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趣味数学题.doc_第1页
小学三年级趣味数学题.doc_第2页
小学三年级趣味数学题.doc_第3页
小学三年级趣味数学题.doc_第4页
小学三年级趣味数学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三年级趣味数学题(二)2011-10-25 12:07:37|分类: 数学趣题 |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 小学三年级趣味数学题(二) 一、填空题。(每空3分,共48分)1、找规律填数。(1)1,4,9,16,( ),36(2)2,3,5,8,( ),21 2、根据图形排列的规律回答:(画图表示)(1)第123个是( )。(2)第111个是( )。3、小张和小王住在同一幢楼里,这幢楼相邻两层间的楼梯级数相同。小张住4楼,回家要走54级楼梯,小王住在8楼,小王回家要走( )级楼梯。4. 一个钥匙开一把锁,现在有8把钥匙和8把锁被搞乱了,要把它们重新配对,最多试()次。5、一根木头长24分米,要锯成4分米长的木棍,每锯一次要3分钟,锯完一段休息2分钟,全部锯完需要( )分钟。6. 张三、李四、王五三位同学中有一个人在别人不在时为集体做好事,事后老师问谁做的好事,张三说是李四,李四说不是他,王五说也不是他。它们三人中有一个说了真话,做好事的是( )。7、1821,最小是( ),最大是( )。8、+=9 ,+=25, =( ) ,=( )。9、运动场上有一条长45米的跑道,两端已插了二面彩旗,体育老师要求在这条跑道上每隔5米再插一面彩旗,还需要彩旗( )面。10、甲、乙、丙三个班共有学生161人,甲比乙班多2人,乙班比丙班多6人,乙班有( )人。11、在一个减法算式里,被减数、减数、差这三个数的和是120,差是减数的3倍。那么差是( )。12、口袋里有同样大小和同样质地的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小球各10个。一次最少摸出( )个球,才能保证至少有4个球颜色相同。二、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4分,共8分)1、一个两位数,其数字和是7。如果此数减去27,则两个数字的位置正好互换。原来的两位数是( )。A 、61 B 、52 C、 432、如果有5只猫,同时吃5条鱼,需要5分钟时间才能吃完。按同样的速度,100只猫同时吃掉100条鱼,需要( )分钟时间。 A、5 B、100 C、500三、用简便方法计算。(6分)1、 9 + 99+999+99992、 103 +104+105+106+107+108+109四、解决问题(列式解答)(第一题8分,其余每题6分,共38分)1、有50个同学去公园划船,每条大船可以坐6人,租金10元;每条船小船可以坐4人,租金8元。那么多种不同的租船方案中哪一种方案最省钱?要多少钱?2、同学们做操。小雷站在左起第3行,右起第8行;从前面数是第6个,从后边数是第7个。如果每行的人数一样多,共有多少名同学做操?3、12名同学包租一辆汽车到公园去玩,租车费大家平均分摊。临上车时又来了3名同学和他们同去,这样租车费就15人平均摊了,因此原来的12人每人比原计划少出了1元钱,租车费是多少元?4、学校组织学生于3月12日这天沿龙溪港西岸植树,从北到南每隔8米栽一棵,如果两人合栽一棵,共需312人,龙溪港长多少米?5、王楠、郭跃、张怡宁、牛剑锋是中国乒乓球女子双打的种子选手,如果从他们中间选出两人去参加北京2008年奥运会,能有几种不的组对方案?分别是哪几组?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6、有一个长20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要在上面裁掉一个以宽为一条边的正方形纸片,剩下纸片的周长是多少厘米?1. 找一找前面几个数的排列规律,并填出括号里的数. 2,4,6,8,( ),( ). 5,10,15,20,( ),( ). 1,2,4,7,( ),( ) 1,37,3,36,5,35,( ),( ).2. 根据图中的规律,判断“?”处应从下面方框中选择哪个图形补上. 3. 画出盒子里串的珠子.4. 小猴和小兔同时出发,走的一样快,谁先吃到桃子?5. 从轻到重,给四种蔬菜排顺序. 6. 数一数。 ( )个正方形 ( )个长方形 ( )个正方体 ( )个正方体7. 小猴帮小猪修补围墙,破了的地方应补哪下面块砖?请用线连一连 8. 要使天平左右水果的重量一样,右边应该放( )根 9. 晒一块手帕,要用2只夹子;2块手帕,要用3只夹子;8块手帕,要用多少只夹子?10. 每个兔子只能吃一个萝卜,你能画三条直线,把它们分开,使每一块里都有一只兔子和一个萝卜吗?答案:1、(1)10、12 (2)25、30 (3)11、16 (4)7、34 2、黄色正方形 3、 4、小兔 5、胡萝卜、白菜、红萝卜、南瓜 6、7个正方形,5个长方形,13个正方体,10个正方体 7、A D C B 8、3根 9、9只夹子1、 一辆公共汽车上有54名乘客,从起点站开出,到达第一站时,有8人下车,2人上车;到第二站时,有9人下车,3人上车;到第三站时,有5人下车,3人上车。小朋友们,你知道这个时候车上还有多少乘客吗?392、 小猫去河边钓鱼,回来的路上,遇到小白兔,小白兔问小猫钓了多少条鱼。小猫说:“今天运气不好,只钓到6条无头鱼,9条无尾鱼,还有8条半截鱼。”小猫到底钓了多少条鱼呢?你猜到了吗? 一条也没有3、有一家里兄妹四个,他们4个人的年龄乘起来正好是14,你知道他们分别是多少岁吗?(当然在这里岁数都是整数。)4、 某店来了三位顾客,急于要买饼赶火车,限定时间不能超过16分钟。几个厨师都说无能为力,因为要烙熟一个饼的两面各需要五分钟,一口锅一次可放两个饼,那么烙熟三个饼就得2O分钟。这时来了厨师老李,他说动足脑筋只要15分钟就行了。你知道该怎么来烙吗? 5、坐井观天的那只青蛙一天突然心血来潮,想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井深九尺,青蛙一次只能蹦三尺高,如果这样青蛙要蹦几次才能跳出井口呢? 6、多少敌兵多少狗?一队敌兵一群狗,人头狗头七十六,二百条腿齐步走,多少敌兵多少狗?答:敌兵有52人,狗有24只。 有15只兔子,分别住在5个房子里面,请问怎么分房子,才能使得每个房子里面的兔子都不一样多?1、2、3、4、5、一天,马戏团要举行动物运动会,可乐坏了小动物们。 比赛开始,大象裁判宣布:首先举行的小狗和小猴参加的100米预赛。 不料,当小狗跑到终点时,小猴才跑到90米处,它气得嘴巴噘上了天! 决赛时,自作聪明的小猴突然提出:小狗天生跑得快,如果我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赛跑不公平。我提议它的起跑线向后挪10米。 小狗握住小小猴的手表示同意。小猴乐滋滋地想,这样我会和小狗同时到达终点了。 你说小猴会如愿以偿吗?游戏1:桌上放着15枚硬币,两个游戏者(你和你的一位同学)轮流取走若干枚。规则是每人每次至少取1枚,至多取5枚,谁拿到最后一枚谁就赢得全部15枚硬币。5.、猫和狗谁先到达终点? 狗和猫赛跑。规定同时同地出发各跑完100尺后,再返回原出发地,狗蹦一次为3尺,猫跳一次为2尺;狗蹦二次,猫就可跳三次;请问聪明的同学们,猫和狗准先到达终点?答:猫先到达终点。6、有一本书,兄弟两个都想买。哥哥缺5元,弟弟只缺一分。但是两人合买一本,钱仍然不够。你知道这本书的价格吗?他们又各有多少钱呢?五元,哥哥一分也没有,弟弟4.97、 24个人排成6列,要求5个人为一列,你知道应该怎样来排列吗? 排成一个六边形8、 狐狸用50元的假钞买走了老山羊店里一件45元的皮衣,老山羊还找给狐狸5元钱,那么你知道老山羊损失了多少元钱吗? 509、往一个篮子里放鸡蛋,假定篮子里的鸡蛋数目每分钟增加1倍,这样下去,12分钟后,篮子满了。那么,你知道在什么时候是半篮子鸡蛋吗?11分钟10、幼儿园新买回一批小玩具。如果按每组10个分,则少了2个;如果按每组12个分,则刚好分完,但却少分一组。 请你想一想,这批玩具一共有多少个? 4811、小朋友们在一起吃早餐,每桌坐五个小朋友。五个小朋友吃五个烧饼要五分钟,那么现在十六张桌子的八十个小朋友要吃八十个烧饼,需要多少分钟呢?12、我认识一个小朋友叫小龙,特别爱学习,总爱让我给他出题,这天他又来找我出题了,我就对他说:我们家有一张照片,上面有两个爸爸,两个儿子,你能猜出来照片上有几个人吗?小龙马上就猜出来了。 你猜出来了吗? 至少3个人1、35202= 2.、28352= 3、42306= 4、50226= 5、25303= 6、32585=7、9534= 8、50545= 9、73521= 10、99022=趣味数学题库姐俩看电影小芳、小花姐妹二人从家里出发到电影院看电影,小芳每小时走公里,小花每小时走公里,她们同时出发小时后,姐姐又回家拿东西再去追妹妹,妹妹仍以原速前进,最后二人同时到达电影院。求从家里到电影院之间的距离?小马虎数鸡春节里,养鸡专业户小马虎站在院子里,数了一遍鸡的总数,决定留下 外,把慰问解放军,送给养老院。他把鸡送走后,听到房内有鸡叫,才知道少数了只鸡。于是把房内房外的鸡重数一遍,没有错,不多不少,正是留下的数。小马虎奇怪了。问题出在哪里呢?你知道小马虎在院里数的鸡是多少只吗?来了多少客人一天,小林正在家里洗碗,小强看见了问道:“怎么洗那么多的碗 ?”“家里来了客人了。”“来了多少人?”小林说:“我没有数,只知道他们每人用一个饭碗,二人合用一个汤碗,三人合用一个菜碗,四人合用一个大酒碗,一共用了2 5个碗。”你知道来了多少客人吗?称珠子有颗外形一模一样的珠子,其中有一颗稍重一点。用一架没有砝码的天平,至少称几次才能找出这颗珠子来?分梨箱子里放着一箱梨,第一个人拿了梨总数的一半又多半只,第二个人拿了剩下梨的一半又多半只,第三个人拿了第二次剩下的一半又多半只,第四个人3拿了第三次剩下的一半又多半只,第五个人拿了第四次剩下的一半又多半只。这时箱子里的梨正好拿完,而且每人手里的梨都没有半只的,请问箱子里原来有多少只梨?如何分组暑假里,班里要作社会调查,要分成个小组,班里有赵、钱、孙、李、周各位同学,要使每个小组的姓都不同,该如何分呢?巧算星期今年的十月一日是星期一,明年的十月一日是星期几?请写出简便算法来?谁跑得快小伟与小林百米赛跑,结果当小伟跑到终点时,小林只跑了米。小林要求再跑一次,这次小伟的起跑线比小林退后米,如果他们都用原来的速度跑,那么同时到达终点吗?火车过桥南京长江大桥的铁路桥共长米,一列货车长米,每秒行驶米,请问全车通过大桥要多少时间?开锁问题用外观一模一样的钥匙试开把锁,最多试多少次,就可以分辨出哪把钥匙配哪把锁的?这个三位数是几有一个三位数,在四百到五百之间,个位数比百位数大,十位数比个位数小,请问这个三位数是多少?算年龄小明的爸爸今年岁,小明今年岁,请问再过多少年以后小明爸爸的年龄是小明年龄的倍?大楼有几层 王老师最近搬进了教师宿舍大楼。一天,王老师站在阳台上,往下看,下面有个阳台,住上看,上面有个阳台。你说王老师住在几楼?教师宿舍大楼共有几层呢?有几个运动员“砰”的一声枪响,参加米决赛的运动员一齐冲出起跑线,沿着环形跑道奔跑。林林也参加了这次决赛。林林前面有个运动员在跑着,在林林的后面也有个运动员跑着,问共有几个运动员参加米决赛。谁钓到的鱼小明、小芳、小立一起去钓鱼。回家时,他们的车上一共有条鱼。每人钓的鱼的条数的斤数一样多。这堆鱼有条斤的大鱼,条斤的鱼,条斤的鱼,条斤的鱼,条斤的鱼。一共是斤。谁也记不清那条大鱼是谁钓到的了。小芳只记得他有一网钓到条斤的重的鱼。那条斤重的大鱼是谁钓到的呢?找规律请仔细观察下面每一行数都有什么规律,然后在括号里填入一个数,使它符合这个规律。(),( ),(),( ),(),( ),(),( ),(),( ),(),( ),(),( ),(),( ),(),( ),(),( ),(),( )(),( )(),( )大学里的数学题现在向同学们介绍一道大学里的数学题,同学们不要一听是大学的题就害怕,其实只要动动脑筋,从另外的思路想一想,是完全可以解出来的。这道题是这样的。有一个位数,它的个位数是。当你用去乘这个位数,它的积仍然是个位数,只是个位数的移到了第一位,其余个数字的排列顺序还是原来的样子。请问这个位数是多少?提示:这道题如果用字母来代表数字,列成算式是:高僧下棋在古代印度,一位高僧十分精通棋术,国王正好也喜欢下棋。有一天,国王把这位高僧召到宫里,要与他对奕。国王对他说:“听说你棋术十分高超,所以把你请来与我下棋。你不要因为我是国王就不敢赢我,你要拿出真本事来。如果你赢了我,我可以答应你提出的任何条件。”高僧说:“既然陛下恩准,我就斗胆与陛下下上几盘。不过如果我赢了你,我只有一个小小的要求。”国王说:“刚才我说了,你可以提任何条件,我将满足你的要求。”高僧说:“我的要求很简单,这棋盘上不是有个格吗?我赢你一盘,你在第一个格给我一粒米,赢两盘,第二个格里给我两粒米,赢三盘,给我四粒米,四盘给我八粒米,每一盘都比前一盘多一倍,直到这第六十四格。”国王一听哈哈大笑,说:“这还不容易,我国库里有的是米,这点米连九牛一毛也没有。”高崐僧说:“陛下可不要反悔。”国王说:“一言为定。”于是两人就下起棋来,结果高僧赢了盘,你猜国王应该给高僧多少米?”韩信点兵 韩信是我国汉代著名的大将,曾经统率过千军万马,他对手下士兵的数目了如指掌。他统计士兵数目有个独特的方法,后人称为“韩信点兵”。他的 方法是这样的,部队集合齐后,他让士兵、地报三次数,然后把每次的余数再报告给他,他便知道部队的实际人数和缺席人数。他的这种计算方法历史上还称为“鬼谷算”,“隔墙算”,“剪管术”,外国人则叫“中国剩余定理”。有人用一首诗概括了这个问题的解法:三人同行七十稀,五树梅花廿一枝,七子团圆月正半,除百零五便得知。这意思就是,第一次余数乘以,第二次余数乘以,第三次余数乘以,把这三次运算的结果加起来,再除以,所得的除不尽的余数便是所求之数(即总数)。例如,如果个个地报数余,个个地报数余,个个地报数余,则总数为。算式如下:下边给同学们出一道题,请用“韩信点兵法”算一算。小红暑假期间帮着张二婶放鸭子,她总也数不清一共有多少只鸭子。她先 是只只地数,结果剩只;她又只只地数,结果剩只;她又个个地数了一遍,结果剩只。她算来算去还是算不清一共有多少只鸭子。小朋友,请你帮着小红算一下,张二婶一共喂着多少只鸭子?奇怪的数字数学老师问它的学生们:“会不会有这样一个六位数,用它分别去乘、,得出来的六位数积还是那个六位数,只是排列次序稍有不同?”会有这样奇怪的数字吗?学生们都感到难以相信。“有的。有这样的六位数。现在我把它写下来。你们自己用分别乘它,看看这六个有趣的乘积。这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数学老师说完,在黑板上写下了那个六位数。 小朋友,你一定想知道那个六位数吧?有趣的自然数五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求出这五个自然数各是多少?买菜小黑去菜市场回来,告诉爸爸他一共买了样菜:根黄瓜、个西红柿、个土豆、个辣椒。“黄瓜每根分钱,辣椒每个分钱,”小黑对爸爸说,“一共花了元角钱。”“这笔帐不对,”爸爸笑着说,一定是算错了。”“您还不知道土豆每个多少钱、西红柿每个多少钱,怎么就知道错了呢?”“你再算一遍吧,肯定是错了帐。”爸爸肯定地说。小黑仔细在算了一遍,真的是算错了。怪了,爸爸是怎么知道的呢?井底小虫 一只小虫不小心掉进了井里。它每天不停地往上爬。不幸的是,它每天白天能往上爬米,可是一到夜里就要滑下米。但是小虫还是坚持往上爬。这口井从井底到井口是米。小虫从清晨开始从井底往上爬。它需要几天以后才能爬出井口呢?几个明明和沉沉都十分喜欢数学。一天明明问沉沉:“你最喜欢几?”“我最喜欢。”“那你说说从数到,要说几次?”“啊!这”沉沉被难住了,“这要数一数才能知道”“一分钟时间”明明说。小朋友,请你在一分钟内说出从到有多少个。郑板桥喝酒清朝书画家郑板桥在山东潍县当县官时,有一年春天,他提着一壶酒在街上边走边饮,又是吟诗,又是画画,正好遇上老朋友计山,计山说:“光你一崐个人喝酒,也不说请我喝呀?”郑板桥说:“请倒是想请,只是你来晚了,我的酒已经喝完了。”计山问道:“你一个人喝了多少酒呀?”郑板桥“哈哈”一笑,吟出一首诗来:“我有一壶酒,提着街上走,吟诗添一倍,画画喝一斗。三作诗和画,喝光壶中酒。你说我壶中,原有多少酒?”计山眨着眼 想了半天,说:“我算出来了,你的壶中原来一共 有斗酒。”郑板桥说:“对,你很聪明。”小朋友,你知道计山是怎样算出来的吗?爱因斯坦的数学游戏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小时候就特别聪明,有一次同学们在一起玩,他说:“我们做一个数学游戏怎么样?”同学们说:“怎么做法呢?爱因斯坦说:“你们随便想一个数,然后做一些运算,我就能知道你们一开始想的那个数是多少?”汤姆说:“我不信,但是我可以试一试。”爱因斯坦说:“那么好吧,现在开始。你心里随便想一个数吧。”“我想好了。”汤姆说。“在这个数上加上。”“再加上。”“减去。”“减去你所想的数。”汤姆按照爱因斯坦的要求做了运算。他还没有说出答案,爱因斯坦就说:“最后得数是。”汤姆惊呆了,爱因斯坦说的一点也不错,可是他是怎么算出来的呢?挂钟上的数学 星期天下午,小林在家里开始做作业。当他开始做第一道题的时候,墙上的挂钟正好敲响点钟。当他把语文、数学作业做完的时候,小林又看了看挂钟,这时钟止的长针和短针正好重叠在一起,走成了一条直线。你能算出小林做作业一共用了多少时间吗? 小林做完作业后,就到街上玩去了。玩了一会儿,他忽然想起还有篇作文没写,便赶紧回到家里去写作文。开始写作文的时候,小林看了看表,正好是五点钟,等写完第一段,他看了看表,这时长针和短针走成了直角。他又接着写,等写完了的时候,钟睛的时针和分针又正好走成了直角。请问小林写第一段用了多少时间?写完一共用了多少时间?分酒张三、李四两人一人拿了一个酒瓶,里面都放着酒,两人想把酒分匀,李四先把自己酒瓶中的酒往张三瓶中倒,使张三瓶里的酒成了原来的倍,又把张三的酒往李四瓶中倒,使李四瓶中的酒增加到倍。这样倒了两次,还是没崐分匀,张三瓶中有酒克,李四瓶中有酒克。请问张三、李四瓶中原来各有多少酒?有这样的分数吗上数学课时,老师对同学们说:“你们能找出个小于而大于的分数来吗?”张山同学想了半天,说:“这样的数我一个也找不到。”这时刘小娟同学举手说:“我找到了。”老师说:“刘小娟同学很聪明。”同学们,你们知道刘小娟找到的是哪些数吗? 和尚数念珠小明和小光去寺庙游玩,看见和尚静坐打禅的时候,手里总是拿着念珠一个一个地数。小明说:“一分钟能数多少数呢?”小光看了会儿,说:“我看最多能数。”小明又说:“要是数到兆,我看用是了几天,最多用上八天八夜。”小光说:“兆是万个亿吧?”小明说:“对。”小光说:“要是那样的话,我看一辈子也数不到兆。”小明说:“不可能,你说的也太长了。”小朋友,你们认为数到一兆需要多少时间呢?牛吃草这个问题是大科学家牛顿提出来的,这是一个看着简单而实际上要动动脑筋才能解决的问题。这道题是这样的:有一片牧场,养着头牛,天把草吃完;养牛头,则天把草吃完;如果养牛头,那么几天能把徼场上的草吃完呢?请注意,牧场上的草是在不断生长的,而不是固定不变的。史前期的算题考古学家在西班牙发现了一处史前期壁画,上面除绘着一些人形和野兽的图形外,还绘着一些莫明其妙的算题,这些算题也是阿拉伯数字,但考古学家们看了半天,怎么也弄不明白这些算题。后来他们恍然大悟,原来这些算题中的数字与我们现在的数字并不是一回事,但是绝对符合四则运算的法则。小朋友,请你们仔细看看这些算式,想一想算式中的数字各等于现在的什么数字,然后把它翻译出来。硬币问题有一天,方方、明明、力力在一起玩,玩了一会儿就出了满头大汗,方方说:“我们去买冰糕吃吧。”说着从兜里掏出一把硬币来,一看全是分的。崐明明也从兜里掏出一把硬币来,全是分的,力力也拿出一把来,全是分的。三人把钱凑在一起,数了数,一共是元整。“我们每个人各带了多少钱呢?”力力问。“我也记不清了。”方方说,“我只记得我的硬币数比明明的多一倍。”“我的硬币数正好比力力的也多一倍。”明明说。“我们一块花吧。”方方说着抓起硬币去买冰糕去了。力力却在想着,我们每个人倒底各带了多少钱呢?卡片问题星期天,林林到森森家串门玩,见森森正在桌上摆弄张卡片,这张卡片上分别写着、。林林问:“你在摆什么呢?”森森说:“我想把这张卡片摆成一个等式。”林林说:“这还不容易吗?”他说着就摆了起来,可是摆了半天怎么也摆不成,都超过了最大的数,而,又都不够最小的数。“这不可能,这个等式永远也摆不成。”林林说。“能摆成。”森森说着在桌子上摆了一个算式,果然是个等式。小朋友,你知道森森是怎样摆的吗 ?何时相遇小华和萌萌为一点小事吵了一架,谁也不搭理谁了。班长小红想把他们两崐个叫到一起谈谈心,可是谁也不去。这可急坏了小红,得想个什么办法让他们凑到一起呢?她忽然想起小华和萌萌都有早晨跑步的习惯,而且都在校园旁的那条小路上,都是早晨点钟,只是小华隔三天去一次,而萌萌隔五天去一次。今天是月日,今天早晨小华和萌萌都去了,小红知道萌萌明天去,那么他们下一次几号能相遇呢?小红算了算他们相遇的时间,到那一天的早晨也去了,果然同时遇到了他们两人。她把他们叫到一起,给他们讲了要团结的道理,他们也都认识到自己的做法有些不妥,都做了自我批评,从此他们反而成了好朋友。小朋友,你能算出小华和萌萌几号在小道上相遇了吗?伽里略的数学题伽里略是意大利著名的科学家,有一次他到赛马场看赛马,相出了一道数学题。这道题是这样的。赛马场有一条跑马道,长米。现在有、三匹马,一分钟能跑圈,一分钟能跑圈,一分钟能跑圈。如果这直匹马并排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向着同一个方向跑,那么经过几分钟,这三匹马才能重新排在起跑线上?巧称体重赵先生、钱先生、孙先生三人的体重大约都在公斤左右,但都不知道具体数,现在只有一个公斤的秤砣和地磅,那么有没有办法称出他们各自的体重呢?巧测金字塔高度金字塔是埃及的著名建筑,尤其胡夫金字塔最为著名,整个金字塔共用了万块石头,万奴隶花了年的时间才建成这个建筑。金字塔建成后,国王又提出一个问题,金字塔倒底有多高,对这个问题谁也回答不上来。国王大怒,把回答不上来的学者们都扔进了尼罗河。当国王又要杀害一个学者崐的时候,著名学者塔利斯出现了,他喝令刽子手们住手。国王说:“难道你能知道金字塔的高度吗?”塔利斯说:“是的,陛下。”国王说:“那么它高多少?”塔利斯沉着地回答说:“米。”国王问:“你不要信口胡说,你是怎么测出来的?”塔利斯说:“我可以明天表演给你看。”第二天,天气晴朗,塔利斯只带了一根棍子来到金字塔下,国王冷笑着说:“你就想用这根破棍子骗我吗?你今天要是测不出来,那么你也将要被扔进尼罗河!”塔利斯不慌不忙地回答:“如果我测不出来,陛下再把我扔进尼罗河也为时不晚。”接着,塔利斯便开始测量起来,最后,国王也不得不服他的测量是有道理的。小朋友,你知道塔利斯是如何进行测量的吗?鸡狗各多少小鸡、小狗七十九,二百只脚在地上走,想一想,算一算,多少只鸡?多少只狗?大、小和尚各有几这是一道古算题:百个和尚百个粑,大和尚每人粑四个,小和尚四人一个粑,大、小和尚各有几? 有一只聪明的蟑螂决定要去寻找真理(这里的真理是看得见摸的着的实物),它的视野不超过1cm。真理位于一个同期距离Dcm的点上。蟑螂可以迈步,每步之长不大于1cm,每步之后,都会有人告诉他,究竟是离真理近了还是远了,蟑螂能够记住一切,包括自己的所迈过的步子的方向。 证明:它只需迈不多于1.5D+7步,即可找到真理。 -寻找真理的蟑螂数学奥林匹克早班车 寻找真理的蟑螂答案: 蟑螂可先试探性地向东、南、西、北迈一步(每次迈后都回到原地再迈下1步),于是不超过蟑螂就可查明,“真理”位于哪个大方向。将它所在的平面横竖分为四分,则每份正方形的边长不超过根号下2Dcm(边长最大Dcm)。 根号2+71.5D+7 得证。早班车(有改动) 参加会议(逻辑推理题一则) (转载) 有人邀请A,B,C,D,E,F6个人参加一项会议,这6个人有些奇怪,因为他们有很多要求,已知: 1.A,B两人至少有1人参加会议。 2.A,E,F3人中有2人参加会议。 3.B和C两人一致决定,要么两人都去,要么两人都不去。 4.A,D两人中只1人参加会议。 5.C,D两人中也只要1人参加会议。 6.如果D不去,那么E也决定不去。 那么最后究竟有哪几个人参加了会议呢? 答案: a,b,c,f参加了会议 过桥(转载) 今有a b c d 四人在晚上都要从桥的左边到右边。此桥一次最多只能走两人,而且只有一支手电筒,过桥是一定要用手电筒。四人过桥最快所需时间如下为:a 2 分;b 3 分;c 8 分;d 10分。走的快的人要等走的慢的人,请问如何的走法才能在 21 分内 让所有的人都过桥? (转载)答案 先是a和b一起过桥,然后将b留在对岸,a独自返回。a返回后将手电筒交给c和d,让c和d一起过桥,c和d到达对岸后,将手电筒交给b,让b将手电筒带回,最后a和b再次一起过桥。则所需时间为:3+2+10+3+3=21分钟。 (转载)巧插数字 125 4 3 = 2000 这个式子显然不等,可是如果算式中巧妙地插入两个数字“7”,这个等式便可以成立,你知道这两个7应该插在哪吗? (转载)答案:插入数字后的式子为:172543=20700 破车下山(转载) 一个破车要走两英哩的路,上山及下山各一英哩,上山时平均速度每小时15英哩问当它下山走第二个英哩的路时要多快才能达到平均速度为每小时30英哩?是45英哩吗?你可要考虑清楚了呦! 答案:无论如何破车的平均速度也不可能达到30英里/小时。因为当平均速度为30英里/小时时,破车上、下山的总时间应为1/15小时。而破车上山就用了1/15小时。所以说破车的平均速度是达不到30英里/小时的。 有多少人参加考试(转载) 试卷上有6道选择题,每题有3个选项,结果阅卷老师发现,在所有卷子中任选3张答卷,都有一道题的选择互不相同,请问最多有多少人参加了这次考试? 答案:最多有13人参加考试。 共卖多少鸡蛋(转载) 王老太上集市上去卖鸡蛋,第一个人买走蓝子里鸡蛋的一半又一个,第二个人买走剩下鸡蛋的一半又一个,这时蓝子里还剩一个鸡蛋,请问王老太共卖出多少个鸡蛋? 答案:王老太共卖了10个鸡蛋。 三批货物 “你买的什么货?”她丈夫走进商店时她问。萨姆点点头。“我想用260元买三大宗货,我们就可以总是经营价格便宜的衬衫。” “如果质量好的话,当然可以。”萨姆同意。“那么,你打算买多少件?” 她丈夫说“我一定把单子弄丢了。总共260件,按分计算,每批货的价钱和其件数相等。” 你能算出萨姆的交易总数么? 答案:三批衬衫各是40件,100件和120件,单价是40分,1元和1。2 元。 棋盘上的麦粒问题(转载) 在印度有一个古老的传说:舍罕王打算奖赏国际象棋的发明人宰相西萨班达依尔。国王问他想要什么,他对国王说:“陛下,请您在这张棋盘的第1个小格里,赏给我1粒麦子,在第2个小格里给2粒,第3小格给4粒,以后每一小格都比前一小格加一倍。请您把这样摆满棋盘上所有的64格的麦粒,都赏给您的仆人吧!”国王觉得这要求太容易满足了,就命令给他这些麦粒。当人们把一袋一袋的麦子搬来开始计数时,国王才发现:就是把全印度甚至全世界的麦粒全拿来,也满足不了那位宰相的要求。 那么,宰相要求得到的麦粒到底有多少呢?总数为: 1 + 2 + 4+ 8 + + 2的63次方 = 2的64次方-1 第 第 第 第 第 一 二 三 四 64 格 格 格 格 格 = 18446744073709551615(粒) 人们估计,全世界两千年也难以生产这么多麦子! 与这十分相似的,还有另一个印度的古老传说:在世界中心贝拿勒斯(在印度北部)的圣庙里,一块黄铜板上插着三根宝石针。印度教的主神梵天在创造世界的时候,在其中一根针上从下到上地穿好了由大到小的64片金片,这就是所谓梵塔。不论白天黑夜,总有一个僧侣在按照下面的法则移动这些金片:一次只移动一片,不管在哪根针上,小片必须在大片上面。当所有的金片都从梵天穿好的那根针上移到另外一根针上时,世界就将在一声霹雳中消灭,梵塔、庙宇和众生都将同归于尽。 不管这个传说是否可信,如果考虑一下把64片金片,由一根针上移到另一根针上,并且始终保持上小下大的顺序,一共需要移动多少次,那么,不难发现,不管把哪一片移到另一根针上,移动的次数都要比移动上面一片增加一倍。这样,移动第1片只需1次,第2片则需2次,第3片需4次,第64片需2的63次方次。全部次数为:18446744073709551615次这和“麦粒问题”的计算结果是完全相同的! 假如每秒钟移动一次,共需要多长时间呢?一年大约有31556926秒,计算表明,移完这些金片需要5800多亿年! 猎人的手表 (转载) 一个住在深山中的猎人,他只有一只机械表挂在手上,这天,表因忘了上发条而停了,附近又没有地方可以校对时间。 他决定下山到市集购买日用品,出门前他先上紧机械表的发条,并看了当时的时间是上午6:35(时间已经是不准了),途中会经过电信局,电信局的时钟是很准的,猎人看了钟并记下时间,上午9:00,到过市集采购完,又绕原路经过电信局,看了当时电信局的时钟指在上午10:00,回到家里,手上的表指著上午10:35。 猎人如何调校出正确的时间呢?此时的标准时间应该是多少? 数学小知识(转载) 阿拉伯数字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0、1、2、3、4、5、6、7、8、9这些数字。那么你知道这些数字是谁发明的吗? 这些数字符号原来是古代印度人发明的,后来传到阿拉伯,又从阿拉伯传到欧洲,欧洲人误以为是阿拉伯人发明的,就把它们叫做阿拉伯数字,因为流传了许多年,人们叫得顺口,所以至今人们仍然将错就错,把这些古代印度人发明的数字符号叫做阿拉伯数字。 现在,阿拉伯数字已成了全世界通用的数字符1、今有A、B、C、D四人在晚上都要从桥的左边到右边。此桥一次最多只能走两人,而且只有一支手电筒,过桥是一定要用手电筒。四人过桥最快所需时间如下为:A. 2 min;B .3 min;C. 8 min;D.10min。走的快的人要等走的慢的人,请问让所有的人都过桥最短时间为( )min。A.20 B.21 C.22 D.23解:选B。AB过,B回,CD过,A回,再AB过,3+3+10+2+3=21分钟2、 125 4 3 = 2000 这个式子显然不等,可是如果算式中巧妙地插入两个数字“7”,这个等式便可以成立,你知道这两个7应该插在哪吗? 解:1725 4 3 =207003、将2个相同的黑球和11个相同的白球排在一个圆周上,共有( )种不同的排法。(旋转,翻转后相同的方法算同一种)答案:6.4、在 的方格表上画一条对角线,这条对角线穿过4014 个小方格。答案:2008+(20082)=4014.5、 春夏 秋冬 =夏秋春冬, 春冬 秋夏 = 春夏秋冬, 式中 春、夏、秋、冬 各代表四个不同的数字,你能指出它们各代表什么数字吗?答案:春=2,夏=1,秋=8,冬=7 解:春夏秋冬=夏秋春冬,春冬秋夏=春夏秋冬 秋夏春夏秋冬 冬夏 且积千位春 春夏 当 夏1时,根据九九表和 冬夏知:冬=5,夏=3 若 春6, 由春3秋53秋春54000 可知 秋7. 春5秋3春000 无解 若 春6 春5 且春夏3 所以 春4 45秋343秋5 无解 所以 夏1 因为 春冬秋1春1秋冬, 所以秋5 春1 秋冬=1秋春冬, 春3 当春=3时,秋=6,3冬61=316冬 无解. 因为 春夏,且3 所以 春=2 2冬秋1=21秋冬, 21秋冬=1秋2冬; 秋=9时无解, 秋=8时,冬=7 6、王老太上集市上去卖鸡蛋,第一个人买走篮子里鸡蛋的一半又一个,第二个人买走剩下鸡蛋的一半又一个,这时篮子里还剩一个鸡蛋,请问王老太共卖出多少个鸡蛋? 解:从后往前推,第二个人买走剩下鸡蛋的一半又一个后还剩下一个鸡蛋,说明第二个人拿走了2个鸡蛋,也就是说第一个人拿走鸡蛋后还剩下3个鸡蛋,而第一个人拿走总数的一半多一个,说明原来一共有7个鸡蛋。王老太共卖出了9个鸡蛋。7、有一片牧场的草,如果放牧27头牛,则6个星期可以把草吃光;如果放牧23头牛,则9个星期可以把草吃光;如果放牧21头牛,问几个星期可以把草吃光? ( )A11 B .12 C.13 D.14答案B.解:设每头牛每星期的吃草量为1。27头牛6个星期的吃草量为276=162,这既包括牧场上原有的草,也包括6个星期长的草。23头牛 9个星期的吃草量为 239= 207,这既包括牧场上原有的草,也包括9个星期长的草。因为牧场上原有的草量一定,所以上面两式的差207-162=45正好是9个星期生长的草量与6个星期生长的草量的差。由此可以求出每星期草的生长量是45(9-6)=15。牧场上原有的草量是162-156=72,或207-159= 72。前面已假定每头牛每星期的吃草量为1,而每星期新长的草量为15,因此新长出的草可供15头牛吃。今要放牧21头牛,还余下21-5=6头牛要吃牧场上原有的草,这牧场上原有的草量够6头牛吃几个星期,就是21头牛吃完牧场上草的时间。726=12(星期)。也就是说,放牧21头牛,12个星期可以把牧场上的草吃光。8、试卷上有6道选择题,每题有3个选项,结果阅卷老师发现,在所有卷子中任选3张答卷,都有一道题的选择互不相同,请问最多有多少人参加了这次考试? 解:第一道题有三个人分别选了1、2、3 第二道题他们三个人选了同一个答案(就是1吧,因为所有答案条件相同无所谓的),另外两个人选了2、3 第三道题他们五个人选了1,其他两个人选了2、3 第四题他们7个选1,另两个2、3 第五题他们9个选1,另两个2、3 第六题他们11个选1,另两个2、3 一共13人。只有这种情况才能保证随便三张卷子都有1题答案互不相同,这是抽屉定理中的穷举法。9、在你面前有一条长长的阶梯。如果你每步跨2阶,那么最后剩下1阶;如果你每步跨3阶,那么最后剩2阶;如果你每步跨5阶,那么最后剩4阶;如果你每步跨6阶,那么最后剩5阶;只有当你每步跨7阶时,最后才正好走完,一阶也不剩。请你算一算,这条阶梯到底有多少阶?解:可以看出,所求的阶梯数应比2、3、5、6的公倍数(即30的倍数)小1,并且是7的倍数。因此只需从29、59、89、119、中找7的倍数就可以了。很快可以得到答案为119阶。小学趣味数学题库作者:eduxb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10183文章录入: edustzl (),( )(),( )(),( )大学里的数学题现在向同学们介绍一道大学里的数学题,同学们不要一听是大学的题就害怕,其实只要动动脑筋,从另外的思路想一想,是完全可以解出来的。这道题是这样的。有一个位数,它的个位数是。当你用去乘这个位数,它的积仍然是个位数,只是个位数的移到了第一位,其余个数字的排列顺序还是原来的样子。请问这个位数是多少?提示:这道题如果用字母来代表数字,列成算式是:高僧下棋在古代印度,一位高僧十分精通棋术,国王正好也喜欢下棋。有一天,国王把这位高僧召到宫里,要与他对奕。国王对他说:“听说你棋术十分高超,所以把你请来与我下棋。你不要因为我是国王就不敢赢我,你要拿出真本事来。如果你赢了我,我可以答应你提出的任何条件。”高僧说:“既然陛下恩准,我就斗胆与陛下下上几盘。不过如果我赢了你,我只有一个小小的要求。”国王说:“刚才我说了,你可以提任何条件,我将满足你的要求。”高僧说:“我的要求很简单,这棋盘上不是有个格吗?我赢你一盘,你在第一个格给我一粒米,赢两盘,第二个格里给我两粒米,赢三盘,给我四粒米,四盘给我八粒米,每一盘都比前一盘多一倍,直到这第六十四格。”国王一听哈哈大笑,说:“这还不容易,我国库里有的是米,这点米连九牛一毛也没有。”高崐僧说:“陛下可不要反悔。”国王说:“一言为定。”于是两人就下起棋来,结果高僧赢了盘,你猜国王应该给高僧多少米?”韩信点兵 韩信是我国汉代著名的大将,曾经统率过千军万马,他对手下士兵的数目了如指掌。他统计士兵数目有个独特的方法,后人称为“韩信点兵”。他的 方法是这样的,部队集合齐后,他让士兵、地报三次数,然后把每次的余数再报告给他,他便知道部队的实际人数和缺席人数。他的这种计算方法历史上还称为“鬼谷算”,“隔墙算”,“剪管术”,外国人则叫“中国剩余定理”。有人用一首诗概括了这个问题的解法:三人同行七十稀,五树梅花廿一枝,七子团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