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使用注意事项22招9.doc_第1页
DV使用注意事项22招9.doc_第2页
DV使用注意事项22招9.doc_第3页
DV使用注意事项22招9.doc_第4页
DV使用注意事项22招9.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V使用注意事项22招一、DV准备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为电池充足电 在使用之前,一定要把电池充足电。电力是摄像机的生命线,断电则意味着拍摄活动的终结。在拍摄期间应随时注意电池的储备,尽可能在现场寻找电源,及时用充电器补充电力。但不要在摄像机处于开机状态时更换电池或连通交流电源,以免对电子设备造成损害。在电池短缺的情况下,尽量关闭液晶屏,用寻像器取景,并减少推、拉变焦的频率。如果由于电力短缺而导致珍贵场景白白流失,或无法按期完成拍摄进度,对创作者无疑将造成巨大的心理伤害。 2、准备好录像带 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最好使用新录像带。如果是翻用旧带,务必提前将磁带倒至带头,并确认写保护状态解除,以免在使用时因无法录制而措手不及。因为LP(密录)格式在后期编辑时可能出现电脑输入困难或磁带之间互不兼容等问题,除非万不得已,请尽量使用SP格式进行拍摄。已拍完的DV磁带应锁定在防抹状态,并在磁带贴纸上记录带号、日期、内容提示等场记信息。 3、预录空镜头 开机后应在磁带上预录30秒钟左右的彩条、黑场或空镜头。一是避免录制初始时走带不匀,信号不稳定,二是在重要内容摄录之前留出足够的时间,供后期剪辑时编辑机的预卷之用。在拍摄过程中,磁带记录的时间码要保持连续、不能中断,否则会对后期编辑造成很大的困扰。 4、设置光圈和快门速度 光圈的设置一般设定在自动状态。虽然一般摄像机光圈能自动调节,但要取得真正满意的画质,特别是在特殊效果、逆光或极强对比度的场景拍摄时应设定在手动光圈,同时参考在广角和特写状态即时光圈的两个参照值,折衷作为手动光圈的设定值。光圈决定了拍摄画面的景深,而快门速度一方面要与光圈配合,另外一方面也要根据拍摄对象而进行调整。当拍摄对象快速运动的时候,如果快门速度太慢,影像就会相对模糊,在定镜的时候尤为明显。因此在拍摄高速运动对象的时候,应尽可能手动设置较高的快门速度。 5、合理设定白平衡 数码摄像机都有自动白平衡设定功能,一般的拍摄环境都能应付自如。但如果须要达到某种特定的效果,就须要手动改变白平衡达到满意的效果,而如果希望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准确地表达白色,就要用拍摄白纸的方法自行设定。很多数码摄像机都可以手动设定白平衡色温,或者以白纸作参照物进行白平衡校正。阴天、早晨、傍晚或不同色温环境下拍摄时,如果色温不好确定,可将摄像机的ATW打开,可以自动跟踪照明条件的变化,对白平衡进行自动调整。 6、拍摄前观察环境 摄影前要先注意周遭的状况。拍摄时可千万不要大意。时刻不可忘记周遭或是身后的状况,特别对背后的沟渠、马路等要引起重视,不要脚踩空或来往车辆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就连很多经验丰富的老DV,都常常会因为注意力过于集中在被拍摄的景物及人物上,而没有留意到其他的危险状况,在移动位置的过程中发生了摔跤、碰撞甚至跌落深处的意外。 7、拍摄要为剪辑做准备 拍摄时要为今后的剪辑工作做准备。DV时代的革命方向,便是为摄编一体化的个人创作提供物质上的便利条件,使从构思到出品的完整影像表达成为可能。拍摄只是一场计划周密的战役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要从技术与艺术上掌握镜头摄制与剪接的基本规律。当我们用摄像机记录眼前的景物时,每一个机位的选择,每一次“推、拉、摇、移”的运作,都要考虑到后期制作时的编辑可能性,这样才能制定出切实有效的拍摄方案来。二、拍摄时的注意事项 8、保持画面的构图平衡 普通的照片摆歪了,还可以很轻易地再将它转回到水平位置上来。可要是电视机里播诺耐枷穹饲阈保蔷吐榉扯嗔恕诿看伟聪侣枷窦埃颐嵌家肥铀闹艿幕肪常纯慈【捌髦斜慌纳愕幕媸欠袷亲约核枰摹饩褪窃诠雇肌阆竦墓雇脊嬖蚋蔡阌暗墓雇脊嬖蚴掷嗨疲坏庵鹘堑奈恢茫一挂芯空龌娴呐渲茫只娴钠胶庑院突嬷懈魑锾逡刂涞哪谠诹担髡雇级韵笾涞南喽晕恢眉按笮。范髯栽诨嬷械牟季值匚弧环昝赖墓雇迹鹇胗米龅较旅媪降悖阂皇腔嬲唷鞒苊庠勇业谋尘埃欢巧势胶庑粤己茫嬉薪锨康牟愦胃校繁魈迥芄淮尤勘尘爸型幌猿隼础?9、尽量利用自然光 光线充足是获得完美画面的先决条件,而 DV摄像机的低照度性能较模拟式摄像机为优, 阳光下的所有景物的光效都是由直射的阳光、散射的“天光”和环境的反光这三种形态的光线所构成,对自然光这三种形态的认识和把握,是再现和表现画面形象的基础。阳光有着“自然而然”的变化规律和特性,我们在运用自然光进行拍摄时,只能遵循这种客观存在的规律,选择符合创作意图的拍摄地点、拍摄时间和拍摄角度。在同一地方随着季节的变化,太阳在空中的方位也发生着变化,在同一季节,随着地理位置的不同太阳的方位也不同。在一天时间中,太阳的位置也不断发生着变化,与地平面形成不同的入射角。您只有掌握好时机,才能拍摄影像。 10、尽量顺光拍摄 在拍摄的时候,一定要确认被摄物体和阳光或灯光之间的位置关系。最基本的条件就是“面向光源”,即光源是在被摄物体前面的那种状态。当然,这样容易失去立体感或成为没有阴影的平面图像,遇到这样的情况,可以将光线稍微斜过来一点,以此来增加对比度。这样,就能拍摄出一幅立体感较强的图像。逆光拍摄容易使人物的脸部过暗,或者阴影部分看不清楚。如果实在迫不得已,必须要在逆光条件下拍摄人物的话,就一定要记得使用反光板。因为逆光补偿功能的作用实在是让人不敢恭维。另外,由于摄像机的自动白平衡是根据其背景色调来调节的,所以在这种背景本身就昏暗不清的情况下,如果希望得到自然真实的画面色彩,就只能劳您大驾,亲自动手了。 11、移动镜头要有规律 镜头的移动应该有规律,要么从左到右,要么从右到左。同样,上下、进退也都要有迹可循。摇摄形成镜头运动迫使观众随之改变视觉空间,观众对后面摇进画面的新空间或新景物就会产生某种期待和注意,如果摇摄的画面没有什么给观众可看的,或是后面的事物与前面的事物没有任何的联系,那就不要用摇镜头。另外,摇摄的时间不宜过长或过短。根据以往的经验,用摇摄的方法拍摄一组镜头约 10秒左右为宜,过短播放时画面看起来像在飞,过长看是又会觉得拖泥带水。追随摇摄运动物体时,摇速要与画面内运动物体的位移相对应,拍摄时应尽力将被摄主体稳定地保持在画框内的某一点上。 12、移动镜头要平稳 进行摇动拍摄时,一定要平稳的移动摄像机的镜头。最好使用三脚架,这样有利于拍摄出稳定的画面。如果用手持机,其基本姿势是:首先将两脚分开约 50公分站立,脚尖稍微朝外成八字型,再摇动腰部(注意不是头部,更不是膝部)。这样可以使得摇摄的动作进行的更为平稳。不管是上下摇摄还是左右摇摄,动作应该做得平稳滑顺,画面流畅,中间无停顿,更不能忽快忽慢。要注意不要过分移动镜头,也不要在没有需要的情况下移动镜头。摇摄的起点和终点一定要把握得恰到好处,技巧运用得有分有寸。也要避免摇来摇去,像浇花。摇摄过去就不要再摇摄回来,只能做一次左右或上下的全景拍摄。 13、合理使用对焦功能 在拍摄时是以拍摄主体在画面正中央为对焦的点,要避免拍摄主体前有走动的物体影响红外线测距。 DV虽然全部采用自动对焦,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比如隔着铁丝网、玻璃或者与目标之间有人物移动等等),画面的焦距就没有那么稳定了,常常一下子清晰,一下子又模糊的,亦真亦幻,让人难以把握。这是因为在自动对焦的情形下,DV是依据前方物体反射回来的讯号判断距离或调整焦距的。此时,只要将对焦状态从自动切换到手动就可以了。 14、充分掌握手动调节功能 大多数DV摄像机都是“傻瓜”型的全自动设备,操作者只需打开电源,按动录制停止键,就可以拍摄自如了。如果要获得更好的影像,就应该进一步从技术能力上提高自己,学习如何正确地控制焦点、调节曝光度以及获得准确的白平衡。如果我们能逐步掌握一些手动调节功能,就可以在影像的拍摄方面赢得更大的主动性,让DV摄像机成为我们创作当中的驯服工具。 15、善于捕捉事件的高潮 虽然平淡也是一种美,但在庆典、婚礼之类的场合下,火爆热闹的高潮场面却是不可或缺的影像元素。人们喜欢在一波又一波的浪头上颠簸,却不愿意长时间地看一场沉闷的演出,这也是为什么业余摄像师们经常发现自己辛勤拍摄的录像片乏人问津的原因所在。当我们参与一场盛大的典礼,并用 DV摄像机进行拍摄的时候,对戏剧性场面的出现要有敏感的预见性和迅猛的捕获能力。为了强化现场的气氛,应着意利用镜头的表现力,不是以一个全景镜头贯彻始终,而是尽可能地变换不同的景别与视角,悉心观察每一位心潮澎湃的人,突出每一个姿态张扬的动作,记录每一句饱含深情的话语,将情绪贯注于镜头里,浓墨重彩地呈现一场人生的盛宴。 16、围绕中心人物拍摄 每一次活动或庆典当中,中心人物只能是一个或不多的几个人,婚礼上的新郎、新娘,刚刚满月的婴儿,寿筵上的老人或者是从远方归来团聚的亲友。 DV拍摄者应当将主要的精力放在这些事件主人公的身上,而不是蜻蜓点水般地为每一位到场的来宾都立此存照。中心人物的行为、言语和情绪变化构成了整部作品的逻辑主线。无论是新婚夫妇在婚礼上互致爱意的海誓山盟,抑或是摇篮里婴儿天真稚拙的表情,都将是我们的DV影片中不可多得的珍贵镜头,也是吸引他人热心观看的精华段落。即便是拍摄其他人的言行,也都应围绕着影片的主要人物着笔,不可喧宾夺主,搞成一部拉杂琐碎的流水账。面对摄像机,许多人特别是活动中的主人公都愿意有所表示,或者手舞足蹈,或者侃侃而谈。在影片中穿插他们此时彼刻的即时感受,昭示他们未能完全展现的内心情感,能够让你的DV作品更加深人,更具有打动心灵的力量。 17、注重环境与细节的拍摄 衡量一部影像作品的优劣,对细节刻画的成功与否却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由于摄像机通过镜头焦距的变化,能够更为宏观或微观地审视我们周遭的环境,它所呈现出来的视觉空间,自然是一个由更多全景与细节交织构成的主观世界。对于不少 DV新人来说,他们还不太习惯让摄像机观察自己的肉眼看不真切的地方,因而记录下来的,大多是人所共见的平庸影像。但优秀的创作者则是全方位的观察家,他们善于用镜头捕捉神情微妙的面孔、紧张发抖的双手、衣衫下摆的民间纹样、窗外叮咚作响的风铃以及种种一现即逝的精彩瞬间。 18、掌握拍摄时间为方便观众了解画面,转拍另一画面前最好让镜头停留几秒钟的时间。拍摄动态影像时,需要配合适当的时间移动摄像机。而拍摄风景时,最适当的拍摄时间是10秒左右。如一个镜头的时间太短,则图像看不明白,看得很累。反之,如果一个镜头的时间太长,则影响观看热情,看得很烦。所以每个镜头的时间掌握就颇值得仔细玩味。 建议:特写2-3秒、中近景3-4秒、中景5-6秒、全景6-7秒、大全景6-11秒、而一般镜头拍摄以4-6秒为宜。三、稳定DV的注意事项 稳定是压倒一切的硬道理,这几乎是成功的DV片最关键的基础,特别是对尚未熟练掌控摄像机的新手来说,每一个镜头都能平稳地善始善终,要比随意地晃动颠簸更有价值。画面不稳定,令人的视线无法集中,往往觉得头晕目眩,再高的分辨率也是徒然。 19、拿好摄像机 对于手握式DV。手握式摄像机,是用手握住摄像机的手柄进行操作。工作时,右手握紧摄像机手柄。左手进行聚焦和变焦的操作或拿稳摄像机,并用腕带固定,使右肘靠紧身体,左手托住摄像机。眼睛贴紧寻像器眼罩,保持摄像机稳定。在站立拍摄时,用双手紧紧地托住摄像机,肩膀要放松,右肘紧靠体侧,将摄像机抬到比胸部稍微高一点的位置。左手托住摄录像机,帮助稳住摄像机,采用舒适又稳定的姿势,确保摄像机稳定不动。 对于肩扛式DV。对于肩扛式数码摄像机,机位的变化也最为方便顺手。它主要有三种姿势,即站姿、蹲姿和拎姿。站姿是通常的机位,两脚分开与肩同宽,摄像机重心正好落在肩上,以免造成右手的持机负荷,右手掌穿过手环,控制录制键及变焦键;左手握住聚焦环进行手动聚焦操作,并帮助平衡稳定摄像机。站姿持机的拍摄效果接近人们通常的观察视点,因此最为真实自然。有时还可以在行走中拍摄,以表达在移动时的视点。蹲姿是低视点的拍摄机位,常用于仰拍,利用膝盖的支撑,可以获得较好的稳定性。 20、用好三脚架 为了减轻操作疲劳,拍摄时最好随身带个三脚架。保持持机的稳定最好的方法是利用摄录像机三脚架,用带云台的三脚架来支撑摄像机效果最好,不但会有效的防止机器的抖动,保持画面的清晰稳定、无重影,而且在上下移摄与左右摇摄时也会运行平滑、过度自然。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利用控制摄像机的遥控器和控制云台的遥控器来完成拍摄的全部过程。 如果是手持数码摄像机,会由于手持的不平稳而引起画面的抖动。尤其是在光线昏暗的和拍夜景的情况下,三脚架的作用就更加明显。在固定场合长时间拍摄一定要使用三脚架,比如拍摄婚礼仪式、生日 party、广场音乐会等,不然那将是个苦差事,把你累趴了也不会拍出好的带子来。三脚架一定要选用坚固的,把它放在稳固、平坦的表面上,尽量远离地震源(如有汽车跑的公路、振动的机械)。如果有风,可以在三角架上加佩重物以加大三脚架的稳定性,比如背包、石块等。在移动中拍摄镜头,比如在边走边拍的情况下,也可以装在三脚架上,用手举起三脚架拍摄,这样会比用手直接拿着机器要稳得多。 21、充分使用稳定功能 首先是开启光学稳定功能。图象稳固是视频工程师给业余摄像爱好者的礼物,你的摄象机的内建的图象稳固寻求使手动录象更连贯,使摄像机的摇晃减到最小。光学稳定功能能够补尝摄像机的抖动。内置的防抖动传感器能够觉察到轻微的震动,并且在保持最佳分辨和聚焦的情况下,由摄像机的电机驱动系统自动补偿不稳定的部分。在拍摄动画和静像的情况下,对动画和图像稳定性,具有一定的稳定清晰作用,就是在你不得不手动拍摄的情况下它们十分有用。在SONY机上设置方法为:在CAMERA方式下按MENU键显示菜单设定,转动SEL/PUSH EXEC选择C,然后按拨盘;转动SEL/PUSH EXEC拨盘选择STEADYSHOT选项,在出现的菜单选项中选择ON即可,这表示防抖启动。 其次是用好广角功能。在拍摄时尽量避免使用长焦距而改用广角镜头。因为焦距越长视角越小,轻微的晃动就会令画面颤抖得很厉害,而广角镜头视角很大,较易对焦,拍摄起来也方便得多,即使较严重的晃动都不易觉察到。当使用广角镜头拍摄的时候,你几乎可以不考虑画面颤动这回事。如认为用广角镜无法捕捉瞬间精彩的表情,则可接近被拍摄的物体,拍一个漂亮的大特写。如拍摄的是动物,无法靠得太近的话,就要使用摄录放一体机的调焦功能了。 三是少用镜头内变焦。每一次变焦可以说是一种镜头运动的特殊效果,如果漫无目的的频繁使用镜头内变焦,观看时图像容易使人感觉不稳定,此外,频繁变焦会使得 DV耗电增加, 大大减少拍摄时间。对于同一个场景的镜头表达,不妨使用不同角度和距离的定焦拍摄,效果或许会更好。在使用大变焦而且是在手持拍摄的情况下,如果镜头移动拍摄的长度较短,不妨屏气,一口气将它拍完。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