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在中学生心中的地位研究中期总结.doc_第1页
手机在中学生心中的地位研究中期总结.doc_第2页
手机在中学生心中的地位研究中期总结.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手机在中学生心中的地位研究中期总结祁辉: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我是高一(4)班的祁辉,很高兴有机会给大家介绍本组的研究性学习成果。我们组的课题是手机在中学生心中的地位研究,指导师:王海侠,组员有:我、洪俊豪、陈凡、丁莹莹、周瑞、王弛、刘素行、蔡正拓等八位同学。我们为什么要选择这个课题呢?同学们只要你稍加留意,随处可见一些中学生模样的人拿着手机侃侃而谈,中学生使用手机已成为一种校园现象。“我的地盘我做主”是他们的手机宣言。这种现象,让人欢喜还是让人忧伤?“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是珍藏在多少人记忆中勤勉读书,奋发向上的佳句。而如今,在中学校园里悄然流行着他的改编版:“风声雨声手机铃声,声声入耳,学生、老师、家长人人关心。”中学生使用手机到底有无必要?它会给中学生的成长带来什么影响?这个问题,已经引起学校、家庭及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关注。所以我们选择这了一课题研究,希望通过研究,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让我们的同龄人中学生学会合理使用手机,为家长、老师、同学排忧解难,我们也希望通过研究,培养我们的综合素质:包括人际交往能力、问卷设置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文字整理能力、信息技术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等。围绕这一课题,我们将研究内容设计为以下三个方面:1、中学生使用手机原因研究;2、中学生使用手机对学习、身体影响研究。3、中学生使用手机管理研究。在老师的辅导下,在研究中,我们学会了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分工协作法等研究方法。为了更好地发挥每位同学的长处,我们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作为组长的我自然要辛苦一些。本组具体分工如下:资料查找祁辉 王驰 刘素行 蔡正拓 丁莹莹数据记录祁辉 陈凡数据统计祁辉 王弛 洪俊豪 蔡正拓 周瑞资料整合祁辉 周瑞 洪俊豪结题论文祁辉 陈凡实地调查全体组员从分工中大家可以看出,我们的分工以组长为核心,分工协作。我们制定了活动计划:阶段时间(周)主要任务阶段目标准备阶段第1-2周确定课题初步确定课题第2-3周组员分工确定组员的任务实施阶段第4周问卷拟订确定问卷格式第5-6周实地调查统计出数据阶段总结第6-7周中期汇报做出中期汇报课件结题阶段第8-13周完成结题对资料进行整合说实在,当一个组长真的很不容易,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参与了才放心,生怕会出什么问题,所以每次任务都要自己亲自过目才放心。现在终于在本组同学的协作下取得了初步成果。我感谢同伴!下面请我组丁莹莹同学结合资料搜集,介绍我们学会的研究方法。丁莹莹:资料的查找是个很复杂的过程,在这个中间我遇到了很多的问题,比如一些资料的重复出现和虚假现在,我都要一一对此修正和筛选。经过这次的实践,我获得很多的经验,那就是”只要你要做一件事,你用心去做了,那么这件事就会成功的!”感受最深的是我们学会了文献法。我们通过查阅了许多网上相关文章,浏览了学校图书馆、温州图书馆、书城中许多文献资料,了解到“手机的发明改变了人类交流的方式。1956年,第一台重量达40公斤、需要放在汽车后备箱内的手机问世。50年来,手机的发展日新月异。如今,全球共有约25亿手机用户,每天还新增140万手机用户。我们几乎可以这么说,手机,它已经无所不在 。”这是我们摘录的网络文献。(相关链接略)我们将网络文献下载整理后放进自己的邮箱,到学校时从邮箱取出即可,方便快捷。其它图书资料则摘录重要内容或书刊号、标题、页码、内容摘要。通过文献摘录,我们不仅了解了课题研究需要的资料,还从中领会到了如何设计调查问卷,如何制作合适的图表。下面请周瑞同学介绍我们是如何设计调查问卷的。周瑞:我们的课题名称叫手机在中学生心中的地位研究,研究的内容是:1、中学生使用手机原因研究;2、中学生使用手机对学习、身体影响研究。3、中学生使用手机管理研究。结合课题研究主题和内容,我们设计了以下问卷,试图从中学生手机话费的多少、希望手机拥有什么性能、使用手机是否影响学习生活等方面了解“手机在中学生心中的地位”,通过对家长调查,希望了解家长对中学生使用手机的认识。同时为了了解中学生对拥有手机的渴望度,我们还专门对“明令禁止学生带手机,一经发现既作没收处理”某中学随机调查。我们调查中学生时,也许是同龄人拥有共同语言的原因吧他们十分配合,调查进行得很顺利。但在调查家长时也有许多家长显示出不配合的态度。这是我们设计的问卷(略)原以为我们阅读了这么多文献,设计的问卷应该不错,但事后我们发现调查表设计是面向“学生”的,而不是中学生,调查的家长也不全是中学生家长。我们的工作还不够细致,看来实践出真知一点也不错。设计好问卷我们进入了实践和数据分析阶段,下面请陈凡同学介绍我们的成果。洪俊豪:我们全体成员都参加了问卷调查活动,体现了我组的分工协作法。我们在书城给中学生发出了50份问卷,收回50份;给家长发出了50份问卷,收回了50份。给某禁止学生带手机的中学生随机问卷20份,收回20份。我们将收回的资料进行归类,并根据特点,由组长祁辉根据需要制作了图、表,学会了调查分析法。下面结合调查结果进行问卷分析。1、你有自己的手机吗?分析:现在的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拥有手机,而且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一些学生不至一个手机。2、你的手机来源是?分析:由此可见家长对学生还是比较宠爱的。3、你什么时候有了手机?分析:学生在初中和高中的普及率较高。4、你的手机主要用来?分析:学生拿手机主要是用来发短信。5、你每月手机花费一般是多少?9、你的零花钱用在手机上的比重是多少?分析:大多数的学生在手机上的消费还是趋于不怎么合理的。消费金额都在50-100元的阶段。而且在我们的调查中我们还额外得发现一些学生每个星期的零花钱都有很多。6、你希望手机拥有什么性能?分析:学生想要的手机功能主要是可以看听MP3/4,对于玩高档游戏的功能的要求还是比较低的。7、你若购买手机时会比较注重哪些方面?分析:学生在购买手机时还是比较趋于合理的。8、你的手机是什么品牌的?分析:中学生手机以诺基亚和摩托罗拉品牌为主,三星较少。10、你购买手机时出于什么心理?分析:中学生购买手机的时候还是比较容易受从众心理影响。11、你觉得学生使用手机是否影响学习生活?分析:现在很多的学生还是不能客观得去分析这个问题。12、你将会带手机到学校来吗?分析:学生在校使用手机的情况还是很普遍的。13、你是否会在课堂上使用手机?分析:多数学生的自控能力还是比较强的。14、你平时放学回家后使用手机多久?分析:学生在家中使用手机的时间还是比较久的,我觉得这样会间接得影响到我们的学习。15、你有后悔买手机吗?分析:手机在中学生心中的地位还是比较重的。16、家长支持你买手机吗?分析:家长对买手机这个问题还是处于中立态度的比较多,而也有个别家长对中学生使用手机还是比较赞同的。在随机调查的某明令禁止带手机的学校学生的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有16位同学,即80%的同学带手机。可见,手机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是很高的。我们将分析数据交给了陈凡同学,下面请他来分析我们的研究结果。我们对家长的调查分析1、你的子女是否有手机?2、你觉得给子女配备手机是否必要?分析:男女家长调查表明,有40%以上的家长认为有必要。3、你觉得自己的子女使用手机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吗?男生家长认为使用手机影响学习与女生家长认识有差异,女生家长认为影响很大的比重比较大。男女家长调查表明约60%的孩子拥有手机4、如果你强制没收子女的手机,你的子女会怎么对待?家长中的多数没有关注过强制没收孩子手机这一问题,也许他们没想过要没收吧。5、你对学校禁止学生携带手机有什么看法?对学校禁止学生携带手机,家长们不赞成、不反对与赞成的观点差不多。对学校禁止学生携带手机,家长们“不赞成、不反对”与“赞成”的观点人数差不多。陈凡:经过调查研究,我们得出了初步的结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生活的日益提高,手机的使用变的越来越普遍了,调查结果告诉我们大多数中学生拥有了自己的一部手机,但其既有利又有弊。手机的使用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为我们各方面带来了方便,如可用手机听音乐,上网,上QQ。但手机的辐射很强,不利于我们身心健康。不适当的使用手机,会影响我们的学习;使用手机使得我们的花费很大;中学生使用手机,容易形成一种不良地攀比之风;一些同学爱炫耀自己的手机,很容易招来个别同学的眼红,不利于我们的财产安全。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得出的结论是:手机在学生中的地位不断提高。最后,我们建议:对于手机,我们不能全盘否定它,也不能一味的接受它,我们提倡“拿来主义”。我们的课题还会继续,我们的收获已经颇丰。请看本组部分成员的感言:我们这组的研究课题是调查研究关于手机在中学生心目中的地位研究,这是有关于注重数据与资料的课题,对此,在这组的我担任了调查资料查找和问卷的调查,在资料调查中,我发现晚上关于手机的资料几乎是琳琅满目,让我顿时摸不着头脑,虽然资料多,但似乎每一个都不对,都差了一点,但为了完成任务,我开始了耐心地寻找,整理,整整一个下午,我终于完成了资料搜索,但这似乎有些表面,我又去图书馆做了一些数据类的资料搜索,并作好记录,这对我们组的研究课题报名帮了一个不小的忙。对于问卷调查,我们调查的对象不仅仅只有学生还有家长,我们在温州书城门口进行了问卷调查,在调查过程中,家长可能对我们工作的不理解或者赶时间,我们的调查一直不能完成,但这并不能阻挡我们的热情,当最终完成了任务时,心中感到又苦又甜,我想这就是收获的滋味。 丁莹莹这是一次锻炼我们,展示自我的机会,虽然很累,牺牲了很多时间,但是得到的收获也不少,看着劳动成果我很开心,看着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