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测习题.docx_第1页
湖南省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测习题.docx_第2页
湖南省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测习题.docx_第3页
湖南省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测习题.docx_第4页
湖南省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测习题.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年10月高二年级地理月考试卷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第卷(选择题 共50分)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单项选择题读下图,完成12题。1.区域面积相比( )A.B.C. D.无法比较2.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区域位于区域的东北方向 B.若海平面均一,区域距地心比稍长C.区域位于北半球、西半球 D.自转角速度最小的是读“某岛屿示意图”,完成34题。3根据图中的信息,估算该岛屿的面积约为()A105平方千米 B209平方千米C549平方千米 D1025平方千米 4图中四地中最适合建海军基地和空军基地的分别是()A B C D山药是缠绕性藤本喜光植物,幼苗期不耐寒,宜在排水良好处种植。下图为华北地区某山药种植基地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56题。5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夏季最容易遭受泥石流灾害威胁的是()A甲B乙C丙D丁6甲、乙、丙、丁四地中,种植山药的自然条件最好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下图示意我国北方某地区等高线分布状况。读图完成78题。 7图中的a、b、c、d四处村落冬季采光较好、气温较高的是()Aa Bb Cc Dd8下列河段最利于泥沙沉积的是()A河段 B河段 C河段 D河段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910题。9 该地区拟建一条铁路,有人设计了一选线方案。方案沿线甲、乙、丙、丁四处中明显不合理的有( )A1处 B2处 C3处 D4处10若要安排露营活动地点,就地形、水文特征判断,最不适宜的地点是( ) AW BX CY D.Z下图阴影区域表示一夏季存水、冬季干涸的季节性湖泊,读图回答1112题。3730372537203715371011湖泊水面和点的相对高度H可能是( )A150H250 B250H300 C50H150 D50H10012图中四处降水最多的最可能是( )A B C D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于4月8日在P处测得日出、日落分别在F、E方向。读图回答1314题。13河流NO段的流向为()A由西南向东北 B由东北向西南 C由西北向东南 D由东南向西北14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该地应该()A在地种植花卉,发展城郊农业B在地修大坝,建发电站,并发展旅游业C在地修筑梯田,发展粮食生产 D在地种植柑橘,提高农民收入下图为沿海某地等高线(单位:m)示意图,其中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为700 m。据此回答1516题。15关于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均为山脊地形 B均处于河流入海口C海拔 D处于一岛屿中心附近16下面地形剖面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沿丙、丁两地连线的地势起伏状况的是()如图是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单位:m),根据图示信息完成17题。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河流先向南流,再向西南流B两山顶的相对高度可能为169 mC陡崖处可观赏到瀑布景观Db地可见“V”型峡谷,c地可见三角洲图1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图2为“图1中甲、乙两点间地形剖面示意图”。据此回答1820题。18陡崖M最大落差为A.198米 B.290米 C.380米 D.450米19图中等高线P的数值为A.300 B.400 C.500 D.60020图中王村位于乙地的A.正东方向 B.东北方向 C.正西方向 D.西南方向截至2015年7月8日,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电流等级最大、送电距离最远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向家坝上海8 0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实现安全稳定运行5周年。读图,完成2122题。21图中长治荆门线路输送的是()A火电 B天然气 C水电 D煤炭22向家坝上海特高压输电工程建设的意义是()A有助于煤炭资源就地转化,变输煤为高压输电,同时保护了土地资源B缓解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能源长期紧张的局面,改善了当地大城市的环境质量C解决沿线广大地区人口的就业问题,减少了金融危机造成的巨大冲击D缩小了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彻底改变了东部地区能源紧张的局面23. 2017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温州进入全国出行最拥堵的“TOP10城市”排行榜。“双节”期间,在温州开车出行,为了避开交通拥堵路段,主要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GIS RS B.GPS RSC.GIS GPS D.RS VR19世纪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入海的历史,改从山东入海。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1999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大部分(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2425题。24.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A无划分指标依据 B与自然河道一致C无对应的自然标志 D两侧地理差异显著25.进入21世纪,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是()A市场 B技术 C资金 D交通第卷(非选择题 4个小题,共50分)二、综合题(50分)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材料一攀岩运动是从登山运动中派生出来的一个竞技项目,它的雏形便是在高山探险过程中通过陡峭的冰雪岩石地形时,利用岩壁的突起、凹陷、缝隙等自然条件进行攀登,并发展成一种登山的基本技术,并于19世纪40年代传入我国。材料二近年来我国的攀岩运动发展迅速,华北某些城市迅速发展起了野外攀岩活动,大大推动了城市的旅游业发展,提高了城市的品位和形象。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分布图和地形剖面图(单位:米)。(1)图中a、b、c、d、e五条虚线,有河流分布的是_。(2分)(2)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不超过_米。(2分)(3)地形剖面图是沿左图中剖面线AB、MP、RQ中的_进行绘制的。(2分)(4)甲、乙两河段,通航条件较好的是_(1分),原因是_。(2分)(5)近年来,图中丙城市攀岩活动发展迅速,试说明该城市发展攀岩运动的有利条件。(3*1分)_。27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图中白水河的流向为_(1分);甲村与龙山之间的温差范围是_(2分)。 (2)简述图示地区地形、地势的基本特征。(3*1分) (3)依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说明甲、乙两村所处位置的相同点(最少三点)。(3*1分) (4)某学校两组同学进行登山比赛,分别沿B、C线路攀登龙山和虎山,有人建议将出发地设在A点。你认为是否合理?并简述理由。(2*1分)28读比例尺为十万分之一的地形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3分)(1)字母E表示的地形是_(1分);字母C表示的地形为_。(1分)(2)分别站在山顶A和山顶B上,不能看到河流中D处小船的是_山顶。(1分)(3)图中所绘乙、丙两条支流中,事实上存在的是_支流。(1分)(4)若想在河流的干流上修建一座水库,坝高为100米,请你用“”在图上标出该水库理想的坝址(2分);该处建坝的优点是_。(2*2分)(5)若将小河甲的水引向疗养院,图中两条规划路线中,比较合理的是_;(1分)原因是_。(2分)2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海南岛西部沿海盛行东北风,全年风季漫长。年降水量达1000mm左右,但干燥度(一定时段内可能蒸发量与同期降水量的比值)较高。注入沿海的河流中上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附近海域大陆架平缓且多上升流,曾经广布的植被下埋藏了大量地质时期形成的古风成沙。自历史时期海岛西部逐渐形成了狭长的沙漠化地区,20世纪50年代以来该区以人工栽种单一的木麻黄为防治沙漠化的主要手段,该树种喜光热,耐干旱、贫瘠,抗风力强,生长快,3050年即衰老,但近年来防护林因经济开发频遭人为破坏。上图示意海南岛西部沙漠地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推测并分析图中沙漠化地区沙物质的主要来源。(3*2分)(2)试从气候与地形方面分析图中沙漠化地区植被难以自然恢复的主要原因。(2*2分)(3)近年来,是否继续采用传统的栽种单一木麻黄的治沙方式引发了当地广泛的讨论,请你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2*2分)参考答案1-5 BCCBC 6-10 DAACD 11-15 CAADD 16-20 DBCBA 21-25 ABCCD26.(1)b、d (2)80 (3)MP (4)乙;乙河段所处地区水流汇集区域广,地势平坦,水流平稳,流量较大 (5)岩壁陡峭,直立性好,高度适宜,有利于发展攀岩运动;岩壁地处开阔的地带,能容纳较多的游客观赏;攀岩岩壁距离城市较近,消费市场广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安全防范设施齐全等。27.(1)自东向西(1分) 3到4.2之间 (3T4.2)(2分) (2)该地区地形以山地为主;(1分)北、东、南三面地势较高;(1分)中部为谷地,地势较低。(1分) (3)海拔高度在300400米之间;位于山麓谷地中;有河流流过;白水河北岸;谷口朝南。(答出其中三点即可,每点1分,共3分) (4) 合理。理由:两条路线的水平距离相同或实际距离相近;(1分)攀登的相对高度相同或两山海拔高度相近。(1分)不合理。理由:C线路等高线比B线路等高线密集,(1分)说明该线路的坡度较陡,攀登难度较大。(1分)28 (1) 山脊 鞍部 (2)A(3)甲(4)画在干流最窄处两侧的100米等高线之间(图略);工程量小,投资少;库容量大。(5)路线的水可以自流29答案:(1)地表植被破坏,地质时期形成的古风成沙出露;枯水期,河流水位下降,河床大量泥沙出露;近海上升流携带泥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