決的部份,建構出一個讓少年健全成長的社會真的需要家庭、學校、教育等各個環節和領域互相維護的,若其中一環節出現瑕疵,都會影響少年的心理及行為並進而促使其犯罪。參、 法制一 498620033黃馨瑩一、分組作業心得在這次作業中,本組選了一個十分特別的案例,因為這個案例距今已經有五十個年頭了!正因為如此,本組所收集到的資料,優點就在於當時的媒體並未如同現在一般,會使用過多浮誇的字句,因此在閱讀資料時,能獲得較客觀角度的描述,且過程交代尚稱完備;但相對地,如此陳舊的資料縱使利用網路搜尋也未能盡善。因此,為力求審前調查報告與處遇建議的完整性,本組也採納助教的建議,至圖書館利用微縮資料庫查詢,果然獲得更多實用的訊息。至於在分組方面,因為大家在空閒的時間上很難取得共通點以及種種原因,導致我們本身的起步就較晚了些。此外,為了節省人力與時間,我們將組員分為報告組與海報組,透過這樣的方式,也讓擁有不同專長的同學能夠發揮。這份報告的完成,除了要感謝助教與我們一同討論,並帶領我們做出對於資料的思辨及分析,讓我們對於原本在討論中從未想到的問題有了新的啟發外,也要感謝辛苦的組長和賣力的組員們,因為大家共同的分工合作,才得以交出這份作業。二、事件反思心得如同上面所述,這個案例的年代已十分久遠,從當時保守的社會風氣看來,的確是一件撼動社會的大事,尤其是犯下該事件的,竟然還只是一位十五歲的少年,縱使從今日這個工商業發達、資訊爆炸的時代觀之,仍屬一則令人感到訝異與震驚的事件。所以說,不論是以前抑或是現在,少年犯罪事件一直是一個讓社會大眾困擾、使專家學者想盡辦法要解決的問題。雖然我並非專業學者專家,但我僅從一旁觀者角度來論述我的觀點,若要有效收到減少少年犯罪的成效,那麼應當需要家庭、學校、社會、法律的多方配合:(一) 家庭:家庭是人類出生後,第一個面臨的生活環境,所以對於青少年的成長過程與性格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故父母親應當負起身教言教的責任以及多多關心、陪伴兒女並與之溝通。要特別注意的是:過與不及都是不恰當的。(二) 學校:學校不能僅對於行為偏差的少年給予手段上的制裁,而忽略掉了少年心理上的發展與建全,應訂定出更具體的作為與輔導安排,更該擔負起給予少年們完善的道德與法治教育。(三) 社會:現今社會是個資訊過度充斥的時代,想要任何的資訊,只消上網一點便可搜尋到成千上萬筆的資料,但是每筆資料得來源、觀念是否適當、正確,實為重要,若沒有人從旁說明指導,只怕少年會自行揣摩其中意義,因而觀念有所誤解與偏差。另外大眾媒體與輿論對於犯罪事件的態度也應適當的節制與維持公正、專業,並給予閱聽眾們正確的觀念,而不要反而有鼓吹犯罪之嫌。(四) 法律:現今有關少年犯罪的法律為了顧及少年長大後會因年少時所犯下的過錯而蒙上陰影或遭受歧視,因而對少年犯罪的事件的處罰並不重,難收嚇阻效力;又未能發展出有效和法律配合的配套機制,讓犯罪後或者接受裁定後或者執行裁定後的少年能夠重新回歸到社會。肆、 法制一 498620044盧奕呈這次很高興的能夠參與這門課程,少年這個階段每個人都度過、經歷過,尤其少年時期有著小孩子般的無知、天真,對這世界充滿好奇,對於涉世未深的少年們更是會深受誘惑,然而在各項事務的利誘下,難免會出現許多行為舉止與主流文化相違背的情況發生,在一個國家之中小孩、少年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這社會中扮演及其重要之角色,一旦走上偏差的道路這將對一個少年的未來劃上一個問號,由老師這堂課中我體驗到一個少年犯,在我國的國情之中是如何產生的,一個少年可以從小就失去雙親、缺乏父母管教或由隔代家庭的阿公、阿嬤所撫養,然而最後在校園踏上欺凌同學、加入黑幫、下海援交等違法事情,在現今的社會上常常上演,發生如此的事情也令許多人不勝唏噓。現在基於少年之犯罪行為,考量他們在我們的未來社會中有所必要的地位,保障他們在未來的可能性,我國也特地的制定少年處理法,並有專門的機構處理少年們的事件,例:少年隊、少年觀護人、少年法官、少年法院,來處理少年們的事務,對一個未成年的人來說,我覺得是有其必要的,畢竟少年的心智並未完全成熟,很多事情總是憑著直覺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的心態,常常造成許多難以彌補的傷痛,一個未成年的少年該著重的並非是當下的懲罰,而是有一次的機會在進行教育,我想這就是為何會出現少年事件處理法的理想,誰都不想讓一個正要起飛的生命,在飛行前就殞落了這並不是所理想的。課堂中我也學到許多有關於少年事件處理的案子、實務,學這堂的我也覺得基礎的教育,不管是家庭、學校對一個少年都是很重要的,上樑不正下樑歪,這句話總是很有道理,要解決少年的事件,成人的要先有所解決,我覺得這才是我們所該思考的,因為大人們總會是小孩的最佳模範,上過老師的課,也讓我自己對少年的事件,有著許多的想法,畢竟曾經也是未成年過也總有衝動的時候,週遭同學也有許多的例子,也在我眼前慢慢上演,但經過老師的上課、課堂下的討論,也更加了解到少年事件的問題嚴重性,少年是未來國家的棟樑,如何使這些未來棟樑在社會上,能夠有著積極的一面,正確的朝美好的未來所發展,這將會是大人們面對下一代新生的挑戰。伍、 法制一 498620005黃莉娟(一)分組討論心得:我認為本次報告最難的地方就是約時間,因為大家要找出共同的空檔實在不容易,幸好現在資訊發達,讓大家可以藉由線上討論作業,所以這次的最大功臣我想就是網路了吧!在選定案例時,花了不少時間,不知道該從哪裡下手,由組員分頭找相關資料,並將之提出讓大家討論,是否有興趣,在尋找的過程比較久,但決定卻很快,有組員提出一則在五十年前的社會相當聳動之少年牯嶺街殺人事件,甚至還有導演將其真實案件改編成為電影(導演當時與兇手唸同校,因此導演對之留下深刻的印象),因為較有知名度,資料也較豐富,本組便決定選此為案例。但在真正開始做作業後,才發現其實資料沒有我們想像的豐富,一度遇到些困難;經由助教建議後,我們去找了五十年前有關該案的新聞報紙,果真又再找到了些資料,包括其師長對犯下該案少年之想法,甚至有當時的媒體記者針對此案件的評論,藉由這些資料,再加以分析,形成現在的書面報告,感謝助教的建議。原本很好奇為什麼老師要讓我們跟助教討論,但在經由跟助教討論之後,我們發現了許多原本沒注意到的地方,也藉由助教向我們提出之許多問題,對案件有更多不同的看法,了解應該用不同角度來看待此案件,且應該要由不同的方向搜集資料,並且不能只站在自己的立場分析,應該要由各個面向分析檢討造成此次事件的可能原因,並考慮案件當時所有的時間、空間、人物等因子,是否有可能為促成這案件的可能性,真的很感謝助教,讓我們有機會重新省思案件,這次的作業真的讓我獲益良多,非常建議以後的學弟妹也有這樣的機會向助教請益、學習。(二)案件心得:在查資料的過程中,意外發現當年有另一起情殺案,在那保守的年代,這類的事情竟也如此頻繁,令我感到十分訝異。少年在成長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許多困難,而家庭、學校、社會等環境因子,就扮演了極重要的角色,少年若沒有獲得足夠的幫助,很可能就誤入歧途,其影響相當重大。如家庭未能提早發覺、預防少年做出此事,且沒有足夠的關懷,不夠了解少年的想法,學校沒有給予足夠之輔導或協助,僅以退學,感覺就像把這問題學生趕走後,就沒事了似的。但最大的責任或許還是少年的父母吧,研究發現,有偏差行為問題之少年,其原因多與家庭有相當大之關係。已經發生問題的少年,應該更加以輔導,幫助他們改正錯誤,如遠離幫派等不良因子。少年正值青春年華,對什麼事物都感到新奇,但在未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及自我認同前,很容易受外物所影響,且又因性情不穩定,可能會因一時衝動之下而做了傻事,事後才後悔不已。少年,應該是滿懷熱血、希望的,不管從哪一面向,我們都應該給予他們更多的支持與關心,讓他們能成功走向屬於自己的康莊大道。陸、 法制一 498620010謝佩倫 當初選了這門課的時候其實很猶豫,因為這是陳慈幸老師第一次在通識中心開課,所以沒有過往的修課同學可以提供意見當作選課參考。但是現在我很慶幸那個時候我有選了這門課,因為透過了這門課學到的都與我的專業科目有所關聯,而且老師用生動活潑的方式授課,這是我們系上老師沒有過的教學方法。 這門課有很多額外的收穫,除了教科書的知識,我們去過監獄、警察局參觀,親身經歷處理犯罪的機構,體驗拘禁罪犯的牢房有多擁擠。還請了少年法庭的法官還有少年隊的警官來演講,分享少年犯罪的相關實例經驗。而且更重要的是,這堂課釐清了很多我們原本對少年犯罪的迷思,還學會了如何撰寫一份調查報告,還深入地研究分析少年事件。 這次我們會選定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之前,我們的組員在MSN的群組裡面可以說是意見多如牛毛,不過礙於資料蒐集的便利與案件的知名度,於是決定主題為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此乃出自于此事件在台灣當年的歷史中擁有不小的震撼力,畢竟當年還是保守封閉的社會傳出少年的情殺事件,勢必成為當時媒體所關注的焦點,且當時的媒體素質較不會去誇大或增添莫須有的事情,故資料的蒐集上也能較其他案件完整與客觀。 這是我們第一次自己去接觸少年事件並擬出調查報告,因為案件選定的關係,資料蒐集上較沒有太大的問題,但資料蒐集完了之後我們卻面臨不知如何下手的窘境,第一次跟助教的討論幾乎都是在討論老師所要的報告是哪一種以及調查報告的形式及寫法,花了半個多小時才明瞭報告的方向。而後我們便開始著手調查報告的撰寫,但卻發現太多人討論的話就會出現人多嘴雜的狀況,意見會很難統整,於是便選出了主要撰寫報告的組員跟主是製作海報的組員,以避免太多意見上面的衝突也可以分工合作完成報告。 這次案例中的加害人為15歲的少年,因為退學而與女朋友相聚次數變短,進而懷疑女朋友另結新歡便痛下毒手殺害了被害人。在資料的搜集過程中我們發現,加害人其父於中研院工作又兄弟姐妹皆就讀於名校,可能在無形中造成加害人的壓力,導致在家中得不到他所想要的尊重,以致於在學校中加入混混的行列追求被尊重的感覺,卻導致行為偏差,後遭退學。且家教甚嚴,父母嚴力反對他交女友,學生以為加害人因此而跟父母爆發衝突,導致叛逆想法的產生。由此可發現,其實一個犯罪事件的背後可能交雜了很多犯罪的動機,而這些都是在上過了這門課之後才懂得如何去探討這跟犯罪行為之間的關連性。 研究完我們選定的案件之後,我們得對此案件提出少年的處遇方式,其實這對我們這些尚無社會經驗的大學生來說其實有一定的困難度,因為很難知道怎麼樣的方式才是對少年最好的處置,太重會造成少年心中的陰影,太輕又害怕會造成少年誤解殺人的罰則很輕。而且我們選定的案例是在少年事件處理法訂立之前的案例,那時是交由刑事庭審判,而非少年法庭,故我們得重新評估本案適用的法律,這又是另一個棘手的問題。 幸好我們最後仍完成了這份調查報告,雖然內容比不上專業的調保官,但對我們這些初學者而言我覺得是一個很棒的體驗,從蒐集資料到整份的調查報告完成,這中間充滿很多摩擦與心路歷程,但也進而讓我們了解到少年事件處理的流程,自己動手撰寫讓我們學到更多,收穫更豐富。柒、 法制一 郭靜儀498620026 對於少年的偏差行為很多似乎都有跡可循,但不論家長或校方往往都無法有效率的發現,即使發現後依然並未對症下藥的輔導人格已有所偏差的少年,有很多父母對於孩子的犯錯都是給予打跟罵,但我覺得這並非是改善孩子行為的最佳方式,這種行為有可能會造成孩子身心上的傷害,如果長期在這種環境之下,少年價值觀上甚至會產生偏差,甚至會認為暴力能解決一切,像我們這組的審前調查報告中,少年的父親管教孩子也有使用暴力的傾向,少年對女友似乎也有暴力的舉動,案件中也是因為少年一時衝動而痛下殺手,這些是否有關聯性呢?我記得老師課堂上有說過,加害人往往是受害人,由此可知,對於一些讓自己印象深刻的傷害往往會刻印在腦海裡,跟隨著人們的學習力,人們甚至會複製這些行為,那更何況是正在摸索自己的少年,所以少年會犯下殺人罪,我覺得他的父母需要負很大的責任。 在愛情價值觀的培養上,少年的思想有所偏差,為了向女友示愛而組成了一個幫派,但當雙方感情不在,女方喜歡別人的時候,竟然因爭吵和女方不願回頭而殺害女方,這應該可以說是社會中通稱的危險情人,對於愛他們勇於付出,但相對下佔有慾和控制慾也很重,有些對於情人的一言一行都充滿懷疑,對於對方提出分手這件事更是無法接受,如果一下子就接受到太大的刺激會做出很大的反應,甚至傷害對方,我覺得案例中的少年正是如此。我相信少年是愛他女友的,只是他用的方式不正確,再加上其有暴力傾向,再者他在情緒上的處理應該是很不穩定的,由上述可知,其犯下罪行的可能性本來就不低了,但還是覺得很令人感到可惜,而且這個案例是很早之前的事件,對於以前的制度上,也許無法給於少年很完善的輔導和保護。家庭缺乏愛而向外界找尋自己所認為的愛,這行為很常發生,現今的社會上,家庭功能的不健全以經是常常發生的事了,家庭關係的冷漠、家庭組成的不健全,這些都是會影響到下一代心靈的發展,有些少年的偏差行為竟是為了博取父母的注意和關懷,這些都是值得發人深省的!在現今制度不斷更新和創新下,在少年犯罪的關懷部分也一直增加,隨著少年事件處理法的制定,能給於少年犯罪人更有效的管理,對於犯罪,我認為監禁並非是最好的方法,治標不治本,給予心靈上的輔導,和社會價值觀的矯正,我相信能在學習中的少年們,只要他們有心要悔改向善一定是可以的,畢竟少年的人格上並未完全的定型,應該有很大的可塑性,如果輔導上做的完善,應該能使一名少年走回正途,但我仍發現很多事情並非能如此順利,例如機關的行政效率、輔導人員是否有盡力去完成其職責等,這些也都是需要有所改進的。捌、 法學四 楊士宜 495610006 經過這一次做報告,可以更加了解實際的少年犯罪,而且因為我們這組找的是民國50年的案件,所以由當時的判決書可以看出再民國50年對少年犯的態度和現在不一樣,現在對少年犯較保護,而少年事件處理法是在民國51年公布的,如果這個案件再晚一年審理應該會有不一樣的結果,另外我們這一組原本在第二次討論的時候書面報告就做的差不多了,我當初認為茅武會變成這樣是因為朋友的原因,而學妹則是認為是家庭的因素,但是因為我們當初找的資料不夠詳細,所以有些部份是我們自己推論的,而當我們去找助教討論後,助教說我們應該找更多的資料來支持我們的推論,而且助教說我們一開始找的資料是找案情和背景,而現在有推論了之後可以從我們的推論開始去找資料,結果真的有找到相關的資料了,我原本以為會找不到,經過助教的這個提醒我又學到了新的找資料的方法了,我想這應該對我以後找資料很有幫助吧,而我看過找到的新資料後發現原來真的有家庭因素的影響,如果只看原本的資料根本不會發現,我原本真的覺得是朋友的因素,就算有家庭因素應該也只是因為他們家的小孩比較多所以照顧不到而已,沒想到在看了新的資料後發現跟我想的有點不一樣,我後來覺得茅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