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行散记赴川支教小结海宁市实验小学 张明翔从四川回来已经半个多月了,工作、学习、生活早已进入了正常的轨道,但是在有意无意之中,总会想起四川,说起四川。四川的山山水水、开封小学的领导、老师、学生总会在眼前闪现,甚至会悄悄地潜入我的梦境。三个月的生活对于一个人来说太短了,但这三个月的支教经历对我来说又太丰富了。现在我坐在书桌前,想提笔写点什么的时候,我的人仿佛又回到了那片土地,想起了三个多月的点点滴滴。一、来也匆匆,去也匆匆。2002年6月底,得知在2002学年第一学期我将赴川支教。原以为去之前教育局会提前一个星期通知,到时开个座谈会,请已经去过的老师谈谈自己的经验体会,介绍一些应注意的事项,携带的东西等。9月10日,教师节这一天,高校长通知我说本星期五,即9月13日去四川。我愣了一下,感觉太仓促了。9月11日下班后去双山实验学校,向左春泉老师打听一下那边的情况,得知自己去的地方叫开封小学,实验初中的陈国华老师去开封中学。9月12日到家里吃了顿饭,向父母和岳父母告别。晚上又来了很多老师、朋友,作赴川前的最后一次聚会。最让我感动的是,教研员钱金明老师在12日这一天特意来到学校,叮嘱我注意身体,好好工作。这几天的心情是既兴奋,又惴惴不安。看看儿子,望望老婆,又有一些浅浅地酸楚。兴奋地是毕竟这是第一次出远门,那里的风俗人情、地理地貌肯定与我们这里有很大的不同。三个月,在我们这里一晃就过去了,若干年后,你可能根本不记得这三个月你曾干过什么。而赴川三个月,肯定是终生难忘的,是一个人难得的人生经历。不安的是那里的生活习惯毕竟和我们这里有太多地不一样,自己能否适应。还有,在海宁、在学校,自己是一滴水,融合在我们实验小学这个大集体中,到那里,人们可能把你当珍珠,要让你发光,并且代表我们这个集体去发光。这种压力是很大的。更大地压力来自于自己如何和那里的领导、教师搞好关系,被他们所接纳,所承认。酸的是三个月,毕竟有90多天,对于一个家庭来说,至少这90多天是不完整的。我走了,家里的一切事情都将托付给老婆,心里也显得很内疚。13日是星期五,上午一个人在家里,这种复杂的情绪始终缠绕着我,想笑,又想哭。13日中午,吕校长送我上车时,我真有一些“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悲壮。一到嘉兴,看到一起去四川的其它十一位老师时,我的心情马上又变得开朗了起来。唯一遗憾的是,这次走的太仓促了,连跟老师们告别的时间也没有。回来时也一样。12月12日,开封教办通知我们14日去广元参加座谈会,然后15日去成都,17日坐飞机回来。听到这个消息,心里也是既高兴又感伤。高兴地是,终于可以回家了,又可以看见老婆、孩子,又可以回到自己的学校了。感伤的是离开了这片生活了三个多月的土地,不知道今生今世是否还有机会能再次去看看她,去感受感受她。从12月12日到12月14日,这一段时间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忙。忙着和人告别、忙着接受别人的邀请。手不知握了多少次,相同的告别话不知说了多少遍。但总还觉得时间太仓促了。相互之间的话还没有说完。后来我给他们每一个教师留了一个家里的电话和我的邮箱地址。也要了他们的手机号码。说人生何处不相逢,以后再联系。开封小学的领导、老师说以后有机会一定到我们学校来,深入课堂,来学习我们教师的先进教学理念和课堂组织方式。二、漫漫西行路,缓缓到学校。我们是9月13日出发的,下午200到达嘉兴市教育局。教育局办公室基忠雄主任向我们介绍了前四批老师去川支教的概况,并对我们在四川的工作提出要求。12位赴川教师也作了相互介绍,报了自己的手机号码和联系方式。下午400,带着嘉兴市教育局给我们买的饼干、蛋黄饼、巧克力等我们来到了上海。晚上748分,我们推着一大包行李,艰难地挤上了从上海开往成都的K282次火车。12个人挤在一起,车厢里热热闹闹地。玩牌的、聊天的、看书的,各取所需。而我则把更多地时间留给了窗外。车过苏州,天便完全暗了下来,一觉醒来,已是9月14日的600了。火车刚好停在商丘车站。商丘是战国时期宋国的都城。它是我国有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我早有去商丘看看的想法,并在网上了解了很多商丘的情况,所以马上下车想买一张地图。天下着毛毛细雨,虽然还是夏天,可华北平原的气温和我们长江三角洲相比低了许多。穿一件汗衫,冻得瑟瑟发抖。跑了好几个摊位,有卖盒饭的,有卖水果的,有卖香烟的,就是没有卖地图的。汽笛声响了,我望了望商丘站,带着遗憾再次上车。火车行驶在陇海线上,经开封,过郑州,在中原大地奔驰。火车越往西,我的眼睛越不够使。河南居九州之中,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这里的地势、这里的民居、这里的庄稼都和我们这里有很大的差别。在郑州西边,我甚至还看到了窑洞,牧羊的孩子,不是知道还真以为到了陕北。火车行驶到洛阳东的白马寺车站后,便南下驶上焦柳线(河南焦作广西柳州),于下午1610到达湖北的襄樊。往前走襄渝线、汉丹线,经陕西省安康市、汉中市于9月15日凌晨515到达广元市。从上海到广元途经上海、江苏、山东、河南、湖北、陕西、四川七个省市,行程2400多千米,在火车上整整待了34个小时。广元是一个新兴的地级市,原属绵阳地区,为了加快西部开发,加快川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于90年代才设市,下辖4县3区。年平均气温161,年降水量1600毫升左右,应该说和处于同一纬度线上的杭州差不多。广元是从陕西入川的必经之路,在古代就有咽喉之称。广元是女皇武则天的故里,市区里的皇泽寺和凤凰楼就是为了纪念武则天而建。在清风峡和明月峡还可以看到三国时期古栈道的遗迹。广元市内嘉陵江穿城而过,江边杨柳依依,垂钓老人怡然自得。漫步在广元街头,我的想法是如果在广元市区支教也挺好的。毕竟城市里边交通、通讯都比较方便,生活设施也比较完备。所以大家都对能留在广元市的陈水明老师(嘉兴塘汇)很羡慕。真不知道剑阁在哪?开封在哪?真希望早一点到达目的地,好把悬着的心放下来。中午终于见到了开封学校的领导。有开封教办的主任、开封中学的校长和他们的夫人、总务主任,还有来我们海宁的邵明春和李春老师。但只第一次见面,心里就有点虚。说实话是他们的长相和方言吓着了我。教办赵主任两个眼睛是斜视,开封小学总务主任敬主任装了一副假牙,一直露在嘴外。而跟我们交谈都是四川土语,十句里听懂三句就不错了。想想要跟他们共事三个多月,心里真是不踏实。因要送邵明春、李春上火车,所以我们离开广元到剑阁时已是晚上900多了。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去剑阁的正是蜀道,现在叫108国道。虽称国道,可比我们海宁的市道、镇道还要差。车行不到50米,总要有一个转弯。四川人开车又特别地快,我坐在车里是战战兢兢,特别是在转弯处对面来汽车时,总会吓得闭起眼睛。真得害怕两车相撞,真的害怕掉下悬崖。四川人好客,一定要把客人安排在副驾驶的位置上,我也不例外。而副驾驶的位置又是最危险的,心中一直默默祈祷,保佑能顺利到达开封。怀着这种忐忑不安,在晚上1130到达剑门关。准备歇一晚再走。16日,星期一。总务主任敬主任陪我们游剑门关。“剑门天下险”,大剑山七十二峰峰峰似剑。这里最早建关是三国时的诸葛亮,蜀中名将姜准曾在此镇守,这里有唐高宗幸蜀的踪迹、红军攻克的战迹。原剑门关已不在,是在1935年蒋介石修川陕公路时拆掉的,现在的是后来重建的。下午从剑门关出发到剑阁县城普安镇。普安虽然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现在还有城墙和城楼),但它坐落在山坳里,规模很小,和斜桥镇差不多。但没有斜桥镇平坦,街道也还要小。从剑阁县城到开封镇有63千米,汽车开了近两个小时才到。蜀道虽然弯弯曲曲,沿山而走,但两旁古柏苍翠、郁郁葱葱,有的三个人还抱不过来。据说是张飞命人所植,所以又名张飞柏,还有的说是晋朝时种的,叫晋柏,但不管怎么说,总有好几百年了。任何一棵长在海宁都是市宝。看到这些柏树,使我想到了两点:一是说明四川的历史比较悠久,二说明这里战乱不多,不然这么多柏树是不可能保存下来的。据说四川最大的一次战乱发生在明末,当时张献忠入川,烧杀抢掠,十户九空,所以四川人对张献忠很有意见,恨之入骨。到开封已近600了,我们暂住在开封招待所。从13日离家,经过整整4天时间才到开封。中间坐了34个小时的火车、7个小时的汽车。浑身腰酸背痛,终于到目的地了。三、让我欢喜让我忧。一到开封,迫不急待地就想去看看镇容镇貌。剑阁是四川省的贫困县、国家准贫县。全县面积2300平方千米,是海宁的3倍多,人口68万,和海宁相仿。但一年的税收(国税和地税)仅8000万左右,差不多只海宁的1/18。开封有人口1万3千人,在剑阁56个乡镇中人口算多的,有“一元二开三白龙”之称。但这仅仅是指人口,而不是指镇区的大小。开封镇有两条平行的街道,一条老街,凹凸不平。另一条是穿城的公路。据说几年前开封镇是非常繁荣的。当时的中国工程院第九物理研究院第三研究所就在开封镇旁。那里有几万名职工,主要是研究核武器,进行核武器试验的。到现在还有很多地方在继续进行武器的研究实验。那里专门有一支武警部队驻防。据说还准备修直升飞机场,目的可以使住在绵阳的专家很方便的过来。开封四面环山,大溪河流过全镇,在剑阁也属于边远地区。但这里水果店、杂货店、音像店、挺多的。日常用品都可以很方便的买到。实验初中的陈国华老师说和丁桥褚家桥差不多大小。这里的条件比我想象中的好多了。开封是剑阁县十二个区之一,是区政府所在地。开封小学挺不错。一走到校门口,挂满了铜牌,什么“四川省示范学校”、“广元市文明单位”等。走进校门,我吃了一惊。半山坡上“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十二个字分外耀眼,校园里一片绿色。四块绿化带围绕着中间一个大水池,水池中池水清清,假山玲珑,一棵古榆树茂盛挺拔。开封小学始建于1905年,至今已有97年的悠久历史。学校辖中心校1所、村小7所,中心幼儿园2所,在校学生1950人,入园幼儿650人。教学质量在全县15所一类学校中稳居前5名。学校有会议室、实验室;有微机室、音乐教室等,被誉为“山区教育的一面红旗”。这里的条件比我想象中的好多了。开封中学是剑阁三所县完中之一,有学生2400多人。所以开封镇上有学生4000多人。数量众多的学生使开封镇上的小吃店特别多,IC卡电话也很多。打电话挺方便的,并且开封小学还偶尔可以上上网。这里的条件我挺满意。但是到开封好几天了,住房始终没安排好,一直住在教办招待所里,很不方便。卫生间、洗澡设施都没有。原来说住在中学一位副校长的空余的套房里,我们挺满意,但据说校长夫人不同意。后来又说住在幼儿园上面,但里边没有任何生活设施,又说住在人家私房里,也一直没有回音。住没安顿好,心总不踏实。直到21日,学校通知我们搬到杨副校长的两居室去。这套房子虽然造得时间比较长了,但毕竟是两居室,有卫生间、厨房间、客厅,还有两个房间。这样我和陈老师一人一间,两人有分有合,这样的住宿条件比我想象中的好多了,我挺满意。在开封小学的办公地点也在21日这一天解决了。安排在校长办公室,让我上四年级的自然课,每周6节课。课不多,但压力挺大。他们这个学期使用的是辽海出版社的教材,也没有教参。四年级只有7篇课文,实际上是7个单元。学校的实验室破破烂烂,显然没有用过,仪器室只有一间,堆放得乱七八糟,也没有多少实验器材。问问他们的副校长(他也是教自然的),说平时基本不做实验,要做也是演示实验。如果以这样的材料,如何去上公开课。而听教办的赵主任说开封区其它的校长、老师都想听听我们是怎么上课的,想想压力挺大的。办公室不大,但里边条件挺好,也有饮水机。可惜水质不太好,倒入杯子中,水上边总是浮着一层白色的东西。在开封我开始买茶叶喝了。浓郁的花茶掩盖了浑浊的水质,这样不见为净,心里舒服些。可是整个开封镇上买不到绿茶,只有花茶。饮水机上烧的也不是纯净水,而是自来水。水桶里没水了,就加一点自来水,继续使用。怪不得这个瓶子下边黑得像焦炭。这样的水质我又有点担心,真害怕三个月后自己生胆结石。四、仿佛已回到从前。9月18日,刚吃好早饭,就碰到刘校长、岳主任。说要去村小检查工作。我便搭车前行。第一站:开封镇东风小学。离开封镇不远,10分钟车程就到了。它位于半山腰的一个平坡上,房子造得方方正正,可以想像得出昔日也是学生满校园,现在只有两名教师、两个班级,连幼儿园四个年级。其中幼儿园和一年级复式,二、三年级复式。走过教室,就闻到一股股酸味,是学生长期不洗澡、不换衣服的原因。学生的脸上、衣服上还带着许多的污垢,蓬乱的头发、赤着双脚、凌乱的衣服,仿佛我们小时候上学的样子。东风小学现有学生75人。据他们老师反映,学生的负担还是挺重的。每生每学期需支付电脑器材费30元,上机费40元,教育附加费30元。而村小里没有电脑,所以镇中心就集中安排两次,每次1天。第二站中营小学,和东风小学相仿。第三站永生小学。去永生的路可真难走啊!路颠簸难耐,从没有走过这样的路,震得肚子都疼,有时是全身离座。车速不超过5千米/小时。学校坐落在山顶。当车子驶下山时,连两块防震板都震断了。永生小学的学生上学也很不方便,最远的学生要走1个多小时的山路。当我走进他们的教室时,学生们都在像背佛经一样背数学书。想给他们照张像,被老师制止了,说学生太脏,难为情。三所小学的校舍都还整齐、宽敞,但没有其它的任何辅助设施,连一个篮球也没有。中营、永生两所小学都是手机的盲区,没有信号。永生是开封最偏僻的一个村,有20多个适龄小伙子还没找到对象,被称为光棍村。在开封三个多月的时间里,我跑遍了下边的7所村小,其中东风、永生都还去了两次。深切地感受到了山区教育的现状。我觉得边远山区要提高教育质量,首先要提高教师的素质,我们第一次去永生时,他们的主任教师梁老师穿着一双拖鞋,外边的衣服短,里边的衣服长,根本看不出教师的样子,没有一点知识分子的儒雅和气质。第二次去的时候,梁老师和老婆在拉着牛犁地。这样的态度怎么能提高教学质量,其次就是要增添教学器材,很多到镇中心的学生说他们在村小根本没有上过音乐课、自然课,这一方面固然是教师的教育思想问题,但确实存在器材方面的制约因素。五、适应四川生活,充实业余时间。四川的饮食可真麻、真辣。四川的方言土语也真难听。在那边最不适应的就是吃和听。早晨吃酸菜稀饭,我们的稀饭就是大米,最多里边放一些赤豆或绿豆。而他们那边可就丰富多了,什么花生、豆浆、赤豆、绿豆、面皮、酸菜,全添加在里边。所谓酸菜就是萝卜叶洗净后再加开水泡一下,压一晚后就可食用。端上来的稀饭黑不溜秋,味道也是杂七杂八。所以刚开始时,很不适应,吃不下。但是想想要待3个多月,所以也只得逼迫自己吃下去。结果吃吃还真习惯了。当回到家,吃家里的稀饭时,还觉得太淡了,没味。中午吃干饭。但他们的干饭是先在水里煮一下,然后再蒸,所以饭没有一点粘性、粗糙。更难吃的是菜,他们的菜花样也真多。烧一个青菜肉丝,里边辣椒、花椒、胡椒、面粉、姜末、葱,什么杂七杂八的东西都放一点。本来青翠欲滴地菜也被搞得乌七八糟。所以当时陈国华老师就说:这么杂七杂八的菜,他们怎么也吃得白白胖胖的。所以在小饭馆里,我们也是自己动手,自己烧菜。当然对于我们的菜,他们也不适应,叫我们的菜是白味,说不好吃。一个月后,我们自己开火,除早餐外,都是自己做,两人轮流,每人一天。所以日子过得挺好的。听四川话,也不容易。应该说真正的四川话还是比较好懂的,毕竟它也属于北方方言。但是具体的人说出来,又是另外一会事。杨校长鼻音较重,开教师会连听带猜能懂70%。最难懂的是敬主任。第一次在广元见面,他说自己姓“苟”说普通话念“geng”。到校后,查字典也没找到“geng”姓。后来看教师名册,才知道是“敬爱”的“敬”。所以我叫他苟主任,小旅馆的老板娘说我们在骂他,叫他“狗主任”。当然这也是玩笑话。还有一些土语也不好懂。有一次下乡上课,我用冷水洗脚,教办主任问我:“光不光”,我不懂。原来是问“冰不冰”。当然,如果我们说土话,他们更难听懂。有一次,我和嘉兴的老师打电话。刘校长说只听懂了一个字,我问他什么字,他说忘了。实际上一个字也没听懂。他们说我们说话特别快,叽哩哇啦,像日语。在四川平时交流大多用普通话,如果他们用四川话,叫他们说得慢一点,我也能听个八九不离十。基本上不存在交流上的障碍。最难熬的还是晚上的时间。那里没有报亭,买不到报纸杂志。学校订的四川日报、参考消息往往四、五天才送来,也没有可以关注的内容。电视节目又少,总共才只有12个台,翻来覆去就这么一点内容。以前很少看浙江台的,到了那边后,看得最多的就是浙江台。开封镇也没有网吧,所谓的网吧也不上网,只玩游戏。四川老师的业余生活是挺丰富的。川牌、麻将每人都会,并且都很有兴趣。甚至有的老师上好课就溜到街上去打牌,特别是中学里的教师。而这一些我都不会。也不喜欢。我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留给了课本。看书,学一点教学理论,看一些文学书籍,当然看得最多的还是自学考试的课本。枯燥而充实,这就是最好的概括。在那边唯一不舒服的,就是失眠。有一段时间,真得是怕睡觉,本来看书看得昏昏欲睡了,可是头一沾枕头,马上睡意全无。睡之前,每天都担心:今天到什么时候才能睡着,昨天是用怎样的一个姿势睡着的。睡不着,就瞎想、睁着眼睛、闭着眼睛瞎想,想老婆、想孩子、想父母、想我们学校里的每一位老师。我可以说在四川我把我们学校的每一个老师都在脑海里搜索了好几遍。睡不着就吃安眠药,三个月吃了100多片安眠药。当时真害怕会产生后遗症,可是一回到家这个失眠的毛病就没了,每天睡不够。看来不管怎么样,还是家好。六、传播现代教育理念,推动课程改革进程。四川已经进入新一轮的课改,剑阁县是四川省课程改革重点实验县。所以本学期他们的教研工作主要是课改,并且用新课程的理念去指导当前的教学工作。我刚到开封时,开封小学的领导对我们的生活给予了很多关心,但是说实话,对于我们的工作他们不是很重视。一方面,是在我们十二个支教老师的情况介绍中,其它县市的老师都是什么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只有我们海宁的是一片空白,所以可能他们认为我们是最差的。另一方面自然科学在他们那里绝对是副课。他们的主课只有两门语文和数学。在教导处的学期工作计划后面,就是每名教师在本学期期末考试中应达到的目标成绩。教导处根据每班的原有基础,根据历年的成绩给每一名教师都列出了指标。教师在开学初都要在后边签订自己的责任状。达到的有奖,达不到的就要罚。教育局也是用这样的方法评价学校、评价校长,哪一所学校在考试中成绩差了,那校长在教育局开会的时候只能坐在最后,而坐在前排的,都是考试成绩优秀的。所以分数成了老师评价学生的唯一指标,分数成了校长评价教师、局长评价校长的唯一标准。而自然科学不考试,自然就不重要了。为了取得好的分数,学校就用增加教学时间的方法来实现。四年级以上的孩子每天得参加2个小时的晚自修,由教师补课。早晨进行1个小时的早自修,所以他们的学生都是6:40分起床。由于时差的关系,6:40分相当于我们这里5:30分左右。每天6:40分学校的高音喇叭放得全镇每一个人都听见。我说放在我们那里,居民肯定会告你制造噪声。但校长却说,他们的老百姓不会,还会说老师真是辛苦。老师是辛苦,可学生更辛苦。他们打着手电上早自习,打着手电下早自习,班主任打着手电,检查早操的出操情况。教师苦教,孩子苦学。什么新的教学方法、新的教学手段、新的教学理念,全都用不上。数学课老师从不抄小黑板、语文课老师讲到底,甚至讲得一节课都不下讲台。讲累了,就喝口水继续讲。讲授法成了唯一的教学方法。所以孩子厌学的也挺多。开封小学一个六年级的学生在2002年5月离校出走,至今未归,下落不明。家长多次找到学校,到我离开开封时,这个问题都还没有解决。由于是浙江的老师来上课,他们总有一些新鲜感,所以每节课总有几个老师来听课,特别是头一个月。不管怎么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所以我的一些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得到了教师的好评。这个信息也很快传到了学校领导的耳朵里。在10月上旬,国庆节后,学校的领导都来听我的课了。觉得不错,确实有点新东西。所以在10月下旬组织了一次全校的教研活动。各班都停课,派食堂里的一个职工和一名体育教师看管纪律,其它老师都来听我的课。上好课后,我还结合前一段时间的听课和自己的课堂教学,作了一个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讲座。11月下旬,又组织全镇的教师(包括村小、幼儿园)来听我的课,我又作了一次一堂的价值这样一个讲座。新课程的实施,各校、各区教办都非常重视。公兴教办在10月下旬组织了一次新课程教研活动,我应邀前往。课后我这个外地教师,作了一次课改的方向专题评课,得到了他们老师和教研员的一致好评。在教研员的评课中,多次引用我的观点。也正是因为这次评课,开封小学的领导,才真正的重视我。在公兴,我还见到了梁振龙老师,向他带去了我们学校领导、教师对他的问候。他也表示近一两年内,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将来我校,专门答谢老师们在他生命危难之时对他伸出的援助之手。11月15日,开封教办也举办类似的教研活动。我全程参加了对上课老师的听课、评课、辅导工作。语文评、数学也评。并专门让我这个自然老师辅导一节语文课,是一年级的画。后来这位年轻老师一遍一遍的修改教案,试教了三次,到活动这一天,他在五位教师中上的是最好的。课后,我也应邀对这五堂课进行了评价。虽然没有准备,但我的评课还是得到了他们教育局分管副局长的好评。在11月下旬,我还去东宝参加了一个他们的课改活动。所以在那边,虽然自己只上6节课,但整天也弄得忙忙碌碌。听了60多节课,代课代了20多节。(他们副校长生病住院半个多月,去北京参加课题组会议半个多月)。开封教办组织的新课程研讨活动结束后,我向学校提出了我的建议:发挥教研组作用,规范平时的教研活动。并介绍了我校教研组建设活动的情况,他们也很感兴趣。12月上旬,是我最忙碌的一段日子。从12月2日星期一开始,下乡听课、上示范课,并做讲座。一般是这样安排的:上午听3至4节课,下午我和陈国华两位浙江老师各上一节课,然后我作一个讲座。我们走了开封区下属的四个乡镇,高池、迎水、国光、碗泉。高池是剑阁县地势最高的一个乡。气温比山下低了56。这天我们就睡在高池。晚上他们招待我们吃的是红薯稀饭。虽然当时吃得很饱,可是番薯易消化,不耐饥。到了晚上肚子饿得咕咕直叫。并且由于高池没有旅舍,我们是住在私人家里。高池特别高,也没有自来水。私人家里条件也差,上一次厕所都不方便。大便后还得自己舀水冲厕所。房间外边是高池学校的领导陪教办里的领导打麻将,我睡在这里边从晚上10:00一直听了4个小时,直到次日凌晨2:00他们才结束。高池又特别冷,盖的被子又特别薄,那一夜真是又冷又饿,饥寒交迫。迎水对我印象最深的是在大操场上上自然课。(他们没有会议室,又集中了全乡的中小学教师。)虽然我上过很多公开课,但在操场上还是第一次。虽然由于场地的原因,课堂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但还是受到了大家热烈的欢迎和高度的评价。特别是我所作的讲座,得到了大家一致的肯定。所以他们都客气地称我为专家,弄得我也很不好意思。在国光,学校领导也非常重视,对我的课和讲座进行了全程录像。在那里我真正地受到了专家的待遇。在碗泉,我是在食堂里给他们上的课。学生围坐在圆桌前,气氛非常的好。开封的学生跟我们这儿的学生比,有几个特点:一是知识面狭窄,连一些基本的常识都不懂。二是思维不活跃,胆子也小。往往一个问题提下去,举手的只有一两个人。三是普通话差。有时课堂中也只得请其他同学帮助翻译。在碗泉时,食堂里的一个人问我:“我们这里的孩子聪明不?”我说。按照正态分布来说,各地孩子的聪明程度是一样的,好的、差的,都是少数,中不溜秋的是大多数。关键是教师,特别是山区。教师的责任更为重大。在我们海宁,学生获取的信息量可能只有20%来自教师,可山区教师的作用可能是80%。三个月,我三次下村,四次下乡,三次参加片区教研活动,共听课62节、评课3次、讲座7次、上公开课7次,可以说把我的教学理念,把我对教学的理解,传到了开封的每一位教师,传到了东宝、传到了公兴。我的课和讲座也得到了他们领导和教师的充分肯定。我觉得这是我在四川做得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事情。七、扶贫结对,给贫困孩子送去温暖。开封小学有1500多名学生,其中有600多名住校生。可他们的食堂里只有一个职工,就是管学生的蒸饭,学校里不烧菜。学生吃得菜都是从家里带来的,主要是萝卜腌制的泡菜。我曾在中午专门去看孩子们在吃什么?结果有吃土豆丝的,有吃莴苣笋的,绝大部分是泡菜,就是没看到吃肉的。很多孩子一年之中也只有两三次吃肉的机会,在开封镇上,最好卖的是猪头肉。瘦肉和肥肉的价格相差不大,老百姓特别是农民都喜欢吃肥肉。这真得像我们这里20年前。我曾调查过班级中65位同学,结果去过县城的只有3位,没有同学见过火车、轮船,更不用说飞机了。学生生活在一个封闭的狭隘的圈子里。见过太阳能的,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药品销售入门培训
- 画刺猬母子课件
- 如何培训老师
- 帽子的音标课件
- 亲亲动物宝贝课件
- 梦游仙境插画课件
- 脑瘫儿童康复培训
- 校本培训年度汇报
- 幼师教学培训课件
- 2025年中国儿童毛绒包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贵州省榕江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个人简历】保洁经理求职个人简历模板
- 绵阳东辰学校五升六预备年级招生考试数学试题
- 隧道消防维护维修及专项工程技术文件
- GB/T 15856.2-2002十字槽沉头自钻自攻螺钉
- 插花艺术发展简史
- 学校防溺水“七不两会”教育(课堂)课件
- 《科学思维与科学方法论》第一章 科学问题与科研选题
- 火电厂工作原理课件
- (完整版)电除颤操作评分标准
- 跌倒坠床不良事件鱼骨图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