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中数学定理汇总.doc_第1页
2014年高中数学定理汇总.doc_第2页
2014年高中数学定理汇总.doc_第3页
2014年高中数学定理汇总.doc_第4页
2014年高中数学定理汇总.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4推论2 经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 125切线长定理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126圆的外切四边形的两组对边的和相等 127弦切角定理 弦切角等于它所夹的弧对的圆周角 128推论 如果两个弦切角所夹的弧相等,那么这两个弦切角也相等 129相交弦定理 圆内的两条相交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 130推论 如果弦与直径垂直相交,那么弦的一半是它分直径所成的 两条线段的比例中项 131切割线定理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切线和割线,切线长是这点到割 线与圆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比例中项 132推论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割线,这一点到每条割线与圆的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 133如果两个圆相切,那么切点一定在连心线上 134两圆外离 dr+r 两圆外切 d=r+r 两圆相交 r-rdr+r(rr) 两圆内切 d=r-r(rr) 两圆内含dr-r(rr) 135定理 相交两圆的连心线垂直平分两圆的公共弦 136定理 把圆分成n(n3): 依次连结各分点所得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内接正n边形 经过各分点作圆的切线,以相邻切线的交点为顶点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外切正n边形 137定理 任何正多边形都有一个外接圆和一个内切圆,这两个圆是同心圆 138正n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n-2)180/n 139定理 正n边形的半径和边心距把正n边形分成2n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149正n边形的面积sn=pnrn/2 p表示正n边形的周长 141正三角形面积3a²/4( a表示边长) 142如果在一个顶点周围有k个正n边形的角,由于这些角的和应为 360,因此k(n-2)180/n=360化为(n-2)(k-2)=4 143弧长计算公式:l=nr/180 144扇形面积公式:s扇形=nr2/360=lr/2 145内公切线长= d-(r-r) 外公切线长= d-(r+r) 146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147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 148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 149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 150两边的平方的和等于第三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编辑本段数学归纳法()第一数学归纳法: 一般地,证明一个与正整数n有关的命题,有如下步骤: (1)证明当n取第一个值时命题成立 (2)假设当n=k(kn的第一个值,k为自然数)时命题成立,证明当n=k+1时命题也成立。 (二)第二数学归纳法: 第二数学归纳法原理是设有一个与自然数n有关的命题,如果: (1)当n=1回时,命题成立; (2)假设当nk时命题成立,则当n=k+1时,命题也成立。 那么,命题对于一切自然数n来说都成立。 (三)螺旋归纳法: 螺旋归纳法是归纳法的一种变式,其结构如下: Pi和Qi是两组命题,如果: P1成立 Pi成立=Qi成立 那么Pi,Qi对所有自然数i成立 利用第一数学归纳法容易证明螺旋归纳法是正确的编辑本段排列,组合阶乘: n!=123n,(n为不小于0的整数) 规定0!=1。 排列 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m个元素的所有排列个数, A(n,m)= n!/(n - m)! (m是上标,n是下标,都是不小于0的整数,且mn) 组合 从n个不同的元素里,每次取出m个元素,不管以怎样的顺序并成一组,均称为组合。所有不同组合的种数 C(n,m)= A(n,m)/m!=n!/m!(nm)! (m是上标,n是下标,都是不小于0的整数,且mn) 组合数的性质: C(n,k) = C(n-1,k) + C(n-1,k-1); 对组合数C(n,k),将n,k分别化为二进制,若某二进制位对应的n为0,而k为1 ,则C(n,k)为偶数;否则为奇数 整次数二项式定理(binomial theorem) (a+b)n=C(n,0)anb0+C(n,1)a(n-1)b+C(n,2)a(n-2)b2+.+C(n,n)a0bn 所以,有 C(n,0)+C(n,1)+C(n,2)+.+C(n,n) =C(n,0)1n+C(n,1)1(n-1)1+C(n,2)1(n-2)12+.+C(n,n)1n =(1+1)n = 2n编辑本段微积分学极限的定义:设函数f(x)在点x。的某一去心邻域内有定义,如果存在常数A,对于任意给定的正数(无论它多么小),总存在正数 ,使得当x满足不等式0|x-x。| 时,对应的函数值f(x)都满足不等式: |f(x)-A|0) (log a x)=1/(xlna) ,(a0且a不等于1) (sinh(x)=cosh(x) (cosh(x)=sinh(x) (tanh(x)=sech2(x) (coth(x)=-csch2(x) (sech(x)=-sech(x)tanh(x) (csch(x)=-csch(x)coth(x) (arcsinh(x)=1/sqrt(x2+1) (arccosh(x)=1/sqrt(x2-1) (x1) (arctanh(x)=1/(1+x2) (|x|1) (chx)=shx, (ch为双曲余弦函数) (shx)=chx: (sh为双曲正弦函数) (3)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uv)=uv (uv)=uv+uv (u/v)=(uv-uv)/ v2 (4)复合函数的导数 复合函数对自变量的导数,等于已知函数对中间变量的导数,乘以中间变量对自变量的导数(链式法则): d fu(x)/dx=(d f/du)*(du/dx)。 (上限h(x),下限g(x) f(x)dx=fh(x)h(x)- fg(x)g(x) 洛必达法则(LHospital): 是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分子分母分别求导再求极限来确定未定式值的方法。 设 (1)当xa时,函数f(x)及F(x)都趋于零 (2)在点a的去心邻域内,f(x)及F(x)都存在且F(x)0 (3)当xa时lim f(x)/F(x)存在(或为无穷大),那么 xa时 lim f(x)/F(x)=lim f(x)/F(x)。 再设 (1)当x时,函数f(x)及F(x)都趋于零 (2)当|x|N时f(x)及F(x)都存在,且F(x)0 (3)当x时lim f(x)/F(x)存在(或为无穷大),那么 x时 lim f(x)/F(x)=lim f(x)/F(x)。 利用洛必达法则求未定式的极限是微分学中的重点之一,在解题中应注意: 在着手求极限以前,首先要检查是否满足0/0或/型,否则滥用洛必达法则会出错。当不存在时(不包括情形),就不能用洛必达法则,这时称洛必达法则失效,应从另外途径求极限。比如利用泰勒公式求解。 洛必达法则可连续多次使用,直到求出极限为止。 洛必达法则是求未定式极限的有效工具,但是如果仅用洛必达法则,往往计算会十分繁琐,因此一定要与其他方法相结合,比如及时将非零极限的乘积因子分离出来以简化计算、乘积因子用等价量替换等。曲率K = lim(s0) |/s| 当曲线y=f(x)存在二阶导数时,K=|y|/(1+ y 2)(3/2); 曲率半径R=1/K;不定积分设F(x)是函数f(x)的一个原函数,我们把函数f(x)的所有原函数F(x)+C(C为任意常数)叫做函数f(x)的不定积分。 记作f(x)dx。 其中叫做积分号,f(x)叫做被积函数,x叫做积分变量,f(x)dx叫做被积式,C叫做积分常数,求已知函数的不定积分的过程叫做对这个函数进行积分。 由定义可知: 求函数f(x)的不定积分,就是要求出f(x)的所有的原函数,由原函数的性质可知,只要求出函数f(x)的一个原函数,再加上任意的常数C,就得到函数f(x)的不定积分。 也可以表述成,积分是微分的逆运算,即知道了导函数,求原函数。 基本公式: 1)0dx=c; a dx=ax+c; 2)xudx=(xu+1)/(u+1)+c; 3)1/xdx=ln|x|+c 4))axdx=(ax)/lna+c 5)exdx=ex+c 6)sinxdx=-cosx+c 7)cosxdx=sinx+c 8)1/(cosx)2dx=tanx+c 9)1/(sinx)2dx=-cotx+c 10)1/(1-x2)dx=arcsinx+c 11)1/(1+x2)dx=arctanx+c 12)1/(a2-x2)dx=(1/2a)ln|(a+x)/(a-x)|+c; 13)secxdx=ln|secx+tanx|+c 14)1/(a2+x2)dx=1/a*arctan(x/a)+c 15)1/(a2-x2)dx=arcsin(x/a)+c; 16) sec2 x dx=tanx+c; 17) shx dx=chx+c; 18) chx dx=shx+c; 19) thx dx=ln(chx)+c; 分部积分法: u(x)v(x) dx=u(x) d v(x)=u(x)v(x) -v(x) d u(x)=u(x)v(x) -u(x)v(x) dx. 一元函数泰勒公式(Taylors formula) 泰勒中值定理:若f(x)在开区间(a,b)有直到n+1阶的导数,则当函数在此区间内时,可以展开为一个关于(x-x0)多项式和一个余项的和: f(x)=f(x0)+f(x0)(x-x0)+f(x0)/2!?(x-x0)2,+f(x0)/3!?(x-x0)3+f的n阶导数?(x0)/n!?(x-x0)n+Rn 其中Rn=f(n+1)()/(n+1)!?(x-x0)(n+1)为拉格朗日型的余项,这里在x和x0之间。定积分形式为f(x) dx (上限a写在上面,下限b写在下面)。之所以称其为定积分,是因为它积分后得出的值是确定的,是一个数,而不是一个函数。 牛顿-莱布尼兹公式:若F(x)=f(x),那么f(x) dx (上限a下限b)=F(a)-F(b) 牛顿-莱布尼兹公式用文字表述,就是说一个定积分式的值,就是上限在原函数的值与下限在原函数的值的差。微分方程凡是表示未知函数的导数以及自变量之间的关系的方程,就叫做微分方程。 如果在一个微分方程中出现的未知函数只含一个自变量,这个方程就叫做常微分方程 特征根法是解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一种通用方法。 如 二阶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y+py+qy=0的通解: 设特征方程r*r+p*r+q=0两根为r1,r2。 1 若实根r1不等于r2 y=C1*e(r1x)+C2*e(r2x). 2 若实根r=r1=r2 y=(C1+C2x)*e(rx) 3 若有一对共轭复根 r1, 2=ib : y=e(x)C1cos(bx)+ C2sin(bx) 普通分类 两点成一线,多线成面, 多面成体,多体成界,多界成。 9 圆柱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植树问题 1 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2 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盈亏问题 (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追及问题 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