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1 运动的描述一、单选题1在物理学的探索和发现过程中,科学家们运用了许多研究方法,以下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在不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替代物体的方法是假设法B. 引入重心.合力与分力的概念时运用了类比法C. 根据速度定义式,当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式运用了极限思想法D. 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再把各小段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控制变量法【答案】C点晴:解决本题关键理解物理学中的物理思想,如等效替代,极限思维法,微元法等。2如图所示,某物体沿两个半径为R的圆弧由A经B到C,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物体的位移等于4R,方向向东B. 物体的位移等于2R,方向向东C. 物体的路程等于4R x,kwD. 物体的路程等于4R【答案】A【解析】AB:位移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则物体沿两个半径为R的圆弧由A经B到C过程中的位移等于4R,方向向东。A项正确,B项错误。CD:路程是物体通过轨迹的长度,则物体沿两个半径为R的圆弧由A经B到C过程中的路程等于2R。C项错误,D项错误。3物块在水平面上在外力作用下发生运动,其速度随位移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 物块的加速度逐渐增大C. 物块的加速度逐渐减小D. 物块的加速度先逐渐增大后保持不变【答案】B【解析】在任意时间取一段很短的距离,对应的时间为,速度的变化量为,则物块此时的加速度为因速度随位移变化的图线的斜率是个定值,而物块的瞬时速度越来越大,所以物块运动的加速度越来越大,物体做变加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4甲、乙两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那么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乙车一直在甲车的前方B. 在t2时刻甲车正好追上乙车C. 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相同D. 甲车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车先减速后加速【答案】C【解析】解:A、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乙的位置坐标比甲的小,说明乙车一直在甲车的后方.故A错误.B、在t2时刻乙车正好追上甲车.故B错误.C、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两车的初、末位置相同,通过的位移相同,则平均速度相同,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D、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则知甲车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先减速后加速.故D错误.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研究蜜蜂飞行时翅膀的振动特点时,蜜蜂可以看做质点B. 研究火车通过路旁一根电线杆的时间时,火车可看做质点C. 列车在遂宁站停车10分钟,这10分钟为时间D. 早上7时50分,上午第一节课开始,早上7时50分为时间【答案】C【解析】解:A、研究蜜蜂飞行时翅膀的振动特点时,不能把蜜蜂看成质点,否则就没有振动了,故A错误;B、研究火车通过路旁一根电线杆的时间时,火车的长度不可以忽略,所以不能看成质点,故B错误;C、10分钟是时间长度,是指时间,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D、7时50分对应一个时间点,是时刻,故D错误;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6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a车和b车,其位移-时间图象分别为图中直线a和曲线b,由图可知()。A. b车运动方向始终不变B. 在t1时刻a车与b车速度相同C. t1到t3时间内a车与b车的平均速度相等D. t1到t2时间内有一时刻两车的速度相同【答案】C【解析】A、b图线切线切线先为负值,然后为正值,知b的运动方向发生变化故A错误;B、在t1时刻,两车的位移相等,速度不同故B错误;C、t1到t3时间内,两车的位移相同,时间相同,则平均速度相同故C正确;D、t1到t2时间内,b图线的切线斜率始终为负,与a的速度方向相反,则两车的速度不可能相同;故D错误;故选C。7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手机给我们日常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尤其是智能手机上装载的众多app软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如图所示为百度地图app软件的一张截图,表示了某次导航的具体路径,其推荐路线中有两个数据,10分钟,5.4公里,关于这两个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0分钟表示的是某个时刻B. 10分钟表示的是某段时间间隔C. 5.4公里表示了此次行程的位移的大小D. 根据这两个数据,我们可以算出此次行程的平均速度的大小【答案】B【解析】图中显示10分钟对应时间轴上的一段,所以是时间,故A错误,B正确;5.4公里是路程,故C错误;5.4公里是路程,所以可以求出平均速率的大小,但不能求出平均速度,故D错误故选B.8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其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其中乙的图线为抛物线.关于甲、乙在时间内的运动的看法,以下正确的是A. 甲、乙在该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相同B. 甲、乙的运动方向始终相同C. 乙始终比甲运动快D. 甲、乙在时刻相距最远【答案】AD、甲、乙相距最远的位置,应该在图像上找同一时刻两点之间的最远距离,从图形上看,时刻,不是两者最远的位置,故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A 9下列物理量均能用平行四边形法则运算的一组是 ( )A. 速度、加速度、压强、力B. 力、角速度、电压、加速度C. 加速度、电流、力、速度D. 速度、加速度、力、位移【答案】D【解析】符合平行四边形法则运算的必须是矢量才可以,而都符合矢量的一组是D,故D正确;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D10下面关于加速度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匀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由于其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也很大B. 加速度在减小,但速度可以在增加C. 加速度不变(且不为零)时,速度也有可能保持不变D. 加速度逐渐增加时,物体一定做匀加速运动【答案】A【解析】匀速行驶过程中,速度恒定不变,加速度为零,A错误;当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过程,此时加速度减小,速度在增大,B正确;只要有加速度存在,物体的速度一定变化,C错误;匀加速直线运动过程中,加速度恒定不变,D错误11甲、乙两物体在同一水平地面上做直线运动,其运动的x-t图象如图所示,已知乙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物体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后做匀速直线运动B. 在0120s内.乙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大于0.5/sC. 在0120s内,甲物体运动的位移大小小于乙物体运动的位移大小D. 乙物体在M点所对应的瞬时速度大小一定大于0.5m/s【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在位移-时间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倾斜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图象的交点表示两物体位置相同,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根据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知甲物体先做匀速直线运动,后静止,A错误;在0120 s内,乙物体的位移大小为,平均速度大小为,B错误;在0120s内,甲物体运动的位移大小为,大于乙物体运动的位移大小,C错误;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知,乙在t=60s时的瞬时速度等于在0120S内的平均速度0.5m/s,而乙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乙物体在M点所对应的瞬时速度大小一定大于0.5m/s,D正确12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如图所示,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由图可知A. 在时刻t2以及时刻t5两木块速度相同B. 在时刻t1两木块速度相同C. 在时刻t3和时刻t4之间某瞬间两木块速度相同D. 在时刻t4和时刻t5之间某瞬时两木块速度相同两【答案】C【解析】底片上每小格宽度s,曝光时间为t下面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上面物体t2时刻速度v;A错误;时刻t1两木块速度不同,故B错误;t3时刻的速度v2=v;v3=v;t4时刻的速度v4=v,可见在此时间内必有一时刻两物体速度相等,C正确,D错误故选C.点睛:对于匀变速规律的考察是很灵活的,学生要善于在新情境中抽象出物理模型本题易错点在于位移的计算,难点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瞬时速度的求解方法的选择,利用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的推论是最简单的13A、B两物体发生正碰,碰撞前后物体A、B都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其位移时间图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物体A、B的质量之比为 ( )A. 13 B. 12 C. 11 D. 31【答案】A【解析】由x-t图象可知,碰撞前,vB=0m/s,碰撞后vA=vB=v=,碰撞过程动量守恒,对A、B组成的系统,设A原方向为正方向,则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AvA=(mA+mB)v,解得mA:mB=1:3;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14在物理学的研究及应用过程中涉及诸多的思想方法,如理想化模型法、放大法、极限法、控制变量法、假设法、类比法、比值法等等。以下关于所用思想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是假设法B. 速度的定义式,采用的是比值法;当t非常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应用了极限法 C. 在探究加速度和力、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实验应用了控制变量法D. 下图是三个实验装置,这三个实验中都体现了放大法【答案】A点睛:在高中物理学习中,我们会遇到多种不同的物理分析方法,这些方法对我们理解物理有很大的帮助;故在理解概念和规律的基础上,更要注意科学方法的积累与学习15小明乘坐的G31列车,早上08:30从“北京南”出发,行驶1279公里后,于下午13:31到达“杭州东”,总耗时5时零1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8:30表示时间B. 1279公里表示位移C. G31列车在整个行程中可视为质点D. 以小明为参照物,列车是运动的【答案】C【解析】08:30表示时刻,A错误;1279公里表示列车行驶的轨迹长度,表示路程,B错误;G31列车形状和大小在整个行程中可以忽略不计,可以视为质点,C正确;以小明为参照物,列车是静止的,D错误;故选C.16下列各物理量中,其国际单位属于基本单位,同时也属于矢量的是( )A. 时间 B. 位移 C. 质量 D. 力【答案】B【解析】时间、质量的单位属于基本单位,但都不属于矢量,力是矢量,但力的单位是导出单位,位移是矢量,且它的国际单位m属于基本单位,B正确.17最近几年,国内房价飙升,在国家宏观政策调控下,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王强同学将房价的“上涨”类比成运动学中的“加速”,将房价的“下跌”类比成运动学中的“减速”,据此,你认为“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可以类比成运动学中的()A. 速度增加,加速度减小 B. 速度增加,加速度增大C. 速度减小,加速度增大 D. 速度减小,加速度减小【答案】A【解析】房价类比成速度,房价上涨快慢类比成加速度,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相当于加速度减小,但仍然在上涨,相当于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速度仍然增大。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18小张早上8:00开车从成都出发去青城山度假,行驶92km后在9:50到达青城后山某宾馆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研究汽车经过收费站的时间时可以将车视为质点B. 车在高速路上行驶时,坐在小张车上的小朋友却感觉旁边的车没动,它是以自己为参考系的C. 这里的8:00和9:50指的是时刻,之间的间隔是时间,但因为时间不可以倒流,所以时间是矢量D. 根据题中数据可以求出小张开车全程行驶的平均速度【答案】B【解析】A、在研究汽车经过收费站的时间时,汽车的长度不能忽略,故不可以将车视为质点,故A错误;B、车在高速路上行驶时,坐在小张车上的小朋友却感觉旁边的车没动,说明两辆车相对静止,故它是以自己为参考系的,故B正确;C、这里的8:00和9:50指的是时刻,之间的间隔是时间,时间标量,故C错误;D、根据题中数据可以求出小张开车全程行驶的平均速率,但不可以求解平均速度,故D错误。故选:B。19下列各组物理量,在运算过程中都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的是()A. 位移、时间、速度B. 速度、速率、加速度C. 加速度、位移、速度D. 路程、时间、位移【答案】C【解析】A、位移和速度是矢量,运算时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时间是标量,运算时遵守代数加减法则。故A错误;B、速度和加速度都是矢量,运算时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速率是标量,运算时遵守代数加减法则。故B错误;C、加速度、位移和速度都是矢量,运算时都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故C正确;D、位移是矢量,运算时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路程和时间是标量,运算时遵守代数加减法则。故D错误。故选:C。20关于速度、加速度和合外力之间的关系,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所受合外力是恒定不变的B. 若物体的合外力方向与它的速度方向相反,则它的速度一定减小,加速度一定增大C. 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增大时,物体的运动速度一定加快D. 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时,物体的速度一定等于零【答案】A点睛:本题考查对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与速度关系的理解要抓住加速度与速度无关,即可知道合力与速度无关,与速度变化快慢有关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移大小等于路程B. 计算火车过桥时所用的时间,火车可当成质点C. 速度变化快的物体加速度不一定大D. 参考系可以是匀速运动的物体,也可以是变速运动的物体【答案】D【解析】做单向的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移大小等于路程,往复的直线运动的位移与路程不相等,选项A错误;计算火车过桥时所用的时间,火车大小不能忽略,故不可将火车当成质点,选项B错误;速度变化快的物体加速度一定大,选项C错误;参考系可以是匀速运动的物体,也可以是变速运动的物体,选项D正确;故选D.22公路上一辆卡车紧急刹车,由于惯性,卡车上的货物相对车厢向前滑行了一段距离,为了测出这个距离,我们选择的最合理的参考系应该是()A. 树木 B. 卡车C. 行人 D. 公路【答案】B【解析】公路上一辆卡车紧急刹车,由于惯性,卡车上的货物相对车厢向前滑行了一段距离,为了测出这个距离,我们选择的最合理的参考系应该是车厢即卡车,故选B23如图所示,为一选手从距离水面高为20米的悬崖上跳下,选手受到的空气阻力跟速度成正比(g取10m/s2),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研究选手进入水中的姿势,可把选手看作质点B. 选手从开始跳下到入水的时间等于2秒C. 选手在空中下落过程合力做正功D. 选手在空中下落过程机械能增大【答案】C点睛:该题结合悬崖跳水的情景,考查根据受力情况分析运动情况的能力,分析时要抓住空气有阻力,加速度是变化的,明确判断合力做功正负的方法:看合力与速度方向的关系24一个物理量的单位可以根据物理公式和基本单位导出,以下单位均用国际单位制中的符号,它们所对应的物理量不是矢量的是A. kgm/s2 B. V/m C. C/s D. Wb/m2【答案】C【解析】kgm/s2、V/m、C/s、Wb/m2各单位对应的物理公式为:F=ma、E=、I=、B=,其中力F、电场强度E、磁感应强度B都是矢量,所以不是矢量的是电流,故ABD正确,C错误本题选不是矢量的,故选C.25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总结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科学假设法和建立物理模型法等以下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运用了假设法B. 根据速度的定义式,当t趋近于零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微元法C. 在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时,运用了控制变量法D. 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等分成很多小段,然后将各小段位移相加,运用了极限思想法【答案】C【解析】质点采用的科学方法为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的方法,A错误;为研究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时的速度,我们采用了取时间非常小,即让时间趋向无穷小时的平均速度作为瞬时速度,即采用了极限思维法,B错误;在研究加速度与质量和合外力的关系时,由于影响加速度的量有质量和力,故应采用控制变量法,C正确;在探究匀变速运动的位移公式时,采用了微元法将变速运动无限微分后变成了一段段的匀速运动,即采用了微元法,D错误26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研究百米赛跑的成绩时,胖子不能看成质点而瘦子可以看成质点B. 研究和观察月食时,可把月球看做质点C. 蚂蚁搬起一粒大米时,可把大米看做质点D. 子弹在射击小鸟时,可把子弹看做质点【答案】D【解析】研究百米赛跑的成绩时,运动员的大小和忽略不计,故无论是胖子还是瘦子都可以看成质点,选项A错误;研究和观察月食时,月球的大小不能忽略,故不可把月球看做质点,选项B错误;研究蚂蚁搬起一粒大米时,大米的大小不能忽略,不可把大米看做质点,选项C错误;子弹在射击小鸟时,子弹的大小可忽略不计,故可把子弹看做质点,选项D正确;故选D.点睛:考查学生对质点这个概念的理解,关键是知道物体能看成质点时的条件,看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物体的大小体积能否忽略.27古典诗词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承了“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内涵从物理的角度看古诗词会发现有的诗词中也蕴含了朴素的物理知识在下面四句诗词的物理分析中错误的是( )A. 毛泽东的送瘟神中“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是指位于地球表面的人随地球自转每天的行程约为八万里,这个结论与人的位置无关 B. 陈与义的襄邑道中中“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在这首诗中,诗人艺术性地表达了他对运动相对性的理解诗中描述了“花”、“榆堤”和“云”的运动都是以船为参考系C.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诗词中描述的情景涉及到了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的过程D. 冯梦龙的醒世恒言中“临崖立马收缰晚,船到江心补漏迟”诗词中“临崖立马收缰晚”说明物体具有惯性,物体的运动状态不能突变【答案】A【解析】“坐地日行八万里”中八万里即四万公里,等于赤道的长度,所以这个结论与人的位置有关,A错误;参考系是为了研究问题方便而假定静止不动的物体故只要研究对象与参考系的相对位置不发生变化,则观察到的结果是物体静止不动在本题中船是向东高速行驶,诗中描述了“花”、“榆堤”和“云”的运动都是以船为参考系,B正确;会挽雕弓如满月,则发生了弹性形变的弓具有一定的弹性势能,释放后,弓的弹性势能转化为箭的动能,C正确;惯性是物体总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临崖立马收缰晚”说明物体具有惯性,物体的运动状态不能突变,D正确28一名短跑运动员在50m竞赛中,测得他2s末的速度为10.4 m/s,5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是10.2 m/s,则运动员在50m竞赛中的平均速度为( )A. 10.4m/s B. 10.3m/s C. 10.2m/s D. 10m/s【答案】D29如图所示为A、B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位移时间(xt)图象A质点的图像为直线,B质点的图象为过原点的抛物线,两图象交点C、D坐标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B相遇两次B. t1t2时间段内B质点的平均速度与A质点匀速运动的速度相等C. 两物体速度相等的时刻一定在t1t2时间段内的中间时刻D. A在B前面且离B最远时,B的位移为【答案】ABC【解析】试题分析:图象的交点表示同一时刻到达同一位置,即相遇,A正确;有图可知,时间段内B的纵坐标比A的纵坐标大,所以B在前A在后,时间段A的纵坐标比B的纵坐标大,A在前B在后,B正确;时间段内,位移-时间图象斜率表示速度,乙图线的切线斜率不断增大,而且乙图线是抛物线,有,则知乙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速度,斜率相等时刻为t1t2时间段的中间时刻,C正确;当AB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此时A的位移为,D错误;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D。考点:图象。【名师点睛】位移时间图象表示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图象上的任意一点表示该时刻的位置,图象的斜率表示该时刻的速度,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交点表示相遇。30小球以v1=4m/s的速度水平向右运动,碰到墙壁经t=0.01s后以v2=3m/s的速度沿同一直线反弹小球在这0.01s内的平均加速度为()A. 100m/s2,方向向右 B. 100m/s2,方向向左C. 700m/s2,方向向左 D. 700m/s2,方向向右【答案】C【解析】取水平向右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则,加速度为:,负号表示加速度的方向水平向左,故C正确,ABD错误。31将物体以某一速度竖直向上抛出,到达最高点后返回,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与速度成正比重力加速度取10m/s2,取向上方向为正方向则此物体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A. B. C. D. 【答案】C【解析】上升阶段:物体受重力和向下的阻力,合力向下,故加速度向下,与规定正方向相反,故a为负值;因为速度减小,阻力减小,故合力减小,加速度减小;下降阶段:受重力和向上的阻力,物体是加速下降,故加速度向下,也为负值;因为速度增加,阻力增加,合力减小,故加速度进一步减小;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综上所述本题的答案是:C32一物体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中实线所示,关于物体在02t0时间内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一直做单向直线运动B. 物体在t0时刻运动方向开始改变C. 物体在02t0时间内的某一时刻,速度为0D. 物体在02t0时间内,速度变化是均匀的【答案】C【点睛】在加速度与时间图象中,“面积”等于速度的变化量,在时间轴上方为正,下方为负,根据图象的“面积”分析速度情况和运动情况即可。33西藏高速公路基本上实行区间限速,在行车时某两个高速收费站之间的平均速度不能超过某一限定值,已知从拉萨高速口到曲水县高速口路程为60公里,限速90km/h,由于路况好,小陈驾车从拉萨高速收费站出发,半小时就到了曲水高速收费站,为了不违章,小陈在收费站前的服务区等了一段时间,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陈通过两收费站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20 km/hB. 小陈通过两收费站的平均速率为120 km/hC. 小陈在服务区至少等10分钟才能通过收费站D. 小陈通过两收费站的平均速度大小为90 km/h【答案】C【解析】AB、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所用时间之比。如果小陈中间不休息,平均速率,由于小陈在收费站前的服务区等了一段时间,A、B错误;C、为了不违章,小陈用时最少为,所以小陈在服务区至少等10分钟,C正确;D、由于小陈在收费站前的服务区等待时间未知,无法求出平均速度,D错误。故选:C。34下列物理量属于矢量的是( )A. 位移、时间 B. 磁场、磁通量 C. 电场强度、电流 D. 力、加速度【答案】D【点睛】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相加时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物理量是矢量,如力、速度、加速度、位移、电场强度等都是矢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是标量,如路程、时间、质量等都是标量。35如图所示,小明骑自行车由静止沿直线运动,他在第1 s内、第2 s内、第3 s内,第4 s内通过的位移分别为1 m、2 m、3 m、4 m,则( )A. 他4 s末的瞬时速度为4 m/sB. 他第2 s内的平均速度为1.5 m/sC. 他4 s内的平均速度为2.5 m/sD. 他1 s末的速度为1 m/s【答案】C【解析】知道的是每秒时间内的位移的大小,不能确定具体的运动的情况,所以不能确定瞬时速度的大小,所以AD错误;第2s内的位移的大小为2m,时间为1s,所以第2s内的平均速度为2m/s,所以B错误;4s内的位移的大小为总位移的和,为10m,时间为总时间,即4s,所以在4s内的平均速度为=2.5m/s,所以C正确;故选C点睛:知道每秒时间内的位移的大小,并不能确定人的运动情况是匀加速度运动,这是本题容易出错的地方,再根据平均速度的公式来分别计算平均速度的大小即可362013年9月22日丁俊晖在2013世界斯诺克上海大师赛决赛中顺利问鼎,首夺上海大师赛冠军下列关于台球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 因为台球比较小,所以一定可以把它看做质点B. 丁俊晖在击球时可以把台球看做质点C. 解说员在解说进球路线时可以把台球看做质点D. 丁俊晖在分析进球路线时可以把台球看做质点【答案】C【解析】台球相对于球桌虽然比较小,然而丁俊晖在击球时,要考虑母球与靶球的碰撞点对于靶球运动路径、以及母球的运动路径的影响,台球的大小必定要考虑,所以不可以把台球看做质点故AB错误;解说员在解说进球路线时,只需要将球运动的路径解说清楚即可,不需要进一步分析球的大小对于运动路径的影响可以把台球看做质点故C正确;丁俊晖在分析进球路线时,要考虑母球与靶球的碰撞点对于靶球运动路径、以及母球的运动路径的影响,台球的大小必定要考虑,所以不可以把台球看做质点故D错误故选C.37如图所示,是A、B两质点从同一地点运动的xt图象,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质点以20m/s的速度匀速运动B. B质点先沿正方向做直线运动,后沿负方向做直线运动C. B质点最初4s做加速运动,后4秒做减速运动D. A、B两质点在4s末相遇【答案】C【解析】A项:由图象可知图中A质点做匀速运动,v=,故A正确;B项:B图象是曲线,斜率表示速度,前4s速度为正,且越来越小,后4s速度为负且速度越来越大,故B正确,C错误;D项:位移-时间图象的交点表示两者相遇,故D正确点晴:图中是位移-图象,其斜率等于物体的速度,根据数学知识求出速度由斜率的正负判断质点的运动方向,注意本题是选错误的.38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速度越大,加速度就越大 B. 加速度不变,则速度就不变C. 速度变化得越多,加速度就越大 D. 速度变化得越块,加速度就越大【答案】D【解析】速度越大,加速度不一定越大,例如高速飞行的子弹的加速度为零,选项A错误;加速度不变,则速度一定变化,选项B错误;速度变化得越多,加速度不一定越大,还与时间有关,选项C错误;速度变化得越块,加速度就越大,选项D正确;故选D.39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等效替代法、理想模型法、微元法等等,以下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说生活中的下落运动遵循自由落体运动规律采用了理想模型的方法B.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实际物体采用了等效替代的方法C. 根据速度定义式,当非常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采用了极限思维法D. 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答案】B【解析】说生活中的下落运动遵循自由落体运动规律采用了理想模型的方法,选项A正确;在不需要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实际物体采用了理想模型法,选项B错误;根据速度定义式,当非常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采用了极限思维法,选项C正确;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选项D正确;此题选择错误选项,故选B.4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体积很小的物体一定可以看成质点B. 只要物体做直线运动,位移的大小就和路程相等C. 平均速度的大小等于平均速率D. 物体的加速度不为零,它的速度一定发生变化【答案】D【解析】A:如果物体的线度(长度、体积等)和形状在所研究的现象中不起作用,或所起的作用可以忽略不计,我们就可以近似地把物体看作是一个没有大小和形状的理想物体,称为质点。(可以理解为没有大小和形状只有质量的一个点。)体积很小的物体如果形状在所研究的现象中起作用就不能看成质点;A错误。B: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和路程相等;B错误。C:平均速度是对应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平均速率是对应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位移的大小和路程不一定相等;C错误。D:,物体的加速度不为零,经过一段时间,即速度发生变化;D正确。点睛:只有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和路程相等;只有单向直线运动时,平均速度的大小才与对应时间内的平均速率相等。41如图所示,a、b分别为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时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其中a为过原点的倾斜直线,b为开口向下的抛物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甲做直线运动,物体乙始终沿正方向做曲线运动B. t1时刻甲、乙两物体的位移相等、速度相等C. t1到t2时间内两物体的平均速度相同D. 0t2时间内两物体间距一直减小【答案】C点睛:本题考查x-t图象的应用,对于位移-时间图象,关键要理解点和斜率的物理意义,知道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同时能明确平均速度的计算方法42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的加速度等于零,速度具有最大值B. 物体的速度变化量大,加速度一定大C. 物体具有向东的加速度时,速度的方向可能向西D. 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减小,速度也一定减小【答案】C【解析】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当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加速度为零时,速度可能最小,故AD错误;根据加速度定义式:,可知物体的速度变化量大,加速度不一定大,故B错误;物体具有向东的加速度时,速度的方向可能向西,即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那么速度就会减小,故C正确。所以C正确,ABD错误。4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速度改变量大,其加速度一定大B. 物体有加速度时,速度就增大C. 物体的速度变化率大,加速度一定大D. 物体的加速度大,速度一定大【答案】C【解析】A、根据a=v/t知,速度变化量大,加速度不一定大,故A错误;B、物体有加速度,速度不一定增大,若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物体做减速运动,故B错误;C、物体的加速度大,速度变化率大,故C正确;D、物体的加速度等于速度的变化率,加速度大,速度不一定大,故D正确。故选:C。【名师点睛】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当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做加速运动,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做减速运动。44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x所用的时间为t1,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x所用的时间为t2,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 )A. B. C. D.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在前一段所用的时间为,平均速度为:,即为时刻的瞬时速度;物体在后一段所用的时间为,平均速度为:,即为时刻的瞬时速度速度由变化到的时间为:,所以加速度为:,A正确;考点: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名师点睛】本题若设初速度和加速度,结合位移时间公式列方程组求解,可以得出加速度的大小,但是计算较复杂,没有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解决简捷45下列对速度和加速度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磁悬浮列车的最高速度可达430km/h,它的加速度一定很大B. 运载火箭在点火后的短时间内,速度的变化很小,它的加速度也很小C. 优秀短跑运动员起跑后,速度可以在0.1s内达到10m/s,说明他的加速度小,但速度变化得快D. 枪膛中的子弹初速度为零,加速度却很大,是由于子弹在短时间内速度改变得很多【答案】D46下列关于打点计时器或光电门的测速说法不正确的是()A. 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是直流电源 B. 打点计时器两计时点之间的时间间隔等于电源的周期C. 光电门的挡光板越窄越好D. 使用打点计时器时,要先接通电源,再松开纸带【答案】A【解析】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是低压交流流电源,故A说法错误;打点计时器两计时点之间的时间间隔等于电源的周期且为0.02s,故B说法正确;利用光电门测速时,是用极短时间的平均速度表示瞬时速度,若时间测量准确度很高,挡光片的宽度越小,越接近运动物体的瞬时速度,故C说法正确;使用打点计时器时,要先接通电源,再松开纸带,故D说法正确。所以选A.47关于速度、加速度、合力间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的速度越大,则物体的加速度越大,所受合力也越大B. 物体的速度为零,则物体的加速度一定为零,所受合力也为零C. 物体的速度为零,加速度可能很大,所受的合力也可能很大D. 物体的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为零,所受的合力不一定为零【答案】C【解析】物体的速度越大,物体的加速度不一定越大,所受合力也不一定越大,选项A错误;物体的速度为零,则物体的加速度不一定为零,所受合力也不一定为零,选项B错误;物体的速度为零,加速度可能很大,所受的合力也可能很大,例如火箭刚发射的时候,选项C正确;物体的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为零,所受的合力可能为零,选项D错误;故选C.48一个弹性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以4m/s的速度向左垂直撞到墙上,碰撞后小球以大小为2m/s速度向右运动则碰撞前后小球速度变化量v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A. 2m/s,向右 B. 2m/s,向左 C. 6m/s,向右 D. 6m/s,向左【答案】C【解析】规定初速度方向为正,即向左为正,速度变化量,负号表示方向向右,故C正确49在某校运动会上,甲、乙两名同学分别参加了在体育场举行的400 m和100 m田径决赛,且两人都是在标准跑道的最内侧跑道(第一跑道)完成了比赛,则两人在各自的比赛过程中通过的位移大小x甲、x乙和通过的路程s甲、s乙之间的关系是( )A. x甲x乙,s甲s乙 B. x甲s乙C. x甲x乙,s甲s乙 D. x甲x乙,s甲s乙【答案】B【解析】甲运动员参加了在主体育场举行的400m,从起点环绕跑道一周刚好400m,400米比赛中,起点不同,但是终点相同,根据位移定义可知,两人都是在最内侧跑道完成了比赛,甲运动员的位移为零,路程是400米;乙运动员参加了在主体育场举行的100m田径决赛,位移大小是100m,路程是100m故甲的位移小于乙的位移;甲的路程大于乙的路程,故B正确50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引入这个概念没有多大意义B. 研究航天飞机相对地球的飞行周期时,绕地球飞行的航天飞机不能看作质点C. 比较两辆行驶中的汽车的快慢,能将车看作质点D. 研究子弹射穿一张薄纸所需的时间,可以将子弹看作质点【答案】C【解析】质点是为了方便研究问题而引入的理想化模型,A错误;研究航天飞机相对地球的飞行周期时,飞机的形状和大小可以忽略,故能看做质点,B错误;比较两辆行驶中的汽车的快慢时,汽车的形状和大小是次要因素,故能看做质点,C正确;子弹的长度相对纸的厚度不能忽略,故不能看做质点,D错误51(2016武汉一模)甲、乙两车沿平直公路通过同样的位移甲车在前半段位移以30 km/h的速度运动后半段位移以60 km/h的速度运动;乙车在前半段时间内以30 km/h的速度运动,后半段时间内以60 km/h的速度运动,则甲、乙两车在整个位移中的平均速度甲和乙的大小关系是()A. 甲乙 B. 甲乙 D. 由于不知道位移和时间,所以无法比较52如图所示,表示甲、乙两运动物体相对同一原点的位移 时间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和乙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 甲和乙运动的出发点相距x0C. 甲和乙的运动方向相同D. 乙比甲早出发t1时间【答案】B【解析】x-t图象的斜率等于物体运动的速度,由图可知两图象的斜率保持不变,故运动的速度不变,斜率的符号表示速度的方向,可知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反,即两物体向相反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C错误;由图可知乙从原点出发,甲从距原点x0处出发故两物体的出发点相距x0故B正确;甲在t1=0时刻开始运动,而乙在t1时刻开始运动,故甲比乙早出发t1时间故D错误故选B53如图所示,两滑块a、b以相同初速度在各自轨道上运动, ,两轨道起点与终点等高,且水平距离相同, b轨道在竖直平面内,运动过程中均无机械能损失。对全过程中,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a、b达到C时对轨道压力大小不等B. a、b达到终点的速度相等C. b比a先到达终点 D. a、b运动中的平均速率相等【答案】D【解析】a运动到c点时的速度小于b运动到c点时的速度,况且前者是水平面,后者是曲面,则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a、b达到C时对轨道压力大小不等,选项A正确;因为两轨道起点与终点等高,且运动过程中均无机械能损失,则全过程中两物体的机械能守恒,即a、b达到终点的速度相等,选项B正确;因a以速度v0做匀速运动,而b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最后的速度都相同,可知b的平均速度大于a的平均速度,可知b先到达终点,选项C正确;b的路程比a长,而时间短,则b的平均速率大于a的平均速率,选项D错误;此题选择错误的选项,故选D.54沿同一直线运动的a、b两物体,其x-t图像分别为图中直线a和曲线b所示,由图可知A. 两物体运动方向始终不变 B. 内a物体的位移大于b物体的位移C. 内某时刻两物体的速度相同 D. 内a物体的平均速度大于b物体的平均速度【答案】C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位移时间图线的物理意义,知道图线切线斜率表示瞬时速度结合几何知识研究图象的物理意义55物块在水平面上在外力作用下发生运动,其速度随位移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 物块的加速度逐渐减小C. 物块的加速度逐渐增大D. 物块的加速度先逐渐增大后保持不变【答案】C【解析】在任意时间取一段很短的距离x,对应的时间为t,速度的变化量为v,则物块此时的加速度为。因速度随位移变化的图线的斜率是个定值,而物块的瞬时速度越来越大,所以物块运动的加速度越来越大,即选项C正确,故选C.56北京时间2016年8月6日早上700,第31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拉开帷幕。第4天上午,中国选手孙杨以1分44秒的成绩获得男子200米自由泳比赛冠军(国际标准游泳池长50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分44秒”指的是时间间隔B. 孙杨200米自由泳的平均速度为1.92 m/sC. 在研究孙杨的技术动作时,可以把孙杨看成质点D. 在游泳过程中,以游泳池里的水为参考系,孙杨是静止的【答案】A【解析】时间间隔指一段时间,对应一过程,孙杨游泳200米,是一过程,故1分44秒为时间间隔,选项A正确;根据平均速度定义式得(位移为0),选项B错误;质点是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物体的大小、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很小时,物体才可以看做质点,所以研究孙杨的技术动作时,孙杨的形状不能忽略,即孙杨不能看做质点,选项C错误;孙杨在游泳过程中,以水为参考系,他是运动的,选项D错误;故选A.57物体做加速度大小为5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在任意1s内()A. 汽车的末速度一定等于初速度的5倍B. 汽车的初速度一定比前1s的末速度大5m/sC. 汽车的末速度比前1s内的初速度大5m/sD. 汽车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5m/s【答案】D【解析】由于不知道初速度的大小,故无法确定末速度与初速度的倍数关系;故A错误;某一段时间内的初时刻与前1s的末时刻是同一时刻;速度相等;故B错误;汽车的末速度比前1s的初速度大v=a2=52=10m/s;故C错误;由v=at可知,质点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5m/s;故D正确;故选D58下列说说发正确的是( )A. 研究火车过桥时长时,可把火车视为质点B. 太阳东升西落是以太阳为参考系的C. 第n秒内指的是1秒长的时间D. 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就是物体走过的路程59关于速度、速度的变化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速度变化的方向为正,加速度的方向为负B. 物体加速度增大,速度可能反而越来越小C. 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可能反而越来越小D. 加速度可能既不与速度同向,也不与速度反向【答案】A【解析】速度变化的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一定是相同的,选项A错误;当加速度和速度反向时,物体加速度增大,速度将越来越小,选项B正确;物体的加速度与速度无直接的关系,选项C正确;加速度可能既不与速度同向,也不与速度反向,可能与速度方向有一定的夹角,选项D正确;此题选项错误的选项,故选A.60关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质点运动的加速度为零,则速度为零,速度变化也为零B. 质点速度变化率越大,则加速度越大C. 质点某时刻的加速度不为零,则该时刻的速度也不为零D. 质点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苏州大货车租赁合同范本
- 私人家教合同协议书样本
- 甲方向乙方投资合同范本
- 燃气安装保证协议书范本
- 淘宝店铺出租合同协议书
- 签第三方协议咋写合同书
- 生活供水合同协议书范本
- 物业与业主购电合同范本
- 花圃改造合同协议书范本
- 汽车入股合同协议书模板
- GB/T 18033-2007无缝铜水管和铜气管
- GB/T 15056-2017铸造表面粗糙度评定方法
- 天然气泄漏应急演练方案及总结
- GA 254-2009警服衬衣
- FZ/T 74007-2019户外防晒皮肤衣
- 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课件
- 生物制药技术与工程课件
- 完整版医院体检报告范本
- (中职)会计基础教学ppt课件(完整版)
- T∕ASC 17-2021 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系统设计标准
- 六条禁令心得体会5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