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优化方案》高考生物(苏教版)一轮课后达标检测35人与环境.doc_第1页
2015届《优化方案》高考生物(苏教版)一轮课后达标检测35人与环境.doc_第2页
2015届《优化方案》高考生物(苏教版)一轮课后达标检测35人与环境.doc_第3页
2015届《优化方案》高考生物(苏教版)一轮课后达标检测35人与环境.doc_第4页
2015届《优化方案》高考生物(苏教版)一轮课后达标检测35人与环境.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后达标检测35人与环境(建议用时:45分钟)双基题1在水库的上游,将废弃农田和盐碱地改造成大面积芦苇湿地,通过生物降解、吸收,可以有效解决城市生活污水和农业生产对水源造成的污染问题,使水库水质得到明显改善,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芦苇湿地构成了一个在物质和能量上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B从废弃的农田到芦苇湿地的变化属于次生演替,该过程体现了人类对群落演替的影响C湿地中生物种类多样,可利用正反馈调节维持其结构和功能的稳定D大量种植芦苇的原因是芦苇可以吸收城市污水和农业用水中的有机污染物2我国东海多次发生赤潮,给海水养殖业带来重大损失。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产生赤潮的原因是()A大气中的CO2增多B工业和生活废水大量排入海洋C树木的大量砍伐D海洋石油的开采32013年7月3日,山东青岛受持续南风影响,漂移在黄海海域的大面积浒苔绿藻登陆青岛海滩,使得青岛海滩变“草原”。从生物学角度判断下列错误的是()A青岛海域浒苔数量短期内剧增,从生殖角度分析是繁殖率远大于死亡率B浒苔数量剧增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体现,产生原因是海水中的N、P等元素过多C海水中过多的氮、磷来自人为污染,主要是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的直接排放D因为浒苔是生产者,所以海水中大量浒苔的产生有利于鱼类等消费者的生存4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在基因、物种和群落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措施B生物多样性是培育生物新品种不可缺少的基因库C昆虫多数以植物为食,它们的存在对植物的多样性是一种威胁D为了增加当地物种的多样性,可以大量引进外来物种5.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KE博尔丁把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式开发利用的经济模式称为“牧童经济”,下列现象不是由“牧童经济”模式造成的是()A沙尘暴频发B火山爆发C温室效应加剧 D湿地内物种减少6(2014陕西榆林模拟)生物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A蛋白质分子多样性 B核酸种类多样性CDNA分子多样性 D氨基酸分子多样性7关于生物多样性价值的实例中,属于间接价值的是()A大自然中许多生物多姿多彩,具有观赏价值B森林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护水土的功能C有些生物的特殊功能对科学研究具有启发作用D对人体有害的病原体存在尚不清楚的价值8(2014江苏盐城模拟)下列对生物多样性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B植物和动物以及它们拥有的全部基因构成了生物多样性C过度的人为干扰会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D种群在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位置变化可以提高物种的多样性9下列有关生态内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在果园中适当增加食物链,能提高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C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D利用芦苇造纸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10为解决粮食和环境问题,可采取的科学、有效、合理的途径是()A利用废弃的重金属矿区栽培饲料作物B利用小麦、玉米生产的酒精来替代石油作燃料C把沼泽地改造成农田,种植多种农作物D培育具有高光合效率的农作物新品种11自然界的生物是极其丰富多彩、千差万别的,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从分子水平看,生物多样性的主要体现者是_,它之所以能体现生物多样性是因为_。(2)从遗传学角度看,生物具有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_具有多样性,其实现途径有_、_、_。(3)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农田生态系统有两大突出问题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其一是蛙类大量减少,其二是鼠类泛滥,虫害频繁。蛙类减少的人为因素主要是_。(4)目前生物多样性正在急剧减少,主要原因是_。12(2014河南平顶山检测)由于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污水排放量增加。为解决居民生活饮用水问题,某水厂建设了水源生态湿地。下面为人工湿地群落组成简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输入该人工湿地的能量有_。(2)湿地中芦苇、绿藻和黑藻等植物的分层配置,体现了群落的_结构。(3)控制污水流入人工湿地的速率,除有利于有机污染物被充分分解外,还有利于_,使出水口处的水质达到排放要求。废水不能过量流入人工湿地,说明生态系统的_。(4)在图中,用箭头和必要的文字表示上述湿地的能量流动图解。提升题13.(2014江苏盐城模拟)图a、b、c、d表示不同的生物含义,M代表相关指标的高低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若M表示遗传多样性,a至d表示不同种类的植物,则在剧烈变化的环境中最不易被淘汰的是b若M表示物种丰富度,a至d表示不同生态系统,则a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最强若M表示种群密度,a至d表示同种生物的四个种群,则种内斗争b最激烈若M表示生物所含能量,a至d表示同一条食物链中的四个种群,则a是最高营养级A BC D14如图表示某河流随生活污水的流入,其溶解氧量(DO)、生物耗氧量(BOD)、无机物(富含N、P)的浓度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A地有机物浓度低于B地B生活污水对无机物(N、P)的浓度变化无影响C在A、B两地间,DO值的增加是水体的稀释使植物数量增加的结果D湖水中藻类等浮游植物将大量繁殖15太湖水体近年富营养化加重,发臭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渔业和居民用水。下面是利用人工湿地净化生活污水(主要含有机物)的原理简图。请据图回答:(1)人工湿地是一个生态系统,该生态系统的基石是_。芦苇属于挺水植物,绿藻属于浮游植物,黑藻属于沉水植物,这一现象体现了群落的_结构。(2)要维持该生态系统的稳定,在该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中,除了以上生物群落外,还必须有_。与其他自然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能量来源的不同之处是多了_。(3)富营养化的原因是含氮、磷等元素丰富的污染物的排放量超过了湖泊_的限度,使其自我调节能力下降。浮游植物暴发后大量死亡时,使水体发臭。从生物因素的角度分析,导致水体发臭的有害物质主要来自_。(4)为了加快治理,还可以放养鲢鱼等植食性鱼类构建生物修复系统。该生态系统中蓝藻与芦苇存在_关系。藻类与植食性鱼类的种间关系是_。(5)若经过一段时间,由于生态系统各营养级之间通过_调节形式,使群落结构趋于稳定。则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_演替。太湖的污染与治理体现了人类的活动影响群落演替的_。16氮、磷等无机营养物质大量排入水体,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时可引起蓝藻爆发,使水域生态遭到破坏。控制蓝藻疯长,同时“变废为宝”是减轻“绿色灾害”的有效途径。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从细胞结构分析,蓝藻属于_生物,很多蓝藻可以同时进行_和固氮作用,这在生物界中是十分独特的,对整个生物圈_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蓝藻与其他水生生物构成了该水域生态系统中的_。(3)下表为某湖泊不同营养状态的各种藻类种群组成情况。据表分析,检测水中重度富营养化的指示生物是_,在中度富营养化水体环境中,竞争最激烈的是_。答案与解析1解析:选B。芦苇湿地生态系统有外部有机物的输入,A项错误。湿地生态系统通过负反馈调节维持其结构和功能的稳定,C项错误。城市污水和农业用水中的有机污染物需分解者分解后,芦苇才能利用,D项错误。2解析:选B。赤潮是由于工业和生活废水大量排入海洋,其中的有机物被分解为无机物,使N、P等元素含量过多。3解析:选D。短期内某种生物数量大量增加,说明繁殖率远大于死亡率;浒苔是生产者,能够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食物,但是,这些生物死亡后,被需氧微生物分解,使水体中含氧量减少,从而造成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大量死亡。4解析:选B。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在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进行保护;昆虫属于食物网的一部分,是某些生物的食物来源,另外昆虫还可帮助植物进行传粉,所以昆虫的存在对于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具有一定的作用,而不会对植物多样性造成威胁。5解析:选B。“牧童经济”是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式开发利用的经济模式,是人为对生态的破坏。火山爆发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不是人类掠夺式开发导致的结果。6解析:选A。蛋白质是生物性状的体现者,蛋白质分子的多样性直接决定了生物多样性。7解析:选B。间接价值指的是生态功能。大自然生物的观赏价值、生物的特殊功能对科学研究具有启发作用都是直接价值。对人体有害的病原体存在尚不清楚的价值是潜在价值。8解析:选B。生物多样性是指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B项错误。9解析:选D。利用芦苇造纸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而不是间接价值,D项错误。10解析:选D。利用废弃的重金属矿区栽培饲料作物,会造成重金属的富集作用;利用小麦、玉米生产的酒精来替代石油作燃料会消耗大量粮食,不利于解决粮食问题;把沼泽地改造成农田,种植多种农作物,会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11解析:(1)蛋白质是生物体主要的结构物质和功能物质,是生物多样性的主要体现者。由于组成每种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的种类不同,数目成百上千,排列顺序变化多端,空间结构也千差万别,所以,蛋白质分子本身具有多样性,能体现生物的多样性。(2)从遗传学角度看,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在于遗传物质具有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实现的途径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3)引起蛙类大量减少的人为因素主要是大量使用农药和对蛙的过度捕杀。(4)目前生物多样性正以惊人的速度减少,主要原因是人类对自然环境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和对其生存环境的破坏和污染。答案:(1)蛋白质蛋白质分子的多样性(2)遗传物质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3)过度捕杀和大量使用农药(4)人类对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和对生物生存环境的破坏和污染12解析:(1)输入该人工湿地的能量除了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外,还有污水中有机物中的能量。(2)群落具有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题目描述的应为垂直结构。(3)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所以要控制流入人工湿地的污水量。(4)生产者可以固定太阳能,任何生物都要进行呼吸作用,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遗体都要被分解者分解。答案:(1)太阳能和化学能(2)垂直(3)无机盐被充分吸收自我调节能力有限(4)如图13解析:选C。遗传多样性越大的生物,适应不良环境的能力较强,在剧烈变化的环境中最不易被淘汰,正确;物种丰富度越大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越强,错误;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种群密度越大,种内斗争越激烈,正确;根据能量传递效率可知,营养级越高,所含的能量越低,正确。14解析:选D。A地的有机物浓度较高,随着有机物的分解,到了B地有机物浓度较低;生活污水的排放会导致无机物(N、P)的浓度增加;在A、B两地间随着无机物的增加,植物的数量逐渐增加,使得DO值不断增加;随着大量无机物(N、P)进入湖泊,会使湖水中藻类等浮游植物大量繁殖。15解析:(1)生态系统的基石是生产者,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有芦苇、绿藻、黑藻和化能自养型细菌,它们在垂直方向呈现分层现象,这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后三者统称为生物群落。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人工生态系统的能量可以来自于外源有机物中的化学能。(3)当氮、磷等无机盐污染超过了湖泊自动净化能力,会导致湖泊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降低。当有机污染发生后,分解者分解大量有机物消耗大量氧气,最终通过厌氧微生物分解有机物,产生有害物质,导致水体恶臭。(4)蓝藻和芦苇有着共同的生活资源,二者存在竞争关系。植食性鱼类捕食藻类植物,二者表现为捕食关系。(5)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的调节机制称为负反馈调节。该水体中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人类活动会使群落演替沿着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答案:(1)芦苇、绿藻、黑藻和化能自养型细菌垂直(2)非生物成分污水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