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塬乡草畜产业发展规划.doc_第1页
新塬乡草畜产业发展规划.doc_第2页
新塬乡草畜产业发展规划.doc_第3页
新塬乡草畜产业发展规划.doc_第4页
新塬乡草畜产业发展规划.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庆城县东塬村草畜产业发展规划为了充分利用东源村丰富的草料资源,加快草畜产业开发步伐,增强草畜产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牧业增产、农民增收,让农民早日脱贫致富。根据市农牧局、市兽医局关于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实施方案(县委发201021号)文件精神,特制定本规划。一、基本情况东源村9个村民小组,534户,2487人。耕地面积8100亩,塬地1252亩,人均耕地3.3亩,林地5000亩,园地500亩。农民的收入主要以果园、养畜和外出打工为主。经济比较落后,收入低,农民生活还比较贫穷。二、 东塬村草畜产业发展现状一是养殖规模小,科技水平低。养殖业仍以千家万户的分散养殖为主,生产方式落后,管理粗放,养殖专业村和规模养殖户比例低。二是良种繁育体系不完善,品种质量较差。良种引进、繁育、推广体系不完善,新品种引进数量少,改良速度缓慢,优良品种普及率低。 三是基础设施薄弱,服务保障体系相对滞后。乡畜牧兽站基础条件差,技术人员少,且严重老化,知识水平低,疫病检测防治手段落后。四是投入严重不足,发展基础相对较差。乡财政紧缺,对畜牧业投入严重不足,发展基础不强。二、草畜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1、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扶贫开发为总揽,围绕打造 “畜牧大县”这一主题,调整养殖结构,转变生产方式,立草为业,草畜互补,舍放结合,大力发展牛羊草食畜;依托招商引资,加强草原合作开发、大力发展规模养殖和养殖小区,建设养殖基地,培育畜产品龙头企业;健全产业保障体系和技术服务体系,提高畜禽生产水平和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强化薄弱环节,着力推进布局区域化、生产规模化、经营集约化、产品品牌化的产业化经营之路,实现草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2、目标任务到2015年底,全县牛、羊、猪、鸡的存栏量分别达到7万头、10万只、15万头、50万只,出栏量分别达到5万头、8万只、15万头、60万只;肉类总产量达13000吨,禽蛋产量达到5000吨,牧业产值达到3亿元,人均牧业纯收入达到500元。通过五年奋斗把草畜产业建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规模化发展、产业经营的主导产业。三、发展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关于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的总体要求,认真实施“融入中心、基础先行、项目支撑、优势带动、科学发展”的区域发展战略,坚持政府主导、群众主体、金融支撑、社会推动的原则,走种养加一体化循环发展的路子,以“三区一带两支撑”为平台,以机制创新、科技创新、品牌创新为动力,以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产业增值为目标,突出发展以紫花苜蓿、玉米种植和牛羊养殖为主的草畜产业,稳定发展猪鸡业,加快养殖、资源利用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着力提高草畜产业良种化、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水平,强化保障体系建设,促进草畜产业发展数量、质量和效益同步增长,努力把我乡草畜产业发展成为管理科学、技术先进、效益显著、生态和谐的现代产业,实现畜牧富民强乡,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四、发展目标以“草畜产业建设促进年活动”为动力,坚持用循环经济的理念谋划畜牧业发展,坚持用工业化的理念谋划畜牧业生产,走种养协调、农牧结合的路子,延伸产业链条,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到2015年全乡羊、牛、猪、鸡饲养量分别增加到6.43万只、0.27万头、3万头、6万只。新增紫花苜蓿1.65万亩。引导建成规模养殖小区5个;发展规模养殖户1415户,其中发展基础母羊10只以上的规模养殖户1075户、基础母牛3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户75户、能繁母猪5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户175户、养鸡规模户90户。五、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靠实工作责任为确保草畜产业目标任务的完成,乡上成立由主管领导任组长,各村包村组长为成员的新塬乡草畜产业领导小组,负责全乡草畜产业工作。各村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健全组织机构,细化任务目标,配套扶持政策,制定奖罚措施,加强督查考核。乡村两级要把发展草畜产业作为推进产业富民战略的重中之重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来抓,将草畜产业发展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责任书,加大分值,进行专项考核,确保草畜产业发展各项措施的落实。乡上将协调畜牧站、土管所、林业站等相关单位紧密配合,千方百计协调解决项目申报、架电、绿化等问题,形成齐抓共管,参与支持草畜产业发展的良好局面。(二)转变饲养方式,扩大饲养总量一是大力发展基础母畜。采取选留与引进结合的办法,加快繁育速度,增加繁殖母畜的饲养量。落实以羊、牛为主的基础母畜保护与扶持政策,鼓励发展基础母畜。二是积极发展规模养殖户。按照“小规模、大群体”的思路,大力扶持发展农户畜禽规模养殖,积极培育发展规模养殖场。走以场带户、场户结合、以片带面的路子,努力增加畜禽数量及商品畜禽出栏量。三是引导群众发展舍饲圈养。为了防止群众游牧、放牧,乡上严格落实“三禁”规定要求,养殖小区及规模养殖户必须实行舍饲圈养保护生态,不能以脆弱的生态来换取养殖业效益的最大化。(三)实行奖励扶持、增加资金投入围绕全乡草畜产业发展的重点,在充分发挥群众投入主体作用的基础上,采取项目筹资、社会融资等多渠道增加投入。一是以县上草畜产业建设促进年活动为契机大力发展草畜产业。二是要利用小额贷款、政府贴息等方式多元化、多渠道地吸纳社会闲散资金和乡域内外其它资金,鼓励社会各类主体投资草畜产业,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格局,保证草畜产业快速发展。(四)推广先进技术,提高养殖水平1、推广新品种。积极引进畜禽新品种,加快品种改良步伐,提高良种畜禽比例和品质。积极培育名优畜产品,靠品牌优势和特色产品开拓市场。2、应用新技术。按照高新技术抓引进、关键技术抓突破、常规技术抓推广、实用技术抓普及、综合应用出效益的思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大力推广畜种改良、饲草加工、暖棚养殖、配方饲养、科学育肥、疫病防控等实用技术,加快新技术推广步伐。3、普及新方法。采取办班培训、科技宣讲、印发资料、现身说法等多种形式,加大对养殖户技术培训力度,年培训畜禽规模养殖人员200人以上,进一步提高饲养、防疫等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 (五)开发饲草资源,夯实产业基础要加快饲草料基地建设,在稳定现有以紫花苜蓿、地膜玉米为主的饲草基地的同时,进一步扩大饲草种植面积,按照畜禽饲养技术和品种要求,有针对性的引进饲草新品种,积极推广秸秆“青贮、氨化”技术,大力开发饲草资源,加快秸秆养畜步伐。(六)加强疫病防治,确保安全生产1、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强化村级防疫职能,逐步健全完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2、健全完善动物防疫长效机制,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狠抓综合防治措施的落实,重点防制重大动物疫病和人畜共患病。严把产地、市场、运输、屠宰检疫关,加大兽医卫生监督力度,切实保障草畜产业安全高效生产。 (七)大力引导养殖能手、致富能人、运销大户组建养殖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养殖户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达到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的目的。附件1:新塬乡草畜产业发展任务分解表(1-5)附件11:新塬乡草畜产业发展任务分解表(羊饲养量) 单位:只村名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新塬387643754883539258906542上塬326636864114454349635512孟塬280031603528389542554725东塬213624112691297232463605河坝66397429836492351008911204老庄505157016364702776768525常坪360840734546502054846090杨坪395144594978549660046668甘岔67737644853294211029211430合计3810043000480005300057900064300附件12:新塬乡草畜产业发展任务分解表(肉牛饲养量) 单位:头村名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新塬132163203214 244275上塬111137171 180206231孟塬96118147154176198东塬7390112 118 135151 河坝227279348 366 418470 老庄172212265278318358 常坪123152189 199 227256杨坪135166207 218 249280 甘岔231284356 373427480合计130016002000 210024002700附件13:新塬乡草畜产业发展任务分解表(猪饲养量) 单位:头村名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新塬183119842136244227473052上塬154316711800205723142571孟塬132314331543176415141682东塬100910931177134615141682河坝313633983659418247055227老庄238625852784318235803977常坪170518471989227325572841杨坪186720222178248928003111甘岔320034663733426647995333合计180001950021000240002700030000附件14:新塬乡草畜产业发展任务分解表(鸡饲养量) 单位:只村名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新塬244228993510427351896104上塬205724432957360043725143孟塬176420942535308737489.24409东塬134615981934235528593364河坝4182496660117318888610455老庄318237794574556867627955常坪227326993267397848305683杨坪248929563578435652896222甘岔4266506661337466906610665合计240002850024500420005100060000附件15:新塬乡草畜产业发展任务分解表(新增紫花苜蓿种植) 单位:亩村名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合计新塬3303303303303301650上塬2902902902902901450孟塬2202202202202201100东塬2002002002002001000河坝6006006006006003000老庄4204204204204202100常坪3203203203203201600杨坪4204204204204201600甘岔6006006006006003000合 计3300330033003300330016500 帮 扶 计 划 书帮扶项目名称 小尾寒羊养殖 帮扶者姓名 张臻博 计划撰写日期 2012.03.15 通信地址 新集乡人民政府电 话一、帮扶项目概况 主要帮扶内容:1、 农户选择养殖小尾寒羊;2、 相关的养殖技术培训;技术培训学习的相关课程:圈舍建设、饲养管理、牧草种植、疾病防治二、被帮扶者的家庭情况 赵希成,52岁,新集乡吴塬石家良人,五口之家,由于交通不便加之年龄偏大,常年多病以致家庭贫困。种植农田地七亩,洼地十八亩,多种植小麦、玉米、大豆,2011年养羊由于缺少技术未发现口蹄疫情致使大量死亡。今年年初,我乡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部署后,帮扶者送来技术支持,重新燃起脱贫致富的热情,决定小圈饲养小尾寒羊。三、可行性分析 (一)、生产性能:1、繁殖性能。小尾寒羊性成熟早,可以常年发情配种,繁殖周期短,产羔率高。公、母羊一般都在5-6月龄性成熟,母羊6-7月龄,公羊10-12月龄即可开始配种繁殖。母羊发情周期平均17天,妊娠期149天,产后发情期1-3个月,繁殖周期6-8个月,一年两胎或两年三胎。母羊每胎产羔2-4只,最多达7只,随胎次增长产羔率增加。群体平均产羔率270%,远高于国内外其它绵羊品种。2、肉用性能。小尾寒羊肉用性能优良,早期生长发育快,成熟早,易肥育,适于早期屠宰。在良好的饲养条件下,3月龄公羔断奶体重达26公斤,胴体重13.6公斤,净肉重10.4公斤;3月龄母羊羔断奶体重达24公斤,胴体重12.5公斤,净肉重9.6公斤。6月龄公羊体重可达46公斤,胴体重23.6公斤,净肉重18.4公斤;6月龄母羊体重可达42公斤,胴体重21.9公斤,净肉重16.8公斤。周岁育肥羊屠宰率55.6%,净肉率45.89%。小尾寒羊肉质细嫩,肌间脂肪呈大理石纹状,肥瘦适度,鲜美多汁,肥而不腻,鲜而不膻。而且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胆固醇含量低,富含人体必需的各种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元素等,是老、弱、妇、幼皆宜的滋补佳品和人们喜爱的美味佳肴。3、产毛性能。小尾寒羊成年公羊年剪毛量5.1公斤,母羊2.4公斤。而且毛纤维长、油汗低、净毛率高,以细绒毛和两型毛为主,有少量粗毛,可以用于毛纺工业,制造混纺织品,也可制造高级毛毯、地毯、毡制品等。(二)、适繁地区: 小尾寒羊在全国各地都能饲养。养羊专家陈济生先生的经验是:凡是人能生活的地方,只要能坚持舍饲不跑山,饲养小尾寒羊就能成功。小尾寒羊虽是蒙古羊系,但由于千百年来在鲁西南地区已养成“舍饲圈养的习惯,因此日晒、雨淋、严寒等自然条件均可由圈舍调节,故很少受地区气候因素的影响。实践证明:北至黑龙江及内蒙古,南至贵州和云南,均能正常生长、发育、繁衍。凡是不违背小尾寒特殊的生活习性的地区,饲养均一一获得成功。四、帮扶计划 1、选择品种品种主要特征小尾寒羊体形结构匀称,侧视略成正方形;鼻梁隆起,耳大下垂;短脂尾呈圆形,尾尖上翻,尾长不超过飞节;胸部宽深、肋骨开张,背腰平直。体躯长呈圆筒状;四肢高,健壮端正。公羊头大颈粗,有发达的螺旋形大角,角根粗硬;前躯发达,四肢粗壮,有悍威、善抵斗。2、价格品种身高体重(公斤)价格羔羊3-5月65-70厘米30-50300-500元受孕母羊75-85-95厘米50-75-100550-750-1100元3羊舍建设选址要求面积(平方米)建筑成本地势高燥,背风向阳,排水良好20就地取材4技术饲养管理苜蓿、羊羔草、玉米秸秆、各种精饲料疾病防治烂嘴病、口蹄疫、感冒、羊鼻蝇、肺 炎、痢疾、羊臊五、效益分析 其经济效益如下: 若按一只经产母羊年产6只羔计算,一年纯收入2000元。1、据调查,目前市场活羊价格为10-11元/斤,我们按10元/斤计算,一般羔羊出生35-45天断奶育肥,育肥60天,体重平均50斤。 10元50斤=500元2、一只肥羔日成本在1元以内每天平均干草1-1.25公斤,每公斤平均0.3元 0.3元1.25公斤=0.38元精料:配比按玉米面49%,麦麸18%,豆饼15%,杂粮13%,食盐2%,鱼粉1%,骨粉1%,维生素、微量元素1%,每公斤1.8-2元,每天需0.25公斤精料,则0.5元。一只羔羊每天需饲料投入(干草+精料): +=0.38元+0.5元=0.88元小尾寒羊3、一只羔羊出栏利润为395元一只育肥羔从出生到出栏成本为:0.88元120天=105.6元 一只羔羊的利润为:500元-小尾寒羊一只羔羊的利润为:500元-105元=395元4、一只母羊产羔的年利润为2370元一只母羊每天平均1.5-1.75公斤干草,0.25公斤精料,约为0.88-1.2元一只母羊年成本为1.2元365天=438元一只母羊每年(包括防疫费)总成本不超过100元利润为395元6只-438元=1932元-100元=1832元六、脱贫目标(12个月)按三月份饲养3只成年母羊3只羔子,饲养到9月份成年母羊生产的9只羊羔出圈预算。销售情况月份123456789101112合计2012销售数量23510平均单价500600700月销售额10001800350064002013销售数量平均单价月销售额2014销售数量平均单价月销售额2015销售数量平均单价月销售额2016销售数量平均单价月销售额合计销售总量总收入宕昌县草畜产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为了充分利用天然草原及农作物秸秆等饲草料资源,加快草畜产业开发步伐,努力打造“畜牧大县”,增强我县草畜产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牧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按照全县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要求,特制定本规划。一、我县草畜产业发展现状“十一五”期间,我县草畜产业已基本摆脱了传统的副业地位,无论从存栏量、出栏量、牧业产值、牧业收入、畜牧科技推广等方面都有了可喜的变化,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1、畜牧业经济总量持续增加,畜禽出栏和畜产品产量快速增长。2009年全县出栏牛2.6万头、羊5.6万只、猪13.8万头、鸡39万只,肉类总产量达到9680吨,鲜蛋产量达到3280吨,牧业总产值达20800万元,农民人均牧业纯收入达到380元。2、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成效,区域开发格局初步形成。“十一五”时期,改变了过去以散养畜为主的发展思路,重点抓了资源条件好、市场需求旺的肉牛、肉羊优势畜种,初步建立了兴化、车拉、贾河、八力、南河为主的肉牛生产基地和肉羊生产基地;以南阳、城关、沙湾为主的瘦肉猪生产和以城关、南河为主的生态肉杂鸡生产基地,畜种结构和产业布局得到了合理调整。3、规模养殖全面兴起,产业化经营开始起步。在政府强力推动和各部门共同努力下,全县共启动民间资金2000多万元,新发展规模养殖场104个。依靠整村推进项目,建成畜牧养殖示范点40个;初步建成了南河、甘江头、贾河、新城子四乡4个养殖小区;全县新发展规模养殖村30个,累计达到76个,发展养殖大户累计达到5600户;新增万只养鸡场4个,新建百头肉牛育肥场1个、千只肉羊场1个。规模养殖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态势。4、种草养畜快速发展。“十一五”时期,依托退耕还林(草)项目,较大规模的开展了优良牧草推广种植。截止2009年底,全县人工种草留床面积达到了8.5万亩。5、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得到强化,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开始起步。近年来我县实施了农业部“动物防疫冷链体系建设项目”、“动物防疫监督设施建设项目”、“乡镇兽医站建设项目”,防疫基础设施得到了强化,初步建立了“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中心”,主要疫病免疫密度达到或接近省定标准,重大动物疫病得到有效防控。二、草畜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1、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扶贫开发为总揽,围绕打造 “畜牧大县”这一主题,调整养殖结构,转变生产方式,立草为业,草畜互补,舍放结合,大力发展牛羊草食畜;依托招商引资,加强草原合作开发、大力发展规模养殖和养殖小区,建设养殖基地,培育畜产品龙头企业;健全产业保障体系和技术服务体系,提高畜禽生产水平和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强化薄弱环节,着力推进布局区域化、生产规模化、经营集约化、产品品牌化的产业化经营之路,实现草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2、目标任务到2015年底,全县牛、羊、猪、鸡的存栏量分别达到7万头、10万只、15万头、50万只,出栏量分别达到5万头、8万只、15万头、60万只;肉类总产量达13000吨,禽蛋产量达到5000吨,牧业产值达到3亿元,人均牧业纯收入达到500元。通过五年奋斗把草畜产业建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规模化发展、产业经营的主导产业。三、草畜产业发展重点1、两万头优质肉牛养殖基地建设。以八力、车拉、兴化、贾河、南河、木耳、狮子、南阳为重点实施区域,辐射带动全县,通过五年建设,建成年出栏2万头优质肉牛生产基地。主要建设内容包括:(1)建养牛小区、专业村28个,新发展5头以上养牛户1000户,饲养量达到10000头。(2)新建和完善黄牛冻配改良点12个,购进南德温、西门塔尔、德国黄牛、早胜牛、秦川牛等品种的冻精开展人工授精,到2015年,年授配改良当地黄牛达到3000头。(3)配套新建暖棚牛舍2000间,青贮氨化池2000个,引进良种秦川、早胜牛等5000头。(4)盘活、开发南河花儿坡、贾河滩子、车拉茹树、兴化黄蒿子、八力八马等天然优质草(牧)场,依托龙头企业,大规模饲养牦牛、犏牛及藏羊等,使草场出栏量有突破性提高,从而使畜牧业按放牧、舍饲养殖快速发展。2、五万只优质肉羊养殖基地建设。以八力、木耳、兴化、贾河、车拉、南河、哈达铺、南阳、狮子、好梯十乡镇为主要建设区域,到2015年,建成年出栏5万只优质肉羊的商品生产基地。主要建设内容:(1)新发展百只以上规模养羊户(场)200户,饲养量达到3万只。着力打造黑裘皮羊品牌。(2)建肉羊繁育场5个。引进南江黄羊、小尾寒羊等国内品种3000只作母本,波尔山羊、无角道赛特、萨福克羊、波德代羊、特克赛尔羊等国外品种80只作父本,开展经济杂交,年繁育优质肉羊1万只。(3)配套建设暖棚羊舍3万平方米,推行舍饲圈养,转变肉羊生产方式,年饲养1万只。3、十万只优质肉鸡养殖基地建设。以城关、新城子、南河、南阳等乡镇的林缘及草山草坡地带为主要实施区域,到2015年,建成年出栏10万只生态肉鸡的商品生产基地。主要建设内容包括:(1)发展1000只以上规模散养土鸡饲养户(场)50户,年饲养土鸡5万只。(2)建种鸡场1处,达到年供应10万只脱温鸡苗的生产能力。(3)引导、组建养鸡协会,走“协会+农户”的产业化开发之路。4、五万头商品瘦肉猪养殖基地建设。以南阳、城关、贾河、甘江头、两河口、沙湾、新寨、兴化为主要实施区域,带动全县发展。到2015年,建成年出栏5万头瘦肉猪的商品生产基地。主要建设内容包括:(1)发展仔猪繁育户500户,健全三元杂交繁育体系,年提供杂交仔猪3万头。(2)引进长白、约克、杜洛克等优良种公猪50头,杂交改良当地土种猪2万头。(3)新建改建暖棚圈舍5000间,饲料加工点10个。5、龙头企业和市场建设。一是巩固提高和完善官鹅鸡场、将台羌源养鸡场、马鞍山鸡场、贾河康源种猪场等现有养殖龙头企业,建设启动绿园良种牛繁育场、车拉茹树养牛场、谢家坝千头仔猪繁育场、赵家河养猪场、两河口养鸡场、南河养牛场和土鸡放养场,以全面提升养殖水平。二是新建加工龙头企业,带动星月肉品厂等加工企业,重点对牛羊肉进行精深加工,以增加牛羊肉的利润,计划投资100万元,年加工销售分割肉500吨,年实现利润50万元;三是在城关镇发展皮毛加工企业一个,计划投资20万元,年产值可达到1000万元,年利润150万元;四是分年度建立理川、城关、两河口畜禽交易市场,发展贩运大户50户,年成交量达30万头只,一方面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增加地方财源,年实现综合效益600万元。6、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一是新建动物疫情测报站,实现市、县连网,做到对重大动物疫病完整监测,对疫病流行趋势及时做出评估、预测、预报。二是充实完善县、乡、村三级动物防疫网络,做到对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实行全覆盖免疫,有效监控猪瘟、狂犬病等重点疫病。7、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一是新建城关市场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站。到2015年,做到对全县主要农贸市场的主要畜产品实行市场准入。严格控制境外无证畜禽及其产品进入县内,最大限度保护养殖大户的利益。二是加大动物检疫、兽药监察、兽医卫生监督、种畜禽管理、草原监理等执法工作力度。8、服务体系建设。一是畜牧产业信息网络建设。建立全县各主要乡镇和主要农贸市场联网的信息网络。对县内及国内外畜牧产业生产、市场、价格、资源、政策等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处理,为政府决策及养殖户生产提供服务。同时,发挥网络优势,向外宣传推介本县优质畜产品,促进“订单畜牧业”发展。二是按照“稳定县一级,充实乡一级”的原则,加强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县乡两级畜牧兽医技术机构通过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培训骨干人才、增加技术推广经费等,完善服务手段,拓展服务职能,组织好重大关键技术的实施,为产业开发提供技术支撑。重点加强乡站建设,通过理顺乡站管理体制、强化乡站基础设施,充实、培训提高乡站人员等,增强乡站的凝聚力、活力和技术服务能力。9、畜禽良种工程建设。一是按照冻配为主、本交为辅的原则,新建、完善黄牛冻配站点20个,引进南德温、德国黄牛、西门达尔、皮埃蒙特、秦川牛等优良种公牛冻精,普及二元杂交,并逐步开展三元杂交,逐步建立杂交肉牛繁育体系。二是引进波尔山羊、无角道赛特、萨福克、波德代、特克赛尔、南江黄羊、小尾寒羊等优良品种,新建肉羊繁育场5个,建立杂交肉羊繁育体系,并积极开展羊人工授精工作。对我县地方良种“宕昌黑裘皮羊”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全力打造“宕昌黑袭皮羊”品牌,建立专门的良种繁育场,扩大核心和基础群数量,提纯复壮,并引入卡拉库尔羊杂交改良,发展规模养羊乡、养羊村,不断增加存栏量,加快出栏。三是确立以三元杂交为主、配套系建设为辅的品种改良方案,引进长白、大约克、杜洛克、甘白等良种公猪,重点建设县级二元母猪扩繁场和基层配种网点,逐步建立布局合理、管理规范的三元杂交瘦肉猪繁育体系。四是蛋鸡以海兰等良种鸡为主,肉鸡以适宜散养的青脚麻等生态肉鸡、黄羽肉鸡、肉杂鸡为主。10、饲草料生产体系建设。一是扩大人工种草面积。引进优良牧草品种,搞好区域布局。八力、木耳、车拉、兴化、贾河、南河、狮子、好梯等乡镇,在草原边缘的村社搞好草原建设,发展牧区畜牧业;在农区大面积开展人工种草,发展舍饲养殖,并为牧区提供牛羊冬季所需的饲草料。到2015年,优良牧草种植面积每年达到10万亩,紫花苜蓿留床面积达到12万亩。二是调整玉米品种结构,重点发展饲料专用玉米,推广玉米全株青贮,种植面积发展到3万亩。三是大力推广青贮氨化技术,在我县农作物秸秆丰富的南阳、韩院、竹院、沙湾、新寨等乡镇搞好农作物秸秆及农副产品等饲料资源的循环利用,全面开展牛羊舍饲育肥。到2016年,秸秆青贮氨化利用率提高到80%以上。四是大力推广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和添加剂,使其应用率达到60%以上。五是牧区、半农半牧区开展草地承包、到户经营,推行以草定畜、划区轮牧、休牧禁牧、草地改良等制度和措施,搞好天然草原恢复与保护。四、保障措施(一)全面落实各项扶持政策,确保草畜产业开发顺利推进1、认真落实退耕还草政策。按照县委、政府退耕还林、林草间作、发展畜牧的要求,对已实施或计划实施退耕还林区域,由县农牧局统一调购草籽实施林草间作。2、认真落实国家对能繁母猪的补贴和保险政策,将补贴资金及时发放到群众手中,促进生猪生产。3、实行财政扶持政策。县财政每年拿出一定费用,作为畜牧养殖基金,扶持产业发展。在确保正常疫病防治经费的同时,重点对品种改良、基础设施和养殖小区建设、产销大户和饲养大户给予扶持奖励。4、全面落实乡站“三定”政策。改善乡站基础设施条件,落实人员工资待遇,动员和吸引畜牧专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到乡站工作。5、制定税收减免退还政策。对建设的产加销一体化龙头企业在国家税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简化税种、先征后返或适当减免,以扶持其发展。6、实施土地优惠政策。在坚持土地承包经营的前提下,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积极推行土地有偿流转机制,使土地有序向企业、公司、协会、大户适度集中,建办工厂化企业型养殖小区。鼓励支持农户以土地资本入股,整合资源,创办公司,研究探索畜牧业生产组织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创建一批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典型,辐射带动草畜产业开发水平的提高。7、整村推进和新农村建设项目的养殖扶贫资金,对养殖户实行“投母还仔,投一还一”优惠政策,促进草畜产业滚动发展。8、建立绿色通道。对县内畜禽及其产品运往外县的,工商管理、交通运输、动物检疫等部门,要限时办理有关通行证、检疫证,并积极向省、市有关部门争取并通过省市向毗邻地区协商,免交或减交路桥费。(二)多方筹措发展资金,建立多渠道、多元化、多形式产业投入机制。1、加强项目建设,积极争取国家、省、市投资。充分利用国家提倡发展畜牧业的产业政策导向,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把向上争取作为筹资的重要渠道,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生态建设、财政专项等项目资金要统筹安排,向草畜产业倾斜,集中力量办大事。2、加大协调力度,争取信贷投资。农村信用合作社和农业银行要在信贷政策许可的情况下增加小额贷款规模,支持专业大户和有经营实力的养殖户发展,各龙头企业应努力改善自身的经营形象,提高信用等级,争取银行大力支持。3、改善投资环境,扩大招商引资。招商部门要积极论证筛选出可行的招商项目,通过媒体扩大宣传。加工龙头企业应树立开放意识和现代意识,积极创造条件寻求招商渠道,吸收和接纳外来投资,进行控股或参股经营。积极参加各种洽淡会、招商会、展销会,掌握信息,寻求合作机会。4、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吸纳社会资金。(三)大力推广普及新技术、新品种,着力提高科技对草畜产业的贡献率。1、规范种畜管理,加速良种推广。积极推广应用黄牛冻配改良技术,引进南德温等优质肉牛品种,进行二元杂交或三元杂交,加速良种肉牛繁育步伐。鉴定淘汰不合理种畜,加强种畜、母畜档案管理,一畜一卡,坚决禁止宰杀母畜(淘汰母畜除外),杜绝可繁母畜流入外地。2、立足资源,突出秸秆养牛。大力实施秸秆过腹还田,推广青贮、秸秆氨化技术,保证枯草期的饲草来源。3、强化技术推广。以县畜牧中心为依托,挂靠西北农大、甘农大、省牧研所、省畜牧总站等科研院所,对养殖专业户、重点户开展畜牧实用技术培训,年培训农民5000人以上。大力推广饲草加工调制、暖棚圈舍改造、配合饲料、经济杂交、科学育肥、卫生保健等配套技术,提高生产性能。同时,加强疫病防治,要把动物防疫和畜产品安全工作列入县乡行政部门的议事日程,同农村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