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规程通用题库.doc_第1页
操作规程通用题库.doc_第2页
操作规程通用题库.doc_第3页
操作规程通用题库.doc_第4页
操作规程通用题库.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操作规程通用类题库一、 判断题1. 煤矿生产调度工作的基本原则是:计划性.集中性.预见性.及时性.和稳妥性。()2. 计划工作的严肃性与调度工作的灵活性相结合,确保计划指标的实现.()3. 接受领导或上级指示时,要准确领会领导意图,解决问题要扎实,不留尾巴,一抓到底,让领导省心.()4. 井下变电室必须有独立的通风系统。()5. 井下发生重大事故后,领导尚未赶到调度室前,调度人员不得擅自组织有关单位和人员进行抢救。()6. 井下避灾路线图属安检部门专管,调度室无须配备。()7. 在组织生产过程中,上岗干部早出井,员工跟着出井,不完成当班任务,调度人员有权制止员工出井。()8. 生产计划和生产作业计划是调度组织生产活动的主要依据。()9. 企业年度生产计划是根据企业内部条件而制定的。()10. 一般企业生产作业计划的安排一般不留任何的余地。()11. 从生产系统的要求看,各生产环节在生产能力利用,任务下达必须协调一致、紧密配合。()12. 采掘工作面的进风流中,氧气浓度不低于20%。()13. 采掘工作面的进风流中,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1%。()14. 采掘工作面的空气温度超过35度,才停止作业。()15. 机电设备峒室的空气温度超过34度,必须停止作业。()16. 煤矿企业应根据具体条件制定风量计算方法,至少每6年修订1次。()17. 生产水平和采区必须实行分区通风。()18. 专用排瓦斯巷内风速不得低于0、5米/秒。()19. 采掘工作面风流中二氧化碳浓度达到1、5%时,必须停止作业,撤出人员。()20. 采掘工作面及其他作业地点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时,必须停止用电钻打眼。()21. 可以使用3台以上(含3台)的局部通风机同时向1个掘进工作面供风。()22. 井下变电室风流中以及局部积聚处的氢气浓度可以超过0、5%。()23. 员工可以在停风或瓦斯超限的区域内作业。()24. 低瓦斯矿井采掘工作面的瓦斯检查次数每班最多2次。()25. 煤矿企业应第隔两年组织一次矿井救灾演习。()26. 下井人员可以穿化纤衣服。()27. 打眼工在打眼时可以戴手套。()28. 两机车或两列车在同一轨道同一方向行驶时必须保持不少于100米的距离。()29. 在水平巷道或倾角在30度以下的井巷中,电缆应用吊钩悬挂。()30. 沿钻孔铺设的电缆必须绑紧在钢丝绳上,钻孔必须加装套管。()31. 在同一地点安装不同照明电压等级的电源插座时,应有明显的区别标志。()32. 在局部通风机及其开关附近10米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都不超过0.5%时,方可人工开启局部通风机。 ( )33. 井下低压安全供电的三大保护有:接地保护、漏电保护、电压保护。( )34. 井下空气中主要有害气体有:一氧化碳、硫化氢、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氨气、瓦斯和氢气。 ( )35. 矿井相对涌出量小于或等于10m3/t且矿井绝对涌出量小于或等于40 m3/min时,则该矿井即为低瓦斯矿井。( )36. 油类物质着火时最好的灭火器具是泡沫灭火器。( )37. 对于SO2和NO2中毒者只能进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不能进行压胸压背的人工呼吸,否则会增加伤情。( )38. 在进入被串联工作面的进风流中的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都不得超过0.5%。( )39. 1台局部通风机不得同时向2个作业的掘进工作面供风。( )40. 采煤机必须安装内、外喷雾装置。截煤时必须喷雾降尘,内喷雾压力不得小于2MPa,外喷雾压力不得小于1.5MPa,喷雾流量应与机型相匹配。( )41. 发生矿山事故,矿山企业必须立即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伤亡事故必须立即如实报告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和管理矿山企业的主管部门。( )42. 现场安全检查的重点是查隐患和“三违”()43. 碳酸氢纳干粉灭火器适用于扑灭木材或煤炭着火。()44. 使用干粉灭火器应特别注意堵管现象。()45. 二氧化碳灭火器可以扑灭各种固体和油类的火灾。()46. 发现有人触电,应赶紧拉他脱离电源。()47. 自救器除使用时间有限制外,其他方面没有限制要求。()48. 过滤式自救器要注意保养,一般可用5年,也不用定期检查。()49. 发生透水,破坏了巷道中的照明和路标时,现场人员应朝着有风流通过的上山巷道方向撤退。( )50. 被埋压伤员救出后,应迅速升井,不得停留检查。( )51. 斜井人车发生跑车时,乘车人员要迅速跳车逃生。( )52. 斜井人车发生断绳时,跟车工应打停车点。()53. 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必须每旬校正一次。()54. 隔爆型电气设备的防爆标志为ExibI。( )55. 沿断裂面两侧岩块发生显著位移的断裂构造称为断层。( )56. 能够防止在倾斜井巷中发生跑车事故的装置叫防跑车装置。( )57. 矿用钢丝绳都是丝一股一绳结构,即先由钢丝捻成绳股,再由绳股捻成绳。( )58. 不履行法定义务或者做出法律禁止的行为就是违法。( )二、 单选题1、低瓦斯矿井所有采掘工作面瓦斯浓度检查,每班至少检查( b )次。a.1 b.2 c.32、进入串联工作面风流中必须设置瓦斯自动监测报警断电装置,其报警断电浓度都不得超过( a )。a.0.5% b.1.0% c.1.5%3、矿井每( a )天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测风。a.10 b.15 c.304、已知测风地点的风速为3m/s,测风时应选用( b )。a.低速风表 b.中速风表 c.高速风表5、测风时风表离测风员身体及测风地点顶、底、帮一般应保持( c )cm以上的距离。a.10 b.15 c.206、当巷道风速低于( c )时,可以用烟雾法测定。a.0.15m/s b.0.25m/s c.0.3m/s7、进行反风演习主要通风机反转时,应每隔( a )分钟测定一次风量和瓦斯、二氧化碳等气体浓度,做好记录。a.10 b.20 c.308、规程规定,在采掘工作面的进风巷中按体积计算,氧气浓度不得低于( c )。a.12% b.17% c.20%9、采样时一般所需流量为( b )升/分。a.10-15 b.15-30 c.20-2510、 对于连续性产尘作业,测尘开始时间应在生产达到正常状态( C)分钟后再正常采样。a. 3 b 4 c. 511.在煤矿生产范围内,应该强调( B )A质量第一 B安全第一C效益第一 D金钱第一12.副井口.主井口及主要通风机房( A )m范围内,严禁烟火,不得在井口存放易燃材料。A 20 B 30 C 40 D 5013.为避免产生循环风,局部通风机的吸风量必须小于全风压供给该处风量的( B )。A 60% B 70% C 80% D 90%。4.综采工作面,在采取防尘措施之后,经矿总工程师批准,可适当加大风速,但不得超过( D )m/s。A 7 B 6 C 4 D 514.可以不做总回风道的通风方式是( D )。A中央并列式 B中央分列式C两翼对角式 D分区对角式15.巷道产生摩擦阻力的原因是( D )。A巷道断面的突然扩大B巷道断面的突然缩小C巷道拐弯D空气流动时与巷道周壁的摩擦以及克服空气本身的粘性16.巷道断面上各点风速( C )。A一样大 B上不大,下不小C巷道轴心部位大,周壁小D巷道轴心部位小,周壁大。17.下列那种气体的浓度变化可以作为早期预报内因火灾的指标。( B )A氧气量的增加 B一氧化碳含量的增加C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D一氧化碳含量减少18.采掘工作面的进风流中,按体积计算,氧气不得低于( A )%,二氧化碳不得低于( A )%。A 20,0.5 B 20,1.0C 18,1.0 D 18,0.5。19.串联通风的两个掘进工作面,进入串联工作面的风流中,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都不得分别超过( D )和 ( D )。A 1.0%,1.0% B 1.0%,0.5% C 0.5%,1.0% D 0.5%,0.5%。20.采用通风启封火区时,应以( B )的顺序打开防火墙。A先打开进风侧,在打开回风侧 B先打开回风侧,在打开进风侧 C两侧同时打开 D与顺序无关。21.下列风筒接头方法中漏风和阻力均最小的是( B )。A套环接头 B双反压边接头法 C罗圈接头法 D粘胶接头法。22.下列关于局部通风机风电闭锁的表述正确的是( D )。A将工作面电气设备开关和局部通风机开关闭锁起来 B局部通风机启动后,工作面风量符合标准后,方可向供电区域供电C将局部通风机供风掘进的巷道中的电器设备的总开关与局部通风机的开关闭锁起来 D当掘进工作面停风时,自动切断一切动力电源 。23.下列各种通风方法中属于利用主要通风机风压通风的是( B )。A扩散通风 B风障导风 C局部通风机通风 D水力引射器通风。24.配合比为1:2.2:4.4的混凝土的含义为( A )。A 1kg水泥配2.2kg砂子和4.4kg石子 B 1kg水泥配2.2kg石子和4.4kg砂子C 1kg水 配2.2kg石子和4.4kg砂子D 1kg水 配2.2kg砂子和4.4kg石子。25.风压的国际单位是( B )。A牛顿 B帕斯卡 C公斤力 D毫米水柱26.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生产矿井采掘工作面空气温度超过30,机电设备硐室的空气温度超过( D )时必须停止作业。A 26 B 28 C 30 D 3427.煤巷半煤岩巷掘进工作面必须安设甲烷传感器。其报警浓度.断电浓度.复电浓度分别为( C )A 1.0%CH41.0%CH41.0% CH4 B 1.5%CH41.5%CH41.0% CH4C 1.0%CH41.5%CH41.0% CH4D 1.5%CH41.0%CH41.0% CH428.规程规定:如果硐室深度不超过( C )m,入口宽度不少于1.5m,而无瓦斯涌出,可采用扩散通风。A 5 B 4 C 6 D 329.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巷道贯通时,必须由 ( C )在现场统一指挥。A矿长 B总工程师C通风部门派主管通风人员 D掘进部门主管人员30.采空区顶板岩石跨落情况自上而下的三带为(D)。A断裂带、弯曲带、跨落带 B跨落带、弯曲带、断裂带C弯曲带、跨落带、断裂带 D弯曲带、断裂带、跨落带31.采煤工艺与回采巷道布置及其在时间、空间上的相互配合叫( C )。A采煤工艺 B采煤系统 C采煤方法 D采煤工作32支撑掩护式支架适用于( C )。A顶板完整而且比较坚硬的工作面 B顶板较软而且易冒落的工作面C直接顶软而老顶压力较大的综采工作面 D以上各种工作面33.( D )采煤方法具有工序简单、掘进率低、产量大、效率高的特点。A炮采 B普采 C高档普采 D综放34.开切眼是沿采煤工作面的( B )掘进的。A开采线 B始采线 C终采线 D中心线35.全部充填法用( B)将充填材料送入采空区。A风力 B水力 C人力 D电力36.位于煤层之上随采随落的极不稳定岩层,称( A )。A伪顶 B直接顶 C基本顶 D老顶37.采煤工作面基本支护方式有( A )两种。A点柱和支架 B密集支柱和支架C丛柱和金属棚 D点柱和丛柱38.采煤工作面的工作空间支护与采空区处理工作的总称叫( C )。A顶板管理 B支护与放顶 C顶板控制 D顶板支护39.井下不应采用的止血方法是( D )。A指压止血法 B绷带止血法C止血带止血法 D绳子捆绑止血法40.井下搬运严重外伤员的最好办法是( C )。A背上来 B抬上来C制作简易担架,伤员头朝后抬上来D制作简易担架,伤员头朝前抬上来41.处理火灾事故时,当瓦斯浓度达到( B )%以上,并继续增加有爆炸危险,救护队员必须立即撤到安全地点,然后采取措施,排除爆炸危险。A1 B2 C3 D542.发生瓦斯爆炸时,上风侧的遇险人员应( A )。A逆风流撤退 B顺风流撤退 C就地等待抢救 D组织抢险43.过滤式自救器的作用是( B )。A过滤CO2 B过滤CO C过滤N2 D产生O244.粉尘中二氧化硅含量,每( D )个月应测定一次,在变更工作面时也应测定一次。A1 B2 C3 D645过滤式自救器是用于煤矿井下发生火灾或瓦斯、煤尘爆炸时防止( A )中毒的呼吸保护装置。A 一氧化碳 B 二氧化碳 C 氢气46遇到火灾事故时,位于火源进风测的人员,应该(A )。A 迎着新鲜风流撤退 B 顺着新鲜风流撤退 C 原地不动47透水后,人员在撤退过程中如透水破坏了巷道中的照明和路标,迷失行进方向时,遇险人员应朝着有风流通过的( A )巷道方向撤退。A 上山 B 下山 C 平巷4采掘工作面的进风流中氧气浓度不低于(B )。A 10% B 20% C 30%48按矿井瓦斯等级划分,高瓦斯矿井是指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大于( A )或矿井绝 对瓦斯涌出量大于40m3min。A l0m3/t B 20m3/t C 30m3/t49采用充填、灌浆方法处理火灾或隐患,为防止发生溃浆事故,充填时,在充填地点前后两端各( A )范围内除监护人员外,其他人员一律禁止逗留。A 50m B 60m C 70m50、掘进工作面的供风量是每人每分钟不得低于(C)A、5m3/min;B、4.5m3/min;C、4m3/min;三、多选题1、煤矿生产调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ABC)A连续性B时间性C重要性2、矿井通风方式按进回风井布置的方式分为(A、B、C)A中央式B对角式C混合式3、引起矿井火灾的基本要素有(ABC)A可燃物B热源C氧气4、矿井通风方法分为(ABC)A抽出式B压入式C抽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