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市职教中心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单招部10级单招班语文试卷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计28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A恪守(k) 蹩进(bi) 高屋建瓴(lng)B温馨(xng) 堕落(lu) 心有灵犀(x)C朦胧(mng) 脑髓(su) 残羹冷炙(zh)D提防(t) 呻吟(shn) 冠冕堂皇(mi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螺旋 飞轮 辨认 背感亲切 B渣滓 羡慕 隐敝 无有穷尽C浓缩 享誉 遵循 初见端倪 D茎脉 嘲弄 迅猛 层出不穷 3、下列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信而好古:以诚信的态度。 端倪:推测事物的始末。B变生肘腋:比喻很近的地方。 整饬:整顿C永垂不朽:衰老。 恪守:严格遵守。D高屋建瓴:倾倒。 蹩进:躲躲闪闪地走进。 4、行程是艰险的。历史在前进中,不免有 ,有 ,有 ,有 。A磨难 停滞 倒退 失落 B磨难 迂回 倒退 失败C挫折 停滞 后退 失落 D挫折 迂回 后退 失败 5、下列句子横线上应选填的一组词语是( ) 不过 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 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 当然 是废物。A假如 但 就 又 B假如 而 就 更C因为 但 那 又 D因为 而 那 更 6、下列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桂林的山水黄山的松,真是巧夺天工,美丽极了。B在家里,爸爸做事总是先斩后奏,什么事情都是做了以后才让我们知道。C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D她说自己喜欢读书,可是她买了书之后,却常常将其束之高阁。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从大量的观察到的事实中告诉我们,要掌握天气的连续变化,最好每小时都进行观察。B成熟的苹果下坠,是由于它对地球的引力作用。C学校及时在这一时间对全体师生进行了一场法制教育。D专家认为,减少烟害,特别是劝阻青少年戒烟,对预防肺癌有重要意义。 8、下列语句排列顺序正确的一组是( ) 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总之,我们要拿来。A B C D 9、下列对句中修辞手法分析有错误的是( )A许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者也是言必称希腊,对于自己的祖宗,则对不住,忘记了。(借代)B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讳饰)C这些骑马的民族就会越过鄂尔多斯沙漠,进入汉族居住的心脏地带。(比喻)D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借代) 10、下列4组句子中,语意区别最大的一组是( )A攻克这道难题,也许不是不可能的事。 攻克这道难题,也许是可能的事。B好容易等来了这场秋雨! 好不容易等来了这场秋雨!C无风不起浪。 风大浪自高。D遇到这种事,伤心是难免的。 遇到这种事,难免不伤心。 11、对下列文句表达方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然而使我惊叫出声来的,是离他不远有一位荷枪的战士,面向着东方,严肃地站在那里,犹如雕像一般。 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 一苇可航,我到了海心的飞来峰上。游兴更浓了,我又踏上云层,到那黄山图上没有标志,在任何一篇游记中无人提及,根本没有石级,没有小径,没有航线,没有方向的云中。 A记叙 抒情 描写 议论 B议论 抒情 记叙 描写 C说明 议论 记叙 抒情 D议论 描写 抒情 记叙 12、对于拿来主义一文中以下比喻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 B“烟灯和烟枪”比喻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 C“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比喻吸收精华应该有利于“大众化”。 D“鸦片”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糟粕。 13、下列课文和作者对应错误的是( ) A读伊索寓言钱钟书 B美与物理学李政道 C过万重山漫想刘征 D拿来主义鲁迅 1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钱钟书读伊索寓言,“不拘泥于本事本旨”,而是引申开去,对当时的某些社会现象进行了辛辣的讽刺,表现了作者深刻的洞察力。 B过万重山漫想的作者以所读过的“古人今人描述三峡的文字”为引发,从三峡之景联想到了古往今来的“第一个”,表现了一种哲理的思考。 C在新西伯利亚科学城会见科技界人士时的讲话是一篇讲演词,文中江泽民同志第一次提出了“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的著名论断。 D拿来主义一文,作者精辟地阐述了吸收外来文化的原则,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拿来主义的主张。二、阅读理解(每小题2分,计24分)(一)我敢大胆说一句,这首词除了武圣岳飞的满江红可与之媲美外,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人堆里,再难找出第二首这样有金戈之声的力作。虽然杜甫也写过:“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军旅诗人王昌龄也写过:“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但这些都是旁观式的想象、抒发和描述,哪一个诗人曾有他这样亲身在刀刃剑尖上滚过来的经历?“列舰层楼”、“投鞭飞渡”、“剑指三秦”、“西风塞马”,他的诗词简直是一部军事辞典。他本来是以身许国,准备血洒大漠,马革裹尸的。但是南渡后他被迫脱离战场,再无用武之地。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他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只能热泪横流。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 , 、 。 谁能懂得他这个游子,实际上是亡国浪子的悲愤之心呢?这是他登临建康城赏心亭时所作。此亭遥对古秦淮河,是历代文人墨客赏心雅兴之所,但辛弃疾在这里发出的却是一声悲怆的呼喊。他痛拍栏杆时一定想起过当年的拍刀催马,驰骋沙场,但今天空有一身一腔志,又能向何处使呢?我曾专门到南京寻找过这个辛公拍栏杆处,但人去楼毁,早已了无痕迹,唯有江水悠悠,似词人的长叹,东流不息。1、文中加点的“这首词”指下列哪首词?( )A破阵子 B菩萨蛮 C永遇乐 D水调歌头 2、选文横线上所填句子的正确顺序是( )A栏杆拍遍 无人会 登临意B无人会 栏杆拍遍 登临意C无人会 登临意 栏杆拍遍D栏杆拍遍 登临意 无人会 3、下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共工:传说中的古代部族首领。B江南游子:指辛弃疾。C建康:指现在的南京。D吴钩:泛指兵器。 4、下列表述与原文不符的一项是( )A.辛词有的是充满金戈之声的作品。B辛弃疾的最大愿望是驰骋沙场,以身许国。C辛弃疾在江南游玩期间,始终思念故乡。D辛弃疾“栏杆拍遍”是因无人理会其上场杀敌的意愿。(二)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教育水平提高了,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才有后劲。科学技术实力和国民教育水平,始终是衡量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每个国家走向繁荣昌盛的两个不可缺少的飞轮。中国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中国的教育和科学都有过辉煌的历史。以著名的四大发明 、 、 、 为标志的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曾经极大地影响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深刻地改变了世界文明的面貌。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年来,中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正在成为中国发展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我们在规划现代化建设蓝图时,把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最近我们又决定,由中国科学院率先进行建设国家知识创新体系的试点工程,就是要从下个世纪中国发展的战略需要和世界科学前沿的前景出发,明确新的科技目标,调整现有的运行机制,力争取得更多更大的科技创新成就,真正搞出中国的创新体系来。在二十一世纪里,我们将实现科学和教育的腾飞,使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始终沿着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不断前进。 5、中国的“四大发明”是指( )A造纸术、麻醉、印刷术、避雷针 B隐身术、火药、造纸术、避雷针C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 D隐身术、麻醉、造纸术、指南针 6、选段所在课文的作者是( )A邓小平 B毛泽东 C江泽民 D胡锦涛 7、第一段中有画线句指代的内容是( )A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发展状况 B科学技术实力和国民教育水平C科技动态和经济发展 D科学和文化 8、对第二段文字意思概括不当的一项是( )A暗示中国将要再次出现影响人类文明进程、改变世界面貌的新发明。B中国在教育和科学方面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C既流露出民族自豪感,又流露出再创当代中国教育、科学业绩的心愿。D向听众表明中国必须迎接当前科技突飞猛进和知识迅速兴起的挑战。(三)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9、文中谈到尼采的真正用意在于( )A讽刺尼采。B表明尼采作为一位哲学家的丰富、大度。C指出中国没有足够的煤炭供全世界几百年之用。D批判“送去主义” 10、对以上文字理解正确的是( )A文中多处运用了反语修辞手法。B作者认为当时的中国贫穷落后,没有东西能够送出去。C“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是因为作者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实例。D作者呼吁国民党当局在对外交流中要吝啬一点。 11、关于“抛来”、“抛给”与“送来”三个词,正确的说法是( )A“送来”就是“抛来”B“抛来”就是“抛给”C.所谓“送来”,其实是“抛给”,这是一种不平等的交流方式。D“抛来”、“抛给”与“送来”三个词之间其实并没有什么区别。 12、以下关于“拿来主义”的表述,错误的是( )A“拿来主义”就是对外来文化采取占有、挑选的态度。B“拿来主义”就是对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C“拿来主义”就是全盘西化。D“拿来主义”也是我们继承本国文化遗产时所应持的态度。三、文言文(每小题1分,计1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A悖(bi)心 免胄(zhu) 明诏(zho)大号B乘(chng)韦 龙蟠(pn) 脯资饩(q)牵C杞(q)子 衰绖(cu) 不顾而唾(cu)D秣(m)马 稽首(j) 孤癖(p)之隐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轻则寡谋,无礼则脱(逃脱)。B且吾不以一眚(这里指小的过失)掩大德。C未可明诏(告诉,一般指上告下)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D秦伯素服郊次(停驻) 3、下列句子中,加点“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 B师之所为,郑必知之。C而江浙之梅皆病。 D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4、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文王之所辟风雨也。B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C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D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 5、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类活用情况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遂墨以葬文公。B秦伯素服郊次。C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D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6、下列句子中,加点字古今意义相同或相近的一项是( )A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 B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C晋于是始墨。 D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7、下列句子中,句式特点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人御师必于殽状语后置句B尔何知宾语前置句C而江浙之梅皆病定语后置句D使归就戮于秦省略句 8、下列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武夫力而拘诸原,夫人暂而免诸国士兵们竭尽全力从平原上将他们捉住,妇人几句话就把他们从我们国家放了。B吾子淹久于鄙邑,唯是脯资饩牵竭矣你们久居于我国,因此我们的干肉、粮食、牲口都供应完了。C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文人画士所造成的祸害的酷烈,竟到了这个地步啊!D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我本来不是文人画士,甘愿受到(他们的)辱骂,设立一个病梅馆来贮存它们。 9、殽之战中四个人物的主要性格特点分别是( )秦穆公 蹇叔 弦高 先轸A老谋深算 刚愎自用 机智爱国 忠直刚烈B刚愎自用 忠直刚烈 机智爱国 老谋深算C刚愎自用 老谋深算 机智爱国 忠直刚烈D老谋深算 机智爱国 忠直刚烈 刚愎自用 10、下列关于课文表述错误的是( )A病梅馆记是一篇托物言志,针砭时弊的文章,篇幅短小,结构严谨,寓意深刻。B殽之战以蹇叔关于战争胜负的预言为情节发展的纲,以秦军东征活动的始末为线索,重点描写了殽之战的战争场面。C龚自珍的己亥杂诗所表达的思想、观点与病梅馆记有异曲同工之妙。D殽之战反映了先民们的政治理念、思乡情怀和军实韬略。四、语文综合活动(8分)推荐你喜欢的一本书,说出书名,作者,并陈述推荐理由。150字左右。五、大作文(30分)中华民族素来崇尚“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近年来西方国家也纷纷呼吁“要心存感激地生活”。的确,当你具备这样高尚的品质后,心灵会不断地趋向真善美,实现自我的教育。在你十几年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你肯定受到过无数长辈、老师、同学的真诚关心、爱护和帮助。请以“感激”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自拟题目,不限文体,不少于500字。要求:1.中心明确,内容具体充实。 2.思想感情健康,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辽宁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教育类专业知识试卷及答案
- 2025年中式烹调师(技师)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事业单位招聘面试真题模拟试卷:时事热点解读
- 2025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类专业能力测试试卷(管理类)2025年真题模拟与解析
- 呼市地理统考试卷及答案
- 碳汇时空分布预测-洞察与解读
- 河南信阳二模语文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国考邯郸市食品药品监管岗位申论必刷题及答案
- 2025国考抚顺市巡视巡察岗位行测题库含答案
- 2025国考青海证监局行测常识判断高频考点及答案
- 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行业:2025年家庭教育市场消费者行为分析报告
- 苏州加装电梯协议书范本
- 大单元教学设计课件讲解
- 城市市容管理课件
- 门诊护理服务规范课件
- 首件工程(隧道)实施方案
- 孝心教育主题班会
- DR影像技术摆位课件
- 肝囊肿的护理查房
- nba篮球管理制度
- 公司厂房出租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