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绪论学习要点土壤是覆盖于地球陆地表面一层疏松多孔的物质,它具有肥力,在自然和人工栽培条件下,能够生产植物,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和生态条件。土壤肥力是土壤经常地、适时适量地供给并协调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分、养分、空气、温度、扎根条件和无毒害物质的能力。肥料是指施用于土壤和植物地上部,能够改善植物营养条件的一切有机和无机物质。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施用肥料是保持土壤肥力和提高农作物产量必不可少的手段。土壤肥力分为自然肥力、人工肥力、有效肥力和潜在肥力。自然肥力是指土壤在各种自然因素作用下形成的肥力;人工肥力则是在前者的基础上,经过人类生产活动而形成的土壤肥力,农业土壤的肥力就是人工肥力;有效肥力是指水、肥、气、热都能够发挥作用,满足当前作物生长发育需要的能力;而潜在肥力则是指土壤中某些肥力因子,在当前条件下没有发挥作用,一旦条件适合就会发挥作用。名词解释土壤:是覆盖于地球陆地表面一层疏松多孔的物质,它具有肥力,在自然和人工栽培条件下,能够生产植物,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和生态条件。土壤肥力:是土壤经常地、适时适量地供给并协调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分、养分、空气、温度、扎根条件和无毒害物质的能力。肥料:是指施用于土壤和植物地上部,能够改善植物营养条件的一切有机和无机物质。填空题1土壤由_、_ 、_ 、_ 和_ 5种物质组成。(矿物质 有机物质 生物 水分 空气)2土壤肥力分为_ 和_ ,或_ 和_ 。(自然肥力 人工肥力 有效肥力 潜在肥力)3土壤四大肥力因素是_ 、_ 、_ 和_ 。(水 肥 气 热)问答题什么是土壤自然肥力、人工肥力?什么是有效肥力,什么是潜在肥力?自然肥力是指土壤在各种自然因素作用下形成的肥力;人工肥力则是在前者的基础上,经过人类生产活动而形成的土壤肥力,农业土壤的肥力就是人工肥力;有效肥力是指水、肥、气、热都能够发挥作用,满足当前作物生长发育需要的能力;而潜在肥力则是指土壤中某些肥力因子,在当前条件下没有发挥作用,一旦条件适合就会发挥作用。第二章学习要点1 矿物质土粒:分级,粒级,化学组成及性质,物理性砂粒、物理性粘粒,土壤矿物质。粒级是大小、成分和性质基本相近的矿质土粒。物理性砂粒是粒径0.01 mm的土粒,物理性粘粒是粒径0.01 mm的土粒。土壤中的次生矿物主要有以下几类:(1)简单的盐类如碳酸盐、硫酸盐和氯化物等。(2)含水的铁、铝和硅等氧化物类。(3)层状硅酸盐类如高岭石、蒙脱石和水化云母类等。大多数土壤中的次生矿物主要是层状硅酸盐矿物,其基本结构单元是铝氧片和硅氧片。按照二者的结合比例,铝硅酸盐矿物分为11、21和22三种类型,每一种类型都有其特有的性质,不同的土壤,其粘土矿物的类型和含量差异很大。2土壤质地:砂土、粘土和壤土。土壤质地是各种不同粒级土粒的配合比例,或各粒级土粒占土壤重量的百分数。3土壤质地决定土壤肥力。砂质土壤、粘质土壤、壤质土壤的主要性状和分布,土壤质地层次性,土壤质地的改良途径:掺砂掺粘,客土调剂、翻淤压砂或翻砂压淤、引洪漫淤或引洪漫砂、增施有机肥、种树种草,培肥土壤。4土壤有机质的来源、组成和存在的状态。土壤有机质:有机物残体在以微生物为主体的作用下,形成一类特殊的、复杂的、性质比较稳定的多种高分子有机化合物,一般包括部分半腐解的有机物质和全部的腐殖质。5土壤有机物质的转化过程:矿质化过程和腐殖化过程。影响投入有机质转化的因素包括:土壤条件、有机质组成及状态。6 土壤腐殖质的组分、性质和变异。土壤腐殖质成分极其复杂,提取和分离非常困难,目前还不完全知道其确切真实的组成成分,一般把腐殖质分为胡敏素、胡敏酸、富里酸三个组分。胡敏素是稀碱溶解提不出来的那部分腐殖物质,与粘粒矿物结合得十分紧密,难以把它与粘粒矿物分离开。胡敏酸和富里酸统称为腐殖酸,占腐殖物质的60左右,所以常用腐殖酸代替腐殖物质这一概念。腐殖酸不分组时,整体呈黑色,但胡敏酸呈棕褐色,富里酸呈淡黄色。腐殖酸是亲水胶体,具有很强的吸水能力。腐殖酸同时是一种弱酸,酸性条件下一般呈沉淀析出。腐殖酸分子上有多种官能团,最重要的是含氧官能团。腐殖酸是一种两性胶体,以带负电荷为主。腐殖酸的化学稳定性高,抗微生物分解的能力较强,分解速率非常缓慢。7土壤有机质对土壤肥力的影响:提供农作物需要的养分、增强土壤的保肥保水能力和缓冲性能、促进土壤团聚体的形成,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其他方面的作用。8增加土壤有机质的途径:大量施用有机肥;种植绿肥;秸秆还田;其他途径如施用河泥、塘泥,利用城市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堆制的垃圾肥,将农产品加工厂的废渣和食品工业的废弃物作有机肥料等。9土壤生物的组成、数量、存在状态。土壤中的生物种类繁多, 主要有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藻类、原生动物和线虫等微动物,以及蚯蚓、昆虫、蜘蛛、螨类、千足虫、田鼠等大型动物。大多数情况下土壤生物都处于休眠状态,一旦条件适合就迅速繁殖。土壤微生物和原生动物都生栖在土壤团聚体的孔隙中。90%以上的土壤生物分布在表层土壤中,在根际区域生物的数量要比远离根际区的土壤高许多倍。10土壤生物对土壤肥力的影响。土壤生物对于改善土壤结构、排除土壤毒素、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养分的有效性、促进作物生长和发育等各方面均有良好的作用。名词解释粒级:大小、成分及性质基本相近的矿质土粒。同晶替代:在粘土矿物形成过程中,硅氧片和铝氧片中的硅和铝等离子常常被大小、性质相近的离子替代,导致电荷不平衡,但其晶体结构并不改变。土壤质地:各种不同粒级土粒的配合比例,或在土壤质量中各粒级土粒的质量分数。矿质化系数:在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内(一般为一年)土壤中复杂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化合物的数量。腐殖质化系数: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单位有机物质经过一年后形成的腐殖物质数量。土壤有机质:有机物质在以微生物为主体的作用下,形成一类特殊的、复杂的、性质比较稳定的多种高分子有机化合物,一般包括部分半腐解的有机物质和全部的腐殖质。土壤腐殖质:在以微生物为主导的作用下,土壤中多种芳环结构的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经多种缩合作用,重新合成一类性质更稳定、结构更复杂的高分子物质,包括胡敏素、胡敏酸、富里酸等。填空题土壤颗粒可分为_、_、_和_4个不同等级。(石砾 砂粒 粉粒 粘粒)土壤物理性沙粒与物理性黏粒的分界点是_毫米。(0.01)根据成因,土壤中的矿物可分为_ 和_ 两大类。(原生矿物 次生矿物)土壤中的次生矿物主要包括_ 、_ 和_ 三大类。(层状硅酸盐类 简单的盐类 含水氧化物类)我国土壤学家将我国土壤质地分为_、_和_3大类。(砂土 壤土 粘土)土壤中有机物质包括_、_和_。(新鲜的有机物质 半腐解的有机物质 腐殖物质)土壤有机物的转化包括_和_两个完全对立的过程。(矿物质化 腐殖质化)土壤中腐殖物质包括_、_和_3个组成成分。(胡敏酸 胡敏素 富里酸)一般有机质含量高于_的土壤称为有机质土壤。(20%)砂粒质量分数大于_的土壤为砂土,粗粉粒质量分数大于_的土壤为壤土,黏粒质量分数大于_的土壤为黏土。(50 30 30)单项选择题:当土壤颗粒的粒径大于0.01mm时(B)。A 吸附能力比较强 B 吸附能力比较弱C 吸附能力没有变化 D 不表现出任何吸附能力蛭石是(A)。A 次生矿物 B 原生矿物 C 水化氧化物 D 有机物与次生矿物的结合物蒙脱石比高岭石的吸附能力(A)。A 强 B 弱 C 差别不大 D 完全相同砂土的砂粒质量分数一般在(A)。A 50%以上 B 50%以下 C 70%以上 D 70%以下黏重的土壤一般含有(B)。A 比较多的原生矿物 B 比较多的次生矿物 C 比较多的有机质 D 比较多的石英土壤质地主要取决于土壤(D)。A 黏粒含量 B 砂粒含量 C 有机质含量 D 大小不同的土粒组合比例土壤有机质中的主要成分是(B)。A 植物残体 B 腐殖酸 C 胡敏酸 D 半分解的植物残体有机物质分解的最终产物是(B)。A 腐殖质 B CO2和H2O等 C 褐腐酸 D 胡敏酸一般来说腐殖质的吸附能力(A)。A 比黏土矿物强 B 比黏土矿物弱 C 与黏土矿物几乎相同 D 比原生矿物强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D)。A 黏粒含量也高 B 原生矿物少 C 次生矿物多 D 吸附能力强问答题:土壤中的次生矿物有哪些类?答:土壤中的次生矿物主要有以下几类:(1)简单的盐类如碳酸盐、硫酸盐和氯化物等,(2)含水的铁、铝和硅等氧化物类,(3)层状硅酸盐类如高岭石、蒙脱石和水化云母类等。大多数土壤中的次生矿物主要是层状硅酸盐矿物,其基本结构单元是铝氧片和硅氧片。如何改良土壤质地?答:土壤质地的改良途径:掺砂掺粘,客土调剂、翻淤压砂或翻砂压淤、引洪漫淤或引洪漫砂、增施有机肥、种树种草,培肥土壤。影响土壤有机物质转化的因素有哪些?答:影响土壤有机质转化的因素包括:土壤条件、有机质组成及状态。土壤有机质对土壤肥力有些什么影响?答:提供农作物需要的养分、增强土壤的保肥保水能力和缓冲性能、促进土壤团聚体的形成,改善土壤物理性状以及其他方面的作用。有些什么途径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答:大量施用有机肥;种植绿肥;秸秆还田;其他途径如施用河泥、塘泥,利用城市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堆制的垃圾肥,将农产品加工厂的废渣和食品工业的废弃物作有机肥料等。第三章学习要点1土壤胶体的类型和基本性质。通常把粘粒和腐殖质视为土壤胶体。土壤胶体从形态上可分为无机胶体(也称矿质胶体)、有机胶体和有机无机复合胶体。有机胶体即土壤中的有机物质,无机胶体主要由层状铝硅酸盐矿物和无定形氧化物组成,有机无机胶体是由土壤中的有机化合物与粘粒通过物理、化学或物理化学等作用形成的各种复合体。土壤胶体的基本性质:土壤胶体如粘粒、腐殖酸分子等不仅有巨大的表面积,而且由于粘粒矿物的层状结构和腐殖质的网状多孔结构还有很大的内表面积。土壤胶体的具有带电性,其电荷根据稳定性可分为永久电荷和可变电荷。胶体一般以两种状态存在,一种是均匀地分散在水等介质中,称为溶胶,另一种是在相互凝结聚合在一起,称为凝胶。土壤胶体存在的状态主要受两种力的作用:一是胶体微粒之间的静电排斥力,它使胶体颗粒分散;二是胶体微粒之间的分子引力,它使胶体颗粒相互吸引呈凝聚状态。2土壤的吸附性土壤胶体不仅表面积很大,而且带有大量电荷,因而具有强大的吸附能力。按吸附的机理和作用力的性质可将土壤的吸附性能分为机械吸附、物理吸附、化学吸附、物理化学吸附和生物吸附5种类型,按照吸附的离子种类可分为阳离子吸附和阴离子吸附。机械吸附是指土壤对进入的物质的机械阻留作用。物理吸附是指借助于土壤颗粒的表面能而发生的吸附作用。化学吸附是指进入土壤中的物质经过化学作用,生成难溶性化合物或沉淀,因而存留在土壤中的现象。生物吸附是指土壤中的生物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把有效性养分吸收、积累、保存在生物体中的作用。生物吸收的重要特点表现在:选择性、表聚性、创造性、临时性。物理化学吸附是指土壤溶液中的离子通过静电引力吸附在胶体微粒的表面上,被吸附的离子可以被其它的离子替代而重新进入土壤溶液中的现象。阳离子吸附:土壤胶体一般都带负电, 所以吸附的离子主要是阳离子。当土壤胶体吸附的阳离子都为盐基离子时,土壤呈盐基饱和状态,这种土壤称为盐基饱和土壤。如果土壤胶体所吸附的阳离子部分为盐基离子,部分为H+和Al3+时, 这种土壤胶体呈盐基不饱和状态, 称为盐基不饱和土壤。土壤盐基饱和度是指土壤胶体上交换性盐基离子占全部交换性阳离子的百分数。阴离子吸附:土壤胶体一般带负电, 但两性胶体如含水氧化铝、铁在土壤pH较低时,也会带正电荷,从而吸附阴离子。3土壤离子交换作用的特点交换反应是可逆的,交换反应是等当量进行的,交换反应受质量作用定律的支配。土壤的离子吸附作用是指土壤胶体颗粒通过把溶液中的离子吸附在胶体微粒的表面上的作用,具体来说是在扩散层,分为阳离子吸附和阴离子吸附土壤的离子交换作用是指土壤溶液中的离子将胶体上吸附的离子代换下来的作用,分为阳离子和阴离子交换作用,主要是阳离子交换作用。4土壤离子吸收和交换与土壤肥力的关系土壤离子吸附与交换对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吸附性强的土壤保肥性能、供肥性能均强,土壤中养分的有效性强。土壤离子吸附与交换对土壤酸碱性的影响:土壤胶体上吸附的阳离子的组成决定了土壤的酸碱反应。土壤酸碱性与土壤的盐基饱和程度有关,一般盐基不饱和的土壤,土壤胶体上有较多的致酸离子Al3+和H+,使土壤呈酸性反性;而盐基饱和的土壤一般呈中性或碱性。土壤胶体上吸附了大量的交换性阳离子,从而使土壤对酸和碱具有缓冲能力。土壤离子吸附与交换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土壤胶体凝聚和分散的特性受土壤胶体上吸附交换性阳离子组成的影响很大,而土壤胶体的凝聚与分散直接关系到土壤的结构性。5土壤酸的类型和性质。土壤呈酸性一方面与土壤溶液中的H+ 浓度有关,而主要取决于土壤胶体上吸附的致酸离子数量。因此土壤酸可分为两种:活性酸和潜在酸。活性酸是指土壤溶液中存在的氢离子,其大小一般都用氢离子浓度或活度的负对数来表示,即pH值来表示。潜在酸是指土壤胶体上吸附的H+和Al3+,这些致酸离子只有在通过离子的交换作用进入土壤溶液时,才显出酸性,是土壤酸性的潜在来源,一般用交换性酸度或水解性酸度来表示6土壤的缓冲作用及其影响因素土壤的缓冲作用是指土壤对酸碱物质加入的抵抗能力,即向土壤中加入少量的酸碱物质,其pH值并不发生明显的变化。土壤之所以具有缓冲能力,一是由于土壤溶液中含有碳酸、硅酸、磷酸、腐殖酸、有机酸等弱酸及其盐类,二是由于土壤胶体上离子的吸附与交换作用,土壤胶体上吸附的盐基离子能通过交换作用被解吸,从而对进入土壤中的酸性离子起中和作用;而胶体上吸附的H+和Al3+离子又对碱性物质起缓冲作用。一般把土壤溶液改变一个pH单位所需要的酸量或碱量,叫做土壤的缓冲容量,可用酸碱滴定方法来测定。影响土壤缓冲能力的因素有:土壤胶体类型及其阳离子交换量,土壤阳离子交换量越大,其缓冲能力越大;土壤盐基饱和度,在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相等的条件下,盐基饱和度愈高,对酸的缓冲能力愈大。7土壤酸碱反应与土壤肥力的关系Fe、Mn、Zn、Cu、Mo在酸性条件下有效性较高,其它养分元素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有效性较高。土壤酸碱度与微生物的活性及种群分布密切相关,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也有很大影响。农业上一般通过向土壤施用石灰来调节土壤酸度,施用有机肥料、硫磺、硫化铁、生理酸性肥料、石膏等措施来调节土壤碱度。名词解释永久电荷:由于层状硅酸盐矿物的同晶代换作用、矿物晶格边缘或边角上发生离子的丢失而断键,从而产生了剩余的价键,即带有电荷。以这种方式产生的电荷,不随土壤环境pH的变化而变化。活性酸:指土壤溶液中氢离子的数量,一般用pH来表示。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土壤能吸附的交换性阳离子的最大量,一般在pH=7的条件下测定。法定单位为:mmol?kg-1。土壤钠离子饱和度:交换性Na+与全部土壤交换性阳离子的摩尔比。土壤缓冲容量:土壤溶液改变一个pH单位所需要的酸量或碱量,一般用酸碱滴定方法来测定。土壤反应的指示植物:对土壤酸碱性反应很敏感的作物,称为土壤酸碱指示植物。土壤盐基饱和度:土壤胶体上交换性盐基离子与全部交换性阳离子的摩尔比。土壤有机无机胶体复合度:土壤中的有机质与矿物质颗粒结合成为有机无机复合颗粒的程度,一般用土壤的有机无机复合体中含碳量占土壤总碳量的质量分数(一般用百分数形式)来表示。填空题土壤胶体是指颗粒在_的土壤颗粒。(0.10.001m)土壤胶体分为_、_和_。(有机胶体、无机胶体、有机无机复合胶体)土壤永久电荷主要来源于_和_。(同晶替代、矿物晶格断键)土壤酸的来源是_。(活性酸、潜在酸)土壤酸有_和_两种。(碳酸盐、重碳酸盐)一般来说,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小于_时,土壤保肥能力差;大于_时,表明土壤保肥能力强。(10 cmol/kg 20cmol / kg)当交换性钠离子占土壤交换性阳离子_时,土壤物理性状会出现恶化。(15%)我国土壤的酸碱性变化规律是_。(南酸北碱)使土壤呈酸性的主要成分是_和_。(H+ Al3+)单项选择题:土壤胶体是(B)。A 一种矿物 B 很小的土壤颗粒 C 土壤中的一种物质 D 原生矿物向土壤加入一定浓度的钙盐,土壤颗粒会(B)。A 更加分散 B 团聚在一起 C 没有任何变化 D 带有更多的电荷土壤吸附阴离子的结果是(A)。A 土壤胶体颗粒之间溶液中的阴离子浓度增大B土壤胶体颗粒之间溶液中的阴离子浓度减小C 土壤颗粒分散D 土壤颗粒凝聚被土壤颗粒吸附的离子(B)。A 都能够被其它同性离子交换下来B 部分能够被其它同性离子交换下来C 完全不能被其它同性离子交换下来D能够被异性离子交换下来如果向土壤加入钾盐,土壤溶液中浓度增加的是(D )。A 铁离子 B 铝离子 C 硫酸根离子 D 钙离子蛭石含有比较多的负电荷,主要是由于(A)。A 同晶代换作用 B 环境pH的变化 C 吸附有机质 D 边缘断键土壤中的活性酸一般(C )。A 大于交换酸 B 小于交换酸 C 几乎相等 D 视土壤而定向土壤加入很少量的稀碱水溶液,大多数土壤的pH值会(C )。A 增大 B 减小 C 没有明显变化 D 有很大变化问答题:土壤胶体有哪些类型?答:土壤胶体从形态上可分为无机胶体(也称矿质胶体)、有机胶体和有机无机复合胶体。有机胶体即土壤中的有机物质,无机胶体主要由层状铝硅酸盐矿物和无定形氧化物组成,有机无机胶体是由土壤中的有机化合物与粘粒通过物理、化学或物理化学等作用形成的各种复合体。土壤胶体为什么具有吸附能力?答:土壤胶体不仅表面积很大,而且带有大量电荷,因而具有强大的吸附能力。土壤吸附如何分类? 答:按吸附的机理和作用力的性质可将土壤的吸附性能分为机械吸附、物理吸附、化学吸附、物理化学吸附和生物吸附5种类型,按照吸附的离子种类可分为阳离子吸附和阴离子吸附。简要说明土壤离子交换作用的特点。答:交换反应是可逆的,交换反应是等当量进行的,交换反应受质量作用定律的支配。土壤的离子吸附作用是指土壤胶体颗粒通过把溶液中的离子吸附在胶体微粒的表面上的作用,具体来说是在扩散层,分为阳离子吸附和阴离子吸附。土壤的离子交换作用是指土壤溶液中的离子将胶体上吸附的离子代换下来的作用,分为阳离子和阴离子交换作用,主要是阳离子交换作用。说明土壤离子吸收和交换与土壤肥力的关系。答:土壤离子吸附与交换对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吸附性强的土壤保肥性能、供肥性能均强,土壤中养分的有效性强。土壤离子吸附与交换对土壤酸碱性的影响:土壤胶体上吸附的阳离子的组成决定了土壤的酸碱反应。土壤酸碱性与土壤的盐基饱和程度有关,一般盐基不饱和的土壤,土壤胶体上有较多的致酸离子Al3+和H+,使土壤呈酸性反性;而盐基饱和的土壤一般呈中性或碱性。土壤胶体上吸附了大量的交换性阳离子,从而使土壤对酸和碱具有缓冲能力。土壤离子吸附与交换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土壤胶体凝聚和分散的特性受土壤胶体上吸附交换性阳离子组成的影响很大,而土壤胶体的凝聚与分散直接关系到土壤的结构性。说明土壤酸碱反应与土壤肥力的关系。答:Fe、Mn、Zn、Cu、Mo在酸性条件下有效性较高,其它养分元素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有效性较高。土壤酸碱度与微生物的活性及种群分布密切相关,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也有很大影响。农业上一般通过向土壤施用石灰来调节土壤酸度,施用有机肥料、硫磺、硫化铁、生理酸性肥料、石膏等措施来调节土壤碱度。第五章 土壤的水气热本章重点、难点内容1、土壤水分的类型和性质土壤水分一般分为四种类型:吸湿水、膜状水、毛管水和重力水。土壤颗粒具有很大表面积,在其表面可牢固地吸附一层或数层水分子,这部分水称为吸湿水,其含量称为土壤吸湿量。当大气相对湿度达到100%时,吸湿量达到最大值,称为最大吸湿量或称为吸湿系数。当土壤颗粒吸附空气中的水分达到饱和即达到最大吸湿量时,土壤颗粒仍然可以吸附水分,并形成一层水膜,这种水称为膜状水,膜状水达到最大数量时的土壤含水量称为最大分子持水量。土壤中存在着大量的毛管孔隙,毛管孔隙中的水分就是毛管水。根据地下水与毛管水是否连接,可将毛管水分为毛管悬着水和毛管上升水两种。毛管悬着水是指没有与地下水连通时,保持在土壤毛管孔隙中的水分,其最大值称为田间持水量,通常作为灌溉水量定额的最高指标。毛管上升水是指由于地下水借毛管引力的作用,从下向上移动,并保持在毛管中,其最大值称为毛管持水量。当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时,如果继续供水,土壤中所有大小孔隙都将充满水,此时的土壤含水量称为土壤饱和含水量,超出田间持水量的水就是重力水。2、土壤水吸力进入土壤的水分是在多种力量的作用下保持在土壤中的,这种力量包括土壤各种物质与水分的结合力、土壤颗粒对水分的吸附固持力、毛管对水的固持力、土壤颗粒的机械阻力等等,所有这些力统称为土壤水吸力。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是指将土壤水分含量与土壤水吸力作图所得到的曲线,每种土壤都有其自己的水分特征曲线。3、土壤水分含量的测定和表示方法自然条件下土壤保持的水分称为土壤含水量,俗称墒。土壤水分含量的测定方法主要有酒精燃烧法、烘干法、中子仪法等方法,其中烘干法是常用方法,酒精燃烧法可作为田间土壤含水量快速测定的一种方法。土壤含水量的表示方法有重量法、容积法、相对含水量和贮量法等。4、土壤水分的运动土壤水的再分布是指停止供水后,入渗过程结束,土壤水在重力、吸力梯度和温度梯度的作用下,继续向下层较干的土壤移动,但没有与地下水接触。土壤水的运动包括液态水的运动和气态水的运动。液态水的运动分为饱和流运动和不饱和流运动。当不断向土壤供水,使土壤所有孔隙都充满了水,水分会由于重力和压力作用,向土壤下层移动或横向运动,这就是土壤水的饱和流运动。如果供水不足,只有毛管等小孔隙充满水,土壤水分运动主要依赖水吸力梯度,包括膜状水和毛管水的运动,这就是土壤水的非饱和流运动。土壤水分以水气的形态由土壤表面向大气扩散的现象称为土壤蒸发或土面蒸发,土面蒸发分为3个阶段:大气控制阶段、土壤导水率控制阶段和扩散控制阶段。盐土的水分蒸发与非盐土相比有其自己的特点。5、土壤水的有效性土壤有效水是指作物根系能够吸收利用的土壤水分,其含量为土壤含水量与土壤萎蔫系数的差值,最大量是田间持水量与土壤萎蔫系数的差值。土壤萎蔫系数是指当土壤供水不能补充作物叶片的蒸腾消耗时,叶片发生萎蔫,如果再供水时,叶片萎蔫的现象不能消失,即成为永久萎蔫,此时土壤的水分含量就是土壤萎蔫系数或永久萎蔫点。当根系的吸水能力大于土壤水的吸力时的土壤水是有效水。吸湿水与土壤颗粒之间的吸附力远远大于作物根的吸水力,所以是无效水。水膜外层的膜状水根系能够吸收,所以部分膜状水是有效水。毛管水也是有效水,但重力水由于不在土壤中存留,对作物而言是无效水。土壤有效水含量的经验判断方法俗称田间验墒,将土壤墒情分为5种类型,即汪水、黑墒、黄墒、潮干土和干土。6、我国农业水资源状况我国人均占有水量只是世界平均值的1/4,每亩占有水量为世界的3/4,约有一半以上的旱地得不到灌溉,是世界13个最缺水的国家之一。我国水资源短缺可分为4种类型:资源性缺水;水质不良型缺水;设施型缺水;工程性缺水。我国农业水资源匮缺有以下几个特点:水资源区域分布与经济发展格局很不匹配;占国土面积69%的山区、丘陵地区,水源工程建设难度大,缺水严重;降雨集中,年际之间变化大,可利用水量少,旱涝灾害频繁;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经很高,接近世界水资源开发利用率的三倍,很难进一步提高利用率;水质差、水污染严重;水分利用率低。7、作物需水规律作物需水量是指生长在大面积农田上的无病虫害的作物,当土壤水分和肥力适宜时,在给定的生长环境中,作物达到高产潜力值的条件下,作物叶面蒸腾、棵间土壤蒸发、组成作物体和消耗于光合作用等生理过程所需要的水量总和。叶面蒸腾和棵间土壤蒸发两部分统称为作物蒸散量。一般根据彭曼公式或农田水分平衡方程来计算作物需水量。作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对水的需求差异很大,存在需水临界时期,此时若缺水,作物产量将大幅度下降。8、水分的高效利用(1)开源、节流: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减少输水损失,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充分利用自然降雨;合理开采利用地下水;劣质水和工农业污水的资源化和有效利用。(2)加强管理:加强法制宣传;建立水源保护区,狠抓“三废”治理;统一规划,合理分配和利用水资源;实行水资源商品化,鼓励建立农业供水公司、用水者协会。(3)农业耕种措施:提高土壤蓄水保墒的能力;培育抗旱新品种,调整种植结构,合理安排作物布局;合理灌溉。9、旱作农业我国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分布从东北通辽开始,经河北张北、山西雁北,经宁夏固原和甘肃陇中的定西,直到西藏拉萨,总面积达220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约47%52.5%,降雨60%以上集中在69月份,而且年际之间变化很大。旱作农业的基本思想是尽量保蓄和充分利用有限的降雨,提高水分的利用效率,其措施包括选育抗旱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培训试题(附答案)
- 油田地面工程建设规划方案
- 生物基化学品生产线项目技术方案
- 高速公路扩建项目建筑工程方案
- 储能电站负荷预测与调度优化方案
- 乡村振兴专员工作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方案
- 开发区道路及沿线配套提升工程建筑工程方案
- 农业主管种植计划与产量提升方案
- 2025年及未来5年中国氯化钾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坚果酥脆饼干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庄河市公开招录社区工作者招聘62人笔试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幼儿园韵律活动培训
- 2025年广东普法考试考场二题目及参考答案
- 安全生产巡检及整改方案表格
- 2025中国微生物制剂农业应用与市场推广研究报告
- 2025吉林省国资委监管企业集中招考1214人联合考试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2030智慧餐饮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跑步体能训练讲座
- 别墅物业费代缴合同协议2025年规定
- 2025年妇产科妇科超声检查技巧操作考核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度江苏省数据集团有限公司社会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