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开发平台汇总2011.doc_第1页
手机开发平台汇总2011.doc_第2页
手机开发平台汇总2011.doc_第3页
手机开发平台汇总2011.doc_第4页
手机开发平台汇总2011.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手机开发平台汇总 2011.6.8阅读(10)下一篇:懂的这23条。你就. |返回日志列表 赞赞赞赞转载(8)分享评论复制地址更多 手机客户端软件开发最大的困难就是平台不统一,手机开发平台太多。手机可分为智能手机开发和featherphone手机。开发平台可分为开放式平台和封闭式平台,开放式平台包括symbian、windowsmobile、linux、iPhone、Android、BlackBerry、j2me、brew等,支持手机应用程序通过OTA下载和安装;封闭式平台包括MTK、展讯、TI、飞利浦等。下面分别介绍。1Symbian:Symbian平台为目前智能手机市场的老大,智能手机全球市场占70%以上,在欧洲和亚洲占绝对优势,只是在美国市场份额少得可怜,希望今年nokia在美国发力,赶上其它智能手机。根据UI风格的不同,Symbian分为s60和UIQ两个平台,其中nokia使用s60平台,索爱和moto采用UIQ平台。Symbian平台由于发展时间较长,又是市场老大,目前中文资料也较多,不像几年前刚接触时只有英文资料。以下书籍值得推荐:SYMBIANOS软件开发开发-应用C+开发智能手机应用程序入门(其中UI部分为UIQ平台),Series60应用程序开发(以s60平台为主,重点推荐)SymbianOSC+手机应用开发(第2卷)另外今年将出来一本有关uiq3.0的新书,值得期待。关于symbian的开发网站和论坛:诺基亚论坛:最好的symbian论坛,/forum/forumdisplay.php?f=6,其中还有中文论坛。UIQ官方论坛:/ Symbian公司中文论坛:/forum/forum.jspa?forumID=37 NewLC网站:/ 索爱uiq官方论坛:/category.jspa?categoryID=3 索爱uiq中文论坛/forum.jspa?forumID=133 2windowsmobile:智能手机全球市场中windowsmobile占12%左右市场份额。开发与windows平台类似,所以熟悉windows开发的能很快上手。目前没有较好的针对windowsmobile的书,经典书籍Windows程序设计(第5版)对于开发win32程序依然是最好的,经典的书就是牛啊!虽然pocketpc支持MFC,但smartphone不支持,所以为了更好的移植,用win32开发较好。由本书做基础,再参考windowsmobile的sdk以及示例代码,应该能很快上手。关于windowsmobile的开发网站和论坛:Windowsmobile中文社区:/BBS/ Pocketpcforum:/forum/ 微软官方网站:/windowsmobile/developers/default.mspx 3linux:智能手机全球市场中linux手机仅占可怜的4.4%市场份额。原来moto还出过不少linux手机,如A768、A1200、E680、E2、E6、V8等,07年8月份还信誓旦旦预测60%手机采用LinuxOS,但moto后来回购了UIQ的股份,又与微软合作,还加入了google的开放手机联盟,看来要抛弃自己的linux平台了。另外,moto的策略是linux+j2me的模式,虽然采用linuxos,但并不对外开放linux的sdk,只有和moto合作的厂家才能获得nativelinuxsdk,所以导致目前linux手机开发的资料和论坛较少。虽然有民间linux高手破解了moto的linux的sdk,可以开发nativelinux的程序,但nativelinux的程序不能直接安装在moto的linux手机上,还必须安装一个插件,这对普通用户又是难以跨越的一个门槛。所以个人觉得nativelinux手机的开发将走向末路。大部分linux手机的ui开发都是基于QT,关于QT开发,可参考C+GUIQt3编程、精通Qt4编程,如果有moto官方的sdk,参考API文档以及一些示例代码,将可以较快上手,如果没有官方的sdk,那就要话很长时间hack了。目前没有很好的关于linux手机开发的论坛,个人推荐陈罡的博客/u/26691/,内有motoa1200开发随笔,对于熟悉和了解手机nativelinux开发有很大帮助。4MTK:MTK最近几年异军突起,近70%的国产手机采用MTK的芯片和平台,黑手机更几乎是MTK的代名词。国内厂家只有夏新没有采用MTK的方案。MTK的模式名为“Turn-key”的全面解决方案,厂商采用了这个方案,只需要加一个手机外壳即可成品这能大大降低了出货时间,一般厂家只修改界面、铃声以及增加一些应用软件。有关MTK平台的介绍,见环球企业家杂志的文章“国产手机操纵者联发科的秘密”/articles/45580.htm。MTK是私有平台,目前没有书籍介绍MTK平台,所以只能从网上查找MTK的资料。以下资料大家可以从网上获得,对于了解MTK很有帮助:mtk训练课程.pdf、MMIPlatformSourceCodeTraining.pdf主要是MMI界面开发介绍、MMIResource&CustomizationTool.pdfMMI资源工具介绍。最近,MTK平台设计牛人自己编写了一本有关mtk平台MMI开发的实例教程,书名为MMI实例培训教程(本书大家通过Google下载到),此书深入浅出,全面的介绍了MTK平台MMI开发的各个方面,通过本书,开发人员将能很快进入MTK平台开发领域,实为MTK平台MMI开发的圣经!MTK平台的操作系统为nucleus,有关nucleus的介绍网上有一篇文章Nucleus实时操作系统分析报告。MTK平台主要用C语言开发,所以要熟悉MTK开发,首先必须熟悉掌握C语言,MTK的sdk与vc6集成,MMI的各控件和窗口之间通过回调函数实现通讯。关于MTK的开发网站和论坛:我爱研发网:/上面几篇文章和书籍都能从本网站找到。手机研发论坛:http:/www.1mp.cc/bbs/index.asp 5展讯:展讯平台07年也发展很快,利用MTK下半年PA放大器缺货的机会,趁势而入,抢走mtk很多市场份额。展讯的开发模式和MTK的很类似,基本也是给厂家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与MTK的差别见此链接/telecom/267/2507267.shtml。国内主要是夏新、联想、文泰等采用展讯平台。展讯平台采用的嵌入式操作系统是threadx,关于threadx的有一本中文书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多线程计算:基于ThreadX和ARM。同MTK平台一样,为封闭平台,开发语言为C,开发环境为vc6,MMI的各控件和窗口之间与windows类似通过消息进制实现通讯。另外也没有书籍介绍展讯平台,以下资料值得推荐:Spreadtrum_SAP.pptMMK_Kernel软件API接口说明书.docMMK_Window_Table开发说明书.doc展讯平台MMI窗口开发说明书.pdf展讯手机平台软件简介.pdf关于展讯的开发网站和论坛:我爱研发网:/上面几篇文章都能从本网站找到。手机研发论坛:http:/www.1mp.cc/bbs/index.asp 6J2ME:J2ME平台为手机上运用最广泛的开放式平台,绝大部分手机均已经支持J2ME了。关于J2ME的书籍数不胜数,个人推荐以下书籍:j2me技术手册J2ME开发大全J2ME移动应用程序开发关于J2ME的开发网站和论坛:J2ME开发网:/Index.html 中国Java手机网:/ 以及各手机厂商的官方java论坛7BrewBrew的全称是无线二进制运行时环境。Brew平台是高通公司开发的,从无线应用程序开发、设备配置、应用程序分发以及计费和支付的完整端到端解决方案中的无线应用程序开发部分。目前绝大部分CDMA手机都支持Brew平台。学习Brew平台,首先需要熟悉c语言。学习步骤和方法可参考”BREW高手之路解析BREW学习过程”。 学习书籍: 深入BREW手机游戏开发 BREW 技术开发与应用 这些书虽然不够深入,但对于入门还是可以参考的。 关于Brew的开发网站和论坛: Brew官方论坛:/index.php 8. iPhone Windows平台iPhone开发环境搭建方法见笔者的文章Windows平台上iPhone基于cygwin开发环境的搭建方法 /admin/blogs/199106 开发入门介绍见笔者的文章iPhone手机开发平台入门介绍和教程 /admin/blogs/199144 9 Blackberry,Android 黑莓公司BlackBerry手机和Google的Android手机均只支持java开发。BlackBerry的开发网站和论坛: BlackBerry开发者指南:/confach/category/36451.htmlBlackBerry官方网站:/eng/developers/community.jsp/forum-184-1.html Android的开发网站和论坛: /bbs/ // /forum-1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