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学校课程教学总结.doc_第1页
二年级学校课程教学总结.doc_第2页
二年级学校课程教学总结.doc_第3页
二年级学校课程教学总结.doc_第4页
二年级学校课程教学总结.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校课程教学工作总结本学期,我担任二年级的学校课程教学工作。学校课程包括英语和心理健康教育。这一学年以来,可以说是紧张忙碌而收获又不少的一学年。我在实施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的同时,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当然也有不足之处。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年的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今后的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一、取得的成绩:(一)认真备课、面向全体授课每上的一节课,我都做好充分的准备,我的信念是决不打无准备的仗。在备课过程中认真分析教材,根据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计划,并不断地加以改善修改,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关心爱护学生,特别是差生,首先是课堂上多提问,多巡视,多辅导。然后是在课堂上对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大力的表扬,课后多找他们谈心、交朋友,使他们懂得老师没有把他们“看扁”,树立起他们的信心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二)在课堂教学中第一、在课堂上,认真授课,运用实物教具、简笔画,情景教学、手势语言等方法来启发、教育学生。教学生做游戏、唱英语歌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教学中采用集体、个人、小组等多种活动形式,创造机会引导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学生有疑难和不懂的地方,我总是不厌其真的不掉线吗?、?烦地讲解、分析、带读,力争让他们学了就懂,懂了就会用。我还发动班上的优生自愿当后进生们的辅导老师,我让他们组成“一帮一”小组,使全班都有进步,有的进步非常快。第二、在听力方面。为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常让学生听英语歌曲及英语故事,英语会话的录音磁带,还让学生表演对话,背书。如教Storytime时,还可让他们直接参与表演,先不放录音,让他们看看图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描述整个故事的过程。这样既能灵活他们的思维,又能增强他们的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于一年级的学生刚接触英语,要培养学生纯正的语音、语调,要求他们能唱简单的英文歌曲,能说简单的英文歌谣,以及能根据教师的简单指令做事情,自己也能发号简单的指令。二年级学生已学过一年的英语,要求就相应的高一点,要求学生能根据图片或实物,说出所学单词,发音正确。还能利用所学实际用语在相应的情景下进行会话。(三)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心理辅导工作,使学生适用学校生活。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二、存在不足:个别学生的不良的学习习惯还有待进一步引导改正。本班学生生性活泼好动,其中有一些学生在习惯方面存在着的问题-写字习惯很差,写字姿势不正确,不能自觉地完成作业,还有个别学生字迹潦草。还有的学生作业不能按时上交。或遇到难题没有坚强的意志,不会主动克服解决。三、努力的方向:真的不掉线吗?、?在下学期的学校课程教学工作中,我将严格遵从教学的各个环节,课前认真备课,做到既备教材,又备学生,因材施教,努力实施课堂改革,积极探索快乐课堂,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同时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心理健康的目标是通过本学期的教学,提高学生对校园生活的适应能力,培养他们开朗、合群、乐学、自助的独立人格。培养学生善于与老师,同学交往的能力,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我调控、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帮助学生克服孤独、依赖、由学习和环境的不适所带来的困惑和交往障碍。对这部分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发展自我的能力。总之,这一学年以来,本人勤勤恳恳地做好各项教学工作,孜孜不倦地传授给学生各英语会话知识,努力开发快乐课堂,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使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但由于经验颇浅,许多地方存在不足,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在各位领导老师,前辈的指导下,取得更好成绩。 二一一年一月 真的不掉线吗?、?个人信息姓名:身高: 出生年月:手机:性别: 籍贯: 身份证:E-mail:地址:武汉大学XXXXXXX(邮编:430072)求职意向: 教育背景2006.9-2010.7 武汉大学 财务管理专业 管理学学士 中国武汉 深入学习并研究财务管理、会计、财务分析、税务筹划、审计、公司治理、资产评估、EXCEL在财务管理中的运用、经济法、管理学、经济学等2006.9-2010.7 武汉大学 法学专业 法学学士 中国武汉 2007.7-2007.8 武汉大学国际口语培训班结业 个人技能英语能力 大学英语六级;自学剑桥国际商务英语(高级),具备专业国际商务英 语写作及沟通能力 专业技能 熟练操作微软Office办公软件、用友U8财务软件、Eviews数据分析软件进行财务数据分析、撰写财务报告、编制财务报表实践活动2009.8-2009.8 (实习) 2006.9-2009.6 历任武汉大学蓝天读者协会学员、部长、主席策划协会全年活动安排组织新社员招新及培训会“武汉大学学生观(湖北)省博物馆”、“考研学长座谈”、“中苏关系变革”讲座等活动的主要发起人和组织者2007.4-2008.10 “国家创新性试验计划项目负责人安排和协调团队工作进程 组织团队伙伴进行项目申请/材料收集/社会调研/验收答辩等 项目成果的主要撰写人(有撰写大型调研报告、项目报告相关经验)2006.9-2007.6 武汉大学WTO学社部委负责中国入世五周年之华中七校“WTO部长级模拟会议”组织、宣传 所获奖项2007.10 武汉大学大学生百科知识竞赛第三名 颁奖单位:武汉大学2007.04 武汉大学XXXXXX 颁奖单位:武大图书馆自我评价个性开朗有活力,待人真诚、热情,乐于与人沟通 工作责任心强,能吃苦耐劳;有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有强烈进取心,富于挑战精神,能迅速的适应各种环境;希望自己能更好地适应企业需要,与企业共成长真的不掉线吗?、?翻译目的论 作者:youke时间:2007-9-12来源:Twin点击次数:2672 摘要:翻译目的论是一种较新的西方翻译理论模式。从西方翻译目的论入手,从作者的目的和译者的目的两个角度论述了目的论对英汉互译的指导作用。从一些具体的佳译实例和一些翻译失误的分析中得出结论:译者要想取得良好的交际效果,就必须考虑翻译目的因素。关键词:目的论;翻译研究;交际翻译一、引言翻译目的论是一种较新的翻译理论模式,它的建立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时翻译研究中的语言学取向受到挑战,反动者摈弃独霸译坛的结构主义刻板模式,以开先河者的姿态为译界注入了一股对经院派迂腐之气具有祛除力的清流。1 翻译目的论( Skopos Theory) 是由德国译论家HansVermeer 发展起来的翻译理论模式,该理论基本上属于一种对翻译的外部研究,它将研究聚焦在翻译过程中各种目的的选择上,因此无疑能够弥补传统翻译研究的不足,从而为翻译的多学科探索又增加一个崭新的研究视角。言语交际是一种有目的、有意图的活动,它传递说话人的意图。在意图、意义、语言三者的关系上,意图赋予语言以意义,意义是意图和语言相结合的产物,语言则是联结意图和意义的中介或纽带,也是这两者的外化、物化手段。因此,要确定话语意义,就必须充分考虑说话人的意图、交际场合以及听话人的背景知识、信念、态度等语境因素。就翻译而言,它们是一种“三元关系”间(即原作者译者译文读者) 的明示推理过程。2 在这一过程中,译者既要通过原文语境关联推理认知原作意图和意义,与原作者达成认知上的共识而构成交际的一方,又要通过译文将自己认知的原作意图及其相关信息与译文读者交流而形成交际的另一方,从而完成这种“三元关系”间的跨文化语言交流。但是,由于文化环境、思维方式、表达习惯上的差异,原作意图极其语篇形式与译文读者的认知能力可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原语与译语的语篇功能在很多情况下往往也难以一致。对于这种情况,继费米尔(H. J . Vermeer) 之后,以莱斯(K. Reiss) 、诺德(C. Nord) 等为主的“目的论”学者提出了明确的主张。他们认为,为适应译文文本功能、新的交际环境和译文读者的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将自己放在译文读者的位置上,根据译文的预期功能来决定自己的翻译策略,真的不掉线吗?、?使译文既能连贯自如地传达原作内容又符合目的语规范和文化标准。并且,译者还可根据需要对原文进行适当调整、删减甚至改写。目的论为译者顺利实施其翻译策略提供了可行性途径。二、分类笔者认为,翻译的目的可从两大方面加以考察,即原作者的目的和译者的目的。1. 作者的目的原作者目的性也称意图性,它是一种“态度”,是语篇作者想使自己的作品具有连贯性和接应性,并借此达到一定的目的,诸如讽刺、逗乐、劝导、介绍某个操作的过程等。译者作为原文的读者,应该充分领悟原作者的意图。只有在此基础上他才能够作出正确合理的翻译选择。掌握原作目的性对理解文学作品的语言尤其重要。一般情况下,作品的语言应该简洁明了,逻辑连贯。但在文学作品中,作者有时有意违反语言常规,以至出现局部的不合逻辑、信息冗余、模棱两可等现象,同常规的语言产生鲜明对照。这些语言变异情况往往是作者意图的一部分,译者如果不加区分地对它们进行编辑,使之“简洁明了”,“逻辑连贯”,就会造成原作意图的扭曲和变形。例如,在雪莱西风颂中的“. . . I fall upon the thorns of life ! I bleed !. . . ”王佐良先生译为“我跌在人生的棘树上,我血流遍体”,对遍体两字的使用值得商榷,因为不只是身体在流血,心里也在流血。据此,译成“血流”两字足矣,译为“血流遍体”反有画蛇添足之嫌。究其原因恐怕是考虑到整节的韵式,其实是因形害意。这里“bleed”实为虚指,江枫先生将其译为“我倾覆于人生的荆棘! 我在流血”,译语的模糊性使原句的隐含意义得以保留。3 又如:Didnt she swear shed neveragain believe anything in trousers ? 她不是发誓此后再也不相信穿裤子的家伙了吗? 当然,“穿裤子的家伙”可联想到男人,但译文却不说“男人”,而说“穿裤子的家伙”,正是文字的俏皮之处,表现出原文一种对男人的鄙夷态度;若译为“她不是发誓以后再也不相信男人了吗?”不但说话人的特殊态度表现不出来,文字也平淡无奇了。原作者的创作意图自然也无从表现。因此原文隐晦,译文也还它隐晦。所以说上述原译文译得好,属老到、传神的译文。4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充分理解原作的意图性,合理地接受它。如果理解中产生隔阂,应努力打破这种隔阂,这是忠实原文的一个重要标志。充分理解原作者的意图性,可以帮助译者更好地把握作者的创作思想、风格及写作技巧。如果原作的意图性不能保留,那么,译作就是不忠实的,而且是不可接受的。真的不掉线吗?、?语言不仅负载着厚重的文化信息,浸淫着绚丽的文化色彩,而且还通过修辞、语体等手段向读者暗递着美妙的“弦外之音”。原文若是散发着阵阵幽香的灿烂山花,那么,信息的传达只是“绘其形”,而未能“留其香”。直译是忠实深层结构的传达且不忘表层结构风格再现的方法。5 英国当代作家HectorHugh Munro 的短篇小说Mrs. Packletides Tiger 中的贵夫人Mrs. Packletide 精神空乏,出于对Loona Bimberton 的妒忌,不远万里,去印度狩猎老虎,结果英国各大报的头版都刊登了她与自己射死的老虎的合影,风头出尽。后来,其雇来的女伴Mebbin 以她射死诱猎物山羊,而吓死那只垂死老虎的丑闻为资本,巧妙地讹诈了女主人而获得不义之财一幢周末别墅。对此别墅的描写,作者有一段读似寻常闲笔其实发噱逗人的文字:Louisa Mebbins pretty weekendcottage , gay in summer time with its garden borders of tiger - lilies , is the wonder and admiration of her friends.令人叫绝的是tiger lilies 一词。成功的影射,妙趣横溢。它暗示读者:别墅主人“敲竹杠”得来的这幢别墅与“虎”有关! 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English 对tiger lily 的释义是: a type of tall lily withblack spotted orange flowers.新英汉词典将lily 释义为:百合属植物。也许是根据上述译文,我们读到的译文只“绘其形”,而未能“留其香”:Mebbin 小姐的漂亮周末别墅,是使她的朋友们惊奇和羡慕的地方。花园四周长着红百合,夏季就更招人喜欢。原文中的tiger 渴望“直译”,因此它万万不能从译文读者的视线中消失。试译:路易莎? 梅宾小姐的漂亮的周末别墅,夏季时节花园四周的虎皮百合色彩艳丽,令她的友人惊叹不已。动机和意图往往是构成语言风格的心理基础。要准确表达作者的意图性,就不能忽视作者赖以表达原作的语言风格。不仅要使语言达意,而且要使语言产生移情的效果。6 例如:张汉熙主编的高级英语第一册中收录了加拿大作家阿瑟黑利著的畅销小说旅馆的节选讹诈,原文中有这么一段话:“Well now , theres no call for being hasty. ”The incongruous falsetto voice took on a musing note. “Whatsdone been done. Rushing any place aint gonna bringback the kid nor its mother neither. Besides , what theyddo to you across at the headquarters , Duke , you wouldntlike. No , sir , you wouldnt like it all . ”梅仁毅等编写的本册教师用书上译为:“嗨,不要仓促行事。”他的不协调的假嗓子带上了一种若有所思的声调。“事情过去就过去了。到处乱跑并不能使已死去的孩子和母亲复生。再说,警察局那边对你的处理,你是不会喜欢的。是的,先生,你是不会喜欢的。”原文描写一位素质低下、贪婪狡诈的私人侦探绞尽脑汁向开车肇事后逃跑的公爵夫人敲诈勒索,真的不掉线吗?、?最终落得可悲的下场。这位侦探为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有意在交谈中使用不规范的口语,以此拉大和公爵夫人的距离。但参考译文却忽略了原文作者的意图,未注意到书面语与口语,尤其与不规范口语之间的差别。有的词语译得过于文雅, 如:“仓促行事”、“母亲”、“复生”、“处理”等,既不符合原文的语体,也不符合该侦探说话的口吻。建议改译为:“嗨,急着去警察局有什么用?”他用极不协调的假嗓子若有所思地说道。“事情已经出了,不管你去哪儿都不能使死去的娃和他妈活过来。再说,警察局那帮人会怎么收拾你,公爵夫人,你是不会喜欢的。不会的,你肯定不会。”7 这种语体混淆问题的产生,主要是因为译者对原文交际者的角色类型和地位特征未加以细致分析,未能真正领悟原作者的意图而导致的。只要加强训练,积累经验,这种问题还是比较容易解决的。译文应较好传达说话者或写作者的目的,即要考虑交际意图。英国当代翻译理论家彼特纽马克曾根据语言功能理论将文本分成三种类型:表达型(expressive) 、信息型(informative) 和诱导型(vocative) 。他主张对于以介绍源语文化为目的表达型的文本如诗歌、小说等采取语义翻译,即力求传达原文的语义内容,保持作家个人的感情色彩、文学方法、结构形式等;对于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信息型和诱导型的文本如技术资料、年报、广告、通知、旅游手册等应采取交际译法,即注重读者的理解和反应,在格式、方法、措辞等方面力求符合该文体在译入语中的惯例。8 至于语义翻译,我们来看一首唐朝诗人李商隐的名作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对这首诗,爱诗的人无不乐道喜吟,堪称最享盛名;然而它又是作者意图最不明了的一首诗。自宋元以来,揣测纷纷,莫衷一是。对于这种原作意图不明,从而有多种解读可能的作品,译者应采用语义翻译原则,将这种表达型的文学作品较为忠实地加以传达。张隆溪先生曾提供过一份基本采用直译手法的译文:The patterned lute , for no reason , has fifty strings ;Each string , each fret , recalls the prime years.真的不掉线吗?、?Zhuangzi in his morning dream was puzzled by thebutterfly ;Emperor Wang entrusted to the cuckoo his springpassion ;Over the vast sea the moon shines , pearls are shedding tears ;On Blue Fields the sun warms , a smoke rises fromthe jade.This mood might have been a thing to be remembered ;But even then , it was already vague and lost . 9 信息传递环境是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译者必须弄清楚原文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在什么背景里、为什么人而作的,再根据这些条件调整译者与译文场合、译文读者的关系。例如,译者必须弄清楚,哪些话在原文背景里不加解释即可理解,而换一种语言背景必须增加解释读者才能理解。译者必须正确处理好这种关系,如果过多地把原文中的内隐关系明译出来,会使译文读者误以为原文读者对有关信息也同样不懂;而如果对该说的不明说,便可能导致对译文信息的曲解、误解或根本不理解。10 翻译是一门交际艺术。金认为,“翻译是一种信息传递的方式”,是“把一个原来用甲语言表达的信息改用乙语言表达,使不懂甲语言的人也获得同样的信息。”11 关于翻译的交际性,奈达也认为,“翻译即交际,交际的过程取决于听众或读者从译文中所获得的信息”。12 完整的翻译过程先后涉及两个交际阶段:一是译者与原文作者的交际阶段,即译者阅读、理解原文的过程,交际的媒介是原文;二是译者与译文读者的交际阶段,即译者进行翻译表达和读者阅读与接受译文的过程,交际的媒介是译文。根据Burke 的修辞学理论,为了使翻译交际圆满成功,需要达到两个层面的同一:首先是译者与原文作者的同一,即译文与原文在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上的同一;其次是译者与读者的同一,这种同一以前一种同一为基础,要求译文适合译文读者的知识结构、价值观、情感、态度、需要等心理因素,否则读者将难以理解或接受译文,从而导致交际的失败。13 我们来看一个交际性翻译的例子:老师是桃花沟的李白、齐白石、钱钟书;老师是桃花沟的杨振宁、钱学森、华罗庚;老师是桃花沟的陶行知、马卡连科?In the eyes of the villagers , he (the teacher) was noless than a great man of letters , a great artist , a greatscientist as well as a great educator.“蓝蓝的山桃花”, 中国文学汉英双语版,真的不掉线吗?、?2000 年第1 期。人名(见黑体) 为何不译? 这都是些中国人熟悉的大师级人物,但西方人不了解,若逐一译出定会大费周折(非加注不可) ,且得不偿失(译文佶屈聱牙) ,不利于读者领会原作意图。分析原文语境,作者无非是说“老师”在山民心目中是一位了不起的智者或大师,抓住这一意图,用读者能接受的方式在译文中表达(见英语斜体) ,就免去了许多麻烦。可见,只要译者认真推敲原文语境,弄清原作语篇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就能正确解读或认知原作意图,不受原文形式的约束,在译文中采用相应适宜的形式表达原义,有效达到翻译的目的。14 21 译者的目的翻译目的并不总是与原作的总体内容相一致的。由于作品内容的多层次性,同一作品可以用不同的翻译目的去翻译。翻译目的首先影响着译者的翻译态度,从而也影响着译作的整体质量。一个译者若以拜金、钓誉为翻译目的,便会产生不负责任的翻译态度,译文质量的低劣便在所难免。一个合格的译者应树立正确的翻译目的,讲求译德、译风,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为增进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促进我国的两个文明建设而努力。翻译目的还影响着译者的具体操作方法。翻译目的中译者的目的可以有应用的、审美的、研究的等等,目的不同,表达方式也会有差异。应用的讲求准确、易懂、明了;审美的除此之外还要着力于语言风格和修辞特色的再现;而研究的,比如经典哲学、宗教著作,则强调忠实于原作意旨乃至句子形式,方法上直译的运用频率比较高。同是一部作品,由于翻译目的不同,处理方法也会有很大差异。例如: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娥眉。(卫风硕人)Her fingers were like the blades of the young white -grass ;Her skin was like congealed ointment ;Her neck was like the tree2grub ;Her teeth were like melon2seeds ;Her forehead cicada2like ; her eyebrows like (the antennae of ) the silkworm moth. (James Legge)真的不掉线吗?、?从审美角度论,这个译文算不上是好的译文,因为西方读者在诗里乍一看到的只是一个东方怪物,而非绝代美人。但是,若从研究角度论,这首诗(除去一些误译之外) 的译法是可行的,我们不能单凭形象是否顺眼而论定优劣。圣经雅歌里对“新妇”有“肚脐如圆环”,“鼻子如大马列的利巴嫩塔”,“头发如同山羊群卧在基列山旁”之类的描述,中国读者虽感怪异,但仍可品味出美人之美的。当然,翻译目的是以原作内容和价值为出发点的。诗经和圣经之所以可以进行这种直译,在于两者都具有研究价值。15 红楼梦两种译本对读者所起的作用不一样,其所完成的翻译目的也就不一样,所适应的读者群也不一样。首先,作为译者,杨宪益先生的目的是想尽可能多把中国文化介绍给英美读者,是以想了解中国文化的英美读者为对象的,因而基本上遵循了以原语文化为归宿的原则,即采用“归化”的方法。对学习汉语的英美读者,对想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英美读者,他们阅读杨宪益先生的译本将大有裨益。一般英美读者阅读中国文学作品只是为了猎奇,为了消遣,他们阅读霍克斯的译本就能达到这一目的。可见,由于翻译目的不同,读者对象不同,翻译就必须遵循不同的原则,所产生的两种译本在目的语文化中所起的作用也不一样。16 译者的目的是把读者引向原作,使读者对原作的修辞手法有较直接的认识,因此往往把原文形象、原语结构搬进译文,只把它的语言外壳转换成译语形式。例如:有人英译暴风骤雨时,把一处“男男女女都七嘴八舌地说出他们的惦记和盼念”译成“With seven mouths and eight tongues , all were talkingtogether. ”;还有人在英译水浒传时,把“你在家时,谁敢来放个屁?”译成“When you were at home , whodared to e near and pass his wind ?”以帮助读者了解一点原文表达上的“洋味”,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异化。17 有时,译者使用异化翻译的手段不仅仅是为了给不懂汉语的读者创造一点异国情调,而是有着更深层的政治文化动机。例如美国时代周刊在中国报道文章中对汉语文化词语的翻译就多少可证实这一点。该杂志把“大字报”译成“dazibao”(试比较“political poster”) ,把“实干家”译成“shiganjia”(试比较“doer”) ,把“讲政治”译成“talk politics”(试比较“to bepolitically conscious or alert”) ,这样的例子还有“to keepone eye open and one closed. ”(睁一眼,闭一眼) ,“let ahundred flowers bloom”(百花齐放) ,“dive into the sea”of capitalist merce (下海) 等等。18 因为不懂汉语的读者往往无法体会到这些经过真的不掉线吗?、?异化翻译的词语的奥妙之处,最可能的反应就是因不知所云而跳过不看,更不用说从中获得丰富的文化联想意义。那么时代周刊的译者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 我们知道,报刊等媒体语言关注的是如何控制读者的心理。因而从读者反应的角度,我们也许可以说,这种异化翻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时代的中国读者在阅读其中国报道时产生一种认同感和亲切感,拉近与中国读者之间的心理距离,增加其灌输的美国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对中国读者潜移默化的影响。上面列举的例子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中国读者读到这些词语时马上想到对应的词语,从而获得丰富的文化联想意义。目的性意味着根据不同的传播中介来选择原语信息、组织译语的形式和风格。如:Youll notice how kind new Sanara is to your hair.See it . Feel it . Sanaras naturally derived formulationsbring out the shine and smoothness in your hair , leaving itmanageable and healthy. You wont actually see how kindSanara is to the environment , but its nice to know thatthe whole range is biodegradable , so it doesnt pollutewater or soil . And naturally , the packaging is recyclable.按不同传播方式的翻译:包装说明书(书面体) :莎拉娜是由天然配方精制而成,能使头发健康,光泽柔顺,易于梳理,莎拉娜系列都具有生物降解特性,包装可回收利用,对水土、环境不会造成污染。电视媒体(口语体) :柔情四季,莎拉娜,呵护你的秀发,爱护您的健康。天然配方,令秀发光泽柔顺。情有独钟,莎拉娜。生物降解,不伤水土,爱护自然,数她第一。或:我想要一头健康柔顺的秀发,我想要一头光泽乖巧的秀发。莎拉娜,你终于实现了我的梦,你给我、给大自然带来百般的呵护,你宁可生物降解,消失无影无踪。款款深情尽显其中。19 从上例我们可看出,由于传播中介不同,也就是说,由于译者的翻译用途不同,同一信息源被进行了不同的处理,译者采用了变译的翻译策略。三、结语从以上一些具体的佳译实例和一些翻译失误的分析中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译者要想取得良好的交际效果,从而实现翻译目的,就必须考虑翻译目的因素,那就是原作者的目的和译者自己的目的。参考文献:真的不掉线吗?、?1 范祥涛,刘全福. 论翻译选择的目的性J . 中国翻译,2002 , (6) : 25 - 28.2 14 贾文波. 原作意图与翻译策略J . 中国翻译,2002 ,(4) .3 张光明. 英汉互译思维概论M .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4 王振国. 译海求索谈翻译的方法J . 上海科技翻译,1999 , (1) .5 毛荣贵. 英译汉技巧新编M . 北京:外文出版社,2001.6 罗选民. 构建话语语言学的翻译理论A . 杨玉圣.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博士硕士文库C .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7 王宏.“合意”还需“合宜”从文体角度谈翻译J . 中国翻译,2003 , (1) .8 Newmark , P.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 . New York : Prentice Hall , 1988.9 Zhang Longxi. The Tao and the Logos : Literary Hermeneutics ,East and West M . North Carolina : Duke University Press.1992.10 17 谭载喜. 翻译学M .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11 金. 等效翻译探索M .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12 Nida , E. A. Language , Culture and TranslationM . Shanghai :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 1993.13 卢卫中. 语境对报刊新闻翻译的制约作用J . 上海科技翻译,2002 , (2) .15 杨莉藜. 英汉互译教程M . 开封: 河南大学出版社,1993.16 郭建中. 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异化和归化”J . 外国语,1998 , (2) .18 王祥兵. 论时代周刊中中国报道文章对汉语文化词语的翻译J . 上海科技翻译,2002 , (2) .19 周红民. 实用文本翻译三论M . 上海科技翻译,2002 , 真的不掉线吗?、?说明一物的利弊 1、AAA has improved the quality of our lives and are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our daily life. The benefits AAA brings to us are far more than its disadvantages. However, we cannot ignore its problem.2、On the positive side, AAA has enabled us to (1) 此处填入 AAA 的优势之一。For instance, ( 2 )举例说明优势之一。Besides, (3)AAA 的优势之二。Nowadays, (4) 举例说明优势之二。In addition, ( 5 ) AAA 的优势之三。3、On the negative side, (6) 此处填入 AAA 的劣势之一。For example,(7) 举例说明劣势之一。Besides,(8)AAA 的劣势之二。Furthermore,(9)AAA 的劣势之三。4、All in all, we can not live without AAA for the conveniences it brings to us, but we should also be aware of the negative effects it creates on the modern life.分析型 1、Recently the.has been brought into focus.Nowhere in history has the issue been more visible. In this essay, I aim to explore this plicated phenomenon from diverse perspectives, identify the relevant contributing factors and bring up some effective measures.2、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an array of integrated factors contributes to the .The first role that should be blamed is.Another equally important factor lies in Last but not least.3、As a matter of fact, .gives rise to a host of problems, such as.Confronted with such a thorny issue, people e up with a variety of constructive countermeasures. Personally, the following are worth remendation. 4、When everyone is fully aware of the severity and take feasible measures, I firmly believe.一面倒1、.NO invention has received more praises and abuses than cars Now there is a growing awareness over traffic safety.2、Although some people acclaim that I am still prone to go along with the other side based on the following sound reasons.3、To embark on it, it es as the first problem that.4、Should it remain unable to unfold my perspectives, itll e as reinforcement that5、It is indisputable that nowhere in history has.been more visible.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TASK 1( 一 ) 信息描述或数据比较1、The graph illustrates (1) 总体介绍图表情况。According to the graph, in YEAR1,(2)YEAR1 年的信息描述。For example, (3) 举例说明。However by YEAR2,(4)YEAR2 的信息描述。During the same period, there was a large increase in (5) 描述数据转变。In YEAR1, (6) 提供 YEAR1 的数据。In contrast, by YEAR2, ( 7 )提供 YEAR2 的数据。We can conclude from this that(8) 总结图表最突出的特点。2、The two pie charts describe (1) 总体介绍图表情况。This first point to note is (2) 图表提供的第一条信息。paring the graphs,(3) 两幅表比较。The graph also suggest that (4) 图表说明的问题。In conclusion, it can be seen from the data that (5) 总结图表数据所证明的内容。The 真的不掉线吗?、?most noticeable thing is (6) 总结图表最突出的特点。3、The first graph illustrates (1) 总体介绍图表情况。The second graph shows(2) 图表提供的第一条信息。The first graph reveals that (3) 描述图表说明的问题。The second graph tells us that (4) 图表说明的问题。As can be seen from the two graphs that (5) 总结图表最突出的特点。 4、The two pie charts show (1) 总体介绍图表情况。And the column chart gives reasons. Overall,(2) 三幅图整体上所提供的信息。The pie charts shows that (3) 图表提供的第一条信息。The highest percentage of (4) 图表说明的问题 is (5)%. However, this is less than the percentage of (6) 图表说明的问题 for some reasons, which is approximately (7)%. The mon reasons of (8)are ( 9 )原因。It is apparent that (10) 描述数据所表明的内容。5、 The indicators used in the table reflect that(1) 总体介绍图表情况。The data concerning (2) 填入指数 1 indicators shows that (3) 指数反映的情况。There figures are overwhelmingly greater than the corresponding figures of (4) 填入 1 个信息主体。( 5 )填入指数 2 reflect (6) 指数反映的情况。As for (7) 指数 3 indicators, it roughly follows the same ranking. (8) 指数 3 反映的情况。According to (9) 指数 4 it can be seen that (10) 指数反映的情况。The data appears to confirm that (11) 描述数据所表明的内容。 ( 二 ) 描述事件的具体步骤或过程The chart shows that there are four stages to plete (1) 此处填入一件具体的事情。The first stage is (2) The second stage involves (3) ,(4) 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