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登记代理人考试题集.doc_第1页
土地登记代理人考试题集.doc_第2页
土地登记代理人考试题集.doc_第3页
土地登记代理人考试题集.doc_第4页
土地登记代理人考试题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比例尺是地图的一个重要参数,地籍图属于( )图。A.大比例尺 B.中比例尺 C.小比例尺 D.中小比例尺答案:A解释:由于地籍图要反映详细产权信息,比例尺大的时候才可反映细节。20.在土地征用征收、土地出让或转让时,一般采用( )法计算宗地面积。A.解析 B.图解坐标 C.求积仪 D.方格网答案:A解释:变更调查需要更高精度。21.地籍测量与普通地形测量相比较,不需要测量的是( )。A.重要地物 B.等高线 C.土地权属界线 D.河流答案:B解释:地籍测量通常要测量土地权属界线、重要地物、重要交通、水系。22. 某权利人拥有建筑面积为146m2一块宗地,本栋建筑物占地面积为1032m2本栋建筑物建筑总面积3247m2,该权利人应分摊的基底面积为( )。A.29.31 m2 B.46.40 m2 C.22.24 m2 D.15.17 m2答案:B解释:(146/3472)X1032。提示,分摊面积=(自有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基底面积。23.有一矩形宗地,宗地界址点J1(7,1),J2(3,4),界址边长J2J3=12m,J3J1=13m。宗地面积为( )。A.60m2 B.156m2 C.120m2 D.30m2答案:A解释:矩形宗地,显然,给定的三边构成直角三角型。24.如图,已知A(100m,100m)、B(200m,200m),方位角o=45。测量A点到P的水平距离D=38m,观测水平角=52。界址点的坐标的计算结果是( )。A.(123.40m,129.94m) B.(95.37m,137.72m)C.(126.87m,126.87m) D.(195.37m,237.72m)答案:B25. 地籍铅笔原图的基本精度要求是,相邻界址点间距,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关系距离的中误差应控制在图上( )内。A.0.4mm B.0.3mm C.0.5mm D.0.7mm答案:B26.地籍测量坐标系最好选择国家统一的( )带平面直角坐标系,使其成为国家网的组成部分。A.1.5 B.3 C.6 D.9答案:B解释:区域大时为6 带。地籍测量属城镇区域,采用3带。27.GPS定位技术在测绘中已经得到应用和普及,近年来推出的RTK技术,又称为( )定位技术。A.动态 B.实时动态 C.静态 D.实时静态答案:B解释:载波相位差分技术,又称RTK(Real Time Kinematic)实时动态定位技术。28.宗地分割时,宗地编号的变更原则之一是( )。A.旧宗地号将作为历史,不复再用B.分割后面积较大的宗地采用旧宗地号,其他宗地重新编号C.分割后面积较小的宗地采用旧宗地号,其他宗地重新编号D.分割后任意一个宗地都可以采用旧宗地号。答案:A解释:宗地编号方式与面积大小没关系。29.变更地籍调查时,界址未发生变化的宗地,界址点号的变更原则之一是( )。A.宗地界址点号不变B.在宗地所在街道最大界址点号后顺序重新编号C.在宗地所在街坊最大界址点号后顺序重新编号D.在原界址点号后加支号重新编号答案:A解释:界址未发生变化的宗地,其界址点号也没有变化。30.变更地籍调查时,对由于宗地合并的界址发生变化的宗地,其宗地草图上应加盖( )字样的印章。A.“作废” B.“变化” C.“变更” D.“初始”答案:C解释:原编号废止,同时应该加“变更”印,同时原有的资料归档。31.出让土地使用权的土地用途变更是指土地使用者在征得出让方同意,并经土地管理部门和城市规划部门批准,依照有关规定,重新签定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调整( )后,改变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规定的土地用途。A.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B.宗地标定地价C.土地租金 D.基准地价答案:A解释:主要是补因为用途不同造成的差价。32.指造林成活率大于或等于合理造林株数的41%,尚未郁闭但有成林希望的新造林地(一般指造林后不满3-5年或飞机播种后不满5-7年的造林地)。A.未成林造林地 B.有林地 C.灌木林 D.有林地答案:A解释:本题难度不大,但注意土地分类中的几个重要地类。33.161号宗地与15号宗地及32号宗地合并,则合并后的宗地号为( )。A.162 B.1611 C.151 D.321答案:C解释:合并时采用最小号加支号的方法。34.变更地籍调查时,界址发生变化的宗地应按要求( )宗地草图。A.在实地勘丈 B.依据地籍图修改C.在室内修改 D.依据宗地图修改答案:A解释:注意是修改的宗地草图,所以必须实地调查。35.变更地籍调查完成后,审核人对变更地籍调查结果进行全面审核,结果核实无误,在意见框填写合格的审核意见,否则( )。A.填写不合格 B.填写不合格并指出错误所在C.应指出错误所在 D.填写不合格并指出错误所在及处理意见答案:D解释:不应该仅仅说明不合格,更重要的是说明指导意见。36.变更地籍测量一般不进行( )。A.首级控制测量 B.界址测量 C.制作宗地图 D.面积量算答案:A解释:只有大规模的初始调查才需要进行首级控制。变更地籍测量尽量采用已有资料。37.变更地籍测量精度应( )变更前地籍测量精度。A.低于 B.等于 C.不低于 D.不高于答案:C解释:一般变更时,测量本身要求的精度、测量规范标准、技术设备都提高,自然,精度也要提高。38. 对界址发生变化的宗地进行变更地籍测量时,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测量人员都应首先检测( )的精度,确认无误后再进行变更地籍测量。A.地形点 B.原控制点及原界址点 C.水准点 D.高程点答案:B解释:注意进行的是界址测量,需要检测的是与它有直接关系的点。39.假设不考虑检查数量上的要求,且检测距离与原丈量距离是同精度的,检测了5条边(见下表),则间距中误差为( )。点号 检测距离(m) 原勘丈距离(m) 较差(cm)J1 J2 30.951 30.961 -1.0J2 J3 52.239 52.252 -1.3J3 J4 77.950 77.935 +1.5J4 J5 30.955 30.949 +0.6J5 J1 77.948 77.939 +0.9A.0.78cm B.1.11cm C.0.87cm D.1.24cm答案:A40.极坐标法放样P点的步骤是:将仪器安置在已知点A上,对中整平后,后视另一已知点B,并以B点为零方向,放样AB与AP的夹角,得AP方向,沿AP方向放样( )距离,得P点。A.B到P的长度 B.A到B的长度C.P到B的长度 D.A到P的长度答案:D解释:注意极坐标法放样的基本过程。41.放样新增界址点P的坐标为(100.32,200.69),临近的控制点A的坐标为(156.56,169.20),临近的界址点B的坐标为(120.00,261.23),计算边长作为距离交会法放样数量,则A到P的长度和B到P的长度分别为( )A.99.03m 63.66m B.99.03m 64.46mC.64.46m 63.66m D.63.0m 62.3m答案: C提示:公式计算AP,图形绘制A、B、P相互接合42.为保证地籍图的现势性,当一幅图内的宗地变更面积( )时,应对该幅图进行基本地籍图的更新测量。A.接近1/2 B.超过1/2 C. 超过1/3 D.接近1/3答案:B43.以街道为单位的宗地面积汇总表的变更,应( ),将新增加的宗地面积加在表内。A.保留变化数据B.划掉发生变更的宗地面积数并加盖“作废”字样印章C.划掉发生变更的宗地面积数并加盖“变化”字样印章D.划掉发生变更的宗地面积数并加盖“变更”字样印章答案:D解释:D是标准说法。注意考虑地籍的连贯性的特点。44.宗地是被( )封闭的地块。A.权属界线 B.街巷 C.行政区内行政界线 D.主干道路答案:A解释:必须是权属界线,并且是封闭的。45.新增界址点坐标为:P(4000.00,4732.00),临近控制点坐标为:A(3000.00,3000.00),原界址点坐标为:B(6000.00,4732.00),用极坐标法放样时,AP与AB的夹角和AP的长度S为( )。A.60 1732.00 m B.30 1732.00mC.60 1999.96m D.30 1999.96m答案:D解释:坐标为整数时,图形法更好!46.采用解析法检测4个界址点坐标,检测精度与原测精度相同,原坐标依次为:J1(1150.25,2116.36),J2(1170.35,2148.27),J3(1262.46,2237.54),J4(1282.91,2252.85),检测坐标依次为:J1(1150.22,2116.31),J2(1170.32,2148.25),J3(1262.50,2237.56),J4(1282.99,2252.89),本次检测界址点点位中误差为( )。A.3.6cm B.4.3cm C.4.7cm D.6.6cm答案:B解释:末尾数对应相减,平方求和,套用公式。47、初始地籍调查成果的检测不包括( )。A. 界址点点位检测,宗地草图精度检测 B.控制点精度检测C.地籍图图面精度检测 D.界址点间距检测答案:B解释:B不做要求,重点还是查界址内容。48.为检测1:500图面精度,在实地丈量一组界址点间距与相应的界址点图精度相比较,其检测较整依次为:0.19m,0.17m,0.25m,0.3m,0.18m,本次检测界址点间距图上中误差的绝对值是( )。A.0.16mm B. 0.22mm C.0.32mm D.0.44mm答案:A49.城镇初始权属调查的基本单元是( ).A.图斑 B. 宗地 C. 房屋 D.用地单位答案:宗地解释:地籍调查的基本单位都是宗地50.为检测地籍图图面精度,利用实地丈量一组相临界址点的距离,并与相应的图解距离比较,实测距离与图解距离图上允许误差的绝对值应不大于( )。A.0.3mm B.0.4mm C. 0.6mm D.0.8mm答案:C解释:允许误差的绝对值为二倍的中误差。51.在开展城镇土地利用现状与潜力调查评价工作中,当城镇地籍调查及城镇变更调查的成果不能覆盖整个评价区域时,应利用( )作为补充。A.城市规划资料 B.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资料C.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资料 D.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资料答案:D解释:注意使用的时候应该统一地籍图、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图的比例尺,52.勘测定界图的比例尺一般不小于( )。A.1:1000 B.1:2000 C.1:5000 D.1:10000答案:B解释:勘测定界图需要大比例尺。53.在土地勘测定界的地类调查时,应核实实地地类与( )上标注地类是否一致。当不一致时,应在勘测定界技术报告几面积测量算表中注明。A.选址意见书 B.初步设计前测绘的地形图C.工程设计图 D.土地利用现状图答案:D54.某建设项目用地有六个界址点,其坐标依次为:J1(0,1),J2(1,1),J3(2,2),J4(2,4),J5(1,4),J6(0,2),则该项目的用地的总面积是( )。A.3.5m2 B.4.7m2 C.4.5m 2 D.5.7m2答案:C解释:方法一为公式法,方法二为图形法。当点多的时候,建议先展点,后利用图形直接算面积。显然,该图形为一高2长处的矩型,减去两个直角小三角形。55.某块地在土地利用现状图上注记为“旱地”,农业结构调整中改种桑树,但耕作层未被破坏,在土地勘测定界地类调查时,该地块地类应确定注记为( )。A.旱地 B.果园 C. 可调整桑园 D.桑园答案:C解释:按照新的分类体系,属于园地(12)中的123K,由耕地改,但耕作层未破坏的桑园。56.根据土地勘测定界的工作程序,勘测定界不含( ) 阶段A.外业调查 B.外业测量C.内业整理汇总 D.内业资料管理答案:D57.土地勘测定界时,可利用拟用地界址点坐标与控制点坐标,计算拟用地界址点相对于控制点的角度等有关数据,作为( )放样数据。A.前方交会法 B.距离交会法 C.极坐标法 D.截距法答案:A解释:只有角度则只能用角度前方交汇。58.土地勘测定界时,界址点放样的点位中误差应控制在( )内。A.5cm B.10cm C.15cm D.20cm答案:B解释:精度要求比测量界址点放的宽些。59.土地勘测定界时,界址点间距超过( )时,应加设界址桩。A.100m B.150m C.200m D.250m答案:B解释:直线超过150米必须加点,从而保证精度。60.土地勘测定界采用距离交会法放样时,两个已知点坐标分别为:A(8,15),B(6,35),待放样点坐标为:P(28,25),采用该方法的放样数据是( )(SA是A点到P点的距离,SB是B点到P点的距离)。A.SA=24.17m SB=22.36m B.SA=22.36m SB=24.17mC.SA=20.10m SB=24.17m D.SA=20.10m SB=22.36m答案:B解释:套用公式,注意仔细计算。二、多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61.地籍调查是土地登记的基础工作,为满足土地登记的要求,地籍调查的内容和对象应包括( )。A.土地权利主体 B.土地权利客体C.土地权属性质和来源 D.土地规划E.地上建筑物、构筑物的权利及限制答案:ABCE解释:调查的三部分。土地权利主体为人,客体为宗地面积等内容。E属于其他相关的内容。62.地籍测量包括地籍控制测量和地籍细部测量,地籍细部测量包括( )等内容。A.实地标定界址点位置 B.测定界址点位置C.测绘地籍图 D.宗地面积量算E.绘制宗地图答案:BCDE解释:A为权属调查的内容。63. 我国目前主要是根据土地 ( )综合分类A. 土地用途的差异 B. 利用的方式 C. 经营的特点 D.覆盖的特征 E. 土地的等级答案:ABCD解释:E通常不做要求。64.初始权属调查阶段,现场指界通知可采用( )等通知方式。A.通告 B.电话通知C.临时现场通知 D.挂号邮寄地籍调查通知书E.亲自登门送达地籍调查通知书答案:ABDE解释:注意区分通告与公告,后者是土地登记中权属审核阶段的内容。但如果不特别说明,初始权属调查阶段二者相同。65.界址调查是指调查人员会同双方指界人共同到现场对界址状况进行实地调查,具体是指( ),双方指界人签字盖章等。A.测量宗地面积 B.现场指认界址位置C.设置界标 D.勘丈界址边长E.绘制宗地草图答案:BCDE解释:A是界址测量的内容。66.宗地草图是宗地的原始描述,具有( )等特点。A.现场绘制 B.图形近似C.实地丈量注记有关边长 D.界址位置准确E.不依比例尺答案:ABCE67.宗地图是描述( )的图件。A.宗地位置 B.界址点线C.测量坐标 D.相邻宗地关系E.宗地地价答案:ABD解释:C是以界址成果表形式表现的。E在当前的地籍调查中无该内容。68.一宗地只属于一个土地权利人时,应计算土地面积的项目有( )。A.用地面积 B.建筑基底面积C.房屋分层分摊土地面积 D.宗地内基底面积以外的面积E.房屋分户分摊土地面积答案:ABD解释:即宗地面积,建筑占地面积,其他相关面积。69.界址点成果表包括( )等内容,如果外业测量高程,还应包括界址点的距离。A.界址点号 B.坐标 C.地类 D.土地权利人 E.土地性质答案:AB解释:除AB外还包括街道、街坊号。参考界址点成果表样表。70.数字测图系统的图形编辑软件应具备如下基本功能:图形要素的增减、修改、( )、复制、缩放、打印。A.旋转 B.平移 C.图层及颜色管理 D.属性查询 E.缓冲区分析答案:ABC解释:DE属于分析功能。除ABC外还应包括打印、放大与缩小等。71.变更权属调查的步骤包括( )。A.发送变更地籍调查通知 B.宗地权属状况调查C.填写变更地籍调查表 D.勘丈或修改宗地草图E.测绘地籍图答案:ABCD解释:E属于测量阶段。72.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可以变更为( )。A.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 B.国家租赁国有土地使用权C.国家授权经营国有土地使用权 D.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E.国家作价出资(入股)国有土地使用权答案:ABCE解释:土地转让是土地使用者把土地使用权再转移的行为,包括出售、交换和赠与。73.现行全国土地分类(试行)体系中,( )用地属于交通运输用地。A.农村机耕道路 B.公共停车场C.民用机场 D.港口码头E.石油运输管道答案:BCDE解释:A属于农用地中的其他农用地。74.变更地籍测量是在变更权属调查后,测量变更后的土地权属界线、位置、宗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