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疖炎湿疹课件_第1页
外耳道疖炎湿疹课件_第2页
外耳道疖炎湿疹课件_第3页
外耳道疖炎湿疹课件_第4页
外耳道疖炎湿疹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外耳道炎 外耳道疖,川北医学院耳鼻咽喉科教研室 杨洪斌,外耳道疖,外耳道疖(furuncle of external acoustic meatus)是外耳道皮肤的局限性化脓性炎症。多发生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或炎热潮湿的夏季,发病率与地区和季节有关,有报道占耳鼻咽喉病初诊患者的1.82.3。,致病菌:金葡球菌 链球菌,【病因】 外耳道疖都发生在外耳道软骨部,因此处皮肤 含毛囊、皮脂腺和耵聍腺,细菌侵入这些皮肤 附件,感染而形成脓肿 。,1. 挖耳引起外耳道皮肤损伤,细菌感染。 2. 游泳、洗头、洗澡时不洁的水进入外耳道,长时浸泡、细菌感染。 3. 化脓性中耳炎的脓液刺激外耳道软骨部的皮肤引起局部的感染。 4. 全身性疾病使全身或局部抵抗力下降,是引起本病的诱因,如糖尿病,慢性肾炎,营养不良等。,【临床表现】 1疼痛剧烈,因外耳道皮下软组织少,皮肤和软骨膜紧贴,炎性肿胀刺激神经末梢。如疖在外耳道前壁,咀嚼或说话时,疼痛加重。 2. 疖破溃,有稠脓流出,可混有血液。 3. 脓液污染刺激附近皮肤,可发生多发脓肿。 4. 疖部位不同可引起耳前或耳后淋巴结肿胀疼痛。 5. 疖如在外耳道后壁,皮肤肿胀水肿可蔓延到耳后,使耳后沟消失,耳廓耸立。 6. 严重者体温升高,全身不适。,【检查】 因外耳道疖疼痛剧烈,检查者动作要轻柔; 先不要置入耳镜,因疖肿在外耳道外段,置 入耳镜很容易触碰到疖,引起病人剧烈疼痛。,1. 有明显的耳屏压痛和耳廓牵引痛。 2. 外耳道软骨部有局限性红肿隆起, 或在肿胀的中央有白色脓栓 3. 疖形成后探针触之有波动感。 4. 如已流脓,脓液很稠。 5. 作白细胞检查可有白细胞升高。,【诊断和鉴别诊断】,急性乳突炎和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耳后骨 膜下脓肿一般没有耳屏压痛和耳廓牵引痛。 2. 由于外耳道没有粘液腺,因此,外耳道 疖的脓液中不含粘液,脓液稠,有时含脓 栓;而中耳乳突炎的脓液较稀,含有粘液。 3. 外耳道疖可有耳前淋巴结的肿大和压痛, 而急性乳突炎和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耳后骨 膜下脓肿不会引起耳前淋巴结肿大。,4. 如疖不大或已破溃,可擦干外耳道脓液, 用耳镜观察鼓膜,如鼓膜完整,多提示中 耳无感染。 5. 听力检查外耳道疖听力损失不如中耳乳 突炎重。 6. 急性乳突炎和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耳 后骨膜下脓肿的乳突X线示乳突气房模糊。,【治疗】 1、疖肿未成熟期:抗生素理疗对症 2、疖肿成熟期:切开引流,外耳道炎,【定义】 外耳道炎(otitis externa)是外耳道皮肤或皮下组织的广泛的急、慢性炎症。根据病程可将外耳道炎分为急性弥漫性外耳道炎和慢性外耳道炎。这里主要介绍急性弥漫性外耳道炎。,【病因】 正常的外耳道皮肤及其附属腺体的 分泌对外耳道具有保护作用,当外耳道皮肤 本身的抵抗力下降或遭损伤,微生物进入引 起感染,发生急性弥漫性外耳道炎症。,温度升高,空气湿度过大,腺体分泌受到 影响,降低了局部的防御能力。 2. 外耳道局部环境的改变。 3. 外伤。 4. 中耳炎脓液流入外耳道,刺激、浸泡,使 皮肤损伤感染。 5. 全身性疾病使身体抵抗力下降,外耳道也 易感染,且不易治愈,,【临床表现】 急性:红、肿、痛,有分泌物 慢性:灼热、痒、脱屑、外耳道狭窄,温带地区以溶血性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多见, 而在热带地区,则以绿脓杆菌最多,还有变形杆 菌和大肠杆菌等感染。,【诊断】 1. 急性弥漫性外耳道炎:(1)疼痛:发病初期耳内有灼热感,随病情发展,耳内胀痛,疼痛逐渐加剧,甚至坐卧不宁,咀嚼或说话时加重。 (2)分泌物:随病情的发展,外耳道有分泌物流出,并逐渐增多,初期是稀薄的分泌物,逐渐变稠成脓性。,2. 慢性外耳道炎: 慢性外耳道炎常使患者感耳痒不适,不时 有少量分泌物流出。如由于游泳、洗澡水 进入外耳道,或挖耳损伤外耳道可转为急 性感染,具有急性弥漫性外耳道炎的症状。,【检查】 1.急性外耳道炎: (1)外耳道弥漫性充血,肿胀,潮湿,有时 可见小脓疱。 (2)外耳道内有分泌物,早期是稀薄的浆液 性分泌物,晚期变稠或脓性。 (3)如外耳道肿胀不重,可用小耳镜看到鼓 膜,鼓膜可呈粉红色,也可大致正常。如肿 胀严重,则看不到鼓膜,或不能窥其全貌。 (5)如病情严重,耳廓周围可水肿,耳周淋 巴结肿胀或压痛。,2. 慢性外耳道炎:慢性外耳道炎外耳道皮肤多 增厚,有痂皮附着,撕脱后外耳道皮肤呈渗血 状。外耳道内可有少量稠厚的分泌物,或外耳 道潮湿,有白色豆渣状分泌物堆积在外耳道深 部 。,弥漫性外耳道炎 (急性期),弥漫性外耳道炎 (慢性期),【诊断和鉴别诊断】,1 化脓性中耳炎: 2. 急、慢性外耳道湿疹或急性药物性皮炎: 3. 外耳道疖肿:,【治疗】 1、清除外耳道分泌物及脱屑 2、选用适当的抗生素(可行脓培养) 3、局部用药:局部敷用鱼石脂甘油或紫 色消肿膏纱条,可起到消炎消肿的作用。 4、耳道狭窄者行成形手术,外 耳 道 湿 疹,【定义】 湿疹(eczema)是指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变态反应性多形性皮炎。发生在外耳道内称外耳道湿疹(eczema of external acoustic meatus)。,【病因】 湿疹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多认为 与变态反应有关,还可能和精神因素、神 经功能障碍、内分泌功能失调、代谢障碍、 消化不良等因素有关。,【临床表现】 1. 急性湿疹:患处奇痒,多伴烧灼感,挖耳后流出黄色水样分泌物,凝固后形成黄痂。有时分泌物流到那儿就引起那儿的病变。 2. 亚急性湿疹:多由急性湿疹未经治疗、治疗不当或久治不愈迁延所致。局部仍瘙痒,渗液比急性湿疹少,但有结痂和脱屑。 3. 慢性湿疹:急性和亚急性湿疹反复发作或久治不愈,就成为慢性湿疹,外耳道内剧痒,皮肤增厚,有脱屑。,【检查】 1. 急性湿疹:患处红肿,散在红斑、粟粒状 丘疹、小水泡;这些丘疹水泡破裂后,有淡 黄色分泌物流出,皮肤为红 色糜烂面,或 有黄色结痂。 2. 亚急性湿疹:患处皮肤红肿较轻,渗液少 而较稠,有鳞屑和结痂。 3. 慢性湿疹:患处皮肤增厚,粗糙,皲裂, 苔藓样变,有脱屑和色素沉着。,【治疗】 1、祛除病因: 2、局部治疗:急性湿疹渗液较多者,用炉甘石洗剂清洗渗液和痂皮后,用硼酸溶液或醋酸铝溶液湿敷。干燥后用氧化锌糊剂或硼酸氧化锌糊剂涂搽。亚急性湿疹渗液不多时,局部涂搽2龙胆紫溶液,干燥后用氧化锌糊剂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