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分析河岸边连续排放的污染物在二维河道中的浓度分布的特点及污染物运行过程中分布的变化过程,画出浓度分布示意图1 污染物岸边排放,进入水体后发生混合扩散,形成扩散羽,(1分) 控制方程: (1分)污染物在y方向浓度呈正态分布,但只有半个扩散羽,岸边x轴上浓度最大,向对岸浓度降低。(2分)当 污染物到达对岸,当 y方向混合均匀 (3分)2 可采用大气箱式模型,其中有分为单箱和多箱模型(2)使用单箱模型时,其箱体内的浓度做均匀化处理,因此对应某一时刻有一个浓度相应。计算精度较粗(3)使用多箱模型时,可计算不同地点,不同高度、不同风速条件下的浓度,精度相对较高(3)单箱模型的解为:(2)3分析河中心连续排放的污染物在二维河道中的浓度可能的变化规律,画出浓度分布示意图 小题要点:A 运用二维稳态模型判断污染物浓度在x,y方向上的运移变化(3分)B 在y方向上浓度呈正态分布,浓度最大点在河中x轴处(2分)C.在x方向上,最大浓度值不断减小(2分)图(3分)Y4有机物排入河道后,水体中的BOD和溶氧浓度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分析融氧浓度变化特点并画出示意图A 溶氧自源处开始,浓度变化符合氧垂曲线的变化特征,即自源点溶氧浓度不断降低,到最大氧亏点,水质最差,这个过程水体中耗氧作用强于大气复氧作用(2分)B 其后,水体中溶氧浓度回升,这个过程,水体耗氧作用弱于大气复氧作用(2分)C BOD浓度从源点向下游方向不断降低,符合s-p模型中BOD变化方程(3分)图(3分)在什么条件下必须考虑分子扩散、湍流扩散和弥散作用,为什么?1) 分子扩散是由分子的随机运动引起,在大气河流问题中总是忽略分子扩散作用,因为分子扩散作用于湍流扩散弥散作用相比,数量级太小,但在静水环境环境中,其为主要作用,不能忽略.2)湍流扩散作用是由于湍流长中分子的各种状态的瞬时值相对于其时间平均值的随即脉动而导致的分散作用,所以在我们描述液体介质具有一定流速的流场时,采用时间平均值描述质点的各种状态时,就必须引入湍流扩散作用.,如深海大气环境.3)弥散作用是由于端面上流速不均引起,所以在用断面平均流速描述实际运动时,就必须考虑弥散作用 在细长的小河内可降解污染物瞬时排放的情况下,写出一维控制方程并写出边界条件和定解,说明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运动变化特征。控制方程:,边界条件:在稳态条件下将偏微分转为常微分方程,方程可变为2阶常系数齐次常微分方程,可获得通解.将边界条件带入,获得微分常数表达式,就获得定解. 解: 图略在体积为200立方米的公寓中,使用一个煤油加热器取暖,此加热器以5ug/s的速度排出SO2,室内及室外空气中SO2初始浓度均为100ug /m3,已知空气的流动速率为50L/s(秒),且室内空气混合良好,试建立污染物控制方程,并计算稳态时的室内SO2浓度.有机物进入河道中发生降解.详细说明那些因子影响了河道中有机物降解的速度常数.说明有机物进入河道中,发生了那些相互关联的作用导致水质变化.证明高架连续点源最大落地浓度处的标准差为2z=He2/2. (2分) (2分)两边求导: (3分) (2分) (1分)说明模型验证的目的、方法和所需数据资料。(本部、天平需做) 对于形状非常狭长的湖泊或水库,污水在入湖处连续排放,请建立污染物控制方程,写出解并画出解的图象。(本部学生做)山谷中,有厂连续排放某气态守恒污染物质,源强为Q,混合层高度为h,山谷长、宽为a、b,有风以u速吹入山谷,空气中该种污染物的本底浓度为C0,使用质量平衡原理建立污染物浓度的控制方程,写出解并画出图象。分析无穷长时段后,浓度的变化规律。(天平学生做)通过零维模型说明湖泊水质动态变化与稳态变化的关系,并画出污染物浓度在稳态变化时的示意图。说明模型建立的基本过程简要说明S-P模型的由来(要有基本的推导过程)对于某瞬时排放的非守恒污染物质在湖泊深度方向建立一维模型,无需考虑物质的沉降,写出解析解,并画出深度方向的浓度分布图在细长的小河内可降解污染物瞬时排放的情况下,写出一维控制方程并写出边界条件和定解,说明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运动变化特征。 在细长的小河内可降解污染物瞬时排放的情况下,写出控制方程并写出边界条件和定解。如在其下游设一监测断面,写出水团污染物浓度最大点通过该断面的时间表达式。 初值:t=0,c=c0; 边值:x=0, c=c0 ;x=,c=0 (3)如图:上风向污染物的分布是均匀的,分析所有的小箱体中,那个污染物浓度最高?其中 u4u3u2u1Q1Q5Q9因为 (2)所以上层子箱的扩散较下层子箱好,其浓度要较下面的箱的浓度低(3)而处在上风处的污染物向下风输送,故下风垂直的面内的污染物浓度较上风垂直面内相通高度上的浓度大(3)所以9箱浓度最大。(2) 假设污染源在长江岸边连续排放,分析污染物在水体中浓度分布及其可能变化,写出控制方程,画出示意图2 污染物岸边排放,进入水体后发生混合扩散,形成扩散羽,(1分) 控制方程: (1分)污染物在y方向浓度呈正态分布,但只有半个扩散羽,岸边x轴上浓度最大,向对岸浓度降低。(2分)当 污染物到达对岸,当 y方向混合均匀 (3分) 计算城市总体大气污染物浓度时,可采用那些模型进行计算?说明其中的不同,运用其中一个模型,写出解析解。可采用大气箱式模型,其中有分为单箱和多箱模型以及面源模型(2)使用单箱模型时,其箱体内的浓度做均匀化处理,因此对应某一时刻有一个浓度相应,计算精度较粗;(3)使用多箱模型时,可计算不同地点,不同高度、不同风速条件下的浓度,精度相对较高;面源模型不需划分箱体,计算灵活(3)单箱模型的解为:(2) 分析河中心连续排放的污染物在二维河道中的浓度可能的变化规律,画出浓度分布示意图A 运用二维稳态模型判断污染物浓度在x,y方向上的运移变化(3分)B 在y方向上浓度呈正态分布,浓度最大点在河中x轴处(2分)C.在x方向上,最大浓度值不断减小(2分)图(3分)Y 有机物排入河道后,水体中的BOD和溶氧浓度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分析融氧浓度变化特点并画出示意图A 溶氧自源处开始,浓度变化符合氧垂曲线的变化特征,即自源点溶氧浓度不断降低,到最大氧亏点,水质最差,这个过程水体中耗氧作用强于大气复氧作用(2分)B 其后,水体中溶氧浓度回升,这个过程,水体耗氧作用弱于大气复氧作用(2分)C BOD浓度从源点向下游方向不断降低,符合s-p模型中BOD变化方程(3分)图(3分)三 是非题(每题1分)1最优化方法(梯度法)估计参数的原理和线形回归法类似()2环境系统大多数模型是灰箱模型()3稳态模型的求解处理和动态模型相比较为复杂()4高斯点源大气模型中只考虑地面的反射作用 ()5建立大气面源污染模型时,往往可以直接套用点源公式()6一维河道中有机物的浓度变化符合氧垂曲线的变化规律()7高架点源模型中的风速是指烟轴上的风速()8大气环境质量模型中,描述湍流扩散的主要参数是()9高架点源的烟气抬升高度是主要受烟气的热释放率影响()10所有的湖泊都有翻池现象() 1 2 3 4 5 6 ,7 ,8 ,9 ,101)当模型为非线性模型时,其中多个参数的估计方法要使用梯度法2)s-p模型是描述一位河道中水质变化的瞬时模型3)湖泊模型中吉迪模型和沃伦威德尔模型不同,在于该模型解决了下沉物质量的估算问题4)在模型构建过程中,需要一套监测数据就可完成模型构建的所有需要。5)当一条装载污染物的船在细长河道中突然沉没时,污染物泄漏造成的浓度变化最适合用一维稳态模型来计算6)一维河道中有机物的浓度变化符合好氧曲线的变化规律7)高架点源模型中的风速是指地面风速8)大气环境质量模型中,描述湍流扩散的主要参数是9)高架点源的有效源高是指烟囱的物理高度10)湖泊翻池现象混合了上下层的水体,因此可使用单层或分层箱式模型来描述。11)当河道中监测断面固定时,污染团过监测断面的污染物浓度随时间变化不再成正态分布12)1), 2 ,3,4 ,5 ,6 ,7 ,8 ,9 ,10111)环境质量模型求解较困难,只有在某特定条件下求得解析解()1)环境质量模型求不出解时,我们就只能放弃对污染物浓度计算2)污染物进入环境介质,我们假定污染物质点与环境介质质点不具有相同的流体力学特征()3)吉柯奈尔-狄龙(吉-狄)湖泊模型是在沃伦威德尔模型基础上演化而来()4)较浅的湖泊存在“翻池”现象()5)内河航船的废气派放应用线源公式进行处理()11 2 3 4 5 1最优化方法(梯度法)估计参数的原理和线形回归法类似()2环境系统大多数模型是灰箱模型()3稳态模型的求解处理和动态模型相比较为复杂()4高斯点源大气模型中只考虑地面的反射作用 ()5建立大气面源污染模型时,往往可以直接套用点源公式()6一维河道中有机物的浓度变化符合氧垂曲线的变化规律()7高架点源模型中的风速是指烟轴上的风速()8大气环境质量模型中,定量描述扩散的主要参数是()9高架点源的烟气抬升高度是主要受烟气的热释放率影响()10所有的湖泊都有翻池现象()11 ADTL模型的假设条件是所求点的浓度受到上风向所有区域的影响 56789101)当模型为非线性模型时,其中(单个参数)多个参数的估计方法要使用梯度法2)s-p模型是描述一位河道中水质变化的瞬时模型3)湖泊模型中吉迪模型和沃伦威德尔模型不同,在于该模型解决了下沉物质量的估算问题4)在模型构建过程中,需要一套监测数据就可完成模型构建的所有需要。5)当一条装载污染物的船在细长河道中突然沉没时,污染物泄漏造成的浓度变化最适合用一维稳态模型来计算6)一维河道中有机物的浓度变化符合好氧曲线的变化规律7)高架点源模型中的风速是指地面风速8)大气环境质量模型中,描述湍流扩散的主要参数是9)高架点源的有效源高是指烟囱的物理高度10)湖泊翻池现象混合了上下层的水体,因此可使用单层或分层箱式模型来描述。1), 2 ,3,4 ,5 ,6 ,7 ,8 ,9 ,101)当模型为非线性模型时,其中多个参数的估计方法要使用梯度法2)s-p模型是描述一位河道中水质变化的瞬时模型3)湖泊模型中吉迪模型和沃伦威德尔模型不同,在于该模型解决了下沉物质量的估算问题4)在模型构建过程中,需要一套监测数据就可完成模型构建的所有需要。5)当一条装载污染物的船在细长河道中突然沉没时,污染物泄漏造成的浓度变化最适合用一维稳态模型来计算6)一维河道中有机物的浓度变化符合好氧曲线的变化规律7)高架点源模型中的风速是指地面风速8)大气环境质量模型中,描述湍流扩散的主要参数是9)高架点源的有效源高是指烟囱的物理高度10)湖泊翻池现象混合了上下层的水体,因此可使用单层或分层箱式模型来描述。1), 2 ,3,4 ,5 ,6 ,7 ,8 ,9 ,101)当模型为非线性模型时,其中多个参数的估计方法要使用最优化方法2)s-p模型是描述一位河道中水质变化的瞬时模型3)湖泊模型中吉迪模型和沃伦威德尔模型不同,在于该模型解决了下沉物质量的估算问题4)河口水质模型所描述溶氧浓度分布与普通河道中的溶氧浓度分布完全一致。5)当一条装载污染物的船在细长河道中突然沉没时,污染物泄漏造成的浓度变化最适合用一维稳态模型来计算6)一维河道中有机物的浓度变化符合氧垂曲线的变化规律7)高架点源模型中的风速是指地面风速8)大气环境质量模型中,描述湍流扩散的主要参数是9)高架点源的有效源高是指烟囱的物理高度10)所有的湖泊都有翻池现象1), 2 ,3,4 ,5 ,6 ,7 ,8 ,9 ,10四 计算题:1) 均匀稳态河流,岸边排放,河宽50米,水深10米,平均流速1m/s,横向弥散系数为0.05(),岸边有一企业因事故发生连续泄漏,物质不衰减,源强为100g/s,离该厂5000米处的对岸岸边有一取水口,求:(1)泄漏20分钟之后,取水口处污染物浓度 (2)5000米处扩散羽宽度 (3)5000米处污染物最大浓度污染物到达岸边距离2)某地规划建设一火力发电厂,以煤作燃料,年燃煤100104t,煤的含硫量为1%,燃烧时SO2的转化率为90%,烟囱的有效源高为100米,年平均风速为2m/s,地面反射率为1,稳定度相应参数为: ,求烟囱下风向1000米处15米高处住宅楼附近的SO2的浓度,最大污染点位于何处Q(SO2 )= 2 (1001041031030.010.9)/(365243600) =1.81010/(365243600)=570g/s (3分) 已知某河段流量为216104 m3/d,流速46km/d,水温为13.6 0 C,河道中大气复氧系数为1.82d-1 ,污染物的衰减速度常数为0.94d-1 ,污染物的沉降速度常数为-0.17 d-1,河段始端废水排量为10104 m3/d,BOD为500 mg/l,溶氧为0,河段始端上游来水中BOD为0,溶氧为8.95mg/l.(1)求该河段6km处河水BOD浓度和氧亏D.(2)求最差水质点的距离 郊区某厂,烟囱高度30米,上出口内径2米, 出口温度100度,排气量30 m3/s,其中SO2浓度为3g/m3,该地年平均气温10度,平均风速1m/s ,稳定度为中性,大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 SO2地面达标浓度为0.10mg/ m3,计算判断(1)烟气抬升高度1)最大落地浓度点距烟囱的距离2)下风向地面浓度是否超标。.对于同一无限宽阔的河流,分别比较下面三种条件下的污染物最大浓度和扩散羽宽度,假定中心排放源强为Q1,岸边排放源强为Q2.a. Q1= Q2, b. Q1= 2Q2, c. Q1= 1/2*Q2,已知工厂污水排放量为0.5m3/s,污水中BOD为400mg/L,其上游河水流量为20 m3/s,流速为0.2m/s , BOD为2mg/l,氧亏为0.907mg/L ,水温20度,kd=0.1d-1, ,ka=0.2d-1,为保证排放口下游8公里处的溶氧不低于4mg/L,BOD不大于4,确定排放口处污水排放最大浓度.某厂在一河上游瞬时事故排放了100 kg 酚,当时河流流速u = 3.6 km/h,纵向弥散系数 Dx = 1.5 m2 /s,河流断面面积为40 m2,酚的衰减速率k = 2 / d-1。求:距工厂下游500 m 处、距事故发生瞬间 15分钟时,和下游1.5 km处、距事故发生瞬间1小时时的河水含酚浓度; 忽略弥散作用又各为多少?2)某厂每天(24小时)燃煤35吨,煤中含尘量为29%,排放因子为80%,烟囱有效源高为30m,该地稳定度以D级为主,其风速廓线幂指数为m = 0.25,sy = 0.120X0.902,sz = 0.094X0.876,多年平均风速为3.1m/s。求:为保证最大落地浓度不超过二级标准(1.0mg/m3),问要装多大除尘效率的除尘设备?1) 已知工厂污水排放量为0.5m3/s,污水中BOD为400mg/L,其上游河水流量为20 m3/s,流速为0.2m/s , BOD为2mg/l,氧亏为1.2mg/L ,水温20度,kd=0.1d-1, ,ka=0.2d-1,确定最大氧亏处的溶氧值及距排放口距离为保证排放口至下游110公里的河段中溶氧不低于6.5mg/L ,确定排放口处污水排放BOD的最大浓度. 2) 某工厂的烟囱排放有害气体,有效排放高度为45米,排放强度90g/s ,有一空气监测站位于该厂方位的2030,距离为1500米,当秋末某日太阳高度角为200的晴空条件下,烟囱有效高度处风速为3 m /s ,风向为300,计算空气监测站处污染物浓度.(本部,20分)某厂每天(24小时)燃煤35吨,煤中含尘量为30%,排放因子为85%,烟囱有效源高为25m,该地稳定度以D级为主,其风速廓线幂指数为m = 0.28,sy = 0.120X0.902,sz = 0.094X0.876,地面多年平均风速为2.8m/s。求: 最大落地浓度点距该厂的距离。为保证最大落地浓度不超过二级标准(1.0mg/m3),问要装多大除尘效率的除尘设备?(天平,本部,15分)某工厂的烟囱每天燃媒81吨,燃媒的含硫量为6,污染物SO2排放因子为80,有效排放高度为45米,计算风速为5米/秒, 风向NE450,天空晴朗无云,太阳高度角为230.在该厂正南方800米处有一监测站,求监测站上空20米处的SO2浓度。(无需风速修正)已知工厂污水排放量为0.5m3/s,污水中BOD为400mg/L,其上游河水流量为20 m3/s,流速为0.2m/s , BOD为2mg/l,氧亏为0.907mg/L ,水温20度,kd=0.1d-1, ,ka=0.2d-1,为保证排放口下游8公里处的溶氧不低于4mg/L,BOD不大于4,确定排放口处污水排放最大浓度.已知工厂污水排放量为0.5m3/s,污水中BOD为400mg/L,其上游河水流量为20 m3/s,流速为0.2m/s , BOD为2mg/l,氧亏为0.907mg/L ,水温20度,kd=0.1d-1, ,ka=0.2d-1,为保证排放口下游8公里处的溶氧不低于4mg/L,BOD不大于4,确定排放口处污水排放最大浓度.2)小河河宽25米,水深2米,水温10度.某断面上游来水流量50m3/s, BOD浓度为10mg/l,DO饱和.该断面有一工厂,每小时取清水1200 m3,每小时排污水300 m3,污水中BOD浓度为500mg/l,氧亏为2mg/l,工厂下游2公里4公里处各有一个取水口,取水时取水量都是5 m3/s,Kd=0.2d-1, Ka=0.3d-1计算: 当两取水口不取水时,水质最坏处离工厂排污口的距离水质最坏处的BOD和DO值. 若要求水值最坏处DO大于8mg/l,工厂BOD排放浓度要降到何值1) 已知某河段流量为216104 m3/d,流速46km/d,水温为13.6 0 C,河道中大气复氧系数为1.82d-1 ,污染物的衰减速度常数为0.94d-1 ,河段始端废水排量为10104 m3/d,BOD为500 mg/l,溶氧为0,河段始端上游来水中BOD为0,溶氧为8.95mg/l.求该河段6km处河水BOD浓度和氧亏D. 2) 某火力发电厂,年燃煤量为116.8104 t,煤的含硫量为1.05%,燃烧时的转化率为90%,烟囱有效排放高度为25米, 该地区平均风速为5 m /s ,稳定度为中性, SO2地面达标浓度为0.15mg/ m3,计算判断发电厂下风向地面浓度是否超标。如果超标,计算说明有效源高应为多少米?.1) 均匀稳态河流,岸边排放,河宽50米,水深10米,平均流速1m/s,横向弥散系数为0.05(),岸边有一企业因事故发生连续泄漏,物质不衰减,源强为100g/s,离该厂5000米处的对岸岸边有一取水口,求:(1)泄漏20分钟之后,取水口处污染物浓度 (2)5000米处扩散羽宽度 (3)5000米处污染物最大浓度污染物到达岸边距离2)某地规划建设一火力发电厂,以煤作燃料,年燃煤100104t,煤的含硫量为1%,燃烧时SO2的转化率为90%,烟囱的有效源高为100米,年平均风速为2m/s,地面反射率为1,稳定度相应参数为: ,求烟囱下风向1000米处15米高处住宅楼附近的SO2的浓度。Q(SO2 )= 2 (1001041031030.010.9)/(365243600) =1.81010/(365243600)=570g/s (3分) 1) 已知某河段流量为216104 m3/d,流速46km/d,水温为13.6 0 C,河道中大气复氧系数为1.82d-1 ,污染物的衰减速度常数为0.94d-1 ,污染物的沉降速度常数为-0.17 d-1,河段始端废水排量为10104 m3/d,BOD为500 mg/l,溶氧为0,河段始端上游来水中BOD为0,溶氧为8.95mg/l.1)求该河段6km处河水BOD浓度和氧亏D.2)求最差水质点的距离 郊区某厂,烟囱高度30米,上出口内径2米, 出口温度100度,排气量30 m3/s,其中SO2浓度为3g/m3,该地年平均气温10度,平均风速1m/s ,稳定度为中性,大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 SO2地面达标浓度为0.10mg/ m3,计算判断(1)烟气抬升高度1)最大落地浓度点距烟囱的距离2)下风向地面浓度是否超标。.1) 均匀稳态河流,岸边排放,河宽50米,水深10米,平均流速1m/s,横向弥散系数为0.05(),岸边有一企业因事故发生连续泄漏,物质不衰减,源强为100g/s,离该厂5000米处的对岸岸边有一取水口,求:(1)泄漏20分钟之后,取水口处污染物浓度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考前冲刺测试卷附有答案详解含答案详解【a卷】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考试彩蛋押题含答案详解(综合卷)
- 2025一建《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考前十页纸(填空版)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题库(得分题)打印附参考答案详解【a卷】
- 微某著名企业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强化训练附参考答案详解(精练)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强化训练题型汇编及完整答案详解一套
- 押题宝典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模考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培优a卷】
- 押题宝典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通关考试题库附答案详解(预热题)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能力提升题库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年产量50万吨煤制乙二醇合成工段工艺设计》6400字(论文)
- 成都建材使用一网通系统-建材代理商操作手册
- 幼小衔接音乐课件
- 路基路面压实度评定自动计算表-标准-
- 积滞病中医护理方案
- 博物馆与社区合作模式-深度研究
- 猕猴桃工业流程
- 学习五线谱认识音名唱名课件
- 2025年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高职单招数学历年(2016-2024)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中国科学玩具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及投资规划建议研究报告
- 《腕骨骨折脱位》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