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国培初中数学1-3模块小结.doc_第1页
2011国培初中数学1-3模块小结.doc_第2页
2011国培初中数学1-3模块小结.doc_第3页
2011国培初中数学1-3模块小结.doc_第4页
2011国培初中数学1-3模块小结.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国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山西初中数学05班1-3模块学习小结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此次培训的辅导教师:贾海龙。培训任务、缘分使我们大家集结在一起,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在这收获的季节里,我们相聚一堂。我很高兴,也很期待能和大家一起圆满的完成这期培训。学习在大家不知不觉的努力中度过了20多个日日夜夜,终于完成了前三个模块的学习,我在这儿向大家道一声:“大家辛苦了”。咱们都是教育一线老师,每天学校都有自己的教学任务,课余时间才能完成我们的作业,甚至有些学员是在晚上完成我们的培训任务,深夜才能进入我们的学习,平台上留下了你们疲惫的身影,我理解你们;有的学员对电脑操作还不太熟练,还得请同事来帮忙;还有的学员,自己所在单位师资条件差,还得不辞劳苦来回奔波四处寻找网络来做培训,大家的学习精神让我折服。既然我们选择了培训,就扎扎实实的完成好此次培训,为了顺应“学习型社会”的要求,为了自身的发展,所以我们必须努力学习,坚持到底,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适应明天的教学需求。13模块的学习我们已经圆满结束,下面我对这一模块的学习情况进行一下总结:出勤情况迄今仍未露面的学员有: 刘四虎 初中数学 吕梁市石楼县石楼中学 郭 琦 初中数学 临汾市侯马市第六中学 冯娜娜 初中数学 临汾市翼城县星杰中学 王福明 初中数学 大同市广灵县第五中学 王丽晓 初中数学 忻州市静乐县双路中学 成秀荣 初中数学 吕梁市柳林县职业中学 王董兵 初中数学 吕梁市柳林县李家湾中学 贾晓丽 初中数学 忻州市原平市长梁沟联校 发帖情况总结:第一模块:热身活动2:介绍自己这个活动是向大家介绍你自己,同时也给你结识新朋友的机会,让我们这个“网络班级”的学员相互认识。活动要求:1. 确认自己所属的小组在平台左侧的管理菜单中,你可以找到信息概要的链接,点击后,进入编辑个人资料功能菜单。点击标签栏中的信息概要标签,你可以看到自己所属的小组。一般以A、B、C、D、E、F形式出现。 2.查看自己小组成员名单 点击平台上工具栏中师生名录,查看自己所在小组的成员名单及他们的基本信息。 3.介绍你自己 帖子标题为:“我是XXX,来自XXX”,在帖子中请清楚地介绍你的姓名、所教的课程,所在的学校、个人的兴趣爱好,并把你的照片以帖子附件的形式一同发布在讨论区。 4.浏览他人的介绍帖,了解和你一起学习本课程的学习伙伴。存在问题:1、 帖子标题发送错误,自拟题目,不能很好的阅读题目的要求;2、 帖子内容缺失,不能很好的介绍自己的一些实际情况;3、 问题最多的是没能以附件的形式上传照片。第二模块:你对新课程标准感受最深的几点是什么? 新课程已经实施了多年。新课程实施之初,许多教师都敏感地预见到,新课程对一线教师是个很大的挑战,但是其中也蕴涵着机遇。事实的确如此,几经困惑,几许彷徨,直面挑战,不断探索。如今,课程改革不断深入,面对新课程,我们该如何做呢?相信我们的教师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有许多切身体会,此次培训我们将多角度地展示老师们的实践体会,我们相信,通过交流能够给更多的教师带来启迪。请联系你的教学实践,具体谈谈在新课程环境下,你对新课程标准感受最深的几点是什么?为什么?你准备如何在教学中实施新课程的理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讨论: 1、联系教学实际,可以结合你在新课程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及你的做法展开论述。 可以是针对教学内容的处理,也可以是针对教学的组织。2、初中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你在教学中遇到过来自哪些方面的困难? 3、你平时是如何备课的?备课与实施发生冲突的时候,你是如何处理的?4、你认为教师在课程中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角色? 讨论要求: 有明确的主题。一定要给你的帖子起一个好名字,名字不要超过15个字,要知道别人很可能根据你的主题来选择是否阅读和回复你的帖子。 帖子内容要求。发帖要有自己的观点,对于一些理论,最好用自己的话来表述。“回复”的时候,要在“主题”栏中,简要描述自己的观点。回帖要有明确的支持或反对的观点,并说明理由,你的理由要有证据的支持。数量要求。选择自己感兴趣的1-2个讨论话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发表主帖),并参与其他学员的讨论(回帖)。至少保证1个主帖和2个回帖。存在问题:1、 表述空洞;2、 不能以自己的实际教学经历为例进行佐证;3、 不能很好的围绕模块要求提出的问题铺陈,漫天陈述,不着边际。第三模块: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及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创新与实践能力,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目标之一。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及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前提。但现今在我们的课堂上,多数还是教师问,学生答的情况居多。即使我们老师已经提前设计好了让学生提问的环节,但学生依旧提不出问题或提不出较深刻的、有思考价值的问题,造成尴尬的教学场面或浪费教学时间。因此,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在数学教学中能够发现问题及提出问题十分值得研究。请您结合课堂教学案例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及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谈谈应如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及提出问题的能力。 请结合以下问题进行回答:1. 请选择以上一个教学案例,分析案例中学生提出了哪些有价值的问题?2. 这些问题“由教师设计引出”与“由学生提出”教学效果一样嘛?哪种更利于学生掌握知识?为什么?3. 从这个案例中,您学到了什么?请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您是如何做的。讨论要求:1、帖子主题要求。发帖要有明确的主题。一定要给您的帖子起一个好名字,名字不要超过15个字,便于别人很可能根据您的主题来选择是否阅读和回复您的帖子。 2、帖子内容要求。发帖要有自己的观点,主题突出,对于一些理论,最好用自己的话来表述。您的分析不用面面俱到,只就其中感觉最深刻的两、三个方面提出您的观点与大家交流即可。积极参与其他学员的讨论(回帖),回帖要在“主题”栏中,简要描述自己的观点,回复内容中不要只写“顶”、“同意”、“支持”等过于简单的字眼,要有明确的支持或反对理由,您的理由要有证据的支持。3、数量要求。选择自己感兴趣的1-2个讨论话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发表主帖),并阅读本组其他学员的帖子,积极参与讨论(回帖)。至少保证1个主帖和2个回帖。4、评分反馈。该活动作为评分项目计入最后考核成绩。学员的得分与其在讨论中的贡献来评定,并参考发帖的质量和数量。5、注意事项:请不要在线编辑大段文字,以免由于网络问题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我们倡导科学严谨的态度,提出观点,并提供支持性证据。存在问题:1、 不能很好的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课堂、案例进行论述;2、 论述空洞苍白,四处摘抄理论拼凑成帖;3、 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独立的主张观点;4、 标题拟定老套毫无新意。测试总结:第三模块开始有了测验,有84人提交测试,满分20分,4分的有2人,8分的有1人,12分的有3人,16分的有5人,其余满分。整体来看成绩斐然。作业情况总结:第一模块作业:校本研修活动:提交教学设计方案本课程的校本研修活动主要围绕学员的教学设计方案进行实践、反思、评价和修订。请您慎重为自己的学科选择一节内容,要求按照教学设计的流程,遵循教案编制技能的方法写出一份规范、详实的教案教学设计。主要包括两部分:教学前端分析与教学过程设计,在之后的学习中将以此教学设计方案作为本课程的校本研修主题。请按以下步骤完成:1.点击下载“教学设计方案表格”; 2.确定自己的选题,把表格中“课题名称”、“科目”、 “年级”、“教学时间” 四项填写完整。3.参照下面的作业样例“找规律教学设计方案”,为你的教学设计方案设计好各项内容,主要包括选题、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资源、教学过程设计。请你将空白表中的各项内容填写好; 4.将文档重命名为 jiaoan.doc; 5.上传作业,提交jiaoan.doc。在截止日期之前,你还可以对作业修改1-2 次。此模块共提交71份作业,18份满分作业,名单如下:侯建芬 贾 景 米玲玲 刘建华 胡玉果 裴晓伟 王小燕 郭甜莉吕 莹 张 琰 张耀文 王丽丽 崔海燕 于天霞 王守生 曹敏刘淑萍 任爱萍还有一份不及格作业杨光跃教师的,请在所有模块开放时重新提交,切记!存在问题:1、 文档命名错误;2、 教学设计方案中的学习者分析不到位,不能以学生为主体,教学重难点设定比较模糊;3、 教学流程不完整;4、 版面整体设计不协调等。模块三作业:探究性课堂教学设计作业:设计一个教学环节,体现如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及提出问题的能力。作业包括两部分内容:1.自己选取一个适合探究的教学内容撰写教学设计,可以是一节课也可以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片断。如可选取“引入环节”或“习题环节”或“小结环节”等,在这个环节中,要能够清楚地体现您是如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及提出问题的能力的。2.自我点评,点评自己的教学设计在哪些地方体现了探究式教学哪些方面的特点?设计要求:课例真实、生动,并对所提供的课例分析的客观、全面、细致,观点明确,体现自身对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深刻认识。请按照下列步骤完成作业:1.点击下载“教学设计方案”表;2.将标题修改为“XXX教学设计方案”,XXX表示您选择的课题名称,在标题下方插入您所在的学校和姓名,并设置为右对齐;3.参照下面的作业样例“二次函数y=ax2的图像和性质教学设计方案”完成作业的设计;4.请在页面底部(页脚)插入格式为“1,2”的居中页码;5.将文档重命名为jiaoxuesheji.doc;6.利用作业上传,提交jiaoxuesheji.doc作业样例: 二次函数y=ax2的函数和性质教学设计方案此次作业有81份,比上一次有较大的进步,但是作业质量有所下降,满分作业仅为4人,分别是:米玲玲 王小燕 张 琰 王文玲,不及格作业出现了3份,其中金盛老师的作业严重不符合要求,刘芳佳老师的作业提交格式错误,致使作业无法打开评判,因此给了“0”分,而李福运老师竟然抄袭案例不加修改提交上来,有些匪夷所思,因此给予“1”分。请各位学员引以为戒。存在问题:1、 文档命名错误;2、 标题下方的单位及作者姓名不能设置成为“右对齐”;3、 页码插入缺失;4、 课例呆板,提交的课例不能客观的、全面的、细致的分析,观点不明确,不能体现自身对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深刻认识。另 附:精华帖我是王乙平,来自晋城市泽州县南岭教学区南岭中学。由王乙平 初中数学发表于2011年09月 17日 星期六 19:05我是王乙平,来自晋城市泽州县南岭教学区南岭中学。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任教数学学科。生活中,我喜欢交朋友、参加集体活动、读书、做运动。在工作中,我学到了很多教学经验,也取得了很大的收益,曾多次被评为乡模范教师,曾被选为乡人大代表。但是,我认为学无止境,我希望能通过这个平台和老师们一起交流、学习,使自己不断进步。 我是吕莹,来自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段店乡初级中学由吕莹 初中数学发表于2011年09月 19日 星期一 23:16 我叫吕莹,来自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段店乡初级中学,现所教年级及学科为七年级数学,我的兴趣爱好很广泛,体育方面喜欢打乒乓球,文艺方面喜欢唱歌,闲暇之余也喜欢写些小诗来陶冶情操。我是刘淑萍,来自霍州市实验中学由刘淑萍 初中数学发表于2011年09月 20日 星期二 15:14 大家好!我叫刘淑萍,是霍州市实验中学初三年级的数学老师。从事数学教学工作已有25 年。教学中有成功的快乐,却也有很多的困惑,希望能借助这次学习的机会让自己有所收获。为了缓解工作的压力吧,平时喜欢听听音乐,闲暇时看看中老年人跳健身舞,真是一种享受。我是刘建华,来自山西省中阳县宁兴北校由刘建华 初中数学发表于2011年09月 21日 星期三 13:39 大家好,我是刘建华,来自山西省中阳县宁兴北校,我现在从事初中数学教研工作。在工作之余,我还喜欢看书,旅游。在此学习期间,希望各位老师和同学多多指教。在新课程教学中交“知己”由白丽霞 初中数学发表于2011年09月 27日 星期二 20:39新课程教学实施,我觉的在一线教学生涯中起到了推陈出新、推波助澜的作用。以下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具体做法,和大家交流一下,多指正。 在现在的教学中,我们倡导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是表演者,教师尽可能地少讲、精讲,学生尽可能多地练习、实践。本着以学生发展为主的教学原则,根据不同知识采用不同方案。比如:在进行实数时,我让学生自己完成课本中的内容,然后让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因为本节课 的内容琐碎,知识点多,结果学生能够结合课文知识,学生一看就会,接下来给予适当的练习,问题便会迎刃而解,还能及时完成任务。 我校实施学案教学。在考前的复习课中,则以小组合作、学生讲解、教师点评为主。让学生提前完成学案中突破性的题目,课堂上先分组讨论。每组一道题,几分钟后每组选出代表板书讲解,其他小组做补充。教师点评,此题的方法、思路以及所用到的定理。尤其适用于一题多解。 不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提前一周备课。备课与实施发生冲突,当以课堂为主,这正考验了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比如在讲授平方根时,学生会把正数的算术平方根写成负数,我只能临时改变方案,让学生一个帮一个,继续进行算术平方根的运算。学生反而觉的这样是对自己的尊重,还能加深印象,易于掌握。 我在新课程中能够和学生交成知己 ,受益匪浅。学习数学新课程的几点感悟由金盛 初中数学发表于2011年09月 27日 星期二 22:14新课程强调了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遍性和发展性。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所倡导的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理念已深入教师心灵,并不断改变着现有的课堂结构和教学策略。教学中如何落实新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是教师和教育工作者需要积极面对的一个课题。作为数学教师,我们怎么样去面对数学-这个充满挑战的学科,我们怎么样去看待学生-这些未来的世纪之才,我们怎么样去对待课堂-老师生命力价值所在地呢?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我真实的感受到了自己和学生的变化。回想自己的教学路程,发现自己的思维历程跳出好多,自己对数学的理解是那样的富有激情,我和我的学生一起体会到了新课程带来的快乐。现谈一谈几年来落实新课程标准的几点感受与体会,和大家共勉。一,新课程更加注重面向全体学生新课程标准突出了教学中要以学生为本,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先进的教育理念,这也是过去教学中所不能完全体现的。作为教师,要深入领会新课标精神,及时转变教育理念,尊重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以落实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程改革的目标: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发展,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态度与价值观的协调统一,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核心理念。在课程目标上力求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义务阶段的教育不是精英教育,是面对每一位学生,力求每一位学生都有发展的教育。数学课程必须立足于关注学生的一般发展,它应当是“为了每一个孩子”的课程,而不是专门用来淘汰“弱势群体”的“筛子”。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地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二,新课程注重学习过程,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让我们的孩子在数学上有所发现,有所体验,这就在于他研究知识的过程是否有思考,是否经过自己本身积极地探究发现了数学结论,如果是这样,他对数学的体验是幸福而自信的”。这就是我们所要追求的目标!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就要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放手让学生学数学,这是我们教师必须要做的。在学生学习研究数学问题中,小组合作学习是个很好的形式,一道题,放在小组中,大家经过讨论进行有选择性的商议,这时,思维活跃的孩子可以阐述自己的意见,而对于不爱发言的孩子,在小范围内也留给了他表现的空间,在大家的充分参与下,对研究的数学结果进行初步的统一,然后把研究的结果展示给全班同学,这时,学生对知识的思考过程进行再现,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思考问题,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数学。比如:新教材第七册的掷硬币实验问题:前九次都是正面超上,第十次正面超上的概率为多少?这道题,放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实验论证,(1)两人一组进行实验(2)累计数据(3)讨论交流实验结果(4)论证实验次数足够多时,正反面朝上的概率为 。在交流的过程中那些不爱表现自己的孩子,也在小组内积极探讨,至少他是在思考同伴说得结果是否合理,这就留给了他思考的空间。在这样的合作学习中,学生的学习体验是快乐的,是幸福的,而且在小组这种宽松氛围下大家的参与是积极的,思维是活跃的,不同的人会获得不同的发展。 三,新课程的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首先 ,数学来源于生活,它是在生活这块沃土中生存的,离开了生活这块沃土,数学将是一片荒漠,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同样,人类也离不开数学,离开了数学人类将无法生存。记得有一次我和学生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我们约定星期天一天不使用数学中的数字及方向和位置,看是否能度过这一天。实验后,我让学生交流体会,他们大部分都是实验的失败者,因为他们在生活中随时都在用数学,如有的学生说,打电话、看电视、换频道时要用到数字,到商场买东西付钱时也要用到数字;还有的说,放学回家要知道准确的方向和位置为了使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我经常在课上注意让大家举生活中的实例来说明问题,在教了字母表示数后我就让学生为给出的代数式寻找实际背景或几何背景,如:86,学生找到了买卖问题,零件问题,工程问题,路程问题等等许多。在教了有理数加法后,我就让学生画一张从学校到自己家的路线图,让同桌找一找自己家的位置。就这样,我和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同时,也使我明白,要注意从生活中去挖掘素材,使学生学到有用的数学。 其次 ,数学又作用于生活。作为数学教师,不能只让学生会做各种各样的习题,而是要让学生去体会到数学的一种社会价值,并且从生活中去体会一种数学思想。如讲代数式的意义时,我举了许多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感受代数式在生活中的运用,比如血液问题,蟋蟀叫的次数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公园的门票问题,学生买铅笔本子的问题等等,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离我们很近,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身边有很多问题可以用数学知识来解决,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增强学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它改变了传统单一的、枯燥的、以学生被动听讲和练习为主的学习方式,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新教材在内容设计上根据学生的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营造了一种宽松、愉快、丰富、现实的活动情景,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去解惑,去张扬个性。在交流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采取观察、举例、实验、推理、类比、验证、归纳、演绎等探究形式,来有效地开展小组内、小组间的合作学习,从而让学生在自主、自觉、自由的活动中,形成良好的合作探究的风气和习惯。真正做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五,新教材更注重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传统数学教学的弊端主要表现在:重知识,轻能力;重结论,轻过程;重理论,轻实际应用。这些均与课程标准中的理念格格不入。课程标准中首次使用了“经历、体验、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从而更好地体现了课程标准对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要求。数学学习评价也由单纯的考查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变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个性倾向。对学生操作性活动水平的评价,既要关注他们的操作过程是否准确、有效,还要考察在操作性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数学思维水平,以及能否用数学语言与他人有效的交流等。要让学生理解一个数学问题是怎么提出来的,一个数学概念是怎样形成的,一个数学结论是怎样获得和应用的,要让学生在一个充满探索的过程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头脑中已经存在的非正规的数学知识和数学体验上升发展为科学的结论,从而感受到数学发现的乐趣,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总之,在新课程体系下,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应体现出崇高的师德,发挥育人的功能;培养学生掌握和利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帮助学生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同时实现教师自身的发展和提高。 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的探讨由卫侯瑞 初中数学发表于2011年09月 28日 星期三 12:14学生提出的问题:在画图象列表的时候的取值时有的自变量只取正数,有的没有取点,有的画图没有出头,所以出现了画图的很多问题图象是不是对称的图象?图象的顶点是不是原点?图象的位置?图象的形状?老师提出:图象有什么特征?什么是顶点?图象的曲线叫什么?实际生活中有类似的图象吗?图象如何变化?对称轴是?可以无限延伸吗?开口如何?图象的最低点?最小值?a0是开口的大小变化?能从其他角度看性质吗?老师引出与学生提出问题效果不一样,有学生提出效果更好更有利于学生的掌握因为学生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记忆更深刻在本案例中我学到了师生互动有利于学生的对知识的掌握老师的提问激发学生的思维学生学习了分类讨论和数型结合的思想我在教本节课的时候也是师生互动从表格和图象分析函数的性质数型结合分析函数的性质是教学的主要手段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探究性课堂的启发由郭科研 初中数学发表于2011年09月 28日 星期三 20:17 说实在话,以前真没发现课是可以这样上的,探究性课堂,以前真是没引起注意啊,这样的方式挺好。 本案例中学生有价值的问题很多,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这几个: 一、学生提出图像没“出头”,取值应该加省略号。我们都知道二次函数的取值很重要,学生能发现这个问题,不容易。二、有学生说y=x2图像在1、2象限也很有意思。这可以让学生回忆象限的划分,而x轴,y轴其实不属于任何象限。三、从解析式看对称性,以前还真没注意。y=x2可以从(-x,y),(x,y)等一些点看出对称性。四、开口问题,学生说y越大,开口越大;或x绝对值越大,开口越大,挺有意思。只有学生才会提出这样的问题,这就需要老师的解释了,体现老师的价值所在! 由教师提出和学生提出不一样,首先,教师不可能提出那样的问题,因为教师已有正确的概念;其次,教师提出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生强烈的参与的欲望。所以还是学生提出来,更能易于学生接受。感悟新课标,建构新课堂由刘淑萍 初中数学发表于2011年09月 29日 星期四 18:08 以前在备课时,我总是习惯思考这节课自己怎么讲?后来感受到自己讲的再精彩也替代不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尤其在学习新课程标准后,备课时我思考更多的是:如何安排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才能更好的体现新课程理念?本课时的新知识以怎样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才能让学生感悟和体会到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及新知特有的性质,从而内化知识?如何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思维活跃程度,让学生在课堂上全身心投入,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怎样设计题例和有层次的练习,才能让所有的学生都有所收获,并能获得必要的基本经验?如何真正把自己对新课标的理解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多年的实践使我认识到:注重过程教学,让学生在“做数学”中学数学,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去获得知识,发展能力,这是一种操作性较强的课堂教学策略。 一、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掌握基本知识,运用并积累基本经验。 我们的教学活动要站在学生“学”的角度,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过程教学,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为学生接受和理解新知识提供经验情境。比如在学习零指数幂和负整指数幂的运算公式时,我这样设计:1、复习:同底数幂除法法则:aman=am-n(m、n为正整数且mn)。2、设疑:如果我们把条件mn去掉,你会有什么发现?学生通过观察会发现当m=n时,会出现零指数幂,当m0时,函数的性质,然后类比出a4X 2 当x=3时,x2=959 x 3 所以2x3 当x=2.5时,x2=6.25 56.25 x2.5 所以2x2.5 案例中我的做法向学生展示了一个不断趋向精确、不断逼近真理的过程。他使得学生明白,数学家们之所以提倡让学生经历这样的过程,是因为这个过程包含了更丰富的数学思想,蕴藏着更为巨大的数学教育价值。与直达结论不问过程的“查表法”相比,具有更强的普遍适用性和方法论价值。 从事科学教育的教师首先要有所任教学科的系统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领域最新发展的前沿。这有利于我们对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做出基本的判断,而不至于人云亦云。 教师要有探求科学新知识、新发现的知识与技能。科学教育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已有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更要引导学生探究未知世界。怎样探究,怎样引导,教师自己首先要有这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教师虽然不是专门从事科学研究的专家,但要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就要有观察事物,搜集信息,把握现状,资料分类、记数、计量,解释数据,描述分析,统计推断等科学研究的常用知识与技能。只有掌握了这些,才能有效地知道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并从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 浅谈新课标下初中数学解题教学由柴瑞娟 初中数学发表于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