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文化研究》—路易斯·康:1944-1972年间的现代化与新纪念性.ppt_第1页
《建构文化研究》—路易斯·康:1944-1972年间的现代化与新纪念性.ppt_第2页
《建构文化研究》—路易斯·康:1944-1972年间的现代化与新纪念性.ppt_第3页
《建构文化研究》—路易斯·康:1944-1972年间的现代化与新纪念性.ppt_第4页
《建构文化研究》—路易斯·康:1944-1972年间的现代化与新纪念性.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路易斯康:现代化与新纪念性,Louis Kahn : modernization and new memorial,路易斯康,19441972年间的现代化与新纪念性建构文化研究:论19世纪和20世纪建筑中的建造诗学,现代化与纪念性是贯穿在路易斯康晚期建筑生涯中的两个相辅相成的主题。康的贡献源自于他的一种信念,根据这种信念,建构性结构不等同于批量化的产品形式和类型,必须将纪念性形式作为首要任务。这是一条在建构表现中追求纪念性的建筑道路。,事实上,拱券、方形、圆柱体、天光、半圆形凹室以及对称轴线正以愈来愈丰富和愈来愈复杂的方式出现在这样的建筑中,一旦付诸实施,随之而来的就是一种柔中有刚的感觉,一种非连续和非同质的感觉,一种本我与非我兼而有之的感觉。 越是对设计深思熟虑和精雕细琢,越是恰如其分地选择材料,越是完美无缺地贯彻设计意图和落实细部,越是一丝不苟地表现受力关系,就会有越多的可度量性进入不可度量性的领域,它在不经意和出神入化的平衡中纳入历史的广度和深度,展现建筑之“不为建筑”的一切。 在建筑的纪念性问题上,康寻求的是一条非同一般的道路,因为他把表现建构元素的特征放在首要的位置。,CHAPTER ONE,由于康所接受的法式建筑教育,他的出发点是围绕着希腊建筑与哥特建筑的思想展开的。如果说密斯将型钢构件视为20世纪建筑的结构准则的话,康则是通过对这一具有普遍意义的建筑元素进行深刻反思开始他的纪念性思考。,路易斯康,19441972年间的现代化与新纪念性建构文化研究:论19世纪和20世纪建筑中的建造诗学,通常,人们所说的点接结构将每一个节点都处理成铰接点,这不仅使梁柱等构件的连接变得十分复杂,而且有损结构的美观。如果要降低造价同时保持较大强度,钢管结构就不失为一个较好的选择。钢管的断面是偏离受力中心的,而且惯量越大强度也就越大。,由于过分依赖安全系数和标准化,工程实践中往往满足于从手册上选用结构构件,型材断面比实际需要的更为厚重,这反过来又进一步限制了艺术表现的可能性,扼杀了受力体系可能产生的优雅的结构形式。,路易斯康,19441972年间的现代化与新纪念性建构文化研究:论19世纪和20世纪建筑中的建造诗学,出于对墨守成规的工程实践的不满,无视荷载变化导致构件断面过大的问题已十分严重,康提出了焊管钢管结构的设想。,康在涉及节点设计美观问题的同时也提出了将框架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进行考虑的设想。普通钢框架结构的梁柱系统僵硬,缺少有机性。焊接钢管体系更为有机,存在着新哥特式的潜在可能。,YOUR TITLE HERE,结构理性主义,将材料性能和结构稳定关系作为基本的思考主题,这种精神完全是结构理性主义的。康把焊接钢管结构视为探索新建筑的起点。,借助于裸露的钢管肋架和不锈钢板柱的共同作用,该结构可以形成表现受力关系的连续线条,玻璃窗也直接反映天空的景色,成为整个空间围合的一部分。构件之间是焊接关系,这有助于形成连续的、可以直接裸露的结构统一体。这样的结构不但没有违反美学原则,反而获得了自己的美学新生。,在探索新纪念性的道路上,康并非从一开始就意识到钢筋混凝土材料的表现性。他最初迷恋的还是优雅的金属结构,但这在结构问题上有些幼稚,因为与铸铁管不同,钢管的直径无法持续减小。,焊接钢管结构具有轻巧的现代工业品质,制作方便 焊接钢管结构的实体表现性可与哥特建筑石头砌体固有的连续性相媲美 焊接钢管结构具有特有的轻盈性和清晰性,十分现代,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断面易于调整,能够很好地适应和反映受力的变化 佩雷的建筑已经表明,浑然一体的连续性也可以在钢筋混凝土材料中产生,路易斯康,19441972年间的现代化与新纪念性建构文化研究:论19世纪和20世纪建筑中的建造诗学,为了提高构件的整体强度,需要在气体孔洞中不断穿插钢筋,等钢筋穿插到位之后,再在孔洞中注入水泥进行加固。在这里,编织面层已经从饰面转化为建筑实体本身。这是一种组合式的建筑关系,其严谨和富于表现力的结构关系完全可与哥特建筑相提并论,因为它的结构组成不仅取决于受力关系,而且也在同样程度上来自于建造过程。,巴黎蒙马特教堂构造详图,焊接正在取代铆接,钢筋混凝土结构正在脱离预应力的雏形,钢筋混凝土技术已经日趋成熟。标准化、预制件、有控制的试验,与其说是扼杀艺术家细腻情感的凶神恶煞,不如说是化学家、物理学家、工程师、生产和组装部门为人类生活创造的具有巨大潜力的现代物质手段。艺术家们必须具备相关的知识,作品才能与时俱进,满足当代人的情感快乐和使用需求。,CHAPTER TWO,对于康来说,建筑的基本结构关系必须得到表现,这一点无论对于建筑的外部还是内部而言都是如此。 这是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康日益坚信自然界中存在某种潜在秩序,认为工程形式的纯粹性就是遵循美的法则而获得的自在的美学生命。,路易斯康,19441972年间的现代化与新纪念性建构文化研究:论19世纪和20世纪建筑中的建造诗学,用结构构件限定空间,这一点与构件本身同等重要。小至通风采光的空隙大至人们行走和居住的部分,空间的尺度千变万化。人们对空间构架结构的兴趣和探索与日俱增,充分表达了通过结构设计积极表现这些空间的愿望。如同所有的艺术一样,建筑应该保留那些能够揭示事物建造过程的痕迹。建筑需要表现建造方式。,YOUR TITLE HERE,分子结构理论,分子的基本结构是由立体三角形组成的。同时对他们产生影响的还有富勒设计的四个立体三角形构成的八面体网架体系。,受这一理论影响,康把天然晶体结构作为一种先验结构来理解。,费城城市之塔 耶鲁大学美术馆 埃尔金斯公园犹太教堂(方案),城市之塔可理解为一个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的非物质化结晶体。它是从几何原型的精华中派生出来的普遍形式,因而也是建筑文化的最终语素。 康拒绝直接借用历史形式,无论是古典主义还是哥特式的。这意味着一种艰难的平衡,既要向现代迈进,又不能沦为乌托邦式的空想;既要参照历史,又不能重蹈折衷主义的覆辙。在城市之塔的方案之中,高达11英尺的立体三角形网架段顶层也可以说是一种转换层,不仅有助于消解剪力,而且还可以安排卫生间等辅助空间。 轻型的三角架极具纪念性。与沉重的基座和地下室的砌体结构以及颇具体量感的采光井和圆弧坡道相比,又有强烈的非物质化倾向。,费城城市之塔,康主张建筑保留能够揭示事物建造过程的痕迹。结构、照明、声学材料及管道、桥架、线路应该被展现出来,这种对建筑机电设施的热忱体现了他参与现代化进程的积极态度。康认为机电设施应该具有与结构形式同等重要的建构地位。 城市之塔除了三角形网格楼板和用于卫生间设置的立体三角形网架段顶层之外,还专门为设备检修和管道的横向转换设置了桥架。在这里,注重节点和荷载传递的结构主义原则已经不再是细部处理的问题,而是一个将几何形体上升到包含不同空间等级的设计问题。这样,由电梯、管井、卫生间等组成的辅助性服务空间就与基本的被服务空间清晰地区分开来。,费城城市之塔,服务与被服务空间,现代建筑一直都未能真正思考如何处理20世纪后半叶与日俱增的机电设施给建筑带来的问题。康拒绝将吊顶作为解决大空间空调管道的常规方法,由此提出“服务空间与被服务空间”。,我不喜欢电管水管,我也不喜欢空调管道。事实上,我对这些玩意儿深恶痛绝。但正是因此,我必须赋予它们特定的空间。如果我因为情感上的厌恶而对它们置之不理,它们就会在建筑中横冲直撞,直至毁掉整个建筑。,在康的建筑发展中,耶鲁大学美术馆处理正交几何形体的方式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同样不无决定性意义的是该建筑钢筋混凝土框架体系时而连续、时而中断、时而暴露、时而隐藏的表达方式。 建筑与沿街主立面清一色的砖墙不同,该建筑侧立面上经过细分的玻璃幕墙看起来犹如一个镶嵌的透明表皮。此外,为表现两者共同的奥妙之处,康对北立面和南立面的结构表达方式进行了反转处理,也就是说在西北和东北立面的玻璃幕墙弱化建筑的楼层关系的同时,充分暴露柱子的结构作用。而在面临教堂大街的主立面上(与主立面垂直的短墙部分除外)将柱子藏而不露,重点表达建筑的楼层关系。,耶鲁大学美术馆,耶鲁大学美术馆的中跨部位特别体现了康的“服务空间有别于被服务空间”的观念。 中跨部位采用了钢筋混凝土结构而非三角网架结构,其内容完全不同于它所服务的主体空间结构。在这一相对狭窄的中跨结构中包含了三种服务元素,分别是一部置于圆柱筒体内的三跑楼梯,一个容纳电梯的核心筒和一部标准的平行式双跑消防楼梯。三者之中,第一个元素是一个具有公共性质的楼梯,这一点无疑为它庄重的形式提供了某种依据。布置消防楼梯的服务性开间同样采用了简单的混凝土平板楼层结构。,建筑的三角网格楼板不仅具有结构网架的作用,而且也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管线分布层。它在立体三角形钢筋混凝土网架基础上形成整体楼面结构,高度达3英尺,空调和电路管线都可以从它的中间穿堂而过。 在康和结构工程师最初提出的设计方案中,立体三角形网架中有一系列2英尺高的棱锥形,而且还应该与4英寸厚的混凝土楼板整体浇筑在一起。尽管这样做的结果将是一个更为厚重的楼面,但是独创性在于可以让机电管线在立体三角形网架的空间内更加畅通无阻地连接成个整体。虽然最终完成的楼层顶面基本达到了康期盼的伦理和美学特性,但其实它的结构原则与康的最初设想并不一致。与一个40英尺跨度的楼面在通常情况下的重量相比,最终建成的耶鲁大学美术馆的楼面重量增加了60%。这也许是康在该建筑落成之后提出另一种立体三角形网架方案的直接动因。,康在耶鲁大学美术馆落成之后又为该建筑重新设想了一套结构方案。该方案由一系列立体三角形网架组成有一定倾斜角度的柱子,再用这样的柱子支撑同样由立体三角形网架组成的楼面结构。该方案也曾有两个不同版本,其中一个版本的平面呈直角形,另一个则呈平行四边形平面。二者都有一些独立的圆柱形服务管筒贯穿其中。 康曾经在构思草图上这样写道:“一个由立体角形网架组成的钢筋混凝土楼面需要一个具有同样结构体系的柱子来支撑。”这句话多少可以使我们理解为什么在建构问题上康的主观意念与建筑的空间和结构要求时常发生冲突的原因。,耶鲁大学美术馆,在柱体内安置等边三角形楼梯的做法除了城市之塔的设计和耶鲁大学美术馆的设计,在埃尔金斯公园犹太教堂的方案设计中也出现了。,埃尔金斯公园犹太教堂,CHAPTER THREE,19521962年间为费城所做的一系列城市设计方案对于康的城市思想具有特别的意义。在这些设计中,现代化与纪念性之间的固有张力获得了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路易斯康,19441972年间的现代化与新纪念性建构文化研究:论19世纪和20世纪建筑中的建造诗学,从人类最简单的居住形式开始,城市逐步发展,最终成为公共建筑的聚集之地。衡量人类环境是否伟大的标准不是琐碎的需求,而是公共建筑的特征。公共建筑是城市安身立命之本。汽车巨大的停车需要将会吞噬城市的一切空间,地标性建筑也许将会销声匿迹。如果这些标识性场所消失,城市也就不复存在。,在坚持城市作为一个公共建筑聚集地这一传统的同时,他努力寻求克服和化解现代机动车辆的日益泛滥与传统城市之间的矛盾。从建构元素到城市形式,康始终不渝地寻求将关键性的服务设施以及被服务的场所形式引入到设计的基本结构中去,目的就是为了化解20世纪技术的负面作用。,在市中心四周的关键部位布置停车塔楼将有助于形成一种保护城市免受汽车侵蚀的形象逻辑。从某种意义上讲,汽车与城市的问题是一场战争,恰当地控制城市的增长已经刻不容缓。高架路建筑与人类日常生活的建筑是两类不同的建筑,区分这两类建筑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增长的逻辑和建立正确的发展观。,路易斯康,19441972年间的现代化与新纪念性建构文化研究:论19世纪和20世纪建筑中的建造诗学,与环绕城市中心的圆柱形停车塔楼设计相比,没有什么能够更好地说明康的作品在现代化与纪念性之间表现出的模棱两可的状态了。这些盘旋而上的街道的最初构思清楚地表明,康当时还犹豫不决,不知道应该将这些停车塔楼视为纪念性建筑还是作为城市的实用元素。,圆柱形停车塔楼的设计中还有典型的路易斯康式的隐喻手法。它们将进入城市的系统化整为零,形成河流、港口、运河和码头等元素。高速路变成“河流”、街道转化为“运河”、停车塔楼变成“港口”、而终端式道路则被类比成“码头”。最后再与建筑入口以及禁止汽车出入的步行区域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CHAPTER FOUR,路易斯康是一个总在向过去发问的人,他似乎总在不停的寻找事物的起点。 古典建筑对于康而言,或许就是提供了这样的一个原点,一个建筑间的所有要素还未分离的原点,康就从这里出发,开启了自己的现代。,路易斯康,19441972年间的现代化与新纪念性建构文化研究:论19世纪和20世纪建筑中的建造诗学,机电管道与流动结构的“空间框架”横向整合的意图在建筑的实施过程中得到了始终如一的贯彻执行。康将砖砌通风体系与混凝土浇筑的柱状结构做了清晰的区别,完美的整合了横向机电管道和后张式双向悬挑肋架楼板结构。康的终身合作结构师奥古斯特科门丹特,借助高超的技巧和能力,使得康要求的悬挑空腹桁架全部用预制混凝土付诸实施。,理查德医学研究中心,19441972年间的现代化与新纪念性建构文化研究:论19世纪和20世纪建筑中的建造诗学,康在五十多岁设计的这栋医学大楼,是他第一栋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物。 该建筑的设计原则是,“科研实验室就是工作室,新风与排风必须严格分开。”,服务设施管井的平立面草图,这栋建筑是现代建筑的极致之作,同时超越了现代建筑,成为新的起点。康在接下来的一个又一个设计当中,康孜孜不倦的追求结构框架的建筑表现,努力揭示结构剖面随荷载减小而减小的受力关系。,理查德医学研究大楼是康在探索空心结构形式的道路上取得的又一大成就,他在所有可能的尺度上都是使用了空心结构; 着力表现服务空间与被服务空间的区别和连接,努力将机电设施的布局与结构体系融为一体; 该建筑是康建构手法多样化表现的首个集大成者; 正是从这个建筑开始,结构对于康来说毋宁是一种空间生成的潜在母体,为此他尝试在建筑中使用一种能够使空间体量自动生成的空心隔板结构,理查德医学研究中心,结构构架的有机性,建筑是任性的载体,创造建筑就是创造生命。在建筑中,类似的细节也不应该被埋没。你应该充分表现他们。一旦建筑的连接方式得到充分展现,看上去合情合理,空间就成为建筑。,结构构架的连接应该呈现一种有机特征,建筑如同人体,如同你的手掌。手指关节的连接方式造就了优美的手掌。,结构构架之间的连接呈现出有机性的情感; 康对建筑有机性的情感在很大程度上源自赖特,人们一直低估了赖特对康的影响; 20世纪早期的建筑师大多都能从赖特的居住建筑中受益匪浅,很少有人真正关注到赖特在公共建筑中创造的富有层次感的内向形式。尽管没有直接的师承关系,康还是在后面这一点上延续了赖特的传统。,萨尔克生物研究所,19441972年间的现代化与新纪念性建构文化研究:论19世纪和20世纪建筑中的建造诗学,康充分吸取了理查德医学研究大楼的教训,该建筑清楚地表明,一个生物实验室的实际运作他远远不是康极端理想化的”科学工作室“的概念所能涵盖的了的。,萨尔克生物研究所是康第一个完成的梦想,一种反应人类的新建筑。康重新捕捉伟大历史建筑在形式和材料上的丰富性,将形式和材料安排在天地之间。,将理论思考的概念空间和实验研究的运作空间区别对待,从实际建成的情况来看,前者表现为一系列面向中庭设施完善的研究单元和装备精良的大型空间。 完美的将结构理性主义的原则和大跨度设计结合起来。因此,通过一个跨度达100英尺的矩形桁架梁设计,创造了一个超过人高的管线设施空间。与此同时,在与桁架梁垂直的方向上,还有一些预应力折板形成的三角形空间,其跨度也达到50英尺。在横向跨度上形成了反曲后张式钢筋混凝土空腹桁架。,萨尔克生物研究所,场地营造,现代建筑迷恋玻璃盒的机械式特质,康在设计实验室时,也用玻璃来包覆工作空间。但他接着以历史的丰富形式,用混凝土包覆玻璃,然后在大楼的两翼之间敞开一中庭,一静止的场所,一静谧之地。,在康的建筑中,萨尔克研究所是首个将建筑基座与整个建造场地融为一体的杰作。 事实上,它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马里奥博塔意义上的“场地营造”(大平台基座和凹缝处理),两排面向中央庭院的小型研究单元形成对称的建筑形式,在混凝土下部结构作用下,清晰地坐落在一片高低起伏的地形上面。 整个基座部分最终形成一个圣坛似的大平台,平台上铺满灰岩大理石,凡是侧面可以看到的部位都以不同方式显示着石材的使用和交接方式。,建筑垂直面与基座之间细系的凹缝,一切都是那么丝丝入扣,令人应接不暇。 上述凹缝是作为雨水的排水道设计的,借助这些凹槽,整个砌筑味儿十足的基座平台就可以避免雨季的洪涝灾害。,酣畅淋漓的基座设计 藏而不漏的水道设计 二者的象征性对立最终通过露天平台中轴线上浅浅的水道统一起来。,中轴水道设计,水池面向大海,极具纪念性。整个地形高低起伏,同时又一览无余,在地形的衬托之下,中庭、水面和水池的组合就仿佛是漂浮在空中的朵朵白云,而山坡上形式自由的桉树林又为整个中庭空间提供了一道天然屏障。,水道被设计成了一个象征性的循环往复的系统,其中水流开始的源泉和最后的落水口分别代表着自我循环的微观世界的头与尾。,CHAPTER FIVE,告别了孜孜不倦的追求结构框架的建筑表现,努力揭示结构剖面随荷载减小而减小的受力关系,砖砌墙体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路易斯康,19441972年间的现代化与新纪念性建构文化研究:论19世纪和20世纪建筑中的建造诗学,砖墙砌体结构的表现形式多样,可以是具有结构作用的墙体面层,要不就是一种受力面层结构,换言之他们就像是在建筑结构实体上包裹的一层外壳。,砖墙砌体结构,康对砖砌墙体这种手法的首次尝试,该建筑的表层结构还在有些部位覆盖了遮阳板。 在结构和空间之外采用了第三种物质形态,即包裹在金属骨架外面的盒式砌体,将这一物质形态称为“盒体”,外壳的背后,几乎无一例外地存在着一个“夹层空间”。借助于光线的作用,这个夹层空间将建筑内在实体与外在表层的差异有力地烘托出来。,该手法应用于康晚年设计的纪念性建筑孟加拉国会大厦,细胞单元、结构主体和外层盒体这个不同的层面已经以某种特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形成现浇混凝土肌理和无尽的间隙空间的完整组合。,康有意识地选择了将建筑外层的混凝土盒体表现为一种编织性外壳。为此,他还用镶嵌的石条在混凝土墙面上作出竖向的划分。,路易斯康的结构思想,19441972年间的现代化与新纪念性建构文化研究:论19世纪和20世纪建筑中的建造诗学,首先是在一般空间结构的层面上,如同巴克敏斯特富勒一样,他将立体三角形组成的八面体视为宇宙的基本分子结构。他很少单独的使用圆形,三角形,方形这些几何原型,而总是将它们作为形式元素融合在更为复杂的建筑整体之中。,在具体的结构秩序层面上,康又试图将建筑文化的传统语汇如挑檐、悬链、拱券、拱顶、飞扶壁、天桥等融合在他的设计当中。,CHAPTER SIX,对于建筑形式曾经承载的社会机构的文化价值来说,现代化进程的破坏性往往大于建设性,因而现代社会的公共机构建筑不能完全以历史类型为基础。,康认识到建筑的社会机构内涵与建筑的具体连接方式乃是两个迥然不同的建筑学范畴。 位于该建筑核心部位圣堂还是采用了象征性的对称形式,四个角部通过天窗采光,中间则是钢筋混凝土薄板屋顶 屋顶的剖面结构充分表达了该建筑作为一种社会机构的精神性,罗彻斯特神教教堂,路易斯康,19441972年间的现代化与新纪念性建构文化研究:论19世纪和20世纪建筑中的建造诗学,我们都是光的产物,通过光感受季节的变化。世界只有通过光的揭示才能被我们感知。对于我来说,自然光是唯一真是的光,它充满性情,是人类认知的共同基础,也是人类永恒的伴侣。,金贝尔美术馆,19441972年间的现代化与新纪念性建构文化研究:论19世纪和20世纪建筑中的建造诗学,以一种令人崇敬的方式将上述基本元素组合成了一个完美的整体,该建筑别具一格的建构形式和变幻莫测的光线关系也是这个完美整体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该建筑是康建筑生涯的巅峰之作。,巴黎蒙马特教堂构造详图,材料发着光,真实的光,这个光会自我发出,而房子的形式用于让参观者和绘画在自然之光中交会。,一系列筒形拱顶构成整个建筑中占主导地位的建构元素,决定着该建筑的总体特征。这些拱顶中间开口,通过肋壳组合的方式为美术馆内部提供独特的自热光线,因此我们只能将其称之为准拱顶 砌筑性基座将建筑和场地完美充分地结合起来,在一个更为亲近大地的意义上呼唤着大自然的呈现。在这里,一种绝对的“清澈感”悄然而至,独具匠心的呈现出建筑的范围。整个美术馆的基座处理可谓细致入微,出神入化。 安插在连续拱顶结构中的三个布局随意的露天院落(绿院,黄院和蓝院),在他看来,这些院落是在建筑的整体空间格局中保持不变的场所形式。,金贝尔美术馆,金贝尔美术馆设备管线与展厅结构相结合的设计手法,包括位于拱冠下方的光线折射板和灯槽设计,以及利用拱脚部位的下挂梁之间的空间形成的管线桥架等; 主张在本体装饰和附加装饰之间作出区分。之所以在结构构件与非结构构建之间使用玻璃,是因为构建之间的节点就是本体装饰的开始。我们必须将这种装饰与纯粹附加的装饰区分开来。本体装饰就是表现节点。,混凝土与灰岩大理石形同实异的关系:混凝土是结构性的,在建筑中发挥支撑作用。柱子彼此独立,灰岩大理石正好可以填补它们之间的空间。,地板铺的是橡木,脚丫踩上去暖暖的,铅造的屋顶,在阳光下反射出不刺眼的光泽。,尊重材质,现浇混凝土材料的肌理特点和灰岩大理石的古老的化石特质和切割工艺效果并置在一起;(冷灰色VS暖黄色;粗糙VS剖光),房子简单朴素却又华丽高雅,它的华丽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